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 ---精馏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课件 9.4 精馏

q [rF cP (tb tF )] rF
b. 饱和液体进料(泡点进料) 饱和液体温度等于泡点
iF i
q 1
V V
0 q 1
L LF
c.汽液混合物进料 汽液混合物的温度介于泡点和露点之间
i iF I
V V
LL
q=x(液相分率) 已知进料中汽相与液相的摩尔数之比为2:1,轻组分的摩尔分 数为0.55,则q=_____. A. 1/3 B. 0.55 C.不能确定
传质单元高度
精 馏
实 际 塔 板 数
理论板数
反映分离任务的难易, 与设备型式无关
反映设备效能的高低
全塔效率
④塔板物料、热量衡算及传递速率的最终简化 引入理论板的概念及恒摩尔流假设使塔板过程的物料衡 算、热量衡算及传递速率最终简化为 物料衡算式
Vy n1 Lxn1 Vy n Lxn
相平衡方程
LL q F 以1kmol/h进料为基准,提馏段中的液体流量较精馏段的液 体流量增大的kmol/h数即为q值
L L qF
V V (1 q)F
I iF q I i
iF i I
q 1
L L qF
V V, L L
V V (1 q)F
a. 过冷液体进料 过冷液体温度低于泡点
I iF q I i
L L qF
V V (1 q)F
d.饱和蒸汽进料(露点进料) 饱和蒸汽的温度等于露点
iF I
q0
V V F
LL
e.过热蒸汽进料(过热蒸汽的温度高于露点)
iF I
q0
V V, L L
q cP (tF td ) rF
精馏优秀课件

25
1. 连续精馏操作流程
2. 间歇精馏操作流程
26
3. 精馏塔旳操作情况
tn-1
塔板上: yn+1<xn-1, tn+1>tn-1 两者互不平衡
即:存在温度差和浓度差
tn+1
成果:传质和传热
yn >xn
理论(理想)板
若: ① 气液两相接触时间足够长
② 板上混合足够均匀
即:
则:离开第n块板时旳汽-液二相 构成构成平衡关系
3. 塔釜产品屡次部分汽化
t1
t1
t1’
t1'
t2’
t
' 2
操作流程
操作在相图上旳反应
成果:对初级混合液部分汽化后得到旳液相在塔底经屡次部分汽化 20 最终可得液相浓度为x2`(较低)旳塔底产品构成。
4. 过程进行旳必要条件及存在问题讨论 ① 由2、3可知:欲使混合液得到有效分离,必须同步分别对 塔顶汽相和塔釜液相进行屡次部分泠凝和屡次部分汽化。
双组分 —— 要点讨论 多组分 —— 简要简介
蒸馏操作实例:石油炼制中使用旳 250 万吨常减压装置幻灯片 5 5
§6.1 双组分溶液旳汽-液相平衡
汽液相平衡是分析精馏原理和进行设备计算旳理论基础,过程 以两相到达平衡为极限。
§6.1.1 溶液旳蒸汽压和拉乌尔定律(Raoult’s law)
一. 纯组分饱和蒸汽压 在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温度下,纯组分液体旳汽液两相到达平 衡状态,称为饱和状态,其蒸汽为饱和蒸汽,其压力为饱和蒸 汽压。
16
泡点线
0
xA xf
yA 1.0
x(y)
§ 6.3.2 精馏原理和流程
精馏流程(熟悉有关旳概念)
1. 连续精馏操作流程
2. 间歇精馏操作流程
26
3. 精馏塔旳操作情况
tn-1
塔板上: yn+1<xn-1, tn+1>tn-1 两者互不平衡
即:存在温度差和浓度差
tn+1
成果:传质和传热
yn >xn
理论(理想)板
若: ① 气液两相接触时间足够长
② 板上混合足够均匀
即:
则:离开第n块板时旳汽-液二相 构成构成平衡关系
3. 塔釜产品屡次部分汽化
t1
t1
t1’
t1'
t2’
t
' 2
操作流程
操作在相图上旳反应
成果:对初级混合液部分汽化后得到旳液相在塔底经屡次部分汽化 20 最终可得液相浓度为x2`(较低)旳塔底产品构成。
4. 过程进行旳必要条件及存在问题讨论 ① 由2、3可知:欲使混合液得到有效分离,必须同步分别对 塔顶汽相和塔釜液相进行屡次部分泠凝和屡次部分汽化。
双组分 —— 要点讨论 多组分 —— 简要简介
蒸馏操作实例:石油炼制中使用旳 250 万吨常减压装置幻灯片 5 5
§6.1 双组分溶液旳汽-液相平衡
汽液相平衡是分析精馏原理和进行设备计算旳理论基础,过程 以两相到达平衡为极限。
§6.1.1 溶液旳蒸汽压和拉乌尔定律(Raoult’s law)
一. 纯组分饱和蒸汽压 在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温度下,纯组分液体旳汽液两相到达平 衡状态,称为饱和状态,其蒸汽为饱和蒸汽,其压力为饱和蒸 汽压。
16
泡点线
0
xA xf
yA 1.0
x(y)
§ 6.3.2 精馏原理和流程
精馏流程(熟悉有关旳概念)
精馏培训讲义PPT课件

精馏培训讲义
目录
• 精馏技术简介 • 精馏流程与设备 • 精馏操作与控制 • 精馏分离效率与能耗分析 • 精馏安全与环保 • 精馏案例分析与实践
01 精馏技术简介
精馏的定义与原理
精馏的定义
精馏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 挥发度的不同,通过加热、冷凝 、分馏等操作将液体混合物进行 分离的物理过程。
回收率
表示实际产品中目标组分 的比例,数值越高,目标 组分的回收效果越好。
热力学效率
反映精馏过程热力学有效 性的指标,数值越高,热 力学效率越高。
能耗分析的方法与意义
能耗分析方法
通过测量和计算精馏过程中的各种能 耗,如加热、冷却、压缩等,分析能 耗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能耗分析意义
有助于优化精馏过程,降低能耗,提 高经济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
精馏设备中的搅拌器、 泵等机械设备可能导致 夹击、割伤等事故。应 保持设备清洁,定期维 护保养,确保安全防护 装置完好。
精馏区域可能存在电气 安全隐患,如潮湿、腐 蚀等。应采用防爆、防 水等电气设备和电缆, 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和设 备。
精馏过程的环保要求与处理方法
01 总结词
02 废气处理
03 废水处理
填料
填充在塔体内,增加接触面积 ,促进传热和传质。
塔板
设置在塔体内,形成不同的汽 液分离区域。
进料口和出料口
控制原料和产品的进入和流出 。
辅助设备
热源
提供加热所需的热量。
冷源
用于冷却回流液和产品。
泵
输送原料和产品。
仪表
监测温度、压力等参数。
精馏流程的优化与改进
控制进料速度和温度
调整进料速度和温度,提高分离效果。
04 噪声控制
目录
• 精馏技术简介 • 精馏流程与设备 • 精馏操作与控制 • 精馏分离效率与能耗分析 • 精馏安全与环保 • 精馏案例分析与实践
01 精馏技术简介
精馏的定义与原理
精馏的定义
精馏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 挥发度的不同,通过加热、冷凝 、分馏等操作将液体混合物进行 分离的物理过程。
回收率
表示实际产品中目标组分 的比例,数值越高,目标 组分的回收效果越好。
热力学效率
反映精馏过程热力学有效 性的指标,数值越高,热 力学效率越高。
能耗分析的方法与意义
能耗分析方法
通过测量和计算精馏过程中的各种能 耗,如加热、冷却、压缩等,分析能 耗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能耗分析意义
有助于优化精馏过程,降低能耗,提 高经济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
精馏设备中的搅拌器、 泵等机械设备可能导致 夹击、割伤等事故。应 保持设备清洁,定期维 护保养,确保安全防护 装置完好。
精馏区域可能存在电气 安全隐患,如潮湿、腐 蚀等。应采用防爆、防 水等电气设备和电缆, 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和设 备。
精馏过程的环保要求与处理方法
01 总结词
02 废气处理
03 废水处理
填料
填充在塔体内,增加接触面积 ,促进传热和传质。
塔板
设置在塔体内,形成不同的汽 液分离区域。
进料口和出料口
控制原料和产品的进入和流出 。
辅助设备
热源
提供加热所需的热量。
冷源
用于冷却回流液和产品。
泵
输送原料和产品。
仪表
监测温度、压力等参数。
精馏流程的优化与改进
控制进料速度和温度
调整进料速度和温度,提高分离效果。
04 噪声控制
化工原理精馏PPT课件

D,xD
•
(xD,xD)
3
(二)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总物料衡算:L=V+W
m Lxm V ym+1
m+1
易挥发组分衡算 :Lxm= Vym+1+ WxW
yN
ym 1LL Wxm LW WxW 或 ym 1V Lxm V WxW
N xN
V
LxN
W,xw
提馏段操作 线方程
•(xW,xW)
4
【例1】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理想二元混合物。已知原料液流量 为100kmol/h,组成为0.5(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下同),提馏 段下降液体量与精馏段相等,馏出液组成为0.98,回流比为2.6。若 要求易挥发组分回收率为96%,试计算: (1) 釜残液的摩尔流量; (2)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IV IL
(1)饱和液体进料——泡点进料
LV F
此时,IF=IL
q=1
原料液全部与精馏段下降液体汇合进入 提馏段。
L V
饱和液体
L =L+F
V =V
11
(2)饱和蒸汽进料
IF=IV
q=0
q IV IF IV IL
原料全部与提馏段上升气体汇合进入 精馏段。
L =L V=V +F
(3)冷液进料
内容回顾
一、精馏原理
(1)无中间加热及冷凝器的多次部分气化和多次部分冷凝 (2)顶部回流及底部气化是保证精馏过程稳定操作的必不可 缺少的条件。 (3)精馏操作流程 (4)相邻塔板温度及浓度的关系
tn1tntn1 xn1xnxn1 yn1ynyn1
1
二、理论塔板
三、恒摩尔流假定 四、全塔物料衡算
化工原理课件14精馏

例题2
用一连续精馏塔分离乙醇-水混合液。原 料液中含乙醇摩尔分数为0.4,于40℃ 加入塔中。塔顶设全凝器,泡点回流, 所用回流比为3。塔顶馏出液含乙醇摩 尔分数为0.78,釜液含乙醇摩尔分数为 0.02。试以1kmol/s加料为基准计算塔 内气液两相的流量。
(1)L=1.5kmol/s,V=2.0kmol/s (2)L’=2.6kmol/s,V’=2.1kmol/s
i>1
如:乙醇-水,正丙醇-水
负偏差溶液 最高恒沸点
如:硝酸-水,氯仿-丙酮
i<1
蒸馏方式1简单蒸馏
简单蒸馏( Simple distillation)
简单蒸馏是一个 非稳态过程, 并不简单! 又名微分蒸馏 (differential distillation)
蒸馏方式1简单蒸馏
设:F、W ——釜内的料液量和残液量,kmol; x1、x2——料液和残液中易挥发组分组成(摩尔分率) L——某一瞬间釜内的液量,kmol; x、y——某一瞬间的液气组成,(摩尔分率); 经过微分时间dt后,残液量减少dL,液相组成减少dx。 以蒸馏釜为衡算系统 对易挥发组分,dt前后的微分物料衡算为:
离开加热器的温度 :
r T te (1 q) cP
蒸馏方式2平衡蒸馏
气液平衡关系
x y 1 ( 1) x
t e f x
已知原料液流量F,组成xF,温度tF及汽化率q, 即可求得平衡的汽液相组成及温度。
蒸馏方式3特点
简单蒸馏:间歇不稳定、分离程度不高 平衡蒸馏:连续稳定、分离程度不高 为什么利用多次简单蒸馏或多次平衡蒸馏操作实现 物系的高纯度分离?
vi
pA po xA vA A po 对于理想溶液: A xA xA
1.3化工原理精馏单元PPT

返回
(下标1、2··表示自上而下的塔板序号。) ·· ·· 返回
1.5.2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
1 全塔物料衡算
设计目标: 1)根据分离任务,确定产品流量D,W; 2)选择操作条件R、进料状态; 3)确定塔板数及加料位置; 4)选择塔型,确定塔径,塔内结构尺寸, 流体力学验算;
5)冷凝器及再沸器热负荷及设计计算。
(下标1、2··表示自上而下的塔板序号。) ·· ·· 返回
(2)恒摩尔溢流 精馏段内,每层塔板下降的液体摩尔流量都相等, 提馏段也一样。
即:
L1=L2= ·· L=常数 ·· ··
L1′=L2′= ·· L′=常数 ·· ··
式中
L ——精馏段下降液体的摩尔流量,kmol/h;
L′——提馏段下降液体的摩尔流量,kmol/h。
返回
求:馏出液流量D,釜液的流量W及塔顶易挥发组分的回收 率 A和采出率D/F 解: xF = 0.4 , xD = 0.85,xW = 0.02 F=5000/(0.478+18 0.6) =119.05kmol/h
D xF xW 0.4 0.02 0.458 F xD xW 0.85 0.02 D 0.458 119.05 54.51kmol / h
塔底难挥发组分回收率
W (1 x W ) B 100% F (1 xF )
返回
例6-1 将5000kg/h含乙醇0.4(摩尔分数,下同) 和水0.6的混合液在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分离。要
求馏出液含乙醇0.85,釜液含乙醇不高于0.02,
求馏出液,釜液的流量及塔顶易挥发组分的回 收率和采出率。
W=F-D=119.05-54.5=65kmol/h
化工原理精馏.pptx

p
0 A
pB0
上式为一定总压下汽相组成与温度的关系式。该温度又称为露点 (dew-point),上式又称为露点方程。
严格地说没有完全理想的物系。对那些性质相近、结构相似的组分 所组成的溶液,如苯-甲苯,甲醇-乙醇等,可视为理想溶液;若汽相 压力不太高(<10Mpa),可视为理想气体,则物系可视为理想物系。
1.3 汽液平衡关系式的表示方法 汽液两相平衡组成常用相平衡常数 K 或相对挥发 的关系式来表达。
1.3.1相平衡常数
Ki 表示 i 组分的相平衡常数,其定义为
Ki
yi xi
=f(物系 , T,P )
式中: yi 和 xi 分别表示 i 组分在互为平衡的汽、液两相中的摩尔分数。 对于易挥发组分,Ki >1,即 yi > xi。
溶液沸腾时,溶液上方的总压应等于各组分分压之和,即
P
pA
pB
p
0 A
xA
pB0 1
xA
xA
P pB0
p
0 A
pB0
泡点方程(bubble-point equation)
poA、poB 取决于溶液沸腾温度,上式表达一定总压下液相组成与溶液泡
点温度关系。已知溶液的泡点可由上式计算液相组成;反之,已知溶液
多组分精馏:例如原油的分离。 双组分精馏:如正异构丁醛,苯-甲苯体系等。
简单蒸馏或平衡蒸馏:用在分离要求不高的情况下。 精馏:分离纯度要求很高时采用。 特殊精馏: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相差很小,难以用普通精馏分离,
借助某些特殊手段进行的精馏。
1 双组分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蒸馏分离的物系由加热至沸腾的液相和产生的蒸汽相构成。相平衡 关系是蒸馏过程分析的重要理论基础。
化工原理精馏PPT课件全

用饱和蒸气压表示的气液平衡关系
2)用相对挥发度表示 ☆挥发度定义
某组分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与该组分在液相中
的摩尔分率之比
挥发度意义
vi
pi xi
某组分由液相挥发到气相中的趋势,是该组分 挥发性大小的标志
双组分理想溶液
vA
pA xA
pAo xA xA
pAo
vB
pB xB
pBo xB xB
pBo
☆相对挥发度定义
pA pyA
pB pyB p(1 yA )
p
o A
xA
pyA
yA
p
o A
xA
p
pBo xB pyB
yB
pBo xB p
yA
p
o A
x
A
p
xA
p pBo pAo pBo
yA
pAo p
p pBo pAo pBo
xA
p pBo pAo pBo
,
yA
pAo p
p pBo pAo pBo
解 (1)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气液平衡数据
xA
p pBo pAo pBo
yA
p
o A
x
A
p
t/℃ x y
80.1 84 88 92 96 100 104 108 110.8 1.000 0.822 0.639 0.508 0.376 0.256 0.155 0.058 0.000 1.000 0.922 0.819 0.720 0.595 0.453 0.305 0.127 0.000
xF,y,x---原料液、气相、液相产品的组成,摩尔分数
y
1
F D
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6.1 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6.1.2 相平衡——相图
t — x (或 y) 图(温度—组成图)
t4
B
t3
H
t2
t1 J
A
气相区(过热蒸汽)
露点线 气液共存区 泡点线 液相区(冷液)
x1(y1)
7
6.1 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y — x 图(气液组成关系图)
大多数溶液,平衡线位于对 角线上方,且偏离对角线愈远, 此溶液愈易分离(传质推动力 越大)。
V
1
y1 VL
L
2
y2 x1
L
x2
n L
V xn yn+1
17
馏出液 D , xD , ID
18
6.3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L
D
yn1LDxnLDxD
令 R DL(回流比)yn1RR 1xnR11xD
a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表示xn与yn+1之间的关系
➢是直线关系,斜率为
R/(R+1),截距为 xD/(R+1)
蒸馏 按操作流程分:连续蒸馏和间歇蒸馏
3
6.1 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精馏与吸收的对比
操作过程中相态的变化:精馏时两相同时产生,而吸收 是操作前已经是两相;
操作结果的不同:精馏能得到较为纯净的分离产物,而 吸收则必须通过后续的进一步处理才能得到较纯净的物 质;
传质的方向不同:精馏过程中既有气相传质,也有液相 传质,而吸收一般只有气相中溶质分子进入吸收剂中, 属于单向传质。
总压变化不大时外压影响可 忽略,但温度的变化对 y—x 平衡线的影响较大。
8
6.1 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6.1.2 相平衡——相平衡方程
纯液体的挥发度:该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该组分在蒸气中的分压和与之 相平衡的液相中的摩尔分率之比。
A
xpA A,B
pB xB
相对挥发度:是指溶液中两组分挥发度之比,常以易挥
xD
R1 b
xD
6.3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对提馏段物料衡算
L’=V’+W
L’
V’ x
ym+1
m
m+1
L’ xn =V’ ym+1+ W xw
L'
W
ym1L'WxmL'WxW
19
W , xw , Iw 釜液
6.3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由于提馏段下降液体 量L’不易确定,所以提馏段 操作线的实际应用价值不大。 但提馏段操作线一定通过C
发组分的挥发度为分子。
A pA B xA
pB xB
道尔顿分压定律
pA P y
yA
yB
xA xB
9
6.1 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相平衡方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yA xA
yB xB
yB1yA xB1xA
yA
1
xA
1 yA xA
相对挥发度表示的 相平衡方程
y x 1( 1)x
10
6.2 精馏原理
6.2.1 精馏工艺
1
6. 精馏
本章重点及难点内容
掌握双组分理想溶液气液相平衡的各种表达形式; 掌握进料的不同热状况及其对精馏操作的影响; 掌握两组分连续精馏塔理论塔板数的的图解法; 掌握回流比对精馏过程的影响; 了解简捷法求理论板层数的方法; 了解各种类型的塔板的特点及性能,掌握筛板塔的流
体力学性能。
2
满足恒摩尔流的 条件
➢ 各组分的摩尔汽化潜热相等; ➢ 气液接触时因温度不同而交换的显热可以忽略; ➢ 塔设备保温好,无热损失。
6.3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6.6.3 操作线方程
研究相邻两块塔板 气 液组成之间的关系
精馏段——操作方程
对精馏段作物料衡算
V=L+D
V yn+1=L xn+ D xD
11
P=定值
D C B
A
xw x1 xF y1 yF
6.2 精馏原理
多次的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
t
y3
冷凝器
y1
xF
分离 器
x1
y2 x3
加热器
x2
xm
12
P=定值
B
A
xF
(y)
yn
13
6.2 精馏原理
有回流的多次部分汽化、冷凝
xD xF
✓具有不同挥发度的组分
所组成的混合液,经多次 进行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 使其分离成几乎纯态组分 的过程。
F xF=D xD+W xw
原料液
F , xF , IF
应用见P263例7-1
L’
15
馏出液 L D , xD , ID
V’ 釜残液 W , xW , IW
16
6.3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6.3.2 恒摩尔流的假设
塔顶采用全凝器,塔釜间接加热 离开每块塔板的气液相达到平衡 每段各板上的气液摩尔流量各自恒定(不一定相等)
4
6.1 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蒸馏是气液两相间的传热和传质过程
气液相平衡关系是指溶液与其上方蒸汽达到相平 衡时,汽液相间组成、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气液相平衡关系是分析蒸馏原理和进行设备计算 的理论基础,过程以两相达到平衡为极限
气液相平衡关系可用 p(分压)— x 或 t — x(或 y )或 x — y 的函数关系或相图来表 示。
5
6.1 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6.1.1 相平衡——拉乌尔定律
条件:
pA pA 0xA
双组分理想溶液 pB pB 0xB pB 0(1xA)
双组分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式:
xA
P pB0 pA0 pB0
yA
p
0 A
P
xA
P:系统的总压强 p0A:纯 A组分在系统温度和下蒸的汽饱压 pB0:纯 B组分在系统温度和下蒸的汽饱压
✓实现的 条件:
回流; 塔釜产生的蒸汽
xw
14
6.3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涉及的主要问题:
全塔物料衡算、恒摩尔流假设、操作线方 程 、q线方程、(最小)回流比 、适宜回流比 、 (最少)理论塔板数、全塔效率、实际塔板数
6.3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6.3.1 全塔物料衡算
V
总物料:
F=D+W 易挥发组分:
6. 概述
蒸馏:利用液体混合物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使 其部分气化,从而达到分离的单元操作
易挥发组分:沸点低的组分,又称为轻组分 难挥发组分:沸点高的组分,又称为重组分
蒸馏的分类
按操作方式分: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精馏、特殊精 馏
按组分数目分:双组分蒸馏及多组分蒸馏 按操作压力分:常压蒸馏、加压蒸馏、减压(真空)
精馏流程 (熟悉相关的概念)
➢ 原料液(进料)、 馏出液(产品)、 回流液和釜液;
➢ 冷凝器(分凝器、 全凝器)、再沸器 (塔釜加热);
➢ 加料板、精馏段和 提馏段
6.2 精馏原理
6.2.2 精馏原理
一次部分气化和部分冷
凝
t
y1>xF>x1
y1——加热原料液时产 生的第一个 气泡的组成。
x1——经过一次气化后 原料剩下的液体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