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内能和比热容练习题
九年级物理《内能》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内能》练习题一、单选题1. 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冬天用热水袋暖手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B.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 0℃的冰块有内能,因为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 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小的特点2. 学习了热学知识以后,小娜发表了下面的看法。
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晶体熔化时,内能一定增大,但温度保持不变B. 液面上方的气压降低时,液体的沸点也降低C. 扩散现象不仅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隙D.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充气时,气筒壁发热一定是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引起的3. 两个物块如图,甲、乙接触,甲传递热量给乙,则( )A. 乙物体的温度一定低B. 甲物体所含的热量一定多C. 甲物体分子运动更剧烈,其内能也更大D. 乙内能增加,温度一定上升4. 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均为0.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计热量损失,据此判断( )A. 物质甲的比热容为8.4×103J/(kg·℃)B. 加热20min时间内,水所吸收的热量是甲的两倍C. 甲在前10min内吸收的热量是5.04×104JD. 每个电加热器每秒放出42J的热量5.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八月桂花盛开,芳香四溢B. 扫地时尘土飞扬C. 泡茶时,茶叶在水中浮动D. 汽车在大街上奔驰6. 下图是根据“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数据绘制的a、b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实验中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初温相同,选用的加热器相同,由图像可知( )A. 加热相同时间,a物质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小B. 加热时间相同,a物质的末温高,比热容大C. 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小D. 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的末温低,比热容大7. 甲、丙两物体质量都为2kg,乙物体质量为1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所示。
2022年初中物理《九年级 第十三章 内能》比热容(选择题)基础知识考试卷(带答案)

2022年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比热容(选择题)基础知识考试卷(带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并结合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放在室外不可能破裂B.标准大气压下,铝在660℃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铁球可能是实心的D.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较多答案D/p>2、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
这主要是因为水的A.比热容较大B.质量较小C.沸点较高 D.凝固点较低答案A3、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的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A. 质量较小B. 凝固点较低C. 沸点较高D. 比热容较大答案D【解析】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当水吸收或放出一定的热量时,生物体自身温度变化较慢,这样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故选D.4、炎热的夏天,小明打着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游玩时发现,岸上的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比较凉,其主要原因是()A. 水吸收的热量少,因此河水比岸上的石头的温度低B. 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在受到太阳同样照射的情况下,水升高的温度少C. 石头的吸热能力强,因此石头升温快D. 这是小明的错觉造成的,实际上岸上的石头与水的温度相同答案B【解析】由热量公式Q=cmΔt,可得Δt=,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的条件下,也就是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的升温慢,因此会觉得凉爽些.故选B.5、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B. 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C. 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有关D. 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上述因素均无关答案D【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体的形状、温度、质量等因素均无关.故选D.6、某热水器内装有100 kg的水,将这些水从20 ℃加热到70 ℃,水吸收的热量为[已知c水=4.2×103 J/(kg·℃)]()A. 2.1×106 JB. 2.1×107 JC.8.4×106 JD. 8.4×107 J答案B 【解析】根据Q=cmΔt=4.2×103 J/(kg·℃)×100 kg×(70 ℃-20 ℃)=2.1×107 J.故选B.7、一杯水温度由80 ℃降低到20 ℃放出的热量为Q1,假设它的温度由30 ℃升高到70 ℃吸收的热量为Q2,则()A. Q1<Q2B. Q1>Q2C. Q1=Q2D. 无法比较答案B【解析】第一次水的温度降低了60 ℃,第二次水的温度升高了40 ℃,水的质量和比热容都相同,所以第一次水放出的热量大于第二次水吸收的热量,故选B.8、盐城被誉为“东方湿地之都”,湿地能较好地调节气候,是因为水的()A.密度大B.比热容大C.流动性大D.热值大[来源: ]答案B/p>9、在“比较水不煤油吸热时升温快慢”的实验中,不需要控制的发量是()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C.叏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答案B10、近几年煤炭价格较高,少数不法商贩将煤矸石、破碎石掺在优质煤中高价销售,客户为不上当,最恰当的方法是检测煤的()A.温度 B.质量 C.热值 D.比热容答案C解: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是指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热值越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放出的热量越多,掺假后煤的热值降低,所以可以用热值来区分.而从比热容、质量、温度无法区分.故选C.11、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答案D解:A、已知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相同热源加热说明相同时间提供的热量相等.由图象可以看出:在吸收热量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更大,由公式c=知,甲液体比热较小.此选项错误;B、由图象可以看出:升高相同温度时,甲需要的时间较短,也就是甲需要的热量少.此选项错误;C、加热时间相同,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此选项错误;D、由图象知: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程度大于乙液体.此选项正确.故选D.12、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两倍,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3,则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之比为()A.2:3 B.3:2 C.4:3 D.3:4答案A解:由题知,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两倍,即:=,而=、吸收的热量之比:=,∵Q=cm△t,∴△t=,∴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故选A.13、甲、乙两种物体质量相同比热容不同,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一定是()A.比热容小的吸收热量多 B.比热容大的吸收热量多C.甲、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因初温不知道无法判定答案B解:∵Q吸=cm△t,m甲=m乙,△t甲=△t乙,∴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故选B.14、下列物理现象中与物质的比热容无关的是()A.炎热的夏天在地上洒一些水,感觉到凉快一些B.冬天老年人常用热水袋取暖C.农村深井中水总是冬暖夏凉D.早春农民育秧时,防止秧苗冻死采用“晚上灌满水早上放掉水”的方法答案A解:A、撒在地上的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时,要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从而让人感到凉快,与物质比热容无关,故A符合题意;B、水的比热容最大,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度或降低相同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常用水冷却物体或是取暖,故B不符合题意;C、水的比热容最大,外界环境气温降低(或升高)时,深井内的水会放出(或吸收)较多的热量,使水的温度变化较小,所以会冬暖夏凉,故C不符合题意;D、早春的晚上时在秧田里灌水,是因为在相同条件下,水的比热容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多,起到保温作用,不会产生冻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5、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水的比热是煤油的2倍,水升高的温度是煤油的倍,则它们的质量之比m 水:m油是()A.3:2 B.2:3 C.1:6 D.6:1答案A解:∵Q吸=cm△t,∴m=,由题知c水=2c煤油,△t水=△t煤油,Q水=Q煤油,∴m水:m煤油=:=×=××=××=3:2.故选A.16、由比热的公式C=,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质量成反比B.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热量成正比C.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D.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跟热量、质量、温度的变化等因素都无关答案D解:比热的公式C=是由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t0)变形而来;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高低、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故选D.17、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忽略热量的散失,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C.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D.刚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答案B解:由图示可以看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的温度升高的快,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故选B.18、下列现象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B.风吹过,人便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C.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冰熔化要吸热D.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比热容大答案解:A、物体的温度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l 4.2×103冰2.1×103酒精2.4×103铝0.88×103水银0.14×103铜0.39×103A.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大于固体的比热容C.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均未沸腾),酒精的温度变化较大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答案解:A、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比热容会发生变化,例如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它们的比热容就不相同.此选项错误;B、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例如水银的比热容就比冰、铝、铜的比热容小.此选项错误;C、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t=,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的温度比较低.所以吸收相等的热量后,酒精的温度变化较大.此选项正确;D、由于铝的比热容大,故相同质量的铝和铜相比较,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铝块吸收的热量多.此选项正确.故选CD.20、关于温度、热量、功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功、内能的国际单位都是焦耳,所以三者的物理意义是相同的B.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含热量就越高C.物体吸收热量后,其温度一定升高D.体积变化不大时,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答案解:A、热量、功、内能的国际单位都是焦,热量指表示热传递过程中改变的内能,功表示做功的多少,内能与物体的质量、状态以及温度有关,因此三者的物理意义不相同,故A错误;B、热量只可以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B错误;C、物体吸收热量后,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物体吸热,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D、体积变化不大时,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故D正确.故选D.。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热值的计算专题(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热量的计算专题解析版1.质量为0.2千克的热水,自然冷却后温度降低了50℃.求: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4.2×l03焦/(千克⋅℃)]【答案】解:水放出的热量Q放=cm△t=4.2×103J/(kg⋅℃)×0.2kg×50℃=4.2×104J。
答:水放出了4.2×104J的热量。
2.质量是2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10℃升高了20℃时,吸收的热量是1.88×104J,该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答案】解:由Q吸=cm△t得该物质的比热容:c=Q吸m△t=1.88×104J2kg×20℃=470J/(kg⋅℃)。
答:该物质的比热容为470J/(kg⋅℃)。
3.质量为500g的某液体放出了3×104J的热量后,温度下降了30℃;若此液体放出的热量有60%被一个质量为2kg的金属球吸收,求:[c金属=0.45×103J/(kg·℃)](1)该液体的比热容。
(2)金属球升高的温度。
【答案】解:(1)由Q放=cmΔt得,该液体的比热容:c液=Q放m液Δt=3×104J0.5kg×30℃=2×103J/(kg⋅℃);(2)由题意可得,金属球吸收的热量:Q吸=Q放×60%=3×104J×60%=1.8×104J,由Q吸=cmΔt得,金属球升高的温度:Δt′=Q吸c金属m金属= 1.8×104J0.45×103J/(kg⋅℃)×2kg=20℃。
答:(1)某液体的比热容为2×103J/(kg⋅℃);(2)金属球升高的温度为20℃。
4.把质量为500g的水加热到80℃,吸收了8.4×104J的热量,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1)水温升高了多少;(2)原来水的温度是多少?【答案】解:(1)由题意可得,质量为500g=0.5kg的水加热到80℃,吸收了8.4×104J的热量,根据Q吸= cm(t−t0)可得升高的温度为Δt=Q吸cm=8.4×104J4.2×103J/(kg⋅)×0.5kg=40(2)因为水温升高了40℃,所以水原来的温度为t0=t−Δt=80℃−40℃=40℃答:(1)水温升高了40℃;(2)原来水的温度是40℃。
初中物理内能和内能的利用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初中物理内能和内能的利用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一、内能和内能的利用压轴实验培优题1.小明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时,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得它们升高的温度如表,并在图乙中作出沙子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_℃。
(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__________相同. (3)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表示水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线。
(4)沙子在1.0~1.5min 内升高的温度有明显异常,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5)小明再用50g 水和100g 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 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t 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g 水和100g 水的Q-△t 图象.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k △t .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 值与对应水的__________之比相等。
2.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1)同学们选用如图甲所示的一套器材进行实验,在实验前要控制水和煤油的________和初温相同.(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放入等量的水和煤油,通过加热分别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水和煤油的________,得出结论.(3)在对该实验进行评估时,他们认为原方案存在需要两次加热耗时较长等缺点,因此改加热时间/min 0.5 1.0 1.5 2.0 2.5 升高的温度/℃ 水 2.0 4.0 6.0 8.0 10.0 沙子4.37.915.218.421.5进方案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若使用改进后的装置按要求进行实验,会发现________(选填“水”或“煤油”)中温度的示数较高.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3.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玲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质量/g 升温10℃所需要时间升温20℃所需要时间升温30℃所需要时间沙子306492124水3092163220(1)在此实验中用______(选填“升高的温度多少”或“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所以该实验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初中九年级物理 比热容典型例题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典型例题--比热容一、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1、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的概念是为了比较( )A .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B .不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C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D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 .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 .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D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 3、由Q =cm ∆t 可得C =tm Q∆,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 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 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4、下列有关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B .在放出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容小的物质温度一定降低得多C .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容相同D .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容也必减半5、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 D )A 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5℃,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B 质量相同的两块铜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C 体积相同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D 质量相同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6、 下列说法中,能反映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跟物体质量有关的是 ( C )A.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B. 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C. 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D. 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7、(多选)小明根据下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CD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水4.2×103 煤油2.1×103 铜0.39×103 砂石0.92×103 酒精2.4×103冰2.1×103水银0.14×103铝0.88×103A 、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B 、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C 、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二、温度-时间图像8、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D )A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B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C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D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9、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15-6所示,关于a 、b 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的是( C )A .a 的比热大,是水B .a 的比热大,是酒精C .b 的比热大,是水D .b 的比热大,是酒精10、(2011兰州)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 A )A .2.1×103J /(kg ·℃)B .4.2×103J /(kg ·℃)C .1.2×103J /(kg ·℃) 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11、如图甲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
初中物理内能、比热及热传递计算复习巩固提高练习1

用心 爱心 专心1内能、比热及热传递计算复习巩固提高练习【例1】 已知1g 甲液体温度升高1℃需要2.1J 的热量,1g 乙液体温度升高1℃需要4.2J 的热量,1g 丙液体温度升高1℃需要2.8J 的热量.分别取甲、乙两种液体各60g ,以相同的热源加热,其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取90g 的丙液体,以相同的热源加热,则其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像 ( )A .落在Ⅰ区B .落在Ⅱ区C .与甲重叠D .与乙重叠<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分别确定三种液体的比热容:02.1J /kg C C =⋅甲(),04.2J /kg C C =⋅乙(), 02.8J /kg C C =⋅丙()结合题意和图像可知,用相同的热源加热相同的时间,即甲、丙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关系由Q Q =甲丙,得90g 2.8260g 2.1t m c t m c ∆⨯===∆⨯甲丙丙丙甲甲 所以 2t t ∆=∆甲丙类似可找出乙和丙升温的关系:90g 2.8160g 4.2m c t t m c ∆⨯===∆⨯丙丙乙丙乙乙 所以 t t ∆=∆乙丙,即丙液体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相同.<答案> D【例2】 (湖南长沙)有质量相同、比热容不同、温度不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甲的温度是44℃,乙的温度是32℃,丙的温度是24℃.如将甲和乙混合后,温度为36℃;如将乙和丙混合后,温度为30℃.问甲、丙混合后,温度将变为多少?<分析> 本题中一共进行了三次热交换,可写出三次热交换的热平衡方程式,由于甲、乙、丙质量相等,可找出甲、乙、丙的热容关系,通过解方程组即可求得甲、丙混合后的温度. 当甲、乙混合达到热平衡时,有Q Q 放吸=,即c m t c m t V V 甲甲乙乙=.得(4436)(3632)c m c m =甲乙--. 解得2c c =甲乙.当乙、丙混合达到热平衡时,有Q Q ''=吸放,即c m t c m t '=V V 乙乙丙丙. 得(3230)(3024)c m c m -=-乙丙,解得3c c =乙丙.设甲、丙混合后的最终温度为t ,有c m t c m t ''=V V 甲甲丙丙,(44)(24)c m t c m t -=-甲丙.③ 将12c c =甲乙和13c c =丙乙代入③式得11(44)(24)23c m t cm t -=-乙丙.解得t=36℃. 【例3】 已知金属铜与铁的比热容c c >铜铁,将质量和初温均相等的铁球和铜球放到冷水中,当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后再靠在一起,则热量会怎样传递?<分析> 根据Q cm t V =,即0Q cm t t -=(),我们可以得到0Qt t cm=-,c 越大,则t 越大(降低的温度Q cm 小),则t 大的球将会传热给t 小的球,即铁球将会传热给铜球.注意:是因为放热,t V 用0t t -;传递的是热不是温度,直到它们的温度相同为止.【例4】 有一堆潮湿的石子,它的比热容为31810J (kg C)./⨯⋅︒,干燥砂石的比热容为30.9210J kg C)/(⨯⋅︒,求:(1)砂石中水的含量(2)这堆砂石的密度(24ρ.ρ=砂水)<分析> (1)设这堆砂石的质量为M ,其中水的质量为m ,当吸热,温度变化时,有:cM t c (M m )(c m )t ⎡⎤=+⎣⎦V V 砂水-333181009210()4210.M .M m .m ⨯=⨯-+⨯,1126841m .%M == (2)质量为M 的砂石的体积m M m V ρρ-==石石石砂,137M Mρρ.ρV M m ===-石砂砂石注意:砂石体积并不因有水而变大,所以密度只会变大不会变小.用心 爱心 专心2【例5】 (武汉)现有20℃的凉水和80℃的热水可供任意选用,若某人需要50℃的温水洗澡该怎样办?若在配水的过程中没有热损失,且希望得到50kg 这样的温水,请你通过计算说明确切的配水方法.<分析> (1)当热水和凉水混合时,由于有温度差,因而会发生传热现象,热水的温度会降低,凉 水的温度会升高.取适当的凉水和热水混合,可得到50℃的温水.(2)取热水和凉水混合时,容器会吸热,同时也会向空气中散热,这些都称为热损失.题目中假定没有热损失,即意味着在混合过程中热水放出的热量全部被凉水吸收,有Q Q =吸放,设所需热水的质量为m 热,热水的初温0t =热80℃;所需凉水的质量为m 凉,凉水0t 凉=20℃,热水与凉水的混合质量为50kg m =,混合温度t =50℃. 由Q Q =吸放及质量关系可得()()00c m t t c m t t -=-水热热水凉凉 ①,m m m +=热凉 ②由①式得00502018050m t t m t t----热凉凉热===.结合②式得25kg m m ==热凉.即热水和凉水各取25kg 可得50kg 、50℃的温水.【例6】 现有70℃的热水50kg ,10℃的冷水50kg ,要配置成温度为36℃的温水,问最多能配置多少千克? <分析> 把这两种温度的水混合在一起后,热平衡温度在10℃-70℃之间,如果都混在一起,质量是100kg ,但温度不一定在36℃,所以应先确定36℃水中两种温度水的质量比,然后判断出哪种温度的水用得多.设需要热水1m ,需要冷水2m ,则:101202()()cm t t cm t t -=-,021201361013703617t t mm t t --===-- 由上式知道冷水用得多,所以:250kg m =,12131350kg 38.24kg 1717m m ==⨯=最多配置36℃的水的质量为:【例7】 将一杯热水倒入盛有一些冷水的容器中,冷水的温度升高了10℃,又向容器内倒入同样的一杯热水,冷水的温度又升高了6℃,如果再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则冷水的温度可再升高多少度?<分析> 三次热平衡的过程,根据热平衡公式可以列出这三个热平衡公式,综合三式即可以解出:设容器内冷水的质量为1m ,初温度为01t ,每杯热水的质量为2m ,初温度为02t ,则.第一次把热水倒入冷水中有:()11202011cm t cm t t t ⎡⎤=-+⎣⎦V V()1202011010m m t t ⎡⎤=-+⎣⎦……①第二次把热水倒入冷水中有:()1222020112()c m m t cm t t t t ⎡⎤+=-++⎣⎦V V V()12202016()106m m m t t ⎡⎤+=-++⎣⎦……②有①式和②式解得:123m m =,0201()40t t -=℃……③ 第三次再把热水倒入冷水中: 把③式代入上式得:再升高的温度为:34t =V ℃【例8】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若有3个分子在运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3个分子没有机械能B .3个分子组成的物质具有内能C .3个分子组成的物质没有内能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解析> 因为分子在运动,所以有机械能,故A 错.物质内能是指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3个分子不是大量分子,所以它们的运动不是内能,故C 正确.本题应选C .【例9】 液体蒸发的快慢是由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来决定的,如何用分子运动和内能的有关知识来解释?<解析> 液体蒸发,实质上是液体内部速度较大的分子摆脱其他液体分子的吸引飞离液面的一种现象.如果液体温度越高,内能就越大,速度大的分子就越多,飞离液面的分子就越多,蒸发就越快.如果液体的表面积越大,在液面的分子就越多,飞离液面的分子就越多,蒸发就越快.跑出液面的分子若在液面附近运动,其中一部分又会回到液体中,如果液面上方空气流动越快,从液面跑出的分子就越快地被吹走,液面附近的蒸发出来的分子就越少,返回液体的分子就越少,离开液面分子比返回液体的分子就越多,蒸发就越快.【例10】对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对吗?<解析>做功可以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那么怎样确定一个物体的内能是否改变呢?让一个铁块从外界吸热,即从外界得到内能,会测出铁块的温度变化了.所以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了,说明它的内能变化了.让一块0℃的冰从外界吸热,即从外界得到内能,会看到冰熔化成0℃的水,虽然温度没有变化,但这些0℃的水比原来0℃的冰的内能要大.所以一个物体的物态变化了,说明它的内能变化了.由内能的定义知: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少了,它内部分子的数目也减少了,那么它内部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即内能也随着减少了.所以一个物体的质量变化了,说明它的内能也变化了.综上所述,可以通过一个物体的温度、状态、质量来确定它的内能是否改变.对题中的问题来说,拿一段铁丝来回弯几下,用手摸弯折处,感觉温度比原来高了,说明弯折处的内能增加.如果要是把这一段铁丝从某一处慢慢提到一定高度,虽然外界对铁丝做了功,但铁丝的温度、状态、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说明它的内能也没有变化.可见题中的说法是错误的.【例11】夏天开啤酒瓶盖时,会听到“嘭”的一声,瓶口有一股“白气”,这是为什么?<解析>打开啤酒瓶的一瞬间,瓶口上方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口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因遇冷而液化成小水滴,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白气”.【例12】用打气筒给自行车的车胎打气,过一会儿筒壁会热起来,解释此现象时,甲同学说:“这是由于活塞上下移动和筒壁摩擦,由于摩擦生热使筒壁温度升高引起的.”乙同学说:“这是由于活塞压缩筒内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又由于热传递筒壁也热起来.”他们俩谁说得对呢?<解析>筒壁热了,说明筒壁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了.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把一个物体放在比它的温度高的环境中,这个物体从外界吸热,它的内能就增加;把一个物体放在比它的温度低的环境中,这个物体就向外界放热,它的内能就减少.所以说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本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外界消耗某种形式的能对物体做功,如果把某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这个物体的内能就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如果是把物体的内能转化为别的形式的能,这个物体的内能就减少.所以说做功改变内能的本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用打气筒打气时,活塞与筒壁摩擦可以生热;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也可以生热.实际当中用手摸气筒时,感觉气筒的最下端热,活塞一般压不到这个位置.活塞跟气筒上下的摩擦次数是一样的,而气筒上下不一样热,说明由于摩擦使气筒发热不是主要原因.那么主要原因是活塞越往下压,对气筒内空气做功越多,消耗的机械能也越多,转化的内能也越多,气筒内空气温度就越高,由于热传递,气筒下部的温度也越高.所以乙同学的讲法是对的.【例13】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球,甲用不传热的细线悬挂,乙放在不传热的水平面上,若使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且设它们都不向空间散热),那么,两球内能的增加量是()B.乙球多些C.一样多D.无法比较<解析>如果忽略其他因素,两球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它们的内能增加是相同的.但吸热后两球将发生热膨胀,它们的体积增大,对于乙球来讲,它的重心要升高,也就是说它的总势能要增大,即乙球的机械能增大,而它机械能的增大必须由其他的能量转化而来,那么它只能是消耗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由此可见,乙球内能增加量要小于甲球.<答案> A用心爱心专心 3。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内能 第三节_比热容-练习题

第3节比热容练习题1.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 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大的,吸热能力________;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________。
(2)结论: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升高相同的温度,所吸收的热量是______的。
2.比热容(1) 概念: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________之比。
(2) 单位: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
(3) 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______。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同样热量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化______。
(4) 水的比热容:c水=______________。
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海边的昼夜温差比沙漠地带要小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水的________比较大的缘故,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后,______的温度升高得少。
3.热量的计算(1) 物体吸热公式:Q吸=____________。
(2) 物体放热公式:Q放=____________。
(3) 如果我们用Q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用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用Δt表示温度的变化,那么物体吸、放热的公式:Q=__________。
(4) 在热传递过程中,如果没有热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Q放________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Q吸,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
4.下列哪种现象中,物质的比热容会发生变化()A.把石头碾成碎块B.把铁块从水中取出C.在北方的冬天,水结成冰D.把铁从地球移到月球上要点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操作]称取相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分别记录初温,加热________后,再分别记录末温。
[实验现象](1)食用油的温度上升得________,水的温度上升得________。
初中物理人教九年级(2023年新编)第十三章 内能1 比热容 习题

第3节比热容第1课时认识比热容01知识管理)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比较方法: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比较它们_________;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__________.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______.物理方法:本实验所用的物理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2.比热容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_____和________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字母_____表示,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为________.注意:比热容反映的是物质吸、放热的能力,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02基础题)知识点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如图为“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加入_____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比较______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或使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它们_________的多少,从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2.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他得到下表中的数据.(1)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温度计、______和______.(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有关.(3)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2比热容3.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与物体的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无关B.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C.比热容跟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D.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4.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B.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C.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的温度变化大5.酒精的比热容为2.4×103J/(kg·℃),其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杯酒精倒去一半,剩下酒精的比热容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易错点:不知道如何比较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6.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锅和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食用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在相同时间内( )A.水吸收的热量较多B.食用油吸收的热量较多C.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一样多D.无法比较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03中档题)7.在下列过程中,物质的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把铜放在热水中再取出B.把煤块碾成煤粉C.水凝固成冰D.水吸热升温8.(曲靖中考)在比较两种不同液体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升高快慢的实验中,需要控制一些变量,下列各控制内容,有必要的是( )A.加热时所用酒精灯里装有的酒精量必须相等B.盛放液体的容器要相同,两种液体的质量要相等C.两种液体的体积要完全相等D.两种液体的初温一定要相同9.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冰块形状不再变化,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终三块金属的温度不同B.最终三块金属放出的热量相同C.冰熔化时的温度可能高于0 ℃D.丙的比热容一定大于甲、乙的比热容10.(滨州中考)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用同样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乙物质的沸点一定是40 ℃B.0~6 min甲比乙吸收的热量多C.8~10 min甲和乙继续吸热,虽然温度各自保持不变,但甲和乙的内能都不断增加D.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11.(呼和浩特中考)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某同学选取水和食用油各200 g,用如图甲所示两组相同的器材进行了实验,水和食用油相同时间吸热相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甲乙物质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20645食用油20670(1)请在图乙所示的坐标图上,作出实验中两组物质的“温度—时间”图象.(2)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_____(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强.(3)若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停止加热,冷却相同时间后_____(填“水”或“食用油”)的末温高.04拓展题)12.(潍坊中考)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态时是晶体B.在ab段内能增加C.在cd段仍需吸收热量D.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大13.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 kg,丙物体质量为2 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 ℃,吸收热量如图所示,则甲、乙、丙三个物体的比热容由大到小排列是__________.第2课时比热容的应用及计算01知识管理)1.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1)水的比热容大,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热(或放热)_____,所以发动机用水冷却、暖气用水作媒介.(2)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_____,可调节温度,海边的昼夜温差比沙漠中的小.2.热量的计算物体的吸热公式:Q吸=__________物体的放热公式:Q放=__________说明:在热传递过程中,不计热量损失时,物体放出的热量Q放等于另一物体吸收的热量Q吸.02基础题)知识点1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1.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是( )A.热水袋用水来取暖B.夏天中午洒水车洒水降温C.初春夜晚要向稻田中灌水D.城市建造人工湖来调节气温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如下表所示.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若吸收或放出同样多的热量,温度变化较大的是______,据此可解释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较沿海地区要_____(填“大”或“小”)的现象.知识点2热量的计算3.一杯水,温度由30 ℃加热到50 ℃时吸收的热量为Q1,再由50 ℃加热到70 ℃时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2的大小关系为( )A.Q1>Q2B.Q1<Q2C.Q1=Q2D.无法判断4.将质量为1 kg、初温为20 ℃的水加热到100 ℃,需要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质量为2 g的烧红的铁钉,温度为600 ℃,用水将它降温到100 ℃,释放的热量为______J.[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铁的比热容为0.46×103 J/(kg·℃)]5.(泰安中考改编)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0.5 kg、温度为70 ℃的水放出4.2×104J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了_______,降低到_______.[c水=4.2×103 J/(kg·℃)]6.质量是500 g的铝块,放出880 J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12 ℃,则铝块原来的温度是______℃.[c铝=0.88×103 J/(kg·℃)]7.(东营中考)为了取暖,每天需要给房间供热4.2×107J.若流进房间散热器的水温是60 ℃,流出的水温是56 ℃,则每天需要________kg的水流经散热器.[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8.(青岛中考)如图是质量为100 g的某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象,前10 min 它吸收的热量是7.2×103 J.求该物质的比热容.【易错点:求水温变化时忽略水的沸点】9.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2 kg,温度是30 ℃的水,吸收7.56×105 J的热量之后,温度将升高_______.[c 水=4.2×103 J/(kg·℃)]03中档题)10.(杭州中考)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c=QmΔt得知( ) A.比热容跟热量成正比B.比热容跟质量成反比C.比热容跟温度变化成反比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11.质量均为1 kg的铝块、铅块、水银和水(c水>c铝>c水银>c铅),将铝块和水银从40 ℃加热到50 ℃,铅块和水从10 ℃加热到20 ℃,则吸热最少的是( )A.铝B.水C.铅D.水银12.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热量时,降低相同温度,则( )A.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大B.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小C.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有可能相同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13.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铜块和水放出相同的热量后(c铜<c水),再把铜块放入水中,它们之间( )A.不发生热传递B.热量由水传给铜C.温度由铜传给水D.热量由铜传给水14.如图所示是电暖气和暖手宝,电暖气充入的是比热容_____(填“大”或“小”)的液体,是为了通电后升温速度_____(填“快”或“慢”);而暖手宝要充入比热容_____(填“大”或“小”)的液体,是为了使它在一次通电加热后可以放出更_____(填“多”或“少”)的热量.15.(青岛中考)质量之比为2∶3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5,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16.如图甲所示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图乙所示是热牛奶和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乙中表示热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_____(填“Ⅰ”或“Ⅱ”),若水的质量为1 kg,牛奶的质量为0.5 kg,则牛奶的比热容是______J/(kg·℃).[不计热损失,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17.小红在自然条件下完成了冰的熔化实验,并描绘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时,冰的质量为0.5 kg,相同时间内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c水=4.2×103 J/(kg·℃)](1)CD段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冰熔化过程中BC段吸收的热量是多少?(3)计算出冰的比热容.04拓展题)18.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种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 a、m b、c a、c b表示a、b两种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m a=m b,则c a>c bB.若m a>m b,则c a<c bC.若c a=c b,则m a>m bD.若c a>c b,则m a>m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能和比热容练习题
1.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当温度降低,内能随着.冰冷的冰块具有内能,当温度升高,内能随着.将该冰块从一楼移动到四楼,它的内能将.
2.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增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E、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F、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G、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H、0℃的冰溶化成的0℃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4.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车停在有水的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轮胎停在水中,通过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安全.
5.人们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降温,这是因为水的较大,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热量,这个过程是通过的方式使水的温度升高.
6.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
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比热容c的大小关系是c A
c B.(填“<”、“>”或“=”).如果要你从甲、乙两液体中选择汽车的冷却液,
应选择液体.
7.用图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
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
间变化图象如图,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内能.已知0~t1
与t5~t6的时间相等,由此可以做出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液态时的比热容。
8.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晶体 B.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
C.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
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9.如图所示,在大口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塞进塞子后,用气筒往瓶
内打气,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 B.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变小
C.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 D.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
10.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一定越多
B.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C.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
1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12.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13.关于比热容、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C.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吸收了相同的热量,铝和铜上升的温度相同
D.冰在熔化过程中,比热容、温度、内能都不变
14.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水的这一特性的是()A.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工作物质
B.春天的夜晚,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 C.炎热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
D.城区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热岛效应”造成的夏季高温
15.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
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16.小光同学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他猜想①油的沸点比水高;②油的比热容比水小.(1)能够支持他的猜想①的事实是。
A.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B.油能把食物
炸黄,而水不能;C.油能漂在水面上;D.油比水难蒸发
(2)为了验证猜想②,小光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相同的水和油,并测量它们的
初始温度,两温度计的示数相同,如图所示,它们的初始温度为℃.
(3)在同样条件下加热相同时间后,水的温度达到25℃,油的温度达到30℃,由此可得油的比热容为
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17.把500g的水加热到100°C,吸收了1.68×105J的热量,则它的初温是多少?
18.质量500g,温度100℃的某金属块,当温度降低到20℃时,放出了3.52×104 J的热量,该金属块的比热容是多少?可能是那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