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

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
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

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

氨气泄露应急处理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氨气房突发氨气泄露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全体员工的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

储液器车间。

二、氨气危害

外观: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危险性类别:有毒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部能切断气源,则部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动至空旷处。

防护措施:

1、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者撤离时,

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2、穿防静电工作服。

3、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4、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三、组织机构

出现氨气泄露事故后,由车间现场负责人员进行紧急抢险、员工疏散以及事故第一时间汇报等工作。由安全5S领导小组进行事故指挥以及事故分析、总结等工作。

六、事故现场 事故发生后,保护和维护好现场秩序十分重要,也是为了尽量减少损失、伤亡和进行技术分析,对减少今后事故发生有着重要意义。要根据事故发生的情况,漏氨的扩散范围、区域大小加以现场控制。

以上这些情况布置安全区域时应提醒抢险人员注意,逆风脱离险区,特别是治安维护人员做好人员疏导和维护减少伤亡和损失。

事故被控制住后,应保持好现场,不得破坏现场,以便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事故分析,查找事故原因,及时进行整改,制定恢复生产方案。

七、事故抢救方案

对各种管道、阀门的泄氨事故,由于发生的对象和条件不同,处理方法也各不相同,但处理的原则是一样的,即:找准泄漏部位、截流堵源、抽气降压、排风净气,然后再焊补修复。漏氨时进入事故现场必须带好防护器具。

(一)压力容器漏氨事故

当班人员 带班班长 安全5S 小组 安全生产分会

组织调查组分析原因

漏 氨 组织抢救工作 事故后的总结 现场调查分析工作 救援指挥工作 制造主管

查明漏氨原因 紧急抢险工作 组织疏散工作

处理此类事故,原则是首先采取控制,使事故不再扩大,然后采取措施将事故容器与系统断开,关闭设备所有阀门,漏氨严重不能贴近设备时要采取关闭与该设备相联接串通的其它设备阀门,用水淋浇漏氨部位,容器里氨液及时排空处理。

(二)阀门漏氨

1、发现氨阀门漏氨后,迅速关闭事故阀门两边最近的控制阀。

2、容器上的控制阀门漏氨。

(1)关闭事故控制阀前最近的阀门。

(2)关闭容器的进出气、等阀门。

(3)如高压容器上的控制阀门事故,在条件、环境允许时,应迅速开启有关阀门,向低压系统进行减压排液,减少氨外泄量和损失。

(4)开启事故排风进行通风换气。

(三)管道漏氨

1、发现管道漏氨后,及时指挥有序疏散员工到安全的地方,迅速关闭事故管道两边最近的控制阀门,切断氨液的来源。

2、根据漏氨情况,管子漏氨的大小,可采取临时打管卡的办法,封堵漏口和裂纹,然后进行事故部位抽空。

3、开启事故排风扇进行通风换气,并对事故部位抽空,更换新管或修理补焊。

(四)分解炉漏气

(1)发现进氨管道以及气化器减压阀组泄漏时,关闭氨气分解进氨阀,再关闭氨瓶出氨阀,关闭后级用气进氢阀。

(2)发现氨分解炉胆破裂时,分解炉上会冒火,这时迅速关闭氨分解进氨以及出气阀,再关闭氨瓶出氨阀,关闭后级用气进氢阀。

(3)非正常停电时,迅速关闭氨分解进氨阀,关闭氨分解出气阀,打开氨分解放空阀。

八、现场疏散

如氨气泄露较多无法控制,当班班长了解情况后,迅速通知车间组长,组织车间员工进行有序疏散到指定地方。班长要确保所有员工疏散完后才能撤离。撤离后要迅速清点人数,确保所有员工到齐。

八、中毒人员的急救

(一)严重中毒者要及时送往定点医院,必须及时送往定点医院进行抢救,在送往医院的过程要采取必要的救护措施,急救电话:120。

(二)氨侵入人身体的途径

氨的大量泄漏将对人的生命造成危害,一般是通过人的皮肤和呼吸道侵入人体造成危害,氨可深入从鼻腔到肺泡的整个呼吸道,同时人们因鼻受不了刺激而用口呼吸,进入到胃里,引起恶心等现象,氨很容易侵入粘膜部位,使人们出现刺激难忍等现象。

(三)氨中毒有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在发生事故大量泄漏时极会出现急性中毒,往往引起喉痉挛声门水肿,严重还会造成呼吸道机械性阻塞而窒息死亡,大量吸入氨气会引起中毒性肺水肿,呼吸道炎症、尿道炎症、眼部炎症等。

(四)现场抢救

1、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进入事故区抢救人员时,首先要做好个人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佩戴好防毒面具、防护衣。

2、将被氨熏倒者迅速移至温暖通风外,注意伤员身体安全,不能强拖硬拉,防止给中毒人员造成外伤,将中毒者颈、胸部钮扣和腰带松开,保持中毒者呼吸畅通,注意中毒者神态,呼吸状况,循环系统的功能及心跳变化。对中毒休克者应迅速解开衣服进行人工呼吸,并给中毒者饮用较浓的食醋。

3、中毒病人严禁饮水。

经过以上处治的中毒人员应迅速送往医院诊治。

4、当眼、鼻、咽喉、皮肤等部位沾有氨液的处理:

(1)眼:切勿揉搓,可翻开眼皮用水洗眼并迅速开闭眼睛,使水充满全眼,清洗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2)对于鼻腔、咽喉部位,可以喝大量的0.5%柠檬酸水或食醋,以免助长氨在体内扩散。

(3)对于皮肤,应脱掉沾有氨的衣、裤、用水冲洗受影响的部位,被烧伤的皮肤应暴露在空气中并涂上药物。

(4)人员呼吸三种方法:背压、振臂式和口对口呼吸式。

最好采用口对口呼吸式,其方法是抢救者用手捏住中毒者的鼻孔,以每分钟12-16次的速度向中毒者口中吹气,同时可以用针灸扎穴进行配合,其穴位有人中、涌泉、太冲。

人工复苏胸外挤压法:将患者放平仰卧在硬地或木板上,抢救者在中毒者一侧或骑跨在中毒者身上,面向中毒者头部,用双手的冲击式挤压中毒胸腔下部部位,每分钟60-70次,挤压时应注意不可用力过大防止中毒者肋骨骨折。

九、责任与处罚

氨气泄露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制冷安全事故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附则

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处理过程的信息记入日志,并妥善保存以供日后分析研究之用。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氨水泄漏应急预案讲解

山东XXXX有限公司4000t/d熟料生产线SNCR水泥脱硝工程 应 急 预 案

山东XXXX有限公司采用氨水作为脱硝还原剂,氨水作为还原剂时有更高的脱硝效率和较低的运行成本,是比较适用于水泥企业的脱硝还原剂,但是氨水属于易挥发液体,挥发出的氨气为有害气体,且具有一定的易爆性,所以在使用氨水作为脱硝还原剂时,所有水泥企业的生产及安全人员必须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保证整个脱硝系统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 为了提高员工在突发事故下应急处理及救援工作的整体能力,以便在事故情况下做到快速、准确、及时的组织处理事故,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有效地防护和撤离,有效地消除事故危害,把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点。根据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车间脱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目的: 通过预案的制定,使车间在发生事故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高效、有序的组织开展事故救援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生产,维护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提高紧急

事故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氨水及氨气理化性质与防护知识 中文名:氨溶液[10%<含氨≤35%];氢氧化危险货物编号:82503 铵;氨水标UN编号:2672 识英文名:Ammonium hydroxide;Ammonia water 分子式:NHOH 1336-21-6 CAS号:35.05 分子量:4外观与性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状理空0.9(相对密度水相对密度(/ / 熔点(℃ =1)=1) 1 kP饱和蒸气压/1.59/2沸点(℃溶于水、醇溶解侵入途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大鼠经 L350mg/kg5毒 L5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水溅入眼内,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皮肤接健康危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灼伤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

氨水泄露应急预案

氨水泄露应急预案 发生泄漏或泄漏火灾事故时应同时进行以下处置: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抢险救援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报警。 通知管理、维修、应急抢险等相关人员到场处置。 向公司调度室汇报,发生人员伤亡时,拨打120向医务等部门请求支援。 二、现场操作 值班长或熟悉现场的人员联系关闭进入氨水槽的管道阀门,切断事故源。用水稀释、吸收泄漏的氨气。消防人员在上风向负责用开花或喷雾水枪掩护、协助操作。关阀人员防护用品必须穿戴齐全。停运事故现场周边电气设备电源,避免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稳定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设备,如有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三、现场救援,抢救伤员、设定区域、疏散人员。 1、救援小组:穿好全封闭防化服,戴上氧气呼吸器,在消防水幕的掩护下,查找泄漏发生的部位及形态,寻找和抢救伤员。 2、疏散小组:根据地形、风向、风速、事故设备内液氨量、泄漏程度、以及周边道路、重要设施、建筑情况和人员密集程度等,对泄漏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在专家的指导下设定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导。 3、堵漏 1)实施堵漏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并配备专门的堵漏器材和

工具,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防火、防静电、防中毒等安全技术要求。 2)工作时佩戴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穿全密封阻燃防化服。堵较大泄漏时,应穿棉衣裤,外穿防化服,在处理液态氨泄漏时佩戴防冻伤防护用品。 3)无防护用品时,可以用湿毛巾捂住鼻嘴,向上风方向转移。 4)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堵漏方案。如现场情况变化,应重新制定方案,不得随意蛮干。根据救援小组现场侦察获得的信息,会同专家组确定堵漏方案。如果设备有爆炸危险须迅速撤离。 四、伤病员的处理 医护人员及相关人员负责事故现场接触人群的检伤分类,分类类别为:表症呼吸停止;重度中毒;轻度中毒;重伤;轻伤等。 1、对表症呼吸停止者,事故现场给予吸氧、人工呼吸及心脏挤压术,并立即由120急救转送医院;重度中毒、重伤者现场作简易清洗,并立即由120急救转送医院。轻度中毒、轻伤人员事故现场清洗、包扎护理并根据情况转送医院。 2、对现场接触人群,有不适感的,进行现场观察至转为正常。 3、应委派一人专门负责清点进出事故现场抢险人员的人数和名单,以及事故现场人员及伤残人员的人数和名单。 五、现场堵漏 1、管道壁发生泄漏,又不能关阀止漏时,可使用不同形状的堵漏垫、堵漏楔、堵漏胶、堵漏带等器具实施封堵。 2、微孔泄漏可以用螺丝钉加粘合剂旋入孔内的办法封堵。 3 、带压管道泄漏可用捆绑式充气堵漏袋,或使用金属外壳内衬橡胶垫等专用器具施行堵漏。

脱硝氨水泄漏应急预案

烟 气 脱 硝 应 急 预 案 ****热电厂2014.10.20

前言 ****热电厂采用氨水作为脱硝还原剂,氨水属于易挥发液体,挥发出的氨气为有害气体,且具有一定的易爆性。为了提高职工在突发事故下应急处理及救援工作的整体能力,以便在事故情况下做到快速、准确、及时的组织处理事故,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他人有效地防护和撤离,有效地消除事故危害,把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点。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脱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氨水及氨气理化性质与防护知识

氨水泄漏预案 一、预案内容: 脱硝氨水罐罐体破损开裂或管道阀门破损,大量氨水泄漏。 二、预案人员分工及应急物资的配备: 1.人员分工: 当班班长负责检查事故情况,当班值长负责联系、汇报事故情况,分场主任或专业副主任负责现场指挥,组织处理。 值班员负责配合班长,对现场情况进行检查,处理。 当班班长或值班员负责判断风向,并对现场人员进行疏散,受伤人员的救护,及现场的警戒。 当班值长负责安排专人对现场附近外排沟渠进行封堵,防止氨水等污染物排出,造成环境污染。 2.应急物资配备: (1)防毒面具、护目镜、耐酸长筒胶靴、橡胶手套等。 (2)沙袋、沙土、铁锨等 3.相关联系电话:急救中心:120 三、预案内容: 1.当班人员在巡检中发现氨水罐发生泄漏,立即向当班班长汇报,同时根据风向判断人员疏散及逃生路线。 2. 当班班长接到汇报后立即向当班值长、车间汇报,值长通知相关岗位进行应急准备并及时向厂部汇报。班长带领值班人员根据现场情况选用保护用品,进入事故现场,停用相关运转设备,关闭泄漏氨水罐进出、口阀门等。检查泄漏部位和泄漏口的形状、大小。并根据泄漏口的大小、形状选择适当的封堵物,对泄漏口进行临时封堵。 3. 当班班长或值班员根据风向及现场泄漏情况,向下风头人员发出疏散撤离的通知和逃生方向。如有受氨水伤害人员,要坚持立即、就地的原则,进行临时救治,(用清水不间断冲洗)同时联系医疗救治单位救治,并在事故区域设立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 值长安排人员利用沙袋等物对岗位附近的外排沟渠进行封堵,防止污染物排出,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对污染物进行回收,不能回收的应用大量的水进行稀释,使污染物达到外排条件。 四、注意事项 1.做好安全防护,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2.严格按预案分工各司其职,处理过程中做到紧张有序,忙而不乱。 3.处理过程中要相互协作,及时联系,保证处理正常进行。 ****热电厂 2016.3.18

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氨泄漏预防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污染范围,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三、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事故风险的来源、特性 1.1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体,危险品中属于3.2类有毒气体,其分子式为NH3。在标准状态下,其密度为0.771kg/m3,常压下的沸点为-33.41℃,临界温度为132.5℃,燃点为651℃。氨挥发性大且易溶于水,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氨气与空气(15~28%)或氧气(14.8%~79%)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气体,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 1.2化学性质 (1)可燃性 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虽然在空气中难以燃烧,但在空气中持续接触火源,便会发出绿色的火焰,燃烧后生成氮气和水。 (2)爆炸性 氨按一定的比例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火源会引起爆炸。另外,液氨与氟、氯、溴、碘、强酸接触,会产生剧烈反应而爆炸、飞溅。 (3)腐蚀性 对铜、铜合金等有强烈的腐蚀性,故氨系统中不宜使用铜零部件。 1.3存在危险性分析 (1)若遇高热,会导致存贮设备压力容器超压,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性。 (2)氨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发生爆炸。 (3)氨大量泄漏时可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危机周边居民生命及财产安全。 (4)氨可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1.4人体毒害性分析 (1)对呼吸系统的伤害 氨是敏感性气体,很低的浓度即可被察觉,通常浓度在5~10ppm即可闻到臭味,对嗅觉产生影响,出现鼻炎、咽炎、气管及支气管炎等症状。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患者会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呼吸道黏膜细胞脱落、气道阻塞窒息、中毒性肺水肿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2)微量的氨进入眼睛,会产生刺激流泪。高浓度的氨进入眼睛时,会侵害眼睛内部,导致晶体浑浊、角膜穿孔,使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3)如持续吸入微量氨气,会引起食欲减退,并对胃有损害。 (4)液氨如直接接触皮肤,会引起冻伤、灼伤等症状。

酸、碱、氨水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酸、碱、氨水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编制人: 校对人: 审核人: 审批人: XXXXXX项目部 XXX年XXX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xx热电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盐酸、氢氧化钠、氨水等化学物品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旦这些危害因素突然爆发,将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严重损害或使工作人员患上职业病,甚至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防御与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事故的预测、预防为基础,以对事故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核心,以全力保证人身安全为目标,以建立事故的长效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以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为基本原则。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组织体系见图20—1。 图20—1 酸、碱、氨水泄漏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图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 现场应急指挥部 组长:厂长 副组长:副厂长、副书记 职责:发生酸、碱、氨水泄漏事故后,现场应急指挥部全面组织开展事故应急工作。 现场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 主任:副厂长 成员:各处室领导 职责:负责沟通情况和汇总信息,并及时向电厂应急指挥部或电厂领导汇报。 3.2.2 现场设备隔离组 组长:运行分场副主任 成员:当班运行值长、各专业班组长(单元长) 职责:熟悉酸、碱、氨水泄漏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以及所对应的相

关设备、系统;应急预案启动时迅速、准确隔离酸、碱、氨水泄漏事故所涉设备、系统和其动力源。 3.2.3 引导疏散组 组长:生产设备处处长 成员:生产设备处各专业工程师 职责:熟悉酸、碱、氨水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内容以及所涉位置相关道路和周边环境情况;应急预案启动时迅速向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集结,接受指令;根据事故现场人员分布情况,开辟安全疏散通道,组织疏散人员至安全地点。 3.2.4 安全保卫警戒组 组长:生产设备处负责安全管理的处长 成员:电厂安全监察、消防专干、运行分场安全员 职责:熟悉酸、碱、氨水泄漏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以及所涉位置相关道路和周边环境情况;应急预案启动时迅速向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集结,接受指令,疏通事故现场通道,设立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统计进入事故现场施救人员人数,采集事故现场信息、辨识事故现场可能出现的次生事故源,及时向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报告。 3.2.5 现场施救组 组长:运行分场主任 成员:值长、专工、义务消防队员等 职责:熟悉酸、碱、氨水泄漏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以及施救方法、所涉位置水源、消防器材、通道等情况;应急预案启动时迅速向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集结,听从指挥,不盲目行动,有序展开施救行动。 3.2.6 救护后勤保障组 组长:综合办公室主任 成员:总务员、保洁班班长、工资员、打字员等 职责:熟悉酸、碱、氨水泄漏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以及应急后备物资的存放地点;应急预案启动时迅速向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集结,设立现场临时救护站,置备应急车辆,联络专业救治资源,开辟人员救治绿色通道;记录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下达的指令和过程。

液氨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有限公司 应急救援预案 液氨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引言 为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提高对突发性重特大事故的处理能力,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组织实施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以《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为指导,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了液氨泄漏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虽然不能彻底消除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完善良好的救援预案,训练有素的救援队伍,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及时正确的抢险救援,能够有效地减少事故损失,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和影响。 我公司液氨用于发酵工序,储存于液氨罐区,为公司主要危险源,液氨罐发生事故时,若应急救援不及时,将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及损失,因此制定《液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为处理液氨泄漏、着火、爆炸事故的指导文件,公司各单位、部门要认真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按文件规定进行贯彻落实。 本预案由公司安委会提出。 本预案由公司安办归口。 本预案由公司安办负责起草。 本预案主要起草人: 本预案审核: 本预案审定: 本预案审批: 本预案由安全委员会负责解释。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液氨罐区是公司级的重大危险源,液氨的大面积泄漏有可能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及人身伤亡事故。为了确保公司的人员和财产安全,防止液氨罐液氨泄漏事故的发生,并能够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准确、有序地控制和处理事故,有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化学危险品名录》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有限公司液氨罐区液氨的接卸、存储、使用以及车间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时的救援、应急处臵和恢复的全过程管理。 2. 应急处臵基本原则 2.1 加强现场管理,预防为主。加强液氨罐及涉氨设备的日常检查和设备的维护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开展风险评估和预控工作,针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制定应急措施与实施细则,避免液氨泄漏事故的发生。 2.2 以人为本,确保重点。发生液氨泄漏时,应遵循保人身安全、保环境安全、保生产安全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快速反应的处理原则。 2.3 分类管理,分级实施。根据液氨泄漏事故现场的情况及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的危害程度,分为一般事故和严重事故,启动最初应急响应和全体应急响应。 2.4 统一指挥,有序处理。应急工作按照公司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管理原则。能够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准确、有序地控制和处理事故,有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尽可能把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完整版)液氨泄漏应急预案

液氨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威海魏桥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液氨罐区及脱硝液氨输送管道等液氨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与应急响应的工作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液氨罐区及管道系统突发液氨泄漏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1]第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3]第4号) 《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2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 2003第1号)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 《关于印发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鲁安监发[2009]124号) 《关于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的通知》(威安监发[2010]42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3、概况 本公司有液氨槽罐2个,每个液氨槽罐容积为50m3,共100m3,氨的最大储存系数为85%,液氨度0.65kg/L(-10℃),二个槽罐最大可储液氨300×0.85×0.65=165.75吨,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已大于重大危险源临界量标准,所

氨水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南耀科保700t/d熟料生产线SNCR水泥脱硝工程 应 急 预 案

科保水泥有限公司采用氨水作为脱硝还原剂,氨水作为还原剂时有更高的脱硝效率和较低的运行成本,是比较适用于水泥企业的脱硝还原剂,但是氨水属于易挥发液体,挥发出的氨气为有害气体,且具有一定的易爆性,所以在使用氨水作为脱硝还原剂时,所有水泥企业的生产及安全人员必须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保证整个脱硝系统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 为了提高员工在突发事故下应急处理及救援工作的整体能力,以便在事故情况下做到快速、准确、及时的组织处理事故,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有效地防护和撤离,有效地消除事故危害,把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点。根据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车间脱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目的: 通过预案的制定,使脱硝车间在发生事故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高效、有序的组织开展事故救援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生产,维护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提高紧急事故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氨水及氨气理化性质与防护知识

氨水储罐泄漏预案一、预案容: 脱硝氨水罐罐体破损开裂,大量氨水泄漏。 二、预案人员分工及应急物资的配备: 1.参加人员: 事故发生时脱硝全体当值人员及安全人员

2.人员分工: 当班组长负责联系、检查、汇报事故情况,并负责现场指挥,组织处理。 主操负责配合组长,对现场情况进行检查,处理。 一名副操负责判断风向,并对现场人员进行疏散,受伤人员的救护,及现场的警戒。 另一副操负责对现场附近外排沟渠进行封堵,防止氨水等污染物排出,造成环境污染。 3.应急物资配备: (1)过滤式防毒面具、护目镜、耐酸长筒胶靴、防毒长管、橡胶手套等。 (2)堵漏用圆木塞、橡胶板、铁丝等封堵物。 (3)沙袋、沙土、铁锨等 4.相关联系: 急救中心:120 责任人:联系: 三、预案容: 1.当班人员在巡检中发现氨水罐发生泄漏,立即向当班组长汇报,同时根据风向判断人员疏散及逃生路线。 2. 当班组长接到汇报后立即向当班班长、值长、车间汇报,联系相关单位,回收氨水。并同岗位主操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长管、橡胶手套到达现场,根据现场情况选用滤罐或长管,进入事故现场,

液氨泄露事故处置应急救援预案

液氨泄露事故处置应急救援预案 1、总则 1.1目的 为了及时控制和消除液氨设备泄露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1.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液氨储罐、管道等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时的应急作业指导。 2、介质特性 2.1氨气是一种无色透明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相对密度0.60(空气=1)气氨加压到0.7---0.8Mpa 时就变成液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相反液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可作制冷剂。直接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 2.2危险特性 液氨的危险类别为:第2.3类有毒气体;8类腐蚀品;火灾爆炸危险性为乙类。氨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反应。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的比例时,遇明火能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为15.5---27%。氨具有较高的体积膨胀系数,满量充装液氨的钢瓶,在0~60℃的范围内,液氨温度每升高1℃,其压力升高约1.32~1.80Mpa,因而液氨瓶极易发生爆炸。 2.3健康危害 低浓度的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的氨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

炎症及烧伤、肺充血等危害。 (1)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眼、口有辛辣感,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吐咽 困难,头昏、头痛,眼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和口腔、眼部充血,胸闷和胸骨区疼痛等。 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的氨时,可引起喉头水肿、喉痉挛,发生窒息。外露皮肤可出现II度化学灼伤,眼脸、口唇、鼻腔、咽部及喉头水肿,粘膜糜烂、可能出现溃疡。 (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的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要特别注意清洗腋窝、会阴等潮湿部位,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2.4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对动植物造成冻伤。 3、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部位 3.1液氨储罐的气相进出口、液相进出口、排污口、放散口、液面计接口、安全阀接口、压力表接口等接管、阀门、法兰连接密封等部位失效或泄露。 3.2氨管道法兰、阀门、法兰连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露。

氨水应急预案

榆林华宝特种玻璃工业有限公司 造气车间氨水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防止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氨水泄漏事故,保护员工人身和公司财产安全,保护周边环境,本着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二、危险性分析 1、车间概况 造气车间车间位于公司厂区南端,拥有年产2万吨兰炭炉5台(4用1备),产品为兰炭、焦油和焦炉煤气,焦炉煤气作为玻璃生产的燃料。含氨废水来源于电捕焦油器油水分离产生的废水,水经沉淀池沉淀吸油处理后,回收灭焦。车间建有70m3沉淀池和事故池各一个。 2、危险性分析 本车间的含氨废水发生泄漏容易造成地下水、周边河流及土壤污染,可能造成人员中毒。 三、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车间成立氨水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组。 1、指挥部组成人员和职责 总指挥:郭春喜(车间主任) 副总指挥:李忠飞(车间副主任) 成员:刘仲基韩群弟 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本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保证本车间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3)组织安全、环保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4)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 (6)及时、准确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工作组组成成员和职责 事故处置组负责现场抢险,事故处置。 成员:韩群弟雷世亮王喜军李西京高峰峰 救护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 成员:刘仲基韩超 警戒组:负责治安、交通管理。 成员:王治平岳志明 通讯联络组:负责通讯、供应、后勤。 成员:岳志明尚海萍 运输组:负责运送伤员 成员:李忠飞杜润堂 四、预防与预警 1、事故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强化安全生产教育; (3)保证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的有效使用。 (4)及时了解榆林天气预报,特别是雨季来临,严防暴雨引起的氨水溢流。必须保证事故池安全可靠,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液氨泄漏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

液氨泄漏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 其承担的任务:观察演练人员的应急行动,并记录其观察结果;在不干扰演练人员工作的情况下,协助控制人员确保演练按计划进行。 4、模拟人员 模拟应急响应效果人员:***(模拟泄漏)***(释放烟雾)模拟被撤离和疏散人员:(xxx厂**人、xxx厂**人)模拟现场巡查人员:(xxx厂**人)其中一名职工模拟伤员 5、观摩人员 邀请公司相关部门、人员前来观看。 五、应急演练时间:20**年**月**日**:00-**:**时 地点:xxx厂xx车间液氨储罐区 六、演练现场规则 为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公众和环境的安全,应急演练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事先不通知开始日期和具体时间,但必须有足够的安全监督措施,以便保证演习人员和可能受其影响的人员都知道这是一次模拟紧急事件; 2、参与演习的所有人员不得采取降低保证本人或公众安全条件的行动,不得进入禁止进入的区域,不得接触不必要的危险,也不使他人遭受危险; 3、演习过程中不得把假想事故、情景事件或模拟条件错当成真的,特别是在可能使用模拟的方法来提高演习真实程度以那些地方, 如使用烟雾发生器、虚构伤亡事故和灭火地段等,当计划这种模拟行动时,事先必须考虑可能影响设施安全运行的所有问题; 4、演习不应要求承受极端的气候条件或污染水平,不应为了演习需要的技巧而污染大气或造成类似危险;

5、参演的应急响应设施、人员不得预先启动、集结,所有演习人员在演习事件促使其做出响应行动前应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6、除演习方案或情景设计中列出的可模拟行动及控制人员的指令外,演习人员应将演习事件或信息当作真实事件或信息做出响应,应将模拟的危险条件当作真实情况采取应急行动; 7、所有演习人员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服从执法人员的指令; 8、控制人员应仅向演习人员提供与其所承担功能有关并由其负责发布的信息,演习人员必须通过现有紧急信息获取渠道了解必要的信息,演习过程中传递的所有信息都必须具有明显标志; 9、演习过程中不应妨碍发现真正的紧急情况,应同时制订发现真正紧急事件时可立即终止、取消演习的程序,迅速、明确地通知所有响应人员从演习到真正应急的转变; 10、演习人员没有启动演习方案中的关键行动时,控制人员可发布控制消息,指导演习人员采取相应行动,也可提供现场培训活动,帮助演习人员完成关键行动。 七、应急演练前的准备 1、演练前1-2天,通知各单位,要求各单位传达到职工,知道近期将举行这一次演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2、策划组对评价人员进行培训,让其熟悉企业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和评价标准; 3、培训所有参演人员,熟悉并遵守演练现场规则; 4、准备好模拟演练响应效果的物品和器材; 5、演练前,策划人员将通讯录发放给控制人员和评价人员; 6、评价组准备好摄像器材,以便进行拍摄图片及摄像,做好资料搜集和整理。 八、应急演练事故情景说明 20**年**月**日**:**时,xxx厂xx车间员工A和员工B

氨水泄漏环境应急预案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60868 氨水泄漏环境应急预案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氨水泄漏环境应急预案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事故前不正常现象 现场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并伴有刺鼻的氨气气味。 2、可能导致的后果 (1)氨气、氨水泄漏造成人员灼伤、中毒、窒息、人员伤亡。 (2)严重时造成局部停车,氨气、氨水泄漏影响周边地区人员大撤离和环境污染事故。 3、处理方法 (1)发现氨水泄漏,立即汇报,并立即观察风向,在上风口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根据现场泄漏点情况,调整加氨水的量,处理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好防护用品,并确保人员均在上风口处。 (3)遇管道泄漏立即进行堵漏,遇氨水泵泄漏立即进行停泵处理。 4、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工艺指标防止串压、憋压。 (2)泄漏较大,无法控制时应停泵处理。 (3)巡回检查,发现泄漏及时处理。 (4)理顺管线,严格控制压力在指标。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_工作报告

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近年来,氨泄漏事故在国内时有发生,做好氨泄漏应急措施尤重要。下面就由橙子为大家推荐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的范文,欢迎阅读。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篇1 (1)少量泄漏。 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 (2)大量泄漏。 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泄漏处置人员应穿上全封闭重型防化服,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用喷雾水流对泄漏区域进行稀释。通过水枪的稀释,使现场的氨气渐渐散去,利用无火花工具对泄漏点进行封堵。 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道,增强通风。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堵漏或翻1 / 5

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要喷雾状水,以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的流向,但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受限空间。清洗以后,在储存和再使用前要将所有的保护性服装和设备洗消。 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篇2 一、发生少量泄漏 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 二、发生大量泄漏 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泄漏处置人员应穿上全封闭重型防化服,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用喷雾水流对泄漏区域进行稀释。通过水枪的稀释,使现场的氨气渐渐散去,利用无火花工具对泄漏点进行封堵。 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道,增2 / 5

氨水泄漏的应急处置

编号:SM-ZD-86103 氨水泄漏的应急处置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氨水泄漏的应急处置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发生氨水泄漏、爆炸或人员伤害等情况,现场岗位人员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报告的主要内容:人员中毒及氨水泄漏情况,发生的地点有无人员伤亡,设备有无损坏,救援物资人员需求等;并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紧急停机排放管道压力,关闭压力容器所有进汽阀门、切断电源,以防事态扩大; 2、现场岗位人员在报告事件的同时立即组织运行人员对泄漏点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及时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 3、根据现场事故情况,相关领导应立即组织运行和维修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或熟悉现场的人员关闭输送氨水的管道阀门,切断事故源,对泄漏点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和抢修。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防化服、橡胶手套、橡胶雨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并使用专用器材和工具;

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

氨气泄露应急处理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氨气房突发氨气泄露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全体员工的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 储液器车间。 二、氨气危害 外观: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危险性类别:有毒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部能切断气源,则部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动至空旷处。 防护措施: 1、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者撤离时,必 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2、穿防静电工作服。 3、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4、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三、组织机构 出现氨气泄露事故后,由车间现场负责人员进行紧急抢险、员工疏散以及事故第一时间汇报等工作。由安全5S领导小组进行事故指挥以及事故分析、总结等工作。

危化品泄漏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危化品泄漏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1? 目的 一旦发生危化品泄漏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采取措施或实施救援,把人员损失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把污染程度降到最低点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焦化公司内部危化品泄漏的处理。 3?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焦化有机废水中含有酚、氰、焦油、粗苯、洗油等属于危险化学品,属有毒有害物质。 1)粗苯 粗苯是煤热解生成的粗煤气中的产物之一,经吸收塔吸收后成为化产工段的产品之一。粗苯为淡黄色透明液体,比水轻,不溶于水,可燃,有毒,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的一类致癌物。有严重火灾危险。蒸汽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1.4—8% 2)浓硫酸 属中等毒类物质。具有助燃、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3)煤焦油 是黑色粘稠液体,具有特殊臭味。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比重:1.17—1,25水分:≤4%

4)40%氢氧化钠溶液 为透明性溶液,强碱。对皮肤和黏膜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5)氨水 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1号目标:洗脱苯工段粗苯生产装置区、粗苯中间槽。 2号目标:硫胺工段硫酸贮槽。 3号目标:脱硫工段碱液贮槽。 4号目标:蒸氨生产区域氨水。 5号目标:冷鼓、电捕生产区焦油。 6号目标:综合罐区中的粗苯、硫酸、烧碱、洗油、焦油等储槽。 4? 应急措施 4.1? 封锁事故现场。严禁一切无关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开辟应急处理专业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 4.2? 控制污染源。根据发生事故的技术特点和事故类别,采取特定的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扩大,消除污染危害并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4.2.1? 事故处理第一步: a)发现泄漏后立即向应急办公室报告,切断火源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事故源。 b)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到达现场。

氨水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附录A氨水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A.1 事故特征 A.1.1 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氨水是易燃、易爆、易中毒的危险化学品,为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极易气化为气氨。密度0.617g/cm3;沸点为-33.5℃,低于-77.7℃可成为具有臭味的无色结晶。 氨大量泄漏威胁人身安全和生命,对环境也会造成严重污染。直接影响周围人民群众的生活,严重时影响企业形象。 健康危害:中毒、窒息、化学灼伤。 2.3.4 环境危害:大气、土壤和水体污染。 2.3.5 燃爆危险:燃烧爆炸、容器开裂和爆炸。 A.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烧成工序氨水储罐、输送管道阀门、反应区 A.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该事故无明显季节特征。 A.1.4 事故可能出现的征兆 a)氨水罐或管线被腐蚀,发生滴漏现象; b)现场可闻到刺鼻的氨气味。 A.2 应急组织与职责 A.2.1 现场自救小组及人员构成情况 应急自救小组组长:部门负责人 应急自救小组副组长:部门管理人员 应急自救小组成员:部门其他人员 A.2.2 职责 A.2.2.1 应急自救小组组长的职责 a)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b)同援助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处理好事故,如果事故有扩大、发展趋势,应及时报请 公司应急指挥部,启动公司专项应急预案。 A.2.2.2 应急自救小组副组长的职责 a)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 b)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组织搞好培训和演练; c)负责现场应急处置,落实应急行动,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d)组织做好善后工作。

氨气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氨气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编号:BYYL/JH/AWB/02[A] 编制: 审核: 审批: 日期:2014年5月20日

1共页第页16 录目 -------------------------------------- 1.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 --------------------------------------------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3.组织机构及职责 -------------------------------------------------- 4.预防与整治 ---------------------------------------------- 5.信息报告与程序 ---------------------------------------------------- 6.应急处置 ---------------------------------------------------- 处置措施 7.------------------------------------------ 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8.------------------------------------------ 监控事故扩大的措施 9.------------------------------------- 事故可能扩大的应急措施 10.----------------------------- 受伤人员现场救援、医院救治措施 11.------------------------------- 12.受伤人员进入医院前的抢救措施 ----------------------------------------- 13.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 14.其他要求设施 ------------------------------------------------------- 15.附件附 1:工厂值班联系电话 2: 工厂应急咨询服务电话附 3: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附:组织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联系电话附 4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附 5 :机房平面布置图附 6 :机房消防设施配置图 7附附 8:机房周边设施分布图 2共页第页16

脱硝氨水泄露应急预案

氨水泄露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目的 为了及时控制和消除液氨设备泄露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依据《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2 适用范围 用于公司范围内液氨球形储罐、卧罐、管道、等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时的应急作业. 2、介质特性 2.1 氨气是一种无色透明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相对密度0.60(空气=1)。 气氨加压到0.7---0.8Mpa时就变成液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相反液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可作制冷剂。直接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 2.2 危险特性 液氨的危险类别为:第2.3类有毒气体;8类腐蚀品;火灾爆炸危险性为乙类。 氨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反应。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的比例时,遇明火能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为15.5---27%。 氨具有较高的体积膨胀系数,满量充装液氨的钢瓶,在0---60摄氏度范围内,液氨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其压力升高约

1.32---1.80Mpa,因而液氨瓶装极易发生爆炸。 2.3 健康危害 低浓度的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的氨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炎症及烧伤、肺充血、肺水肿及出血等。 (1)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眼、口有辛辣感,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吐咽困难,头昏、头痛,眼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和口腔、眼部充血,胸闷和胸骨区疼痛等。 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的氨时,可引起喉头水肿、喉痉挛,发生窒息。外露皮肤可出现II度化学灼伤,眼脸、口唇、鼻腔、咽部及喉头水肿,粘膜糜烂、可能出现溃疡。 (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的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要特别注意清洗腋窝、会阴等潮湿部位,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2.4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对动植物造成冻伤。 3、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部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