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乐理论
“奶头乐”理论

奶头乐理论今天想说的题目叫“奶头乐”理论,听起来很没有节操,其实这是国际战略学界一个正经学术名词。
这个理论提出者,是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布热津斯基。
这是1995年,他在美国旧金山一个会议上提出来。
这个会议集合了全球500多名的精英,号称要讨论解决“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其中最迫切的一个问题,是贫富分化。
世界上20%的人占有80%的资源,而且这个比例还愈演愈烈,那将来会不会发生剧烈的阶级冲突呢?布热津斯基说,谁也没有能力改变这个“二八现象”。
解决贫困人群不满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在他们的嘴里塞一个“奶嘴”,安慰他们的情绪。
虽然这不解决问题,但是也不会发生更严重的后果了。
那这个“奶嘴”是啥呢?主要是指两种产业。
第一种,是发展发泄性的产业。
包括色情业、赌博业、暴力型影视剧、游戏、体育等等。
第二种,是发展满足性的产业。
就是娱乐节目、明星八卦之类的。
有了这两种产业,一般大众的时间就会被挤满。
布热津斯基说“公众们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能力。
最终他们会期望媒体为他们进行思考,并作出判断。
”你看,奶嘴加上娱乐,中文就被人翻译成了“奶头乐战略”。
现在网上谈到这个词,往往认为这是美国人的一个主动的策略,是要通过系列方法来麻痹全世界的劳苦大众。
这就有点阴谋论的意思了,在我看来,这个词其实是对现状的一个解释。
首先我们来看,确实有80%的人会被边缘化,也就是成为没有价值的人,如果你读过《未来简史》这本书,那里面提供的答案几乎是确定的。
人类历史上有一个规律,只要发明了一个新工具,就会把人类分成两半。
一部分人利用好新工具,有了更好的发展。
另一部分人,固守习惯,对新工具看不起、看不惯、看不懂,越来越跟不上这个时代。
比如发明了轮子,有人就会推着小车走向远方,有人不用就只好留在原地。
发明了蒸汽机,有的国家就船坚炮利,有的国家就只好被动挨打。
从最早的文明时期,一直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这个规律一直在起作用。
我们这个时代,正处于新技术,新工具的爆发期,每一个工具都在把人类分层。
奶头乐理论

奶头乐理论这一概念来自美国的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美国旧金山曾于 1995 年举行过一个集合全球 500 名经济界、政治界精英的会议,是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来自于底层不断向上的流动,和精英形成了利益冲突。
那要如何避免 20% 的精英与 80% 的 loser 之间的冲突呢?可以给他们一个“奶头”,让这80% 的 loser 心安理得的接受他们咸鱼的命运。
[编辑 ] 奶头乐理论的来源这一概念来自美国的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 .美国旧金山曾于1995 年举行过一个集合全球 500 名经济界、政治界精英(与会者包括萨切尔、老布什、电缆新闻网络、惠普、日微系统的老板等等)的会议。
该会议的主旨在于为全球化的世界进行分析与规划。
会议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全球化的高度、快速、激烈的竞争将使全球80% 人口 "边缘化 ",而这 80%多余人口与20% 搭上全球化快车的人口之间的冲突将成为今后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日微系统的老板格基表示,届时将是一个"要么吃人、要么被吃 "的世界。
布热津斯基也及时献计献策,创造了一个新词汇--" 奶头乐 ",英文 titts" 奶头 "与entertainment "娱乐"的组合,意指要使彼80% 的人口安分守己,此 20% 高枕无忧,就得采取温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办法卸除 "边缘化 "人口的不满。
[编辑 ] 奶头乐理论对中国的表现如何检验中国已掉进或正在掉进布热津斯基的“奶头乐”理论( tittytainment )的陷阱,有两个事例足以说明:一是两年前美国时代周刊把中国不男不女的 "奶头乐 "女孩李宇春推向时代周刊封面;二是一年前美国把G2 大帽子扣到中国的头上而中国人还沾沾自喜。
正是布热津斯基的"奶头乐 "战略 ,让沉寂几百年的中国目前处于异常的躁动之中.全球 200 多个国家 ,再没有一个象中国这样沉没在人欲横流,物欲横流的歌舞升平中 ,导致民族精神萎靡、人心涣散、文官爱财、武将贪生、醉生梦死、耽於酒色.中国 2000 年出了一个孔子,一千年出了个成吉思汗,500年出了个毛泽东 .1976 年毛泽东去世之后,这个世界已经不再有伟人,预示着国际战略格局必定要重新布局。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身份的焦虑》读后感阿兰·德波顿确实是个英伦才子,博古通今,雅俗共赏,能把高深的哲学和宗教理论用平实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没有很多知识分子故作高深的态度,值得赞赏。
不过,他也只能是才子,很难成为大师,因为缺乏开拓性和独创性。
阿兰·德波顿对于西方学术相当了解,但是貌似很少引用东方的理论,也许是对东方哲学缺乏了解。
这一点让我想起钱钟书,他不但博古通今,而且中西贯通,东西方各种语言、典故都信手拈来,着实让人佩服。
回到身份的焦虑,阿兰·德波顿综述了一下西方对于焦虑的药方,比如西方哲学、艺术、基督教、波西米亚。
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基督教衰微了;西方经典哲学逐渐失去市场,被金钱至上论统治;艺术进入各种现代派、超现实主义的死胡同,变成一群“艺术家”的自嗨与自我吹捧;波西米亚就更别提了,奔放一时的波西米亚人纷纷回去搬砖了。
东方的古代哲学对于焦虑有颇多良方。
佛家说,贪、嗔、痴是人生三毒。
三者反映在身份的焦虑上:贪:贪婪追求身份的提升,得陇望蜀,永无止境。
仿佛始终有一条无形的鞭子在身后抽打,升职之后还想贪求更高的职位,加薪之后还想渴求更高的薪水。
嗔:得不到身份的提升就心生怨念,对于领先于自己的人心怀不满,嫉恨之情满怀于心,尤其是看到同等条件的亲朋好友、同事街坊走上升职加薪的道路,更是难以平静。
痴:由于对身份的追求,陷入是非不明、是非不分的程度。
就像《漂亮朋友》的主角,为了追求阶级跃迁而不择手段。
如何对待贪嗔痴?吾有三宝,曰戒定慧。
戒:斩断贪心,追求知足常乐。
对身份可以有追求,但必然有限度。
考虑一下时间投入成本和产出的关系,比如,996加班追求晋升这种事,算算性价比太低,就放弃吧,不要贪心。
定:凡事多自省,少被外界影响,比如,“同学会”这种攀比身份的大赛就不要去了,朋友圈攀比大赛也可以不用参加了。
慧:一切皆空,今世的这些“身份”都只是过眼云烟,放下这些身外之物,才能宁静平和。
布热津斯基提出-奶头战略-摧残中华民族根基!无数国人正沉迷其中!

布热津斯基提出“奶头战略”摧残中华民族的根基!无数国人正沉迷其中!布热津斯基是美国著名战略理论家、美国政府重量级智囊、著名的国际关系学者。
中美两国的媒体和学界都给予了他很高的赞誉:著名地缘战略理论家、西方世界战略学巨擘、当代著名政治理论家、地缘政治学家、外交家……由于他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传播学者,因而在传播学史中,布热津斯基的媒介理论似乎被忽视。
实际上,布热津斯基关于媒介都很多发人深省的理论——比如魔性而邪恶的“奶头乐”(tittytainment)理论。
Tittytainment,是titts“奶头”与entertainment“娱乐”的拼合词,大概最早是由俞力工译为“奶头乐”的。
1995年,美国旧金山举行过一个集合全球500多名经济、政治界精英(与会者包括萨切尔、老布什、电缆新闻网络、惠普、日微系统的老板等等)的会议,主旨在于为全球化的世界进行分析与规划。
会议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全球化的高度、快速、激烈的竞争将使贫富差距、阶层分化增加,世界上会有20%的人搭乘全球化的快车一路驰骋,而80%的人会“边缘化”。
这80%多余人口与20%搭上全球化快车的人口之间的冲突将成为今后的主要问题。
日微系统的老板格基(John Gage)表示,届时将是一个'要么吃人、要么被吃'的世界(to lunch or be lunch)。
为了世界和平,曾任美国国家安全事物助理的布热津斯基提出了“奶头乐”理论。
如何避免这80%的精英与20%的loser见的冲突呢,可以——给他们一个“奶头”,让这80%的loser心安理得的接受他们咸鱼的命运。
换句话说,彼80%安分守己,此20%高枕无忧,需要采取温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办法卸除“边缘化”人口的不满。
最基本例如发泄型娱乐:开放色情产业、热闹选战造势、无休止的口水战、暴力网络游戏,或者是如满足型,报道无聊小事明星丑闻、廉价品牌横行、商品优惠活动、大众化视听娱乐……这类娱乐十分受欢迎,由于生活辛苦的大众不知不觉在“戏奶头”中乐不思蜀、丧失思考能力,因此社会对于不正统的通俗文化也就变得十分宽容,而商人、政府高层们也乐见其成。
奶头乐理论

奶头乐“奶头乐”bai是布热津斯基提出的一个du理论,被翻译到汉语zhi中创造的一个名字。
基本意思就是,当社dao会的精英阶层和平庸阶层分化后,精英阶层为了稳定这种分化,应用自己控制的各种资源,向平庸阶层提供各种可以消耗时间的活动,比如娱乐八卦、打折促销、社交网文、赌博色情等等。
这些事情非常具有成瘾性,让平庸阶层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消耗掉工作时间以外的业余时间,减少平庸阶层的思考时间和进取斗志,使其能安于现状,不去挑战精英阶层的统治。
因为平庸阶层本来也就是由自制力差的人组成的,而且好逸恶劳本来就是顺应人性的,所以这种策略也非常简单有效,便于实施。
简单说,只要不是能够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活动,几乎都是奶头乐,比如绝大多数电视剧、真人秀、社交网站、娱乐八卦、网文等等,甚至包括超出需要的健身活动,因为只有强大的大脑才能让平庸阶层上升到精英阶层。
有人认为这种策略也适合于国与国之间,比如美国的精英阶层不仅对本国平庸阶层使用这种策略,而且对其他国家也使用这种策略,比如对中国除了由来已久的和平演变的企图以外,更多的对华输出奢靡富华的生活方式、各种娱乐活动、吹捧中国等,让中国民众甚至中下层领导处于一种“太平盛世”的假象中,单纯的追求物质享乐,放弃的头脑进步。
比如大多人感觉挣钱是第一要务,为了挣钱甚至可以牺牲健康、道德甚至家庭,而挣钱的目的就是为了买豪车大房,但是中国人平均的读书时间却是全球最少的国家之一。
这种政策会使一个国家丧失斗志,安于现状,最终被其他国家超过甚至灭国。
或许你会感觉:无论中美,那些有钱人的生活的确很奢华。
没错,你看到的有钱人的生活是很奢华,但是你只看到了王思聪泡妞玩狗,却没看到王思聪投资项目。
因为工作状态是私密且枯燥的,所以精英阶层只会把偶尔的娱乐活动晒在网上,而窥私欲也使大家只乐于看他们的各种娱乐八卦。
因此平庸阶层不仅以这些八卦新闻为娱乐而浪费时间,而且以为精英阶层的日常生活就是各种娱乐,以为正常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
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哲学思考

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哲学思考作者:胡学宇来源:《知识文库》2018年第16期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经济发展和信息化传播,中国与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来自各方面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有力的宣传,民族自信的增强以及爱国情怀的培养等,这些措施对于提升我们抵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能力十分必要。
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也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它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实践。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军事策略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政治、法律、艺术、宗教、哲学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共同构成了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我国当然不例外。
在我国,两届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习近平在会议中都曾强调过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
新时代,就意识形态安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思考:1 关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宏观政策制定的必要性意识形态安全作为总体国家安全的思想内核反映了国家安全的根本属性和安全诉求。
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预示着每个国家都要不断的进步,以适应大势并有足够的能力迎接挑战。
全球化的今天,不仅领土、资源、主权等方面非常重要,政治、法律、信息、文化、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方面也相当重要。
意识形态就像看不见的手,却发挥着巨大的价值。
中国是一个大国,治理相对困难,面对危机和困难,全国上下就要形成一股凝聚力,无懈可击,坚不可摧。
国家不仅要进一步加强经济建设,也要制定和完善政治、文化、信息等方面的安全政策。
不断努力,与时俱进,政策的采用和技术的采取适合新形势、新发展的要求。
近些年,中国优秀人才流失现象相当严重。
尤其是大批的科研技术人才多投向待遇优厚的发达国家。
“奶头乐陷阱”材料作文审题及范文

思路指引
• (一)摆现象: • “奶头乐现象”在你身边是否存在? • 借助这个问题培养学生善用联想激活经验调用 储备的能力。 • 快手、抖音, 网剧、综艺、被手机游戏和网文 成批毁掉的中小学生。 • 阿道司·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发出了这样 的担忧: “人们被淹没在信息和无聊琐事的汪 洋大海, 他们不愿读书,甘愿享受充斥着感官 刺激和欲望的庸俗文化。”中国现在是否己经 有了这样的危险?
中国没有陷入“奶头乐危机”
• 最后,对于娱乐业,大多数国民拥有理性的眼 光、清醒的头脑、理智的判断。从近些年的新 闻报道及国民的回应态度可知,虽有部分国民 被错误舆论带偏节奏,扰乱步调,但更多的国 民还是具有一定的甄别能力的。前段时间,演 员翟天临学术造假东窗事发,正是在网民的高 度关注之下,真相得以水落石出,翟天临之博 士后录取资格及博士学位被撤销,相关责任方 也受到严厉追责。窥一斑而知全豹,大多数国 民并没有被所谓的肤浅娱乐“愚乐”和麻醉, 并没有丧失对真相的拷问能力。正是因为有聪 慧的国民,当今的中国不会陷入“奶头乐危机 ”。
材料作文讲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 美国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在1995年提出了一个不太文 雅,但很深刻的观点:奶头乐理论。他认为,全球化高 度、快速、激烈的竞争将使全球80%的人口“边缘化 ”,而这80%的多余人口与20%搭上全球化快车的人口 之间的冲突将成为今后的主要问题。要使80%的人口 安分守己, 就要采取温情、麻醉,低成本的办法减少 “边缘化”人口的不满。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大力发展 娱乐业。有了充足的感官娱乐, 一般大众的时间就会 被挤满。布热津斯基甚至说:“公众们将会在不久的 将来,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最终他们会期望 媒体为他们进行思考,并作出判断。”如果布热津斯 基的理论成立,那么中国是否有陷入“奶头乐陷阱” 的危险呢?甚至已经陷入“奶头乐陷阱"呢?
奶嘴乐理论

奶嘴乐理论奶嘴乐,指的就是奶嘴乐理论,也就是根据二八定律延伸的一套理论。
“奶头乐理论”,被认为是由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提出来的理论。
最早出现于《全球化陷阱(Die Globalisierungsfalle: Der Angriff auf Demokratie und Wohlstand)》一书中。
指的是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伴随着竞争加剧,世界上80%的人口将被边缘化,他们不必也无法参与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同时80%的财富掌握在另外20%的人手中。
为了安慰社会中“被遗弃”的人,避免阶层冲突,方法之一就是让企业大批量制造“奶头”——让令人沉迷的消遣娱乐和充满感官刺激的产品(比如:网络、电视、短视频)填满人们的生活、转移其注意力和不满情绪,令其沉浸在“快乐”中不知不觉丧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能力。
所谓奶嘴乐理论,说的是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来自于底层不断向上的流动,和精英形成了利益冲突。
避免20%的精英与80%的普通人之间的冲突可以给他们一个“奶嘴”,让这80%的普通人心安理得的接受他们咸鱼的命运。
实际上,好逸恶劳和耽于享乐是顺应了人性。
抓住了这一个致命人性弱点的“奶嘴乐”,正借助短视频、真人秀、网络游戏等,钝化人们的思维和上进心。
“二八定律”确实存在,“奶嘴乐”也无时无刻的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都不愿意一辈子成为那80%的人,我们也不想自己从20%的人里面,掉落到80%的人堆里。
所以很多时候,看清自己要什么,盯住目标,这才是最重要。
当娱乐大量占用人们的时间,让人们丧失思考的能力,这一社会麻醉剂将会带来“马太效应”,沉迷的人继续沉迷,清醒的人保持清醒,人与人的差距,甚至阶层间的差距也就拉大了。
“奶头乐理论”不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破坏了人们内心长期以来建立起的崇高信念和监督社会舆论,保持优良传统习惯维系原则,破坏了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头乐理论
这一概念来自美国的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美国旧金山曾于1995年举行过一个集合全球500名经济界、政治界精英的会议,是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来自于底层不断向上的流动,和精英形成了利益冲突。
那要如何避免20%的精英与80%的loser之间的冲突呢?可以给他们一个“奶头”,让这80%的loser心安理得的接受他们咸鱼的命运。
[编辑] 奶头乐理论的来源
这一概念来自美国的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美国旧金山曾于1995年举行过一个集合全球500名经济界、政治界精英(与会者包括萨切尔、老布什、电缆新闻网络、惠普、日微系统的老板等等)的会议。
该会议的主旨在于为全球化的世界进行分析与规划。
会议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全球化的高度、快速、激烈的竞争将使全球80%人口"边缘化",而这80%多余人口与20%搭上全球化快车的人口之间的冲突将成为今后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日微系统的老板格基表示,届时将是一个"要么吃人、要么被吃"的世界。
布热津斯基也及时献计献策,创造了一个新词汇--"奶头乐",英文titts"奶头"与entertainment "娱乐"的组合,意指要使彼80%的人口安分守
己,此20%高枕无忧,就得采取温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办法卸除"边缘化"人口的不满。
[编辑] 奶头乐理论对中国的表现
如何检验中国已掉进或正在掉进布热津斯基的“奶头乐”理论(tittytainment)的陷阱,有两个事例足以说明:一是两年前美国时代周刊把中国不男不女的"奶头乐"女孩李宇春推向时代周刊封面;二是一年前美国把G2大帽子扣到中国的头上而中国人还沾沾自喜。
正是布热津斯基的"奶头乐"战略,让沉寂几百年的中国目前处于异常的躁动之中.全球200多个国家,再没有一个象中国这样沉没在人欲横流,物欲横流的歌舞升平中,导致民族精神萎靡、人心涣散、文官爱财、武将贪生、醉生梦死、耽於酒色.
中国2000年出了一个孔子,一千年出了个成吉思汗,500年出了个毛泽东.1976年毛泽东去世之后,这个世界已经不再有伟人,预示着国际战略格局必定要重新布局。
基辛格、亨廷顿、布热津斯基脱颖而出,成为地缘政治和现代外交的领军人物,导致了国际战略的主动权向美国转移。
中国自知力不从心,主动放弃世界第三极的领导地位。
此举打破了苏美之间的战略平衡,加速了雅尔塔体系的崩溃。
布热津斯基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瓦解苏联和中国的一整套战略构想,这就是在1986年发表的《竞赛方案:进行美
苏竞争的地缘战略纲领》。
该书在中国仅出版3000册,至今尚未售磬。
当时在美国人的眼里,两个制度的竞争已经结束.美国的对华战略已从"和平演变"到"奶头乐".中国已经不再是和平演变的对象,现在的中国是"边缘化"的对象,是"奶头乐"的对象.如何"奶头乐"中国呢?最好当然是将中国大卸八块,如台湾独立,然后是西藏,新疆,内蒙。
基本方向是将中国拉美化;如果拉美化中国不可能,那么就是将中国"灰色化". "灰色化中国"就是帮助中国维持一个灰色化的政权,灰色化政权的特点是不干不净,但也不是腐败透顶,而目前中国"演变处于停顿状态的"政权体制为灰色化战略提供了一个合适的环境.作为一个手段,美国的签证策略就是帮助中国高级官员的子女赴美接受培训,并利用中国的崇洋情节,让他们回国(他们基本上没有能力在美国独自谋生),利用他们父母的权力(这样的行为在美国是彻头彻尾的丑闻),形成一个附着在中国机体上的肿瘤一样的"精英阶层",由于这样的"精英阶层"并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优秀分子,在他们统治下的中国就难以崛起,美国"奶头乐中国"的战略目标就实现了.
现在看来,当年在中国人还在担心被美国和平演变的时候,事实上,美国已经改变了对华战略,和平演变中国已经不再是美国政府的战略安排,取代"和平演变"的是"奶头乐"战略.和平演变这个概念来自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国务卿杜勒斯,当时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办法在战场上
一决高下,杜勒斯希望通过和平的渗透来瓦解东方的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