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中时间的写法

合集下载

15种公文格式及范文

15种公文格式及范文

决议的格式及范文决议一般由标题、通过日期与正文三个部分组成。

一、标题多采用“会议名称+事由+决议”的形式,也有采用“事由+决议”的形式,但很少有仅以“决议”二字作标题的。

二、通过日期凡属于法定会议正式讨论通过的决议,日期一般放在标题之下,在小括号内注明会议名称及通过时间,有时也可省略会议名称。

三、正文决议正文的行文方式,往往因决议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

1.对于事项性决议,其正文一般由“决议根据”、“决议事项”、“决议结语”三个层次构成。

(1)决议根据部分,简短概要地写明在何时,经过什么会议、什么目的、讨论通过了什么问题或事项。

(2)决议事项部分,通常行文采用第三人称的口吻来阐明有关事项,以于涉及范围较广的决议,多采用分条例项的方法。

(3)决议结语部分,应根据需要而定,写法上要与内容紧密衔接,一般提出要求或发出号召,切忌不着边际,泛泛而论。

2.对于纪要性决议,其正文一般由“决议缘由”、“决议内容”两个层次构成。

(1)决议缘由部分,往往以精炼简短的文字,概述出有关会议的名称、原因和议题等内容。

(2)决议内容部分,一般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分层次阐述有关内容。

有的纪要性决议也可在正文末段加“结语”,紧承上文内容,提出希望或号召。

从写作的角度来要求,应当注意:决议阐述的内容,必须是经过有关会议讨论通过的,切不可随意发挥;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深刻和充分的分析为前提;同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凝炼、恰当、生动有力。

决定的格式及范文(一)决定的写作格式决定是党政机关及其他部门对某些重大问题或重要事项,经过一定会议讨论研究表决通过后要求贯彻执行的文体。

决定除会议作出外,也可以由领导机关制发。

决定一般由标题和日期、正文、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1) 标题和日期决定的标题要完整地写出发文机关、决定事由和文种三项内容。

在决定事由前一般以"关于"连结。

决定的日期即会议通过或领导签发此项决定的日期。

它写在标题之下,外用括号。

公文成文时间正确写法

公文成文时间正确写法

公文成文时间正确写法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公文成文时间的正确写法。

这就像是我们写作业要写对日期一样重要呢。

你们知道吗?公文的成文时间是有专门的写法的。

它就像一个小密码,有着自己的规则。

比如说,我们平常写日期可能就写个“2023年9月10日”,但是公文的成文时间要更严谨一些。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吧。

有个学校要给教育局交一份关于举办校园文化节的公文。

负责写公文的老师一开始把成文时间写成了“2023.9.10”,结果这份公文被退了回来。

老师很纳闷,后来才知道,公文的成文时间要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而且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正确的写法应该是“2023年9月10日”。

再比如说,还有一个社区要给街道办事处送一份关于社区活动的公文。

工作人员写的成文时间是“10/9/2023”,这样的写法也是不对的。

公文有公文的规范,不是像我们随便写个日期的顺序就可以。

就像我们在学校里,做数学题有数学题的规则,写作文有作文的要求一样。

那这个成文时间写在哪里呢?一般是在公文的末尾呢。

它就像是给公文盖了个时间的小印章,告诉大家这个公文是什么时候写好的。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公文当成是一个小包裹,这个成文时间就是包裹上的小标签,上面清楚地写着什么时候这个包裹被准备好的。

要是这个标签写得不清楚或者不对,那这个包裹可能就会被送错地方或者不被接受。

所以啊,同学们,虽然我们现在可能还没有开始写公文,但是了解这些小知识也是很有趣的。

就像我们知道了一个小秘密一样。

以后要是我们长大了,可能会用到这些知识,那时候我们就不会像那些写错的人一样闹笑话啦。

而且,这也能让我们养成做事严谨、按照规则来的好习惯呢。

希望大家都能记住公文成文时间的正确写法呀,这也是我们知识小仓库里一个很有用的小知识呢。

公文24小时制的写法

公文24小时制的写法

公文24小时制的写法
公文中24小时制的写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可以确保所有的人都能够理解公文中所涉及的时间。

作为一个国际标准,24小时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使用,尤其是在军事、交通和医疗领域。

因此,公文中要使用24小时制来表示时间,并且需要遵循以下准则:
1.时间表示法
公文中使用24小时制时,时间表示法为小时:分钟,例如9:00或14:30。

需要注意的是,小时数不需要用前导零来表示,但分钟数必须使用前导零,例如9:00而不是09:00。

2.日期表示法
公文中使用24小时制时,日期表示法为年-月-日的格式,例如2021年5月1日应写为2021-05-01。

需要注意的是,日期之间要用横杠连接,而不是斜杠。

3.时间和日期的组合使用
当需要同时表示时间和日期时,应该先写日期,再写时间。

例如,2021年5月1日上午9:00应写为2021-05-01 09:00。

需要注意的是,日期和时间之间要用一个空格来隔开。

4.时间的精确度
在公文中使用24小时制时,应该尽量保持时间的精确度。

如果时间只能估算,应该使用约定俗成的表述方式,例如“大约9点左右”。

总之,公文中24小时制的写法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确保公文中所涉及的时间被正确理解。

因此,在撰写公文时,务必要遵循以上准则来使用24小时制来表示时间,这将有助于提高公文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公文规范要求

公文规范要求

公文规范要求公文格式规范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各部门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及相关机关公文处理规定,更好的迎接“三类城评”和全县中小学(公办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工作,现对公文材料行文格式规范要求如下:一、公文用纸统一为国际标准A4型。

二、发文字号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发文顺序号”三部分组成。

“年份”要用全称,不可简化,如“2022”不可写成“14”。

年份应用六角括号“〔〕”括起,不可使用“[]”“【】”。

三、标题要求1.正文标题使用宋体二号加黑字,标题字数较多时,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相宜,间距恰当;多行标题的排列方式应当是梯形或菱形,不允许出现沙漏形。

2.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正文的主要内容。

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如有副标题则回行居中。

四、正文要求(一)正文格式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正文要与标题隔一行。

(二)正文字体正文使用三号仿宋体字。

每个自然段左空两字,回行顶格。

(三)正文结构层次序数规范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标注: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其中第一层“一”后面跟的是顿号,不是逗号;第二层“(一)”后面不能跟标点符号;第三层“1.”后是下脚点(齐线实心圆点),切不可用顿号;第四层“(1)”后面不能跟标点符号。

层次序数可以越级使用,如果公文结构层次只有两层,第一层用“一”,第二层既可用“(一)”,也可以选用“1.”。

二级标题在换行分段时不使用句号,如使用句号则不需要换行分段。

另外,如用“第一,”“第二,”表示顺序,“第一”“第二”之后分别是逗号,切不可写成顿号。

(非公文行文中,有时用字母表示顺序,字母后应该使用下角点,如“A.”或“a.”,切不可用顿号。

)以上结构层次序数规范写法使用所有文本材料行文。

公文中常见问题

公文中常见问题

公文中常见错误及其改正方法一、数字写法存在问题(一)层次序号写法问题第一层为“一、二、三、”,数字后面用“、”;第二层次用“(一)(二)(三)”;第三层次用“1.2.3.”数字后面用“.”,点号用半角符。

经过大家改正,这个在近期公文中这个问题得到了部分改正,但还存在前后不统一的问题。

(二)年份写法问题例如:1.《关于上报**的报告》中年份大写。

在公文中除文末成文时间用大写,其他基本上用阿拉伯数字(如果不是统计数字,十以内整数可以用大写)。

文末成文时间的书写方法。

直接用键盘输入数字为“0”,不规范。

建议使用word文档“插入”—日期和时间——语言(国家和地区)选择“中文”——选择时间即可显示○。

2.公文中涉及年份,一般不用“今年”、“去年”、“上年”指代,要写完整,比如“今年以来”应为“2009年以来”。

3.涉及年月日,一般把年月日写完整,如检查日期为2009年10月8日至20日,准确写法为2009年10月8日至2009年10月20日。

如果在同句话中,在前文已经提及年份,后面可直接写月份和日期,准确起见,建议把年月日写完整。

数字的书写问题,参见《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二、用词问题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截至”和“截止”使用混乱问题。

虽经反复改正,但使用中还是出现问题。

截止是指终止日期,终止后行为不再继续。

比如“交晚自习费的截止日期是2001年9月18日”。

截至,多为时点,如:截至2009年,**的余额是……。

方言入公文的问题。

如“逗硬”或“斗硬”“庚即”等方言词汇写入公文。

建议使用规范书面用语拟制公文。

三、版式问题标题一般用“小标宋简体”小二,拟写公文时多用了“二号黑体”;文中小标题,可用“三号黑体”或“三号小标宋体”拟写公文时候多用“仿宋加粗”。

排版要求见《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加载字体方法:因为word文档并没有“小标宋简体”这个字体,大家可以从互联网下载安装。

方法是:搜索关键字“字体下载”——找到“小标宋简体”——下载;然后是安装字体:开始——控制面板——字体,打开字体文件夹,将下载的字粘贴进去即可。

事务公文的写作格式

事务公文的写作格式

事务公文的写作格式
在写事务公文时,应避免使用标题,并确保文中没有重复的标题文字。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写作格式:
1. 日期与编号:在文档的右上角,先写上日期,然后在下一行写上编号。

日期的格式通常为“年/月/日”,编号可以根据公司
或机构的规定来确定。

2. 收件人信息:接下来,在文档的左上角,写上收件人的姓名、职位和公司/机构的名称。

如果有多个收件人,可以根据一定
的格式排列他们的信息。

3. 发件人信息:在收件人信息的下方,写上发件人的姓名、职位和公司/机构的名称。

与收件人信息类似,如果有多个发件人,也要根据一定的格式排列他们的信息。

4. 正文:在正文部分,将事务公文的内容详细写出。

正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都具有明确的主题和逻辑关系。

5. 结尾与落款:在正文之后,写上署名。

通常署名包括发件人的姓名、职位和公司/机构的名称。

6. 附件:如果需要在公文中附上其他文件或资料,可以在结尾与落款之后注明。

例如,“附件:销售报告”。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事务公文写作格式。

根据具体需要,可以适当调整或添加其他细节。

应用文写作公文格式

应用文写作公文格式

应用文写作公文格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
为了更好地推进公司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现将以下重要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上下班时间调整的通知
根据公司发展需要,自即日起,公司决定将上下班时间进行调整。

具体调整如下:
1. 工作日上班时间:早上8:30(签到)-下午5:30(签退)
2. 午休时间:中午12:00-下午1:30
请各位领导同事将调整后的上下班时间通知到各自的部门,并确保员工按照新时间安排做好工作。

二、关于新产品发布会的安排
为了加强对外宣传和市场推广,公司计划举办一场新产品发布会,宣布公司最新研发的产品。

具体安排如下:
日期:XX月XX日(星期X)
时间:上午9:00开始
地点:XXXX会议中心
请各位领导同事积极参与,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发布会的顺利进行。

详细的发布会议程将另行通知。

三、关于年度总结报告的编写
鉴于公司即将迎来年度总结,各单位和部门需要认真梳理、归纳本年工作中的重要成果和亮点,并编写年度总结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主要工作完成情况、成果展示、存在问题及改进
措施等。

各单位和部门需按时上报报告,以便总结展示。

报告截止日期为XX年XX月XX日。

以上是关于三个重要事项的通知,望各位领导同事认真落实,做好安排和组织,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如有疑问,请及时与本部门联系,谢谢!
此致
礼!
公司管理部。

2019公文成文日期格式_行政公文

2019公文成文日期格式_行政公文

2019公文成文日期格式在工作中,有的朋友对成文日期的概念不了解,导致公文处理错误。

下文橙子收集了20xx公文成文日期格式,欢迎阅读!20xx公文成文日期格式:以什么为准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中办发[20xx]14号)精神,公文的成文日期为签发日期。

下面我来与朋友们分析下公文形成的过程中,各种日期的说法及意义。

公文的日期有哪几种?拟稿人拟稿日期。

拟稿人日期就是公文拟稿人将公文拟写完成的日期。

拟稿人一般会把这个日期拟写在发文稿件的发文机关署名下,但是这个日期往往需要修改成签发日期。

部分负责人核稿日期。

这个日期是继拟稿人拟稿日期后的日期,也是公文形成过程中的第二个日期。

部门负责人对公文稿子进行审核,如果需要修改会让拟稿人返回修改,那么核稿日期就是审核通过的日期。

会签日期。

会签日期是分管领导对稿子的进一步审核的日期,这个日期以通过审核为准。

在发文稿纸上,分管领导在会签栏签字并书写审核通过的日期。

办公室审稿日期。

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对稿件进行审核,这是稿件的第三次审核。

如果需要修改,会重复上面三个步骤。

签发日期。

领导审核后,同意发文,形成了签发日期,公文上的1/ 3成文日期以此为准。

20xx公文成文日期格式:写法命令的最后成文时间是这样写的:“20xx年3月15日”。

看似没有什么问题,实际上问题就出在这阿拉伯数字上。

虽然国家提倡使用阿拉伯数字,但我们国家对数字的使用是有明确规定的。

1987年1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单位发布《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施行规定》,要求在涉及数字时使用汉字和阿拉伯数字体例要统一。

总的原则是:“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遇特殊情形,可以灵活变通,但应力求保持相对统一。

”根据这个精神,国务院办公厅针对公文中数字使用混乱的局面,在1993年11月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公文中时间的写法篇一:注意成文日期的正确写法注意成文日期的正确写法【问】公文的成文日期落款到底是用阿拉伯数字还是汉字?从文件规范看应该使用汉字,但我发现许多机关的发文日期都是阿拉伯数字,甚至在一份中央部门联发的文件中落款也是阿拉伯数字,不知情况究竟如何【答】党的机关的公文落款用阿拉伯数字;政府行政机关公文落款用汉字数码;党政联合行文从党的机关规定用阿拉伯数字;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行文从党内规定;企事业单位行政参照政府行政机关用汉字数码。

行政机关公文成文日期应该写为“二○○七年十月六日”,甚至不能写为“二oo七年十月六日”(其中“00”是阿拉伯数字写法)、“xx年十月六日”(其中“oo”是汉语拼音或者英文写法)。

当然也不能写为“二零零七年十月六日”,这是汉字大小写数码杂糅,不合要求。

这里介绍一种简便的输入方法。

在计算机的智能拼音和紫光录入方式中,先录入字母“i”,作为小写中文数字的前导字符;再顺序输入阿拉伯数字“xx”、字母“n”(代表“年”)、“1”、字母“y”(代表“月”)、“2”、字母“r”,再敲击空格键,即转换为“二○○八年一月二日”的标准写法。

若是要将“xx年12月28日”转换为汉字数码写法,则顺序键入“ixxns2y2s8r”(以“s”代“十”),敲击空格键,即为“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篇二:公文中数字的规范使用公文中数字的规范使用一、数字概述数字主要包括汉语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两种。

其中,汉字数字通常是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及其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等数字,阿拉伯数字主要指“0、1、2、3、4、5、6、7、8、9”十个数字。

不论是汉字数字,还是阿拉伯数字,在公文中的使用都具有严格的规定和统一的用法。

二、公文中数字使用的常见瑕疵在公文创制中,由于写作主体对数字使用的有关规定不熟悉,规范意识、标准意识不强,审核程序不严格、不规范,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错用、滥用、误用、混用及表达不够精练等数字使用不规范情况层出不穷,屡见不鲜,普遍存在,如“20xx年”写作“08年”,“七八天”写作“七、八天”,“腊月十五”写作“腊月15”,“一年4季”,“1,300,000,000人”等等,这些数字的不规范使用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质量和发文机关的形象,汉字使用规范化、标准化亟待重视和加强。

三、汉语数字的规范使用(一)长期已来约定俗成的定型的词语、词组、成语、短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

如:一概、九州、三翻四次、八仙过海、零点方案、二一添作五、见其一未见其二、不管三七二十一、九牛二虎之力、行百里者半九十,等等。

(二)星期、季度的表述及规范化简称、统称用语需使用汉字型数字,如:星期一,星期六、第二季度、第四季度,二万五千里长征、十六届四中全会、七届三中全会等。

(三)中国历史纪年、干支纪年、夏历月日、各民族非公历纪年的表述,应使用汉字型数字。

如:万历十五年、丙寅年九月二十三日、戊子年四月十七日、腊月初八,正月十五,藏历阳木龙年八月二十六日等。

同时,为了表达得更加明白清楚,可在它们的后边用阿拉伯数字进行括注。

如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四)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的,须使用汉字数字,且之间不能用符号隔开,如:“三四天”不能写成“三、四天”,“八九万套”不能写成“八、九万套”。

(五)含有月、日简称以表示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词组,应使用汉字数字。

如果涉及到一月、十一月、十二月等因数字的重复性或连续性可能引发歧义的,要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用间隔号“”隔开,并加引号。

如:“一二八”事变(1月28日)、“一二九”运动(12月9月),若写作“一二八”事变、“一二九”事变,则可能理解为“12月8日”、“1月29日”,进而也就违背了历史事实。

涉及其他月份的,不必使用间隔号,但是否使用引号,则视事件的知名度和社会的习惯性使用而定。

如“五四运动”、“五一国际劳动节”、“九一三”事件、“七七事变”等。

(六)用“多”“几”“余”“左右”“上下”“大约”等表示不精确数时,使用汉语数字。

如:一百多次、九万左右、十余年、三十上下、约五十人等。

如果文中出现一组具有统计意义和比较意义的数字,用“多”、“约”等表示约数时,为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约数也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

如:全省农村信用社募集资金近5000万元,衣物9000多件,用于支持灾区灾民灾后重建。

(七)行政机关公文的成文时间用汉语数字,党委系统公文成文日期应按规定使用阿拉伯数字。

如行政机关公文中成文日期署为“二〇〇九年九月十八日”,党委系统公文则署为“20xx年9月18日”。

同时,在签署行政机关公文成文日期时,应注意“〇”与“0”的区分,签署成文日期,只能使用“〇”,而不能使用“0”,如“二〇〇八年四月十八日”不能写成“二00八年四月十八日”。

四、阿拉伯数字的规范使用(一)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分、秒的表述,用阿拉伯数字。

如: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65年、20世纪80年代、公元1949年10月l日、23时15分55秒等。

另外,年份一般不用简写,如:20xx年,一般不写成07年。

(二)物理量数值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如:700kg、82cm、30℃等,且多位的阿拉伯数字,不能换行。

非物理量数值一般情况下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500元,12个月、50名。

(三)统计表中的数值,如正负整数、小数、百分比、分数、比例等,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

例如,18、-29,-23.5、56%、1/9、1:700等。

(四)部队编号、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其他序号,须用阿拉伯数字。

如:56242部队、总2389号、国办发〔20xx〕12号文、t45/t34次列车、hp—3000型电子计算机、97号汽油、维生素c2等。

(五)引文标注中的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应与所据版本一致外,一般要使用阿拉伯数字。

如:见《金融学》中文2版,208页,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1992。

(六)5位以上的数字且尾数多零的,为避免跨行和兼顾美观,一般可以用“万”、“亿”等单位计数。

如345000000元,可写成3.45亿或34500万。

(七)机关公文中的附件序号和页码标识当使用阿拉伯数字,如“附件1”、“第1页”。

五、数字使用的注意事项(一)在公文中使用概数(模糊数)、约数数字,应当只模糊一头,而不能模糊两头。

如:“近百人”或“百人左右”,不能写或“近百人左右”;“80%以上”或“接近80%”,不能写成“接近80%以上”,等等。

(二)人民币大写应采用汉语数字的大写形式,如128.45元,当写作“壹佰贰拾捌圆肆角伍分”。

(三)文件标题序号标写采用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混合使用的编排方式,其标准格式是: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数字在公文写作中,常常与相应的计量单位结合起来,用来表示事物量的大小、多少,对事物的量具有规定性。

数字用在公文中,可以用来表示公文内部的结构层次序数,显示公文的内在逻辑关系。

作为具有修辞色彩的词素以及代号、代码、时间等标志也需要用数字来进行标注。

可以采用的数字既有阿拉伯数字,也有汉字数字;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甚至还借助过罗马文中的数字来表示文章的内部层次。

而现行公文中,罗马数字已不再用于公文中表示公文的内部结构关系了。

在我党的公文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采用“甲、乙、丙、丁”①等来代替数字表示公文内部的结构层次关系的这种不规范用法。

在我国的现行行政公文使用中,特别是在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文,数字的不规范用法大量存在。

为规范数字的使用,早在1956年,国务院秘书厅就针对国家机关的公文、电报和机关刊物采用横排横写后的数字使用规范作了要求。

在国务院历次颁布的公文处理办法中对数字的规范使用都有涉及,但未作细致的说明。

1987年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出版局、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等中央七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②,对数字使用的规范、体例统一提供了参考。

为进一步规范数字的使用,1995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③(以下简称《规定》),把数字用法提高到了国家标准的高度,具有了强制使用的效力。

但是,数字不论是在出版物还是在公文写作中,还是经常出现一些不合规范的用法。

笔者依据《规定》的相关条款,谈谈数字在公文中的使用规范。

1阿拉伯数字使用规范111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1)“物理量量值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物理量是用于定量描述物理现象的量。

物理量量值的表示,在公文写作中属于“选择是唯一而确定的”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形,而且还必须与法定计量单位结合起来使用。

如,建筑物的高度为30m(30米);体重70kg(70千克);电流强度为15a(15安)等。

2)按照《规定》的要求,计数与计量以及统计表中的数值、正负数以及小数、百分数、分数、比例也必须采用阿拉伯数字。

如89、-24518、78%、4/5、1:200,等等。

112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目前体例尚不统一”的年月日的表示,非物理量的使用以及代码、代号、序号等,“要求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这类情形属于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地方。

1)采用公元纪年表示的世纪、年月日和时刻的。

如公元18世纪80年代、公元前476年、20xx年12月5日、3点15分20秒,等。

2)表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量(非物理量),使用的是一般量词,可以用阿拉伯数字表述。

如3500片、8200元、30天、80只、20条,等。

3)部队番号、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其他序号属于代号、代码、序号范畴,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并按一定要求排列,即使是多位数也不能分节。

如8341部队、川府[20xx〗32号文件、k23/24次列车、gb/t15835-1995、维生素b12,等。

身份证、学生证以及其他等级证书的编号都是采用阿拉伯数字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排列的,数字之间不能分节。

4)“引文标注中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外,一般均使用阿拉伯数字。

”如,马正平1《写的智慧》1第4卷1435页1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1995年12月。

2汉字数字使用规范211必须使用汉字数字的情况“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

”它又分为多种情形:1)涉及到数字的专有名词我们可以将涉及到数字的专有名词,归为“定型的词、词组”中。

《规定》的要求,凡是涉及到有数字的专有名词都可以归入到必须使用汉字数字这一类中来。

如三叶虫、十滴水、九三学社、三氧化二铜、二万五千里长征、十一届三中全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