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侵略与反抗(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复习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复习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复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四次侵华战争,以及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反抗运动。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这些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过程和影响,认识中国近代史上侵略与反抗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侵略与反抗》这部分内容,对四次侵华战争和反抗运动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细节记忆不清,对事件的影响和意义理解不深。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中汲取爱国主义精神,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回顾四次侵华战争和反抗运动的历史事实,掌握相关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侵略与反抗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四次侵华战争和反抗运动的时间、地点、过程、影响。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感受到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复习历史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历史事件,深入剖析,引导学生从中感悟爱国情怀。

4.情感教育: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相关历史事件的课件,辅助教学。

3.视频资料:搜集相关历史事件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展示。

4.练习题:准备相关的历史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侵略与反抗》。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件,呈现四次侵华战争和反抗运动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八年级历史《侵略与反抗》教案上册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侵略与反抗》教案上册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探索。

2.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侵略与反抗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2. 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原因和过程,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5. 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探索,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探索。

2. 难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和影响,以及中国人民反抗的性质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侵略与反抗的原因和意义。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英国为什么要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2. 讲解鸦片战争:详细介绍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详细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讲解甲午中日战争:详细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5. 讲解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探索:详细介绍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反抗活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侵略与反抗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历史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辛亥革命的原因和过程,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辛亥革命后的北洋政府时期,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探索。

3. 抗日战争的爆发原因和过程,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八年级历史《侵略与反抗》教案上册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侵略与反抗》教案上册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侵略与反抗》教案上册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过程及其影响。

(2)掌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主要战争的发生原因、过程及结果。

(3)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人民的抗争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史料,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

(2)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和平的情感。

(2)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3)认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二、教学内容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1. 英国对中国鸦片贸易的非法化及其原因。

2. 鸦片战争的爆发、过程及结果。

3.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1.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其原因。

2.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发生原因及结果。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1.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野心。

2. 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过程及结果。

3. 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第4课抗争中的探索1.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及其口号。

2. 辛亥革命的发生、过程及结果。

3.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5课军阀割据与国民革命1. 军阀割据的现象及其原因。

2.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及其目标。

3. 国民革命运动的结果及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过程及其影响。

(2)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主要战争的发生原因、过程及结果。

(3)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人民的抗争精神。

2. 教学难点:(1)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背景和原因。

(2)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战争的发生原因、过程及结果。

(2)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影响和人民的抗争精神。

八年级历史《侵略与反抗》教案上册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侵略与反抗》教案上册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过程。

(2)掌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主要战争的发生、经过和结果。

(3)认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史料,了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和方式。

(2)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对侵略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和平、维护国家主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过程。

(2)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主要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3)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2)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和方式。

2. 运用史料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3. 采用比较法,使学生认识到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过程。

(2)让学生分析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主要战争的发生、经过和结果。

3. 课堂讲解:(1)讲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和方式。

(2)讲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3)讲解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4. 课堂讨论:(2)让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课后作业:(2)让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为课后测验做好准备。

五、课后测验:1. 选择题:(1)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是()。

(2)下列哪个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2. 简答题:(1)简述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设计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设计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设计从19世纪中期开始,英、法等列强接连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设计涉及课程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单元综述:从19世纪中期开始,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趋激化,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开始了顽强的抗争……考试说明: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2、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知识能力:1、了解本单元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理顺各事件之间的关系;2、能够结合地图,讲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三个条约的异同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以此了解近代史上影响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的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及其历史发展的进程;3、理解自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之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不屈的斗争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崛起的推动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2、树立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意识、认识维护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心。

重点: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的掌握;对列强的侵略所造成中华民族生存危机的理解。

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案

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案

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案1.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2.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一、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列强侵华的史实(1)鸦片战争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概况:1840—1842年英国发动,强迫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影响:打开了中国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第二次鸦片战争概况: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司”给英国。

战争前后,俄国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概况:1894—1895年日本发动,强迫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概况:1900—1901年德、奥、美、法、英、意、日、俄等八国发动。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1)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间、地位:184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

③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④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日《马关条约》时间:1895年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影响:①《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②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扩大对华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侵略与反抗教学案

侵略与反抗教学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鸦片战争(____年____月——____年_____月)
③_____年,_____和日本首相_________签订了________,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果让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应当时北京东交民巷的情境中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A、各国使馆林立B、某国使馆举行舞会
C、驻扎外国军队D、可以到北京居民家中喝茶
10、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⑤林则徐虎门销烟⑥义和团运动A、①②④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⑥D、④⑤⑥
⑤____年,清政府被迫签订_________,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扩张的条款是()

(八年级历史教案)侵略与反抗教案2

(八年级历史教案)侵略与反抗教案2

侵略与反抗教案2八年级历史教案我说课的内容是《侵略与反抗》,选自人教版新课标教科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下面我分八个部分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学理念●二、说教材从内容上讲,一部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奋斗史。

从____年鸦片战争到____年中华民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被列强欺凌压榨了100多年,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狼狈为奸,使中华民族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耻辱,许多仁人志士救亡图存。

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但都因其阶级的局限性以失败而告终。

____年,开天辟地,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科学的理论、英明的领导,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终于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俗语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为了实现创新素质培养目标,我采用了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这同时也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自己探索知识,发现规律,逐步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配以录像资料把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起到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

●三、说学生我所讲的这节课面对的是初二学生。

从人的认知规律看,他(她)们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易于接受,而对抽象的事物却较难理解,尤其历史这门学科本身就具有过去性的特点。

它既不能自然地重演,也不可能借助实验手段使它再现,更不可能去进行直接观察,因此让他(她)们去理解历史上错综复杂的史实概念,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成了教学中的难点所在,除此之外, 从学生年龄和生理特点上看,他们有好奇心,喜欢动手去做、动口去表达对事物的认识,这有利于课程的进行;现在的学生知识面较广,搜集信息的途径较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下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课)
教学设计
一、复习目标:
1.记住“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史实;
2.以四次侵华战争和三个重要条约为历史线索,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3.了解中国近代史上反抗侵略的史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复习重点:
1.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三个重要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三、复习过程:
导语: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上一节历史复习课。

PPT1 播放视频一
《战狼2》里冷锋为什么能凭一面中国国旗就顺利通过交战区?
导语:国旗代表的是中国,中国是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上是军事强国之一打仗的双方要想成为国家的主人,必须有中国的同意。

所以,冷锋能凭一面中国国旗就顺利通过交战区。

为什么把枪都扔了,只要一面中国国旗就足够了,不需要枪。

中国现在的国际地位令我们自豪!我们今天要复习的中国近代史,却是一段充满了
血泪与抗争的屈辱史。

PPT2 给同学们梳理一下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

PPT3 今
天一起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PPT4 复习目

找一名学生读一遍。

简单评述:遵循目标复习历史,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第一部分知识:列强的侵略
PPT5 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
找学生上黑板写:从四次侵华战争的起止时间,侵略国家等,下面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PPT6 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三大丧权辱国的条约。

学生翻课本复习。

PPT7--11 练

第二部分:中国人民的反抗:
PPT12 展示反抗图片PPT13 反抗侵略战争的分类
PPT14 反侵略民族英雄群体PPT15 反侵略民族英雄个体
PPT16--17 达标练习
PPT18 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PPT19 对应的答案
中国就是这样由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从中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PPT20 观看另一段视频。

《厉害了,我的国!》
从墨子号实验卫星,到拥有自主产权的大飞机…中国车、中国港、中国桥、中国路等各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充分展现了中国综合实力的快速提高!厉害了,我的国!
启示--- 清政府的腐朽落后是中国战败的根源,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必须努力发展经济,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才
有底气说: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PPT22--27 达标测试
PPT28 小结
感谢同学们的参与和倾听,希望同学们在复习历史的时候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最后祝同学中考一帆风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