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原料的种类及其特性
生物油种类

生物油种类某种情况下,生物油也被称为生物柴油,是一种通过将生物质材料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而生产的燃料。
生物油种类众多,每种都有其独特的来源和特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物油种类。
1. 油菜籽油:油菜籽油是最常见的生物油之一,也是最早被广泛应用的生物油。
油菜籽油是从油菜籽中提取的,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
它可以用作食用油,也可以作为柴油的替代品使用。
油菜籽油的产量高,价格相对较低,因此在生物燃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大豆油:大豆油是从大豆中提取的一种生物油。
大豆油富含亚油酸和亚麻酸,是一种健康的食用油。
除了食用外,大豆油也可以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
大豆油的生产过程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因此在柴油替代品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
3. 棕榈油:棕榈油是从棕榈果中提取的一种植物油。
棕榈油的产量巨大,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生物燃料生产。
然而,棕榈油的种植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尤其是棕榈油种植园的扩张导致了热带雨林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棕榈油的使用受到了一些环保组织和消费者的抵制。
4. 玉米油:玉米油是从玉米中提取的一种生物油。
玉米油的生物柴油替代品相对较少,主要是由于玉米油的价格较高。
然而,玉米油在食用油中的应用广泛,尤其在烹饪和炸食品方面。
玉米油的生产过程中还可以获得副产品,如玉米胚芽油和玉米糠油,这些副产品也可以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
5. 利用废弃物生产的生物油:除了从农作物中提取生物油外,还可以利用废弃物来生产生物油。
例如,废弃的食用油和动物脂肪可以经过酯化反应转化为生物柴油。
废弃物生物油的生产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还可以有效利用资源。
总结:生物油种类繁多,每种生物油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生物油作为一种绿色替代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然而,生物油的生产和使用也需要考虑其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生物油有望成为更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
生物柴油中的成分范围

生物柴油中的成分范围
生物柴油是一种由动、植物油脂等可再生生物资源生产的清洁燃料,主要用于压燃式发动机。
其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由甲醇或乙醇与油脂酸通过酯交换反应制成。
此外,生物柴油中还含有少量的二甲酯、烯烃、酚类和醇类等杂质。
生物柴油不含有或含有很微量的芳香族化合物、硫化物等有害成分,而且含氧量远高于普通石化柴油,因此能够较为完全地燃烧,从而降低了炭烟等有害物的生成,对环境更为有利。
具体来说,采用生物柴油,尾气中有毒有机物排放量仅为普通石化柴油的1/10,颗粒物为普通石化柴油的20%,CO2和CO排放量仅为石化柴油的10%,无SO2和铅及有毒物排放。
请注意,生物柴油的具体成分可能会因生产方法和原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如果需要更详细或具体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的专业文献或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
生物柴油介绍——国内最全

一、生物柴油产品简介(1)概念生物柴油是指由动植物油脂与醇经酯交换反应得到的脂肪酸单烷基酯,最典型的是脂肪酸甲酯。
与传统的石化能源相比,其硫及芳烃含量低、闪点高、十六烷值高、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可部分添加到石化柴油中。
国际上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主要集中在油菜、大豆、棕榈等农作物上,我国则多用地沟油生产。
通常进口的生物柴油分为纯生物柴油与生物柴油调和燃料。
生物柴油调和燃料为一定比例的生物柴油与一定比例的其他油品调和所产生的混调油品,一般以BXX作为代号。
XX代表生物柴油调和燃料中纯生物柴油所占的比例,具体如下:1、B100(纯生物柴油):以德国为代表,德国走在国际生物柴油前列,有部分汽车已可使用B100作为燃料。
2、B20(20%生物柴油+80%石化柴油):国际常用生物柴油,高清洁能源。
3、B5(我国规定含2-5%生物柴油组分都称为B5):国内内燃机尚不成熟,B5与石化柴油基本近似,主要用以调低硫含量,并非替代石化柴油。
我司该业务中涉及的进口油品为B5生物柴油调和燃料,供给地炼进行二次调和后销售。
(2)优点1、环保:硫含量低。
该业务所涉及的B5生物柴油调和燃料达到柴油欧V标准(我国将在2018年施行该标准),硫含量低于10PPM。
硫含量低可降低大气污染、减少车船等机械装置损耗。
可再生能源:不同于一般柴油以不可再生的原油作为原料,生物柴油作为可再生新能源,前景广阔。
2、价格低:原料成本低:一些农产大国的油作物成本较低,多以植物油生产,如马来西亚以棕榈油炼制,而国内以地沟油为主原料。
政府补贴:欧美等国对生物柴油生产进行直接补贴。
如美国对生物柴油生产提供直接补贴,生物柴油可以享受1美元/加仑的补贴,即相当于约1900元/吨。
3、闪点高(不易爆炸)、十六烷值高(纯度高)、具有良好的润滑性(不易损坏设备)。
PS:缺点:热值不足,也就是通常说的推动力不及柴油,但由于B5十分接近石化柴油,可规避该缺点。
二、机会与前景1、国家需求:中国为柴油纯进口国,柴油供需缺口巨大,同时随着节能环保趋势的发展。
生物柴油成分

生物柴油成分
生物柴油是指植物油(如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棉籽油等)、动物油(如鱼油、猪油、牛油、羊油等)、废弃油脂或微生物油脂与甲醇或乙醇经酯转化而形成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
生物柴油是典型的“绿色能源”,具有环保性能好、发动机启动性能好、燃料性能好,原料来源广泛、可再生等特性。
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甲酯,是酯类化合物,是动植物油脂与甲醇通过酯化反应得到的;而普通柴油属于烃类物质,是从石油里面提炼出来的。
首先是制备工艺不同,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广泛,可以通过动植物废弃油脂、餐饮废油、棕榈酸化油等加工提炼而成。
而柴油则是直接通过石油转化而成,前者提炼工艺要复杂,对技术要求更高,这是两者最本质的区别。
再者就是两者特点也存在明显不同。
生物柴油通过生物质技术提炼而成,其性能上远远优于普通柴油,下面我们来具体说说生物柴油的特点:
1.含水率较高,最da可达30%-45%。
水分有利于降低油的黏度、提高稳定性,但降低了油的热值;
2.pH值低,故贮存装置最hao是抗酸腐蚀的材料(制备方法不同的酸价不一样);
3.密度比水小,相对密度在0.8724~0.8886之间;
4.润滑性能好。
5.优良的环保特性:硫含量低,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低、生物柴油的生物降解性高达98%,降解速率是普通柴油的2倍,可大大减轻意外泄漏时对环境的污染;。
生物柴油的制作和应用

生物柴油的制作和应用生物柴油是指利用植物油、动物油脂等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经过化学反应制得的柴油燃料,是替代传统石油燃料的一种清洁能源。
相比于传统的石化柴油,生物柴油可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随着环保观念的提高,生物柴油的制作和应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一、生物柴油的原料生物柴油的原料多种多样,包括植物油、动物油、废弃油脂等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
其中,植物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原料之一。
用于生物柴油制造的植物油有一些特性,如含油量、含有酸类、抗氧化能力、油脂酸组成、脂肪酸度等。
常用的植物油有大豆油、棕榈油、棉籽油、花生油等。
动物油脂则包括猪油、牛油、鸡油、鱼油等。
而废弃油脂是指厨余废弃物中的废弃油、食用油炸过的油脂等,可以有效地利用废弃资源,减少环境负担。
二、生物柴油的制作生物柴油是通过化学反应制成的,主要反应是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酸性催化剂如硫酸、碱性催化剂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将油脂酸和醇反应生成酯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叫做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的反应式为:油脂酸 + 醇→ 酯 + 水在反应中,酯是指酸类与醇类反应而成的化合物。
以此反应为基础,在化学反应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入过滤和脱臭等工艺步骤,将其用于生物柴油的制作。
三、生物柴油的应用生物柴油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应用于农机、汽车、船舶、发电机等机械设备的燃料,同时,它还可以用于制备溶剂、润滑油、油漆等化学产品的原料。
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能源,具有环保、减排的优势。
在全球能源的矛盾愈来愈显著,能源保障成为全球发展重心的今天,寻找新的、可持续、更具社会承载度的能源是社会各界共同面临的挑战,生物柴油将是未来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
四、生物柴油的优点生物柴油的优点很明显,它是一种绿色、环保、可再生的新型能源,与传统石化柴油相比较具有以下优势:1.减少污染:生物柴油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极少,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2.降低成本:生物柴油比传统柴油价格便宜很多,可以有效地节省能源成本。
生物柴油的常用原料

生物柴油概念:生物柴油,又称脂肪酸甲酯,是植物柴油和动物柴油的总称,不含硫和芳烃,十六烷值高,且润滑性能好常用原料: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棉籽油、花生油、葵花子油、棕榈油、椰子油、回收烹饪油及动物油等主要成分:混和脂肪酸甲酯合成:由甲醇等醇类物质与天然植物油或动物脂肪中主要成分甘油三酸酯发生酯交换反应低温流动性参数:浊点(CloudPoint)、冷滤点(Cold Filter Plugging Point):生物柴油可以使用的最低温度倾点(PourPoint)、生物柴油刚刚可以流动的最低温度冷凝点(Solidification Point):影响因素:1.脂肪酸的组成与分布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是混合脂肪酸甲酯,不同的脂肪酸甲酯低温流动性能差别很大,主要受碳链长度、不饱和程度、支链程度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立体构型影响。
脂肪酸甲酯的熔点随碳链的长度增加而增加,并随其不饱和程度的增加而降低,据报道碳链数都是 18的硬脂酸甲酯和油酸甲酯熔点分别为 39.1 和- 19.8 ℃,两者的熔点相差约 59℃;含支链的分子越多,低温性能越好。
此外,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立体构型也对其低温流动性能有很大影响,顺式油酸甲酯与反式油酸甲酯凝点、黏度等低温性能相差很大。
由于不同脂肪酸甲酯低温流动性能不同2.酯基结构生物柴油中的酯基一般是甲基或乙基,相对于柴油有较高结晶温度3.杂质的影响这些杂质包括:合成原料中含有的高熔点甘油二酯、甘油单酯;生物柴油转化过程中反应不完全的甘油三酯、醇类、游离脂肪酸等以及生物柴油转化中产生的皂化物等。
研究发现,尽管倾点不受影响,但浊点随甘油单酯、甘油二酯的增加而升高;浓度为 0.1%饱和甘油单酯或甘油二酯能使浊点升高,不饱和的甘油单酯对浊点及倾点都没有影响。
改善方法:1.加入流动改进剂法2.调和柴油法3.生物柴油的异构化4.冬化处理添加降凝剂机理1.成核理论成核理论认为,由于降凝剂分子的熔点相对高于油品中蜡的结晶温度,它会在油品的浊点(CP )以前析出而起到晶核、活性中心或结晶中心的作用而成为蜡晶生长中心,使油品中小蜡晶增多,从而达到降低冷凝点(PP )或冷滤点(CFPP )的效果。
二代生物柴油标准

二代生物柴油标准一、原料二代生物柴油的原料通常为脂肪酸甘油酯、乙酰甘油酯等油脂,以及甲醇或乙醇等醇类物质。
其中,脂肪酸甘油酯和乙酰甘油酯等原料可以通过收集餐饮废油、植物油提炼等方法获得。
二、生产工艺二代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通常为酯交换反应,即将原料油脂与醇类物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脂肪酸单烷基酯。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酸性催化剂(如硫酸、酸性树脂等)和碱性催化剂(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三、性能指标1. 十六烷指数:指生物柴油中异构烃类的含量,用于评价生物柴油的燃烧性能。
十六烷指数越高,生物柴油的燃烧性能越好。
一般要求二代生物柴油的十六烷指数在90以上。
2. 冷滤点:指在规定条件下,柴油能够通过特定孔径的滤网时的最低温度。
冷滤点是衡量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的重要指标,要求二代生物柴油的冷滤点低于-10℃。
3. 闪点:指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生物柴油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易燃蒸气的最低温度。
闪点是衡量生物柴油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要求二代生物柴油的闪点不低于60℃。
4. 硫含量:指生物柴油中硫元素的含量。
硫元素是生物柴油燃烧后产生有害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要求二代生物柴油的硫含量低于0.03%。
5. 密度:指生物柴油在标准温度下的密度。
密度是衡量生物柴油能量密度的指标之一,要求二代生物柴油的密度约为0.88g/cm³。
6. 水分:指生物柴油中的水分含量。
水分是影响生物柴油燃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求二代生物柴油的水分低于0.05%。
7. 酸度:指生物柴油中有机酸的总含量。
酸度是衡量生物柴油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求二代生物柴油的酸度小于0.5mgKOH/g。
8. 多环芳烃含量:指生物柴油中多环芳烃类的含量。
多环芳烃类物质是致癌物质,要求二代生物柴油的多环芳烃含量小于7wt%。
四、质量标准1. 外观:二代生物柴油应为清澈透明的液体,无悬浮物、沉淀和杂质。
2. 颜色:二代生物柴油的颜色应为淡黄色或黄色,不应有绿色或棕褐色。
生物柴油的研制及其应用

生物柴油的研制及其应用生物柴油(Biodiesel),是一种由动物脂肪或植物油脂经过简单化学反应得到的燃料。
与传统的石油柴油相比,生物柴油无毒、无臭、燃烧清洁,在环保、可再生等方面拥有巨大优势。
因此,近年来生物柴油的研制和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生物柴油的研制1. 原料种类制取生物柴油的原料主要包括动植物油、动物脂肪、食用油等。
其中,动植物油是最常用的原料。
植物油包括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等,动物油包括牛油、猪油等。
2. 制备方法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酯化法、超临界法和光化学法等。
其中,以酯化法为最常用的制备方法。
其过程为将油脂与醇反应,去除水分,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脂肪酸甲酯,即生物柴油。
3. 质量监控生物柴油质量的监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碘值、酸值、动力粘度、水分含量、密度、铜片腐蚀等。
通过实验室的检测可以保证生物柴油品质的稳定和可靠。
二、生物柴油的应用1. 替代传统石油柴油生物柴油可以直接替代传统的石油柴油,汽车、摩托车、农用车等车辆都可以使用。
与石油柴油相比,生物柴油燃烧更加充分,在排放污染物时减少相应的废气污染,对空气环境的污染也比石油柴油更加低。
2. 农业生产生物柴油可以作为农业机械的燃料,如拖拉机等,不仅可为农业机械生产提供可靠的燃料,还能有效减少废气对麦田、森林等周边环境的污染。
3. 交通运输业生物柴油被广泛应用于公交车、出租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与传统石油柴油相比,生物柴油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减少空气污染。
4. 工业领域生物柴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如发电厂、电厂、机械制造等领域,成为现代化工地的重要的清洁燃料。
总的来说,生物柴油的研制与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缓解环境污染、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保护能源资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生物柴油发展的研究与开发,推广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达到更好的利用动植物油脂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 性 。文 献 报 道 在 氮 源 缺 陷 型 培 养 基 中 ,深 黄 被 孢
霉 油 脂 产 量 高 达 1 . gL。 日本 在 开 发 微 生 物 油 脂 81 / 方 面 居 领 先 地 位 ,早 在 1 7 9 6年 日本 铃 木 修 等 人 发 现 从 真 菌 头 孢 霉 中 提 取 的 油 脂 含 一亚 麻 酸 较 多 。 与 此 同 时 ,研 究 者 在 微 生 物 产 油 和 微 生 物 细 胞 中提 取 油 脂 的 工 艺 等 方 面 取 得 了 突 破 性 进 展 。 自 1 8 95 年 , 日本 和 英 国 等 国 家 开 始 使 用 微 生 物 发 酵 法 工 业
生 的煎 炸废 油 等 。 以废 油 脂 为原 料 生 产 生 物柴 油 ,
可 大 大 减 少 废 油 脂 的 现 存 量 ,减 少 燃 料 对 化 石 资 源
的依赖 和环 境污 染 ,同时可 降低 生 物柴 油原 料 的成
油脂 ,常见 的产油 海 藻有 硅 藻和 螺旋 藻 。微 藻 的太 阳 能 利 用 效 率 高 、个 体 小 、 营 养 丰 富 、生 长 繁 殖 迅 速 、对 环 境 的 适 应 能 力 强 、容 易 培 养 。另 外 ,微 藻
件 下 ,其 生 物 量 、总 脂 含 量 和 多 不 饱 和 脂 肪 酸
( A/ EP DHA 的 组 成 ,结 果 表 明 , 叉 鞭 金 藻 和 球 等 )
油脂
( F 达 4 .7% ) 合 成 生 物 柴 油 , 转 化 率 在 FA 65
鞭 金 藻 的 总 脂 含 量 最 高 , 分 别 占 细 胞 干 质 量 的
油代 用 理 想 品 所 具 备 的性 能 。李 积 华 等 以 “ 沟 地
油 ” 为 原 料 、 王 延 耀 等 以 废 食 用 油 为 原 料 ,用
Na 催 化 制 备 生 物 柴 油 ,其 产 率 都 在 9 % 以 上 。 OH 0
高 静 等 用 纺 织 品 吸 附 法 固 定 化 假 丝 酵 母 脂 肪 酶 C n ii P 9 1 5 然 后 在 石 油 醚 体 系 中 催 化 废 a ddaS .9 — 2 ,
的 微 生 物 油 脂 的功 能 性 食 品 和 系 列 化 妆 品 ,微 生 物 油脂 已 向实用 化迈 出 了第一 步 。 () 藻 类 油 脂 3 许 多 海 洋 微 藻 及 巨 藻 类 能 产 生
废 弃 油脂 是 中 国生物 柴 油 原 料 主 要 来 源之 一 ,
主要 包 括 餐 饮 废 油 、地 沟 油 、炒 菜 和 炸 食 品 过 程 产
程 技 术 可 以 获 得 脂类 含 量 高达 细 胞 干 质量 5 5% 的 异养 藻细 胞 。发展 富 含油 脂 的微 藻或 者工 程微 藻 是
生 产 生 物 柴 油 的一 大 趋 势 。 () 细 菌 4 常 见 的 产 油 细 菌 有 分 枝 杆 菌 、棒 状
ll 2 农产品加工 4
前 日本 利 用 废 弃 食 用 油 生 产 生 物 柴 油 的 能 力 已 达 到
4 0万 t 年 。 /
E A 含 量 为 2 % ;南 极 冰 藻 的 E A 含 量 为 1 % 。 P 8 P 9
2 01年 , 易 翠 平 、 杨 明 毅 用 重 量 法 测 定 了 3种 绿 0
的 油 脂 成 分 与 植 物 油 相 似 ,不 仅 可 以 替 代 石 油 作 为 生 物 柴 油 直 接 应 用 于 工 业 上 ,还 可 以 作 为 植 物 油 的
存 在 黏 度 大 、挥 发 性 差 、 与 空 气 混 合 效 果 不 好 、易
发 生 热 聚 合 等 问 题 ,但 经 过 酯 交 换 能 够 完 全 满 足 柴
中 不 但 油 脂 含 量 可 观 , 而 且 直 接 从 微 藻 中 提 取 得 到
本 。动 植 物 油 脂 经 高 温 烹 饪 煎 炸 ,饱 和 脂 肪 酸 越 来
越 多 ,但 8 % 以 上 仍 为 棕 榈 酸 、硬 脂 酸 、油 酸 和 5 亚 油 酸 。废 油 脂 作 为 替 代 燃 料 与 石 化 柴 油 相 比 尽 管
替 代 品 。 目前 国 内 外 对 微 藻 脂 肪 酸 进 行 了 大 量 研
究 ,但 报 道 较 多 的是 小 球 藻 、球 等 鞭 金 藻 、三 角 褐 指 藻 等 , 其 总 脂 含 量 高 达 细 胞 干 质 量 的 1 .% 。 21 20 0 0年 ,林 学 政 等 研 究 了 1 1种 微 藻 在 可 比较 的 条
藻 的 总 脂 肪 含 量 、气 相 色 谱 法 测 定 了 它 们 的 脂 肪 酸
百 分 含 量 ,结 果 表 明 ,3种 绿 藻 的 总 脂 肪 质 量 分 数 在 1 .9 ~ 14 76 % 2 .4% 之 间 ,亚 心 形 扁 藻 和 青 岛 大 扁 藻 的 脂 肪 酸 组 分 中 的 不 饱 和 脂 肪 酸 以 C1 : 83∞3含 量 最 多 ;微 绿 球 藻 则 以 C2 : 3含 量 最 多 。 2 0 050 3 02 年 ,C ir g g o等 人 在 日本 Mt T ty ma分 离 得 haaBio n . ae a
当 生 长 在 高 葡 萄 糖 含 量 的基 质 中 时 ,能 大 量 积 累 脂
类 ,主 要 是 不 饱 和 的甘 油 三 酯 。但 是 由 于 细 菌 油 脂 产 生 于 细 胞 外 膜 上 ,提 取 困难 , 故 产 油 细 菌 无 工 业
意义 。 4 废 弃油脂 .
化 生 产 含 一亚 麻 酸 的 油 脂 ,并 推 出含 一亚 麻 酸
肪 酸 ,而且 甘 油 三 酯 ( AG 的 含 量 也 相 当 可 观 , T )
在 对 数 生 长期 占总 脂 肪 酸 的 4 % ,在 稳 定 生 长期 3 占 7 7% 。 缪 晓 玲 研 究 表 明 , 通 过 异 养 转 化 细 胞 工
出 ,预计 到 2 1 0 0年 中 国 年 生 产 生 物 柴 油 将 达 到 约 1 0万 t 到 2 2 0 , 0 0年 年 产 生 物 柴 油 将 达 到 约 9 0万 0 t 预计 22 。 0 0年 微 生 物 油 脂 将 得 到 较 大 发 展 ,油 料 树 木 、 废 弃 油 脂 生 物 柴 油 所 占 比 例 较 大 ,而 动 物 油 脂 、油 料 作 物 生 物 柴 油 所 占 比例 较 少 。 ◇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பைடு நூலகம்ttp://
维普资讯
固  ̄广 ̄n  ̄ o a 应 推Tu i nu 9 n gg 用 g
mdL,传 代 实 验 表 明 ,S 41 9具 有 良好 的遗 传 稳 M5 —
上 问 题 ,但 用 于 生 物 柴 油 生 产 已 经 进 入 了 工 业 化 阶 段 ,这 也 必 将 是 未 来 发 展 的 一 大 趋 势 。 2 0 0 7年 中 国 生 物 柴 油 产 业 发 展 分 析 及 技 术 开 发 研 究 报 告 指
到 1株 微 藻 ,不 但 富 含 有 药 用 价 值 的 长 链 不 饱 和 脂
1 .% 和 1 . % 。 在 绿 色 巴 夫 藻 中 ,EP 和 DHA 31 21 A 分 别 占总脂肪 酸 (F T A) 的 2 % 和 6 ; 小 球 藻 的 5 %
7 % 以 上 。 P d oF t ad 0 e r ei r o等 以 废 煎 炸 油 和 甲 醇 为 z 原 料 ,用 Na OH 为 催 化 剂 制 备 生 物 柴 油 并 对 其 理 化 指 标 进 行 了 测 定 ,结 果 完 全 符 合 E 4 1 Nt2 4标 准 。 目
我 国 动 植 物 油 脂 由 于 缺 口较 大 ,并 且 有 些 油 料 作 物 的 生 物 柴 油 生 产 已 经 受 到 了 国 家 限 制 ,但 可 以
利 用 地 域 优 势 种 植 油 料 树 木 。微 生 物 油 脂 由 于 不 受 环 境 、 气 候 的 影 响 等 诸 多 自身 的 优 势 ,将 得 到 大 力 推 广 。 每 年 产 生 大 量 的 废 弃 油 脂 ,虽 然 还 存 在 技 术
栏 国 主持 人 : 吴
昊
杆 菌 、诺 卡 氏 菌 等 。 大 多 数 产 油 的 菌 不 产 甘 油 三 酯 , 而 是 积 累 复 杂 的 类 脂 ,如 磷 脂 与 糖 脂 , 给 提 取
带 来 困 难 。有 一 种 称 为 Ar rb ce 9的 细 菌 , t o a trARt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