有关数控机床测量技术与分析
数控机床切削力的测量与调整方法

数控机床切削力的测量与调整方法数控机床作为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切削力的测量与调整对于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数控机床切削力的测量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调整方法。
首先,数控机床切削力的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技术手段。
一种是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数控机床主轴电机负载电流来间接获得切削力的信息。
这种方法简单可行,但较为粗略,只能提供一个相对的切削力水平。
另一种是应变片测量法,将应变片粘贴在机床的切削部位,通过应变片的应变,可以计算出切削力的大小。
应变片测量法的优点是精度较高,可以提供切削力的具体数值,但需要对应变片进行校准和粘贴,操作稍显繁琐。
还有一种是电容式或压电式力传感器测量法,这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测量方法。
通过安装在切削部位的力传感器,可以直接测量到切削力的大小和方向,提供准确的切削力信息。
这种方法的优势是测量精度高,但需要专门的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成本相对较高。
除了测量切削力的方法,调整切削力也是数控机床加工中的重要一环。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调整方法。
首先,合理的刀具选择和切削参数设置是调整切削力的基础。
在加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来控制切削力的大小。
合理的切削参数设置可以减少切削力的大小,并提高加工效率。
其次,刀具的刃磨和更换也是调整切削力的重要手段。
当刀具磨损或破损时,会加大切削力的大小,影响加工质量和机床寿命。
定期对刀具进行刃磨或更换,可以保持刀具的锋利度和稳定性,减小切削力的大小。
此外,适当的切削润滑和冷却也可以影响切削力的大小。
正确选择和使用切削液可以减少切削面的摩擦系数,降低切削力。
冷却系统可以有效排除切屑和降低温度,减少切削力的产生。
合适的切削润滑和冷却措施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切削质量。
最后,机床结构和刚度的改进也可以对切削力进行调整。
通过提高机床的刚度,减少机床振动和变形,可以减小切削力的大小,提高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数控加工中的测量与检验技术

数控加工中的测量与检验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控加工技术在各个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在数控加工过程中,测量与检验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数控加工中的测量与检验技术,并介绍其在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方面的重要性。
一、测量技术在数控加工中的作用在数控加工过程中,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件尺寸、形状、位置等方面的检测。
通过精确的测量,可以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达到所需的精度要求。
同时,测量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机床的几何误差、工具磨损等问题,为加工过程的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1. 工件尺寸测量在数控加工中,工件的尺寸测量是最基本的任务之一。
通过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如千分尺、游标卡尺、光学投影仪等,可以准确测量工件的尺寸,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如果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不符,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确保工件的精度。
2. 工件形状测量除了尺寸测量外,工件的形状测量也是数控加工中的重要任务。
通过使用三坐标测量机等高精度测量设备,可以测量工件的曲面形状、轮廓等参数。
这对于需要进行复杂形状加工的工件来说尤为重要,可以确保工件的形状满足设计要求。
3. 机床几何误差测量在数控加工中,机床的几何误差会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
因此,通过测量机床的几何误差,可以了解机床的精度状况,并及时进行调整和维修。
常用的机床几何误差测量方法包括激光干涉仪、球棒法等。
这些测量技术可以帮助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提高产品质量。
二、检验技术在数控加工中的作用除了测量技术,检验技术在数控加工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加工过程和成品进行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1. 加工过程检验在数控加工过程中,通过对加工过程的监控和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加工中的问题。
常用的加工过程检验方法包括切削力检测、温度检测、振动检测等。
这些检验技术可以帮助提高加工效率,减少加工中的故障和损耗。
2. 成品检验在数控加工完成后,对成品进行全面的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数控机床的精度检测与调整方法

数控机床的精度检测与调整方法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设备,它的精度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数控机床的精度检测与调整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一、精度检测方法1. 几何误差检测几何误差是数控机床精度的重要指标,包括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圆度等。
常用的几何误差检测方法有激光干涉仪、三坐标测量仪等。
通过这些设备,可以精确测量机床各个轴向的几何误差,并得出相应的数据。
2. 理论切削路径与实际切削路径对比在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理论切削路径与实际切削路径之间可能存在偏差。
通过对比理论切削路径与实际切削路径,可以判断数控机床的精度是否达标。
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光学测量仪器,对切削路径进行高精度的测量和分析。
二、精度调整方法1. 机床结构调整数控机床的结构调整是提高其精度的重要手段。
首先,需要检查机床各个部件的紧固情况,确保机床的刚性和稳定性。
其次,根据几何误差的检测结果,对机床的导轨、滑块等部件进行调整,以减小误差。
2. 控制系统调整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对于其加工精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整控制系统的参数,可以改善机床的运动精度和定位精度。
常用的调整方法包括增加控制系统的采样频率、优化控制算法等。
3. 刀具与工件的匹配调整刀具与工件的匹配对于加工精度有很大影响。
在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对刀具进行调整和校准。
同时,还需要对工件进行检测,确保其尺寸和形状与设计要求一致。
三、精度检测与调整的重要性数控机床的精度检测与调整是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关键环节。
只有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准确地了解机床的精度情况,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
这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数控机床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数控机床的精度检测与调整方法将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
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检测与校准方法

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检测与校准方法在现代制造业中,数控机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它的高效率、高精度和高稳定性使得加工过程更加精确和可靠。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可能会出现偏差。
因此,对数控机床的精度进行检测和校准是非常必要的。
一、加工精度检测方法1. 几何误差检测几何误差是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几何误差包括直线度误差、平行度误差、垂直度误差和圆度误差等。
几何误差的检测可以使用光学测量仪器,如激光干涉仪、光学投影仪等。
通过将测量仪器与数控机床进行联动,可以实时监测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并得出相应的误差数据。
2. 热误差检测热误差是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由于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数控机床的温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加工精度的偏差。
为了检测热误差,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对数控机床进行监测。
通过实时记录数控机床的温度变化,并与加工精度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热误差的数据。
3. 振动误差检测振动误差是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振动会导致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不稳定,从而影响加工精度。
为了检测振动误差,可以使用振动传感器对数控机床进行监测。
通过实时记录数控机床的振动情况,并与加工精度进行对比,可以得出振动误差的数据。
二、加工精度校准方法1. 机床调整机床调整是校准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调整数控机床的各项参数,如传动装置、导轨、滑块等,可以减小加工误差。
例如,可以通过调整导轨的平行度和垂直度来改善加工精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更换加工刀具、调整刀具固定方式等方式来提高加工精度。
2. 补偿技术补偿技术是校准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对加工过程中的误差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数学模型进行补偿,可以减小加工误差。
例如,可以通过在程序中添加补偿指令,根据误差数据进行补偿,从而提高加工精度。
3. 精度校准仪器精度校准仪器是校准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工具。
常见的精度校准仪器包括激光干涉仪、光学投影仪、三坐标测量机等。
数控机床技术的加工精度测量与调整技巧

数控机床技术的加工精度测量与调整技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制造业的发展,数控机床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而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制造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正确测量和调整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成为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一、加工精度的测量方法1. 几何误差的测量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是影响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
为了正确评估机床的几何误差,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1)坐标测量法:通过比较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坐标值的差异来确定几何误差。
(2)激光干涉测量法:利用激光干涉仪测量工件表面与基准面之间的偏差,进而确定机床的几何误差。
2. 轴间误差的测量轴间误差是指机床各轴之间因间隙、误差累积等原因引起的误差。
为了测量轴间误差,可采用以下方法:(1)比对测量法:通过与已知标准的测量仪器进行比对,测量出轴间误差。
(2)直接测量法:使用测量仪器直接对轴间误差进行测量,如使用激光传感器或光栅尺等。
二、加工精度的调整技巧1. 机床调试在数控机床的调试过程中,对于加工精度的调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机床结构调整:对于机床结构上存在的误差,需要通过调整各部件的位置和尺寸来改善。
(2)刀具磨损的补偿:刀具的磨损会影响加工精度,需要定期进行刀具更换和磨损补偿。
(3)机床参数的设置:根据实际加工情况,合理设置机床的各项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加工效果。
2. 精度检查与误差补偿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定期进行精度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误差补偿,可以有效地提高加工精度。
常见的误差补偿方法有:(1)增量误差补偿:根据实际测量结果,通过对数控程序进行修正,实现误差的补偿。
(2)半闭环误差补偿:利用测量系统与控制系统的相互作用,实现误差的自动补偿。
3. 定期保养与维护数控机床的定期保养与维护是保证其加工精度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在进行保养维护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清洁和润滑:定期清洁机床表面和各零部件,并进行润滑以减少磨损。
数控机床位置精度测试常用的测量方法及评定标准

4.4补偿实例 现以ZJK2532A数控铣钻床的X轴为例,该机床配置华中数控世纪星系统。测量方法为“步距规”测量;设某步距规实际尺寸为:
位置
P0
P1
P2
P3
P4
P5
实际尺寸mm
0
100.10
200.20
300.10
400.20
500.05
1、测试步骤如下: 。 在首次测量前,开机进入系统(华中数控HNC-2000或HNC-21M),依次按“F3参数”键、再按“F3输入权限”键进入下一子菜单,按F1数控厂家参数,输入数控厂家权限口令,初始口令为“NC”,回车,再按“F1参数索引”键,再按“F4轴补偿参数”键如图2-6所示,移动光标选择“0轴” 回车,即进入系统X轴补偿参数界面如图2-8所示,将系统的反向间隙、螺距补偿参数全部设置为零,按“Esc”键,界面出现对话框“是否保存修改参数?”,按“Y”键后保存修改后的参数。按“F10”键回到主界面,再按“Alt+X”,退出系统,进入DOS状态,按“N”回车进入系统;
图6步距规安装示意图
数控机床的精度检测方法与标准

数控机床的精度检测方法与标准数控机床是一种高精度的机床设备,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
为了确保数控机床的工作精度,需要进行精度检测。
本文将介绍数控机床的精度检测方法和标准,为读者提供参考。
一、数控机床精度检测方法1. 几何精度检测几何精度是指数控机床在工作过程中,工件表面形状、位置、尺寸等与理论位置之间的差异。
常用的几何精度检测方法包括:平行度检测、垂直度检测、直线度检测等。
这些检测方法可以通过使用测量仪器(例如投影仪、三坐标测量机等)进行测量和比较,以确定数控机床是否满足工作要求。
2. 运动精度检测运动精度是指数控机床在运动中达到的位置是否准确。
常用的运动精度检测方法包括:位置误差检测、重复定位精度检测、速度误差检测等。
这些检测方法可以通过使用激光干涉仪、激光漂测仪等测量设备进行测量,以确定数控机床的运动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3. 刚度检测刚度是指数控机床在受力时的变形情况。
常用的刚度检测方法包括:静刚度检测、动刚度检测等。
静刚度可以通过在数控机床各个部位施加力并测量其变形情况来进行检测;动刚度可以通过在数控机床运动状态下进行控制并测量位移来进行检测。
二、数控机床精度检测标准为了统一数控机床的精度检测标准,国内外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国家标准GB/T16857-1997《数控机床精度检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数控机床的几何精度、运动精度和刚度等指标的检测方法和要求。
以几何精度为例,该标准包括对工件表面形状、位置、尺寸等几何误差的检测,在该标准中,提供了一系列的测量方法,包括投影法、三坐标法、机床内检测法等。
此外,该标准还规定了几何误差的允许值,即数控机床在工作过程中允许存在的误差范围。
除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也对数控机床的精度检测进行了规范,例如ISO 230-1和ISO 230-2等,这些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制造商以及使用单位在数控机床精度检测方面的操作。
近年来,随着数控机床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数控机床热误差测量与分析

数控机床热误差测量与分析数控机床热误差测量与分析摘要:数控机床热误差是影响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测量与分析数控机床的温度变化和热误差,探讨了数控机床热误差的产生原因以及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减小数控机床的热误差,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
关键词:数控机床;热误差;温度变化;加工精度1. 引言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加工精度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尺寸精度和几何形状。
然而,由于数控机床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往往会导致机床的热误差,从而影响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因此,对数控机床的热误差进行测量与分析,是提高数控加工精度的关键。
2. 测量与分析方法2.1 温度采集系统为了测量数控机床的温度变化,需要搭建一个可靠的温度采集系统。
该系统应包括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以及相关的软件。
温度传感器可安装在数控机床关键部位,如主轴、滑轨等位置,以获取机床不同部位的温度数据。
数据采集器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传输到计算机,通过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2 温度变化实验为了获得数控机床的温度变化规律,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首先,使机床处于运行状态,并保持一定时间。
然后,通过温度采集系统获取机床关键部位的温度数据,并记录下来。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以避免外部干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热误差分析3.1 温度分布分析通过分析实验中获得的温度数据,可以得到数控机床的温度分布图。
据此,可以分析机床不同部位的温度变化情况,判断温度梯度大小,以及温度异常情况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不同部位温度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判断机床是否存在热传导不均匀等问题。
3.2 热效应分析数控机床的热效应是指机床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零件加热、切削热等因素导致的机床温度升高,从而引起机床结构产生热变形,进而导致加工误差的变化。
通过对热效应的分析,可以了解机床热误差的产生原因,并找到其与加工误差之间的关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数控机床的测量技术与分析探讨摘要:对于数控机床在线测量技术和系统误差分析进行了研究,认为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超精密加工,相应的测量设备必须跟上,才能保证精度达到设计要求;要开发出具有在线测量功能的数控机床,才能够适应机械加工的需求。
关键词:数控机床;在线测量;误差分析
我们为了保证数控机床这样的高度自动化设备连续可靠的工作,需要具有自动检测的功能。
现代制造工业的发展,对数控机床的在线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数控机床高精度在线检测,应对监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误差进行仔细地分析,才可能尽量避免误差,或根据这些来源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对误差进行补偿,实现计算机辅助数控机床高精度在线测量。
1在线测量技术
当今的科技是非常发达的,测量技术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如果没有先进的测量技术与测量手段,就不可能有先进的高质量产品,就很难制造出单项性能及综合性能均优良的产品,更谈不上发展现代高新尖端技术。
这里所涉及到的测量,具体是指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机械产品的成品及半成品的测量。
按加工过程和测量过程是否在同一设备上进行,测量方法大致可分为离线测量和在线测量两种方式。
离线测量,一般是在大批量生产中应用,适于流水生产线作业、加工与测量分别在专用设备上进行,在加工设备上加工完工件后需将工件移至测量设备上进行测
量。
1.1在线测量技术的重要性
机械加工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基层作业,是先进制造系统中最基本最活跃的环节。
其基本目标是在低成本、高生产率的条件下,保证产品的质量。
为了实现该目标,急需研究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机械加工在线测量技术。
特别是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条件下,研究先进的在线测量技术,意义尤其重大。
在超精密加工中,机床的精度比一般测量仪器和三坐标测量机的精确度还高,如果把机床和合适的测量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可实现零件加工,又可实现工件精度的在线测量。
这样机床即可作加工用,又可作测量用,扩大了机床的应用范围,又解决了零件的测量问题。
1.2在线测量是并行工程的思想体现
传统的零件测量方法是很费时的,常常采用离线测量。
需把校测零件从加工设备转移到测量设备上,有时在一个加工过程中甚至需要几个来回,在很多情况下传统方法检测工件的费用上升,超过了工件的加工费用。
边加工边测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也是并行工程的思想体现。
1.3数控机床上的在线测量
在数控机床上采用测头进行测量时,先将测头安装在机床的主轴上,然后操作者手动控制机床移动,使测头测针上的触头与工件表面接触,由机床的数控系统实时地记录并显示主轴的位置坐标值。
2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在任何一项测量中,无论采用多么完善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器具,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所得到的测量值总会存在误差。
就是同一台仪器,按同一种方法,由同一测量者对同一个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其结果往往也是不同的。
因此,在任何一次测量中,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仅仅是被测量的近似值,在每次测量过程中,要考虑影响测量精度的误差组成来源。
测量误差主要来源于以下4个方面。
2.1测量装置误差
测量装置误差,指的是量具或者量仪及其附近和提供标准量值的基准件。
测量器具因为本身设计上的原因,如用近似机构代替理论机构,用均匀刻度代替理论上要求的非均匀刻度,会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
这种误差称为理论误差。
测量器具零件的制造误差和装配调整达不到理想状态,也会引起测量误差。
2.2环境误差
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测量误差,被称为环境误差。
环境因素中温度的影响一般比较大,因此规定:标准的测量温度为20℃,高精度测量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温度和湿度需视测量精度的不同,保持在不同的允许范围内;被测体与量具都达到标准温度后,才能进行测量。
3误差分析
对数控机床在线测量工作过程及特点的分析研究表明,数控机床在线测量和加工的共同点是:测头与刀具分别作为数控机床的一
个末端件,工件作为另一个末端件,由数控机床工作部件带动进行在线检测或加工所必须的工作运动,工作部件和工作运动相同;数控机床在线检测与加工的主要区别是:首先是执行部件不同,在线检测的执行部件是测头,而加工时为刀具;其次是进行在线检测时,无切削运动,不产生切削力和切削热;而测头测量时,受测量力的影响。
3.1测头系统误差
测头系统误差主要包括由测头的结构和测量方式所决定的测头静态误差、测头动态误差以及测头在机床上的安装误差。
测头触发信号通过机床与测头接口成为数控机床可识别且反应的信号。
一旦测量力消失,测头芯体带动测杆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复位。
(1)静态误差。
包括测头预行程(死区误差)和测头重复定位误差,它随测杆长度、刚度、接触压力的改变而改变,是一项不可忽略的误差。
测头重复定位误差,是测头机构重复定位时产生的随机误差,由于触发式测头是一种高精度测量仪器,误差传递中间环节少,此项误差很小。
因此,测头的静态误差主要由测头预行程量决定。
(2)测头动态误差。
根据触发式测头检测过程时序和检测误差分析可知,测头动态误差分为两种:动态误差和动态随机误差。
动态误差与测头检测时的接触速度和数控系统采样间隔有关。
(3)测头安装定位误差。
包括测头重复定位误差、主轴锥孔误差、测头锥柄误差,并受配合面清洁程度的影响。
由于重复定位误
差,可使测头检测产生离散度。
除了制造安装误差外,用机械手换测头(或刀具),常造成自动换刀中的撞击,也使主轴锥孔和测头锥柄产生误差,直接影响测头在数控机床上的测量精度。
4结束语
目前的数控机床在线测量系统大都是专用系统,缺乏通用的设计思路和概念。
因此,针对目前的数控加工的要求和曲面测量的实际需求,开发用于数控机床的自动测量系统是十分迫切的。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在线测量技术,然后介绍了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分类,最后分析了系统的误差。
参考文献:
[1]袁琦,罗政,虞踊.提高触发式测头使用精度的研究[j].工具技术,1999,(03):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