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鸟的天堂》优秀教案(精选6篇)

《鸟的天堂》优秀教案(精选6篇)

《鸟的天堂》优秀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鸟的天堂》优秀教案(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鸟的天堂》优秀教案1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锻炼品词析句的能力,鼓励用读书声演绎对文本的感悟,飞扬他们的想象力,培养说话的兴趣,说得大方,说得精彩,说得有个性;2、通过巧设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斑斓的图片、生动的动画、活灵活现的录象,让学生多感官、多角度地充分感悟,学得“实”、练得“活”;3、课文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向学生展现了这自然天成的神奇景观。

引导学生在学会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更能体悟出美好事物的背后还需要人们的爱护,才能永远维持这份美好。

教学重点以学生为主体,引领他们品析词句,体会情感,感悟课文,读出情趣,说出妙想,鼓励个性化发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文本感悟的基础上,放飞想象,激发个性思维,大胆、大方、有组织、有条理地说出在这“天堂”中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像中的景观。

教学流程一、信息酝情1、屏幕出示信息,吸引注意:“嗒、嗒、嗒、嗒……”在铿锵有力的打字声伴随下,信息内容极富节奏地逐字出现:“在广东省新会市天马村里有一座小岛,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到那儿旅游。

(学生自发地、轻声地、有节奏地跟读信息)2、引发思考:看了这条信息,有什么感兴趣要问的?设计分析:独特巧妙的信息导入法,让学生在课伊始便为鸟的天堂的魅力所震慑,既激活兴趣,又撩拨了求知欲,巧妙而不着痕迹。

3、引入课题:连巴金爷爷听说了,也到那一看。

哇!果然,好一个教师惊喜地指向黑板上的课题(学生一起说出:鸟的天堂)!好一个——(教师声音悠扬拉长,学生再一次充满感情地说出:鸟的天堂)!设计分析:契机引入课题,并指导朗读课题,通过教师语气的层层递进,充分激起学生的情感。

二、理文铺情1、层层剥笋、梳理文脉:①巴金爷爷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学生讲述,教师归纳并板书:榕鸟②找出写榕树的段落,想一想作者又重点介绍了榕树什么特点?学生讲述,教师归纳并板书:大茂盛2、感悟“生命力”,引入重点段落教学:这么庞大、这么茂盛的榕树,一切都显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感受榕树那旺盛的生命力吧!设计分析:通过找两个“重点”引导学生简单而又清晰地梳理文脉,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单刀直入跃入重点段落。

课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课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课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精选13篇〕课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一、课前系统局部〔一〕课标分析^p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灿烂、静寂、缝隙”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喜欢的局部。

3、抓住重点词语,知道课文内容,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4、初步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展描写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p学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七册第一组课文第3课《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

全文按游览顺序可以分为四个大段:第一段写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玩耍,第二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写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如今两个方面:第一,抓住景物特点,进展静态与动态的描写;第二,借助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选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使学生感受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充满活力活力的美,增强环保意识;二是使学生领悟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进步阅读才能和作文才能。

〔三〕学生分析^p四年级是中年级,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阅读根底,但对重点句子的品读才能,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解读方法与才能仍较薄弱,写作中的表达方法掌握得也较少,所以本课的重点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法,进步写作才能,受到美的教育。

〔四〕教学目的1.知识与才能:理解、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才能、质疑才能以及想象才能。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学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鸟的天堂》教案优秀7篇

《鸟的天堂》教案优秀7篇

《鸟的天堂》教案优秀7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篇一罗愉教学目的: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阅读课文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目标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并运用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及审美情趣。

4、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重点: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阅读课文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目标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并运用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难点:将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将课文重点部分的文字信息形象化,音效化,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阅读课文,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读熟课文,分清段落。

熟读课文,懂得前后两次作者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不同。

根据目标,收集资料。

(资料目标:根据课文内容,搜集有关材料,准备一篇导游式的简短解说词。

)第二课时:一、出示课件,展示河面变窄了。

(6分钟)1、同学们,当你们坐在船上,和作者他们一样,最初看到大榕树的时候,产生了哪些感受?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你是怎么体会作者的感受的?(注:引导学生比较“树叶真绿得可爱”与“树叶绿得真可爱”的异同,从而认识作者用词之准;引导学生深研“我说许多株榕树”的错因。

)3、问:作者两次到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你更喜欢作者描写的哪一种景象呢?二、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样子。

(6分钟)1、同学们仔细观察大榕树枝干不可计数的状态,再读读课文,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的文字描写。

(注:提示学生注意到这段文字的精练,和之所以精练的原因。

)2、指名朗读第七自然段,自我评价。

三、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树冠近景。

(8分钟)1、同学们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说说你最欣赏作者哪些句子,为什么?2、根据你对大榕树树冠的的观察,� 请大家评一评。

3、齐读。

指名朗读第八自然段。

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指名再读。

齐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秀6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秀6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秀6篇)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词句。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走近“天堂”1、师板书“天堂”。

2、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什么样的地方是天堂?3、是呀,天堂就是神话故事中人们想象的幽美、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

5、读了这个课题,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又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也许会问:为什么说这是鸟的天堂?鸟的天堂是怎么样的?)二、整体感知走进“天堂”过渡:带着你的这些疑惑,让我们走进“天堂”2、把你认为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给你的同桌提个醒。

三、研读体悟品味“天堂”1、我们能从文章中感受到大榕树的高大和美,感受到鸟儿的快活和欢腾,你是具体从哪些句子中品味到的?把这样的句子去读一读、划一划、品一品、再在边上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最后再去美美地读一读。

2、交流,把你认为自己最喜欢的、读得最精彩的句子读给同学听。

四、引导实践创造“天堂”教学目标:1、学会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三、教学难点1、理解句子含义:“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引号用法。

四、教具准备自制课件、鸟的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今天老师就盛情的邀请大家一起去大自然中游览一番好吗?我们今天要去的第一站会是哪里呢?请同学们集中注意看这里。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通用30篇)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通用30篇)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鸟的天堂》教案设计(通用3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鸟的天堂》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

教学重点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3.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手段:自制课件。

设计意图: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二、按照要求读书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谈自己读的感受。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巴金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

“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

鸟的天堂教案(优秀10篇)

鸟的天堂教案(优秀10篇)

鸟的天堂教案(优秀10篇)《鸟的天堂》篇一设计执教:洪春幸教学目标:1. 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12、一三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陆续”、“应接不暇”等词语的意思。

3. 分辨课文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1. 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 分辨课文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

教学难点:1. 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 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一部分的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 认识“鸟的天堂”,分辨课文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 作者简介。

2. 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2. 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1. 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2. 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1. 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说说想到的情景?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哪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作答,教师重点指导“翠绿的颜色……”一句。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设计说明:对作者巴金作简单介绍,既是一种文学修养的熏陶,也是从语文的内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

鸟的天堂教案15篇

鸟的天堂教案15篇

We are always too polite to strangers and too harsh to close ones.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鸟的天堂教案15篇鸟的天堂教案1第一课时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三篇课文。

该组的主题是观察大自然,赞美大自然。

在本篇课文中,作者巴金以“我”的身份,描写了自己两次游览“鸟的天堂”的过程,以及两次游览所看到的不同景观和不同感想。

__语句优美,结构清晰,描写方法动静结合,其中对于大榕树的描写尤是生动。

在__的细节描写中,无不流露出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因此,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欣赏“鸟的天堂”的优美景观,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还要进一步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本篇课文所用时间为2课时。

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

2、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清楚__的主要结构。

3、分析重点语句,以及__中出现的疑点,难点。

培养学生对__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乐于思考。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理解人与自然间和谐美。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人与自然间和谐美。

课前准备:1、生自主预习课文,掌握生字词,读通句子。

2、生通过上网或图书馆查找有关榕树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置疑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天堂”这个词吗?那你们能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天堂应该是怎么样的吗?(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其实啊,不只是人有自己的天堂,鸟也有它们的天堂,怎么,不信吗?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鸟的天堂是怎么样的。

板书课题:3、鸟的天堂二、初读课文,大体感知。

1、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2、同学们都读完了课文,你能根据作者游览“鸟的天堂”的次数,给__分成几部分。

(1——9自然段:第一次游览 10——14:第二次游览)3、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游览的顺序)三、读思结合,解析第一部分,。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教案(精选篇1)一、导入新课复习检查,巩固生字:1、复习检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鸟的天堂》,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认读并造句。

陆续白茫茫榕树纠正不可计数树梢应接不暇画眉2、回顾一下课文,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两次。

第一次是在黄昏,第二次是在早晨。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去了两次鸟的天堂,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景象。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鸟的天堂,感受鸟的天堂带给“我”的不同体验。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鸟的天堂》。

出示课题。

二、精读感悟(一)学习1—4自然段1、同桌合作学习:(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作者用哪些词,写出了我们出游的时间哪些词写出了水面很静第3自然段中,哪一个动词,写出了我们的心情2、探讨、交流,然后回答。

(1)作者用哪些词,写出了我们出游的时间“吃过晚饭”、“热气已退”、“太阳落下山坡”表示夏日的傍晚,也就是“我们”出游的时间。

(2)哪些词写出了水面很静“自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

”这是讲水面很安静,没有风和过往的船只。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说明四周幽静,没有一点声响,只有木桨拍打水面的声音。

(3)第3自然段中,哪一个动词,写出了我们的心情“跳”既表明船与岸有距离,又显出我们的兴奋之情。

(二)学习5—9自然段1、同桌合作学习:(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5—9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我们第一次出游,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文中主要描写了大榕树什么特点作者对这棵大榕树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句子里体会出来的“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2、探讨、交流,然后回答。

(1)我们第一次出游,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大榕树(2)文中主要描写了大榕树什么特点一个是大,另一个是美。

(3)课文怎样写榕树之大第4自然段,开头交代“河面很宽”,可为什么会变窄呢“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原来河面给树叶占去了,所以变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交流:
1.对于写得好的,或者意思深刻的,只要学生回答得大体正确即可。
2.对于不明白的,让学生互相解答。
重点品读
1.结合课文插图读描写大榕树的段落,想象大榕树的样子,说说大榕树的这些特点?
1.出示图片(课件——大榕树),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上,可以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词来概括。
2.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请把它划去。
二、理解运用:
(一)共性目标: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点)
(1)课文主要内容:作者记叙了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两次分别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2)概括方法:问题概括法。(知道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每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
主要内容:
2.结合课文插图读描写大榕树的段落,想象大榕树的样子,说说大榕树的这些特点?
3.读读描写鸟的相关段落,你看到怎样的画面?巴金爷爷是怎样把百鸟欢腾写出来的呢?
4.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你喜欢这篇课文的哪些句子、哪些部分?
三、仿写:
仿照课文第12自然段描写鸟飞鸟鸣的热闹场景,进行一个场景描写。
②体会方法:边读边想象。
重点词句(2):
①句子:描写鸟的段落(课文12、13段)
②体会方法:读中感悟,悟中想象。
(2)体会方法:(如换词对比、联系上下文……)
4.迁移运用,仿写段落或句子:
(二)本课重点问题:
1.课后思考题:
(1)课文五次提(2)读文中描写大榕树和鸟的重点词句并交流体会。
(3)观察、讨论怎样写才匀称好看:要把这几个字写漂亮,需要注意什么?
(4)教师范写,边讲解:
“耀”字中的“光”最后一笔由竖弯钩变为竖提,右上部分“羽”字中的两个横折钩都变为横折;
“隙”字右上部分的“”中间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缝:先写“纟”再写“夆”再写“辶”
(5)学生练习书写。
(6)评价反馈。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书写书写较好的。
二、学生:
(一)认真读课文。读熟练。
(二)其它准备: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四年级上册第3课《鸟的天堂》预习提纲
学校:班级:姓名:
一、日积月累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易写错的字: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
1.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认读。
(2)易读错的字正音():出示—认读—组词
2.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2.巩固检测:
1.易读错的字正音。出示:
缝隙(feng feng)应接不暇(ying ying)不可计数(shu shu)
(二)词语
1.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规律不可计数应接不暇,把你的理解写在词语的旁边。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在课文中分类标记。
1.理解:
(1)学生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要能结合本文理解。
(2)检测巩固:
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留恋—()陆续—()
静寂—()时常—()
mang mang gui lv
浸在薄雾()的酣眠中,侧耳间仿佛可以触摸到它们有()
zhu shao touyaochu
的呼吸。一()高大挺立的云杉()()微微的晨光,
can lan feng xi
虽然不够(),却依然透过枝叶的()在印满苍苔的湿地上投下一个个温暖的光影。
二、规范书写
(1)这几个字注意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耀:右上的羽字头,易写成“羽”。
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睱”区分。
(2)写美观:按规律分类指导,要写出具体是什么规律,如何指导落实。
①指导书写的字:缝、耀、隙
②指导要点:
缝:先写“纟”再写“夆”再写“辶”
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分类积累词语):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流畅地背诵7、8、12、13段。
2.体会重点段的表达顺序
(1)重点段及表达顺序:(重点段:7、8、12、13;表达顺序:游览顺序)
(2)体会方法:第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描写;第二,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3.学习体会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教学难点)
重点词句(1):
①句子:描写大榕树的段落(课文7、8段)
灿烂规律株缝隙耀梢
(2)这几个字书写要注意下面要舒展。
桨支
(3)认真观察下面的字,长横要写到位哦。
竿茫
(4)认真观察下面的字,
隙:右上的小字头,不要写成“小”。
耀:右上的羽字头,不要写成“羽”。
缝:先写“纟”再写“夆”再写“辶”
三、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四、乱句重组。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2)看着这一切,作者被榕树的勃勃生机震撼了,产生了联想,请你再读这一段话,想一想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联想到的?(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阅读方法。)
(3)这么美的大树,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4)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大榕树这一部分。
zzz四年级上册第3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学校:教师姓名:
宁阳实小王颖
宁阳南关小学刘艳莉
东庄镇崔解明德小学陈刚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主要依据文中出现的带方括号的多音字、易出错的多音字、文后出现的会写字和会读字、课文中的典型词语以及在词语盘点中出现的词语)
1.应会读字:茫、桨、律、榕、隙、耀、暇、抛。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从思考方法、理解内容、体会表达等方面来谈。
仿写
仿照课文第12自然段描写鸟飞鸟鸣的热闹场景,进行一个场景描写。
学习小组内先交流,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四年级上册第3课《鸟的天堂》限时检测
学校:班级:姓名: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填写词语。
ji jing
夏日黎明时分,森林里一片()。花儿、鸟儿、树甚至溪流都
(5)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读读描写鸟的相关段落,你看到怎样的画面?巴金爷爷是怎样把百鸟欢腾写出来的呢?
3.课文中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加呢?想一想,与同学讨论一下。
1.边读边想象课文,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作者描绘的百鸟齐飞的画面,想象当时热闹的情景。)
6.师总结:是啊,你的意思老师明白,繁茂的大榕树给了小鸟一个舒适美丽的家,你看,生活在大榕树怀抱里的小鸟,它们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没有敌人,没有威胁,没有争吵,只有快乐,只有自在,只有欢乐,只有幸福。就好像生活在天堂一般。小鸟因树而可爱,树因小鸟而充满生机,你感受到了吗?(齐读第十三自然段)树离不开鸟,鸟离不开树,所以,画眉时常引歌高唱,站在树枝上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呢!(出示课件)你想想画眉会唱些什么歌呢?
7.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指导朗读)
默读第14自然段,为什么前面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而后一个没有?
1.学完了课文,谁能告诉我这里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呢?
2.除了大榕树的大和茂盛外还有什么原因呢?(人类的保护,大自然的恩赐。)
3.是啊,大自然多么的神奇、美丽,我们应该学习这里的人们,保护鸟类、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成为人间的天堂。
不计其数—()应接不暇—()2.词语积累
整体感知
1、主要内容
1.展示某位同学概括的主要内容:作者记叙了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两次分别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2.同学们评价、补充、修改:
3.小结:问题概括法。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句子意思深刻?在文中标记出来,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想法。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也在文中做好标记。
3.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自由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4.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1)指名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2)“垂”写出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体会汉字的语言魅力,及作者用词的精妙。)
“颤”chàn““一簇”中“簇”读cù“隙”读xì
不可计数数
2.指名读出正确读音。
3.学生齐读正确答案。
3.趣味识字:
3.趣味识字:
(1)交流自己用有趣的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2)教师点拨:假人去了日头来。
4.易写错的字:耀、隙、缝
4.易写错的字:
(1)出示难写字:耀、隙、
(2)观察:哪个笔画容易错?
2.趣味识字(字理识字):
3.易读错字:“竿”、“桨”、“抛”
4.多音字:“缝隙”的“缝”;“应接不暇”的“应”;“不可计数”的“数”。
5.应会写字:灿、烂、竿、茫、桨、规、律、支、株、缝、隙、耀、梢、寂
(1)写正确:
易写错字:茫、隙、耀、暇
茫:易写成左右结构、三点水。
隙:右上的小字头,易写成“小”。
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
预习评价
1.出示学生名字,榜上有名的每位同学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
2.展示部分同学的高质量预习提纲(书写认真、完成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