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生礼仪民俗4(丧葬)
第八讲人生礼仪民俗ppt课件

孕期习俗
1、孕妇饮食禁忌 • 禁食一些动物的肉。其中有些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
孕妇吃了可能会有害,有些则是无稽之谈。 • 吃螃蟹会导致胎横难产,《妇人良方》:“食螃蟹,令子横
生” • 吃兔肉会导致孩子三瓣嘴,《博物志》:“妊娠者不可啖兔
肉,又不可见兔,令儿缺唇。”
3/29/2024
• 满月时,还要抱孩子出户外走动走动, 目的在于让孩子干受外界事物,开眼界, 长见识。
• 旧俗还要为婴儿起乳名。通常取吉字做 名,如贵儿、小龙、祥儿等,但在民间 更多的取贱名,如小狗子、小牛、锁柱、 狗剩等。
3/29/2024
4、百岁 • 旧时,民间多为婴儿举行百日庆贺,所谓
“三日看相,百日看长”, • 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百日是个关,过了
• ——踩生流行产妇挑接生医生 漂亮高学历医生受青睐
3/29/2024
庆贺生子。
1、由于家族制度的影响,中国重男轻女的观 念很深。
• 《诗经·小雅》中记道:“载寝之床,载衣以 裳,载弄之璋”,璋,是美玉,代表富贵尊 荣,这是对男孩的祝愿;
• 生了女孩,“载寝之地,载衣之裼(ti),载 弄之瓦”,瓦,是纺锤,代表心灵手巧,这 是对女孩的希望。
一遍牙齿,再点一束松明,让松脂滴在瓦块 或木片上,再将黑烟熏齿,连染数日,直至 将雪白的牙齿染成墨黑之色。
3/29/2024
3/29/2024
• 黎族妇女的“绣面”。 • 据说,妇女在世不纹身,死后祖先
象征物。
3/29/2024
• 南京在正月初八这一天,送麒麟送子灯到女婿家。 • 男方把灯烧了,并以烧后留下的灰烬形状来预测妇女生子的
性别,“尖者生男,团者生女,是其兆也”。
丧葬习俗里的丧葬礼仪都哪些?

丧葬习俗里的丧葬礼仪都哪些?
1.停尸仪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
2.报丧仪式: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
3.招魂、送魂仪式: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
4.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
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5.吊唁仪式: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6.入敛仪式: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
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
7.丧服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
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8.出丧择日仪式: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9.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
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
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所以有些地方有请人帮哭的习俗。
10.下葬仪式: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
文章摘于:。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冠、婚、丧四种⼈⽣礼仪 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段。
在社会活动中。
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明;举⽌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的恰到好处。
总之⼀个⼈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五礼的内容相当⼴泛,从反映⼈与天、地、⿁神关系的祭祀之礼,到体现⼈际关系的家族、亲友、君⾂上下之间的交际之礼;从表现⼈⽣历程的冠、婚、丧、葬诸礼,到⼈与⼈之间在喜庆、灾祸、丧葬时表⽰的庆祝、凭吊、慰问、抚恤之礼,可以说是⽆所不包,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华民族的尚礼精神。
吉礼居五礼之⼿,它主要是对天神、地祗、⼈⿁的祭祀典礼。
其主要内容可包括三个⽅⾯。
第⼀是祭天神,即祀昊天上帝;祀⽇⽉星⾠;祀司中、司命、风师、⾬师等。
第⼆是祭地祗,即祭社稷、五帝、五岳;祭⼭林川泽;祭四⽅百物等。
第三是祭⼈⿁,主要为春夏秋冬享祭先王、先祖。
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
它的主要内容有: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区礼,以吊礼哀祸灾,以桧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其中,丧礼是对各种不同关系的⼈之死亡,通过规定时间的服丧过程来表达不同程度的北上;荒礼是对某⼀地区或某⼀国家受到饥馑疫疠的不幸遭遇,国王与群⾂都采取减膳、停⽌娱乐等措施来表⽰同情;吊礼是对同盟国或挚遇有死丧或⽔⽕灾祸⽽进⾏吊唁慰问的⼀种礼节。
这三种礼节各级贵族都可举⾏。
桧礼是同盟国中某国被敌国侵犯,城乡残破,盟主国应会合诸国,筹集财货,偿其所失;恤礼是某国遭受外侮或内乱,其邻国应给予援助和⽀持。
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
它主要包括朝、宗、觐、遇、会、同、问、视⼋项。
军礼时师旅操演、征伐之礼,军礼主要有⼤师之礼、⼤均之礼、⼤⽥之礼、⼤役之礼、⼤封之礼。
⼤师之礼是军队征伐的仪礼;⼤均之礼是王者和诸侯在均⼟地、征赋税时举⾏军事检阅,以安抚民众;⼤⽥之礼是天⼦的定期狩猎,以练习战阵,检阅军马;⼤役之礼是国家兴办的筑城⾢、建宫殿、开河、造堤等⼤规模⼟⽊⼯程时的队伍检阅;⼤封之礼是勘定国与国,私家封地与封地间的疆界、树⽴界碑的⼀种活动。
人生礼仪民俗概论

路漫漫其悠远
—— “满月” 诞生礼的一项重要仪式是在婴儿满月的时候进行。在这一 个月内,产妇须“坐月子”,不能出门。在满月这一天就可以为婴儿举 行有亲朋好友参加的庆贺仪式。满月之后 还有在一百天时所举行的庆 贺仪式,称“百岁”,含义是祝福小孩能够健康长寿长。
这种“抓周”,是寄托了上一辈对下一辈子的希望 。
路漫漫其悠远
抓周
路漫漫其悠远
物品 书
笔墨
印章 算盘 稻草 刀剑
意义
物品 尺
钱币
葱 蒜 听筒 芹菜
人生礼仪民俗概论
路漫漫其悠远 2020/4/4
人生礼仪民俗概述
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上所 经历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主要包括诞生礼仪、 成年礼仪、结婚礼仪和丧葬礼仪。此外,标志进 人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度的生日庆 贺举动,也可视为人生礼仪的内容。伴随着人生 不同阶段礼仪的,有许多一般性和奇异的风俗, 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生礼仪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是 社会民俗事象之一,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路漫漫其悠远
人生经历重要阶段见证性标志仪礼
诞生礼、成年礼、 结婚礼、丧葬礼
路漫漫其悠远
人生礼仪民俗的功能
在人的一生中有几个主要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举行不同 的仪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分别加以阐述。 (l)诞生礼仪 诞生礼是人一生的开端礼。一个婴儿刚一 出生,还仅仅是一种生物意义上的存在,只有通过为他举 行的诞生礼仪,他才能获得在社会中的地位,被社会承认 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2)成年礼仪 成年礼仪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 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礼仪。一般来说,举行成年礼仪,有 年龄的规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举行成年礼有不同 的方式与内容,其意义也不尽相同。举行成年礼的最终目 的是使年轻人能成为正式的社会成员,能明白自己的社会 责任感。
丧葬民俗

丧葬,古称凶礼,是一个人人生礼仪中最后一件大事。
俗谚云:“活养死葬”,丧葬虽为凶礼,但毕竟是人生最后的大事。
枣庄地区自古厚葬成风。
从新石器早期的北辛遗址考古发掘的墓葬中发现了儿童用的嗡棺葬和陪葬的石器生产工具;西集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的陪葬器皿,有丰富的黑陶、红陶、灰陶、白陶等各式生活用品。
商周贵族墓不仅有大量的青铜器、玉器等陪葬品,还有随葬的车马坑、殉人,地上有亭堂建筑,地下有祭祀坑;在薛国故城周围几十里范围内发现的大批汉墓群,生动形象的汉画像石、各种陪葬冥器数不胜数。
旧时,枣庄地区基本上全采用土葬,现在,基本都是火葬。
但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尤其在农村,许多人家将已故亲属火葬(火化)后,再将骨灰土葬,治丧标准较高,礼俗相当复杂。
尤其是对正常死亡的年岁比较大的老人,俗称“喜丧”,漆棺厚敛,鼓乐发丧,请道念经,选地安葬。
以此显示儿孙恪守孝道。
旧时,年老死在家中,停灵在堂屋正中间,俗称“寿终正寝”。
人死了,忌说死字,一般说“老了”、“走了”、“过去了”、“回去了”、“去世”、“逝世”、仙逝、与世长辞了等。
停止呼吸叫“倒头”,应该说咽气了,有时候,连咽气也不忍说,只说准备后事吧。
老人在停止呼吸之前,儿女要亲自给洗脸,洗手、洗脚、净身(擦身子),然后给穿上寿衣,寿衣称“送老衣裳”,一般是蓝缎子或蓝布做的,穿上寿袜、寿鞋有的地方也称寿鞋为靴子,带上寿冠即寿帽。
寿衣、寿帽、寿鞋在老人病重期间已准备就绪,也有临时到寿衣店选购的,上面都绣有寿字。
穿送老衣服,一般只穿单数,忌讳穿双数。
穿戴完毕,把死者抬到灵床上,停灵。
认为如果停止呼吸后再穿戴,死者就得不到了,即死者的亡灵就带不走了。
灵堂设在堂屋中间,按方位摆放。
死者头垫寿枕,束双脚,白纸蒙面或蓝布蒙身,头南脚北,仰面向上。
燃“长明灯”,摆上“打狗饼”,盛“倒头饭”,立“影身草”,灵前放“老盆”,孝男孝女举丧、烧纸钱、喊路。
山亭地区用红线系铜钱(俗称制钱)放入死者口中,有仿古人含玉之意。
第八章 人生礼仪民俗《中外民俗》ppt 课件

2)韩国人生礼仪民俗 3)印度人生礼仪民俗 4)越南人生礼仪民俗
8.3 外国人生礼仪民俗
8.3.2 美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1)美国人生礼仪民俗 (1)婚俗 (2)丧俗
2)加拿大人生礼仪民 俗
3)巴西人生礼仪民俗
8.3 外国人生礼仪民俗
8.3.3 欧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2)成年 礼仪
•(1)冠、笄之礼 •(2)穿裤、换裙 •(3)文身、染齿
3)婚姻 礼仪
•(1)抢婚习俗 •(2)入赘习俗 •(3)表亲婚 •(4)转房婚 •(5)不落夫家
8.2.2 少数民族人生礼仪民俗
4)丧葬 礼仪
• (1)安葬方式及其分类 • ①火葬。 • ②土葬。 • ③天葬。 • ④塔葬及其他。 • (2)丧葬的礼仪表现 • ①停尸。 • ②招魂。 • ③报丧。 • ④吊唁。 • ⑤入殓。 • ⑥送葬。
第8章 人生礼仪民俗
8.1 人生礼仪民俗概述
• 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上所经历的不同的仪 式和礼节,主要包括诞生礼仪、成年礼仪、结婚礼仪和丧葬 礼仪。此外,标志着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 度的生日庆贺仪式,也可视为人生礼仪的内容。伴随着人生 不同阶段礼仪的,有许多一般性的和奇异的风俗,它们共同构 成了人生礼仪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是社会民俗事象之一,是 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3)庆贺生子
2)成年礼仪
(1)相亲、订婚阶段:媒、贴、聘
(1)初终
(2)设床
3)婚姻礼仪 (2)迎娶阶段
4)丧葬礼仪 (3)沐浴、更衣
(3)认姻亲关系
(4)报丧
(5)大敛
8.2.2 少数民族人生礼仪民俗
参加丧事礼仪_丧事礼仪与禁忌

参加丧事礼仪_丧事礼仪与禁忌生老病死,这本就是人生的常态,那么要去参加丧事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加丧事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参加丧事礼仪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把对亡者处理当作极为庄严的事情。
亲友逝世了,我们通常都要到殡仪馆向其遗体告别,参加其葬礼或吊唁活动。
这种场合气氛肃穆,由于亲人去世,丧者家属情绪都比较哀伤。
为了体现自己对死者的尊重和对丧家的同情,参加丧礼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持悲伤的情绪。
不能面无表情,无动于衷,更不能露出厌烦的神情甚或笑容。
着深色服装(或白色上衣深色裙裤)。
切忌穿得大花大绿;衣袖上要戴上黑纱,也可在胸前佩上白花。
不可昂首阔步,而应微微低头,缓步慢行。
讲话时发音要低调,不能有怪腔。
不可与参加丧礼的人交头接耳,议论其他事情,甚至谈笑风生;更不可结群吵闹,嬉戏追逐。
坚持参加到底,不中途退出。
对死者的家属进行劝慰,用温情关切的语言劝其节哀振作精神。
冷漠处之或哑口无言都是不适宜的。
祭扫的礼仪祭奠是对已逝先人的一种纪念形式。
一般可分两类:家庭祭奠和第1页共9页扫墓祭奠。
家庭祭奠,一般在父母、祖父母的生辰或忌日时举行。
通常是面对遗像,占燃馨香三炷和供奉水酒三杯,或者是以素色鲜花一束作为清供,以示纪念。
扫墓祭奠,一般在清明节、中秋节或春节举行。
祭扫先人墓地,一般有以下几项内容:馨香三炷,鞠躬悼念,寄托哀思。
墓前祭奠,过去凡晚辈都要行跪拜大礼,现在多以三鞠躬代替。
整修陵墓。
一般是给坟墓培土,并整修墓道。
由于平时雨水冲刷或其他原因,墓道或坟头自然受损,利用祭扫之际,可以进行整修和培高。
墓表可铲些草皮贴上,使草蔓延覆盖后可减少水土流失。
有的还可植树以作纪念。
献上花圈或一束鲜花,并打扫、清理坟墓周围环境。
亲友骨灰寄放在殡仪馆的,可献上微型花圈或绢花束,把骨灰盒的积尘掸净,瞻仰遗像,鞠躬行礼,并低头默哀。
丧事礼仪与禁忌(一)死亡禁忌死亡是自然规律,然而人们却极力回避,原因是死亡毕竟是凶祸灾难,对人们来说接触甚或听说死亡之事都是不吉利的。
中国传统礼仪之人生四大礼仪ppt课件

生命不易 且行且珍惜
请思考
拓展阅读
谢 谢 聆 听
结 婚 礼
三书
结 聘书、礼书、迎书
六礼
婚
礼 纳采、问名、纳吉
纳征、请期、亲迎
生有所养 死有所葬
丧 葬 礼
乾陵秦陵兵马俑源自丧 葬 礼丧葬的意义
1、哀悼逝者。 2、评价逝者。 3、祈求护佑。
丧 葬 礼
殡葬方式
A、则投之江流——水葬 B、 则焚为灰烬 ——火葬 C 、则瘗埋之也——土葬 D 、则及于中野——天葬
抓周
物品 书
意义 学者专家
物品 尺
笔墨 作家画家
钱币
印章 算盘 稻草 刀剑
大官 从商 农事 军官
葱 蒜 听筒 芹菜
意义 设计建筑
富有 聪明 计算 医生 勤劳
诞 生 礼
笄礼
冠礼
成 人 礼
四喜
宋· 汪洙
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结 婚 礼
三书六礼 花轿迎亲
拜堂 宴宾 闹洞房 合卺(jǐn) 结发及洞房
请思考:
你认为人生最重要 的四大礼仪分别是?
阶段
四大人生仪礼 出生 成人 结婚 死亡
仪礼 意义
人 生 起 点
人 生 终 点
诞生礼 成年礼 结婚礼 丧葬礼
珍爱 肩负 恪守 寄托 生命 责任 承诺 哀思
报喜
诞 命名 生 满月 礼 百日
周岁
报喜
子生,
诞
男子设弧于门左,
生
女子设帨于门右。
礼
——《礼记•内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丧葬礼包括丧礼和葬礼两部分。
❖ 丧礼是指死者临终直至落葬之前的一系列仪 式行为。
❖ 葬礼是指各种不同的葬法以及落葬时的仪式 行为。
❖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
——《论语》
❖ 孝子之重其亲也,慈亲之爱其子也,痛于肌 骨,性也。所重所爱,死而弃之沟壑,人之 情部忍为也,故有葬死之义。
7、出殡
❖ 出殡俗称出山、送葬,即将装有死者的棺材送往事 前选好的坟地下葬,古代素有厚葬之俗,对出殡尤 为重视,它不仅被视为死者的哀荣,也被当作生者 的显耀。出殡仪式一般分为辞灵、启灵、抬棺、路 祭等程序
1)辞灵:出殡前亲友向灵柩行礼告别。
子孙摔盆
2)启灵,抬棺
3)路祭(封路过桥撒纸钱)
8、下葬(入土为安)
也安息在树木之上。
由于当时加工能力尚很落后,安葬死者场不用葬具,可能是出于对夭折 儿童的喜爱,把儿童的尸体装入日常使用的陶罐中,埋在居住地的附近。
这种葬式只适用于少数人,一般认为,它在形成时只用于夭折的儿童。 这些儿童属非正常死亡的“凶死”,因而葬式特殊,一般不得埋入公共墓 地。也由于这些孩子年幼,未成年时举行的“成丁礼”,尚不具备氏族一
❖ 水葬
❖ 水葬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葬法,即将死者遗 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
❖ 下图为印度的水葬。
火葬
火葬就是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灰瓮中、 埋于土、撒于水中或空中的做法。
❖
火葬
骨灰
❖ 火化后的骨灰处理,分为两大类
❖ 将骨灰播种深埋、汇向河海、融入大地、未 久便不知骨灰踪迹者为放弃类。
❖ 造墓树碑、建壁铭石、寄于塔楼之中,埋放 于树木之下,为骨灰安置觅一处所,便于日 后祭祀者为保存类。
般人员的资格,无权像成年人一样葬进氏族墓地;另一方面,父母多认 为死者年幼,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因此更加依依不舍地将其葬在父母身
边便于照料。
屈体葬是将死者尸体的肢体弯曲,甚至折断骨骼,下肢卷曲尤甚,
然后,葬入土地的墓坑中。屈体葬为什么一度得到流行?现在有
多种解释:(1)认为尸体卷曲可缩小墓地,节约用地和工时;( 2)尸体卷曲可显示对尊长的尊敬;(3)捆绑死者,以免他的灵魂 殃及活人;(4)认为尸体卷曲可抵御恶鬼侵害;(5)认为尸体的 姿态是模仿胎儿,回归大地;(6)模仿人休息、安睡状态,让死者
(二)葬礼
❖ 丧葬形式既是人们社会文化观念的反应,也 是自然环境作用的产物。
❖ 我国历史上曾实行过的葬法有:天葬、水葬、 火葬、土葬、墓葬、食葬、岩洞葬、崖葬、 悬棺葬、瓮葬、塔葬、风葬、衣冠葬、二次 葬、复合葬等。
❖ 土葬
❖ 土葬,又称埋葬,是将尸体放置于棺材中, 再将棺材埋在地里的做法。
凭吊
开吊后,亲友陆续前来吊丧 ,“先死为大”,除了长辈不跪拜, 平辈也需跪拜。
死者的子孙披麻戴孝,手拄哭丧棍,跪在灵堂供桌西侧的谷草或草垫上。 吊孝的男宾来,行三拜九叩之礼(不会则鞠躬) ,男孝子们则跪伏号丧。
女宾来吊唁,则把纸交给司仪烧化后,径直进灵堂扶棺号哭。
盖棺
出殡前,家人和亲友要 再次为其招魂,依次绕棺而过,瞻仰死者遗容, 然后请木工重新封棺,打上“ 银绽” ,盖棺论定。
❖ 下面分别为印度、西藏、的天葬。
树葬亦称“风葬”,这种葬式是将死者的遗体或不用棺木,或只用简单的 棺木放置在山林中的树木上。这种葬式流行于东北和西南地区的一些少 数民族中,并一直延续到现代。这种葬式的形成,可能与先民的生活环 境有关。先民曾在丛林之中,经历过“构木为巢”的生活,因而希望死者
❖
——《吕氏春秋•节葬》
❖ (一)丧礼 ❖ 古代设吉、凶、军、宾、嘉五种礼制。丧
礼称凶礼。
❖ 《礼记·曲礼下》:“天子曰崩,诸侯曰薨, 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1、初终:弥留之际
确确认认去去世世
号哭呼叫
升天之道
魂兮归来
2、小敛:沐浴更衣
3、设床
灵床置于堂屋,讲究头朝南,灵床可以为门板。
4、报丧
讣告
❖ 在为死者穿寿衣时,山西各地讲究不
5、入殓,又叫入棺、入木、落材,古称 “大殓”。
柏、樟为上等,油松、楸、槐等次之,
棺木外面一般有彩绘图案,百寿图、
以柳木的为最一般。
四季图、二十四孝图或“万字不断头”
铺棺
口含玉、胸放钱、手执棍
口含钱
口含玉 打狗棍
6、吊唁
吊唁,俗称“ 开悼” 或“开吊”。开悼时架设灵棚,将棺木移置灵棚之中 。名为“移灵”。灵棚内悬挂幔帐或竹帘,后面停棺,前面为堂,灵堂中摆 有供桌,桌上供灵花,陈列牌位和祭器、祭品,悬挂死者遗像。两侧摆放各 式纸扎和陪葬品 以及挽联、挽幛、花圈等。
❖ 塔葬
❖ 塔葬是中国藏族的藏仪风俗之一,是藏族中 最为高贵、最高待遇与最高规格的葬式,又 称灵塔葬。
❖ 悬棺葬
❖ 悬棺葬就是将木棺悬置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 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缝内,或半悬于崖 外的葬法。
❖❖ 天葬
❖ 古之葬者厚衣以薪,葬之中野,不封
❖ 不树。
——《周易• 系辞传》
❖ 现在一些地区仍实行天葬,但是在不 同的地区天葬形式又有所不同。
这种葬式是将死者的尸体进行二次或二次以上的处理,分别进行安葬。这种 葬俗在中国源远流长。它大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近代中国仍能见到。二次 葬的做法虽有不同,但采用二次葬的目的都市基于“灵魂不死”的信念。认为 肌肤血肉史人间之物,而灵魂永存。要让肉体完全腐烂,骨骼另行埋葬,死
者的灵魂与肉体完全脱离,灵魂进入鬼魂世界。
九泉。
割体葬是一种很奇特的葬式,它 是将人(不一定是死人的尸体) 的一部分躯体,放入随葬的陶器 中,或者直接放入土坑中。埋葬 的躯体可能是死者尸体的一部分 ,也可能是用活人的躯体殉葬。 世界上不少民族过去实施过这种 葬式,有学者认为他们以砍掉的 手指或其他部位来表示悲哀,与 死者亲近。有的学者认为割体葬 反映了当时人的灵魂信仰,即采 用各种截割尸体的方法不以完尸 入葬,从而使"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因失去载体 而无法回归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