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君收藏!公文写作中的数字你一定不能这样用!

合集下载

公文写作中的数字

公文写作中的数字




1.“物理量量值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 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如:一幢建筑物的高度为30 m(30米); 他的体重70 kg(70千克) 2.表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量(非物理量), 使用的是一般量词,可以用阿拉伯数字表 述为: 3500片 8200元 30天 80只 20条 等
3.公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 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 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 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4.成文日期阿拉伯数字。 5.年份一律使用公历年份的全称,如1978年、 2003年不能略为78年、03年。

对于特别巨大的数字,《规定》要求非科 技出版物可以采用“亿”、“万”为单位, 数字巨大的精确数字,作为特例可以同时 采用“亿、万”为单位,但表述时不能将 五亿三千四百万人,表述为“5亿3千4百万 人”。正确的表述是“5,3400万人”、 “5.34亿人”或者“5亿3400万人”。 235000000公里可以改写成2.35亿公里, 这样容易辨认和朗读.

2.成语、惯用语、缩略语 成语、惯用语在汉语的发展演变中,已经 约定俗成,具有很强的凝固性,而且具有 很强的节奏韵律感。涉及到数字的成语、 惯用语,是不能凭借个人的主观意愿加以 更改的,在公文写作中是必须使用汉字数 字的。如:三番五次 一把手 七上八下 三令五申 隔三差五等。

数字缩略语,由于它有特定意义,一部分 缩略语在发展演变中已经定型,得到了社 会的普遍认可,并被社会大众所接受,这 部分缩略语中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如: 三从四德 三皇五帝 四书五经 三教九流 等。

汉字数字的使用规范



“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 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 字。” 1.涉及到数字的专有名词 我们可以将涉及到数字的专有名词,归为“定 型的词、词组”中。根据《规定》的要求,凡是 涉及到有数字的专用名词都可以归入到必须使用 汉字数字这一类中来。 如:三叶虫 十滴水 九三学社 三氧化二铜 二恶英 三叠纪 三聚氰胺、二万五千里长征、十 一届三中全会等。

10个公文写作中的数据运用技巧详解

10个公文写作中的数据运用技巧详解

10个公文写作中的数据运用技巧详解在公文写作中,数据如同一座灯塔,为文字导航,使公文更具说服力与可信度。

如何运用数据这把“金钥匙”,为公文添翼,使其飞翔于智慧的天空,是每位文字工作者需要掌握的技艺。

本文将从十个方面探讨公文写作中的数据运用艺术,力求说理深入浅出,辅以具体例子,使读者耳目一新,收获感强。

一、精挑细选,数据为文增色数据的使用并非越多越好,而是需要精挑细选。

以城管部门的工作汇报为例,不是所有收集到的数据都适合直接用于公文。

例如,道听途说的数据、过时的数据、模棱两可的数据等,都需要经过严格筛选和核实。

曾有一城管部门在汇报工作时,列举了大量关于违规犬类捕捉的数据。

这些数据虽然真实,但在电视媒体上发布时并不适宜,因为过于敏感。

反之,如果选择反映城管科技化、人性化的数据,如投入的人力、物力减少,处理问题的效率提升等,则更能体现城管工作的进步。

因此,在公文写作中,数据的选用需要紧扣主题,服务观点,避免无关紧要的堆砌。

二、定量定性,数据使文立体在公文写作中,定量分析不可或缺。

以城市绿化工作为例,通过列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数据,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绿化工作的成果。

同时,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如与往年的数据对比,与其他城市的数据对比,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现出绿化工作的进步和差距。

这种定量分析的方法,使得公文内容更加立体、生动,易于理解和接受。

三、抓大放小,数据凸显主题在数据运用中,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

以反映清淤工作为例,如果仅仅列举“全年共清疏3条管道”,这样的数据很难让人体会到工作量的巨大。

而如果将数据换算为“清疏管道58883千米”,则立刻凸显了工作量的庞大。

同样,在总结业务培训工作时,仅仅说“共组织城区培训3次”,这样的数据很难说明培训的效果。

而如果加上“受训人员达1200人次”,则能更加直观地展现出培训的影响力。

因此,在公文写作中,要善于通过数据的运用,凸显出主题,使公文更加有说服力。

公文写作之公文中数字的正确用法

公文写作之公文中数字的正确用法

第三节公文中数字的正确用法在机关公文中,存在着数字错用、滥用的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是规范意识、标准意识不强,对数字用法的有关规定不熟悉。

现结合《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将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用法分类归纳如下:一、汉语数字使用的一般规定汉语数字通常是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及其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等数字。

在以下环境中必须使用汉语数字:1.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

如:三心二意、四平八稳、五星红旗、六神无主、八国联军、九死一生、零点方案等。

2.中国历史纪年、干支纪年、夏历月日、各民族非公历纪年等,均使用汉字。

如:万历十五年、丙寅年十月十八日、正月初五等。

有时为了表达得更加明白,可以在它们的后边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

如:藏历阳木龙年八月二十六日(1964年10月1日)等3.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词组,应用汉字数字。

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为避免歧义,要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用间隔号“•”隔开,并外加引号。

如:“一•二八”事变(1月28日)、“一二•九运动”(12月9月)等。

涉及其他月份时,不用间隔号,是否使用引号,视事件的知名度而定。

如五四运动、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九一三”事件等。

4.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的,须使用汉字数字。

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如:三四天、五六米、七八个、十五六岁、五六万套、三四百里、四十五六岁等。

5.用“几”“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约数时,使用汉语数字。

如:几千年、百多次、十余年、八万左右、三十上下、约五十人等。

如果文中出现一组具有统计意义和比较意义的数字,用“多”、“约”等表示约数时,为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约数也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

如:该省从机动财政中拿出近2000万元,调拨钢材3000多吨、水泥3万多吨、柴油1400吨,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公文中数字的规范使用

公文中数字的规范使用

公文中数字的规范使用一、数字概述数字主要包括汉语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两种。

其中,汉字数字通常是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及其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等数字,阿拉伯数字主要指“0、1、2、3、4、5、6、7、8、9”十个数字。

不论是汉字数字,还是阿拉伯数字,在公文中的使用都具有严格的规定和统一的用法。

二、公文中数字使用的常见瑕疵在公文创制中,由于写作主体对数字使用的有关规定不熟悉,规范意识、标准意识不强,审核程序不严格、不规范,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错用、滥用、误用、混用及表达不够精练等数字使用不规范情况层出不穷,屡见不鲜,普遍存在,如“2008年”写作“08年”,“七八天”写作“七、八天”,“腊月十五”写作“腊月15”,“一年4季”,“1,300,000,000人”等等,这些数字的不规范使用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质量和发文机关的形象,汉字使用规范化、标准化亟待重视和加强。

三、汉语数字的规范使用(一)长期已来约定俗成的定型的词语、词组、成语、短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

如:一概、九州、三翻四次、八仙过海、零点方案、二一添作五、见其一未见其二、不管三七二十一、九牛二虎之力、行百里者半九十,等等。

(二)星期、季度的表述及规范化简称、统称用语需使用汉字型数字,如:星期一,星期六、第二季度、第四季度,二万五千里长征、十六届四中全会、七届三中全会等。

(三)中国历史纪年、干支纪年、夏历月日、各民族非公历纪年的表述,应使用汉字型数字。

如:万历十五年、丙寅年九月二十三日、戊子年四月十七日、腊月初八,正月十五,藏历阳木龙年八月二十六日等。

同时,为了表达得更加明白清楚,可在它们的后边用阿拉伯数字进行括注。

如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四)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的,须使用汉字数字,且之间不能用符号隔开,如:“三四天”不能写成“三、四天”,“八九万套”不能写成“八、九万套”。

起草公文常见数字误用例析

起草公文常见数字误用例析

起草公文常见数字误用例析起草公文常见数字误用例析起草公文常见数字误用例析写作中,我们经常要与数字打交道,数字如果用得恰当,其简明直观的特点会有效增强公文的说服力,而如果错误地使用数字,那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下面,请看几种常见的数字误用现象。

一、公文文末成文时间书写不标准根据目前的有关规定,行政机关公文文末的成文时间要用汉字数字来书写。

例如“2022年12月28日〞应当写成“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应当注意,其中的汉字数字“〇〞不要写成阿拉伯数字“0〞。

有的公文把“二〇〇八年〞写成“二零零八年〞,也不妥。

“二〇〇八〞是一串没有数位的数字,要用“〇〞,不宜用“零〞。

“二零一一年〞宜写成“二〇一一年〞。

公文成文时间中的“〇〞也不要写成拉丁字母“O〞。

例如把“二〇〇九年〞写成“二OO九年〞,是不妥当的。

二、“20世纪80年代〞写成“二十世纪80年代〞有人把“20世纪80年代〞写成“二十世纪80年代〞,这是不妥的。

“世纪〞前应当用阿拉伯数字,不宜用汉字数字,“二十世纪80年代〞的写法也造成了同一场合汉字数字跟阿拉伯数字的混用,因此,宜写成“20世纪80年代〞。

历史朝代纪年和农历要用汉字。

例如:秦文公十四年、唐贞观十年、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

“八月十五〞是传统节日中秋节,是农历,不宜写成“8月15日〞。

三、误用“翻两番〞有人用“翻两番〞的时候,往往发生计算结果不对的情况。

其实,这是由于没有弄清楚“翻……番〞的含义。

“翻一番〞,指增加到原来数目的两倍。

“翻两番〞是指在“翻一番〞的根底上再乘以2,以此类推。

例如200吨翻一番是400吨,200吨翻两番是800吨,200吨翻三番是1600吨。

四、“九八年〞写成“98年〞把“九八年我去过北京〞写成“98年我去过北京〞是不妥当的。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份的时候,不应采用简写形式,否那么容易产生歧义。

例如把“1998年〞写成“98年〞,容易让人误解为“九十八年〞。

五、“3400〞写成“3千 4百〞根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如果需要在汉字数位前出现阿拉伯数字,只可以在“亿〞和“万〞这两个汉字数位前使用。

公文写作序号的正确用法

公文写作序号的正确用法

公文写作序号的正确用法
1. 嘿,你知道吗?公文写作里的序号可不能乱用啊!就像排队一样,得有规矩。

比如说,“一、二、三”这样简单的序号,就好比是一条笔直的道路,清晰又明确。

就像写报告,先写重要的“一、事情概述”,然后再依次来。

2. 哇哦,要注意一级序号后面要用顿号啊,可不是随便什么都能行的!就如同走路要一步一步走稳,不能乱了步伐呀。

比如“一、任务安排,1. 第一项工作”。

3. 嘿呀,二级序号要用括号阿拉伯数字呀,这可别搞错了!这就好像给东西分类,得放在正确的格子里。

像“(一)主要目标,(2)次要目标”。

4. 哎呀呀,序号的层级可不能乱了套啊!这就跟建房子一样,一层一层要分明。

比如说在方案里,“一、总体计划,(1)前期准备,a. 人员安排”。

5. 嘿,序号的使用也要看场合呀!不能瞎用。

就像穿衣服要看场合一样。

比如一些通知,明确地用“1. 通知事项,2. 具体要求”。

6. 哇哦,序号还能让文章条理更清晰呢,是不是很神奇?就像给迷宫画出路线图呀。

像写工作总结,“一、工作成果,1. 项目 A 的成果,2. 项目
B 的成果”。

7. 嘿呀,正确用序号才能让公文更规范呀!这好比训练有素的军队,整齐有序。

例如在规定里写“一、基本规则,(1)必须遵守的内容”。

8. 哎呀,别小看这些序号呀,它们作用大着呢!就像一颗颗小钉子,把文章牢牢固定住。

像写计划,“一、阶段目标,1. 第一阶段要达成的,2. 第二阶段要努力的”。

总之,公文写作序号的正确用法真的超级重要啊,可不能马虎对待!。

公文写作中数字的使用

公文写作中数字的使用

(六)模糊数
模糊数是相对精确数而言的,文书中, 大都使用精确数,但有时在特定的语境下, 也需要概略地表示数字,模糊数也是需要 的。如:“日期在五月下旬”,“上报实 力的时间为第四季度”,“节日前夕我院 将举行读书演讲活动”。上述例子若用准 确数效果就不一定好。
(七)衬托法
有时说出具体数字比较抽象或比较生僻,
2.北京农村有户农民一年收20多万, 光给小孩买爆竹就花2000多元,这么有 钱的人家,全家7口人用一把牙刷,结果 7口人4个有高血压。(衬托数)
3. 一 天 15.2 万 次 电 文 传 递 , 平 均 1 小 时 6333份,一分钟105份,一秒钟1.7份。(绝 对数)
4.美国人口只占世界的二十二分之一, 却拥有世界的二分之一的研究生,三分之 一的大学以外,还直接截获别国的 人力资源。(百分数)
采用数字衬托,可起到较好的收效。如: 长年生活在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照 射特别强,并且日照时间又特别长,一年 达到3000小时,而长江流域只有1500小时, 华北地区也不过2500小时,在如此艰苦的 环境下,……。为使枯燥无味而又需要强 调的数字变得具体可感、生动活泼,用长 江流域、华北地区的日照数之短进行衬托,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八)基序数
基数是“一、二、三、一百、三千”等普
通整数,序数是表示次序的数目。如“第一, 第二”等等,军用文书写作中,基序数队除 了可以作数字统计外,还可作为文书内容的 次序,以区分逻辑层次。比如公文处理条例 规定:第一层意思用“一、”,第二层意思 用“(一)”,第三层意思用“1.”,第四层 意思用“(1)”。如果一段文字中,需要 区 分 意 思 层 次 时 , 可 以 用 “ 第 一 ……” 、 “ 第 二 ……” 、 “ 第 三 ……” , 或 者 “ 一 是 ……” 、 “ 二 是 ……” 、 “ 三 是 ……” , 也 可 用 “ 首 先 ……” , “ 其 次 ……” , “ 最 后……”表示。

公文中的数字使用例析

公文中的数字使用例析

公文中的数字使用例析目前,公文中数字使用上的错讹屡见不鲜,应用不规范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本文试联系实际指讹纠错,以期对广大秘书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公文中应注意避免较普遍或易出现的错讹(一)避免“二”和“两”错用一般量词前和不定的数目用“两”不用“二”,如“两个人”“两份文件”“过两天”“过两年”等。

“三月份召开两次全委会议”,如将“两”错成“二”易让人误成召开第二次全委会议。

有时用“二”用“两”并无大错,但公文中应遵循习惯用法。

多位数中的百、十、个位习惯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一般不用“两百二十二”。

另,新度量衡单位前和“千”“万”“亿”前多用“两”,如“两吨”“两公里”“两千”“两万”“两亿”;传统度量衡单位前和“千”在“万”“亿”后时习惯用“二”,如“二斤二两”“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

(二)避免概数模糊两头如“近500人左右”,应确切表述为“近500人”或“500人左右”;“接近80%以上”,应确切表述为“接近80%”或“80%以上”;“近10万多元”,应确切表述为“近10万元”或“10万多元”。

(三)避免增减表达错误增加(提高)不能将“增加(提高)到”和“增加(提高)了”混淆,如“产量提高到20%”,“提高到”宜改为“提高了”。

不能将“增加×倍”用“是×倍”表示,如“是去年的一倍”,宜改为“是去年的两倍”或“比去年增加一倍”。

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如“时间比原计划缩短了一倍”,“一倍”宜改为“一半”;“他打磨的工件缝隙比发丝还细15倍”,应改为“……缝隙是发丝直径的l/15”。

(四)避免和“以上”“以下”等方位词连用时存在歧义按约定俗成的用法,用“以上”或“以下”单独表示数字界限时可包括前面的本数在内(在“以上”或“以下”后面用括号内的文字明确说明是否含本数则更好)。

当“以上”和“以下”连用时,则须作出明确交代,以免丢掉或重复本数。

如“这次考核干部共×××人,群众满意率90%以上的有×××人,90%以下的××人”,应确切表述为“……群众满意率90%及其以上的有×××人,90%以下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君收藏!公文写作中的数字你一定不能这样用!
一、总的原则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特别是当所表示的数目比较精确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遇特殊情形,可以灵活变通,但应力求保持相对统一。

二、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
(一)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均使用阿拉伯数字。

年份要写全数,不能简化、省略。

例如:公元前18世纪;20世纪80年代;2015年12月31日;13时40分50秒;2016年。

注意:公文中的成文日期须用阿拉伯数字。

(二)计数与计量和统计表中的数值。

如正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比、比例等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

例如:20;-25;1/15;1.26;12%;2:4。

(三)代号、代码和序号。

部队番号、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其他序号均应用阿拉伯数字。

例如:中国电信〔2010〕7号文件;37/38次特别快车;期刊号CNll一1000/D;邮发代号37—1;HP-5100型打印机。

(四)引文标注中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应与所据版本一致外,一般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例如: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101页。

三、要求使用汉字的情况
(一)公文中作为定型的词、词组、惯例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词素须使用汉字。

例如:一律;一方面;十滴水;四氧化三铁;第四季度。

(二)概数和约数
青年公务员,写好讲话稿的诀窍来了!
1.邻近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时,应使用汉字,并且两个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例如:三四天;五六米;七八十岁。

2.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约数,必须使用汉字。

例如:十几天;几十年;一百几十次。

(三)整数一至十,如果不是出现在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也可以用汉字,但要注意照顾到上下文的统一。

例如:一个人;四本书;八个百分点。

(四)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须使用汉字。

例如:七七事变;五一国际劳动节;“三农”问题;十八大。

(五)星期几一律用汉字。

四、可以灵活变通掌握使用的情况
(一)用“多、余、左右、上下、约”等字表示的约数一般使用汉字。

但如果公文中出现一组具有统计和比较意义的数字,其中既有精确数字,也有约数时,为保持公文局部体例上的统一,其约数也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

例:省金融学会召开课题调研交流会7次,共收到课题调研文章800余篇,其中有200多篇获奖。

(二)标题涉及数字时,可以根据版面实际需要,灵活使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

五、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尾数有多个零的整数值的写法,可改写为以万、亿作单位。

例如:345000000可写成34500万或3.45亿,但不能写成3亿4千5百万。

(二)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不能断开移行。

(三)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值的范围时,使用连接号“—”或波浪式连接号“~”。

(四)公文中的结构层次序数,要段落分明,前后一致。

要求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来源:悟空遴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