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宝宝音乐智能发展的10大表现

合集下载

婴儿音乐能力的表现有哪些

婴儿音乐能力的表现有哪些

婴儿音乐能力的表现有哪些婴儿音乐能力的表现有哪些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登纳曾经说过:“在个体可能具有的所有天赋当中,音乐天赋是最早出现的。

”儿童对声音的反应在胎儿期就开始了。

在妊娠的第三个月,多数胎儿对外界的声音刺激就有所感觉,他们用动作及改变内部呼吸的方法对声音刺激作出反应。

胎儿从降生到四个月,可以说是音乐“前能力”发展的第一阶段。

4-18个月是婴儿音乐“前能力”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这时,婴儿的咿呀学语声逐渐增多,发音能力也将在父母对他的说话和歌唱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发。

6个月以后的婴儿几乎可以像成年人一样去听音乐和关心各种声音。

1岁多的孩子倾听、区别声音的能力有所发展,他们能准确地分清声源,迅速地分辨出差别较小的不同声音。

比方看见火车,对它的呜呜叫声特别有兴趣,自己也会拉长了声音学火车叫。

到了1岁半,在幼儿的语言发展进入到“咿咿学唱期”,幼儿的音乐生活便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

他们初次开始独自发出探测各种小停顿的点状的音的序列,还发明了一些难以记录的自发歌曲,过不久又开始发出从周围熟悉的歌曲中听来的小片断或独特的旋律短句,这便是幼儿歌唱与节奏活动的正式开端。

这期间孩子对于声音探索的好奇与能力在一并增长,周围环境中各种有趣的声音将继续吸引那些蹒跚学步的孩子,随着孩子语言技巧的发展和身体自身活动能力的`增加,他逐渐有能力去寻找和发展他所喜欢的声音的位置。

这时,他还会对某些有趣的音乐表现出特殊的爱好,像电视广告中的某些音乐片断就会使他着迷。

如果他能够在家里或幼儿园里听到并接触到吉它、电子琴或其他乐器,他会感到非常神奇和快乐。

发展较快的2-3岁的孩子能更加地模仿一首歌曲中较长的旋律片断,并且开始尝试着伴随音乐“跳舞”。

他们特别喜欢节奏鲜明的声音,随着音乐他们会自发地点头、跳跃、转圈、摇摆和摆动手臂等。

在进行一些他们所喜爱的音乐游戏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会明显增加,并能安静地坐着或躺着倾听音乐,每次都能持续几分钟,还能学会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0-3岁宝宝音乐智能发展进程李勤耕

0-3岁宝宝音乐智能发展进程李勤耕
李勤耕
201103班2号
0~3岁宝宝音乐能力发展
年龄
具体表现
0~1岁
发音:开始能够使用自己咿咿呀呀的“语言”回应环境中的各种声音。
独立歌唱:1岁时,可以随着音乐节凑“咿咿呀呀”发出声音。
1岁2个月
倾听:身体对音乐的刺激反应增强,反应积极并持续时间延长。
发音:听音乐时,能积极发音,并且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声音。
语频音的能力逐渐加强。
发音:能积极发音,并且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声音。初次独自发出探测各种小停顿的点状音的序列,二度音、小三度、大三度和四度音。
语言:在玩耍时急切的不停地字眼自语。
1岁9个月
节奏感:喜欢做类似跳舞的活动。短时间内,动作和音乐协调一致。
发音:把握音调的能力加强,开始重复部分歌曲。
歌唱:开始自编自唱,但常常没有什么逻辑,想到什么就会哼出来。
2岁
音域:婴儿在2岁左右,会努力地变化自己的发音去模仿标准的音高,能觉察出旋律轮廓的变化,由此,“本能歌”逐渐演变为“轮廓歌”。
节奏感:开始有了节奏感,喜欢做类似跳舞的活动。
歌唱:唱歌的次数增多,开始能唱较长但旋律简单的歌曲。
2岁3个月
发音:能模仿一些音调曲调。
歌唱:根据韵律变化唱歌。
使用乐器:开始根据部同旋律,弹奏相应乐器,但演奏能力仍低。
语言记忆:学会背诵一些简短的儿歌。
歌唱:能准确重复几首歌或一部分有节律的曲子。
2岁7个月
动作:能随音乐而动,有一定的身体动作和技巧来配合音乐。
使用乐器:能使用小的打击乐器,如摇铃或手鼓。
2岁10个月
对音乐的意识:懂得音乐有音程和重复。
理解音乐的符号:开始理解诸如强弱、高低、快慢、升降调等音乐符号。

不同阶段宝宝音乐学习的内容

不同阶段宝宝音乐学习的内容

不同阶段宝宝音乐学习的内容宝宝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其中音乐学习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宝宝学习音乐可以促进其智力发展,同时也能够使其更加开朗的性格,所以父母们应该在各个阶段为宝宝提供恰当的音乐学习内容。

0-6个月阶段:感知音乐在0-6个月的时候,宝宝的听觉非常敏感,因此可以通过让宝宝感知音乐来促进其发展。

可以为宝宝放一些柔和的古典乐,这样可以让宝宝感受到音乐的流畅性,从而产生对音乐的兴趣。

6个月-1岁阶段:奏鸣曲和吉他曲在宝宝1岁之前,其对音乐乐器的音色和和声的辨别能力尚不明显,因此可以为宝宝播放一些轻快的合奏音乐,如奏鸣曲和吉他曲。

这些音乐能够唤醒宝宝对节奏的感觉和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快乐。

1-2岁阶段:儿歌和音乐游戏在这个阶段,宝宝的听觉和语言能力正在逐步形成和发展,因此可以为宝宝播放一些生动活泼的儿歌,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让宝宝更好地感知音乐。

例如,可以给宝宝听“三只小猪”这首儿歌,然后让宝宝模仿唱出来,这样可以让宝宝更好地理解音乐中的语音表达。

2-3岁阶段:民族音乐和舞蹈在这个年龄段,宝宝的个性和兴趣愈加明显,因此可以为宝宝播放由民族乐器演奏而成的音乐,如二胡、笛子等。

这些乐器的独特音色有助于培养宝宝对不同声音和音色的感知,并且也可以通过舞蹈的形式让宝宝更加好奇地探究音乐的多样性。

3-4岁阶段:声音和乐器的辨别在这个年龄段,宝宝对音乐、乐器和声音的辨别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

因此父母可以让宝宝尝试听一些小型的器乐演奏,如钢琴、小提琴等,并且还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帮助宝宝更好地理解不同乐器的声音表达。

总的来说,在宝宝的不同阶段中不同的音乐和学习方式都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所以家长们要将宝宝的发展阶段作为基础,有针对性地为宝宝选择音乐学习内容。

同时,宝宝的音乐学习应该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自信,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智力开发】宝宝智力开发的各种表现

【智力开发】宝宝智力开发的各种表现

【智力开发】宝宝智力开发的各种表现对于未满一岁的宝宝而言,对其智能开发是越早就越好。

这个阶段的宝宝智能开发的表现主要可以分为:逻辑智力,体能智力,图画智力,语言智力,自我智力,人格智力,音乐智力这7个方面。

如果爸爸妈妈给宝宝创造出良好的环境,给予适当的期望,使用正确的方法是相当有助于宝宝的智能开发的。

婴儿智能发育的七个主要表现:1、语言智力记者、律师和作家经常表现出语言技能,这些人擅长通过写作或口语与他人交流。

2、自我智力这种人倾向于冥想,并能很容易地接近自己的感受。

具有内在个性的人能够反省自己,喜欢冥想。

3、图画智力或者说空间智能,包括图片或想象思维。

这种人可以决定视觉绘画的方向或准确描述视觉绘画。

4、逻辑智力具有惊人逻辑和数学智能的人擅长因果推理和思考。

科学家和程序员通常都有这种能力。

5、音乐智力这种智能可以跟上音乐的节拍,准确地歌唱,区分不同音乐曲调的差异,这样人们就能构思和欣赏音乐曲调。

6、人格智力这些人有理解他人并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这种互动式人格智力是一种可以在他人眼中看到的天赋。

7、体能智力身体活动智能可以控制自己的运动,这不仅涉及户外活动,还涉及室内活动,如缝纫和编织地毯。

爱心小贴士:许多家长会单方面认为,只有早期识字才能显示婴儿的智力,但这往往忽视了长期的问题。

事实上,婴儿的训练周期非常繁重,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教育任务。

例如,有时婴儿会因为早期识字而厌倦学习,这会影响婴儿生活的发展。

因此,家长应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教育任务。

3岁前幼儿各种音乐的“前能力”发展的主要年龄标志

3岁前幼儿各种音乐的“前能力”发展的主要年龄标志

3岁前幼儿各种音乐的“前能力”发展的主要年龄标志0~1个月:对各种声音有所反应。

0~2.5个月:能从各种声音中区分出人的嗓音,并表现出确定的敏感。

1~3个月:能持续3.秒钟倾听人的嗓音。

2~3个月:能发出一些与身体动作毫无联系的声音。

2.5~4个月:对拨浪鼓发生深厚的爱好,情愿自己拿着玩。

2.5~4.5个月:能够一张一合更有节奏地哭,而不单纯是哇哇大哭。

1~5个月:可以用不同凹凸、长短、强弱的声音来表达他不同程度的需要。

3.5~5个月:会用眼睛搜寻声音的位置。

3~6个月:在哭闹中听见母亲的声音会变得宁静一些,也会对兴奋的声音或歌曲、音乐作出乐观的反应。

5~6个月:能够用咿咿呀呀的方式对他所听见的音乐作出反应。

5.5~6.5个月:很有新区地对人咿呀学语。

5~7个月:对自己的名字有所反映,当你叫他的名字时,他会看着你。

5.5~8个月:对发声物品产生爱好。

6~10个月:回玩“藏猫猫”玩耍,并极有热忱。

7.5~12个月:能咿咿呀呀地仿照成人说话,并有很大的进步。

11~15个月:能随着节奏鲜亮的音乐自发地手舞足蹈、做动作,并消逝咿咿呀呀的独自言语。

11~15个月:持续地学习说话阶段。

13~16个月:努力尝试跟着成人一起唱出歌曲的音调,当然不是完整地唱,而是唱出其中的某一句或某个小节。

17~19个月:在玩耍时常常回急迫地、不停地自言自语。

18~21个月:能主动地仿照环境中的各种声音。

18~21个月:能仿照各种动物的叫声。

18~23个月:能尝试着学习成人真正用歌词唱歌。

22~24个月:在观看电视、图片、玩具或纸贴画中的各种动物形象时会仿照相应的动物叫声。

23~27个月:能较为完整地唱出歌曲中的某个乐句。

18~30个月:对摇篮曲、无意义的韵文、诗和歌谣表现出极大的爱好。

30~36个月:学会背诵一些简短的儿歌。

[1]。

1~2岁宝宝音乐智能发展的十大表现

1~2岁宝宝音乐智能发展的十大表现

【导语】1到2岁的宝宝最容易出现对⾳乐的兴趣和才能,家长可给宝宝准备⼀个⾳乐⾓,存放⼀些常⽤的⾳响玩具,例如铃铛,⼋⾳盒,⼩⿎,⽊琴,沙锤,喇叭,录⾳机,播放器等,让宝宝⽅便使⽤。

有许多游戏能在家庭或者在亲⼦园中开展以帮助发展宝宝的⾳乐智能。

按节拍做动作 宝宝正在学⾛时就可在⼤⼈唱歌时做动作,例如按着节拍跟着“找朋友”的歌曲做动作;会⾛后,可在⼤⼈唱:“⼩熊⼩熊,你转个圈,⼩熊⼩熊,你摸摸地,⼩熊⼩熊你伸伸脚”等,按着⼤⼈的要求,押着拍⼦作相应动作。

也可在⼤⼈唱“头,肩膀,膝和脚趾头”等歌曲中押着拍⼦指⾝体部位。

如有多⼏个⼩朋友在⼀起做就会⼗分有趣。

模仿发⾳ 1岁前后,宝宝会发出声⾳,这时,宝宝特别喜欢模仿声⾳,如学习动物叫,⼩猫喵喵,⼩狗汪汪,⼩鸭嘎嘎,⼩⽺咩咩等;⽣活中的声⾳例如⽔哗哗地流,⾬淅沥沥的下,风呼呼地吹,汽车嘀嘀地叫,飞机隆隆地飞,⽕车轰隆隆的开,常同宝宝⼀起模枋这些声⾳,⿎励宝宝⾃⼰模仿发出这些声⾳。

家庭中还会有客⼈敲门声,电话铃的响声,厨房⾥的剁菜声,让宝宝⼀⾯模仿发声,⼀⾯理解声⾳的来源,懂得是什么声⾳。

理解歌曲 会⽤动作来表演,如妈妈同宝宝⼀起抱着娃娃,⼀⾯拍它⼊睡,⼀⾯么哼唱摇篮曲,使宝宝懂得摇篮曲是让娃娃⼊睡的声⾳;爸爸同宝宝⼀起“我是⼀个兵,来⾃⽼百姓”,同时让宝宝练习站队,⽴正,齐步⾛,学习解放军操练;同宝宝⼀起唱“⼩娃娃和⼩熊跳舞,跳呀,跳呀,⼀⼆⼀”时,拉着宝宝的⼿跳起舞来,这样宝宝就会理解不同的⾳乐有不同的意境,选择容易理解的⼉童歌曲,配合相应的动作,使宝宝逐渐理解不同类型的⾳乐, ⾳乐记忆 宝宝喜欢看电视中的某⼀段有孩⼦的⼴告,也喜欢看天⽓预报,每次听到这些节⽬的前奏就会⾛过来看,说明宝宝已有了良好的⾳乐记忆。

家⾥常播放的⾳乐中,也会有某些段落是宝宝特别喜欢的,家长发现了,就可反复让宝宝多听⼏遍,家长同宝宝⼀起哼唱,以巩固记忆。

不过要特别注意,不让宝宝唱电视剧的插曲和⾳域太宽的流⾏歌曲,以免损伤宝宝娇嫩的声带。

9个小测试,快速判断宝宝音乐天赋

9个小测试,快速判断宝宝音乐天赋

9个小测试,快速判断宝宝音乐天赋
据说目前受聘于世界顶级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郎朗,在2岁时就表现出对音乐的超常感觉:看完电视后,能自己在钢琴上把卡通片的旋律弹出来,于是从3岁起正式从师学琴。

那么,你家宝宝是否也具备成为钢琴王子的潜力呢?你能判断什么时候是孩子的最佳学琴时机吗?
请回忆宝宝平时的表现并回答这几个问题。

1、襁褓中的宝宝听到音乐时,会随音乐的拍子、节奏型和旋律挥动自己的手臂,用力蹬自己的小腿吗?
会 ( )不会 ( )
2、宝宝喜欢聆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吗?
喜欢( )不喜欢( )
3、宝宝能区别声音的大小,并能形象地模仿吗?
能 ( ) 不能 ( )
4、宝宝会模仿生活中的各种节奏吗?
会 ( ) 不会 ( )
5、宝宝会和着歌曲打拍子吗?
会 ( ) 不会 ( )
6、宝宝能辨别音乐是从哪个方向传来吗?
能 ( ) 不能 ( )
7、宝宝能体会音乐的快慢高低吗?
能 ( ) 不能 ( )
8、宝宝听到音乐会手舞足蹈吗?能合上音乐的节拍吗?
能 ( ) 不能 ( )
9、宝宝喜欢唱各种类型的歌吗?能有表情地演唱吗?
能 ( ) 不能 ( )
答完这些问题,如果肯定的答案在6个以上,就说明你家的宝宝非常有音乐天赋!可能妈妈们会说,就这么简单?好像许多宝宝都做得到啊!事实的确如此此“人类与生俱来就具有音乐的天赋,每个人
都能够发展这种才能。

”(转引自《哈佛多元智能婴幼儿音乐智能开发训练》)。

音乐智能较强的儿童表现特征

音乐智能较强的儿童表现特征

音乐智能较强的儿童表现特征
1、喜欢选择音乐活动,喜欢听音乐、唱歌;能辨认音乐作品中的速度变化,他们的动作能随音乐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必须在成人指导下知道小鸟飞得轻快,小鸟唱歌声音高,而大象笨重声音低沉厚重。

2、能准确地定音;容易记住曲调,还能顺利地并正确唱出或演奏出这个曲调;最容易记住的是象声词,如轰隆隆、喵喵、咩咩;其次是形象具体的歌词。

器乐曲有相应的标题,音乐形象鲜明,也能帮助儿童记忆,如《小鼓乐队》模拟打鼓吹号声。

3、能很快地学会识谱;能自己创作简单的曲调,善于发现生活中简单的乐器。

4、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情性质不易理解,他们听音乐时最注意的往往是表现主题的特征性因素。

如摸拟性的前奏、尾声、形象的伴奏音型等。

但是听进行曲、摇蓝曲或欢乐的舞曲时能随音乐走步、抱娃娃、高兴得手舞足蹈等。

5、四、五岁的幼儿已经能够欣赏内容广泛、性质风格多样的作品,能区别音乐中有明显力度和速度变化,尤其鲜明对比的音乐。

但是还不能感知力度和速度的细微变化。

6、六岁的幼儿已经懂得音乐作品是表达一定思想内容,而能正确地辨认音乐作品的情绪,感知其细微之处。

7、六岁幼儿记忆能力提高了,审美能力也提高了,能明确表示自己喜欢不喜欢的音乐作品,能说:我喜欢、我不喜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到2岁的宝宝最容易出现对音乐的兴趣和才能,家长可给宝宝准备一个音乐角,存放一些常用的音响玩具,例如铃铛,八音盒,小鼓,木琴,沙锤,喇叭,录音机,播放器等,让宝宝方便使用。

有许多游戏能在家庭或者在亲子园中开展以帮助发展宝宝的音乐智能。

按节拍做动作
宝宝正在学走时就可在大人唱歌时做动作,例如按着节拍跟着“找朋友”的歌曲做动作;会走后,可在大人唱:“小熊小熊,你转个圈,小熊小熊,你摸摸地,小熊小熊你伸伸脚”等,按着大人的要求,押着拍子作相应动作。

也可在大人唱“头,肩膀,膝和脚趾头”等歌曲中押着拍子指身体部位。

如有多几个小朋友在一起做就会十分有趣。

模仿发音
1岁前后,宝宝会发出声音,这时,宝宝特别喜欢模仿声音,如学习动物叫,小猫喵喵,小狗汪汪,小鸭嘎嘎,小羊咩咩等;生活中的声音例如水哗哗地流,雨淅沥沥的下,风呼呼地吹,汽车嘀嘀地叫,飞机隆隆地飞,火车轰隆隆的开,常同宝宝一起模枋这些声音,鼓励宝宝自己模仿发出这些声音。

家庭中还会有客人敲门声,电话铃的响声,厨房里的剁菜声,让宝宝一面模仿发声,一面理解声音的来源,懂得是什么声音。

理解歌曲
会用动作来表演,如妈妈同宝宝一起抱着娃娃,一面拍它入睡,一面么哼唱摇篮曲,使宝宝懂得摇篮曲是让娃娃入睡的声音;爸爸同宝宝一起“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同时让宝宝练习站队,立正,齐步走,学习解放军操练;同宝宝一起唱“小娃娃和小熊跳舞,跳呀,跳呀,一二一”时,拉着宝宝的手跳起舞来,这样宝宝就会理解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意境,选择容易理解的儿童歌曲,配合相应的动作,使宝宝逐渐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
音乐记忆
宝宝喜欢看电视中的某一段有孩子的广告,也喜欢看天气预报,每次听到这些节目的前奏就会走过来看,说明宝宝已有了良好的音乐记忆。

家里常播放的音乐中,也会有某些段落是宝宝特别喜欢的,家长发现了,就可反复让宝宝多听几遍,家长同宝宝一起哼唱,以巩固记忆。

不过要特别注意,不让宝宝唱电视剧的插曲和音域太宽的流行歌曲,以免损伤宝宝娇嫩的声带。

发音说话或唱自己的歌
宝宝在学说话时,会自己发出声音自己娱乐,忽高忽低,十分开心,家长不必打扰,如声音嘹亮,不妨把它录下来,随时播放给宝宝听,宝宝听出自己的声音,就会很高兴,会努力发出比上次更响亮的声音,这时家长不但要录下来,而且赞赏地问:“宝宝唱什么歌呀?”这时宝宝会感到快乐,认真地唱起来,唱他心目中的歌,家长赶快录下来,这是宝宝的第一次创作,赶快标上日期,留作纪念。

如很像说话,就可略加修改,变成宝宝的第一句话,也很珍贵。

得到大人的赞赏,宝宝唱歌,说话都会有所促进。

敲击乐器
1岁的宝宝会拿着铃铛摇动,也会拿着棍敲击破小鼓,开头只是乱动,先让他熟练一会儿,然后大人同宝宝一起随着播放的音乐节拍,敲击手中的简单乐器,给宝宝准备一个音乐角,就是让宝宝方便拿到自己喜欢的乐器,随便练习,然后学习按节拍敲击,锻炼节拍能力。

如果家里没有这些乐器,可用一些废筷子,空盒子,旧罐头,碗,盘子等作为练习节拍的乐器。

播放音乐
宝宝最先学会操作自己的八音盒,或会作响的音乐玩具,随着家里经常播放的录音机,播放机等反复使用,宝宝很快也学会自己操作。

宝宝很喜欢按键,他能认准在一排按键中,找到播放用的按键,准确操作。

有些宝宝还会目录中找准自己所喜欢的一首乐曲。

宝宝的能力越是让大人觉得惊讶,他就会发展得越好,给机会让他自己自己操作,才有可能有此成就,不过大人一定要检查有无漏电,插头要固定,不让宝宝动用插头,注意安全。

听大孩子们唱歌到参加音乐律动
在散步时,听到附近亲子园,幼儿园或小学孩子们唱歌,就要停下来听。

让宝宝反复听大孩子们唱歌,就会引起宝宝学习的欲望。

尤其是在亲子园看到孩子们一面唱歌一面游戏,就会让宝宝很开心,常让他在旁边看,等到他愿意时就鼓励他参加。

亲子园孩子们的律动许可家长带宝宝参加,家长可学习随着音乐走步,到某一个音节就拍手或者跺脚,有时转圈,动作虽很简单,宝宝就会手忙脚乱。

如大人记住了,就可回家照样练习,经过多次反复,就能与别人合拍了。

不少宝宝到两岁时就会很熟练的参加团体演出了。

音乐号令
军队早晨有起床的号角,听到悠扬的号声,大家会加快动作做好个人卫生准备吃饭或者早操。

在家里也可以有2~3种音乐号令,例如选定几个音节作为吃饭歌,每当响起这种声音就是要准备吃饭了,先把玩具收拾好,快去洗手,然后坐好吃饭;睡前也可以有几个固定的音节作为准备睡觉的号令,要如厕,清洗,脱衣服,穿上睡衣,上床躺下。

这几种声音可调整在手机上或录音机上,挂在固定的地方,让它定时播出,成为宝宝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用音乐号令提示作息时间。

唱歌
从18个月起,宝宝就会不停的练习唱歌,宝宝最先学会妈妈经常唱的歌。

如同背诵儿歌那样,开始会唱最后一个音,然后会唱开头和结尾经常重复的一句。

最后才把全首学会。

因此爸爸妈妈要在孕期就学唱几首儿童歌曲,让宝宝从出生后经常听到,在心上背诵,到能发音说话,会背诵儿歌时,也同时学会唱歌。

儿童歌曲最主要的特点是曲调简单,每个音都是一拍,较少变动;音域在5个音阶之间,不宜有较大的高低差别。

因为宝宝的声带短而薄,调节的肌肉还未发育完善,如果过早唱音域差距大,时间差别大的歌曲,宝宝难以做到,他就会把调子降下来或把时间拉长,养成走调和不守时间的坏习惯,将来难以改掉,使以后学习受影响。

常听音乐的宝宝喜欢唱歌,容易学会,到两岁时已会唱好几首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