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届毕业设计(论文)
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要求规范化要求

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长理工教字﹝2010﹞27号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目的在于巩固学生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其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相关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
一、设计(论文)结构及要求设计(论文)包括中文题名、外文题名、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和附录九部分。
(一)中、外文题名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设计(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题名中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和公式等,必要时,可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1.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
2.外文(多用英文)题名要与中文题名相对应,使用词汇、语法要准确。
3.副标题为了限制、缩小研究范围,更准确地表明研究对象、研究角度、或者为了更明确地突出研究重点,必要时,论文题目中可以使用副标题。
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补充研究的内容,或者扩展研究的范围。
(二)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1.摘要摘要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文字要精炼,应扼要叙述研究目的、内容、主要特点、成果及结论性意见。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中文摘要一般为200-300字。
外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同,一般不宜超过250个实词。
在语法、用词和书写上应正确无误,摘要页无需写出论文题名。
中、外文摘要应各占一页,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
2.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术语或单词。
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关键词一般列3-5个,在摘要下方另起一行列出。
中文关键词之间不加标点符号,用2个空格间隔,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外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对应,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间隔。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登记表

(1)开始进行选题并收集资料2周
(2)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提纲X周
(3)完成论文初稿的写作X周
(4)讨论并修改一稿X周
(5)讨论并修改二稿X周
┇
(6)论文定稿、调整格式X周
(7)打印论文准备答辩X周
(8)论文答辩、装订成册2周
论文开题报告(设计方案论证)
1、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2、调研(社会调查)情况总结
3、查阅文献资料情况(列出主要文献清单)
4、拟采取的研究路线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将去图书馆资料室进行查阅文献查询,并在各个书店查找有关刊物,还通过互联网收集资料,然后进行分析汇总材料,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编写论文提纲,撰写毕业论文初稿,再经修改以成毕业论文式文本,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预答辩,然后再通过论文答辩。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登记表
分院
商学院
专业
会计学
班级
XX
学生姓名
XXΒιβλιοθήκη 指导教师XX设计(论文)起止日期
2020.3.4-2020.6.21
教研室主任
陆莉
题目名称(包括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题目名称:
主要技术参数:
要求:论文观点明确,论述充分,结构合理,数据详实,理论联系实际,有创新点,用所学专业知识阐述自己观点。论文格式符合要求,正文字数为7000-12000。
最新精美长春理工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答辩动态ppt模板

称为论文。为了探讨和掌握论文的写作
规律和特点,需要对论文进行分类。由 于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 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
称为论文。为了探讨和掌握论文的写作
规律和特点,需要对论文进行分类。由 于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 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
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 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种手段,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 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种手段,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 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种手段,
Concrete Methods
具体方法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 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种手段,
目 录
1 2 3 4 5
Contents
研究/选题背景 研究方法与思路
关键技术与实践难点 研究成果与应用 论文总结
研究/选题背景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Background
研究/选题背景
2
4
1 点击添加照片文字性说明 Add your text here please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 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种手段,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 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 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智能小车优秀毕业论文

智能小车优秀毕业论文编号本科生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小车设计The Design of Intelligent Vehicle Based on MCU 学生姓名xxx专业自动化学号xxx指导教师xxx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二〇一三年六月毕业设计原创承诺书1.本人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小车设计》,是认真学习理解学校的《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保质保量独立地完成了任务书中规定的内容,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工作内容。
2.本人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均在文中加以注释或以参考文献形式列出,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注明。
3.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对侵犯任何方面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关于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论文和相关材料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同意学校保留毕业设计(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毕业设计(论文),可以公布其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以上承诺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年•• 月• 日摘要随着我国高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业自动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智能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玩具和其他产品的设计中,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本文基于ATmega16 单片机设计了一种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由电源模块、红外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调试模块和MCU模块组成。
利用红外对管和超声波检测黑线与障碍物,当左边的红外对管检测到黑线时,小车往左边偏转,右边的红外对管检测到黑线时,小车往右边偏转。
以ATmega16单片机为控制芯片控制电动小车的速度及转向,从而实现自动循迹避障的功能。
其中小车驱动由L298N驱动电路完成,速度由单片机控制。
关键词:智能小车单片机自动循迹避障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levels of high-tech and industrial automation process progresses, the intelligent vehicle is widely used to all kinds of toys and another production’s devise. It is greatly enriched the life of the people.Based on ATmega16 microcontroller,this paper is about a design of intelligent tracking-avoidance car, which is consist of the power supply module, infrared sensor module, the motor drive module, debug module and the MCU modules. Using infrared and ultrasonic testing on the tube black line and the obstacle, when left on the tube detects infrared black line, the car deflected to the left, the right of infrared tube black line is detected, the car to the right deflection. ATmega16 microcontroller for the control chip to control the speed and steering electric car, enabling automatic tracking avoidance function. Which car is driven by L298N driver circuit completed, the speed controlled by the MCU.Keywords: Intelligent Vehicle; MCU;automatic tracking; obstacle avoidanc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第1章绪论 (1)1.1引言 (1)1.2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4本文的主要工作 (3)第2章小车的总体方案设计 (4)2.1设计思路 (4)2.2小车循迹避障传感器的选型 (6)2.3小车循迹避障设计方案 (8)第3章小车的硬件电路设计 (10)3.1单片机的选型 (10)3.2小车的硬件电路设计 (14)第4章小车的软件设计 (19)4.1主程序设计及流程图 (19)4.2避障子程序设计及流程图 (20)4.3循迹子程序设计及流程图 (21)结论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附录1 系统电路图 (24)附录2 智能循迹壁障小车完整程序 (27)第1章绪论1.1引言智能,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已成为一个引领时尚前沿的代名词,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等等已经在工业,军事中得到广泛的作用,在不为人们所熟知的领域,如深海探测,航空航天,地质勘探,智能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石英基底增透膜的设计与制备

编号本科生毕业设计石英基底增透膜的设计与制备Design and Preparation of Quartz substrateantireflection coating学生姓名李准专业光电信息工程学号090212307指导教师张静学院光电工程学院二〇一三年六月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承诺书1.本人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石英基底增透膜设计与制备》,是认真学习理解学校的《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保质保量独立地完成了任务书中规定的内容,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工作内容。
2.本人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均在文中加以注释或以参考文献形式列出,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注明。
3.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对侵犯任何方面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关于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论文和相关材料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同意学校保留毕业设计(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毕业设计(论文),可以公布其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以上承诺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年月日摘要本文介绍了增透膜的镀膜工艺以及基本理论,并利用膜系设计软件设计了以JGS1石英玻璃为基底对635nm和1064nm处满足透射率要求的增透膜,选用ZrO2以及MgF2作为镀膜材料,采用电子束加热蒸发的方法进行薄膜制备,用石英晶体控制系统控制薄膜的物理厚度,在制备过程中努力改进工艺参数,提高控制精度。
利用TXX-700型镀膜机镀制薄膜。
最后,利用分光光度计对制备的增透膜进测试,测试结果透射率曲线满足技术要求。
关键词:增透膜膜系设计电子束加热蒸发石英晶体监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antireflection film coating process and the basic theory ,and use coating design software designed to JGS1 quartz glass as the base for the 635nm and 1064nm transmission rat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wo antireflection coating. ZrO2 and MgF2 used as coating materials, using electron beam heating evaporation method for thin films, with quartz control system the physical thickness of the film, i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improvement process parameters to improve the control precision, the use of TXX-700-type coating machine coating made film. Finally, the use of spectrophotometer antireflection coating into the prepared test results transmittance curve to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Keywords: Antireflection coating; Coating design; Electron beam heating; Quartz crystal monito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1章绪论 (1)1.1目的和意义 (1)1.2增透膜 (1)1.3增透膜发展历史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2)第2章膜系设计 (2)2.1材料选择基本原则 (2)2.2常用的镀膜材料 (3)2.3膜系设计 (4)第3章制备工艺 (6)3.1镀膜设备 (6)3.2镀膜系统工作原理 (7)3.2.1 真空系统原理 (7)3.2.2 电子束加热蒸发原理 (7)3.2.3 薄膜控制系统 (8)3.3主要工艺因素 (10)3.4工艺过程 (11)第4章误差及测试结果分析 (113)4.1实验结果 (113)4.2误差分析 (113)4.3薄膜质量测试 (14)结论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8)第1章绪论1.1目的和意义在光学系统中,光的反射不仅导致光能的损失,降低成像质量,而且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安全隐患,为了减少光学器件表面光的反射,通常在其表面沉积单层或多层透明介质薄膜即为增透膜,增透膜的应用涉及医学、军事、太空探索等各行各业,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科论文财务风险管理-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策略研究院系名称:经济管理学院班级:会计 081学号:200800624123学生姓名:梁梅指导教师:陶晓燕2011年11月一、选题依据(一)研究背景在我国,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建立,各个企业财务风险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面对极其复杂的环境,不可能获得它所需要的一切信息,于是其财务活动必然有不确定性,财务活动的结果也会有随机性,有可能带来收益,也可能使企业蒙受损失,甚至破产。
近年来,我国一些非常有名的企业在市场上突然消失,使人感动十分震惊。
许多曾经风光一时的企业,纷纷在自身高速发展的阶段突然倒下,这些频频发生的怪现象,除了受到体制、经营战略的影响外,其对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是否也存在问题?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把财务风险管理纳入到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当中,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还是普遍存在的。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也从多方面规范中小企业的财务行为,化解企业财务风险。
国家国家经贸委于2000年2月下发了《关于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指导意见》,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经济运行质量。
财政部在2001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要求企业编制资产减值明细表,使原来只对坏账、存货、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又增加了对短期资、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委托贷款提取减值准备,其用意也是为了提高投资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
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早在1930年就由所罗门·肖伯纳博士在一次保险学会上第一次提出“风险管理”的概念,后来人们开始把风险管理引入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当中,在对风险的不确定性等因素进行预测、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学的管理方法。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是由国家来承担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必须独自承担和化解企业的财务风险,否则企业将难以立足。
但如何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准确的预报,以及如何有效控制和管理企业的财务风险,这些问题高度的重视和有效的解决。
长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纸

┊┊┊┊┊┊┊┊┊┊┊┊┊装┊┊┊┊┊订┊┊┊┊┊线┊┊┊┊┊┊┊┊┊┊┊┊┊回转式激光线扫描测量仪摘要:提出一种基于线结构光的回转式视觉测量系统,首先介绍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建立了线结构光测头的数学模型,并用该系统对测头进行标定-然后确定转台的回转中心,实现了将测头二维测量值向被测物体三维坐标的转换-最后,给出了实际测量结果,此系统能一次性完整测量任意工件的外表面,测量精度优于0.07mm。
关键词:线结构光;视觉测量;回转工作台;数学模型;标定。
对自由曲面的测量是实现质量控制和逆向工程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三坐标测量机接触式触发测量和扫描测量、激光三角法和线结构光等光学测量法,接触式测量效率低,光学测量法大都需配备三坐标测量机,成本较高、而且现有的测量方法只能测量物体的上表面,本文提出一种用于曲面测量的回转式测量系统,能一次性测量整个物体,克服了传统测量方法对一个物体多次测量并进行数据拼接的缺点┊┊┊┊┊┊┊┊┊┊┊┊┊装┊┊┊┊┊订┊┊┊┊┊线┊┊┊┊┊┊┊┊┊┊┊┊┊Rotary laser line scan measuring instrument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mposition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a rotary line structured light vision measurement system, first introduced the system to establish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line structured light probe, probe calibration and use of the system - then determine the rotation of the turntable center, the conversion of two-dimensional measurement value of the probe to the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s of detected objects - Last, given the actual measurement results, this system once complete measurement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any workpiece,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better than 0.07mm.Key words: line structured light; visual measurement; rotary table; mathematical model; calibration.Free surface measurement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quality control and reverse engineering, commonly used detection methods have a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 touch trigger measurement and scanning measurement, optical measurement of laser triangulation and line structured light, low-contact measurement of efficiency, Most optical measurement method to be equipped with a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 the high cost of existing methods of measurement can only be measuring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obje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otary measuring systems, one for surface measurement and one-time measurement of the entire object, to overcome traditional measurement methods on an object multiple measurements and data stitching shortcomings┊┊┊┊┊┊┊┊┊┊┊┊┊装┊┊┊┊┊订┊┊┊┊┊线┊┊┊┊┊┊┊┊┊┊┊┊┊1、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如图6,系统由扫描驱动机构,数控回转工作台和线结构光测头三部分组成,测头中间为光平面投射器,两边有两个对称布置的CCD摄像机,确保测量过程中至少有一个CCD能接收到被测信号,测头可上下运动,回转工作台可左右运动。
长春理工大学论文格式讲解

分类号: TN219密 U D C : 编 号:/红外图像转换薄膜的研究A MEMBRANCE FOR VISIBLE-TO-INFRARED TRANSDUCER研 究 方 向:光电仿真与模拟技术 申请学位级别:硕 士 指 导 教 师:李 一 教授 研 究 生:刘 天 论文起止时间:2006.11—2007.12摘 要针对国内半实物仿真系统对图象转换器的需求,本文设计并制备出一种基于物体吸收能量后温度升高而产生热辐射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图象转换薄膜。
本文建立了薄膜辐射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分析了黑体薄膜时间和空间特性。
根据理论分析,提出了用周期性网格结构黑体薄膜提高转换薄膜的空间分辨率的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
制备出的转换薄膜达到的技术指标为:薄膜尺寸Φ52 mm ,象元尺寸140⨯140μm ,象元间距29μm ,受激辐射类型为灰体,时间常数6ms ,辐射对比度0.81,动态范围1386。
该转换薄膜可以用于红外成象制导半实物仿真实验。
关键词:红外图象生成 金黑 周期性网格结构 薄膜ABSTRACTA membrane which can be used in visible-to-infrared transducer to test and evaluate thermal-imaging guidance system is developed .The membrane is the key element of the transducer. The physical andmathematical models to describe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mbrane areestablished . Its time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 . On the base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 a grid-structure membrane is manufactured to improve the resolution of the transducer .The targets that the membrane attained are : membrane size Φ52mm,image unit size 140⨯140μm,distance between image unit 29μm, gray-body ,time constant 6 ms , contrast ratio 0.81 , dynamic range 1386 .The membrane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of thermal-imaging guidance system .Key words:infrared image generation gold-black grid-structure membrane目录摘要ABSTRACT目录第一章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AVR单片机的Camera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2
杨阳
讲师
独
基于AVR单片机的红外跟踪系统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3
杨阳
讲师
独
基于LIN总线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设计
设计型
自动化
94
杨阳
讲师
独
基于wince的红外通信系统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5
杨阳
讲师
独
四旋翼无人机飞控模块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74
张晨洁
助教
副
小功率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75
朱海忱
副教授
主
数码相机显示驱动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76
张晨洁
助教
副
数码相机显示驱动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77
朱海忱
副教授
主
35KV总降压变电所的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9
柏逢明
教授
独
多路多功能信号检测实验系统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
柏逢明
教授
独
基于机器人技术的超声波自动定位系统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1
柏逢明
教授
独
双通道无线语音识别与转换系统
设计型
自 动 化
22
柏逢明
教授
独
交流电机智能变频调速控制系统
设计型
自 动 化
23
柏逢明
教授
独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6
杨阳
讲师
独
四旋翼无人机飞行姿态控制技术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7
田成军
讲师
独
薄刀式分切压痕机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型
自动化
98
田成军
讲师
独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节点设计
设计型
自动化
99
田成军
讲师
独
基于PLC的恒压供水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型
自动化
100
田成军
讲师
独
闸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114
姜淑华
讲师
独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直流恒流源的设计
设计型
自 动 化
115
姜淑华
讲师
独
光伏电站监控系统的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16
姜淑华
讲师
独
危险气体泄漏检测系统的设计
设计型
自 动 化
117
姜淑华
讲师
独
学生公寓用电管理系统的设计
设计型
自 动 化
118
姜淑华
讲师
独
二代证读卡装置的设计
设计型
自 动 化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65
张晨洁
助教
副
倒立摆的双闭环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66
朱海忱
副教授
主
基于AT89C51的脉象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67
张晨洁
助教
副
基于AT89C51的脉象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68
朱海忱
副教授
主
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
独
板球系统中摩擦非线性的研究
设计型
自动化
87
杨阳
讲师
独
垂直起降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研究
设计型
自动化
88
杨阳
讲师
独
固定翼垂直起降模型飞机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89
杨阳
讲师
独
多通道数字遥控接收器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0
杨阳
讲师
独
基于2.4GHz的无线耳机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1
杨阳
讲师
设计型
自动化
146
丛海芳
助教
独
采用PLC实现净水厂滤池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设计型
自动化
147
丛海芳
助教
独
基于FPGA的数字锁相环的设计
设计型
自动化
148
丛海芳
助教
独
基于FPGA的中频接收机的设计
设计型
自动化
149
孙荣春
讲师
独
基于神经网络的PID参数整定方法研究
副教授
主
基于FPGA的激光光斑质心算法研究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33
张晨洁
助教
副
基于FPGA的激光光斑质心算法研究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34
刘云清
副教授
独
物体特征红外模拟技术研究
设计型
自 动 化
135
刘云清
副教授
独
机车参数测量系统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36
刘云清
副教授
主
基于CPLD的彩色面阵CCD驱动技术研究
主
某净水厂变电所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4
丛海芳
助教
副
某净水厂变电所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5
刘云清
副教授
独
基于热释电的红外告警技术研究
设计型
自动化
126
刘云清
副教授
独
基于USB2.0的图像采集技术研究
设计型
(创)通信工程
127
刘云清
副教授
独
基于CPLD的线阵CCD驱动滤波器的设计
设计型
自动化
34
李明秋
副教授
独
智能总线开关的设计
设计型
自动化
35
李明秋
副教授
主
超声波液位测量系统的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36
丛海芳
助教
副
超声波液位测量系统的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37
李明秋
副教授
主
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磁信号检测分析仪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数字式视频转换系统设计
设计型
自 动 化
24
柏逢明
教授
独
多路无线导播内部安全通话系统设计
设计型
(创)通信工程
25
柏逢明
教授
独
十路小型内部电话程控交换机
设计型
(创)通信工程
26
李明秋
副教授
主
生化分析仪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7
丛海芳
助教
副
生化分析仪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128
刘云清
副教授
主
蓄电池容量在线检测技术研究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9
丛海芳
助教
副
蓄电池容量在线检测技术研究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30
刘云清
副教授
主
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定位技术研究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31
张晨洁
助教
副
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定位技术研究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32
刘云清
9
胡贞
教授
独
基于单片机的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0
胡贞
教授
独
基于DSP的轮式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1
胡贞
教授
独
集球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型
自 动 化
12
胡贞
教授
独
基于改进的人工势场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设计型
自动化
13
柏逢明
教授
独
电瓶车控制系统设计
28
李明秋
副教授
主
正弦信号采样定理的研究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9
丛海芳
助教
副
正弦信号采样定理的研究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30
李明秋
副教授
主
中频接收机的研究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31
丛海芳
助教
副
中频接收机的研究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32
李明秋
副教授
独
轿车空调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型
自动化
33
李明秋
副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3
李明秋
副教授
独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话转接器的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4
李明秋
副教授
独
时滞温度控制系统算法设计
设计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5
李明秋
副教授
独
转炉氧枪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