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拔牙术在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应用
微创拔牙法与锤凿劈冠法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比较

The c l i ni c a l e fe c t c o mp a r i s o n o f t he mi ni ma l l y i nv a s i v e wi t h ha mme r c hi s e l c r o wn me t ho d i n he t e x t r a c t i o n o f ma nd i b l e i m pa c t e d wi s do m t o o t h
[ A b s t r a c t ]0b j e c t i v e : T o c o m p a r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s o f t h e mi n i m a l l y i n v a s i v e m e t h o d w i t h h a m m e r c h i s e l c r o w n me t h o d i n t h e
r a n d o m 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 1 3 8 c a s e s )a n d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1 3 1 c a s e s ) . T h e o b s e va r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 e r e
e x t r a c t i o n o f ma n di b l e i mpa c t e d wi s do m t o o t h. M e t hods: Two h u nd r e d a nd s i x t y — n i n e e a s e s wi t h ma n d i b u l a r i mp a c t e d wi s d o m t o o t h we r e
阻生齿拔除中微创拔牙术的应用价值研究

阻生齿拔除中微创拔牙术的应用价值研究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领域开始采用微创技术,其中包括牙科领域。
传统的牙齿拔除手术需要切开牙龈,破坏患处周边的牙龈组织,并有出血、疼痛等风险。
而微创拔牙术使用的是轻微的切口和精密的工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周边组织,减少手术过程中出血和疼痛,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阻生齿拔除是牙齿拔除中较为复杂的手术之一,所需的操作技术和设备也更为高级。
常规的阻生齿拔除手术需要切开牙龈,用钩子或钳子将牙齿拔除,过程痛苦、流血和后遗症多。
而微创拔牙术则可以通过利用超声刀或激光切割器来切开骨头,将牙齿从骨缝中小心地取出,过程更加精确并有效减少出血痛苦等问题。
通过对比传统拔牙方式和微创阻生齿拔除手术发现,微创拔牙术有以下优点:一、减少出血痛苦阻生齿拔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治疗时间和切口面积,不可避免地会伤到周围的软组织,导致大量的出血和痛苦。
而微创拔牙术通过利用超声刀或激光切割器切除软组织,精准切开骨头,进行牙齿拔除,可以将痛苦和出血降到最低,减少手术风险。
二、恢复速度快传统阻生齿拔除手术完毕后,病患需要多日时间来等待口腔伤口的愈合,而微创拔牙术由于手术操作轻微,不仅能缩短手术催时间,还能加速口腔伤口的愈合,使患者早日康复,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三、保护牙齿周围的软硬组织阻生齿边上的牙龈和颊粘膜是非常容易受损的周围软组织,传统阻生齿拔除手术一旦拔齿便会引起牙龈和颊粘膜的再次受损。
而微创拔牙术的操作可以保护牙齿周围的软组织,减少手术对周边组织的影响。
总结来看,在阻生齿拔除手术中使用微创拔牙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的效率和成功率,避免了传统手术时的一系列问题,减少了病患的痛苦。
同时,由于微创技术的优越性,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保留周围的软硬组织,因此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微创拔牙术与传统拔牙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比较研究

微创拔牙术与传统拔牙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比较研究作者:陈建军黄静杨大江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22期【摘要】目的:评价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微创拔牙术与传统拔牙术的差异。
方法:将120例符合实验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采用高速涡轮机头和微创拔牙刀的微创法拔除,传统组采用传统法拔除,比较微创拔牙术和传统拔牙术在术中和术后患者的畏惧率、拔牙窝形变率、术后反应率(疼痛率,肿胀率)等。
结果:微创组和传统组的病例观察对比结果显示患者的畏惧率、拔牙窝形变率、术后反应率(疼痛率,肿胀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微创拔牙术;下颌阻生齿;拔牙中图分类号 R78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2-0019-02在口腔科临床工作中,为治疗智齿冠周炎或由智齿引起的食物嵌塞,必须拔除下颌阻生智齿。
传统的方法拔下颌阻生智齿,常常引起患者肿胀疼痛,给患者带来较严重的不适和畏惧。
随着口腔技术进步和理念的发展,加上广大口腔患者对口腔医学要求的提高,微创拔牙的理念开始应用于口腔临床。
为了客观评价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微创拔牙术与传统拔牙术的差异,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到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拔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120例,分别采用了微创拔牙法和传统的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年龄20~35岁符合临床牙拔除适应症的无松动度、无大面积龋坏的下颌阻生智齿患者120例,按就诊序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 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微创组和传统组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微创组和传统组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齿的分类见表2。
1.2 操作步骤微创组采用高速涡轮机头和微创拔牙刀的微创法拔除,传统组采用传统法拔除。
拔牙前详细询问病史,排除拔牙禁忌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尽量消除患者的畏惧心理,摄口腔曲面断层片,了解阻生齿的位置、牙冠与邻牙和牙根与下牙槽神经的关系,做好拔牙前的阻力分析。
微创拔牙术与传统翻瓣劈冠术拔除阻生智齿的疗效对比

微创拔牙术与传统翻瓣劈冠术拔除阻生智齿的疗效对比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拔牙术与传统翻瓣劈冠术拔除阻生智齿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将100例阻生智齿患者分为观察组(微创拔牙术,50例)和对照组(传统翻瓣劈冠术,5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张口受限发生率、肿胀发生率、干槽症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8.2±1.1)min、2.0%、4.0%、0%、0%,同对照组患者的(34.7±2.3)min、16.0%、24.0%、10.0%、12.0%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创拔牙术能很好的缩短拔除阻生智齿时间,并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创拔牙术传统翻瓣劈冠术阻生智齿阻生智齿会导致患者出现骨髓炎、冠周炎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临床上,主要是通过拔除的方法进行治疗,有效缓解患者痛苦,减轻给患者带来的损伤。
阻生智齿拔除为一种较为复杂的牙槽外科手术,传统翻瓣劈冠术需要较长的拔除和窗口暴露时间等,因此患者术后极易出现干槽症和感染等并发症[1]。
同时,因为传统翻瓣劈冠术需要一定的暴力,因此极易导致患者牙龈撕裂、关节损伤等,加重患者病情[2]。
伴随科学的进步和口腔理念的逐渐进步,微创拔牙术逐渐在拔除阻生智齿疾病上应用,该种手术方法能有效避免或是减轻传统翻瓣劈冠术中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本文着重对比分析微创拔牙术与传统翻瓣劈冠术拔除阻生智齿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从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阻生智齿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为19—46岁,(32.6±5.4)岁;近中埋伏阻生中,完全性、不完全性分别为7例、16例,水平埋伏阻生中,完全性、不完全性分别为6例、8例,垂直埋伏阻生中,完全性、不完全性分别为2例、9例,远中阻生1例,颊舌向阻生1例;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18—45岁,(31.2±5.1)岁;近中埋伏阻生中,完全性、不完全性分别为7例、17例,水平埋伏阻生中,完全性、不完全性分别为6例、7例,垂直埋伏阻生中,完全性、不完全性分别为1例、9例,远中阻生2例,颊舌向阻生1例。
微创拔牙技术在阻生牙拔除中的应用进展

微创拔牙技术在阻生牙拔除中的应用进展发布时间:2023-03-07T12:32:35.28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1月21期作者:王恩堂[导读]微创拔牙技术在阻生牙拔除中的应用进展王恩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浙江大学口腔医学院•浙江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口腔生物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癌症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00)摘要: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精细化改变,下颌智齿阻生发生率在逐步增加。
阻生齿会使得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感,炎症反应和龋齿等诸多的并发症。
临床调查指出,下颌阻生智齿的患病概率和风险比较高。
现阶段,临床中对下颌阻生智齿治疗中一般会运用传统凿骨劈冠法、微创拔除法以及涡轮机拔除法。
本文将综述分析微创拔牙技术在阻生牙拔除中的应用进展,希望对有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微创拔牙技术;阻生齿拔除;微创拔牙器械;应用进展研究指出[1],国内阻生齿患病人群中成年人占比约为25%。
目前临床中传统的拔牙方法并发症多、操作难度大,如引起患者的下颌角出现骨折,下颌神经受损,下唇麻木等问题。
随着科技进步和新型的拔牙器械推出,微创拔牙技术和理念得到空前的发展和进步,阻生智齿拔除治疗效果明显提升,不良反应出现的风险和概率大幅度降低。
1.微创拔牙技术1980年中期,Payne学者提出“微创”概念,随着对此项技术了解逐步深入,此技术被医生广泛接受,在牙科的领域中发展较为迅速,已经在逐步地取替传统拔牙技术。
微创的内涵不仅包括拔牙手术操作轻柔,不使用暴力,还包括术者轻柔的语言和缓解患者的恐惧与紧张。
传统拔牙方式为运用凿子和锤子等工具,将完整牙齿分裂开,去除阻力,拔除牙齿。
此种方式会致患者出现出血水肿、下牙槽神经损坏以及舌侧骨板骨折等一系列的严重并发症。
微创拔牙技术的运用,可有效改善传统拔牙方式的缺陷。
此技术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医学理念为指导的新技术。
2.微创拔牙器械2.1 45°仰角高速涡轮机45°仰角高速涡轮机设备的优势在于对切削范围与方向精准调控,震动的程度比较小,手术所需的时间比较短,亦可将患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消除,还可快速、准确地将邻牙阻力和骨阻力消除。
分析超声骨刀微创手术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手术效果

分析超声骨刀微创手术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手术效果摘要:目的:比较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术与传统凿骨劈冠拔牙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颌阻生智齿拔除患者100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术组和传统凿骨劈冠拔牙术组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创面肿胀程度、张口受限程度、拔牙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手术后,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术组患者的VAS评分、创面肿胀均低于传统凿骨劈冠拔牙术组(P<0.05)。
手术后,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术组患者的张口受限程度0度、Ⅰ度比例均高于传统凿骨劈冠拔牙术组(P<0.05),Ⅱ度、Ⅲ度比例均低于传统凿骨劈冠拔牙术组(P<0.05)。
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凿骨劈冠拔牙术组(P<0.05),拔牙时间短于传统凿骨劈冠拔牙术组(P<0.05)。
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传统凿骨劈冠拔牙术组20.00%(P<0.05)。
结论与传统凿骨劈冠法相比,超声骨刀拔除术治疗下颌阻生智齿更具临床优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是一种有效性及安全性兼顾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超声骨刀微创手术;下颌阻生;智齿引言在现代人饮食逐渐精细化的影响下,人们咀嚼器官功能慢慢退化,导致颌骨萎缩,容易出现阻生牙,可发生于上颌和下颌,多见于第三磨牙(智齿)。
阻生智齿容易引起骨膜炎、张闭口肌群感染、邻牙龋坏、冠周炎等一系列并发症,或导致牙列拥挤,形成错颌畸形。
对该病的治疗中拔除阻生智齿是关键,其中传统拔除方法不仅会造成一定的疼痛感及恐惧感,同时术后发生感染、颞下颌关节损伤、出血等并发症风险高。
超声骨刀近年以创伤小、安全、操作便捷、震动小等明显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口腔颌面外科。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患者100例,分为两组。
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术组50例患者年龄22~40岁,平均(30.23±5.45)岁,女性18例,男性32例。
微创拔牙技术的应用进展

微创拔牙技术的应用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手术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治疗方式。
在牙科领域,微创拔牙技术也在不断地取得进展,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治疗体验。
本文将就微创拔牙技术的应用进展进行探讨,并介绍其在牙科临床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传统拔牙手术通常需要切开牙龈组织,将牙齿和骨组织一起取出,因此患者常常需要忍受剧痛和漫长的恢复期。
而微创拔牙技术则采用了更加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能够减少对口腔组织的侵害,使患者的疼痛和创伤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缓解。
微创拔牙技术的应用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影像诊断技术在微创拔牙中的应用微创拔牙技术的突破在于其对于口腔影像诊断技术的充分利用。
通过口腔X光和CT等高清影像技术,医生可以在手术前精确地测量牙槽骨的厚度和牙齿位置,从而为微创拔牙手术提供准确的解剖信息和手术计划。
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使得微创拔牙的操作更加精准、快速,同时也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二、微创拔牙手术器械的创新和改进微创拔牙的手术器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改进和创新,其中包括了更加精密的拔牙镊、先进的牙槽骨切割器、高频电凝手术钳等。
这些新型器械的运用使得微创拔牙手术更加安全、快速、有效,并且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量,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三、微创拔牙术后的术后护理和恢复微创拔牙技术也在术后的护理和恢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传统拔牙手术术后患者需要忍受较长时间的疼痛和不适,而微创拔牙术后患者可以很快地减轻疼痛感,减少肿胀和感染的风险。
微创拔牙通过精细的手术操作,可以更好地保存邻近的牙齿和牙龈组织,从而促进术后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大大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期。
微创拔牙技术目前已经在牙科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复杂的智齿拔除、阻生牙拔除以及牙槽骨囊肿的手术治疗等,微创拔牙技术尤其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
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患者可以在减轻疼痛和创伤的同时实现更快的康复,减少了患者在手术期间和术后的痛苦和不适,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微创法拔除阻生智齿牙的临床疗效分析

[ 键词 】 关 微创 法 ; 创拔 牙刀 ; 微 高速 涡轮 牙钻 ; 临床 疗 效 『 中图分 类 号】 7 21 R 8 .1 【 文献标 识码 】 A 【 章编 号】 6 3 7 1 ( 0 2 0 a)0 8 - 2 文 1 7 — 2 0 2 1 ) 6( - 0 5 0
Obs r a i n f t e a e tc e e t f m i m a l nv sv o t xt a to n e v to o h r p u i f c s o ni ly i a i e t o h e r ci n i wid m e t s o t eh
【 sr c】 jcieT tgaietetea e t f cso nma yivsv oh et ci i o te . t - Ab ta t Obet oi ert h h rp ui ef t f i l aiet t xr t n i ws m t Meh v n v c e mi l n o a o n d eh o s9 ainswt hsdsaew r n o ydv e t o sre ru (3c ss a dcnrl ru (6css p — d 9p t t i ti i s eer d ml ii di o bev dgo p 5 ae) n o t o p 4 ae) a e h e a d n og ,
22 6 第 卷 1 0年 月 9第6 1 期
・临床研究 ・
微创 法拔 除 阻生智齿牙 的临 床疗效 分析
张 文 朱 顺 云 徐 李 萍
南 京大 学 医学 院 附属 鼓楼 医 院 口腔科 , 江苏 南京
20 0 10 8
【 要1目的 探 讨 微创 法 拔 除 下颌 阻生 智 齿 牙 的 临床 疗 效 。 方 法 将 符合 标 准 的需 要 拔 除 下颌 阻生 智 齿 的病 例 9 摘 9 例按 手 术 方 式 分 成 观 察 组 ( 3例 ) 对 照 组 (6例 ) 对 照 组 采用 传 统 的 拔 牙 器 械 拔 除患 牙 , 察 组 采 用 O i n l 5 和 4 , 观 r ia g L x t 创拔 牙 刀结 合 高 速 涡轮 牙钻 去 冠拔 除 患 牙 。 结 果 观察 组 的手 术 时 间短 于 对 照组 ( uao微 P<00 ) 观 察组 的术 .5 , 中 、 后 并 发 症发 生 率低 于对 照 组 ( 术 P<00 ) 结 论 微 创 拔 牙 刀结 合 高 速涡 轮 牙 钻 去冠 拔 除 下颌 阻 生 智齿 安 全 、 .5 。 有效 、 微创 , 疗效 优 于传 统 的拔 牙器 械拔 除患 牙 , 得 临床 推 广应用 。 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创拔牙术在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8-11-16T12:02:14.97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作者:吴柯炯
[导读] 可能引发交叉感染。
总体而言,微创拔牙术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目的:探究微创拔牙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68例阻生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微创组采用微创拔牙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拔牙窝完整性、张口受限程度。
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微创组拔牙窝完整性和张口受限程度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微创拔牙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采用微创拔牙术治疗阻生齿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创拔牙术;阻生齿;临床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447-02
阻生齿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邻牙、骨组织或软组织阻碍而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的牙。
阻生齿是口腔颌面外科比较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可引起口腔颌面部多种并发症,如错颌畸形、冠周炎、邻牙龋坏、等。
因此,临床上一般主张预防性拔除阻生齿。
阻生齿的生长位置较为特殊,且牙体结构变异较多,周围通常伴有重要的解剖结构,故阻生齿的拔除是牙拔除术中难度最大的一类,其并发症也较多。
传统方法多采用劈冠和去骨相结合,利用骨凿、牙凿等去骨、分冠、增隙,来解除骨组织、牙根变异、邻牙的阻力。
其缺点是手术易导致牙槽骨板损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损伤、严重水肿、张口受限,甚至颌骨骨折等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微创拔牙术因其所具备的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得到全面推广。
本文就微创拔牙术与传统拔牙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作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就诊,且需要拔除水平阻生齿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微创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30.0±7.5)岁,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28.4±7.2)岁,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
所有患者均有阻生齿拔除指征,排除拔牙禁忌证,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术前准备所有患者经常规检查身体健康、无手术禁忌证。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CBCT检查,确定所需拔除牙的位置、形态、牙周围硬组织分布。
1.3 手术方式所有患者采用2%利多卡因行下牙槽-颊-舌神经阻滞麻醉,麻醉达效后切开翻瓣。
微创组采用高速涡轮机去骨分牙拔除;对照组采用凿骨劈冠拔除。
牙拔除后搔刮牙槽窝、复位牙槽骨,缝合,予口服抗生素。
1.4 观察指标对比微创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拔牙窝完整性、张口受限程度。
手术时间为开始切龈至牙齿完全拔出为止,以分钟计算。
拔牙窝完整性分完整、轻度损伤、中度损伤、重度损伤,记1-4分。
张口受限程度分正常、轻度受限、中度受限、重度受限,记1-4分。
1.5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t检验的统计分析,检验结果以P<0.05说明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拔牙窝完整性、张口受限程度比较,微创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拔牙窝完整性和张口受限程度均好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表: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牙窝完整性、张口受限程度
3 讨论
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大多具有食物嵌塞、咬合干扰、冠周炎、张口受限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引发间隙感染或全身症状,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阻生齿的拔除是常见的外科手术,因阻生齿变异多,周围结构复杂,术区操作空间狭小,导致拔除难度较大。
传统阻生齿拔除术多采用“凿、劈、翘”等操作,主要利用杠杆原理拔除,对医生的技能及经验都有极高的要求,并且需要熟练的助手配合。
如果术中出现偏差,这较易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软硬组织损伤,如牙龈撕裂、邻牙损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损伤,甚至误伤软腭、咽侧壁或导致下颌骨骨折,不仅加重患者生理上的痛苦,也增加患者心理上的负担。
微创拔牙术的原则是尽可能减少因手术对患者造成的组织的损伤及心理的创伤。
高速涡轮裂钻切割能力强,产生的震动小,可准确控制切割方法及范围,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
通过使用反角涡轮机和分牙裂钻,在手术过程中,将阻生齿的切割分离,以较小的手术窗口分块取出阻生齿碎片,最大程度保证牙槽骨完整性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安全。
近年来,CBCT技术在口腔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CBCT,医生能够直观了解阻生齿在颌骨中的空间位置、长轴方向,周围骨组织厚度,并重建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的三维走向,在术前判断牙拔除术的难度,制定创伤最小的术式。
但是,涡轮机微创拔牙术依然存在一些缺点,裂钻在高速切割时产生的大量热量会造成邻近骨组织哈佛氏小管的损伤,对于低位埋伏的阻生齿存在裂钻长度偏短或角度限制的问题,术中喷出的冷却水混合碎屑所形成的气溶胶容易污染诊室,若消毒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引发交叉感染。
总体而言,微创拔牙术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洪云, 董亮. 微创与传统拔牙技术在91例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应用[J]. 上海医药,2017,38(21):53-4,80.
[2] 朱光来, 修力军, 等. 微创与传统拔牙技术在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应用[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1):108-9.
[3] 杜路庄, 邹凤辉. 微创两步截冠法与去骨劈冠拔除法拔除水平阻生齿的对比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2):1009-11.
[4] 陈建军, 黄静, 杨大江. 微创拔牙术与传统拔牙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比较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2):19-20.
[5] 曾薇, 马小红. 微创技术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 医药前沿,2018,8(2):161-2.
[6] 肖阳. 微创技术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64-6.
[7] 万群祥, 董金凤, 等. 高速涡轮钻在下颌阻生齿拔除中的应用[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1,17(5):387.
[8] Osunde OD, Saheeb BD, Adebla RA. Comparative study of effect of single and multiple suture techniques on inflammatory complications after third molar surgery[J ].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2011,69(4):971-6.
[9] Mercier P, Precious D. Risks and benefits of removal of impacted third molar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1992,21(1):17-27.
[10] 徐玮, 王仁欣, 等. 微创拔牙术应用于下颌阻生齿智齿的循证医学分析[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4,30(5):662-6.
[11] 刘强, 罗红灿. 微创技术在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11):1710-86.
[12] 李纪民, 刘晓倩, 姜田田. 微创技术在口腔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临床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9):2598-600.
[13] 付宜静. 微创技术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体会[J]. 医药论坛杂志,2013,34(5):88-9.
[14] Friedland B, Donoff B, Dodson T B. The use of 3-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s to evaluate the anatomic relationship of the mandibular canal and 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s[J].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8,66(8):1678-85.
[15] 许国雄, 黄宇华, 等. 高速涡轮钻法和劈凿法拔除下颌阻生齿的临床效能[J]. 广东医学,2012,33(17):2609-11.
[16] 王瑞永, 李威, 等. 两种高速涡轮机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比较研究[J]. 河北医药,2010,32(9):1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