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绪论

1、人际关系: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3、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4、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5、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性质:是一门关于行动的科学。更为重要的是,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它同哲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教育学科和行为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6、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7、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8、社会网络层次:生产关系,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心理关系。9、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中。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0、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11、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注意阶段:由零接触过渡过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接触阶段: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融合阶段: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1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朱迪•C•皮尔逊《如何交际》冷漠阶段、疏远阶段、终止阶段。

二、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1、人际关系行为模式(莱维特):圆形传递:优点是提高全体成员的士气,调动他们的积极,使群体中各个成员都能产生满意感,群策群力解决面临的复杂问题。缺点是解决问题的速度慢,正确性差,领袖人物或领导者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轮式传递:优点是解剖问题的速度快,领导者能发挥作用,沟通中其成员判断的正确性高。缺点是各个成员的积极性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链式传递:优点是解决问题速度快,领导者效能显著,正确性高。缺点是成员士气低,成员的反应是被动作出的。Y式传递:优点是工作效率高,速度快。缺点是抑制了个体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非正式群体的交往模式:单线型:优点是传递速度快,容量大,个体的主观影响明显。缺点是传递容易发生信息失真情况,从而影响传递内容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集中型:传递的信息量大,渠道宽,速度快,对信息有选择,缺点是主观色彩浓厚,受个人情感影响很大,容易产生消极影响。偶然型:传递面广,信息量大。缺点是受机遇影响大,个体不易掌握,交往的主体不能发挥作用,影响其积极性的发挥。流言型:优点是传递的速度快,面积广。缺点是传递的信息不可靠,易受主体传播者的影响。口头交际与书面交际的效果最好,口头交际的效果次之,书面交际的效果较差。

3、人际关系的结构组成: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活动型。

4、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的经典实验:从1927年到1932年,梅奥和他的学生做了有名的实验霍桑实验。照明实验认为在调动工人劳动积极性方面,照明等劳动条件远非人际关系来得重要。福利实验得出结论: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人际关系的好坏比福利措施的改善显得更加重要。群体实验说明好的人际关系比物质利益对人更加重要。态度调查,发现工人心情舒畅,有主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说明和管理者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比人为的措施显得更为有利。这个实验表明: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和工作中发展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

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他们对实验的理论假设不全面,不完整,在实验方法上缺乏客观性和一致性;对实验结果和数据的解释没有科学的公正感,在实验过程中有政治和阶级的偏见。但它开辟了人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达到了一个新高峰,对后人的研究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这是无可置疑的。

5、人际交往理论包括:象征性交往论、场合交往论、自我呈现论、社会交换论和T组理论。

6、符号相互作用论(象征性交往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美国学者米德《思想、自我和社会》

7、社会交换论:是一组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其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以双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霍曼斯于1961年正式提也了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这个理论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这个理论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的公平”原则,这是与他交往活动后的心理体验。它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忽视了人们间的相互帮助、支援、无私贡献,甚至献身的行为,贬低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其缺陷。

8、人际特质: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为人际反应特质。9、心理学家梅茨认为人有三种不同的需要: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感情的需要。10、心理学家霍妮把人际关系分成三种类型:逊顺型朝向他人,进取型对抗他人,分离型疏远他人。11、奥德弗的E•R•G 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三种:生存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成员发展需要。12、弗罗姆《工作与激励》中激励水平的公式:激励水平(M)=期望值(E)×效价(V)13、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三、态度及其转变

1、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态度只是一种心理倾向,并非指行为本身。具有对象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组织性和结构性。

2、态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3、态度的功能:顺应、认识、防御、调节功能。

4、态度的特性:社会性、具体性、稳定性。

5、认知对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大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关于态度的平衡性;关于态度的一致性。

6、平衡的结构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则反之。

7、一致性理论认为,一致性原则支配所有人的思维。我们总改变态度来达到一致性,以便减少或消除非一致性。相似导致人际喜欢和吸引,这是这个原则发生作用的典型一例。

8、态度的形成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个体的需要、个体的经验、交往的对象、性质、个体的自我意识。

9、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看作是个体社会变化的过程,即个体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内化和同化。

10、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人际影响。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同伴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在青少年时期尤其明显,而父母、教师、成人的影响在儿童时期较为明显。因此,态度和人际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际关系对态度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个性心理特征。如果一个人的个性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态度形成与发展就容易些;反之,则比较困难。表明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与态度转变有着极密切的关系。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个体参与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对态度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许多人建立了新的态度,是因为他面临一个新环境,加入了一个新群体与新组织。一旦这样,他的态度与行为就要受到此群体的共同行为准则的影响和制约,作为群体成员必须共同维护的遵守共同的规章制度,采取一致的态度和行为。11、态度转变的方法:参与活动法、登门拜访、团体规定论、全面宣传法、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