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法测汽车重心
车辆称重方法

车辆称重方法
车辆称重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对运输车辆进行净重或毛重的测量和计算。
车辆称重通常是为了确保货物的安全运输和交通运输的公平性。
目前,车辆称重主要分为静态称重和动态称重两种方法。
静态称重是指车辆停放在特定的地面称重系统上进行称重,可以精确地测量车辆的净重和毛重,适用于货物装载完毕后的称重。
动态称重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经过称重系统,通过采集车辆轴重数据进行计算,适用于货物正在运输中的称重。
静态称重的方法有平台式称重和坑道式称重。
平台式称重是指在地面铺设一块大型的称重平台,车辆行驶上去后进行称重,适用于轻型和中型货车。
坑道式称重是指在地面挖掘一条长方形的坑道,将称重系统安装在坑道内,车辆行驶上去后通过坑道进行称重,适用于大型货车和卡车。
动态称重的方法有车载式称重和高速公路称重。
车载式称重是指安装在车辆底盘上的称重传感器,通过采集轴重数据进行计算,适用于轻型和中型卡车。
高速公路称重是指在高速公路上设置称重站,通过车辆在称重站通过时的轴重数据进行计算,适用于大型卡车和货车。
无论是静态称重还是动态称重,都需要在称重前对称重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称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车辆运输企业也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车辆称重的公平和公正。
- 1 -。
公安交通管理机关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转向操作与汽车重心测算方法教学培训课件

一辆货车在交叉路口右转弯时,其前轮在行人前方 1.5m处驶过,后来发生了行人与车的后轮相撞的事故。 己知该车的轴距为5m,转弯半径为15m,试分析发生 事故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 解:该题主要涉及汽车内轮差的问题,即汽车在转 弯时,前轮的轨迹和后轮的轨迹之间存在一个距离,称 为‘内轮差’。 己知 轴距 L = 5m R = 15m 代入公式 ∆R = R[1 - √1 - ( L / R )²] = 15 [ 1 - √ 1 - (5 / 15) ²] = 0.9m 根据计算该车的内轮差为0.9m,0.9<1.5m,说明汽 车转弯时与行人的距离大于内轮差0.9m,若行人站立 不动,则不会发生事故。证实造成事故的原因是行人判 断失误,在汽车前轮驶过后继续向前行走造成的。
(1-18)
图2-93 避开障碍物时操纵方向盘的方法
图2-94 为假设障碍物宽度为0.6m。安全间隙为0.3m。不 同宽度车辆在不同速度下,为躲避而转动转向盘的最短距离。
一般来说,汽车的宽度,轿车为1.5-1.9m,大型货车为2.2-2.5m,大 型公共汽车为2.5m,特殊的货车、起重车宽为3.3m。
(二)汽车的转向特性与操作问题 汽车的转向特性即指汽车在转向过程中显现出来 的不足转向特性、过度转向特性和中性转向等特 性。 (1)不足转向。车速增高后,汽车转弯半径R自 行增大(大于低速时的转弯半径R0),显得转向 角度不足。此种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 (2)过度转向。车速增高后,汽车转弯半径R自 行减小 (小于低速时的转弯半径R0),显得转向 角度过大。此种汽车具有过度转向特性。 (3)中性转向。车速改变而转向半径并不随着改 变。这种汽车具有中性转向特性。
浅析质量反应法测量整车重心高度的误差及优化方法

1.1 纵向抬高法(国标)测试方法及公式 国标 GBT 12538-2003 采用的是纵向抬高法,测试时逐
步抬高一轴,记录抬高的角度及另一轴的轴载荷。 以抬高前轴为例,先将车辆置于水平面上,测量前、后
轴静态重量及车辆总重量,分别记为 Wf、Wr 及 Wv。测量车辆 轴距,记为 l。记车辆重心到前轴轮心的距离为 S,则有以下 公式:
以前轴轮心为原点取力矩平衡,则有:
式中,H 为重心位置到轮心的垂直高度。 将式(1)代入(2),整理得重心高度 ZCG 为:
(2)
形。但是,在实际测量中,悬架不可能完全锁死,并且加装 锁止机构也容易因引入夹具重量而引入新的误差。同时轮胎、 橡胶衬套等弹性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形。
进一步分析可知,随着车身的倾斜,车辆产生载荷转移: 抬高的一侧载荷减小,悬架弹簧伸长;另一侧则由于载荷增
作者简介:林泛业,就职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 究院试验认证部。
重心位置的测定》所述方法即为纵向抬高法。质量反应法操 作简单、效率较高,但在实际运用中影响因素较多、误差较 大。本文分析该方法法在测量整车重心高度过程中的误差来 源及其产生原因,简析一种从源头上避免误差的试验改进方 法,并通过实车试验验证分析结果。
引言
汽车的整车重心位置是车辆的重要参数之一,对车辆的 行驶安全性、操纵稳定性、驾驶性等各项性能都有较大的影 响。尤其在极限行驶情况下,重心位置偏高往往导致车辆发 生侧翻、失控等事故。因此,在车辆开发过程中,有必要对 整车重心位置进行测量及把控。在表示车辆重心空间位置的 三个坐标中,两个水平面内的坐标比较容易测得,试验精度 也较容易保证,本文不做论述。对于第三个坐标,车辆重心 高度的测量,主流的试验方法主要为质量反应法,包括纵向 抬高法及侧倾法。如国标 GB/T 12538-2003《两轴道路车辆
两种测量重心高度方法的研究

《装备制造技术>2020年第12期两种测量重心高度方法的研究秦剑文,李波辉(广西壮族自治区汽车有,广西柳州545006)摘要:测量车辆重心高度方法,一种是抬高法,另一种是侧翻法。
分析了两种方法的试验过程、算法与试验结果。
抬高法与侧翻法各有优势,首先,抬高法所使用的吊车建设比较简单;其次,抬高法吊起角度没有特定要求,试验过程容易控制,而侧翻法的优势则是测量结果比较稳定,可靠性高。
抬高法的缺j就是起吊越高越危险,而降低起吊高度试验结果的准确度就会下降。
侧翻法的缺j在于侧翻台的建设比较困难,且侧翻临界角度不易把握。
关键词:重心高度;侧翻法;/高法;侧倾稳定角试验台;侧翻临界角中图分类号:U46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重心高度是汽车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了汽车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安全性。
因此,准确测量汽车重心高度是汽车设计的一个重要工作。
目前,我们测量汽车重心高度的主要用抬高法和侧翻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本文通过分析这两种方法的试验过程和计算方法来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为不同试验条件选取何种试验方法提供参考。
1试验设计1.1试验设备抬高法用的设备见表1,侧翻法使用的设备见表2。
表1抬高法使用的设备序号设量程设度①车10000kg—②便携式轴重仪10000kg土0.37量距③数字式角度尺0°~360°土0.17量距④轮气(0〜1448)kPa土17量距表2侧翻法使用的设备序号设量程设度①汽车侧翻角试验台0°~60°土0.17量②轮气(0〜1448)kPa土17量1.2试验车辆信息一为1H5YJ24C54E0B的厢式运输车分用两种试验方法重心高度试验。
汽车文章编号:1672-545X(2020)12-0095-02空载状态下,将轮胎气准叫汽车全,空。
试验车本3。
表3试验车辆基本信息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轮间距/mm193019301870132513251970轴荷/kg右1350142520751轴-2轴2-3/mm20503600轮胎中心高度"/mm510轮胎高度间距离#/==301.3试验方法1.3.1抬高法车制装,将数度定侧车,重汽车前一轮车,确定轮的。
确定物体重心的方法

引探导航·方沽点拨确定物体重心的方法沈南杰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我们通常分两类情况来讨论物体的重心位置.第一类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如图1所[二二玉二二]示,均匀细直棒的中心在棒的中点,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均匀圆柱的重心在轴线的中点.从中不O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若图1均质对称物体有对称轴、对称中心、对称面,则重心必在此对称轴、对称中心、对称面上.第二类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例如,载重汽车的重心随着装货多少和装载位置而变化,起重机的重心随着提升物体的重量和高度而变化.在上述基础上,确定物体的重心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孽’1.用公式法求重心这种法是确定物体重心最重要的法之一.若系统由凡个质点组成,以m,、m a、…%表示各质点的质量,各质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为石1、z2、…X n Y1、y2、…h,z l、z2、…Z-。
,则可以得到重心位置分量表示式为∑m i溉∑m i∞∑m i彳i戈c=』尘一;舻』生一;』尘一,式中/7/,ZC=/7/戈c2——;yc2——;——,I、-。
P ,n r r b r n为质点组的总质量.y如图2所示,有两个质量相同的质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为(1,5)、(7,1),由公式法可得,该质点组的重心位置为(4,3).这个答案验证了我们的推测,两个质量相同的质点的重心在它们连线的中点.孽’2.用分割法求重心收例1现有一均质薄板形状如图3所示,尺寸单位为cm,求重心坐标.图3图4譬解析将均质薄板分割成两个矩形薄板,如图4所示,确定重心C,、C2,建立坐标轴,C。
、G坐标为(1,5)、(7、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均质薄板的重心坐标为(4,3).固‘3.用填补法求重心如图5所示,上题中的均质薄板可以看成是由一个完整的矩形挖去一个小矩形形成.如图6所示,建立坐标轴,大矩形的重心C,坐标为(6,5),小矩形的重心C2坐标为(7,6),两者的质量之比为3:2,由公式法可知,肛竺垡生竺丝:—lxxl+—2x7:6.得x1=4.^一一一●‘m3同理得y。
精确重心法的实施步骤

精确重心法的实施步骤1. 引言精确重心法是一种用于确定物体或系统的重心位置的方法。
在工程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准确确定物体的重心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它会直接影响物体的平衡性能和稳定性。
精确重心法适用于各种对象,从小型物体到大型结构,如飞机、汽车和建筑物等。
本文将介绍精确重心法的实施步骤,以帮助读者了解该方法的具体操作。
2. 步骤一:确定物体形状在使用精确重心法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物体的几何形状。
这可以通过测量和绘制物体的轮廓来完成。
物体形状的准确测量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重心的计算结果。
3. 步骤二:将物体分割为小部分为了更精确地计算物体的重心位置,将物体分割为多个小部分是必要的。
这可以通过将物体细分为几个均匀的部分进行操作。
每个部分都应具有相同的形状和质量。
4. 步骤三:测量每个部分的重心位置对于每个细分部分,需要测量它的重心位置。
这可以通过将细分部分悬挂在一个支点上并记录平衡位置来实现。
需要记录每个细分部分的重心坐标,包括横坐标和纵坐标。
5. 步骤四:计算每个部分的质量为了计算物体的总重心位置,需要知道每个细分部分的质量。
每个部分的质量可以通过称重或其他准确的测量方法获得。
6. 步骤五:计算物体的总重心位置通过将每个细分部分的重心位置和质量加权平均,可以计算出物体的总重心位置。
加权平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完成:Xc = (m1 * X1 + m2 * X2 + ... + mn * Xn) / (m1 + m2 + ... + mn)Yc = (m1 * Y1 + m2 * Y2 + ... + mn * Yn) / (m1 + m2 + ... + mn)其中,Xc和Yc分别是物体的总重心位置的横纵坐标,m1到mn分别是每个细分部分的质量,X1到Xn和Y1到Yn分别是每个细分部分的重心位置的横纵坐标。
7. 步骤六:验证重心位置在计算出物体的总重心位置后,需要进行验证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验证可以通过吊挂物体并观察其平衡性能来完成。
称重、偏载、无砝码校准、称重法测重心

称重、偏载、无砝码校准、称重法测重心周祖濂[摘要]本文对衡器称重的原理,做详细的理论分析。
指出称重的本质是力矩平衡,并进一步对偏载、无砝码检定和称重测重心的某些问题做了分析。
对称重中出现的直观,有习惯性的错误看法做了指正。
[关键词]称重分配系数;力矩平衡;静不定系统[中图分类号]TH71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729(2019)01-0017-05Weighing,eccentric load,no weight calibration,weighing method measure the center of gravityArticle abstract:In this paper,we will make a detaile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 of weighing the weighing instrument.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essence of weighing is the balance of torque,and further analysis of some problems of eccentric load,no weight verification and weighing center of gravity.The intuitive,habitual misconceptions that occur in the symmetry are corrected.Key words:weighing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torque balance;static indeterminate system一、称重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就知道运用力矩平衡原理实现对物体的称重。
现代使用的各种衡器,包括广泛使用的电子秤,绝大多数仍然是基于力矩平衡原理实现对物体称重。
力矩平衡在车辆重心测量和装载防偏重的应用

可得:
G=Ra+Rb Ra1=G(1-x)
(1) (2)
算判断公式,指导货物重心位置的调整,从量化的角度确保车 辆的运输安全。
中心到后两轮对中心距为 5.54m。查《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 参考文献:
则》,得知 NX17BK转向架中心距为 10.92m。 以吊车为研究对象,根据公式(7)x=m2l/M,计算的得,前
两轮中心到调车重心的距离为 3.36m,在该处贴重心标记。
后转向架分重为 m2。
图 1 力学模型 如图 1所示,以 B点为支点梁 AB为研究对象,根据力矩 平衡原理,有以下等式:
表示重心位置 图 2 轮式车辆重心分析示意图 利用汽车衡(汽车衡秤台与地面在同一水平面),先让 1 号和 2号轮对开上秤台进行测量,得到重量为 m1;再让整个车 辆开上秤台,得到重量 M。
[1] 肖红兵.普 通 平 车 避 免 集 重 的 研 究 [J].海 峡 科 学,2008 (7):88-90.
装载时,汽车吊的重心位置相对铁路平板车横中心线向前 作者简介:
端前移 0.1m,则 a=-0.1m,根据公式(8)N=2Ga/l,计算得
宋建钦(1981-),男,甘肃秦安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
Ra=G(1-x)/1 Rb =Gx/1 x=Rb1/G
由公式(1)和(5)可得出
(3) (4) (5)
Rax=Rb(1-x)
(6)
公式(6)可记 作 前 端 重 量 与 前 端 到 重 心 距 离 之 积 等 于 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