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肺癌内科治疗进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版肺癌精品课件

2024版肺癌精品课件

04
并发症处理与康复 期管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处理方法
呼吸道并发症
如肺炎、肺不张等,需积极抗感 染治疗,同时加强呼吸道护理,
如吸痰、雾化等。
心血管并发症
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需密 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给予抗心 律失常、强心等药物治疗。
神经系统并发症
如脑转移、脊髓压迫等,需根据 病情给予手术、放疗或化疗等治 疗措施。
定期随访
肺癌患者康复期需定期随访,一般每 3个月随访一次,病情稳定后可适当 延长随访间隔时间。随访内容包括询 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复查计划
肺癌患者康复期需根据病情制定复查 计划,一般包括胸部CT、腹部B超、 骨扫描等检查项目。复查频率根据患 者病情和医生建议而定,一般每年至 少进行一次全面复查。
可了解患者的贫血、感染等情况,为 治疗提供参考。
诊断流程与评价标准
诊断流程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初步判断病变性质;进一步完善实验室检查 和病理诊断,明确肺癌的诊断及分期;最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评价标准
肺癌的诊断准确性依赖于多种检查手段的综合应用及专业医生的经验判断。对于疑似肺 癌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同时,对于已确诊 的肺癌患者,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和患
其他并发症
如营养不良、恶病质等,需给予 营养支持治疗,改善患者营养状
况。
康复期患者心理干预和营养支持
心理干预
肺癌患者康复期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进行心理评估,给予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干预措施。入,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建议患者均衡饮 食,多吃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

(内科学课件)17.支气管肺癌

(内科学课件)17.支气管肺癌
素质和免疫力。
营养康复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性 化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获得充
足的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
患者及家属的护理与支持
患者护理
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得到良好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生活照顾、药物管理等。
家属支持
家属是患者最重要的支持者,需要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要了 解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巧,以便更好地照顾患者。
监测与评估
建立肺癌防治协作网
对肺癌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进行监测和评 估,及时发现并控制潜在的致癌因素。
加强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社区之间的协 作,形成肺癌防治的合力。
提高公众意识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肺癌的预防知识和 早期筛查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认知 度和参与度。
健康讲座
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邀请 专家为公众讲解肺癌的防治知识,提 供专业的健康指导。
支气管袖状切除
适用于肿瘤位于支气管开口处 的患者,通过切除部分支气管
来达到切除肿瘤的目的。
肺叶切除
对于较大的肿瘤或肿瘤位于肺 叶内的患者,需要进行肺叶切
除。
淋巴结清扫
手术时需对淋巴结进行清扫, 以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药物治疗
01
02
03
化疗
通过药物杀死癌细胞或阻 止其生长,常用的化疗药 物有顺铂、卡铂、紫杉醇 等。
肿瘤细胞可侵犯周围组织,并 通过淋巴和血液转移至其他部 位。
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速度因 个体差异而异,与基因突变、 细胞凋亡和免疫逃逸等多种因 素有关。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肿瘤的生长通常呈浸润性,可沿 着支气管壁扩散,也可侵犯周围
肺组织。
随着肿瘤的生长,可出现支气管 阻塞、肺不张、肺炎等并发症。

肺癌 PPT课件

肺癌 PPT课件

一般资料
姓名:黄捷华; 性别:女; 年龄:72岁 入院诊断:发现肺癌4年余,喘憋1 天; 患者于2014-11-27 10:15入院;
入院情况
入院方式:患者由平车推入病房。
既往史: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无明显咳痰 ,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查CEA明显增高 ,胸部CT可见左肺下叶占位,就诊于肿瘤医院, 2010年8月行手术切除,诊断左肺下叶腺癌Ⅱa期, 1年前骨转移,胸部CT左肺占位术后改变,左肺少 许膨胀不全,双侧胸腔积液,无其它基础病。
辅助检查
白蛋白 白蛋白/球蛋白比例 *钙 *钾 *钠 球蛋白 *血小板 肿瘤相关物质 74.2 27.5 g/L ↓ 1.0 ↓ 1.70mmol/L ↓ 3.3mmol/L ↓ 134.3mmol/L ↓ 18.4g/L ↓ 108.0 ×10^9/L↓ ↑ 35-55 1.1-2.5 2.1-2.8 3.50-5.30 137-147 20.0-35.0 125-350 0-71
PDQ Guidelines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I期 和 II期
肺叶切除术或肺切除术 根治性化疗(有手术禁忌者) 辅助化疗 辅助放疗 新辅助化疗
PDQ Guidelines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III期
单纯手术治疗
术后放疗
化疗 + 放疗
单纯放疗 单纯化疗
PDQ Guidelines


综合内性肿瘤称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简称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 性恶性肿瘤。
癌症死亡率 2010~2013
死亡率 100,000 人/每年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直肠癌 胰腺癌 肺癌 前列腺癌 乳腺癌 卵巢癌

《老年晚期肺癌内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解读PPT课件

《老年晚期肺癌内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解读PPT课件

放射治疗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适应症
放射治疗适用于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尤其是那些因医学原因不能手 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对于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射治疗通常作为化疗的辅助治 疗。
注意事项
在选择放射治疗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肺功能以及肿瘤的大小 和位置。同时,需要避免过度照射正常组织,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合治疗原则
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应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 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选择和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 效果。
关注生活质量原则
在治疗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生 活质量,减轻其痛苦和不适,提
高其生存质量。
对于老年患者,应特别注意其心 理和社会支持的需求,提供全方
可使用ROS1抑制剂,如克唑替尼、恩曲替 尼等。
免疫治疗药物及适应症
PD-L1高表达患者
推荐使用PD-1/PD-L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 等。
MSI-H/dMMR患者
可使用PD-1抑制剂进行免疫治疗。
TMB高表达患者
可考虑使用PD-1/PD-L1抑制剂进行免疫治疗。
04 非药物治疗
位的关怀和支持。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评估 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避免
过度治疗带来的负面影响。
03 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选择及应用
一线化疗药物
01
推荐含铂双药联合化疗,如顺铂、卡铂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和耐受性进行选择。
二线化疗药物
02
对于一线化疗失败或不耐受的患者,可选择多西他赛、培美曲
塞等二线药物。
中医中药治疗及辅助作用
治疗原则
中医中药治疗肺癌的原则是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综合分析,确定证型, 然后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同时,中医中药还可以配合放化疗等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减轻其毒副 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03 治疗策略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针对早期肺癌、部分中期肺癌以及部分晚期肺癌的寡 转移病灶。
手术方式
包括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 术等。
术后辅助治疗
根据病理分期和基因检测结果,制定个体化辅助治疗 方案。
放射治疗
放疗适应症
适用于各期肺癌,尤其是局部晚期不可手术 患者。
放疗技术
包括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 疗等。
呼吸康复
针对肺癌患者常见的呼吸困难、咳嗽 等症状,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提高患 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
运动康复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 的运动康复方案,提高患者心肺功能 和体能。
营养支持
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包括膳 食指导和口服或肠外营养补充,改善 患者营养状况。
长期随访监测策略
01
02
03
早期筛查与诊断
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 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3
治疗手段与效果
尽管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 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仍然较低,尤其是晚期患者。
指南制定背景与目的
临床需求
针对肺癌诊疗现状,结合临床实践需求,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 (2023版)》。
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01
通过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获取病变组织,进行显微镜
下观察和病理诊断,是确诊肺癌的金标准。
细胞学检查
02 通过痰液、支气管灌洗液等样本的细胞学检查,可发
现癌细胞,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基因检测
03
针对肺癌相关基因进行检测,有助于预测患者对靶向

肺癌 医学PPT课件

肺癌 医学PPT课件

1.骨关节症状 2.肩背痛 3.声音嘶哑 4.内分泌代谢障碍
1.出血
晚期症状
2.疼痛
3.溃疡
远处转移
脑转移:头痛、恶心、眩晕或视物不清等神经系 统症状和体征。 骨转移:持续固定部位的骨痛、血浆碱性磷酸酶 或血钙升高。 肝转移:右上腹痛、肝肿大、黄疸、碱性磷酸酶、 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 肾及肾上腺转移 :患者常无症状,有部分病员可 出现肾区涨痛。
血液转移到其他器官可出现转移器官的相应症状。
诊断检查
实验室检查 1.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2.经皮肺穿刺细胞学检查 3.胸腔穿刺细胞学检查 4.斜角肌和锁骨上淋巴结 活检 5.血清肿瘤标志 6.单克隆抗体扫描
辅助检查 1.胸部X线 2.胸部CT 3.B型超声 4.纵隔镜检查 5.磁共振(MRI)检查 6.骨扫描 7.PET-CT
肺癌
1.基础知识 2.治疗原则 3.小 结
肺癌
一种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的恶性 肿瘤。
发病率
发病率和病死率呈迅速上升趋势。 肺癌在城市肿瘤死亡率中已由原来 的第4位升为第1位。
病因介绍
• 吸烟 • 环境因素 • 职业因素 •肺部慢性疾病 •人体内在因素 •其他因素
病理分类
按解剖学部位分类
1.中央型肺癌:发生在段 支气管以上至主支气管的 肺癌,约占3/4.
化疗放 疗为主
化疗放 疗为主
化疗放 疗为主ຫໍສະໝຸດ 选择性化 疗和一般 内科治疗
选择性化 疗和一般 内科治疗
以化疗为主,辅以手术和 (或)放疗。
Ⅰ-Ⅲa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Ⅲb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Ⅳ期化疗为主
常用于肺癌化疗的药物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环磷酰胺 阿霉素 丝裂霉素 环己亚硝尿 顺氯胺铂

肺癌脑转移治疗进展PPT培训课件

肺癌脑转移治疗进展PPT培训课件
时的重要因素 • SRS vs SRS+WBRT? • SRS vs WBRT? • 手术后患者:SRS vs 观察?
SRS vs WBRT?
利 弊
NSCLC脑转移手术后放疗研究
• NSCLC脑转移手术后,比较 SRS 与 观察组(N=131) • SRS组与观察组的6个月的局控率分别为84% vs 57%(P=0.011) • SRS组与观察组的OS均为17个月(P=0.37) • 手术后SRS提高局控率,未改善OS
肺癌脑转移治疗进展
NSCLC脑转移的发生率
• 中枢神经系统 (CNS)是NSCLC的常见转移部位,在NSCLC初诊患者中, 脑转移发生率在10%左右,患者疾病进程中约 25-40%会发生脑转移
• 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更容易发生脑转移,有报道显示EGFR突变型与野 生型患者脑转移发生率分别 39.2% vs 28.2% (p=0.038; HR 1.4)
比例的经治转移灶会出现明显进展
• 辅助WBRT的“利” • 提高颅脑病灶局控率,由70%
到90% • 减少新发脑转移灶发生率,从
50%到30%
• 辅助WBRT的“弊” • 没有延长总生存 • 影响认知功能
NSCLC脑转移局部治疗策略的选择
• “谁”影响了患者认知功能,“WBRT”还是“肿瘤复发”? • 不同的病情及个体有不同的选择 • 清晰理解WBRT的作用和风险(尤其是认知功能),成为决定治疗决策
NSCLC脑转移的治疗观念逐渐在转变
1、脑转移的分类问题: • 有无症状 • 是否有基因突变 • EGFR突变还是ALK+? • TKI治疗前还是耐药后
2、局部治疗方式的选择: • 是否需要局部治疗? • SRS vs SRS+WBRT?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进展ppt课件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进展ppt课件

肺癌脑转移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通过头颅CT或MRI等影像 学检查,观察颅内是否存 在异常病灶,有助于诊断
肺癌脑转移。
脑脊液检查
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 ,检测其中是否存在肺癌 细胞,有助于确诊肺癌脑
转移。
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
检测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 水平,如癌胚抗原、神经 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有 助于诊断肺癌及其脑转移
特点
肺癌脑转移通常是肺癌晚期的表现,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对患者 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产生严重影响。
肺癌脑转移的发病机制
血液传播
肺癌细胞通过血液系统进入颅内,在脑实 质或脑膜上形成转移病灶。
淋巴系统扩散
肺癌细胞通过淋巴管进入颅内淋巴组织, 导致淋巴转移。
直接浸润
肺癌病灶直接侵犯颅骨或硬脑膜,进而扩 散至颅内。
新型药物类型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药物类型如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等在肺癌脑转移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临床试验进展
目前正在进行多项肺癌脑转移治疗的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05
肺癌脑转移治疗的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
总结词
手术联合放化疗是肺癌脑转移的常用治疗方法,通过切除肺部肿瘤和脑部转移灶,结合放疗和化疗, 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进展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 肺癌脑转移概述 •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现状 • 肺癌脑转移治疗进展 • 肺癌脑转移治疗的挑战与展望 • 肺癌脑转移治疗的案例分享
01
肺癌脑转移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肺癌脑转移是指肺癌细胞通过血液或 淋巴系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在颅 内生长和扩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助化疗
• 是淋巴结阳性完全切除早期NSCLC的标准治疗 • 在淋巴结阴性病人,仍存在争议 • 顺铂为基础方案是标准 • 卡铂为基础方案未得到批准,但经常使用 • 证据最多的是NP • ECOG1505允许所有未批准的方案
BRCA1水平和含铂药物 化疗的相关性
Yang Y et al.J Exp Clin Cancer Res,2019
非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进展
周彩存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化疗进展
• 早期术后辅助化疗:个体化? • 局部晚期 同步化放疗,AP未超越EP • 鳞癌:白蛋白紫杉醇>普通紫杉醇; ND优于
DP • 非鳞癌
分子靶向治疗 贝伐单化疗优于化疗 培美优于健择 连续维持治疗改善总体生存 • 免疫治疗
辅助治疗的必要性
Primary Endpoint: OS
T3 BRCA1
Docetaxel
5 yr OS 45% → 65%
Eudract: 2019-000067-15 NCTgov:00478699
SLIDE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 AUTHOR.PERMISSION REQUIRED FOR REUSE.
SLIDE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 AUTHOR.PERMISSION REQUIRED FOR REUSE.
T3 BRCA1
Docetaxel
Eudract: 2019-000067-15 NCTgov:00478699
Presented By Mark Socinski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Customized BRCA1 Adjuvant Treatment in Stage II-II NSCLC (SCAT)
1
Resected NSCLC R0 pN1 / pN2
. .
3
CONTROL EXPERIMENTAL
Docetaxel/Cis T1 BRCA1 T2 BRCA1
Gem/Cis Docetaxel/Cis
HR=0.64 (0.38-1.09)
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时间 (月)
0.4
试验组
对照组 0.2 HR=0.50 (0.28-0.88)
P=0.016
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时间 (月)
Massuti B, et al. 2019 ASCO Abstract 7507.
Bepler G, et al. 2019 ASCO Abstract 8001.
研究结果:PFS和OS
PFS
1.0
对照组 (n=92)
中位PFS:6.9个月
0.8
6个月PFS:56.5%
研究组 (n=183)
0.6
中位PFS:6.1个月 6个月PFS:52.0%
Log-rank P=0.181 0.4
0.2 0.0
0 6 12 18 24 30 36 42 时间 (月)
OS
OS
1.0
对照组 (n=92)
中位OS:11.3个月
0.8
12个月OS:46.6%
研究组 (n=183)
中位OS:11.0个月
0.6
12个月OS:46.1%
Log-rank P=0.656
0.4
0.2
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时间 (月)
Massuti B, et al. 2019 ASCO Abstract 7507.
BRCA1低表达患者DFS和OS
BRCA1低表达者多见于腺癌、非吸烟和女性患者。
1.0
1.0
0.8
0.8
0.6
0.6
DFS OS
0.4
试验组
对照组 0.2
分子学分析指导下的晚期NSCLC 患者全球III期研究:研究设计
招募:运输组织块,筛选符合条件受试者
N=275
低ERCC1 ≤66.0
高ERCC1
AQUA测定RRM1及ERCC1
随机分组
2:1
低RRM1≤40.5
吉西他滨 +卡铂
吉西他滨 +多西他赛
高RRM1
多西他赛 +卡铂
多西他赛 +长春瑞滨
低ERCC1 ≤66.0
Customized BRCA1 Adjuvant Treatment in Stage II-II NSCLC (SCAT)
1
Resected NSCLC R0 pN1 / pN2
. .
3
CONTROL EXPERIMENTAL
Docetaxel/Cis T1 BRCA1 T2 BRCA1
Gem/Cis Docetaxel/Cis
Statification factors:
-Stage: N1 vs. N2 -Age ≤65 vs >65 y -Histology: Non-SCC vs. SCC -Type of resection: Lobectomy vs Pneumonectomy
Planned number of patients : 432 (amended) CT should be started before 8 weeks after surgery PORT in N2 patients
Presented By Mark Socinski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实验组的OS
OS
1.0
0.8
0.6
0.4
BRCA1低水平
HR 低水平 vs 高水平:0.84
BRCA1中等水平
中等水平 vs 高水平:0.95
0.2
BRCA1高水平
0.0
0
10
20
30
40
50
高ERCC1
低RRM1≤40.5
高RRM1
吉西他滨+卡铂
主要终点:无进展生存
• 分层因素:PS、性别、既往(新)辅助治疗 • 治疗:6周期、无维持治疗、无贝伐单抗 • 主要入组条件:IIIB(湿性)/IV期NSCLC,PS 0-1,可测量疾病,FFPE组织块并有蛋白表达数据 • 计划入组:267例 (254个事件)
时间 (月)
60
70
80
BRCA1高水平患者DFS和OS
DFS OS
BRCA1高表达者未显示顺铂耐药。
1.0
1.0
0.8
0.6
试验组 0.4
对照组
0.2
HR=1.87 (0.83-4.19)
0.8
0.6
试验组
0.4
对照组
HR=1.24 (0.59-2.59) 0.2
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时间 (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