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和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和导学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牛顿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杰出贡献;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学说,巴尔扎克和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贝多芬和梵高及其代表作,认识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采取让学生自列表格的方法,反映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综合所学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对某些科学家的失误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批判地继承前人成果的能力和注重学习科学思维方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近代世界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和杰出科学家献身于科学研究的崇高精神、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使学生树立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及为科学、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通过对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中的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牛顿和达尔文及其贡献,巴尔扎克和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贝多芬和梵高及其代表作。

【教学难点】理解和欣赏梵高的名画《向日葵》。

一、新课导入世界近代的人类文明史包括自然科学和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文化艺术等方面。

伴随着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和理性这一风气的盛行,欧洲的科学和文化艺术都有了迅速的发展。

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科学家1.教师介绍牛顿:关于科学家,我们已经了解了不少,人们也力图根据科学家的贡献判断出其中最杰出者。

美国曾经邀请50多位在全世界受到尊敬的科学家推举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

在全部推选名单中,只有一个人的名字出现在每一份名单上,而且大多是名列榜首。

同学们知道这位科学家是哪位吗?学生:牛顿。

教师:牛顿在科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在力学方面,他有什么开创性的贡献?学生:他发表了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形成了牛顿力学体系。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优秀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优秀教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了解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及其提出的进化论是生命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了解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及其作品;了解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一生中创作了许多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知道贝多芬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创作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音乐史上伟大的作品之一;了解梵高是荷兰伟大的画家,他的代表作是《向日葵》,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汇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归纳概括、合作学习等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牛顿、达尔文等科学家的科学成就的了解,使学生树立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以及崇尚科学的精神;学习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等作品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了解梵高的《向日葵》的艺术风格,从而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自行处理教材和相关资料,去感受探究学习、多渠道学习的过程。

【教学难点】围绕主题整理、归纳、提炼有效信息。

学会如何欣赏艺术品,感受作品的思想和精神。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材料展示:(1)“我能成为科学家,最重要的是:对科学的爱好;思索问题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收集事实上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

”(2)“成功等于艰苦劳动加正确方法和少说空话。

”(3)“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4)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长期以来,牛顿认为,一定有一种神秘的力存在,是这种无形的力拉着太阳系中的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但是,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力呢。

直到有一天,当牛顿在花园的苹果树下思索,一个苹果落到他的脚边时,牛顿终于顿悟,他的问题也逐渐被解决了。

传说1665年秋季,牛顿坐在自家院中的苹果树下苦思着行星绕日运动的原因。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七章,共分四节课。

第七章是一次回顾性的综合性章节,主要内容包括近代科学的兴起、近代文学的发展、近代艺术的变革等。

第一节课:科学革命1.近代科学的基本特点2.科学革命的主要内容以及背景3.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二节课:启蒙运动与文学的发展1.启蒙运动的概念、主要思想和斗争对象2.英国文学的发展3.法国文学的大成第三节课:印象派和后印象派1.艺术改革运动的背景和发展2.印象派的主要特点3.后印象派的发展和变化4.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对艺术的影响第四节课:当代艺术1.当代艺术的发展概况2.当代艺术的几种形式3.当代艺术的特点及其对人们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科学的兴起及其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2.认识启蒙运动的内容和重要性,了解英国文学和法国文学的发展和贡献。

3.了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发展以及其对艺术的影响,认识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

4.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认识当代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5.培养学生对艺术、文化和科学的兴趣与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1.听说结合的教学法通过听讲、观看画作、欣赏音乐、参观实物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通过讨论、演讲、创作等方式,让学生思考、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

2.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呈现不同的艺术形式和经典作品,让学生置身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氛围中,理解艺术的内涵与价值。

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通过网络检索相关知识,了解现代科技和艺术形式的最新发展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借鉴他人的成果,培养人文素质。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通过展示画作、音乐,欣赏文化遗产,唤起学生的自我审美及文化追求。

2.通过回答问题、讲述故事方式,激发学生对有趣物质的好奇心和热情。

第二步:讲授新知1.科学革命让学生了解近代科学的兴起背景、科学革命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示飞行、医学、电影等科技的发展历程。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近代科学与文化》是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近代科技革命以及对应的科学理论和文化成果,包括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以及这些科学理论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材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部分自然科学知识,对于一些科学概念和理论有基本的了解。

但是,对于近代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学生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科学的发展,并理解科学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近代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认识重要科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历史角度分析科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社会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近代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重要科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2.难点:科学理论对社会的影响,学生对科学发展的历史背景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近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过程,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代表人物;2.案例分析法:分析重要科学理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让学生从具体案例中理解科学的价值;3.讨论法:分组讨论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科学问题。

六. 教学准备2.相关参考资料;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近代科学发展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近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理论的产生背景。

3.操练(15分钟)教师分析重要科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让学生理解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7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

7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大的感染力。

主要代表作有:2、代表作《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合唱交响曲》3、地位: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古典乐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

他的作品对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被尊称为“乐圣。

4、最重要的贡献:发展和创造了奏鸣—交响曲的音乐结构形式。

5、作品特点线条严整粗犷,旋律简洁质朴、含蓄深情,极富心灵的震撼力。

6、主要作品:共有9部交响曲,其中《命运交响曲》最杰出。

还有许多其他体裁的作品,如:《悲怆奏鸣曲》和《月光奏鸣曲》等。

7、探究:《英雄交响曲》献给谁的?反映了哪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这首交响曲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表现出贝多芬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敬仰和对共和革命英雄的崇拜感情。

(二)美术名家代表人物:梵高1、介绍:荷兰,印象派。

他力图用色彩来揭示人类精神世界的绚丽,用线条来勾画人内类心情感的冲动。

他的笔下一切似乎都在运动和旋转着,充满了激情和生命力,精神和世态达到最完美的统一。

生前穷困潦倒,死后,他的作品曾经拍出了世界艺术品的最高价格的荷兰画家。

2、代表作品:《向日葵》3、探究: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一作品表达对生活怎样的态度?《向日葵》画面艳丽而又和谐、优雅,每朵葵花好似燃烧的火焰,花瓣叶则像跳跃的火苗。

画家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知识点四、科学发展史的主要精神继承和创新。

勇于探究、坚强、不向困难低头、勇于面对挫折等。

三、总结归纳、板书:四、课堂巩固一)选择题。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教案 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教案 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贝多芬等人的成就,初步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科学家、文学巨匠、音乐美术大师。

这三部分内容相对独立,分别介绍了近代自然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的主要成就。

三、教学目标1.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近代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史料实证)2.分析理解欧洲近代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原因,学会从唯物史观角度探寻科学文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唯物史观)3.通过近代科学家、文学巨匠和音乐美术大师的个人经历和奋斗过程,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精神,树立为科学献身的人生理想。

(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问题导入:有人说,有三个“苹果”曾改变了世界。

你能猜到是哪三个“苹果”吗?教师引导:同学们,第二课苹果使得牛顿发现了影响世界的万有引力。

牛顿都有哪些重要的成就?牛顿所处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学发展呢?(二)新课讲授1.科学家(1)牛顿:➢国籍:英国➢贡献:①三大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②著作: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地位: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现代科学之父”。

➢影响: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

【过渡】当我们探索宇宙的奥秘时,心中总不禁涌现出一个深邃而永恒的问题:人类这个独特生命体是怎样诞生的?从西方的上帝造人到东方女娲造人的故事,人类的诞生一直带有着神话色彩。

直到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才打破了千百年来神造论的长期束缚。

(2)达尔文:➢国籍:英国➢著作:1859年《物种起源》➢观点:①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②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决定的,而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③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

➢影响: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
教案序号:课题:7、近代科学与文化
备课日合教材,识记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贝多芬、梵高的作品等基本史实。
2.阅读教材,说出近代科学与文化的成就,了解其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阅读教材,说出近代科学与文化的成就,了解其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师播放:英雄交响曲
生回答:表达出作者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合作探究】5.阅读教材,说出梵高的代表作有哪些?并说出梵高的代表作有哪些?
生:夜间的咖啡馆(室外)、向日葵
师展示图片。
播放教学视频:梵高作品欣赏
师:梵高:荷兰,印象派。
他力图用色彩来揭示人类精神世界的绚丽,用线条来勾画人内类心情感的冲动。
他的笔下一切似乎都在运动和旋转着,充满了激情和生命力,精神和世态达到最完美的统一。
本节课中,我们认识到近代世界中出现的一些科学家和文学家。他们在近代科学与文化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应该牢记他们,学习他们不断探索,刻苦专研的精神。
任务三:【动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五、课后作业
请将课后作业栏目——提升检测—《近代科学和文化》发送学生课下完成巩固练习。
阅读教材,说出近代科学与文化的成就,了解其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同学们知道苹果熟了之后为什么掉地上吗,这个原因是哪位科学家探索出来的?
出示任务:任务一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贝多芬、梵高的作品等基本史实。
出示任务:任务二
【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列出牛顿与达尔文的国籍、贡献、地位。
师:恩格斯称巴尔扎克为“现实主义大师”,《人间喜剧》也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知识与
能力
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近代科
学、文学和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过程与
方法
教师介绍达尔文的个人经历和《物种起源》的成书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进化论
的内容、意义和影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说一
说这些音乐作品体现了贝多芬怎样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教师通过介绍近代科学家、文学巨匠和音乐美术大师的个人经历和奋斗过程,
帮助同学培养刻苦钻研的品质。

重点达尔文的进化论
难点近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原因
【教学流程】
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
情境引入
一谈到牛
顿,人们可能认
为他小时候一定
是个“神
童”“天才”,
有着非凡的智力。

其实不然,
牛顿童年时身体瘦弱,头脑并
不聪明。

他在家乡读书的时
候,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学习
成绩属于次等。

但他的兴趣却
是广泛的,游戏的本领也比一
般儿童高。

平时他爱好制作
机械模型一类的玩意儿,如风
车、水车、日晷等。

同学们知道长大后的牛
顿有哪些杰出的贡献吗?近
代历史上除牛顿的科学贡献
外,还有哪些突出的科学和文
化成就?让我们一起学习,
师:教师利用故事,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生:听故事,明确本节所要学
习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世界名画《向日葵》的作者是 ( )
A.米勒B.列宾
C.梵高D.莫奈
学生生自主完成回答。
5.“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这是谁的名言? ( )
A.梵高B.贝多芬C.托尔斯泰D.施特劳斯
6.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
是 ( )A.《英雄交响曲》B.《命运交响曲》
C.《月光曲》D.《合唱交响曲》
请学生欣赏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体会它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多媒体出示梵高的事迹材料。
师讲解梵高的事迹和主要作品及其艺术价值。
【练习测检】
一、选择题
1.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作家是()
A.果戈里B.普希金C.屠格涅夫D.列夫•托尔斯泰
2.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是因为它的作品( )
教学过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演示视频贝多芬的艺术成就简介
问题:你能说出贝多芬的哪些作品呢?
材料: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们们屈服。问题:当时贝多芬遇到了怎样的厄运?
他是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
播放《英雄交响曲》
问题:哪一首乐曲标志着贝多芬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成熟?为什么?
生:学生认真听讲。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教学中应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依据信息得出结论。可在教学中适当地选取文字资料、图片和影音资料并将其结合在一起,以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认识和理解问题。
教 具 和教法
教具:电脑及多媒体设备、自制教学课件、有关插图
教法:情景导入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练习检测法、线索总结法。
7.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 )
A.贝多芬——德国B.列夫•托尔斯泰——英国
C.梵高——荷兰D.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
8.下列作品不属于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是 ( )
A.《战争与和平》B.《巴黎圣母院》
C.《安娜•卡列尼娜》D.《复活》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通过设置 疑问,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自然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自主学习,填表
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 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表格和材料, 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步步深入,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 学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展示材料,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类别
代表人物
国别
主要成就
二、科学家
师讲解牛顿的事迹、牛顿的三大成就。讲解达尔文的事迹及主要贡献。
三、文学巨匠
师讲解巴尔扎克事迹和主要成就。
设问:为什么说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教师讲解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渗透情感教
育。
师分析其历史价值和地位。
四、音乐美术大师
多媒体出示贝多芬事迹材料。
师讲解贝多芬的事迹,及艺术成就。渗透贝多芬的顽强精神,耳聋之后坚持音乐创作。
——贝多芬请回答:
(1)贝多芬是哪里人?他有哪些著名的音乐作品?
(2)他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课堂总结】
学习总结:(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方法和有疑惑的问题,也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
作业设计
1、主体作业:
课后书面作业:相应习题。
2、分层作业:
板 书 设 计
类别
代表人物
国别
主要成就
教 学 反 思
课题
第 7 课 近代科学与文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10 月 15 日
授课教师
李海龙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
需要学生了解英国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取得的贡献,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2、过程与方法:
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 通过对三个著名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 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 艺术作品掌握情况。
A.揭露了俄国农奴制社会的丑恶现象
B.渗透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C.反映了19世纪后期俄国的主要社会现象
学生生自主完成回答。
D.吹响了俄国革命的号角
3.下列作品属列夫•托尔斯泰的是
①《战争与和平》②《巴黎圣母院》③《安娜•卡列尼
娜》④《复活》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这些著名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科学的革命。列夫·高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
芬和《英雄交响曲》。
难点: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应突破方法:通过多媒体辅以文字、图片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