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蛋白质 PPT课件
4.公共营养师-营养学-蛋白质

--生命的物质基础
2022年1月修订 下载后可编辑 L/O/G/O
蛋白质
➢ 蛋白质是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重要组成结构,
是功能 因子和调控因子的重要组成成分。
➢ 一般而言,一个60公斤体重的健康成年男性体内大
约有10 公斤的蛋白质,每天有3%的蛋白质更新。
蛋白质的主要生理功能
1、构成机体组织器官,如心脏、肝脏、肾脏、肌肉。 2、构成机体内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酶、激素、神经
递质、免疫蛋白等。 3、构成机体载体: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把运送脂类、
维生素、矿物质、氧气等。 4、维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维持细胞和血管内液体; 5、维持酸碱平衡:保持血液pH值在7.35-7.45之间; 6、帮助组织修复; 7、提供能量。
一、蛋白质的组成:
元素组成:
氮 氧 氢
碳
分子组成:
氨基酸
• 必需氨基酸 • 非必需氨基酸
(2)溶解度低,临床上要现用现配
氨基酸模式
氨基酸模式(amino acid pattern)是指蛋白质中各种必需 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其计算方法是将该种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 定为1,分别计算出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与色氨酸的相应比值, 这一系列比值就是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
鸡蛋蛋白质与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最接近,在实验中常 作为参考蛋白(reference protein)。
常见食物的生物学价值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玉米 生物价60
小米 生物价57
大豆 生物价64
23% 25% 52%
生物价 73
谷类 赖氨酸含量较低 蛋氨酸含量相对较高
豆类则相反
混合食用时, 赖氨酸和蛋氨酸相互补充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蛋白质(营养学课件)PPT课件

目 录
• 蛋白质的基本概念 • 蛋白质的分类 • 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 • 蛋白质的需要量与来源 • 蛋白质与健康 •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与降解
蛋白质的基本概念
01
蛋白质的组成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通过肽键连接形成长链。
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
05
蛋白质与生长发育
总结词
蛋白质是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缺乏蛋白质会导 致发育迟缓、生长停滞,甚至影响智力发育。因此,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 长至关重要。
蛋白质与肌肉形成
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不能自行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则可以由人体自行合成。
蛋白质的分类
根据其来源和组成,蛋白质可分为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
蛋白质的结构
01
02
03
一级结构
指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 顺序,决定了蛋白质的基 本性质。
二级结构
指蛋白质中局部主链的折 叠方式,常见的有α-螺旋、 β-折叠和β-转角等。
03
蛋白质的消化
01
02
03
04
蛋白质的消化始于胃部
在胃中,蛋白质被胃酸和胃蛋 白酶分解为肽和氨基酸
小肠中的胰蛋白酶、糜蛋白酶 和羧基肽酶进一步分解肽,使
其成为更小的肽和氨基酸
这些氨基酸和肽最终被小肠吸 收进入血液
蛋白质的吸收
小肠通过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 方式吸收氨基酸和肽
氨基酸和肽被吸收后进入血液, 随血液循环运送到各个组织器官
《营养学基础》PPT课件

❖ (一)生理功能
1.构成骨骼和牙齿
2.维持神经与肌肉活动
3.促进体内某些酶的活性
4.其他作用
精选ppt
32
❖ (二)吸收与代谢
1吸收
促进吸收因素:
❖ 适量维生素D,某些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乳糖和适当的 钙、磷比例,均有利于钙吸收
不利吸收因素:
❖ 植酸、草酸、过多膳食纤维、碱性磷酸盐、脂肪等;药物四环素、 抗酸药、肝素;蛋白质摄入过高增加肾小球率过滤,降低肾小管 重吸收,使钙排出增加。
❖组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
半必需氨基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胱氨酸 (蛋氨酸)
精选ppt
7
❖ 四、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消化: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吸收 吸收:主动运输,通过载体 载体形式:
❖中性氨基酸载体 ❖苯丙氨酸和亮氨酸载体 ❖亚氨酸载体
精选ppt
8
❖ 氨基酸池:
存在于人体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游离氨基酸统 称为氨基酸池
精选ppt
17
❖ 四、脂类的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膳食脂肪的来源:动物的脂肪组织和肉类以及植 物的种子
膳食磷脂来源:蛋黄、肝脏、大豆、麦胚、花生
膳食胆固醇来源:动物脑、肝、肾和蛋类、奶类 及肉类等
供给量:成人在20—25%,必需脂肪酸不少于总 热量3%
精选ppt
18
第三节碳水化合物
❖ 一、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 (一)单糖
精选ppt
30
❖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1.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2.调节渗透压、酸碱平衡 3.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 4.构成酶系,参与酶的激活等
精选ppt
31
❖ 一、钙
占体重2%,成人体内1200g,
食品营养学蛋白质

瘦体组织*
*瘦体组织:lean tissue
二、AA / EAA (一)AA / 肽
二、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 (一)氨基酸(amino acid,AA)和肽(peptide) (二)必需氨基酸**
(essential amino acid,EAA)
成人
16 13
鸡蛋
22 54
牛奶
27 47
牛肉
34 48
亮氨酸
赖氨酸 蛋氨酸+半胱氨酸 苯丙氨酸+酪氨酸 苏氨酸 缬氨酸 色氨酸
93
66 42 72 43 55 17
66
58 25 63 34 35 11
44
44 22 22 28 25 9
19
16 17 19 9 13 5
86
70 57 93 47 66 17
第一节 Pro
第四节 蛋白质 (protein)
蛋白质 正常人体内Pro 约为16-19%
动态平衡
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
分解
合成
每天约3%的 Pro被更新
肠道 骨髓Pro 更新速度较快
组织Pro不断 更新 修复 图
正常人体内的蛋白质代谢概况
一、功能
一、体内蛋白质功能 1.组织 构成成分
3.供能
2.构成各种 重要生理物质
图
一个体重70kg的正常成人蛋白质代谢及氮平衡
返回消化 返回N平衡
四、营养学评价
四、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
(一)含量(content)
Pro数量≠质量,但如没有一定数量,再好的 Pro其营养价值也有限 含量*是营养价值的基础
*一般以微量凯氏(Kjeldahl)定氮法测定 食物粗蛋白含量=食物含氮量×6.25 食物的粗蛋白含量 大豆30-40%为最高 畜禽鱼蛋类10-20% 粮谷类8-10% 鲜奶类1.5-3.8%
现代营养学之蛋白质

15
16
2 氨基酸如何构成蛋白质
蛋白质结构水平
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
四级结构
16
17
3 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可以在热、化学试剂、重金属的作用下发生变性,生理活性也 随之丧失。 但是在蛋白质消化的过程中,变性却是对于人体有益的。例如鸡蛋在 加热过程中,某些蛋白质会变性: 结合B族维生素生物素的蛋白会变性而释放出生物素; 结合铁的蛋白会变性而释放出铁; 一种妨碍蛋白质消化的蛋白会变性。
2 小肠 胰腺和小肠分泌的酶将 肽链分解为三肽、二肽 和氨基酸。
3 小肠内壁 位于小肠内表面和吸收细 胞内的酶将肽分解为氨基 酸并转移至血液中。
4 血液 血液将氨基酸运送到身体各处。
26
27
蛋白质在胃中的消化
蛋白质在到达胃部的强酸之前,除了在口中的咀嚼和唾液的润湿,不 会发生任何变化。胃酸能够将蛋白质互相缠绕的链解开,然后胃中的 蛋白酶才能够进攻肽键。 你可能会怀疑胃蛋白酶本身作为一种蛋白质,为什么不会被胃酸变性。 其实胃蛋白酶与其他酶不同,它在酸性条件下活性最高。它的任务是 将其它的蛋白质分解成碎片。胃的内衬部分也是由蛋白质组成,内衬 细胞可以分泌一层粘液保护胃部,防止酸和酶的进攻。 胃酸的酸性 很强(pH1.5),纯醋的pH值才大约是3。
钠
钾
22
23
(5)维持酸碱平衡
蛋白质可以作为缓冲物质而维持血液的正常pH值。
23
24
(6)提供能量
24
25
第三节 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蛋白质的消化时从胃部开始的, 消化产物在小肠中吸收,然后通 过血液循环进入细胞合成所需的 蛋白或分解产能。
25
26
1胃 当食物进入胃以后,蛋白 质在胃酸的作用下变性, 然后被酶分解为肽和少量 氨基酸。
第一章 食品营养学之蛋白质(共享版)

第一章蛋白质第一节蛋白质1.根据营养价值,蛋白质可分为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不完全蛋白质。
完全蛋白(优质蛋白):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恰当,不但能维持成人的健康,并能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常见于蛋类、奶昔、肉、豆类等。
半完全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但数量不尽充足、比例也不恰当,可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常见于小麦、大麦、土豆等。
不完全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既不能维持生命,也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常见于玉米胶蛋白、结缔组织、动物皮等。
思考一下,如何评价一种食物的蛋白营养价值?必然丢失氮:机体无蛋白膳食时,每天有皮肤、毛发、粘膜的脱落,妇女月经期的失血及肠道菌体死亡的死亡排除等损失约20g以上,这种蛋的丢失是机体不可避免的。
2.蛋白质生理功能◆机体和生命的物质基础蛋白质具有催化、调节生理功能、运输、肌肉收缩、支撑等重要作用。
◆建造和修复更新组织蛋白质是机体氮元素来源之一,在机体周转很快,能快速更新机体损伤部位。
◆参与机体功能机体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功能不足或者蛋白质摄入过量时,参与机体功能。
◆重要的功能特性第二节氨基酸1.常将侧链不同的20种氨基酸常分为2类: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
常见必需氨基酸8种,其中婴儿必需氨基酸9种,另加了组氨酸(His)。
2.蛋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洛氨酸,因此常将半胱氨酸和洛氨酸称作“半必需氨基酸”。
3.限制氨基酸(LAA):某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缺少或数量不足,将使食物蛋白质合成机体蛋白过程受到限制,也应此限制了此种蛋白质营养价值。
将食物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与人体需要量模式进行比较,相对不足氨基酸称为限制性氨基酸。
缺乏最多的限制性氨基酸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食物中最主要的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和蛋氨酸。
氨基酸模式:必需氨基酸之间相互搭配的比例关系成为必需氨基酸模式。
常将需要量最少的色氨酸作为1,以方便计算。
营养学基础知识 人体需要的营养 蛋白质

克/100克食物 食物名称 蛋白质 9.5 方便面 8.5 面包 25.8 茶叶 2.1 醋 5.6 酱油 0.8 橙 香菇(鲜) 2.2 2.4 金针菇 1.8 油菜 4.1 西兰花 12.1 木耳 0.5 苹果
4.2蛋白质消化率
指消化道内被吸收的蛋白质占摄入蛋白质的百分数。反映了蛋白 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程度,同时还反映了消化后的氨基酸和肽被吸收 的程度。
蛋白质的利用率指食物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在体内的利 用程度,是食物蛋白质营养评价常用的生物学方法。 ①生物价(BV):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的 程度。 生物价=储留氮=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性氮) ×100% 吸收氮=食物氮-(粪氮-粪内源性氮)
蛋白质净利用率(NPU)
反映食物中的蛋白质被人体利用的程度,因此将食物蛋 白质的消化与生物价两个方面都包括了,更能全面反映食物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的净利用率=消化率×生物价= 储留氮×100% 食物氮
人体需要的营养
1、蛋白质 2、脂类 3、碳水化合物 4、能量 5、矿物质 6、维生素 7、水 8、植物化合物
蛋白质(protein)
蛋白质(protein)
一、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 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代谢 三、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四、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五、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分类 六、提高食物蛋白质的营养措施 七、参考摄入量与食物来源 八、缺乏与过量
可以在体内合成的 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脯氨酸、精氨酸等。
3、氨基酸模式:
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它是将该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设为1,再分计 算其它必须氨基酸(EAA)与色氨酸的相应比值,而 得到的一系列比值。
几种食物和成人氨基酸模式
实用营养学【第二节蛋白质】

实用营养学【第二节蛋白质】蛋白质(protein)是一切生命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可见蛋白质对人体是非常重要。
正常成人体内16%~19%是蛋白质。
人体内蛋白质始终处于不断地分解,又不断地合成的动态平衡中,借以可达到组织蛋白不断更新和修复。
肠和骨髓内蛋白质更新速度较快。
但总体来说,人体内每天约更新3%的蛋白质。
一、蛋白质功能1.构成人体组织成分人体任何组织和器官,都以蛋白质作为重要组成成分,所以人体在生长过程中,就包含着蛋白质不断地增加。
人体组织(1ean tissue)中,如肌肉、心、肝、肾等器官含大量蛋白质;骨骼和牙齿含大量胶原蛋白,指(趾)甲含角蛋白;细胞中从细胞膜到细胞内各种结构均含蛋白质。
可见蛋白质是人体不能缺少的构成成分。
2.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物质如含蛋白质的酶,催化体内一切物质分解和合成;激素使内环境稳定,并调节许多生理过程;抗体可以抵御外来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入侵;细胞膜和血液中蛋白质担负着各类物质运输相交换;体液内可溶性且可离解为阴、阳离子的蛋白质,使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度得以稳定;此外血液凝固、视觉形成、人体运动等等,无一不与蛋白质有关。
故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生命存在的形式。
3.供给能量因蛋白质含碳、氢、氧元素,当机体需要时,可以被代谢分解,释放出能量。
19食物蛋白质在体内约产生16.7kJ(4.0kca1)能量。
二、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1.氨基酸和肽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amino acid)以肽键连接,并形成一定空间结构的大分子。
由于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次序和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就构成无数种功能各异的蛋白质,也才有丰富多彩奥妙无穷的生物世界。
构成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有20种(不包括胱氨酸,cystine),见表2-4。
蛋白质分解时次级结构称肽(peptide),含10 个以上氨基酸的肽称多肽(po1ypeptide),含4-6个氨基酸称寡肽(o1igopeptide),含3个或2个氨基酸分别称3肽 (tripeptide)和2肽(dipept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