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原细胞。
精原干细胞移植技术研究进展

精原干细胞移植技术研究进展精子发生是男性生殖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始于青春期并维持终生。
精原细胞尤其是精原干细胞是持续维持精子发生的关键因素。
个体内可因缺乏精原干细胞或放疗、化疗而导致生精细胞发育障碍或产生无功能性精子等原因引起不育。
新近发展的精原干细胞移植技术为研究精子发生机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文简要综述这项技术的发展过程、主要方法以及最新进展和应用前景。
1 精原干细胞移植技术分类及发展过程精原干细胞同源移植技术包括自体移植和同种异体移植。
这项技术始于1994年Brinster等[1]将可育小鼠的精原干细胞注射到不育小鼠的曲细精管使受体鼠产生了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并产出了正常后代,这是精原干细胞移植的首次重要突破。
Honaramooz等[2]在实验中,将猪的生殖细胞移入自身对侧的睾丸(自体移植)和无关另外一头猪的睾丸中(同种异体移植),结果两者都未对供者的生殖细胞发生明显免疫应答,但植入猪睾丸中的小鼠生殖细胞却很快被清除,故他们认为免疫耐受现象只限于同源移植。
1996年Clonthier等[3]将大鼠睾丸细胞显微注射到无免疫应答的重度综合免疫缺陷(severe-combined immunodeficient mice,SCID)的裸小鼠的睾丸中,睾丸干细胞会继续发育,并产生带有供体细胞种属的精子发生,取得了跨物种产生精子的重大突破。
1999年Ogawa等[4]将小鼠的睾丸细胞移植到大鼠的睾丸中获得成功。
Sofikitis[5]等认为人类睾丸细胞移入小鼠或大鼠可使25%的受体产生精子,这似乎表明灵长类生殖细胞或多或少比其它非啮齿类、非灵长类种属与啮齿类动物生精小管的微环境更相容。
Napano等[6]发现人的精原干细胞能在小鼠睾丸中至少可以存活六个月,且在移植后第一个月能保持增殖但不能分化。
这种现象0gawa等认为可能是由于小鼠内源性的支持细胞缺乏足够的能力来支持系统发育距离较远的物种。
但用睾丸组织块异位移植可部分解决上述问题,2002年Honaramooz等将新生小鼠、猪或羊的睾丸组织块(0.5-1mm3)移植到阉割的裸鼠的背部皮下,结果60% 以上的移植物存活,而且体积增大,并最终产生成熟的精子。
精原干细胞研究进展

精原干细胞研究进展精原干细胞是精子形成的前体细胞,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
本文对精原干细胞的微环境、体外培养和冻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标签:精原干细胞;微环境;体外培养中图分类号R32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1-0148-02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是位于睾丸曲细精管生精上皮基膜上的一群成体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
SSCs的终生扩增性和永生性是产生雄性生殖细胞的保证。
SSCs通过有序而严格调控的细胞增殖和分化,使精子发生的过程可以持续男性的一生,产生大量的精子。
现对近年来精原干细胞在增殖和冻存方面的研究成果做简要概述。
1 精原干细胞的微环境SSCs位于生精上皮基底部,是相对数量极少的一类细胞,据估计仅占睾丸精原细胞的0.03%。
如同小肠隐窝存在很多干细胞,SSCs既包括未分化的干细胞,也包括祖细胞,这两类细胞都在成年男性体内保持生殖能力。
有证据证明,根据被研究细胞的背景,SSCs的祖细胞具有与未分化SSCs相同的功能。
研究显示,SSCs龛境的结构和分子特征首先限制龛境内的SSCs[1]。
Sertoli细胞、基膜、小管周的肌样细胞构成睾丸SSCs龛框架或龛骨架,而这些框架或骨架围绕的空间形成的微环境称为龛境。
SSCs龛境简单定义为存在SSCs的曲细精管区域,在男性的一生中起支持SSCs增殖和自我更新的作用。
与其他干细胞类似,位于龛境中的SSCs可以维持其可塑性。
一旦离开龛境,SSCs 就会失去自我更新的能力,并且开始发生分化,最终形成成熟精子[2]。
曲细精管中,精原细胞的增殖、自我更新和分化说明基膜室是真正的SSCs龛境的分界区域。
基底膜的分子标志为鉴定和富集SSCs提供了基础。
曲细精管及其周围的间质组织由各种不同的细胞组成,为精子发生提供各种激素、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
合成和分泌的上述各种因子调节龛境SSCs的自我更新和增殖,离开龛境的SSCs会发生分化。
精原干细胞研究进展

精原干细胞研究进展宋瑞高;姚晓磊;石磊【摘要】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are oocytes of male mamals germ cells which not only can maintain the number of themselves but also can differentiate to spermatocyte.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are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enetic background of the next male generation individual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in the field of cell biology,medicine and transgene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is review,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isolation,purification,cultiv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of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were discussed.%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是各种雄性动物生殖细胞的母细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并且在雄性个体中精原干细胞与下一代的遗传背景密切相关。
因此,精原干细胞在细胞生物学、医学、转基因等领域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章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精原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离纯化与培养、移植等作一概述。
【期刊名称】《中国草食动物科学》【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4页(P54-56,57)【关键词】精原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分离纯化;移植【作者】宋瑞高;姚晓磊;石磊【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太谷 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太谷 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太谷 0308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2哺乳动物雄性成体中的精子发生系统在雄性配子的产生和进化过程中起着基因传递的作用,这一系统的基础就是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cells,SSCs)。
精原干细胞研究进展

是异体移植S S C 等 技 术 中 ,分 离 纯 化S S C 都 极 为 重 要 。但 由于 生精 上 皮 内 细胞 的组分 类 别 较 复杂 , 且
S S C 数量 极少 , 因此分 离 、 鉴定S S C 一 直 较 为 困 难 。在
可 以从青 春 期一 直持续 到繁 殖 能力结 束 . 在此 期 间 , S S C 不 断地发 生增 殖与 分化 。一 般将 S S C 分 为A、 B 两
型。 A 型 细胞 核染 色质 细小 , 核仁 常靠 近核 膜 , 而B 型 细 胞 的核 仁 位 于 中 央 ,核 膜 内 附着 有 粗 大 的 异 染 色 质 。根 据 曲 细 精 管 基 膜 上 局 部 排 列 特 征 , 又 可 将 A型
臻
速 ・R e v i e w P a p e r s
2 0 i 3 坪 凳4 卷 第 5期
精原干细胞研究进展
杨 炜 蓉 , 汪 勇 , 张 姣 姣 , 孙 燕 , 张 家骅
( 1 . 西 南大 学动物 科技 学 院 , 重 庆 市牧草 与草食 家畜重 点 实验 室, 重庆
S S C 分离 、 鉴 定 中需 利 用 S S C 表面标志 , 但 到 目前 为
止 还 没 有 任何 一 种 分 子 可作 为S S C 标志 . 1 0 0 %地 分 离纯化S S C.所 以 寻 找 S S C 特 异 性 抗 原 标 志 一 直 是
良好 时 , 细胞透明 , 颗粒 较 少 , 核 不 明显 , 除单 个 细 胞外 . 常见 2 个 或 多个S S C t 。
对 精 原 干 细胞 的 生 物 学特 性 、 功 能 调 控 因子 、 体外 培养 和移植 等作 一综 述。 关 键词 : S S C; 生 物 学特 性 ; 调 控 因子 ; 体 外培 养 ; 移植 ; 大鼠
《小鼠精原干细胞分离、纯化与去分化研究》范文

《小鼠精原干细胞分离、纯化与去分化研究》篇一
一、引言
小鼠精原干细胞作为研究细胞生物学和生殖医学的重要工具,其分离、纯化与去分化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生物生殖过程、探究潜在治疗策略及优化实验室动物模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系统地探讨小鼠精原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去分化过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本实验使用小鼠睾丸组织,培养基及酶等常规实验室材料。
2. 方法
(1)小鼠精原干细胞的分离:采用酶消化法结合机械剪切法分离小鼠睾丸组织中的精原干细胞。
(2)纯化:利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筛选技术对分离得到的细胞进行纯化。
(3)去分化:通过特定培养条件和生长因子诱导精原干细胞去分化为多潜能细胞。
三、实验结果
1. 精原干细胞的分离与纯化
通过酶消化法和机械剪切法成功从小鼠睾丸组织中分离出精原干细胞,经过流式细胞术和细胞筛选技术,我们成功地对这些细胞进行了纯化,得到的细胞纯度达到了95%。
精原干细胞名词解释

精原干细胞名词解释
精原干细胞是一种早期的、多潜能的干细胞,它们具有从精原细胞衍生出所有类型细胞的潜力。
精原细胞是在胚胎发育早期形成的,它们能够分化成各种细胞类型,包括神经细胞、心脏细胞、肌肉细胞等。
精原干细胞主要存在于胚胎早期的内细胞团(内细胞团是形成胚胎的前体组织之一)。
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精原干细胞可以无限制地自我复制,并且保持其多潜能特性,从而成为研究发育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以及治疗疾病的理想模型和工具。
精原干细胞研究的目标之一是利用其特殊的能力来生成特定类型的细胞,以用于治疗因组织器官损伤或疾病而导致的细胞功能丧失。
但是精原干细胞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和伦理问题,因为获得精原干细胞常涉及胚胎毁灭和遗传改变等问题。
精原细胞的分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精原细胞的分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精原细胞是生物体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细胞,它们拥有着特殊的能力和功能。
精原细胞是发育成熟生殖细胞的起始细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细胞分化和生殖过程中,精原细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精原细胞的发现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生物学研究,但长期以来对于精原细胞的认识和分类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议。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精原细胞的分类也越来越清晰和明确。
根据发育特点和功能,精原细胞可以分为两类:原生精原细胞和次生精原细胞。
原生精原细胞包括胚胎内的原始精原细胞和胚胎外的鲸眼具精原细胞。
这些细胞具有较高的分化潜能,可以发育成为不同类型的生殖细胞。
而次生精原细胞则是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由原生精原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它们的分化能力相对较低。
这种分类方式能够更好地描述精原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演化和变化。
精原细胞的分类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其发育和功能特点,对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精原细胞的分类和特征,深入挖掘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并为人类生殖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探讨精原细胞的分类。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精原细胞及其重要性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目的和结构,为接下来的内容做出铺垫。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子节:精原细胞的来源和精原细胞的分类。
其中,我们将首先探讨精原细胞的来源,包括固有精原细胞和天生精原细胞等,以及它们在胚胎发育中的产生过程和特点。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精原细胞的分类,包括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功能和表型等方面的分类方法和标准。
通过对精原细胞的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功能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关于精原细胞分类方面的研究方向和意义。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加深对精原细胞分类的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精原细胞的分类

精原细胞的分类
精原细胞是一类特殊的细胞,它们在生物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其功能和分布位置的不同,可以将精原细胞分为以下几类:胚胎干细胞、生殖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是最早形成的精原细胞,它们存在于受精卵的内细胞团中。
胚胎干细胞具有多能性,可以分化为人体内的各种细胞类型,包括肌肉细胞、神经细胞、血液细胞等。
这使得胚胎干细胞在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生殖干细胞是另一类重要的精原细胞,它们存在于生殖系统中的生殖器官中。
生殖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能分化的能力,可以生成精子或卵子,从而参与生殖过程。
这些干细胞的发现为不孕症的治疗和生殖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神经干细胞是位于神经系统中的一类精原细胞,它们具有自我更新和多能分化的能力。
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星形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参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修复。
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脊髓损伤方面具有潜力。
精原细胞是一类具有特殊功能和潜力的细胞。
它们在生物发育和组织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胚胎干细胞、生殖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是精原细胞的三个主要分类。
对精原细胞的研究和应用将为医学和生物科学领域带来巨大的进步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场所
• 精子是在睾丸的曲细 精管中形成 • 睾丸中有原始的生殖 细胞——精原细胞。
2)减数分裂基本过程
减Ⅰ: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减Ⅱ: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染 色 体 复 制 精原细胞 初级精 母细胞
减 数 第 一 次 分 裂
次级精 母细胞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精细胞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临时加倍
1个卵细胞+3个第二极体(染色体数:n)
不同点 分裂场所
精子的形成过程 睾丸内形成 均等的分裂 有变形期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巢内形成 不均等的分裂 无变形期 一个卵原细胞分 裂形成一个卵细 胞和三个极体(退化 消失)
分裂过程
一个精原细胞分 分裂结果 裂形成四个精子
同源染色体对数
2 2 2 2 2 2→0 0 0 0 0
染色体变化曲线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DNA 变 化 曲 线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染色单体变化曲线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返回
2、卵细胞形成的过程
1)场所: 卵巢
2)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3) 小结:
1个卵原细胞(染色体数:2n)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2n)
前: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第一极体(染色体数:n→2n)
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
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目减少一半
减数分裂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变化
时期 染色体 4 体细胞 4 间 期 4 前 期I 4 中 期I 4 后 期I 末 期I 4→2 2 前 期II 2 中 期II 4 后 期II 末 期II 4→2 DNA数 4 4→8 8 8 8 8→4 4 4 4 4→2 染色单体数 0 0→8 8 8 8 8→4 4 4 0 0
受精卵 新个体
46 92
请推测:成熟的生殖细胞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魏斯曼的预测:在卵细胞和精子成 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 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 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恢复正常的染 色体数目。
减数分裂(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是怎样进行的? 染色体数目是如何减半的呢?
一、减数分裂
3)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以含有4条染色体的精原细胞为例)
材料用具:
学 案 纸 2张,分别表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 裂和第二次分裂的细胞。
塑胶吸管 8条,表示染色体,其中红色表示 来自母方,黄色表示来自父方。
图钉8颗,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
活动任务:
A用吸管模拟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B完成表格,归纳减数分裂各时期主要特征
同源染色体分离 思考: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 __ ___________。
一、减数分裂
2.减数分裂的概念
• 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 时期: 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 • 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个精细
胞。
精细胞经过变形成为蝌蚪状的精子
不 属 于
减 数 分 裂 的 过 程
精 细 胞
变 形
精 子
尾部
头部 (细胞核)
4)小结精子的形成过程:
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精 初级 原 复制 精母 细 滋长 细胞 胞
1个 1个
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次级 精母 细胞 2个
精 精 着丝点分裂 变形 细 染色单体分开 胞 子 4个 4个
3
4
判断是否有同源染色体,应同时满足3个条件:
①大小(长度)——相同
2个次级精母 细胞不再含有 同源染色体
次级精母细胞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中 期
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的着 丝点排列在 赤道板上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后 期
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 体分离,分 别向两极移 动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末 期
4个精细胞
减数分 裂结束, 形成四
一对同源染色体
1 2
34
细胞中形状和大 小一般都相同, 一个来自父方, 一个来自母方的 染色体,叫做同 源染色体。
一对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①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 (长度和着丝点位置相同) 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一般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⑴细胞中有 2 对同源染色体,
它们分别是 1和2、3 和4 ⑵哪几条是非同源染色体?
1、精子的形成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细胞有什么样增大
初级精母细胞
减 数 第 一 次 分 裂 前 期
初级精母细胞
染色质
分裂间期
高度螺旋、缩短变粗
染色体
分裂期
减 数 第 一 次 分 裂 前 期
初级精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联会, 形成四分体。
减 数 第 一 次 分 裂 中 期
南武中学
陈慧莎
本节聚焦
♣减数分裂的含义是什么?
♣配子的形成为什么必须经 过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怎样进行的?
提出问题
每个人的发育起点都 是受精卵。
有丝分裂 受精卵 细胞分化 新个体
作出推理
父 精 子
46 46
母
(细胞分裂)
卵 46 46 细 23 23 受精 胞
92 46
假如精子和卵细胞都 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 那么,子女体细胞中的染 色体数目会发生变化吗?
同源染色体 相对平行排 列在赤道板上
初级精母细胞
减 数 第 一 次 分 裂 后 期
减Ⅰ中期
初级精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 分开, 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减Ⅰ后期
减 数 第 一 次 分 裂 末 期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目减半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前 期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
1和 3、 1和 4、
3 4
1
2
2和 3、 2和 4
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 的现象。 四分体:每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中,含有 四个染色单体,叫做一个四分体。(从染色 单体的角度考虑)
⑶一个四分体含有 1 对
同源染色体,含有 2 条 染色体, 4 条染色单体, 个DNA 4 分子。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