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初三物理 比热容精讲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3.2比热容复习课件.ppt

烧杯号 液体 质量/g 初温/°C
A
水
200
20
B
水
100
20
C 煤油 200
20
D 煤油 200
20
末温/ °C
28 28
28 24
加热时间 /min
8 4
4 2
• (1)比较A、B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质量有。关 • (2)比较C、 D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温度变化有。关 • (3)比较A、C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
• (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 比热容、物体质量、 • 温度变化 等因素有关。
2019/7/21
课堂训练
1.水的比热容是
;
其物理含义
其切掉一 半后,余下的水块的比热
容
。
; 若将
2.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冬天室内的暖气用热水循环 供热,而不用其他液体是因为
, 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 水比等质量的其他
液体放出的热量
。(填“多”或“少”)
2019/7/21
3.质量为2kg的砂石,从10°C变为20°C时,求它吸收的热量? [C砂石=0.92×103J/(kg·°C)]
4.质量为500g的某金属块,温度从90°C降低到80°C时,放出 4400J的热量。这种金属的比热是多少?它可能是哪种金属?
2019/7/21
及其物理含义是: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1 °C,所吸收的热量为 4.2.X103 J。
例2:下例事实中不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是 ( D) A 初春培育秧苗时,早排夜灌不使秧苗受冻。 B 夏天时旅游观光者喜欢到海边度假。 C 夏天,三峡库区蓄水后的平均温度下降2--3°C。 D 汽车用甘油作冷却液。
202X沪科版物理九年级课件:第2节 第2课时 比热容的计算及应用

的是
( ABD )
Hale Waihona Puke A.汽车的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B.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
C.夏天洒水降温
D.滩涂湿地温差小
A
B
C
D
3.一个质量为250 g的钢件,加热到560 ℃,然 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室温为20 ℃,这个钢件在冷 却过程中放出多少热量?
解:
钢的比热容为0.46×103 J/(kg·℃) Q放 = cm(t0-t1)
=0.46×103 J/(kg·℃)×0.25 kg×(560 ℃-20 ℃) =6.21×104 J
4.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 铁 <c 铝)放在沸水中煮一段较长的时间,则它们吸收
的热量( B )
A.铁块和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B.铝块比铁块吸收的热量多 C.铁块比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22021/3/122021/3/123/12/2021 2:11:23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22021/3/122021/3/12Mar-2112-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22021/3/122021/3/12Friday, March 12,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22021/3/122021/3/122021/3/123/12/2021
探究点二 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不考虑经济成本,谈一谈暖气用水好,还是用 油好?
当堂练习
吐鲁番夏天最高温度大多在 四十多摄氏度,居中国之首,而 火焰山又是吐鲁番最热的地方, 其表面温度最高曾达到八十多摄 氏度。但一到晚上气温一下子就 降到二十多摄氏度,空调都不用 开。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三章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课件

具体说明 解释
应用
物质的吸热本领
物质的温度 改变的难易程度
比热容大表示:吸热本领大
比热容大表示:温度难改变
比热容小表示:吸热本领小
比热容小表示:温度容易改变
相等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 相等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等
的温度,比热容越大,吸收的热量 的热量,比热容越大,温度升高得
越多;比热容越小,吸收的热量越 越少;比热容越小,温度升高得越
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
,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
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需要两次加热,存在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
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
具有的优点是 。
(答出一个即可)
解析 (1)小红和小明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按照从 下到上的顺序调节,即先调节A的高度,目的是确保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2)组 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 间,可以保证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通过比较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可以比较水 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大小。要完成该实验,除了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以外,还需要测 量的是加热时间和物体的质量,所以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停表 和天平。(3)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使用同一热源加热,与原方案相比, 除了能缩短实验时间,还可以保证加热时间相同,更重要的是可以确保相同时间内 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油分别加热,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3-2-3所示,则水在4 min内吸收热
量为
,油的比热容为
[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
1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

的多少无关。
比热容的大与小?
1. 电暖手宝为了使用的时 间更长,则里面应该选用 比热容较_大__的液体。
2. 电暖气为了使通电后升 温较快,则里面应该选用 比热容较_小_的液体。
课堂练习2:(20分)
• 下列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是( B )
• A 冬天,供暖时用水做循环物质 • B 夏天,向室内洒水可以降温 • C 初春,夜间向稻田里灌水可以防止秧苗冻坏 • D 城市里修建人工湖可以美化环境,调节气温。
课堂练习3: (20分)
• 由热量计算公式Q=cm △t可得: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 应首选____B_______。如
• 果B物质是水,[c水=4.2
• ×103J/(kg·℃)]则A物质
• 的比热容是__2_.__1__×__1_0_3_
• __J/(kg·℃)。
•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比热容小的, 吸取相同的热量时升温快;放出相同 的热量时降温快。
例: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铜块与铁块 (铁的比热容大),吸取相同的热量 后,铜_的温度高,若将它们放在一起,
答:至少供给 6.72×105J的热量。
变招1:2kg水从20℃加热,温度升高了 60℃,需要供给多少热量? 升高到
已知:c=4.2×103J/(kg ·℃),m=2kg,⊿t=60℃
求;Q吸
解:由Q=cm ⊿t得
2kg水吸取的热量为
Q吸=cm⊿t =4.2×103J/(kg ·℃)×2kg×60℃) =5.04×105J 答:至少供给 5.04×105J的热量。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2课时比热容的计算及应用.pptx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如图所示,据有关专家预测,长江三峡水电站蓄水后,
将对大坝上游流域的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夏天将比原来下 降2℃左右,而冬天将比原来升高2℃左右,请你解释发生这 个现象的原因。
讲授新课
水库的建立导致蓄水量的增加,而水的比热容大,在同样 受冷受热时温度变化较小,从而使夏天的温度不会升得比过去 高,冬天的温度不会下降的比过去低,使温度保持相对稳定, 从而水库成为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
Q吸 cm(t2 t1),Q放 cm(t1 t2)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例题 要把2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至少需供给多少热量? 已知:c=4.2×103J/(kg·℃),m=2kg,
t1=20℃,t2=100℃。 求:Q吸。
解:Q吸=cm(t2-t1) =4.2×103J/(kg·℃)×2kg×(100℃-20℃) =6.72×105J。
随堂训练
3.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两倍,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 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3,则水和煤油升高的温
度之比为( B )
A.3:2 B.2:3 C.4:3 D.3:4
答:至少需供给6.72×105J的热量。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1.新疆民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反 映了当地昼夜的温差较 大 (大/小),从比热容角 度来看,这是由于 砂石的比热容较小 。
随堂训练
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将质量为4kg的水从 20℃加热到70℃需要吸收 8.4×105 J热量.如果将水倒 掉一半,它的比热容将为 4.2×103 J/(kg·℃) 。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13.2第1课时认识比热容.课件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返回目录
(2) 不同状态下的相同物质,比热容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 同”)。 (3) 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温度升高得 快 (选填“快” 或“慢”)。 (4)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 铝块 吸收的热
量较多。 (5) 从节能的角度来分析,烧开水时用质量相等的铜壶和铝壶,选 用 铜 壶更加节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返回目录
8. (2023·宜宾)质量相同的铜和铅吸收相同的热量时,铜比铅的温度
升高得 少 (选填“多”或“少”);质量相同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
温度,吸收热量多的是 铜 (选填“铜”或“铅”)。[c铜= 0.39×103J/(kg·℃),c铅=0.13×103J/(kg·℃)] 9. (2022·苏州模拟)在下列各种情况下,物质的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
的热量, 甲 物质的温度变化最小。
第3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返回目录
4. 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B. 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C. 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D.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上述因素均无关
1
2
3
4
5
6
7
8
2. 甲铁块质量是乙铁块的3倍,吸收相同的热量,则甲、乙两铁块的比 热容之比为 1∶1 。
1
2
3
4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2课时 比热容的计算及应用》精品ppt教学课件

比热容的计算及应用
复习导入
一、物体的吸热能力:与质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种类有关。
二、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 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温度的乘积之比,叫 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三、比热容反映了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水的比热容最 大,为4.2×103J/(kg·℃)。
(1)升温吸热:Q吸=cm(t2-t1); (2)降温放热:Q放=cm(t1-t2)。
热平衡
(1)概念: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时,高温物 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若 放出的热量没有损失,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最后两物体温 度相同,称为“达到热平衡”。
(2)热平衡方程:Q吸 = Q放。
例题:使20g冰的温度从-10℃升高到0℃,但未熔化成水, 需 要 吸 收 多 少 热 量 ? 如 果 这 些 热 量 是 由 温 度 从 5℃ 降 低 到 0℃ 的 水 供 给 的 , 需 要 多 少 克 5℃ 的 水 ? [ 冰 的 比 热 容 2.1×103J/(kg·℃)]
解:m冰=20 g=20×10-3 kg,Δt冰=0℃-(-10℃)=10℃,冰吸收的热 量Q吸=c冰m冰Δt冰=2.1×103 J/(kg·℃)×20×10-3 kg×10℃=420 J; 由题知,冰升高温度吸收的热量由水降温放热提供,即Q吸=Q放 =c水m水Δt水,Δt水=5℃-0℃=5℃,需要水的质量:
2.以下四种现象中,与水的比热容有很大关系的 是(ABD)(多选)。 A.汽车的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B.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 C.夏天洒水降温 D.滩涂湿地温差小
A
B
C
D
3.有一根烧红的铁钉,质量是20g,温度是900℃,若它的 温度降低到40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c=0.46×103J/ (kg·℃) ]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2 科学探究 物质的比热容课件 (新

关闭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等无关,选项 A、B、C
不正确,选项 D 正确。
关闭
D
解析 答案
2
3
4
5
2.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一特性的是( ) A.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觉凉爽 B.用水作内燃机的冷却液 C.培育水稻秧苗时,晚上往稻田里灌水 D.供暖系统使用热水作为介质
解析:根据题意 明确 c、m、Δt 代入公式 Q 放=cm(t0-t)=4.2×103 J/(kg·℃)×0.6 kg×(35 ℃-5 ℃)=7.56×104 J
答案:7.56×104 J
1
2
3
4
5
知识点 1 比热容
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特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同的物理量,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是由物质本身决定的。 (2)比热容是由质量、升高的温度和热量来定义的,但是对同一种物质
来说,比热容不随物质的质量、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而改变,每种物 质在同一种状态下比热容是确定的,但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时,比热容改变。
【例题 1】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 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
(3)热量计算的一般式:Q=cmΔt Δt 表示温度的变化。 可见,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由物体的质量、物质的比热容和物体 温度的变化量这三个量的乘积决定,跟物体的温度的高低无关。 Q 吸与 Q 放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比热容 c 的单位是 J/(kg·℃),质量 m 的单位是 kg,温度(t 或 t0 或 Δt)的单位是℃(摄氏度),热量 Q 的单位是 J,计算 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初三物理比热容精讲(一)热量1.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热量。
(1)热传递现象:热传递是指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是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度部分的现象。
(2)发生的条件和规律:只要物体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现象,并且将一直持续到它们的温度相同为止。
(3)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热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相同点1.都属于热传递现象2.发生条件都是存在温度差3.热从高温部分传给低温部分不同点热沿着物体传递,但物质本身不流动热随着液体或气体的流动而传递热不依靠物质沿直线向外射出注意: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热量。
☆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热传递中的“热”是指:热量热现象中的“热”是指:温度热膨胀中的“热”是指:温度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内能(热能)例题解析【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B.热量从热量多的物体传向热量少的物体C.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D.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一定降低【例2】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某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
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烧杯号液体质量(克)初温(℃)末温(℃)加热时间(分)1 2 3 4水水煤油煤油200010002000100020202020505050506331.5(1)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初步结论:在质量和温度变化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2)分析比较1、2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初步结论:同种物质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的热量多少与______有关。
(二)比热容1.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1℃,吸收的热量为该物质的比热容。
2. 公式: c =Qm ∆t3. 单位:焦/(千克· ℃)[J/kg· ℃]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4. 意义(例)c 水=4.2×103 焦/(千克· ℃)--------1 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 1℃时,吸收或 放出 4.2×103 焦的热量。
注意事项:① 比热容是用热量、温度、质量三个物理量来定义的,但是它跟物体质量,温度差以及吸收或放出热量多少均无关。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由物质本身决定;② 不同物质,比热容是不同的,同种物质的比热容在同一状态下是一定的;③ 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
例:冰和水是同种物质,但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冰为 2.1×103J/(kg· ℃);④ 公式中的单位要统一,Q :焦耳,c :焦/(千克· ℃),m :千克, ∆t :℃;⑤ 比热容越大,温度变化越慢。
【例 3】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式 c =Qm (t - t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吸收热量越多,比热容就越大B. 物体的质量越小,比热容就越大C. 物体的温度变化越小,比热容就越大D. 物体的比热容与热量、质量及温度变化均无关【例 4】质量相同且温度相同的铜块和铝块(铜比热小于铝),使它们吸收相同热量后再接触,则()A. 热量由铝块传给铜块B. 热量由铜块传给铝块C. 它们间不发生热传递D. 接触前铜块温度高于铝块温度,接触后铜块温度低于铝块温度 类题变换: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c 铜 <c ),如果在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迅速放在一起,那么铁下列有关它们之间热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定是铁块把热量传给铜块B. 一定是铜块把热量传给铁块C. 可能不发生热传递D. 以上答案都不对巩固练习:1. 质量相同的两个物质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 1∶2,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3∶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A.3∶4B.4∶3C.1∶3D.3∶12.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关于a、b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的是()A.a的比热大,是水B.a的比热大,是酒精C.b的比热大,是水D.b的比热大,是酒精3.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水银的比热容是0.14×103J/(kg·℃),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相同的水和水银,温度都升高1℃,水吸收的热量是水银的30倍B.质量相同的水和水银,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是水银的1/30C.质量相同的水和水银,吸收相同的热量,若水银升高1℃,则水升高30℃D.若1kg的水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全部被30k g的水银所吸收,则水银的温度要升高1℃4.铝比铜的比热容大,这说明()A.铝块一定比铜块具有的热量多B.铝块一定比铜块具有的内能多C.铝块的温度一定比铜块的温度高D.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升高相等的温度时,铝块比铜块吸收的热量多5.甲、乙两物体的质量相等,比热容不等。
当它们升高相等的温度时()A.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B.比热容小的吸收的热量多C.甲、乙两物体吸收的热量一样多D.两物体的初温不知道,无法判断吸热的多少【例5】如图甲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
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中表示热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填写I或Ⅱ)图中A点的物理意义是。
若水的质量为1.5kg,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例6】把500g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1.68×105J的热量。
问:(1)水原来的温度是多少?(2)把一壶水从20℃加热到100℃,水吸收的热量是8.4×105J。
求这壶水的质量。
巩固练习1.质量为800g、温度为-2℃的冰块放出8.4×103J的热量后温度变为多少?2.小明学习了热学的有关知识后,知道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他想估算一下自己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的热量,于是小明仔细记录了他家每天烧水、煮饭、炒菜需要的时间,并把它折算成烧水时间,相当于每天将30kg20℃的水烧开。
求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热量?【例7】小明与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
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它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_______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时间泡沫塑料组水温棉絮组水温t/minT1/℃T2/℃8080106456205543305032404128………………15021201802020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______℃。
经过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_℃;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采用相同的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三)内能1.分子动理论(1)物体由大量分子构成;(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之间有相互, 作用力。
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又具有由它们相对位置不同所决定的势能。
2.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不论大小、温度高低,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具有分子动能,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3. 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1)物体内能的大小跟物体内分子的个数、分子的质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对应物体的温度)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对应物体的状态)有关;(2)当物体的温度或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发生变化。
一个物体,它的温度升高,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物体的内能就增加。
4. 单位:焦耳5. 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1)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例如:抛到空中的球离开地面,具有重力势能;它在空中飞行,具有动能;而构成球的分子在做无规则热运动,且分子之间还有相互作用,因此球还具有内能。
(2)内能的大小与球的机械运动情况无关,它是由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来决定的。
6.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1)做功: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可使物体的内能减少。
实质: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例如:用锯锯木头,是用做功的方法使锯条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其中的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气缸内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燃气膨胀做功后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热传递特点: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直到温度变得相同为止。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份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实质: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认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抵温部分的过程。
(3)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例如:一根锯条的温度升高了,内能增加,可能是由于摩擦生热,也可能是放在火上烤的结果。
如果没有看见内能改变的过程,就无法判断内能改变的原因。
(四)温度、热量、内能1.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不一定吸热:钻木取火,摩擦生热2. 热量:是一个过程。
吸收热量不一定升温。
如:晶体熔化,水沸腾内能不一定增加:吸收的热量全都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3.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
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不一定吸热:钻木取火,摩擦生热【例8】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C.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的内能就越大D.物体的机械能增大,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例9】在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锯子锯木头,锯条会发热,是由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当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会跳动,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给蓄电池充电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在燃料燃烧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光能【例10】下列现象不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A.磨刀时,刀发热B.热水的温度逐渐降低C.电钻打孔时,钻头会发烫D.从高空落下的雨温度变高【例11】下列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扬B.用盐水腌蛋,过一段时间后蛋变咸C.煮稀饭时,看见米粒在水中翻滚D.木头放在户外,长时间后会腐烂【例12】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物体没有内能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物体的比热容越大,内能也越大D.物体的密度越大,内能也越大巩固训练(一)填空题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的性质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