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通风与排烟系统设计方法步骤整理总结

合集下载

地下汽车库的排风与排烟系统设计

地下汽车库的排风与排烟系统设计

针对地下汽车库的排风与排烟系统设计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加以探讨分析。

1 设计依据对高层建筑的地下室防排烟设计,首先应明确根据其使用功能不同,应遵循不同的设计规范。

作为高层建筑地下停车库,设计时应该遵循《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

但《高规》第4.1.8条已明确指出:“设于高层建筑内的地下停车库,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1997年10月5日国家技术监督局与建设部联合发布的《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新库规》)的总则第 1.0.2条的条文说明中明确指出,该规范适用于“高层民用建筑所属的汽车库和人防的地下停车库”。

所以高层建筑的地下车库设计当然包括通风排烟设计,只能以《新库规》为依据。

而不能以《高规》为依据。

而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不用于做地下停车库的如超市、仓库,则一定要以《高规》为依据。

2 《高规》与《新库规》在防烟分区及排烟量的变化地下停车库对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为2000m2,而《高规》的地下室防火分区规定为500m2。

由于防烟分区不能跨越防火分区,所以地下停车库的防烟分区最大建筑面积也可达2000m2,而《高规》只是500m2。

《新库规》在采暖通风和排烟一章里规定: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00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那么以2000m2为分界,低于2000m2的车库可只设置通风系统,如果是半地下室或者可以开窗的地下车库,开窗面积满足自然通风的要求时(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建筑面积的2%),就可以考虑仅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否则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超过2000m2的车库就必需设置机械排烟系统,而且一个防火分区划分成两个以上的防烟分区。

按《新库规》第8.2.4条“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时计算”的规定,一个2000m2的地下停车库,层高假定3m,排烟量为2000×3×6=36000m3/h;而按《高规》2000m2要划为4个防火分区,假设设置一个排烟系统,至少负担两个防烟分区风量,则其排烟量为500×120=60000m3/h。

地下车库通风排烟系统设计方案

地下车库通风排烟系统设计方案

地下车库通风排烟系统设计方案4.5.3 地下停车场、汽车库的风口设计地下停车场面积超过2000m²时,排烟系统设计应进行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内都应设计排烟口,排烟口常闭。

火灾时,该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开启,并连锁启动排烟风机,如果排烟和排风合用一套系统,则排风机一般是常开的,但排烟口与排风机仍应设计连锁装置。

一些设计、研究人员提出以下观点。

部排风,给排烟排风系统联合设计系统造成一定矛盾,目前许多排风设计也考虑全部从上部排风,原因如下。

a、汽车有害物的大部分,其中包括一氧化碳的98%~99%,碳氢化合物的55%~65%和氮氧化物的98%~99%都是从尾气散发出来的,而尾气的排放温度高达500~550℃,这样高温的排放气流产生很大的浮力,尾气很难滞留在车库下部。

b、有1%~2%的CO和NOx以及25%的CmHn,从曲轴箱排出,有10%~20%的CmHn据可以证明,用通风换气的办法将汽车排出的CO稀释到容许浓度时,NOx和CmHn,远远低于它们相应的允许浓度。

也就是说,只要保证CO浓度排放达标,其他有害物即使有一些分布不均匀,也有足够的安全倍数保证将其通过排风带走。

c、高层建筑的地下车库一般只为停放轿车、最多是面包车设计的,车库净高只有 2.2~2.8m 左右,这样的高度,上下都布置风口,既不便于施工,也无太大必要,况且有时根本没有空间允许车库下部布置风口。

②当前采用的上下均有风口的设计方案中存在隐患。

按目前流行的做法是设计地下车库排烟排风系统时,风管设计一套系统,但风口的布置则按平常排风要求考虑,上部常开风口排风1/3,下部常开风口排风2/3。

一旦火灾发生时,为满足排烟要求,需将下部风口全部关闭,让所有烟气均从上部风口排出。

当火灾发生时,下部风口全部关闭,管网特性曲线发生变化,风机工作点产生漂移,上部风口吸入烟气量会比原来的1/3有所增加,但绝不可能增加到自身原有风量的3倍,这是由风机特性曲线的形状特点决定了的,不会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

地下车库的通风及排烟系统设计

地下车库的通风及排烟系统设计

浅谈地下车库的通风及排烟系统设计【摘要】地下车库废气以co为主。

车库通风是为了排除汽车尾气和汽油蒸气,并向车库送入新鲜空气,把有害物的含量稀释到国家规定卫生标准要求。

地下车库一旦发生火灾,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如若不能迅速排除,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也给消防人员进入扑救带来困难。

车库防排烟是为了满足火灾时的排烟要求,以保证火灾发生时迅速排除滞留烟气,限制烟气扩散,保证人员和车辆安全撤离现场,减少伤亡。

【关键词】地下车库;通风;排烟;设计1、地下车库的特点车库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面积较大依据gb50067-97《汽车库、修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000m2,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地下车库,其防火分区按4000m2划分,在每个防火分区内部一般划分两个防烟分区,每个面积≤2000m2。

车库层高低为减少土建的造价,车库层高控制应尽量低。

规范规定地下车库净高不得低于,因此笔者认为单层车库梁下净高≥,,否则不能避让电缆桥架、消防喷淋管道等,风管布置相当有困难。

地面限制因素多车库风机房的选择,既要考虑本专业的合理性,又要兼顾排风、竖井出地面的位置,防火要求与周围建筑保持一定距离,而且也要结合景观不影响交通组织,另外送排风口还必须保证有一定的距离。

2、地下车库通风系统的设计设计原则地下车库每个防火分区独立设置通风系统,尽量采用自然补风,节能运行。

排风机采用多台并联或采用变速风机,夜间及汽车出入不频繁时,风机风量可减少50%。

有条件时宜设置co气体浓度传感器控制风机的运行。

排风量车库机械排风的排风量,过去一直沿用6h-1换气次数对应的数值,但存在较为笼统、浪费能量等问题。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针对车库的具体状况,给出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排风量完全可以按照不同的情况选择,这样可以有利于节能。

普通风道系统按照防烟分区划分的排风系统可以和车库排烟系统合用。

地下停车场的通风排烟系统设计与运行

地下停车场的通风排烟系统设计与运行

地下停车场的通风排烟系统设计与运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中汽车用量也是越来越多,在各种公共场所修建停车场也就成为必然。

为了够节约空间,现在很多的公共场所修建了地下停车场,更好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而对于地下停车场中最大的难点就是通风排烟系统。

本文分析了地下停车场的通风排烟系统设计与运行。

标签:地下停车场;通风排烟系统;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兴建了很多的地停车场,给暖通工程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对于地下停车场的通风和排烟系统的设计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难点,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满足相关的要求,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地下停车场有害物的种类及危害地下停车场内汽车排放的有害物的种类非常多,包括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等有害物。

它的毒性也是非常强的,会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主要表现在:1)一氧化碳是气体中最容易引发中毒的一种,且它又是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2)大量的氮氧化合物(NO)排放到空气中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主要是是对粘膜、呼吸道、神经系统、造血系统造成很大的伤害。

3)汽油热气内毒性最大的是芳香的碳氢化合物,各种牌号的汽油中都含有这些芳香的碳氢化合物,其含量的范围在2%~16%。

4)有易燃易爆危险。

汽油发爆极限的限制范围大概的上下限为2.5%~4.8%。

当空气内一氧化碳的含量为:15%~75%时,也会引发一氧化碳爆炸的现象。

2、地下停车场的防火、防烟分区合理的地下停车场的防火、防烟分区能够为人们的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主要是能够确保防火安全。

2.1防火分区对于防火分区,它主要是能够防止烟火蔓延扩大,从而为进行救援的工作能够延长时间,从而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下停车场的防火分区的划分会考虑相关的因素,包括汽车的流通和停泊的合理性以及兼顾建筑平面的分割的方便性。

所以对于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通常情况下允许的最大范围是500m2,如单元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那么对于防火单元的面积也可以适时的增加一倍左右。

地下汽车库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的设计

地下汽车库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的设计

地下汽车库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张 巍(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甘肃兰州 730000)摘 要:首先提出地下汽车库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的日益重要性,通过对一种传统的地下汽车库通风系统弊端的分析,提出推荐的方案以及应当注意的事项,同时提到了诱导通风系统的出现及选用时应当注意的条件。

关键词:地下汽车库;通风系统;防排烟;排烟防火阀;防烟防火调节阀;诱导通风中图分类号:TU972.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大型综合性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而这些高层建筑内大多设有大型地下汽车库,而且随着近年来家用轿车的逐步普及以及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住宅小区内也开始考虑到地下大型停车场的设置,所以如何进一步做好地下汽车库,尤其是大型地下汽车库的设计就显得更为重要,而其中的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对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是否得当,将对工程造价、空气品质、安全使用以及车库内部空间的整洁美观等产生很大影响。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规范》GB500672 97规定,地下车库通风系统排风量不小于6次 h,送风量不小于5次 h,同时,规定超过2000m2的地下车库应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且排烟量按6次 h,补风量不应小于排烟量的50%,这一规定使得地下汽车库的送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的风量基本吻合起来,这使得我们在进行通风与排烟系统的设计时可以很好地将二者结合起来。

1 传统的设计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设计方法中将车库送风系统兼作排烟时的补风,排风与排烟系统共用设备及风道,同时将排烟口与上部排风口合用,由于排风时一般是按上部排风口负担1 3风量,下部排风口负担2 3风量,这将导致上部排风口排烟时风速过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还需增设一定数量的排烟口(常闭),同时,在所有下部排风口分支管上设防烟防火调节阀,火灾时,电动关闭所有下部排风口分支管上的防烟防火调节阀,打开上部排烟口进行排烟,因为选用了大量的需要电控的阀门,将使工程造价大幅增加,且使得控制系统非常复杂,由于防烟防火调节阀及排烟口数量较多,平时难以经常性地一一启动,锈蚀失灵的可能性较大,而在火灾发生时防烟防火调节阀一旦失灵,会自下部吸引烟气,不但不能有效控制并排除烟气,反而会因下部排风口的抽引使烟气向下部空间蔓延,直接对人员疏散产生威胁,所以这种通风兼排烟系统虽然也满足了规范及正常使用的要求,但需要电动控制的阀门数量太多,相应的控制线路也非常复杂,从而直接导致通风及电控系统投资大幅增加,而且作为排烟系统的可靠性也相对较低。

地下停车场通风系统工艺

地下停车场通风系统工艺

地下停车场通风系统工艺地下停车场的通风系统工艺是确保车辆进出和停放期间的空气质量,保障驾驶员和乘客健康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下停车场通风系统的工艺,包括系统设计、风机选型以及运行和维护等方面内容。

一、地下停车场通风系统工艺的设计地下停车场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车辆进出的流量、停放的数量以及通风的空间要求。

通常,设计中会采用正负压结构,以保持车辆进出口的压力平衡,并避免尾气进入停车场。

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排风口和送风口的位置,以保证空气的良好流通。

1. 通风系统布置通风系统的布置应根据停车场的结构和布局来确定。

通常,在靠近出入口处设置送风口,以便新鲜空气迅速进入停车场。

在远离出入口的位置设置排风口,以排出废气和污染物。

合理的通风口和排风口布置可以确保空气循环畅通,有效防止废气积聚。

2. 风机选型风机是地下停车场通风系统的核心设备,其选型应基于停车场的规模、通风需求和工作环境来确定。

通常,大型地下停车场会选择采用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

轴流风机适用于大气量、低压力场合,而离心风机则适用于大压力和长输送距离的情况。

二、地下停车场通风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地下停车场通风系统在日常运行中需要进行监控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有效运行。

以下是一些运行和维护的要点:1. 定期巡检定期巡检通风系统的设备和管道,确保其正常运转。

检查风机的电流和噪声,清洁送风口和排风口,以及检查排风管道的连接情况等。

定期巡检有助于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修复。

2. 污染物处理由于停车场内汽车尾气和其他污染物的存在,通风系统可能会积累污染物。

定期清洁风机叶片、过滤器和管道,以避免积尘和污染对系统的影响。

3. 应急处理在停电或其他紧急情况下,通风系统可能会中断工作,导致停车场空气质量下降。

因此,地下停车场通风系统应具备应急处理机制,如备用发电机或紧急排风设备,以保障紧急情况下的通风需求。

总结:地下停车场通风系统工艺是确保车辆进出和停放期间空气质量的重要措施。

对地下汽车库通风与排烟系统设计的思考和总结

对地下汽车库通风与排烟系统设计的思考和总结

对地下汽车库通风与排烟系统设计的思考和总结摘要:本文介绍了地下车库通风系统的设计原理和要点,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地下汽车库通风与排烟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字:地下汽车库诱导通风排烟排风中图分类号: U46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引言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里,由于空间、土地资源紧张,价格昂贵,汽车库通常建在地下,并且好多常常和人民防空工程结合在一起。

地下汽车库以其面积大、节约建筑用地、管理集中等优势而越来越受到业主的青睐。

而地下建筑较地上建筑而言密闭程度高,污染物不易扩散,尤其汽车在运行中会排出大量的含有CO、氮氧化物、硫化物、铅微粒,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要求,这类汽车库均需设置机械通风。

如何改善地下汽车库的空气品质,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并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是进行地下车库通风与排烟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2、设计过程常见问题和处理方式在实际工程中,常见的通风方式以全面通风方式居多。

这种情况对通风系统的设计要求也比较全面,复杂。

以下以笔者设计的北京靛厂新村某住宅楼地下车库为例,对典型的车库通风排烟系统进行的设计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

本工程位于北京靛厂新村某住宅楼地下二层、三层,其中地下三层为平战结合的六级人防地下室,战时为物资库,平时为汽车库,面积3269.85 m2,层高3.4米,最大梁高为800mm,此处实际净高为2.6米,地下二层, 面积3990.03m2,层高3.1米,最大梁高800mm,但由于梁上返300mm,故此处实际净高为2.6米。

(本工程中地下三层战时作为人防工程,是最常见的六级物资库,只有清洁式通分,和平时通风系统并联即可,在这里不做讨论)。

2.1、确定汽车库通风方式。

根据现行《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建筑设备专业设计技术措施》中规定的原则如下:(1)停车库可开启的门窗面积每辆车》0.3m2、且分布比较均匀时,可以采用机械通风、自然排风的通风方式。

高层住宅地下车库排风系统施工方案

高层住宅地下车库排风系统施工方案

高层住宅地下车库排风系统施工方案地下车库是现代高层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车库内空气的流通和排放,达到良好通风效果,设计和施工合适的排风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就高层住宅地下车库排风系统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一、方案设计在进行地下车库排风系统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

设计人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车库规模:根据车库的面积和高度,计算出所需排风设备的数量和位置。

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够得到合适的排风服务,避免死角和堵塞。

2. 设备选择:根据地下车库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排风设备,如离心风机、轴流风扇等。

考虑设备的风量、噪音、能耗等指标,确保选择的设备符合工程要求。

3. 通风口设置:根据车库结构和实际需求,在合适的位置设置通风口,保证新风的引入和污浊空气的排出。

4. 电气设计:对于排风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应进行仔细的设计。

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同时能够根据车库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自动调整排风量。

二、材料与设备采购设计完成后,需要对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进行采购。

应选择优质可靠的材料和设备,以确保施工质量和系统的可靠性。

同时,需按照设计要求购买所需数量的材料和设备,并留出一定的备用量,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三、施工流程1. 准备工作:施工前,应对车库进行清理,清除杂物和灰尘。

同时,验收材料和设备,确保质量合格。

2. 吊装设备:根据设计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使用吊车等设备将排风设备吊装至预定位置。

确保设备稳固,与车库结构连接牢固。

3. 安装管道:根据设计方案,安装排风管道系统。

确保管道连接紧密,无漏风现象。

同时,应根据车库结构的情况,合理安排管道的布置,避免出现狭窄或拥挤的区域。

4. 电气连接:安装并连接排风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

确保电气线路正确连接,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同时,应做好防护工作,避免电气设备受潮或渗水。

5. 测试调试:施工完成后,对排风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

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排风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车库通风与排烟系统设计方法步骤整理总结规范的适应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大量兴建高层建筑及住宅小区,设计中都设有地下车库。

从平战结合考虑,这些地下室平时一般用作高低压配电室、泵房、水池、制冷机房等设备用房和地下汽车库,而战时兼作二等人员掩蔽所的五~六级人防工程使用。

根据现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及《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版)的相关规定,对住宅小区及高层民用建筑所属的汽车库及人防地下车库,均应按现行《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的要求进行平时的通风排烟设计。

随着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全面和强制推行,地下车库的通风设计还必须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的有关规定。

车库的通风量计算由于缺乏准确的计算资料,工程实际中对车库通风量多采用估算的方法。

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第4.4.2条规定:一般地下停车库汽车为单层停放,采用机械通风系统时,机械排风量可按换气次数计算:“1)当层高小于3m时,按实际高度计算换气体积;当层高大于或等于3m,按3m高度计算换气体积。

2)商业建筑停车库汽车出入频率较大时,换气次数按6次/h;汽车出入频一般时,换气次数按5次/h;住宅建筑停车库汽车出入频率较小时,换气次数按4次/h。

”车库的通风系统的布置1、车库通风机一般风量较大,风压较小,故都采用离心风机。

由于风机运行时间长,全年不停,从节能考虑应选择运行效率高的风机,在工程中常采用双速混流风机代替离心风机。

2、车库通风要求有全面均匀的机械排风装置,并尽量利用车库出入口车道及外窗自然进风;为保证此进风方式气流组织的合理性,在设计排风、排烟系统时,应将排风口、排烟口布置在远离车库出入口处,以防止气流短路。

车库自然补风量可按车道出入口断面风速0.5~1.0m/s进风速度计算。

车库内无直接通向室外的车道出入口的防火分区,应设置机械进风系统。

总进风量按不小于总排风量的50%(宜按80-85%)计算。

车库排风量应大于进风量,以便场内有一定的负压,防止场内空气流入与之相邻的房间。

由于车辆尾气(主要是CO)比空气轻,再加上汽车发动机的发热,废气易滞留在上部;而汽车引擎空转时在下部排气,同时汽油蒸汽比空气重,因此,在废气未及扩散就能从下部直接排除则为上策。

所以原来的设计规范及技术措施均要求排气口宜上、下分散布置,下部排除2/3,上部排除1/3。

由于受车库建筑结构的限制,工程实际中,车库排风口均集中布置在停车位上部,下部排风口已取消。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0-052-2006)第5.3.39条规定:“地下停车库的通风系统的排风系统,宜与机械排烟系统相结合,自车库外部至排风的气流流场应设计合理。

排风系统风管宜在车库上部布置,排风风管按干管方式布置,不宜设计大量排风支管;采用双速风机时,应视风机低速运行的噪声值,决定是否配置消声装置。

”这条规定,为简化车库通风系统布置设计,合理节省造价,提供了依据,可作为其它地区工程设计参考。

车库通风系统的设计民用建筑及住宅小区人防地下室汽车库通风系统包括:战时人防通风系统,汽车库平时送风、排风系统,消防排烟、排烟补风系统。

战时人防通风系统及消防排烟、排烟补风系统是专用系统,只有在战时或火灾发生的非常时期才投入运行,平时仅需实行定期检修、保养。

为节约投资,节省建筑空间,便于维护、管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通常情况下,宜采用部分系统兼用的设计方案。

根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规范规定,各通风系统设备、管道配件等技术要求不同,风量计算依据各异,相差悬殊(见表1),这些差别给系统的兼用设计和运行管理带来了一些困难。

由于各系统所要求的风量、风压不等,改变系统的风量、风压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①单风机双速驱动;②增减风机运行台数;③转换不同型号风机运行。

地下车库(兼人防地下室)平时机械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合用设计根据《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第8.2.2条规定,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其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最大可达到2000m2。

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确定。

因此,为了系统控制方便,一般送风机、排风机均不宜(也无需)负担2个以上防烟分区的通风。

汽车库平时排风系统主要用于排除汽车废气,改善车库环境。

由表1可以看出,地下车库最小排风量与最小排烟量取得了统一,机械排风系统可与排烟系统合用,工程实践中使用较多的布置方式为:排风、排烟干管合用,支管功能共用(排风口与排烟口兼用)的系统。

这种系统只在车库上部设排风口(兼作排烟口),排风口采用普通百叶风口。

采用一台双速高温排烟风机,排风机入口设置常开型280℃排烟防火阀。

双速高温排烟风机在平时停车少时可手动低速运行;火灾时再自动切换至高速排烟状态。

这种系统优点是排风均匀,排烟到位、及时,并且系统控制简单,造价低廉。

另外,人防地下室战时无消防排烟系统,战时排风系统一般采取自动排气阀超压排风方式,因此无需与车库机械排风(烟)系统合用。

战时人防通风系统、汽车库平时送风系统与消防排烟补风系统的兼用设计战时人防通风系统按防护单元设置,汽车库平时送风系统与消防排烟补风系统按防火分区设置,当防护单元与防火分区一致时,这些系统可共用一条风道。

人防清洁通风与滤毒通风风量较小,要保证人防通风要求,风机必须可以采取手动兼电动驱动方式,因此用增减风机运行台数方式转换更易满足使用要求。

由表1知,车库平时送风量比排烟补风量和人防通风量较大,因此,若按平时送风风量和规定的管道和风口风速来确定系统管径和风口尺寸,就能保证人防通风和消防排烟补风的要求。

同时,平时送风机外形尺寸较大,风机台数多时占用的建筑空间亦较大,当通风机房面积较小时,用单风机双速驱动更合适:平时高速运行,排烟补风时低速运行。

图1是战时人防通风系统、汽车库平时送风系统、消防排烟补风系统兼用的系统示意图。

战时,关闭密闭门13和密闭阀门8,打开插板阀11,平时送风机9停止运行。

需要滤毒式通风时,关闭密闭阀门4,开启密闭阀门5.7,启动人防通风机6其中一台;需要清洁式通风时,关闭密闭阀门5.7,开启密闭阀门4,人防通风机6两台同时运行。

在平时,关闭插板阀11,开启密闭门12和密闭阀门8,平时通风机9以高速运行;当接到火灾信号,系统需作排烟补风运行时,平时通风机9自动切换成低速档运行,减少送风量。

插板阀12只在隔绝通风时开启。

面积较小的单层地下车库,其平时送风和消防排烟补风可采用车道自然进风方式。

此时,兼用系统仅为人防通风,防护通风设备和风管均可暂不安装。

l消波设施2粗过滤器3过滤吸收器4.5.7.8手动密闭蝶阀6人防通风机9平时送风机10止回阀11.12插板阀13密闭门车库的诱导通风诱导通风的使用依据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5.5.11条规定:“地下停车库的通风系统,宜根据使用情况对通风机设置定时启停(台数)控制,或根据车库内CO浓度进行自动运行控制。

” 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0-052-2006)第5.3.36条也规定:“停车库的通风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或采用无风管诱导通风系统。

”这条规定,为采用无风管诱导通风系统提供了设计依据。

称诱导通风系统能根据车库内CO浓度进行自动运行控制,确保车库良好通风换气,无需通风管道、可有效降低车库层高,节能、节约投资等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诱导通风系统概述诱导通风系统的组成诱导通风的原理在许多资料上均可找到,在此不再繁述。

诱导通风系统包括送风风机、诱导风机(多台)和排风风机,其中诱导风机由超薄箱体、低噪音前向多翼离心风机、可任意调节方向的喷嘴三部分组成。

系统的流程是由主送风机提供清洁空气源,诱导风机将其与室内污染空气进行混合,并沿预定的方向流向排风口,由主排风机排出车库。

诱导通风系统工作流程如下图2:诱导通风系统的特点1)节省空间,减少工程投资一般诱导风机箱体仅250mm高,可在梁间布置,直接吊挂于楼板下,有效降低设计层高约400mm以上,减少地下工程开挖和浇筑混凝土等施工费用,降低投资;避免了风管与其他管线(电缆桥架、消防喷淋管道等)的交叉问题,也使车库内空间开阔,布局简洁美观。

由于诱导系统的排烟风管不再兼作排风管,故排烟管内风速可加大至15~20m/s,每个排烟口的覆盖半径可达30米,最终使排烟管的尺寸和布管密度较常规做法大幅减少,可相应的把排烟管布置在室内四周沿墙或其它不占用通行的位置。

2)施工简单,安装灵活诱导风机体积小,重量轻,无需接管;安装形式灵活多样,纵吊、横吊、壁挂均可;单相220V电源,配线简单。

3)管理方便,节省运行费用由于无通风管路,送、排风风机所需风压降低,电机功率随之下降,有效解决运行费用高的问题,避免采用传统通风系统形式,业主或物业分时段运行、甚至不运行带来的车库内部空气质量差的矛盾。

同时,诱导通风系统运行噪音低,维修量小。

当车库具备良好的自然进风条件时,如有直接通向室外的车道、疏散出口或设有百叶外窗,可以不设机械送风系统。

使节能不仅仅表现在数量的节约,更加节省高品位能源。

4)通风效果好诱导通风系统能够有效扰动周围空气,增加车库上、下部气流紊动,使沉积于车库下部的有害气体随气流向排风口流动,解决了下部排风口设置困难的问题。

同时,有利于排除车道两侧的有害气体,不易产生死角,空气品质好;喷嘴方向可以随时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建筑形式;室内空气分布均匀,有害物经稀释后平均浓度降低。

智能型诱导风机自带CO感测探头,可以对风机附近空气的CO浓度进行采样,由反馈信息自动控制诱导风机的启停。

因此,诱导通风系统仅靠诱导风机单独运行(送、排风风机停止运行)也能使室内空气流动,避免出现局部空气质量恶劣的情况。

这种方式较好地满足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5.5.11条要求。

诱导通风系统布置的原则1)合理设置主干线为设置出稳定的活塞式空间,要因地制宜,根据工程实际形状及进、排风口的部位,先设置主干线,再设置辅助喷嘴对空气进行搅拌,避免污染物在近地面处积聚、产生死角。

综合考虑车位的分布和车尾(污染物排放处)的方向来布置喷嘴,尽可能使清洁空气主流场位于主车道上,而将辅流场布置在停车位上,与主流场风机形成一定夹角,及时稀释汽车入库过程中尾气排放的有害物。

2)防止气流短路由于地下车库中送、回风竖井的布置受地面建筑等许多因素制约,有时送、排风口相距很近,这时就需要利用喷嘴来虚拟分隔,设置好流程,防止短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