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第奥与北意大利人文主义者

合集下载

安德烈亚.帕拉第奥

安德烈亚.帕拉第奥

张思莹2012102452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12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01班安德烈亚·帕拉第奥及其作品帕拉迪奥即安德烈亚·帕拉第奥。

意大利建筑师。

早年当过石工。

1540年起从事设计。

曾对古罗马建筑遗迹进行测绘和研究,著有《建筑四书》(1570)。

其设计作品以邸宅和别墅为主,最著名的为位于维琴察的圆厅别墅(1550~1551)。

平面完全对称,四面各有六柱的柱廓,中央圆厅有穹窿顶。

此外还有威尼斯的圣马焦雷教堂等。

其建筑设计和著作的影响在18世纪时达到顶峰,所谓“帕拉弟奥主义”当时传遍世界各地。

安德烈亚·帕拉第奥(Andrea Palladio)(1508-1580)常常被认为是西方最具影响力和最常被模仿的建筑师,他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古典建筑,对建筑的比例非常谨慎,而其创造的人字形建筑已经成为欧洲和美国豪华住宅和政府建筑的原型。

帕拉第奥1508年11月30日出生于意大利帕多瓦,13岁时就给一位石匠当学徒,随后在维琴察一家石工作坊当助手。

后来,在给当时一位主要学者特里西诺(Gian Giorgio Trissino)的别墅进行扩建时,他掌握了古典建筑的原理。

后来,特里西诺就把石匠的名字改名为帕拉第奥——希腊智慧女神的名字。

此后得特里希诺之助,几次游学罗马,考察古典遗迹,并潜心研究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之著作,吸收盛期文艺复兴的建筑成就,发展了自己的古典主义风格,其作品严谨而富有节奏感。

帕拉迪奥主要活动于维琴察和威尼斯等地,截至十六世纪四十年代,帕拉第奥一直运用古典建筑的原理为维琴察的贵族设计了一系列的乡村别墅和城市宫殿,如巴西利卡大厅(1549)、基耶里卡蒂宫(1550),威尼斯圣乔治·马焦雷教堂(1566)等。

他尤以首倡带有古典柱廊的乡圆厅别墅意大利的一座贵族府邸。

为文艺复兴晚期典型建筑。

在维琴察的一小山丘上。

建于1552年。

采用对称手法,平面呈正方形,四面都有门廓,正中为一圆形大厅。

帕拉第奥风格名词解释

帕拉第奥风格名词解释

帕拉第奥风格名词解释
帕拉第奥风格是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一种风格,以意大利建筑师安东尼奥·帕拉第奥(Andrea Palladio)命名。

帕拉第奥在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初期活跃,他创立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并提出了一系列建筑原则,主要影响了欧洲和北美的建筑风格。

帕拉第奥风格揉合了古罗马建筑和希腊建筑的元素,追求简洁、对称、和谐的设计理念。

其建筑特点包括:正立面对称,采用希腊柱式的立柱,明确的三段式结构,顶层是帕拉第奥的创新之处,他引入了古罗马的圆顶设计;室内空间布局合理,注重光线的运用,透过大窗户引入日光,营造明亮的室内环境;立面上使用的装饰元素简洁而精细,常用的装饰元素包括壁柱、飾带和雕塑;建筑结构强壮而稳固,采用砖、石和水泥等材料建造。

帕拉第奥的建筑作品广泛运用在别墅、教堂和政府建筑等领域,他的作品对于后来欧洲和北美的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帕拉第奥风格追求经典的比例和美感,被视为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一,并成为建筑设计师们学习和仿效的对象。

帕拉迪奥

帕拉迪奥
帕拉第奥的作品大都集中于威尼斯与维琴察,尤其在维琴察市区,到处都得到有他为富有的市民所建的府邸豪宅,因此维琴察又称为帕拉第奥之城。虽然帕拉第奥的建筑看似相当简单,但绝对不是简化到只有门廊加上巨大古典柱的应用而已,他根据文艺复兴重视比例的原则,十分巧妙地将建筑的功能性与美学融合而为一体。筑方面,帕拉第奥将古典神庙之门面与教堂之圆顶应用至一般建筑上,成为一种帕拉第奥风格。这种风格不只局限于意大利,甚至远播到英国和北美地区,至今在这些地区仍可看见许多这种风格的建筑。
还有有名的是帕拉第奥母题。帕拉第奥母题是指对已建大厅进行改造,增建楼厅并加固回廊设计。原厅层高、开间和拱结构决定了外廊立面不适合传统构图,建筑史创造性解决立面柱式构图,后人称——帕拉第奥母题。帕拉第奥母题又常仅仅是指处于两个壁之间的三个窗洞的处理——即当中的呈券形,高而且宽;两旁的竖向矩形,低而且狭。此又称为帕拉第奥式窗。 在十字拱结构的维晋寨的巴西利卡中,由于开间比例不适合古典的券柱式的传统构图。帕拉第奥大胆创新,在每间中央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而把券脚落在两棵独立的小柱子上。小柱子距大柱子1m多,上面架着额枋。于是,每个开间里有了三个小开间,两个方的夹着一个发券的,而以发券的为主,为了在视觉上使负荷者同被负荷者平衡,在小额枋之上,券的两侧各开一个圆洞。这个构图,虚实相生,有无相成,实部和虚部均衡,彼此穿插,各自形象完整,而以虚为主;方的,圆的,对比丰富,整体上以方开间为主,开间里以圆券为主,有层次,有变化;小柱子和大柱子也形成了尺度的对比,映照着里面的雄伟。因为小柱子在进深方向成双,所以同大柱子均衡,而以大柱子为主。由于构思明确,;两套尺度并不引起紊乱。这种构图是柱式构图的重要创造,圣马可图书馆的二楼立面和巴齐礼拜堂内部侧墙,也都采用过,但比例及细部做法以这个维晋寨巴西利卡最成熟,以致得名为 帕拉第奥母题以后常常被引用,不过它的适应性比较小。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四、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四、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四、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1.佛罗伦萨圣玛利亚大教堂穹顶:伯鲁乃列斯基设计,穹顶平面为八角形,外壳为双层,中空可上人。

其综合运用了哥特式骨架券结构、伊斯兰叠涩砌筑、古罗马集中式构图并加以创新,体现了独创的精神和技术的进步,是文艺复兴的第一朵报春花。

2.佛罗伦萨育婴院:伯鲁乃列斯基设计,育婴院是一座四合院,正面向安农齐阿广场的一侧展开长长的券廊,券廊开间宽阔,连续券直接架在科林斯柱式上,轻快明朗,廊子的结构是拜占庭式的,逐间用穹顶覆盖,下以帆拱承接。

第二层虽然窗子小墙面大,但线脚细巧,墙面平洁,同连续券风格很协调,虚实对比强,立面构图明确、简洁、比例匀称,尺度宜人。

3.巴齐礼拜堂:伯鲁乃列斯基设计,形式借鉴了拜占庭建筑,正面一个直径10.9m的帆拱式穹顶,左右各有一段筒形拱,同大穹顶一起覆盖一间长方形的大厅。

正面是一进深5.3m的科林斯柱式门廊,正中跨度较宽,做成券状,上有一小穹顶。

4.吕卡第府邸:原来是市长美狄奇的府邸,有米开罗卓设计。

府邸围绕活泼的内院呈合院式布局,平面为长方形,由起居和对外两部分组成。

立面为“屏风式”,处理精致,分为三层,底层重块石,砌缝很宽,二层平整石块,砌缝较宽,三层严丝密缝,使整个建筑显的端庄稳重,但是这样的立面处理却不适合居住功能。

5.坦比哀多小教堂:伯拉孟特设计,集中式构图,纪念碑式造型,穹顶统率整体,平面为圆形,柱廊开敞,虚实对比强烈,体积感极强,整个教堂比例和谐,形象饱满,体现出雄伟壮观。

其极大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对世界影响极大,例如:英国圣保罗大教堂,法国巴黎万神庙,美国国会大厦等。

6.手法主义:文艺复兴晚期建筑中出现的形式主义潮流。

追求新颖尖巧,堆砌壁龛、雕塑、涡卷等,玩弄诡异的光影,不安定的体型和不合结构逻辑的起伏、断裂或错位,用毫无意义的壁柱、门窗、线脚等在立面上做出虚假的图案,檐部和山墙几经曲折,券顶龙门石意外地向外滑动,弧形的和三角形的山墙套叠在一起,等等,表现出巴洛克风格的倾向。

流芳百世的文艺复兴建筑师安德烈亚·帕拉迪奥

流芳百世的文艺复兴建筑师安德烈亚·帕拉迪奥

流芳百世的文艺复兴建筑师安德烈亚·帕拉迪奥1. 引言1.1 安德烈亚·帕拉迪奥简介安德烈亚·帕拉迪奥(Andrea Palladio)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位著名建筑师,被誉为“建筑师中的建筑师”。

他于1508年出生在威尼托大区,是一个石匠的儿子,自幼便展现出对建筑的天赋。

帕拉迪奥在当地学习建筑知识,并受到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影响,深受其建筑原理和风格的启发。

帕拉迪奥是以其优秀的建筑作品而闻名于世,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设计了许多宫殿、教堂和别墅,成为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称、比例和对光影的精湛掌控,展现了他对建筑美学的独特见解和对细节的精雕细琢。

帕拉迪奥不仅在建筑设计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将古典建筑原则巧妙融入到当时的建筑实践中,对后世建筑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认为是文艺复兴建筑的典范,流传至今仍被人们景仰和推崇。

帕拉迪奥不仅在欧洲建筑界享有盛誉,也被视为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2. 正文2.1 安德烈亚·帕拉迪奥的主要作品安德烈亚·帕拉迪奥的主要作品包括威尼斯的里亚尔托桥、圣马可图书馆和乔治島宫,维罗纳的巴士底教堂,米兰的斯卡拉大剧院,佛罗伦萨的医院建筑,都灵的维拉·德拉·雷吉纳宫,罗马的法拉尼宫和圣马利亚安丽塔堂等。

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多样化的设计风格和独特的建筑理念,是文艺复兴建筑中的瑰宝。

帕拉迪奥将古典建筑中的几何形态和比例原则融入到建筑设计中,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使建筑物在空间中显得谨严而庄重。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赢得了极高的评价,也为后世建筑师们提供了极大的灵感和参考。

安德烈亚·帕拉迪奥的主要作品展示了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卓越才华和创新精神,为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2 安德烈亚·帕拉迪奥的建筑风格安德烈亚·帕拉迪奥的建筑风格主要受到古罗马和古希腊建筑的影响,他注重对称、比例和几何形状的运用。

帕拉第奥主义名词解释

帕拉第奥主义名词解释

帕拉第奥主义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什么是帕拉第奥主义吗?这可真是个超有意思的玩意儿呢!帕拉第奥主义呀,就像是建筑界的一颗璀璨明星。

想象一下,那些优雅的柱子、对称的布局,是不是感觉特别高大上?就好比一个优雅的绅士,穿着剪裁得体的西装,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

比如意大利的那些古建筑,不就是帕拉第奥主义的完美体现嘛!
咱来说说帕拉第奥主义的特点吧。

它特别注重比例和对称,这可不
是随便说说的哦!就像跳舞要踩准节拍一样,帕拉第奥主义的建筑在
比例和对称上把握得极其精准。

那一根根柱子立在那里,多挺拔呀!
这不就是在向人们展示它的独特魅力吗?
还有啊,它的装饰也很有讲究呢!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而是恰到
好处的点缀,让建筑更加生动。

哎呀,这多像一个人脸上恰到好处的
妆容,能让人一下子就被吸引住。

你再看看那些遵循帕拉第奥主义的建筑师们,他们简直就是在创造
艺术品啊!他们用心去雕琢每一个细节,难道不令人敬佩吗?
我觉得啊,帕拉第奥主义可不只是一种建筑风格,它更是一种对美
的追求,一种对精致生活的向往。

它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建
筑界不断向前发展。

它让我们看到了建筑的无限可能,让我们感受到
了艺术的魅力。

所以啊,一定要好好了解帕拉第奥主义,去欣赏它所
带来的美和震撼呀!。

建筑大师帕拉迪奥

建筑大师帕拉迪奥

别墅周边
圆厅别墅周围丘陵连绵起伏, 绿树如茵 , 宛如田园诗。
圆厅别墅内的花园
但是圆厅别墅对于对 称性和外部形式的过 分追求,忽视了建筑 内部的功能实现,使 建筑的功用性能受到 一定的影响。
这幅墙上画上楼梯,增加一点生动性
了样斯拉艺维 文式的第复琴 艺为绘奥兴察 复基画的时被 兴调艺大期称 时的术部的作 期帕相分代“ 一拉结作表帕 段第合品城拉 辉奥的,中第 煌最建罗保奥 的杰筑马存之 建出风建着城 筑的格筑伟” 历佳,的大, 史作是壮的是 。。以丽建意 它巴和筑大 见洛威师昨 证克尼的文
很宽大的正面被这样一个一个的开间分割了,每一个开间又 是两对立柱加一个圆拱,不显得冗长、单调。肩上开两个圆 洞,减轻石墙的沉重感。
维琴察的市政厅,也是帕拉迪奥设计的
市政厅位于中心广场,广场上照例是一对 立柱,左面柱顶上的带翼狮子是维内托地区的 标志。
帕拉迪奥又一次运用了改建巴西利卡的方法, 每 个开间内则创造性地用两对小的双立柱进一步分 割,形成两个“两平一拱”的三个次开间。
帕拉迪奥是16世纪意大 利最后一位建筑大师,他的 艺术对欧洲,特别是对美国 建筑具有决定性影响,他和 维尼奥拉被认为是17世纪古 典主义建筑原则的奠基者。 他的作品全部在维内托地区, 主要在维琴察附近和不远的 威尼斯。
帕拉迪奥认为建筑美来 自美丽的形状、来自整体和 局部的比例,以及来自局部 与局部的比例;因此,建筑 将像一个单纯的、完美的人 体。他追求建筑物端庄、朴 素而又高贵的气质,推崇集 中式布局,偏爱白色。他说: “最优美、最规则的形状是 圆形和正方形,其他形状是 由它们导出的。”还说: “在全部色彩中,最适合于 神殿的是白色,因为这种色 彩的纯洁,正如生活的纯洁 一样,上帝是最喜爱的。”

图解西方建筑-文艺复兴建筑-2

图解西方建筑-文艺复兴建筑-2

图解西方建筑-文艺复兴建筑-2•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建筑及建筑师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以维诺拉(Giacomo Barozzi da Vignola) 和帕拉第奥( Andrea Palladio) 两人为代表,他们都在对古代建筑深入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于复兴建筑式样的理解。

维尼奥拉和帕拉第奥的建筑著作,不仅系统总结了古罗马的重要建筑,规范了柱式,还收录了自己对于建筑的理解构想图以及部分建筑作品。

尤其是帕拉第奥,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一位建筑大师,虽然他设计的建筑大都是一些小型的私人别墅和教堂,而且多集中在维琴查(Vicenza )附近地区,但他自创的建筑立面及柱式却成为新的帕拉第奥母题(Palladian Motif),被以后的建筑师广泛使用,形成了新的帕拉第奥建筑风格。

•建筑五书上描述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炉文艺复兴风格不仅导致建筑样式的变化,也深深影响到室内家具及装饰上。

壁炉在室内兼有实用与装饰双重功能,此时期的壁炉也开始仿照建筑立面进行装饰,或引入苕茛叶等古典图案装饰,椭圆形、两边的涡旋图案、贝壳饰等也寓示着文艺复兴风格向巴洛克风格的转变。

•泰埃娜(Tiene)宫殿的局部立面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一座粗石墙面装饰的建筑立面,粗糙的石墙面与立面上光滑柱身的壁柱、雕刻精美的雕塑与最上层的大理石贴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活泼的砖石块砌筑形式与变化的窗楣又为立面增加丰富的变化。

图示建筑立面来自1556年意大利维琴察地区( Vicenza, Italy)。

•文艺复兴时期五柱式这是文艺复兴晚期意大利建筑师维诺拉(Vignola)总结的柱式及比例关系,从左到右依次为塔司干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和混合柱式。

五种柱式及其比例关系发表在他的著作《五种柱式规范》一书中。

维诺拉与帕拉第奥一样,热衷于对古典柱式的研究,二人是欧洲古典建筑学院派的代表人物。

但在实际的建筑实践中,维诺拉也与帕拉第奥一样,其设计非常灵活,并不拘泥于柱式,而且维诺拉设计的建筑风格极为多变,一些作品风格更是介于文艺复兴风格与巴洛克风格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詹乔治· 特里希诺(Giangiorgio Trissino)
克利科里别墅(Villa Cricoli) 一座完全对称的建筑、并使用了罗马花园式的 凉廊。得于法尔尼斯别墅(Villa Farnesina)和塞里 奥随后(1540年)出版的有关马达马别墅(Villa Madama)的,或是其模型的凉廊的木版画。 反映了帕拉第奥第一次遇到以罗马当地的习惯 做法建造的文艺复兴盛期风格的建筑。 特里希诺对于建筑理论的特别关注大约就是他 在为自己建造别墅的那一段时期。
阿尔维斯· 科尔纳罗(Alvise Cornaro)
· 1984-1566年 · 1940年开始在帕多瓦定居 · 著有《论有节制地生活》将一种人文主义者的生存理念和 一种极富实践性的活力融合在了一起。 · 执业建筑师,作品:科尔纳罗剧场(Odeo Cornaro)、卢 维里亚诺的维斯克维别墅(Villa dei Vescovi)。 · 帕拉第奥第一书中:“具有十分杰出判断力的绅士”
帕拉第奥和北意大利人文主义者
安德烈亚· 帕拉第奥(Andrea Palladio)
· 意大利建筑师。 · 早年当过石工。 · 1540年起从事设计。 · 曾对古罗马建筑遗迹进行测绘和研究,著 有《建筑四书》(1570)。 · 其设计作品以邸宅和别墅为主,最著名的 为位于维琴察的圆厅别墅(1550~1551) 和巴西利卡。 · “帕拉蒂奥主义”或“帕拉蒂奥风格” (Palladianism)是西方建筑史上少数以 姓氏命名的建筑风格之一。 · “人文主义的学徒”
阿尔维斯· 科尔纳罗(Alvise Cornaro)
建筑理论 1 论文:专门写给那些需要雇佣建筑师的人们而不是写 给建筑师们。 2 实用主义:针对居住建筑,“一座建筑物可以做到既 美观又适用,而且未必要使用多立克或是别的什么柱 式……” 3 对中世纪建筑表示了肯定(以圣马可教堂和圣安东尼 奥教堂为例) 4 第一次涉及了建筑理论中关于卫生设施的问题。 5 认为美学价值远不如便利与实用更为重要。 6 与特里希诺相比,更强调“适用性”是评价建筑好坏 的决定性标准。 对帕拉第奥的影响 1 维特鲁威的文本几乎一塌糊涂、漏洞百出。他的论文 都是使用平实的语言。帕拉第奥:使用“工匠们使用的 术语”。 2 把自己限定在居住建筑的范围之内,并认为是最重要 的原型。(对帕拉第奥也产生了影响) 3 其现实主义理念也常常闪现在帕拉第奥的字里行间。
关于帕拉第奥和特里西诺之间的紧密联系足毋庸置疑的“在《建筑四书》 的序言里,帕拉第奥称特里西诺为.sPlendorede.telnPinostri.,并在他的凯撒 版本的序言里,他谈到特里酉诺教给他古代军事科学的秘密”帕拉第奥的同时代 人朱塞佩· 加洛(GiuseppeGtlaldo),在他的建筑师丰富的生中写道:当特里西 诺注意到帕拉第奥是个在数学方面具有大分的年轻人时,他决定培养他的能力 并向他介绍维特鲁威,并三次带他到罗马, 鉴于特里西诺的关于维特鲁威的记 载,朱塞佩的记载似乎是不容置疑。
詹乔治· 特里希诺(Giangiorgio Trissino)
• • • 1478-1550年 被帕拉第奥誉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奇迹” 托法尼(Giuseppe Toffanin)在《16世纪意 大利文学史》(Storia Letteraria d'Italia: Il Cinquecento)中这样形容特里西诺:“他 的人文主义是贵族的,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合时 宜的;他倡导一种规范、深奥而教条的古典主 义,独立于风行当时的各种倾向。” 特里西诺的朋友、同属威尼斯望族的瓜尔多 (Giuseppe Gualdo)记述:“当特里西诺 注意到帕拉蒂奥是一位精神饱满的年轻人、并 对数学怀有强烈兴趣时,为了培养他的创造力, 特里西诺决定向他阐明维特鲁威的建筑思想, 并带他去过罗马三次。”
此时期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绘制最后的 审判
1546年,米开朗基罗接手了持续了40年的 圣彼得教堂
1545年的秋季,特里西诺与他的三名青年朋友们前往罗马,其中一位就是帕拉第奥“此 次旅行的目的让他们接触不同风格的绘画和建筑”在与此相继的1540年间和最后的1584 年的罗马之行为帕拉第奥的事业带来了很大的转折“帕拉第奥在5建筑四书6中曾经写道,/ 我白己决定调查古代建筑遗迹,发现他们比我设想的是更有研究的价值”我开始以最大的努 力和热情来仔细测量其所有部件“很明显,帕拉第奥本可以从现有的图纸和书中了解古建筑, 但他很坦率地在《建筑四书》中写到:”寻找现存的古代建筑比我原本设想的更值得研究, 我开始衡量它们的每一个细节部分“

詹乔治· 特里希诺(Giangiorgio Trissino)
文学作品:《索芬尼斯巴》 《意大利打败野蛮人》 关于建筑的描写: “一周回廊围绕着狭促的小院 巨大的拱门隆耸在圆形的柱子之上 拱门的宽度和人行步道一样; 门的厚度是它高度的八分之一。 每根柱子都有一个银色的柱头, 柱头的高度和其厚度全然相同, 柱身挺立在金属的基座上 基座之宽度依然是其高度的一半克利科里别墅
法尔尼斯别墅
克利科里别墅
詹乔治· 特里希诺(Giangiorgio Trissino)
建筑理论(1535-1537年) 作为艺术的建筑关注的是人类的居住,是为人 类生活的适用与愉悦提供一个基础。” 愉悦”(dilettazione)才是维特鲁威的“悦目” 维特鲁威的“坚固”被表述为“耐久”。 其对建筑适用性价值的兴趣要远比他对于建筑 结构或美学元素的兴趣大得多。 论文的基本命题:古代希腊语罗马的知识已经 缺失,而维特鲁威的思想又多为世人所误解。 对帕拉第奥的影响 由于特里西诺的缘故,帕拉蒂奥也许比同时代 任何一位建筑师都熟悉维特鲁威的理论。“探访罗马” 是“特里西诺教学法”中又一重要环节(15411547)。 “便利”这一概念的强调以及实用主义的观点, 在帕拉第奥那里产生了影响。 使得帕拉第奥从石匠转变成为建筑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