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的内部构造
茎的解剖构造ppt

2.通常不产生周皮。
石斛茎的简图
1.表皮 2.维管束 3.薄壁组织
3.维管束多数、散生。维管 束的类型多为有限外韧型。 中央及维管束间常无明显的 髓部。
三、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
形成层活动产生的一切组织和构造都是 次生组织和次生构造。所以茎的次生构造就是: 茎外皮层恢复分生能力转变成为木栓形成层,木 栓形成层向外分生分化产生木栓层,向内分生分 化产生栓内层而形成周皮。
6.髓射线
7.次生韧皮部
8.筛管
9.形成层 10.导管
1.表皮 2.厚角组织 3.皮 层
11.木纤维
12.木薄壁细 胞
4.初生韧皮纤维 部
5.韧皮
6.木质部
7.形成层
13.髓
8.髓
9.髓射线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Ⅱ. 单 子 叶 植 物 茎 的 初 生 构 造
与双子叶植物茎初生 构造的区别:
1.终生只具初生构造。
木本植物的次生木质部由于受季节交替 的影响,其木质部组织常出现疏密的不同,而产 生所谓年轮(annual ring)
1.表皮
2.橙皮甙结晶
3.厚角组织4.皮层5内皮层6.韧皮部7.形成层
8.木质部
9.髓
1.表皮 角组织
2.皮层
3.厚
4.内皮层 5.韧皮部 6.形成层
7.木质部 8.髓
双子叶草本茎的次生构造
茎的解剖构造
茎(stem)为植物体的主干。愈向上愈尖 细,最先端为茎尖。自茎尖以下,初生构造、
次生构造、甚至三生构造相继出现。初生 构造和次生构造在种子植物中普遍存在。
三生构造仅在个别种类存在。
一、茎尖的构造
茎尖与根尖相似。但最大的不同, 主要在于茎尖最先端无根尖类似的根冠,但 有能形成叶和芽的原始突起,即叶原基和芽 原基。这一无根冠的茎尖,此时则称为生长 锥(growth cone)。自生长锥由上而下, 亦有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之分。与根相 似,茎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三生构造亦 仅是在成熟区后相继出现。
识别药用植物的显微构造—识别茎的内部构造

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茎横切面简图
1.表皮 2.皮层 3.厚角组织 4.内皮层 5.形成层 6.韧皮部 7.木质部 8.髓
厚角组织
表皮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皮层
髓
鱼腥草茎的横切面
髓
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表皮
皮层
油细胞 髓射线 韧皮部 束中形成层 木质部
五、双子叶植物根状茎的构造
木 ) 茎
的
初生木质部
次
生
髓
构
造
双子叶木质茎的次生构造
周皮 皮层
椴树茎
髓射线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年轮
维管 射线
需掌握的几个名词
1.维管射线:在次生生长中,部分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产生次生射线,贯穿 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位于韧皮部的称为韧皮射线,位于木质部的称为 木射线,形成横向联系的薄壁组织。P81 2.年轮:当年的秋材与次年的春材界限分明,形成一个同心环,一年一环称 年轮。P82 3.落皮层:新周皮及其外方被隔离得不到养料而死亡的组织合称为落皮层。 4.树皮:是指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包括次生韧皮部、皮层、周皮。P83 如肉桂、厚朴、杜仲、秦皮、合欢皮等。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特点
1.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的扁平细胞组成,细胞的外壁稍厚,常被有角质层 或蜡被、毛茸、气孔等附属物; 2.皮层面积小,或有机械组织分布; 3.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 4.有髓与髓射线。 髓射线:位于各个初生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区域,外连皮 层,内接髓部,细胞常径向延长,在横切面上呈放射状排列,称髓射线, 也称初生射线,具横向运输和贮藏的作用。P80
六、双子叶植物茎及根状茎的异常构造
植物的茎结构层次

植物的茎结构层次茎是植物体中一种重要的器官,它承载着植物的生命活动和营养输送。
植物的茎具有复杂的结构层次,不仅能提供支撑和稳定的功能,还能参与光合作用和水分传导。
本文将以植物茎的结构为主线,介绍茎的组成和不同层次的结构。
一、茎的基本构造植物的茎由多层组织构成。
最外层是表皮组织,起到保护和防止水分流失的作用。
在表皮下层是皮层组织,它主要储存水分和养分。
继续向内,是维管束,它由导管和木质部组成,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输送。
最内层是髓部,主要起到填充和支持的作用。
二、茎的主导组织:维管束维管束是茎的主导组织,由导管和木质部组成。
导管负责水分和养分的上下输送。
细长的导管细胞连接在一起,形成导管。
导管内的水分和养分通过细胞膜的孔隙连接到相邻细胞,形成连续的输送通道。
木质部包裹着导管,在支持和防止导管破裂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木质部中的细胞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使茎具有硬度和耐压性。
三、茎的分级结构茎根据不同的层次可以分为主茎、侧茎和细茎。
主茎是植物幼体发出的第一个茎,它由种子中的胚轴发育而来。
它是植物的主干,负责支撑和生长。
主茎可以分枝,形成侧茎。
侧茎从主茎发出,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形成植物的分蘖。
细茎是茎的细小分支,负责单个叶子或花朵的生长。
四、不同植物的茎结构不同植物的茎结构也有所不同。
木本植物的茎主要由木质部组成,质地坚硬,能够提供强大的支撑力,使植物能够长得更高。
而草本植物的茎则比较柔软,通常分为匍匐茎、匍匐茎和直立茎。
匍匐茎在地面上爬行,便于植物的繁殖和生长。
匍匐茎是茎的伸长部分,使植物能够与光线更好地接触。
直立茎则使植物能够快速向上生长,获得更多的阳光。
五、茎的适应性结构茎的结构也会根据植物所处的环境而变化。
例如,在干旱地区生长的植物,茎通常较为肥厚,以储存大量的水分。
这样的茎被称为“肉质茎”。
在寒冷地区生长的植物,茎会在地下生长,并且有着较为粗壮的外壁,以防止受冻。
这种茎被称为“地下茎”。
六、茎与植物的生长茎对植物的生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茎的组成

树 皮 里 有 筛 管 能 运 输 叶 制 造 的 环剥后,经过夏天,到了秋天,环 如果树皮的环剥发生主干, 养 料 剥处会出现什么现象?什么原因? 而不是在侧枝上,会怎样?
(四)树皮的作用
树皮主要是为了运送养料,还能防寒防暑 防止病虫害。 经济价值 :
作业:
1、茎的外部特征( 茎上有节和节间,节上有叶和芽 )。 2、茎的内部构造( 树皮 )和(木质部 )。 3、茎按质地分为( 木质茎 )和( 草质茎 )。 4、木质茎的特点是(高大坚硬);又可以分为(乔 木 )、( 灌木)和( 藤本)。 5、草质茎的特点是(矮小柔软)。 6、导管的作用:运输水分 筛管的作用:运输养料
木质部草质茎木质茎生有木质茎的植物叫木本植物龙爪槐悬铃木冬青迎春主茎明显而又直立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叫做乔木没有明显主茎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叫做灌木生有草质茎的植物叫做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观察放在红墨水中带叶的枝条植物茎里运输水分的管道叫做导管叶脉导管和叶脉是相通的春天有人在树的侧枝上环剥一圈1cm宽的树皮导管会怎么样
按质地
高大坚硬
木本植物
草质茎: 即木质部不甚发达的茎。
矮小柔轻
草本植物
树皮
韧 皮 部
形 成 层 木质部
草质茎
木质茎
生有木质茎的植物叫木本植物
迎春
悬铃木 龙爪槐 主茎明显而又直立的多年 生木本植物叫做乔木
冬青 没有明显主茎的多年生 木本植物叫做灌木
生有草质茎的植物叫做草本植物
超级比一比
木本植物
这是植物的那部分
茎的组成
共同特征
茎的外部形态:
一般正常茎的外 部形态 :茎上有节
与节间,节上生叶、芽 和花明显、下 部少分枝; 灌木:矮小、主干不显、下 部多分枝; 藤本:长大、柔韧、上升必 需依附它物。
药用植物学课件——茎_图文

心材
边材
维管形成层 *韧皮部
*树皮
*周皮
*木栓形成层 *木栓层
落皮层( 树rhy皮ti(dboamrke) )
木通
通草 大血藤
厚朴:化湿导滞、行气平喘、化食消痰
杜仲:强壮剂、降血压
**(四)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特征
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单子叶植物实心茎结构特点:
维管束散生在基本组织当中
通脱木 Tetrapanax papyrifer
通草
通 草
(三)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
**1.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 2.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构造
**1.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
(1)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结果
(1)束中形成层的活动 (2)束间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 (3)次生射线的产生
*次生木质部(secondary xylem)
小檗的叶刺
3.钩状茎(hoot-like stem):由腋 芽发育而来,弯曲成钩状,粗 短坚硬而不分枝。
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惊
4.茎卷须(stem tendril):
栝楼: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
5.小块茎(tubercle)和小鳞茎(bulblet): 有些植物在地 上茎的 叶腋上常形成小块茎,如山药的零余子(俗称山药豆),半夏 叶柄上常由不定芽形成小块茎(珠芽)。有些植物在叶腋或花 序处由腋芽或花芽形成小鳞茎.
4.叶腋(axil):茎与叶形成的夹角。在茎的顶端和 节处叶腋有*芽(bud)
5.枝:带着叶的茎。有时有长枝和短枝之分,一般 短枝着生在长枝上,能生花结果。
长枝:节间长
短枝:节间短
6.叶痕和叶迹(leaf scar,leaf trace):
【植物学】茎的解剖结构

【植物学】茎的解剖结构⼀、茎尖分区茎的顶端叫做茎尖,是由叶芽活动形成的。
顶芽活动时,⽣长锥的原⽣分⽣组织分裂,向下产⽣初⽣分⽣组织,初⽣分⽣组织经初⽣⽣长形成初⽣结构,从⽽形成茎尖。
(⼀)分⽣区茎尖分⽣区⼜称⽣长锥,⼀般为半球形,由⼀团具有分裂能⼒的原分⽣组织所构成。
1.原套-原体学说原套-原体学说将茎尖⽣长锥分为原套和原体两部分。
原套位于其表⾯,由⼀层或数层排列整齐的细胞组成。
它们进⾏垂周分裂,扩⼤其表⾯积,原体是原套内侧的⼀团不规则排列的细胞,它们可沿着各种⽅向进⾏分裂,增⼤体积。
在营养⽣长过程中,原套和原体的细胞分裂活动,互相配合,故茎尖顶端始终保持原套、原体结构。
⼤多数的双⼦叶植物,原套通常是两层,⽽单⼦叶植物则有⼀层或两层。
2.细胞组织分区学说根据细胞学特征和组织分化动态观察。
在裸⼦植物和已研究的⼤多数被⼦植物中发现茎端有分区现象。
在原套、原体的中央部位,各有⼀个原始细胞群,前者称为顶端原始细胞区,后者的称为中央母细胞区。
这些细胞较⼤,并具较⼤的核和液泡,染⾊⽐周围的原套、原体细胞浅,细胞分裂较为频繁。
这两群原始细胞分裂形成了围绕在它们周围的周围分⽣组织区和下⽅的肋状分⽣组织区。
肋状分⽣组织区⼜称髓分⽣组织区,其细胞较周围分⽣组织细胞更液泡化,主要进⾏有规律的分裂,因⽽形成特殊的“肋状”。
有些植物在肋状分⽣组织区和周围分⽣组织区上⽅还有整体如浅盘状的形成层状过渡区,其细胞在茎端纵切⾯上尉扁平状,排列整齐,如同形成层及其衍⽣细胞所下形成的形成层带。
形成层状过渡区在叶原基形成的间隔期可以有体积的变化。
分⽣区下⽅形成初步分化的初⽣分⽣组织;由原套的表⾯细胞分化的原表⽪层,周围分⽣组织和肋状分⽣组织分化形成的基本分⽣组织和原形成层。
(⼆)伸长区伸长区由原表⽪、基本分⽣组织、原形成层三种初⽣分⽣组织分化出⼀些初⽣组织,其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逐渐减弱,伸长区可视为顶端分⽣组织发展为成熟组织的过渡区域。
认识药用植物茎的特征 茎的内部构造 茎的异常构造 药用植物识别课件

1
茎的形态和类型2来自茎的变态3茎的内部构造
3 茎的内部构造
3.1 茎尖的构造 3.2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3.3 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3.4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 3.5 茎的异常构造
茎的异常构造
某些双子叶植物茎或根状茎除了能形成正常的维管构造以外,通常有部分薄 壁细胞,还能恢复分生能力,转化成非正常形成层。该形成层的活动所产生 的维管束即为异型维管束,所形成的构造即为异常构造。常见的有:
韧皮部 木质部
髓
茎的异常构造
3.木间木栓 在甘松根状茎的横切面上,木间木栓呈环状包围一部分韧皮部 和木质部,把维管柱分隔为数束。
1.髓维管束 2.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 3.木间木栓
茎的异常构造
1.髓维管束 是指位于双子叶植物茎或根状茎髓部的维管束。如大黄根状 茎。
1 1.木栓层
2
3 2.木质部
4
3.形成层 5 4.韧皮部 6 5.髓
6.星点(髓维管束)
茎的异常构造
2.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 当正常的次生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次生维 管柱的外围又形成多轮呈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组织。如密花豆老茎(鸡 血藤)。
简述禾本科植物茎的构造

简述禾本科植物茎的构造禾本科植物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群体,其茎的构造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禾本科植物的茎主要由节点和节间组成,节点是茎的部位,节间是节点之间的部分。
茎的构造可以分为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腔等几个部分。
禾本科植物茎的表皮是茎的外层,主要由表皮细胞组成。
表皮细胞通常具有厚壁和密集的细胞质,可以起到保护内部组织的作用。
表皮细胞中还有一些特殊的细胞,如气孔和毛突等。
气孔可以通过开闭来调节茎内的气体交换,毛突可以增加茎的表面积,提高吸收和散热效果。
禾本科植物茎的皮层位于表皮下方,主要由一层或多层细胞组成。
皮层的细胞通常较大,含有大量的细胞液和细胞器。
皮层可以起到储存养分和保护内部组织的作用。
在一些禾本科植物中,皮层的细胞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提供能量。
然后,禾本科植物茎的维管束是茎的重要组织,主要由导管和木质部组成。
导管是维管束的主要组成部分,分为两种类型:木质部和韧皮部。
木质部主要由木质纤维和导管组成,木质纤维具有较粗壁和较长的纤维,可以增加茎的机械强度。
导管是维管束中的主导组织,主要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输送。
韧皮部主要由韧皮纤维和栅栏组织组成,韧皮纤维具有较细壁和较长的纤维,可以增加茎的柔韧性。
禾本科植物茎的髓腔是茎的中央部分,主要由髓细胞组成。
髓细胞通常较大,含有大量的细胞液和细胞器。
髓腔可以起到储存水分和养分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增加茎的柔韧性。
禾本科植物茎的构造主要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腔等几个部分。
这些部分各司其职,共同协作,使禾本科植物的茎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水分、养分的输送能力。
禾本科植物的茎不仅是整个植物的支撑结构,还承担着养分运输、水分调节等重要功能,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禾本科植物茎的构造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木栓层 2.皮层 3.周维纤维 4.韧皮部 5.木质部 6.纤维束环 7.异型维管束 8.髓
双 子 叶 植 物 茎 的 异 常 构 造
(五)双子叶植物根茎的正常和异常构造
双子叶植物根茎(草本双子叶植物根茎),构造与与 地上茎类似,它的构造特点为: 1. 双子叶植物根茎的正常维管束 (1)表皮通常有木栓组织,少数具表皮或鳞叶。 (2)皮层中常有根迹维管束和叶迹维管束斜向通过。 (3)皮层内侧有时有厚壁组织,维管束为无限外韧 型,成环状排列。髓射线宽窄不一。 (4)薄壁组织比较发达,机械组织一般不发达,细 胞中常有较多的贮藏物质。 (5)中央有明显的髓部。
5.髓pith
存在部位:位于茎的中心部分。 组成:由一些大的薄壁细胞构成。 髓的某些特征:(1)双子叶植物茎具有髓,这区 别与根的初生构造。 (2)一般草本植物的髓部较大,木本植物的髓部 较小。 (3)有些植物髓部呈局部破坏,形成横髓隔,形 成空腔。 (4)有些植物茎的髓含有石细胞,有些植物茎髓 部四周有环髓带或髓鞘。
(3)木栓形成层及周皮
• 木栓形成层的活动:产生周皮 木栓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多量的木栓细胞,细 胞强烈栓化,是死细胞,径向整齐地成行排列; 向内分裂产生少量栓内层细胞,是生活细胞, 往往含有叶绿体,此特称为绿皮层。 皮孔:是周皮上的通气结构。 皮孔的形状、色泽、大小可作为鉴别树种的特 征。色泽有褐色、黄色、赤锈色等,形状有圆 形、椭圆形、线形等。大小从1~2mm左右。
双子叶木质茎的次生构造的主要特征
1.周皮发达,并往往剥落成为落皮层,但周皮的 厚薄主要看树令及树木种类。 2.维管束成环状排列,形成层连续成环,V为无 限外韧型V。 3.次生木质部中有明显的年轮。 4.髓射线狭窄,一般为1~2行细胞宽,射线呈放 射状,并有维管射线。 5.有由薄壁细胞构成的髓。
2. 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次生构造 secondary structure
黄 连 根 茎 横 切 面 简 图
2. 双子叶植物 根茎的异常构造
• 有些双子叶植物的茎和除了形成一般的正常构 造之外,通常有部分薄壁细胞,能恢复分生能 力,转化为额外的形成层,分裂产生多数异型 维管束,形成异型构造。
• 大黄根茎横切面,在髓部有多数异型维管束形 成的星点状纹理。这些异型维管束系由薄壁细 胞恢复分生能力所产生的,每个异型维管束的 形成层呈环状,中央为韧皮部,外侧为木质部, 射线深棕色,呈星芒状射出。
双 子 叶 植 物 茎 初 生 构 造 简 图
1. 表皮
来原: 由原表皮层发展而来。 细胞特点:为一层长方形或方形、扁平、 排列整齐而紧密的生活细胞构,一般不含 叶绿体。 表皮附属物:有的植物具有气孔、毛茸 或角质层或其它附属物。表皮细胞的外壁 比较厚,通常角质化形成角质层,有的还 蜡质层。
2. 皮层
3.初生维管束
(3)束中形成层: 存在部位:位于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 来源:由原形成层遗留下来的具有分生能力1~2 层细胞。 作用:由这些细胞的分生即产生了次生维管组织, 能使茎不断加粗。 维管束细胞的其它特点:某些植物的维管束中含 有分泌组织,而维管束的薄壁细胞中常含有淀 粉、晶体等后含物。
存在部位: 位于表皮内方,
• 细胞特点:为多层形状较大、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 细胞多呈类圆形。(占有的部位不如根的宽广 ) • 细胞特征: 1.靠外方的细胞常含有叶绿体,所以幼嫩茎呈绿色。 2.靠近表皮的部位常具有厚角组织,起机械支持作用。 3.有的植物皮层中含有纤维或石细胞或分泌细胞。 4.有些植物内皮层的细胞中含有大量淀粉,特称为淀粉 鞘,如马兜铃 5.与根的初生构造不同的是,茎的皮层不存在明显的内 皮层。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primary structure • 茎的成熟区作一横切面,观察茎的初生构 造,由外向内可分为: 1.表皮 2.皮层 初生韧皮部 3.维管柱----(1)初生维管束---- 初生木质部
(2)髓射线 (3)髓
束中形成层
初双 生子 构叶 造植 详物 图茎
1. 表皮 2. 厚角组织 3. 分泌道 4. 皮层 5. 初生韧皮纤维 6. 髓射线 7. 纤维 8. 筛管 9. 形成层 10. 导管 11. 木射线 12. 木薄壁细胞 13. 髓
心材与边材
边材:靠近外围边缘的木材,颜色较浅,质地也 较松软,称之为边材。边材具输导能力。 心材:在木材横切面上,中心部分的颜色较深, 质地较坚硬,称之为心材。心材常积累一些代 谢产物使导管和管胞堵塞,失去输导能力。 入药:心材沉积的代谢产物,往往是中药的药效 成分,茎木类药材均以心材入药。 木材三切面:略
(1)维管形成层的来源及分裂活动
• 分裂活动:产生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形成层具 有强烈的分裂活动,向内分裂产生次生木质部,添加 于初生木质部的外方,向外分裂产生次生韧皮部,增 添于初生韧皮部的内方,将初生韧皮部推向外侧。
• 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的数量远多于次生韧皮部,所以 木质茎树木越粗,木材占的比例越大。 • 产生维管射线(次生射线) • 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每隔一定距离分裂产生一些 薄壁细胞,呈放射状分布于次生木质部与次生韧皮部 中间,称为维管射线或称次生射线。维管射线横向运 输水分及营养物质,同时也有贮藏作用。
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生长期短,次生生长有限, 次生构造不发达,其结构特点为: (1)最外层为表皮,表皮上常有毛茸、气孔、角质 层、蜡被等附属物。少数植物形成薄的木栓层, 所以表皮仍留在表面。 (2)维管束多为无限外韧型(少数为双韧维管束), 成环状排列。 (3)某些植物仅有束中形成层而不具束间形成层。。 (4)髓射线一般较宽,髓部较发达。
双子叶植物茎初生构造的识别特征
1.表皮一般一层细胞,具有角质层、气孔、毛 茸及其它附属物。 2.皮层较根为窄,一般为由大型而排列疏松的 薄壁细胞组成,内皮层不明显。 3.维管柱一般不存在中柱鞘,维管束一般为无 限外韧型V,成环状排列。 4.具有髓和髓射线。
(三)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 secondary structure
颓废组织:当次生韧皮部形成以后,初生韧皮部 被挤压到外方,筛管和伴胞等被破坏,细胞界 限不清,称为颓废组织。
药用价值:次生韧皮部中的薄壁细胞中含有多种 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皮类药材 的厚朴、黄柏等,主要取茎的韧皮部入药。
(3)木栓形成层及周皮
周皮产生的来由:木质茎的次生生长强烈,茎不 断加粗,表皮遭到破坏,产生了新的次生保护组 织周皮代替表皮行使保护功能。 木栓形成层的来源: 可由表皮、皮层的最外层细胞、皮层、内皮层细 胞或韧皮薄壁细胞转变而来 存活周期:一般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只有数月就失 去分生能力,依次在其内方又产生新的木栓形成 层,形成新的周皮。
• 由于形成层和木栓形成的分裂活动,使茎加粗, 这个过程称为次生生长。由次生生长所形成的 次生组织组成了次生构造。 • 木本植物的次生生长可持续多年,所以次生构 造很发达。 以下讲述: 1. 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 2. 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次生构造
1.双子叶木质茎的次生构造
• (1)维管形成层的来源及分裂活动 • 来源:束中形成层----原形成层遗留下来的一、 二层细胞。位于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 间。 束间形成层----髓射线细胞部分恢复分生能力, 成为束间形成层。位于邻近束中形成层的髓射 线细胞。 束中形成层与束间形成层合称为维管形成层, 简称形成层。形成层连成一环状。
( 一)、茎尖及发展 部位:茎尖指茎或枝的顶端,为顶端分生组织所 在的部位。呈圆锥状,又叫生长锥。 分区: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三个区。 • 茎尖与根尖主要区别是: 1.茎尖的前端没有类似根冠的构造。 2.生长锥的四周有叶原基,腋芽原基。 3.生长锥分裂出来的细胞分裂、分化进而形成茎 的初生构造。
芽 的 纵 切 面
4.髓射线medullary ray
存在部位:是维管束间的薄壁组织,也称初生射线。 作用:(1)内通髓部、外达皮层,具有横向运 输的作用和贮藏作用。一般草本植物茎的髓射 线较宽,而木本植物茎的髓射线极窄或不明显。 (2)髓射线细胞具有潜在分生能力,在次生生 长开始时,与束中形成层细胞相邻的髓射线细 胞也恢复分生能力,成为整个形成层的一部分, 称为束间形成层。 (3)在一定条件下,髓射线细胞会产生不定芽、 不定根。
药用植物学
茎内部构造
茎的内部构造 教学目标
1.说出茎尖概念、分区及与根尖区别特征 2.说出茎的初生构造特点及识别特征 3.说出茎的次生构造特点及识别特征 4.说出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茎的区别特征 5. 说出根茎的构造特点 6. 解释:周皮、心材、边材、春材、秋材、 年轮
茎的内部构造 stem microstructure
大黄根茎横切面简图(一)
1韧皮部 2.形成层 3.木质部射线 4.星点
大黄根茎横切面简图(二)
-----星点放大图
(六)单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构造特点
(一)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特点 与双子叶植物茎的构造相比,其不同点为: 1. 终身只具初生构造,茎不能无限增粗。 2. 单子叶植物茎的最外层是由一列表皮细胞构成的 表皮,通常不产生周皮。禾本科植物茎杆的表皮 下方,往往有数层厚壁细胞分布,以增强支持作 用。 3. 表皮以内为基本组织和散布在其中的多数维管束, 因此无皮层和髓及髓射线之分。维管束为有限外 韧型。
(3)木栓形成层及周皮
• 落皮层:木本植物的木栓形成层不断更新,新 的周皮不断产生,比较早形成的周皮呈现剥落 状态。因此植物学上把新周皮外方的所有死亡 组织的综合体称为落皮层。 • 落皮层破裂脱落: 有呈鳞片状、环状、纵沟纹、大片脱落等。 有的茎周皮常年积累而不脱落,形成很厚且有 弹性的树皮,如黄柏、栓皮栎。 每种植物的树皮常具有一定形状的裂纹,可作 为鉴别的特征。
3.初生维管束
包括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和束中形成层。 (1)初生韧皮部: 存在部位:位于维管束的外方。 组成:由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和初生韧皮 纤维组成。(初生韧皮纤维往往成群地位于韧 皮部的最外侧。) 分化成熟方向:为外始式, (2)初生木质部: 存在部位:维管束的内侧。 组成: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组成。 分化成熟方向:为内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