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显《法理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法治与社会发展)

张文显《法理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法治与社会发展)
张文显《法理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法治与社会发展)

第二十五章法治与社会发展

25.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法治与政治★★★★

1.政治的含义

政治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部分,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围绕国家政权及其运行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2.法与政治的一般关系

(1)政治对法的影响

①政治力量在国家中的构成状况决定国家政权和法律的性质。

②政治力量状况所决定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影响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由政治力量的构成及关系状况决定的。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会产生不同的法律制定要求和实施要求。

③政治的发展变化往往直接导致法的发展变化。一个国家内部政治结构的变化会引起法律制度的变化。

(2)法对政治的作用

①协调政治关系。政治关系是以政治利益和政治权力为内容的政治活动主体之间的关系。

②规范政治行为。法律通过对权利义务及程序的规定,为政治行为提供法定形式,保证政治行为有序开展。

③促进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是指政治关系的变更和调整,表现为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法律提供适宜的法律框架和稳定的法律秩序,保证政治发展平稳有序。

④解决政治问题。政治问题的核心是国家政权。有的政治问题是通过暴力或战争来解决的,但许多政治问题可以也应当用法律手段解决。

3.法治与执政党

(1)执政党对法的作用

①以政策为法律制定的依据和法律实施的指导。执政党通过法定程序将自己的政策转变为法律和在法律的空间内以政策引导法律的实施。

②通过法定程序选择和安排国家的行政和司法官员以保证法的实施。

(2)法对执政党的作用

①法律保证执政党政策的实现。当执政党的政策转化为法律后,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同时具有了法律的普遍效力和国家强制力的保证,可以在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领域凭借国家强制力推行。

②法律对执政党的政策及活动的制约。法治要求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执政党的执政须是依法执政,尤其是依宪执政。

4.法治与民主

(1)民主是法治的基础

①从法治的产生来说,民主是法治产生的前提,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

②从法治的性质和内容来说,民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法治的性质和内容。

③从法治实行和发展的动力来说,民主既是良法制定及适用的有效保障,也是推动法治发展的动力。

(2)法治是民主的保障

①通过法律确认民主的基本政治制度,确认民主的参与主体及相关权利和自由。

②划分和确定国家机关的职权、权力行使程序及责任,确定破坏民主制度、侵害民主权利的法律责任。

③通过法律的有效实施,使民主成为社会现实。

考点二:法治与文化★★★★

1.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指人们所创造的不同于自在自然和自身生物本能的东西,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文化具有复合性、民族性、历史性、传递性。

2.法与文化的一般关系

(1)文化对法的作用

文化对法起决定作用:

①法所包含的基本价值标准,是社会中居主导地位的文化所包含的价值标准。

②法的规则通常是社会中通行的重要规则的重述。

③社会中亚文化对法也有重要影响。法律通常会认可或接受亚文化中的合理内容,法律也会认可其作用的空间。

(2)法对文化的作用

法对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对于主文化和社会文明的加强,表现为:

①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法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促进和保证作用,对主文化中所包含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保护和推广的作用。

②强化主文化的价值标准。法以国家意志形式强化了社会主文化的价值标准和信仰,并渗透到社会的亚文化中,对亚文化起到同化和融和的作用,对于整个社会的文化认同和凝聚力的加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③强化社会主文化的行为模式。法律规范通过重述主文化的习惯、道德、宗教规则的方式,通过确认和保障主文化认可的公序良俗的方式,强化了社会主文化的行为模式。

3.法治的文化基础

(1)一般性的文化基础,是整个社会主文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如道德、宗教、习惯、

风俗等,是与法治的要求相和谐或至少不抵触的文化构成要素。

(2)专门性的文化基础,即法律文化,是法律现象的精神部分,指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决定的、在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并不断创新的有关法和法律生活特别是权利义务的群体性认知、评价、心态和行为模式的总汇。

①法律文化是法律现象主观(内在)方面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社会成员对法律的认知、评价、心态和期待的行为模式。

②法律文化具有历史性、群体性,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决定的。

(3)法治文化直接构成法治的文化基础,其精神方面的核心内容可分为法治意识、法治理论、法治思维、法治方法等因素。

4.法治对文化的维护和促进

(1)法治能够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强化主文化的价值和行为规范,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播与运用,并对亚文化产生影响。

(2)法治能保证社会活动主体在文化事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够在自己选定的价值目标的前提下保证和促进社会文化各因素自主地协调发展。

考点三:法治与社会治理(见表25-1)★★★

表25-1 法治与社会治理

考点四:法治与生态文明(见表25-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