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易感人群.ppt
合集下载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资料ppt

各国根据疫苗供应情况和接种目标, 采取了不同的接种策略。例如,优先 为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 者等)接种疫苗,随后逐步扩大接种 范围。
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 性
疫苗在投入使用前需经过严格的试验 和审批程序,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大规模接种过程中,还需继续监 测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及时调 整接种策略。
2023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资料 ppt
目录
•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知识 •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策略和方法 •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前沿进展
分类
传染病定义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 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动物源性疾病
近年来,一些动物源性疾病(如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在人际间传播并引发大范围疫情。对动物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预 防措施对于控制疫情至关重要。
疫苗研发和应用进展
新冠疫苗的研发
疫苗的接种策略
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全球各地 的科学家和制药公司加紧疫苗研发。 多种新冠疫苗已成功研制并获得批准 使用,为控制疫情和保护公众健康提 供了有力支持。
05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前沿进展
新型传染病的挑战和应对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自2019年底首次爆发以来,COVID-19已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导致数百万人感染和数十万人死亡。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 采取了紧急措施以减缓疫情传播并保护公众。
耐药性感染
抗生素耐药性细菌和病毒的出现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严重挑战。这些耐药性微生物可导致难以治疗的感染,增加医疗负担 和社会影响。
安全性行为
使用避孕套、避免性接触等措施, 减少感染风险。
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ppt

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2020/Biblioteka /11返回流行性腮腺炎
主要症状: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
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 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 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 整个病程约7-12天。
2020/3/11
返回
流行性腮腺炎
易感人群: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
• 27、高血压病人应如何自我保健?答:保持情 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低盐、低脂 饮食,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不吸烟、少饮酒,保 证足够的睡眠。
• 228020、/3/11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主要表现有哪些?答:
• 32、如何预防中风? 答:(1)凡中老年患有高血压或 冠心病,以及有中风家族史者,都属于中风的易患对象 ,应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2)长期控制和治疗高 血压;(3)消除导致中风的种种因素。
• 29、怎样预防糖尿病?答:(1)避免长期摄入 含糖量过高的饮食;(2)食用低脂肪、低胆固 醇食品;(3)坚持锻炼身体。
• 30、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怎样预防? 答 :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脏病、高血糖、高血脂 、吸烟、肥胖、精神紧张,高盐、高胆固醇和饱 和脂肪酸摄入。 预防:低脂、少盐、坚持锻炼 、心态平和。
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2020/3/11
返回
手足口病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
(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 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 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 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2020/3/11
2020/3/11
主要症状: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
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 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 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 整个病程约7-12天。
2020/3/11
返回
流行性腮腺炎
易感人群: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
• 27、高血压病人应如何自我保健?答:保持情 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低盐、低脂 饮食,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不吸烟、少饮酒,保 证足够的睡眠。
• 228020、/3/11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主要表现有哪些?答:
• 32、如何预防中风? 答:(1)凡中老年患有高血压或 冠心病,以及有中风家族史者,都属于中风的易患对象 ,应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2)长期控制和治疗高 血压;(3)消除导致中风的种种因素。
• 29、怎样预防糖尿病?答:(1)避免长期摄入 含糖量过高的饮食;(2)食用低脂肪、低胆固 醇食品;(3)坚持锻炼身体。
• 30、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怎样预防? 答 :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脏病、高血糖、高血脂 、吸烟、肥胖、精神紧张,高盐、高胆固醇和饱 和脂肪酸摄入。 预防:低脂、少盐、坚持锻炼 、心态平和。
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2020/3/11
返回
手足口病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
(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 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 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 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2020/3/11
2020/3/11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2)轻型:全身毒血症状和肠道表现均较轻,不发热或低热,腹泻每日 不超过10次,大便呈糊状或水样,含少量粘液,腹痛不显著,里急后重也 不明显,病程3~7d,亦可转为慢性。
(3)中毒型:多见于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起病急骤,高热体温达 40℃以上,伴全身严重毒血症症状,精神萎靡、嗜睡、昏迷及抽搐,可迅 速发生循环及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较轻甚至开始无腹痛及腹泻症状,发 病后24h后可出现腹泻及痢疾样大便。
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 衣被; ⑤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 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 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 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
2.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①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②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③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手足口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 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传染病的特点
由活的病原微生物引起。是病原微生物与宿主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
传染病有传染性,可以传播。 传染病的发生需要经过一定的潜伏期。 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影响周围人群的健康。 传染病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疫源地等流行特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主要内容
传染病的历史 传染病的有关概念 肠道传染病:菌痢、手足口病、 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猩红热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
(3)中毒型:多见于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起病急骤,高热体温达 40℃以上,伴全身严重毒血症症状,精神萎靡、嗜睡、昏迷及抽搐,可迅 速发生循环及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较轻甚至开始无腹痛及腹泻症状,发 病后24h后可出现腹泻及痢疾样大便。
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 衣被; ⑤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 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 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 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
2.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①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②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③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手足口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 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传染病的特点
由活的病原微生物引起。是病原微生物与宿主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
传染病有传染性,可以传播。 传染病的发生需要经过一定的潜伏期。 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影响周围人群的健康。 传染病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疫源地等流行特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主要内容
传染病的历史 传染病的有关概念 肠道传染病:菌痢、手足口病、 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猩红热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
预防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CHAPTER 02
预防措施与建议
个人防护措施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 口鼻。
增强免疫力
佩戴口罩
在流感高发期或人流密集场所,建议 佩戴口罩以降低感染风险。
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避免过度疲劳。
家庭预防措施
01
02
03
保持室内通风
积极推广流感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降低感染和传播风险。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 场所等。
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应尽快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传播。同时加强宣传 教育,提高公众对流感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CHAPTER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诊断方法
流感的诊断方法包括病毒抗原检测、 病毒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等。其中, 病毒抗原检测是快速诊断流感的主要 方法。
诊断依据
流感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 验室检测结果及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 测阳性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可确诊 流感。
治疗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治疗药物
流感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药物。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 扎那米韦等,需在病毒感染初期就开始使用才有效。对症治疗药物如解热镇痛 药、止咳药等,可缓解患者症状。
CHAPTER 04
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
症状识别及就诊建议
症状识别
流感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 流鼻涕、肌肉疼痛、头痛、乏力等。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高度警惕流感 的可能性。
就诊建议
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应及时就医。 就诊时应详细告知医生自身症状、 接触史等相关信项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保障患者就医安全
*
医院感染现状
据WHO调查,全球平均医院感染率为8.7%。 各国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波动在3%-17%,如美国为5%,英国为7.5%,日本为5.8%。 具报道我国普通医院的感染率为5.22% , 37家大学附属医院的医院感染率为6.25%。 医院感染的高危病室有各类型的ICU、新生儿病房、危重病人抢救室、神经外科病房、烧伤科、心胸外科、呼吸病房、血液病房和肾病病房等。
*
深圳妇儿医院手术病人发生龟分支杆菌(脓肿亚型)感染启示我们: (1)应用消毒剂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不能凭经验或者相当然。 (2)某些消毒剂是具有挥发性的,注意浓度的监测,即使 刚刚配制完毕也应当测试浓度,以防错配。 (3)各种消毒剂的标签明确,避免误用。 (4)《消毒技术规范》明确要求接触病人破损皮肤的器械必须达无菌,而戊二醛的灭菌时间为10h, 用过的器械不能直接放入同一消毒剂容器中,以免在未达灭菌情况下误用,引发感染。
*
医院感染现状
我国外科医院ICU感染率达35.9%,有的医院达50%以上,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病死率为62.6%。 医院感染发病率教学医院高于非教学医院,大于1000张病床的医院其医院感染率高于500张病床以下的医院,这主要是由于级别高的医院、教学医院与大医院收治的病人病情重,病种复杂,有较多的危险因素和插入性操作等所致。 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患者; 各种侵入性操作; 环境; 药物使用; 医务人员因素; 消毒液 (浓度)
*
—— 1993年,某市妇儿医院44名新生儿柯萨奇B型病毒感染,15名死亡; —— 1998年,某市妇儿医院发生166名产妇手术切口的结核分支杆菌感染。 —— 2001年,某医院儿科心脏手术后18例肺炎克雷伯氏杆菌血液感染。 —— 2004年,某妇幼保健院发生20多名新生儿沙门氏菌感染。 —— 2005年,某医院发生10例白内障术后眼球的绿脓杆菌感染,9人眼球摘除。
*
医院感染现状
据WHO调查,全球平均医院感染率为8.7%。 各国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波动在3%-17%,如美国为5%,英国为7.5%,日本为5.8%。 具报道我国普通医院的感染率为5.22% , 37家大学附属医院的医院感染率为6.25%。 医院感染的高危病室有各类型的ICU、新生儿病房、危重病人抢救室、神经外科病房、烧伤科、心胸外科、呼吸病房、血液病房和肾病病房等。
*
深圳妇儿医院手术病人发生龟分支杆菌(脓肿亚型)感染启示我们: (1)应用消毒剂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不能凭经验或者相当然。 (2)某些消毒剂是具有挥发性的,注意浓度的监测,即使 刚刚配制完毕也应当测试浓度,以防错配。 (3)各种消毒剂的标签明确,避免误用。 (4)《消毒技术规范》明确要求接触病人破损皮肤的器械必须达无菌,而戊二醛的灭菌时间为10h, 用过的器械不能直接放入同一消毒剂容器中,以免在未达灭菌情况下误用,引发感染。
*
医院感染现状
我国外科医院ICU感染率达35.9%,有的医院达50%以上,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病死率为62.6%。 医院感染发病率教学医院高于非教学医院,大于1000张病床的医院其医院感染率高于500张病床以下的医院,这主要是由于级别高的医院、教学医院与大医院收治的病人病情重,病种复杂,有较多的危险因素和插入性操作等所致。 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患者; 各种侵入性操作; 环境; 药物使用; 医务人员因素; 消毒液 (浓度)
*
—— 1993年,某市妇儿医院44名新生儿柯萨奇B型病毒感染,15名死亡; —— 1998年,某市妇儿医院发生166名产妇手术切口的结核分支杆菌感染。 —— 2001年,某医院儿科心脏手术后18例肺炎克雷伯氏杆菌血液感染。 —— 2004年,某妇幼保健院发生20多名新生儿沙门氏菌感染。 —— 2005年,某医院发生10例白内障术后眼球的绿脓杆菌感染,9人眼球摘除。
2024版医院消毒隔离知识培训ppt课件

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械
如听诊器、血压计等,需采用低水平 消毒方法。
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械
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等,需采 用中水平消毒方法。
2024/1/28
8
一次性使用物品处理规范
一次性使用物品必须 一人一用一丢弃,严 禁重复使用。
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 应按照医疗废物处理 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和 处置。
2024/1/28
温度、湿度
PM2.5、PM10等颗粒物浓度
2024/1/28
18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标准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
评价标准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等相关法规要求
2024/1/28
19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标准
WHO等国际组织推荐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医院内部制定的具体评价标准
2024/1/28
20
04
2024/1/28
病理性废物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 动物尸体等。
26
废弃物收集、运输和暂存要求
分类收集
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规定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2024/1/28
专用运送工具
医疗废物专用运送工具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防渗漏、防遗撒,易于清洁和消 毒。
2024/1/28
03
传染病消毒隔离原则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隔离措施;传染病患者应
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做好消毒工作,患者接触
过的物品应严格消毒。
6
02
CATALOGUE
常见医疗器械与物品消毒方法
2024/1/28
7
医疗器械分类及消毒要求
学校传染病防控实用PPT

学
生
学 校 (Xue)
社 会
第十八页,共三十八页。
3、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
传染机制极易实现。 4、学校传染病具有(You)季节性 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
传染病为主。除此以外,学校传染病的发生还 与学校寒暑假及开学有密切关系。 5、学校传染病具有年龄特点 小学生基础免疫水平低,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
头痛欲裂 严重的身体酸痛 虚弱到需要卧床休息
头几天会这样 是 是 是
会变得很严重 会变得很严重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八页。
流行特征和临床(Chuang)表现
2、水 痘 (Shui)
【流行病学】
潜伏期:10-24日,通常为14-16日 隔离期:隔离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后返回校园, 少两个星期。
隔离期最
1. 传染源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
第十三页,共三十八页。
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
✓ 提高人群非特异性免疫力,包括个人的防护、 卫生知识、卫生习惯
✓ 人群的免疫预防:包括常规接种、应急接种
✓ 对密切接触者的药物预防:药物应是有效 的;时间(Jian)短、耐药性产生、副作用;有 针对性对可能受感染者使用
第十四页,共三十八页。
学校传染病的特点
流行特征(Zheng)和临床表现
2、水 痘 (Shui)
【临床表现】
患病初期出现轻微发烧、疲倦和软弱无力;斑疹出现后数小时即转 化为丘疹、疱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
一般典型水疱皮疹约历时1-6天,由于皮疹先后、分批出现,因此 在出疹第2-3天内,在病人身上同一部位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即
疾病预防控制ppt课件

•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 后,侵入宿主前,在外环境中停留 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
25
(1)经空气传播
飞沫传播: 流感病毒、百日咳杆菌等 飞沫核传播:结核杆菌等 尘埃传播:结核杆菌、炭疽杆菌等
26
经空气传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
传播广泛,传播途径易发现,发病率高 冬春季高发 少年儿童多见 在未免疫预防人群周期性升高 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
57
表3-2 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
疫苗名称
卡介苗
新生儿
1 月龄 2 月龄 3 月龄 4 月龄 5 月龄 6 月龄 8 月龄 1.5~2 周岁 4岁 7岁 12 岁
初种
复种 复种(农村)
脊髓灰质 炎活疫苗
1次 2次 3次
* 复服
百白破混 合制剂
麻疹 疫苗
乙型肝炎 疫苗 1次 2次
1次 2次 3次
3次 初种 加强
传播和漫延 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也有助于传染病的蔓延 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41
难原油污染民潮战乱42
流行环节
经济
社 政治
接触
会 因
文化
水
素 宗教
传 染
病人 携带者
源 受感染
动物
传 食物 播 医源性 途 垂直 径 媒介
土壤
风俗 易
感
人
自
群
然气候
因地理 素
43
(五)疫源地与流行过程
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
45
• 流行过程: – 疫源地是流行过程的组成部分,一旦疫源 地全部消灭,流行过程即告中断,流行即 告终止。
46
47
(一)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
1.预防为主: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25
(1)经空气传播
飞沫传播: 流感病毒、百日咳杆菌等 飞沫核传播:结核杆菌等 尘埃传播:结核杆菌、炭疽杆菌等
26
经空气传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
传播广泛,传播途径易发现,发病率高 冬春季高发 少年儿童多见 在未免疫预防人群周期性升高 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
57
表3-2 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
疫苗名称
卡介苗
新生儿
1 月龄 2 月龄 3 月龄 4 月龄 5 月龄 6 月龄 8 月龄 1.5~2 周岁 4岁 7岁 12 岁
初种
复种 复种(农村)
脊髓灰质 炎活疫苗
1次 2次 3次
* 复服
百白破混 合制剂
麻疹 疫苗
乙型肝炎 疫苗 1次 2次
1次 2次 3次
3次 初种 加强
传播和漫延 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也有助于传染病的蔓延 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41
难原油污染民潮战乱42
流行环节
经济
社 政治
接触
会 因
文化
水
素 宗教
传 染
病人 携带者
源 受感染
动物
传 食物 播 医源性 途 垂直 径 媒介
土壤
风俗 易
感
人
自
群
然气候
因地理 素
43
(五)疫源地与流行过程
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
45
• 流行过程: – 疫源地是流行过程的组成部分,一旦疫源 地全部消灭,流行过程即告中断,流行即 告终止。
46
47
(一)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
1.预防为主: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