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裂纹热裂纹PPT课件
合集下载
常见焊接缺陷PPT课件

焊缝区产生的裂纹。有些焊接结构即使焊
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过程中不产生裂纹,而 在500~600℃的温度下长期运行中也会产 生裂纹。这些裂纹统称为再热裂纹。
❖ 产生原因:在热处理温度下,由于应力的 松驰产生附加变形,同时在热影响区的粗 晶区析出沉淀硬化相(钼、铬、钒等的碳化 物)造成回火强化,当塑性缺乏以适应附加 变形时,就会产生再热裂纹。
❖ 产生原因:金属材料的中含有较多的非金 属夹杂物,Z向拘束应力大,热影响区的脆 化等。
❖ 防止措施:选用具有抗层状撕裂能力的钢 材,在接头设计和焊接施工中采取措施降 低Z向应力和应力集中。
❖ (3)热裂纹:焊缝和热影响区金属冷却到固 相线附近的高温区产生的焊接裂纹。沿奥 氏体晶界开裂,裂纹多贯穿于焊缝外表, 断口被氧化,呈氧化色。常有结晶裂纹、 液化裂纹、多边化裂纹等。
❖ 防止措施:a.控制基体金属的化学成分(如 钼、钒、铬的含量),使再热裂纹的敏感性 减小。
❖ b.工艺方面改善粗晶区的组织,减少马氏体 组织,保证接头具有一定的韧性。
❖ c.焊接接头:减少应力集中并降低剩余应力, 在保证强度条件下,尽量选用屈服强度低 的焊接材料。
❖ 3、气孔:焊接时,因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 时未能逸出,而在焊缝金属内部(或外表)所 形成的空穴,称为气孔。
❖ c.力学因素对热裂纹的影响:焊件的 刚性很大,工艺因素不当,装配工艺 不当以及焊接缺陷等都会导致应力集 中而加大焊缝的热应力,在结晶时形 成热裂纹。
❖ 防止措施:a.控制焊缝金属的化学成 分,严格控制硫、磷的含量,适当提 高含锰量,以改善焊缝组织,减少偏 析,控制低熔点共晶体的产生。
❖ b.控制焊缝截面形状,宽深比要稍大些, 以防止焊缝中心的 偏析。
❖ d.当用碱性焊条施焊时,应保持较低的电 弧长度,外界风大时应采取防风措施。
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过程中不产生裂纹,而 在500~600℃的温度下长期运行中也会产 生裂纹。这些裂纹统称为再热裂纹。
❖ 产生原因:在热处理温度下,由于应力的 松驰产生附加变形,同时在热影响区的粗 晶区析出沉淀硬化相(钼、铬、钒等的碳化 物)造成回火强化,当塑性缺乏以适应附加 变形时,就会产生再热裂纹。
❖ 产生原因:金属材料的中含有较多的非金 属夹杂物,Z向拘束应力大,热影响区的脆 化等。
❖ 防止措施:选用具有抗层状撕裂能力的钢 材,在接头设计和焊接施工中采取措施降 低Z向应力和应力集中。
❖ (3)热裂纹:焊缝和热影响区金属冷却到固 相线附近的高温区产生的焊接裂纹。沿奥 氏体晶界开裂,裂纹多贯穿于焊缝外表, 断口被氧化,呈氧化色。常有结晶裂纹、 液化裂纹、多边化裂纹等。
❖ 防止措施:a.控制基体金属的化学成分(如 钼、钒、铬的含量),使再热裂纹的敏感性 减小。
❖ b.工艺方面改善粗晶区的组织,减少马氏体 组织,保证接头具有一定的韧性。
❖ c.焊接接头:减少应力集中并降低剩余应力, 在保证强度条件下,尽量选用屈服强度低 的焊接材料。
❖ 3、气孔:焊接时,因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 时未能逸出,而在焊缝金属内部(或外表)所 形成的空穴,称为气孔。
❖ c.力学因素对热裂纹的影响:焊件的 刚性很大,工艺因素不当,装配工艺 不当以及焊接缺陷等都会导致应力集 中而加大焊缝的热应力,在结晶时形 成热裂纹。
❖ 防止措施:a.控制焊缝金属的化学成 分,严格控制硫、磷的含量,适当提 高含锰量,以改善焊缝组织,减少偏 析,控制低熔点共晶体的产生。
❖ b.控制焊缝截面形状,宽深比要稍大些, 以防止焊缝中心的 偏析。
❖ d.当用碱性焊条施焊时,应保持较低的电 弧长度,外界风大时应采取防风措施。
《常见焊缺陷》课件

机械加工
对焊缝进行机械加工,以去除不合格部分。
补焊
对存在的缺陷进行补充焊接,以消除缺陷。
热处理
对焊缝进行热处理,以改善其力学性能和消 除焊接残余应力。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机械零件的焊接缺陷分析
总结词:机械零件焊接缺陷 总结词:预防措施 总结词:修复方法
详细描述:该案例介绍了某机械零件在焊接过程中出现 的缺陷,如气孔、夹渣、未熔合等,并对其产生的原因 进行了深入分析,如焊接参数不当、操作不规范等。
详细描述
通过建立完善的焊接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加强焊 接过程的监督和检测,可以有效地减少焊接缺陷的产生。同时,采用先进的无损检测技
术,如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焊接缺陷,提高焊接质量。
04
焊接缺陷的检测与修复方法
焊接缺陷的检测方法
外观检测
通过肉眼或使用放大镜观察焊 缝表面,检查是否存在裂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加固措施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修复技术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对于无法修复的缺陷,该案例采取了各种加固 措施,如增加支撑结构、粘贴钢板等,以提高结构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气孔与夹渣
气孔和夹渣是焊接过程中常见的缺陷,它们会影响焊接接头的质量。
气孔是由于焊接过程中熔池内的气体在金属冷却过程中未能及时逸出,残留在焊缝内部形成的孔洞。夹渣则是由于焊接过程 中熔池内存在杂质,在金属冷却过程中未能完全熔化或排除,残留在焊缝中的杂质颗粒。气孔和夹渣的存在会降低焊接接头 的致密度和强度。
咬边与烧穿
咬边和烧穿是焊接过程中常见的缺陷 ,它们会导致焊接接头的强度降低。
对焊缝进行机械加工,以去除不合格部分。
补焊
对存在的缺陷进行补充焊接,以消除缺陷。
热处理
对焊缝进行热处理,以改善其力学性能和消 除焊接残余应力。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机械零件的焊接缺陷分析
总结词:机械零件焊接缺陷 总结词:预防措施 总结词:修复方法
详细描述:该案例介绍了某机械零件在焊接过程中出现 的缺陷,如气孔、夹渣、未熔合等,并对其产生的原因 进行了深入分析,如焊接参数不当、操作不规范等。
详细描述
通过建立完善的焊接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加强焊 接过程的监督和检测,可以有效地减少焊接缺陷的产生。同时,采用先进的无损检测技
术,如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焊接缺陷,提高焊接质量。
04
焊接缺陷的检测与修复方法
焊接缺陷的检测方法
外观检测
通过肉眼或使用放大镜观察焊 缝表面,检查是否存在裂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加固措施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修复技术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对于无法修复的缺陷,该案例采取了各种加固 措施,如增加支撑结构、粘贴钢板等,以提高结构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气孔与夹渣
气孔和夹渣是焊接过程中常见的缺陷,它们会影响焊接接头的质量。
气孔是由于焊接过程中熔池内的气体在金属冷却过程中未能及时逸出,残留在焊缝内部形成的孔洞。夹渣则是由于焊接过程 中熔池内存在杂质,在金属冷却过程中未能完全熔化或排除,残留在焊缝中的杂质颗粒。气孔和夹渣的存在会降低焊接接头 的致密度和强度。
咬边与烧穿
咬边和烧穿是焊接过程中常见的缺陷 ,它们会导致焊接接头的强度降低。
焊接裂纹课件

34
三、焊接冷裂纹的机理
(2)延迟裂纹与温度的关系 (3)不同的钢种氢的扩散速度不同 (4)应力扩散理论
金属内部缺陷提供裂源,应力作用下开裂。
PPT学习交流
35
三、焊接冷裂纹的机理
氢致裂PPT纹学习的交流扩展过程
36
三、焊接冷裂纹的机理
(三)焊接接头的应力状态 1.不均匀加热及冷却过程中所产生的热应 力 2.金属相变时产生的组织应力
7
(一)冶金因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
合金状态图与结P晶PT学裂习交纹流 倾向的关系
8
(一)冶金因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
2.合金元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 (1)硫化磷
各合金元素对铁结晶温度区间的影响
PPT学习交流
9
(一)冶金因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
钢中各元素的偏析系数
PPT学习交流
10
(一)冶金因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
HT80钢对接接头熔合线及焊根处的塑性应变
PPT学习交流
39
四、影响焊接冷裂纹的主要因素及其防治
无预热及无后热焊后10min扩散氢聚集浓度与原始氢浓
度之比PP的T学习分交流布情况
40
四、影响焊接冷裂纹的主要因素及其防治
氢气泡逸出的动态过程
PPT学习交流
41
四、影响焊接冷裂纹的主要因素及其防治
(四)焊接工艺对冷裂纹的影响 1.焊接线能量对冷裂纹的影响 2.预热的影响 3.焊后后热的影响 4.多层焊的影响
3.结构自身拘束条件所造成的应力
PPT学习交流
37
四、影响焊接冷裂纹的主要因素及其防治 (一)钢种的化学成分的影响
采用低碳和添加多种微量合金元素开发的 低合金高强钢,HAZ为低碳贝氏体、低 碳马氏体和自回火马氏体。
焊接裂纹的处理PPT课件

②拉伸应力 液态薄膜—根本原因 拉伸应力—必要条件
第五章 焊接裂纹
28
以低碳钢焊接为例可把熔池的结晶分 为以下三个阶段
①液固阶段:(1区)
②固液阶段:这一区 也称为“脆性温度区” 即图上a、b之间的温 度范围 ③固相阶段:也叫 完全凝固阶段
Tb—称为脆性温度区,在比区间易产生结晶裂纹,杂质较少的金属, Tb 小产生裂纹的可能性也小,杂质多的金属Tb大,产生裂纹的倾向也大
③星形(弧形裂纹) 2、 按裂纹发生部位分
①焊缝金属中裂纹
纵向裂纹
②热影响区中裂纹
③焊缝热影响区贯穿裂纹
第五章 焊接裂纹
8
3 、按产生本质分类
1)、热裂纹 (高温裂纹)
产生:热裂纹(高温裂纹)高温下产生
存在部位:焊缝为主,热影响区
特征:宏观看, 沿焊缝的轴向成纵向分
布(连续或继续)也可看到缝横向裂纹 ,裂口均有较明显的氧化色彩,表面无 光泽,微观看,沿晶粒边界(包括亚晶 界)分布,属于沿晶断裂性质
第五章 焊接裂纹
16
延迟裂纹
第五章 焊接裂纹
17
4)、层状撕裂:
由于轧制母材内部存 在有分层的夹杂物(特 别是硫化物夹杂物) 和焊接时产生的垂直 轧制方向的应力,使 热影响区附近地方产 生呈“台阶”状的层 状断裂并有穿晶发展 。
第五章 焊接裂纹
18
5)、应力腐蚀裂纹:
金属材料在某些特定 介质和拉应力共同作 用下所产生的延迟破 裂现象,称应力腐蚀 裂纹。
第五章 焊接裂纹
3
重点内容
1、裂纹的分类用一般特征 2、结晶裂纹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其防
冶措施 3、焊接冷裂纹的形成机理, 4、应力腐蚀裂纹形ຫໍສະໝຸດ 机理 5、层状撕裂产生原因及防止、
第五章 焊接裂纹
28
以低碳钢焊接为例可把熔池的结晶分 为以下三个阶段
①液固阶段:(1区)
②固液阶段:这一区 也称为“脆性温度区” 即图上a、b之间的温 度范围 ③固相阶段:也叫 完全凝固阶段
Tb—称为脆性温度区,在比区间易产生结晶裂纹,杂质较少的金属, Tb 小产生裂纹的可能性也小,杂质多的金属Tb大,产生裂纹的倾向也大
③星形(弧形裂纹) 2、 按裂纹发生部位分
①焊缝金属中裂纹
纵向裂纹
②热影响区中裂纹
③焊缝热影响区贯穿裂纹
第五章 焊接裂纹
8
3 、按产生本质分类
1)、热裂纹 (高温裂纹)
产生:热裂纹(高温裂纹)高温下产生
存在部位:焊缝为主,热影响区
特征:宏观看, 沿焊缝的轴向成纵向分
布(连续或继续)也可看到缝横向裂纹 ,裂口均有较明显的氧化色彩,表面无 光泽,微观看,沿晶粒边界(包括亚晶 界)分布,属于沿晶断裂性质
第五章 焊接裂纹
16
延迟裂纹
第五章 焊接裂纹
17
4)、层状撕裂:
由于轧制母材内部存 在有分层的夹杂物(特 别是硫化物夹杂物) 和焊接时产生的垂直 轧制方向的应力,使 热影响区附近地方产 生呈“台阶”状的层 状断裂并有穿晶发展 。
第五章 焊接裂纹
18
5)、应力腐蚀裂纹:
金属材料在某些特定 介质和拉应力共同作 用下所产生的延迟破 裂现象,称应力腐蚀 裂纹。
第五章 焊接裂纹
3
重点内容
1、裂纹的分类用一般特征 2、结晶裂纹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其防
冶措施 3、焊接冷裂纹的形成机理, 4、应力腐蚀裂纹形ຫໍສະໝຸດ 机理 5、层状撕裂产生原因及防止、
焊接热裂纹-凝固裂纹

材料连接原理
3.1) 凝固裂纹的特征? 宏观特征:焊缝柱状晶交界处,沿焊缝中心的纵向裂纹 微观特征:表面无金属光泽,常有氧化颜色 产生材料:含杂质较多的碳钢、低合金钢焊缝中和单相
奥氏体钢、镍基合金以及某些铝合金
材料连接原理
3.2) 什么是凝固裂纹?(定义)
温度:固相线附近 拉应力作用
沿晶开裂
材料连接原理
固相 固-液态 液-固态 液相
TS
TL
δmin TB 熔池结晶的阶段及脆性温度区间
δ:塑性 δmin:脆性温度区间的最 低塑性
T:温度 TL:液相线 TS:固相线 TB:脆性温度区间
凝固裂纹的产生原因
液态薄膜
材料连接原理
固-液阶段
液态薄膜—根本原因 拉伸应力—必要条件
材料连接原理
a) 拉伸应力所产生的应变随温度 按直线1变化时,产生的应变量 e1<δmin,不产生凝固裂纹;
θ
b) 按直线2变化时,应变量
e2>δmin,此时必将产生裂纹;
e1
e3
3
1
e2
2
c) 按直线3变化时, 应变量 e3=δmin,处于临界状态。
焊接时产生凝固裂纹的条件
此时的应变增长率成为临界 应变增长率,以CST表示,及 CST=tanθ。
CST综合地反映了材料凝固裂纹的敏感性,为防止产生凝
固裂纹,必须满足下面条件: e <CST T
凝固裂纹实例3
材料连接原理
母 材:不锈钢 焊接方法:手工电弧焊
着色探伤后发现在焊缝中 心存在一些肉眼观察不到 的细小裂纹
凝固裂纹实例4
材料连接原理
母材:6013铝合金 焊接方法:激光焊 激光功率P=5kW 焊接速度V=1.5mm/min 观察方法:高速摄像
5.2-焊接裂纹-热裂纹

另外,母材热影响区在焊接热循环的作用下,由于 热应变,金属中的畸变能增加,同时也会形成多 边化边界。这种多边化的边界,一般情况下并不 与凝固晶界重合,在焊接后的冷却过程中,由于 热塑性降低,导致沿多边化的边界产生裂纹,故 称多边化裂纹。
(二)多边化裂纹的主要特点
这种裂纹多发生在纯金属或单相奥氏体焊缝中, 个别情况下也出现在热影响区中。
裂纹附近常伴随有再结晶晶粒出现,所以多边化 裂纹总是迟于再结晶。
裂纹多发生在重复受热的多层焊层间金属中及热 影响区,其部位并不都靠近熔合区,说明这种裂 纹与晶界液化无关。
断口呈现出高温低塑性开裂。
(三)多边化裂纹的影响因素
1.合金成分的影响 在Ni-Cr系的单相合金中,向 焊缝加入提高多边化激活能的元素(如Mo、W、 Ti、Ta等),则可有效地阻止多边化过程。
2.合金元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
(1)硫和磷 硫和磷在钢中能形成多种低熔共晶, 使结晶过程极易形成液态薄膜,因而显著增大裂 纹倾向,即使是微量存在,也会使结晶区间大为 增加。
(2)碳 碳在钢中是影响结晶裂纹的主要元素,并 能加剧其他元素的有害作用(如硫、磷等)。
(3)锰 锰具有脱硫作用,能置换FeS为MnS,同 时也能改善硫化物的分布形态,使薄膜状FeS改 变为球状分布,从而提高了焊缝的抗裂性。为了 防止硫引起的结晶裂纹,并随含碳量的增加,则 Mn/S的比值也应随之增加
对于厚板焊接结构,施工时常采用多层焊,裂纹倾向比单 层焊有所缓和,但对各层的熔深应注意控制。另外,在接 头处应尽量避免应力集中(错边、咬肉、未焊透等),也 是降低裂纹倾向的有效办法。
3.焊接次序
尽量使大多数焊缝能在较小刚度的条件下焊接,使焊缝的 受力较小。
四、高温液化裂纹
斜Y型坡口焊接裂纹实验PPT课件

• TM—力学熔点 (℃) T0—环境温度(℃)
• H—热焓(J/g)
2β—坡口角度
• C—比热熔(J/(g﹒C))
• 低合金钢,手工电弧焊时m=(3~5)×10-2
第12页/共27页
• 概括以上,高强度钢焊接时产生冷裂纹的机理在于
钢中产生淬硬之后受氢的侵袭和诱发,使之脆化,
在拘束应力的作用下产生了裂纹。当然,产生冷裂
第10页/共27页
第11页/共27页
• 焊接接头拘束应力可采用拘束度来预测,但并不能完全所反 映,这主要受钢种类型所限制,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
达
m (TM T0 )Htg
c
•
• 式中m—拘束应力转换系数,与钢的线膨胀系数,力学熔点, 比热容以及接头的坡口角度等有关。
• 式中α—线胀系数(10-6/℃)
图表1
第15页/共27页
始端
试验焊缝
拘束焊缝
拘束
试验焊缝
弧坑
图2 试验焊缝的焊接方式 焊条电弧焊 b)自动送进焊条电弧焊
第16页/共27页
图3 试 样 上 裂 纹 长 度 计 算 第17页/共27页
• 表面裂纹率:
• 中Cf—表面裂纹率(%)
• ∑lf—表面裂纹长度之和(mm)
• L—试验焊缝长度
m
较
小
时
,
还
可
能
以
韧
窝
• ⑶ Pcm对终端区的形态影响
•
对 低 合 金 钢 , 冷 裂 的 终 端 区 一 般 都 以 DR 为 主 。 随 着 Pcm的 减 少 ,
DR更为细化。
第22页/共27页
⑷含氢量对断口形态的影响
• 随着含氢量的增加,断口形貌将由韧窝向准解理 和沿晶发展。因此,随着钢种化学成分和熔敷金属 中的含氢量不同,断口形貌也发生了变化,其变化 情况如下图所示
《常见焊接缺陷》课件

焊接材料:材料选择不当, 材料质量差
焊接环境:温度、湿度、风 速等环境因素影响
操作人员:操作技能不足, 操作不当
焊接缺陷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强度降低:焊接缺陷可能导致结构强度降低,影响其承载能力 刚度下降:焊接缺陷可能导致结构刚度下降,影响其稳定性 疲劳寿命缩短:焊接缺陷可能导致结构疲劳寿命缩短,影响其使用寿命 耐腐蚀性降低:焊接缺陷可能导致结构耐腐蚀性降低,影响其耐久性
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等 控制焊接材料的质量,如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 控制焊接材料的厚度,如薄板、厚板等 控制焊接材料的表面处理,如打磨、清洗等
焊接过程监控与检验
焊接前检查:确保 焊接设备、材料、 工艺参数等符合要 求
焊接中监控:实时 监测焊接过程中的 温度、电流、电压 等参数
焊接后检验:对焊 接质量进行检验, 包括外观检查、无 损检测等
热处理修复:通过热处理技术修复缺 陷
复合修复:结合多种修复方法进行修 复
预防性修复:通过预防措施避免缺陷 产生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件内容回顾总结
焊接缺陷的定义和分类
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和影 响
焊接缺陷的预防和检测方 法
焊接缺陷的修复和补救措 施
焊接缺陷的案例分析和经 验分享
焊接缺陷的未来发展趋势 和展望
无损检测法
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 在金属中的传播和反射特 性,检测金属内部的缺陷
射线检测:利用X射线或γ 射线穿透金属,检测金属 内部的缺陷
磁粉检测:利用磁粉在金 属表面的吸附和显示特性, 检测金属表面的缺陷
渗透检测:利用渗透剂在 金属表面的渗透和显示特 性,检测金属表面的缺陷
涡流检测:利用涡流在金 属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 检测金属内部的缺陷
焊接环境:温度、湿度、风 速等环境因素影响
操作人员:操作技能不足, 操作不当
焊接缺陷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强度降低:焊接缺陷可能导致结构强度降低,影响其承载能力 刚度下降:焊接缺陷可能导致结构刚度下降,影响其稳定性 疲劳寿命缩短:焊接缺陷可能导致结构疲劳寿命缩短,影响其使用寿命 耐腐蚀性降低:焊接缺陷可能导致结构耐腐蚀性降低,影响其耐久性
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等 控制焊接材料的质量,如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 控制焊接材料的厚度,如薄板、厚板等 控制焊接材料的表面处理,如打磨、清洗等
焊接过程监控与检验
焊接前检查:确保 焊接设备、材料、 工艺参数等符合要 求
焊接中监控:实时 监测焊接过程中的 温度、电流、电压 等参数
焊接后检验:对焊 接质量进行检验, 包括外观检查、无 损检测等
热处理修复:通过热处理技术修复缺 陷
复合修复:结合多种修复方法进行修 复
预防性修复:通过预防措施避免缺陷 产生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件内容回顾总结
焊接缺陷的定义和分类
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和影 响
焊接缺陷的预防和检测方 法
焊接缺陷的修复和补救措 施
焊接缺陷的案例分析和经 验分享
焊接缺陷的未来发展趋势 和展望
无损检测法
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 在金属中的传播和反射特 性,检测金属内部的缺陷
射线检测:利用X射线或γ 射线穿透金属,检测金属 内部的缺陷
磁粉检测:利用磁粉在金 属表面的吸附和显示特性, 检测金属表面的缺陷
渗透检测:利用渗透剂在 金属表面的渗透和显示特 性,检测金属表面的缺陷
涡流检测:利用涡流在金 属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 检测金属内部的缺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硅 硅是δ相形成元素,应利于消除结晶裂 纹,但硅含量超过0.4%时,容易形成硅酸盐夹杂, 从而增加了裂纹倾向。
(5)钛、锆和稀土 最近发现,钛、锆和镧、铈 等稀土元素能形成高熔点的硫化物,故对消除结 晶裂纹有良好作用。
(6)镍 镍在低合金钢中易于与硫形成低熔共晶 (Ni与Ni3S2熔点仅645℃),因此会引起结晶裂 纹。但加入锰、钛等合金元素后,可以抑制硫的 有害作用。
2.合金元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
(1)硫和磷 硫和磷在钢中能形成多种低熔共晶, 使结晶过程极易形成液态薄膜,因而显著增大裂 纹倾向,即使是微量存在,也会使结晶区间大为 增加。
(2)碳 碳在钢中是影响结晶裂纹的主要元素, 并能加剧其他元素的有害作用(如硫、磷等)。
(3)锰 锰具有脱硫作用,能置换FeS为MnS,同 时也能改善硫化物的分布形态,使薄膜状FeS改变 为球状分布,从而提高了焊缝的抗裂性。为了防 止硫引起的结晶裂纹,并随含碳量的增加,则 Mn/S的比值也应随之增加
在焊缝金属凝固结晶的后期,低熔点共晶被排挤在柱 状晶体交遇的中心部位,形成一种所谓“液态薄膜”, 此时由于收缩而受到了拉伸应力,这时焊缝中的液态 薄膜就成了薄弱地带。在拉伸应力的作用下就有可能 在这个薄弱地带开裂而形成结晶裂纹。
总括以上,产生结晶裂纹的原因,就在于焊缝中存在 液态薄膜和在焊缝凝固过程中受到拉伸应力共同作用 的结果。因此,液态薄膜是产生结晶裂纹的内因,而 拉伸应力是产生结晶裂纹的必要条件。
三、防治结晶裂纹的措施
(一)冶金因素方面 1.控制焊缝中硫、磷、碳等有害杂质的含量 尽可能的控制母材及焊材中的硫、磷、碳含量, 一些重要的焊接结构应采用碱性焊条或焊剂。 2.改善焊缝凝固结晶、细化晶粒是提高抗裂性的 重要途径 广泛采用的办法是向焊缝中加入细化 晶粒元素(如Mo、V、Ti、Nb、Zr、Al、稀土等)。 对于不锈钢焊接时,为了提高抗裂性、抗腐性, 希望得到γ+δ的双相组织焊缝(δ相控制在5%左 右),这也是改善凝固结晶的重要方面。
产生结晶裂纹的条件是:焊缝在脆性温度区内所承受 的拉伸应变大于焊缝金属所具有塑性。
可把熔池的结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液固阶段
熔池开始结晶时,仅有少量的晶核,以后逐渐晶核长 大和出现新的晶核,但始终保持有较多的液相,相邻 晶粒之间不发生接触,液态金属可在晶粒之间自由流 动。此时虽有拉伸应力存在,但被拉开的缝隙能及时 地被流动着的液态金属所填满,因此在液固阶段不会 产生裂纹。
二、结晶裂纹的影响因素
从现象来看,影响结晶裂纹的因素很多,但从本 质来看,主要可归纳为两方面,即冶金因素和力 的因素。 (一)冶金因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 所谓结晶裂纹的冶金因素主要是合金状态图的类 型、化学成分和结晶组织形态等。 1.合金状态图的类型和结晶温度区间 结晶裂纹倾向的大小是随合金状态图结晶温度区 间的增大而增加。当合金元素进一步增加时,结 晶区间和脆性温度区反而减小,所以裂纹的倾向 也反而降低了。
(二)固液阶段
当结晶继续进行时,固相不断增多,且不断长大,冷 却到某一阶段时,已凝固的相彼此发生接触,并不断 倾轧到一起,这时液态金属的流动就发生了困难,即 熔池结晶进入了固液阶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液态 金属少(主要是那些低熔点共晶),在拉伸应力作用 下所产生的微小缝隙都无法填充,只要稍有拉伸应力 存在就有产生裂纹的可能。
(7)氧 焊缝中有一定的含氧量,能降低硫的有 害作用。
3.凝固结晶组织形态对结晶裂纹的影响
焊缝在结晶后,晶粒大小、形态和方向,以及析 出的初生相等对抗裂性都有很大的影响。晶粒越 粗大,柱状晶的方向越明显,则产生结晶裂纹的 倾向就越大。对于焊接18-8型不锈钢时,希望得 到γ+δ双相焊缝组织,因焊缝中有少量δ相可以 细化晶粒,打乱奥氏体粗大柱状晶的方向性,同 时,δ相还具有比γ相溶解更多S、P的不利作用, 因此可以提高焊缝的抗裂能力。
第二节 焊接热裂纹
热裂纹是焊接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缺陷,从一般常 用的低碳钢、低合金钢,到奥氏体不锈钢、铝合金和 镍基合金等都有产生热裂纹的可能。 热裂纹主要是结晶裂纹、液化裂纹和多边化裂纹三种 宏观上热裂纹表面都有氧化色彩。
一、结晶裂纹的形成机理
先结晶的金属较纯,后结晶的金属含杂质较多,并富 集在晶界。一般来讲,这些杂质所形成的共晶都有较 低的熔点。
(三)完全凝固阶段
熔池金属完全凝固之后所形成的焊缝,受到拉伸应力 时,就会表现出较好的强度和塑性,很难发生裂纹。 但应指出,对于某些金属在焊缝完全凝固以后,仍有 一段温度内塑性很低,也会产生裂纹,即所谓高温低 塑性裂纹(多边化裂纹)。
由低熔点共晶所形成的液态薄膜是产生结晶裂纹的主 要根源。但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发现焊缝中低熔点 共晶的数量超过一定限界之后,反而具有“愈合”裂 纹的作用。也就是说,低熔点共晶较多时,反而不产 生裂纹,它可以自由流动,填充有裂口的部位,这就 是起了所谓“愈合”作用。
(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艺因素方面
工艺方面主要是焊接工艺参数、预热、接头型式 和焊接顺序等,用工艺方法防止结晶裂纹主要是 改善焊接时的应力状态。
1.焊接工艺及工艺参数
适当增加焊接线能量E和提高预热温度T0,即可减 小焊缝金属的应变率,从而降低结晶裂纹的倾向。
2.接头形式
表面堆焊和熔深较浅的对接焊缝抗裂性较高。熔深较大的 对接和各种角接(包括搭接、T形接头和外角接焊缝等) 抗裂性较差,因为这些焊缝所承受的应力正好作用在焊缝 的结晶面上,而这个面是晶粒之间联系较差,杂质聚集的 地方,故易于引起裂纹。
对于厚板焊接结构,施工时常采用多层焊,裂纹倾向比单 层焊有所缓和,但对各层的熔深应注意控制。另外,在接 头处应尽量避免应力集中(错边、咬肉、未焊透等),也 是降低裂纹倾向的有效办法。
(二)力学因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
焊缝金属在脆性温度区内塑性低和脆性温度区的 范围宽是产生结晶裂纹的必要原因,而充分条件 是必须要有力的作用。
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是冶金因 素和力学因素,二者之间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 各自独立规律。
SUCCESS
THANK YOU
2019/7/11
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