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农业农村现状

合集下载

越南三江平原的农田水利与灌溉建设

越南三江平原的农田水利与灌溉建设

越南三江平原的农田水利与灌溉建设越南三江平原是越南境内最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由红河、中河和西河三条重要的河流组成。

这个地区的农田水利与灌溉建设对于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生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越南三江平原地区农田水利与灌溉建设的现状和挑战,以及这些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首先,三江平原地区的农田水利系统是这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基础。

这个地区靠着丰沛的河水资源,发展了一套完善的水利系统,包括堤防、渠道和水门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保护了农田免受洪涝和干旱的侵害,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这些设施还可以调节水源的分配,确保每块农田都能得到充足的灌溉水资源。

通过这样的灌溉体系,农民能够实现合理的农田水利和灌溉管理,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和产量。

然而,三江平原的农田水利与灌溉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不断增长的农业需求,水资源的供求矛盾变得日益严重。

农业用水量的增加使得河流的水位下降,导致灌溉效果不佳。

其次,由于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系统存在一定的泄漏和损失。

再者,由于农民缺乏先进的农田水利管理知识和技术,灌溉效率偏低,浪费严重。

这些挑战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对三江平原地区的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越南政府和相关组织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农田水利与灌溉建设。

首先,他们加大了对水利设施的投资力度,修复和升级了一些老化的堤防、渠道和水门。

其次,他们加强了对农民的农田水利管理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管理技术水平,推广了先进的灌溉技术和方法。

此外,越南政府还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农民节约用水,提高灌溉效率,并推广了雨水收集和储存技术,以减少对河流水资源的过度依赖。

这些农田水利与灌溉建设的改善措施对于三江平原的农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灌溉的改善使得农田得到充分的水资源供应,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水利设施的修复和升级增加了农田的抗洪能力,减少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的损害。

此外,农民通过技术培训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有效管理和利用水资源,提高了灌溉效率,降低了用水成本。

越南发展趋势

越南发展趋势

越南发展趋势越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国家,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未来的越南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业化进程加快。

越南正积极吸引外国投资,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工业化进程。

越南的制造业有竞争力,越南已成为一些跨国公司的制造基地。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南将进一步推动工业现代化,优化工业结构。

第二,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南内需不断扩大,服务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越南的旅游业、金融业、电子商务等服务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越南政府将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培育新兴服务业,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第三,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虽然农业在越南经济中占比较大,但是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比较落后。

越南政府将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通过科技创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生产规模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第四,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越南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研发。

越南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未来,越南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五,对外开放程度提高。

越南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外贸易在越南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越南政府将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加快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扩大对外贸易额。

同时,越南将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来越南投资。

总的来说,越南的发展趋势将是工业化进程加快、服务业发展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力量、对外开放程度提高。

随着这些趋势的推进,越南的经济将进一步腾飞,人民生活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越南农村生活

越南农村生活

越南农村生活
越南的农村生活充满了原始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它是一幅充满活力和色彩的
画卷。

在越南的农村,人们依然保留着古老的传统生活方式,他们依靠土地和农作物过着简朴而充实的生活。

越南的农村地区以稻米种植为主,稻田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铺满了整个乡村。

每到收割季节,农民们便忙碌地在田间劳作,他们用传统的方式耕种着土地,收获着丰收的喜悦。

农村的生活节奏看似慢悠悠,但却充满了勤劳和热情。

在越南的农村,人们依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如赶集、庙会等。

每逢
节日,乡村里的庙宇便会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人们穿着传统的服饰,载歌载舞,祈求风调雨顺,家庭幸福。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也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愁和家国情怀。

除了农作物种植,越南的农村还以养殖业为主。

家家户户都养着鸡、鸭、猪等
家禽家畜,农民们依靠这些养殖业维持着家庭的生计。

在农村,人们依然保持着和谐的人际关系,互相帮助,共同奋斗,这种团结的力量让农村生活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越南的农村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诗意和情趣。

在这里,人们依然保持着
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越南的农村生活,是一幅充满活力和温暖的画卷,它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谛和幸福的意义。

越南的农村生活体验越南农民的日常生活

越南的农村生活体验越南农民的日常生活

越南的农村生活体验越南农民的日常生活越南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占据着越南人口的很大比例。

了解越南的农村生活体验,不仅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还能让我们体验到原始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生活方式。

本文将带您一同走进越南农民的日常生活,感受他们的生活方式、食物、工作和娱乐。

一、耕作与种植越南农村的生活离不开农田耕作和种植。

清晨,当太阳还未升起时,农民们就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穿着朴实的衣裳,手拿锄头和镰刀,走进田间地头。

越南的农民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利用水牛和手工耕种的方式,将种子种植在沃土之中。

他们通常种植水稻、甘蔗、玉米和豆类等作物。

农民们将农田当作自己的生命线,他们对每一颗种子、每一片田地都充满着热爱和敬意。

二、水上生活越南农村以其独特的水上生活而闻名于世。

这些农村位于著名的三角洲地区,河流和运河是农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你来到越南农村,你会发现农民们在水上生活、工作和娱乐。

他们居住在漂浮的船屋中,使用小木船作为出行工具。

在农田里,农民们利用小木船在水稻田之间穿行,将收割的庄稼运送回家。

此外,水上市场是越南农村的独特景点之一,农民们将自家种植的农产品用小船摆在水上,进行交易和贸易。

三、传统美食越南农村以其丰富的传统美食而闻名。

农民们以自家种植的农产品为主要食材,烹制出多种美味的菜肴。

其中,越南春卷是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

农民们将新鲜的蔬菜和鲜肉包裹在米纸中,再配以特制的酱料,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的春卷。

此外,越南的米饭和米粉也是农村人的主食。

农民们会将稻谷加工成细长的米粒,再用它们烹制出可口的米饭和米粉。

四、手工艺制作越南农村的农民们以其独特的手工艺制作而闻名。

他们继承了数百年的手工艺传统,将其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例如,农民们擅长编织竹子,将竹子编制成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如筐子、手机壳和凉席。

此外,他们还擅长制作陶器和陶瓷,利用当地的土壤和特殊的工艺技巧,制作出精美的陶器和陶瓷饰品。

五、传统节日和庆典越南农村人热爱节日和庆典,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节日是他们享受和放松的时刻。

越南乡村振兴现状分析

越南乡村振兴现状分析

越南乡村振兴现状分析
1.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越南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了乡村公路、电力、通讯、水利、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2. 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越南政府加强了对农村产业的管理和规划,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鼓励乡村企业和农民参与到新型农业、现代农业、渔业、林业等产业中,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农村金融服务逐步完善:越南政府开展了农村金融服务扩大工程,推出了许多针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和措施,以促进农村居民的投资和市场化经营,增加农民的收入。

4.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越南政府加强了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完善了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社会保障服务,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总之,越南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农村地区人才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

未来,越南政府应继续推动乡村振兴,加强政策创新和制度建设,落实好相关政策和措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越南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越南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越南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1. 引言越南农业一直以来都是该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农业产业在越南的地位日益凸显。

本文将通过对越南农业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农业投资者和相关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

2. 越南农业产业现状2.1 主要农产品越南的主要农产品包括稻米、咖啡、橡胶、海鲜和水果。

稻米是越南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该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项之一。

咖啡是越南的重要经济作物,是全球第二大咖啡出口国。

此外,越南的橡胶产量和出口量也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2.2 农业生产方式越南农业生产方式主要分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使用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法,劳动密集且依赖天气因素。

现代农业则借助科技和现代设备,大规模生产农产品。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越南的现代农业正快速发展。

2.3 农业政策和投资越南政府一直致力于促进农业发展,并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政府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方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政府还提供财政支持和技术培训,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农业领域。

3. 越南农业产业未来趋势分析3.1 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越南地处东南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适宜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这使得越南在农业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越南将积极利用其地理位置和气候优势,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和支持。

3.2 科技创新与现代化科技创新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越南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越南政府鼓励农民使用现代化设备和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以提高生产力和效益。

此外,越南还致力于发展可持续农业,在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3.3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越南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但仍然主要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

未来,越南将努力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以增加农业产业的利润和竞争力。

这可以通过加工农产品、发展有机农业和推广农业旅游等方式实现。

3.4 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对环境可持续性的关注不断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

越南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越南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越南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越南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非常迅速,自20世纪80年代末实行市场经济以来,越南经济已经发生了变革。

以下将从越南经济现状、越南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分析越南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越南经济现状越南地处东南亚,拥有广阔的国土和充足的自然资源。

越南的经济形态是以农业和工业为主,服务业也在逐渐发展。

近年来,越南经济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相对较好的增长。

GDP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越南GDP总量从2000年的USD 26.3B增长到2019年的USD 262.2B,年均增长率达6.7%。

尽管这个数字比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增长率略低,但越南的增长速度仍然非常快。

贸易越南以制造业和出口业见长,近年来,越南的出口市场逐渐扩大。

根据越南国家数据总局的数据,越南2019年的总贸易额为USD 517.2B,其中出口额为USD 263.5B,进口额为USD 253.7B。

越南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电子、纺织品、食品和农产品等,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欧盟和中国。

外商投资越南也是一个外商投资的国家。

越南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外商投资。

根据越南投资促进署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越南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到了USD 370.9B,主要来自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东亚国家。

越南经济发展现状越南经济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以下将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方面,分析越南经济的发展现状。

农业越南是一个农业国家,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

尽管农业在越南GDP中占比不高,但农业在越南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越南主要种植稻米、咖啡和橡胶等农产品。

稻米的产量是越南最高的,越南稻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2%。

工业越南的制造业和出口业发展很快,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选择在越南建设制造基地。

越南的制造业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电子、食品等领域。

越南的出口业主要出口到美国、欧洲和中国等市场。

服务业越南的服务业占越南GDP的比例不断增加。

越南红河三角洲的农业与社会发展

越南红河三角洲的农业与社会发展

越南红河三角洲的农业与社会发展越南红河三角洲位于越南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地区。

凭借其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红河三角洲成为越南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在这片土地上,农业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共同推动着地区的繁荣和进步。

首先,红河三角洲的农业是该地区经济的支柱。

这里的农民主要从事水稻种植和养殖业。

红河三角洲地区的水稻产量在越南乃至全球都占据重要地位。

农民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和湿地,采用灌溉系统进行水稻种植,不仅满足了本地区的粮食需求,还出口到其他国家。

同时,红河三角洲也是越南重要的养殖业基地,农民在这里养殖鱼类、虾类和蟹类,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来源。

其次,红河三角洲的农业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社会的进步。

农业的发展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如农机制造、农产品加工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此外,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道路、桥梁和灌溉系统的改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然而,红河三角洲的农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不够高。

虽然红河三角洲地区的农业产量较高,但由于农民普遍采用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式,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仍然面临一些困难,需要加大投入和支持。

其次,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过度的农药使用和养殖废水排放对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措施。

为了促进红河三角洲的农业和社会发展,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政府鼓励农民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其次,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市场开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政府鼓励企业投资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并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此外,政府还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灌溉系统和农村交通条件,提高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南农业农村现状2001年3月13日,越南政府对1391万农户、60758个庄园、7558个农、林、水产部门的合作社、4367个企业、145975户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情况看,可以反映越南当今农业、农村的情况。

1.各农户已积极地调整农业结构,但进度还比较慢,而且还不平衡。

农村的产业结构已向积极的方面调整,从事工业、建筑、服务业的户数比例上升。

2001年,从事工业、建筑业的比例占5.8%(1994年为1.6%),从事服务业占11.2%(1994年为6.4%)。

2001年,各种工业、建筑、服务业单位比1994年增长9%。

尽管过去一段时间,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实际上只有1/4的地区从事工业的单位比例达到5%以上(东南部和红河平原),仍有1/2地区从事工业的单位比例在3%以下。

实际上农村各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还存在差别。

2001年东南地区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的户数比例为32.8%(1994年为18.2%),西北各省从事非农业生产的户数比例只占5.3%(1994年为2.8%)。

从事农业、林业、水产业的户数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事水产业、林业的户数增多,从事农业的户数下降。

1994年从事水产业的户数占农、林、水产户数2.3%,占农村总户数1.9%,到2001年上述比例分别为3.5%和2.8%。

然而,与农业、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要求相比,上述农村产业结构的规模与变化还是很慢,并且不平衡。

2.农业商品化生产有了新的发展。

家庭庄园经济模式在全国扩大推广,从沿海平原到边远山区、西原,以多种商品生产为主。

到2001年10月1日,越南全国有60758个农业庄园,比2000年增加4906个。

种植短期作物的庄园有21798个,占总数35.9%,种植长年作物的庄园有18614个,占总数27.9%,从事饲养业的庄园有1762个,占总数2.9%,从事林业的庄园有1630个,占总数2.7%,从事水产养殖业的庄园有16951个,占总数27.9%,综合经营的庄园有2006个,占总数3.3%。

各个庄园的生产规模还小,平均每个庄园拥有6.2个劳动力、1.365亿越盾生产资金、6.08公顷生产土地面积和水面面积。

2001年各庄园已经使用36.96万公顷土地和水面,其中有13.77公顷种植短期作物,占庄园土地面积总数的37.3%,9.61万公顷种植长年作物,占26%,林业生产6.93万公顷,占18.7%,水产养殖6.65万公顷,占18%,饲养近10万头水、黄牛,猪10万头以上,家禽数百万等等。

各庄园安排了农村相当数量的剩余劳动力,既解决了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到2001年10月1日,各庄园已使用374701个劳动力,包括168634个庄园主户的劳动力和206067个雇佣劳动力,雇佣劳动力占庄园总劳动力的55%。

由于农、林、水产部门的生产有季节性,因此,庄园的雇佣劳动力主要是季节性的劳动,这部分的劳动力有145187人,占总劳动人数70.5%,长期雇佣的劳动力有60880人,占29.5%。

m东南亚纵横AROUND SOUTHEAST ASIA2002.8mp(越南)黎氏英云农立夫译45东南亚经贸信息各个庄园不断投资发展生产。

2000年,越南农业庄园投资总数为82947亿越盾,平均每个庄园投资1.365亿越盾。

在投资资金中,自有资金占84.6%,向银行贷款部分占13.2%,向其他部门贷款部分占2.2%。

从这一资金结构分析,银行在庄园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不大。

向银行贷款的庄园比例最高是中北部,达24%,红河平原地区向银行贷款的庄园比例达19.3%,湄公河平原达15.9%,西北地区达14.6%,向银行贷款的庄园比例最低是南中部为8.9%,东南部为9.2%。

虽然越南庄园经济最近几年刚刚产生与发展,有些庄园成立还在建设时期,但是已经创造出数量相当大的产品。

2000年庄园经济的总收入为53609亿越盾,平均每个庄园达到8820万越盾,红河平原最高平均每个庄园1.424亿越盾,接着是南中部,平均每个庄园1.336亿越盾,该地区多数庄园从事水产养殖业,东南部为9840万越盾,该地区多数庄园种植长年作物,湄公河平原为8520万越盾,西北地区为6190万越盾,该地区多数庄园从事林业生产,最低是东北部地区,平均每个庄园才达到5010万越盾。

2001年,越南庄园的商品生产价值达49659亿越盾,平均每个庄园达到8170万越盾,商品率达92.6%,商品率最高的地区是南中部达到97%,东南部达95.3%,西原达91.6%,湄公河平原达91.4%,东北地区达85.5%,最低是西北地区82.3%。

越南庄园的收入为19058亿越盾,平均每个庄园3140万越盾,庄园主户每人每月收入58.4万越盾,为农村月人均收入的2.5倍。

每个庄园平均月收入最高的是红河平原4690万越盾,南中部3630万越盾,湄公河平原2990万越盾,西北地区2850万越盾(多数属于林业庄园),东北地区2680万越盾,北中部地区2540万越盾,最低是西原地区2370万越盾(由于咖啡、腰果价格下滑)。

3.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提高和改善,特别是电、公路、学校、卫生站。

1994年,越南全国只有60.4%的乡、50%的村、53%的农户能用上电,到2001年,已有86%的乡、77%的村通电,农户用电比例上升到79%。

用电户数增加最多的地区是山区各省,西原(增加2.9倍),西北(增1.6倍)。

农村平均用电价格,2001年为693越盾/1KW,比1994年(756越盾/1KW )减少63越盾。

这是越南党、政府在推动农业、农村工业化、现代化时期、农村电气化政策所取得的结果。

农村交通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2001年全国有8461个乡(占94.5%)有公路通到乡人民委员会办公所在地(1994年为87.9%),其中红河平原最高,达到99.9%,最低是湄公河平原地区78.1%。

在扩大和提高通向乡中心公路的同时,连村公路的质量也得到提高,至今已有1427个乡(占16%)的连村公路50%以上为柏油路和水泥路。

农村教育、卫生、集市设施建设继续得到加强和扩大。

到2001年,99.9%的乡设立小学校(1994年为99.8%),84.5%的乡设立初中(1994年为76.6%),8.7%的乡设立高中(1994年为7%)。

学前幼儿教育仍在扩大。

至今36.3%的乡开办幼儿园班,85.7%的乡开办托儿所。

医疗卫生方面,除了为农村基层增派卫生干部之外,还增设了卫生站。

1994年有93.2%的乡设立卫生站,到2001年乡卫生网站遍及全国,普及率达99%。

有7503个乡人民委员会安装电话,占83.8%,2001年安装电话农户达70.44万户,为1994年的30倍。

56.9%的乡有了有线广播(1994年为38.6%),54.8%的乡设立乡邮电文化站,14%的乡设立文化室,7%的乡设立图书室。

4.加强水产部门建设。

新加坡目前在中国辽宁省的总投资大约为10亿美元,预计这个数额在未来5年将显著增加;2001年新加坡与辽宁省的贸易额上扬了35%达到6.14亿美元。

辽宁省有关领导表示,在东南亚国家中,辽宁将发展农业和开拓市场的焦点放在新加坡,因为/新加坡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很高,而辽宁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0。

6东南亚经贸信息至今,越南全国从事水产品生产户数达50.9万,占总户数3.7%,其中最多是湄公河地区,23.97万户,占7.9%,南中部9.03万户,占7.8%,北中部7.53万户,占3.8%,东南部6.37万户,占4.6%,与1994年相比,从事水产品生产的户数增加28万户(增长2.2倍),湄公河平原增加数量最多,达4.2倍(1994年为5.69万户,2001年为23.97万户)。

现在湄公河平原地区从事水产品生产的户数超过1994年全国水产总户数(22.99万户)。

全国机械捕捞船达120445艘,其中14403艘为90马力以上的深海捕捞船,具有机械捕捞船最多的是湄公河平原,45798艘,其中深海捕捞船4174艘,南中部有机械捕捞船23277艘,其中捕捞深海船5387艘,北中部有22867艘,其中深海捕捞船687艘,东南部有14962艘,其中深海船3667艘。

与1994年相比,机械捕捞船增加48981艘(增长68.5%)。

机械捕捞船增加数量最多是湄公河平原地区30308艘,增2.9倍,南中部增加8954艘,增长41.5%。

在水产养殖方面,最突出的一点是庄园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全国有16952个水产养殖庄园,分布在8个生态区,其中分布在湄公河平原最多,达12086个,占该地区总数的38.8%,南中部有1297个,占该地区总数44.6%。

平均每个庄园拥有水面3.9公顷,湄公河平原平均每个庄园拥有水面3.2公顷,南中部为1.3公顷。

庄园主要从事行业是养殖虾、鱼、虾苗和其他水产品。

从事水产品养殖的庄园价值及平均收入都高于其他庄园(承天)顺化: 1.42亿越盾和4700万越盾比1.01亿越盾和3400万越盾/年)。

5.农户的收入、积累和投资资金向进步的方向转变,符合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的要求。

在农户的总收入中,有78.1%来自生产经营收入,有21.9%来自其他收入(包括工钱、工资、社会保险收入)。

在生产经营总收入结构中,农、林、水产品收入占75.6%、工业、建筑收入占10.6%,其余为服务业收入占13.8%。

在农、林、水产品总收入中,农业产品收入占比重最大,为79.9%,水产品占15.3%,林产品占4.8%。

农产品和林产品收入比重逐步减少,水产品收入比重增长快速,是符合现今农村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

在农业总收入中,种植业占68.5%,饲养业占29.5%,农业服务收入占2%。

在种植业里,短期作物收入占77.8%,长年作物收入占19.7%;在饲养业里,家畜(水牛、黄牛、猪)收入占比重最大,为67.8%,接着家禽收入(鸡、鸭、鹅)占19.2%,其他饲养收入占8.4%(不包括副产品收入、打猎和野兽驯养收入)。

调查结果表明,在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农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都得到提高。

截止调查时,平均每个农户拥有家庭耐用品价值69万越盾,东南部为1060万越盾,北中部为530万越盾,东北部为480万越盾,西北部为340万越盾,后者为全国最低水平。

从2001年10月1日调查所获得的结果分析,农民的生活水平与1997~1998年相比,每户增加收入180万越盾,增长35.3%。

2000年平均每户农户投资发展资金为350万越盾;平均每户农户积累资金为310万越盾(其中实物积累占17.1%)。

2000年越南全国农户投资发展资金为46200亿越盾,到2001年底,农民现有积累资金为40900亿越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