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筑学会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规范
劲性型钢混凝土结构理论与设计方法

劲性型钢混凝土结构理论与设计方法作者:彭韶欢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年第09期该文简要地介绍了型钢泥凝土组合结构。
综合国内外有关资料总结了型钢泥凝土在国内外研究和应用以及设计方法,对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探讨。
型钢混凝土(SRC)结构是以型钢为钢骨并在型钢周围配置钢筋和浇筑混凝土的埋入式组合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在日本称之为钢骨混凝土结构(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称之为混凝土包钢结构(Steel Encased Concrete),在前苏联则称之为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
这类结构主要用来构成建筑物的梁和柱,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结构中,特别是应用于抗震设防地区的高层建筑结构中。
内含型钢可分为实腹式和空腹式两大类:实腹式型钢通常采用由钢板焊接拼制成或直接轧制而成的工字型、口字型、十字型截面。
空腹式型钢一般由缀板或缀条连接角钢或槽钢而成。
空腹式型钢由于制作简便、承载力大,以及良好的抗震性能,目前被广泛采用。
型钢混凝土结构在日本的应用和研究SRC结构在日本应用较早,应用极为广泛,相关研究和试验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20世纪20年代,日本在一些工程中开始采用SRC结构。
1930年以前,日本的SRC结构以钢骨为主要配筋,钢筋只是辅助性的。
从1930~1970年,日本的SRC结构以空腹式钢骨为主要形式;1970年以后,日本的SRC结构则以实腹式钢骨为主。
1964年以前SRC结构主要应用在6~10层的建筑物上,1964年以后开始应用到超高层建筑上。
根据统计:1981~1985年间,6层以上的建筑物中,采用SRC结构的栋数占总栋数的45.2%,采用SRC结构的栋数占总面积的62.8%。
截止到目前,SRC结构的工程应用日益广泛,它与钢结构、木结构、和RC结构并列为四大结构之一。
19世纪20年代,日本就开始做SRC结构的有关试验。
1928年齐田时太郎做了轴心受压柱试验,1929年槟田捻做了偏心受压柱试验,1932年内藤多仲做了梁柱节点试验,1937年棚桥做了梁的试验。
日本抗规9-1_3

第9章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时保有水平抗力与容许塑性率的计算(1) 在以前的抗震设计篇(平成2年2月)中,仅对单柱形式的钢筋混凝土桥墩规定了地震时保有水平抗力的校核法,本规范吸收了在此以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抗震性新的研究成果和见解,就以下几项重新进行评估。
①考虑了箍筋束缚效果的混凝土的应力强度——应变曲线的导入。
②考虑了塑性铰的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变形性能解析法的导入。
③与地震动的重复特性相符的容许塑性率的导入。
④考虑了尺寸效果、荷载正负交替作用影响的混凝土剪切抗力的评价法的导入。
⑤对单层刚架桥墩的地震时保有水平抗力及容许塑性率的计算方法的导入。
而且,在以前的抗震设计篇(平成2年2月)中,对壁式桥墩的横桥向,超静定的桥墩(刚架桥和刚架桥墩),桥墩墩身高度超过15m 的桥墩认为可省略地震时保有水平抗力的校核,这次的修改,这些当中除了刚架桥的结构形式之外都要求根据地震时保有水平抗力法进行抗震设计。
对于刚架桥,可引用9.8节规定的钢筋混凝土刚架桥墩地震时保有水平抗法,但桥墩间的固有周期特性有较大不同、地震时的行为复杂的情况下,最好在根据9.8节规定的地震时保有水平抗力法的静态解析之外,通过非线性动态解析校核抗震安全性。
⑵为了发挥钢筋混凝土桥墩充分的变形性能从抗震设计的观点出发,规定了有关所需钢筋的配筋的结构细节。
但是,这里规定的结构细节是以受地震时正负交替的重复变形、期待构件的塑性变形性能进行抗震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桥墩为对象而规定的。
解说⑴先前的抗震设计篇(平成2年2月),把钢筋混凝土的桥墩破坏形态判断为弯曲破坏与剪切破坏2种。
然而,这次的修改,考虑到荷载的正负交替作用的影响,由于能够计算剪切抗力,从而使弯曲损伤向剪切破坏过渡型的钢筋混凝土桥墩的选别成为可能。
因此,这里从9.3节计算的极限水平抗力和9.5节计算的剪切抗力的大小关系,分为弯曲破坏型、弯曲损伤向剪切破坏过渡型和剪切破坏型3种。
⑵根据对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正负交替载重实验结果,弯曲破坏型的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水平荷载——水平位移的关系曲线,一般可通过图-解9.2.1所示的完全弹塑性模型表示。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一、日本钢结构建筑的比例分析日本森林覆盖率高,日本民族自古就有喜爱木建筑的传统。
日本总务省每5年对全国的住宅情况进行统计,根据最新统计结果显示,从建筑构造方面来统计,2013年木造结构为3011万户,占整体住宅57.8%;独户住宅达到2860万户,占整体住宅的54.9%。
2014年住宅木结构统计中,可以计算出平均每栋住宅的面积为121平方米左右,基本属于独户住宅的范畴。
日本人之所以喜欢木结构独户式住宅,除传统习惯外,木结构房屋使用寿命长、建设周期短、节能、生态、环保、抗震等特点也是其受青睐的重要原因。
但为什么会认为日本是钢建筑先进国家呢?在日本大中城市中,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是另一道风景线,这些建筑以钢结构为主。
钢结构建筑是一个复杂的技术、设备、部品、材料有机结合体的集成产品,是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和必然产物。
由于日本特殊的地质条件,日本建筑钢结构及相关钢材的研发与生产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2013年日本非木造为2199万户,占比为42.2%,其中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为1766万户,占比为33.9%。
现代日本住宅,从结构上讲,木结构的占多数,但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等住宅占到非木结构的80.3%。
图一不同建筑结构施工面积为了分析包括住宅在内所有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所占比例,引用日本国土交通省的统计数字, 2013年日本新施工房屋总面积为14845.6万平方米,其中,钢结构(S)为5234.3万平方米,约占35.3%,钢筋混凝土结构(RC)为2967.5万平方米,约占20%:钢管混凝土结构(SRC)为346.5万平方米,约占2.3%:从图一可以分析得出1970后钢结构始终高于钢筋混凝土面积比例的结论。
表1 日本2014年施工的不同用途及结构建筑物统计数量(面积)如表1所示,2014年的统计中,2014年钢结构建筑为12.8万栋,占总数的21.7%,面积4922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36.7%。
日本建筑学会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规范结构设计说明

日本建筑学会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规范结构设计1章总则1条目的和适用范围1、针对混凝土建筑物的损伤控制性能,确定其实用性能而使用的,其中一部分条款可以确认结构的安全性。
2、本规范适用第3条件规定的混凝土结构,以及第3条砼及第4条规定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结构计算。
根据特别的调查研究,能够确认与本规范具有效力的构造性能的情况下,可以把本规范的一部分要求降低。
2条计量2章材料以及容许应力3条砼的种类、品质材料由以下确定:1、砼的种类和品质(1)按照本学会《建筑工程标准形式书同解说JASS5钢筋混凝土工程》(按JASS5)本学会根据JASS5而定(2)砼的配合比制造、运输、浇筑、支模以及质量管理根据JASS5而定4条 钢筋的质量、形状、尺寸除特殊情况外,根据JISG3112《钢筋砼用钢的规格》决定,圆钢直径d<19mm.异形钢<d41,另外根据JISG3551《焊接钢丝网及异形钢筋网格》规定,钢丝网、钢丝直径d>6mm 可以使用。
5条 材料系数钢筋和砼一般按表5.1采用注:r :空气中干燥情况下混凝土的单位体积重量(KN/3mm ),特别是没有进行调查的情况下,按表7.1中数值减去1.0计算。
6条 容许应力砼及钢筋的容许应力按表6.1、6.2、6.3确定 表6.1混凝土强度容许值(N/2mm )注:c F 指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标准值表6.2 钢筋容许应力(N/ 2mm )**仅限于板的受拉钢筋表6.3钢筋混凝土对应的容许应力值(N/2mm )上的混凝土时所对应的钢筋。
2)c F 指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标准值3)异形钢筋到异形钢筋的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小于1.5倍直径以下,容许粘结应力值在此表中的数值上乘以{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1.5倍)}3章 荷载及应力变形的计算7条 荷载以及外来组合1、结构计算的荷载与外力以及组合根据《建筑基准法》以及建设部公告,国土交通部公告或者本学会的《建筑荷载指南同解说》、《建筑物基础结构设计指南》当中规定的实施。
最新钢结构相关规范

最新钢结构相关规范(截止2006年12月)学钢结构先要了解相关规范、规程,走出的一步很重要哦。
最新钢结构相关规范一般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 (GBJ 17-88)《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87)《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 135-90)《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77:96)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程》(DG/TJ 08-008-2000 J10041-2000)上海规范《钢结构制作工艺规程》(DBJ 08-216-95)上海规范《海上固定平台入级与建造规范》(钢结构部分)中国船舶检验局《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CECS31:91)连接规范《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91)《高强度螺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焊接设计规范》(JB/ZZ 5-86) 中国机械委重型机械局企业标准高层规范《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98)《地震区高层钢结构房屋设计规定》《高层钢结构设计暂行规定》(DBJ 08-32-92)上海规范轻钢规范《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98)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轻型钢结构设计规程》(DBJ 08-68-97) 上海规范网架规范《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定》(JGJ 7-91)《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 78-91)《压型钢板拱壳结构技术规程》钢-砼组合结构规范《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DL/T 5085-1999)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YB 9238-92) 《战时军港抢修早强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GJB)解放军总后勤部《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冶金工业部国内3个钢管混凝土规范:《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火力发电厂主厂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暂行规定》(DJGJ99-91)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CJ01-89)国家建材工业局材料规范:《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 700-79)《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GB 1591-79)《桥梁用碳素钢及普通低合金钢钢板技术条件》(YB 168-70)《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GB 979-87)《普通碳素钢锚螺用热轧圆钢技术条件》(GB 715-65)《碳钢焊条的药皮类型和焊接电源》(GB 5117-85)《低合金钢焊条的药皮类型和焊接电源》(GB 5118-85)《焊接用钢丝》(GB 1300-77)《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形式与尺寸》(GB 1228-84)《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母形式与尺寸》(GB 1229-84)《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形式与尺寸》(GB 1230-84)《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头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 1231-84)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形式及尺寸》(GB 3632-83)《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 3633-83)《手工电弧焊基本形式与尺寸》(GB 985-80)《埋弧焊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 986-8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90)实验规范《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 22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 223)《金属拉伸实验方法》(GB 228)《金属弯曲实验方法》(GB 232)《金属夏比(V型缺口)冲击实验方法》(GB 2106)《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实验取样规定》(GB 2975)《金属低温夏比冲击实验方法》(GB 4159)《金属拉伸实验取样》(GB 6397)周边规范《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J08-9-92)上海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91)《建筑基坑技术规范》(YB 9258-97)《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97)《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44-90)《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工程结构可靠度计统一标准》(GB50153-92)《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8-92)国外钢结构相关规范《Load and resistance Factor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Structural Steel Buildings》AISC-LRFD93美国钢结构学会 1993《Specification for the Design of Cold-Formed Steel Structural Members》美国钢铁学会AISI 1996《钢结构焊接规范》美国焊接学会 1979美国的三个典型法规(85%的州和地方政府采用或以此为条款仿制):1,《基本建筑法规》(Basic Building Code-BBC) 国际建筑公务员委员会和法规管理机构(BOCA)颁发2,《标准建筑法规》(Standard Building Code-SBC) 国际南方建筑法规委员会颁发3,《统一建筑法规》(Uniform Building Code-UBC)国际建筑公务员委员会颁发《Working Draft.Steel structures.materials and design》 ISO/TC167/SC1-N219 1989《钢混组合梁设计与施工规范》德国规范学会, 郑州工学院译 1983《钢骨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标准》日本建筑学会 1987,06《钢构造限界状态设计指针》 AIJ98 日本建筑学会 1998《钢结构塑性设计规范》日本建筑学会《钢管构造设计施工指针》日本建筑学会 1990《高强螺栓结合设计与施工指南》日本建筑学会 1983《日本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条例》1981《结构构件焊接加固指南》前苏联 1979加拿大国家建筑法规(National Building Code-NBC1990)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标准(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Standards-ASCE 7-95)欧洲钢结构规范EC3 <Common Unified Rules For Steel Structure>英国钢结构规范 BS5950-1990德国钢结构规范 DIN18800-ii。
日本修正惯用法计算解读

1.1.1 结构荷载计算1.1.1.1 荷载分类在进行结构设计计算之前,首先考虑结构所受的荷载,一般来说作用在隧道上的荷载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以及偶然荷载。
各种荷载的详细分类见于下表:续表5-41.1.1.2 截面计算参数在进行荷载计算时,首先应确定断面各个部分的几何参数,根据以上设计将计算荷载所用到的管片截面计算参数(一次衬砌)归纳入下:混凝土强度等级:C50混凝土弹性模量:1035.5 3.5510E GPa Pa ==? 管片截面面积:232.547A m = 管片单位长度截面惯性矩:3323110.7 2.858101212I t m -=???抗弯刚度有效系数:0.8h =弯矩增大率:0.3x=1.1.1.3 计算简图盾构隧道荷载计算的通用简图详见图5-7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图中所表示的是水土分算时的计算简图,而水土合算时只需将土压、水压一并考虑。
水土合算时,在地下水位以上采用土的天然重度,在地下水位以下时采用土的饱和重度。
考虑到本隧道所埋设的地层基本都在粉质黏土层中,故本设计大多采用水土合算的方法,又由于土层基本都在水平面之下,所以基本采用土的饱和重度进行计算。
详细的计算过程以及计算结果见下文。
上覆荷载水土分离算法图5-7 盾构隧道荷载计算通用简图1.1.1.4 一般荷载计算本设计荷载计算时,根据工程条件,选取3个最为不利的控制断面进行计算垂直土压力、侧向土压力、水压力、侧向地层地层、竖向地层反力以及结构自重等一般荷载。
这三个控制断面分别为:水深最大位置、埋深最大位置、覆盖层最大位置。
(1) 水深最大断面:图5-8 最大水深截面计算简图① 垂直土压力选取最大水深处隧道截面为计算截面。
该截面位置的隧道修筑在粉质黏土层中,该地层土为硬塑状态,局部软塑,粉质含量较高,具有水平层理或页理,部分段夹薄层粉细砂或砂团块,局部夹少量贝壳碎屑,厚度22.7m ,在粉质黏土层上有厚度达6.3m 的一层细砂层。
钢骨混凝土 本科

型钢混凝土结构现有的计算理论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三种类型: ㈠ 英国及欧洲规范的计算理论基于钢结构的计算方法, 考虑混凝土的加强作用,在试验的基础上对试验曲线进 行修正。 ㈡ 美国的ACI规范以及前苏联的计算理论则是基于钢筋 混凝土结构的计算方法,认为钢骨与混凝土是完全共同 工作的,而试验表明在少数情况下这种计算方法是偏于 不安全的。 ㈢ 日本的计算理论则是建立在叠加理论基础上的,不考 虑钢骨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认为钢骨混凝土结构的承 载能力是型钢和钢筋混凝土两者承载能力的叠加,这种 计算方法相对简单但偏于保守。
早期的型钢混凝土外包混凝土主要是作为钢 构件的保护层。
5
型钢混凝土构件分类
型钢混凝土构件根据采用的部位主要分为梁、柱 及剪力墙三种,梁、柱截面形状如图所示。
6
型钢混凝土构件根据型钢分为实腹式和空腹式 两种,截面形状如图所示。格构式型钢混凝土结构 受力性能较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差。
7
8
9
2.型钢混凝土的基本特点
6)考虑外包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不考虑型钢的屈曲。
31
7)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刚度计算按下列公式计算。
EI EcIc EaIa EA Ec Ac Ea Aa G A Gc Ac G a Aa
32
型钢混凝土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计算公式
b
xb h0
1
c
fy fa
20.003Es
c一般取0.8
3
一、型钢混凝土结构概述
1.型钢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及应用历史 2.型钢混凝土的基本优缺点 3.型钢砼构件的计算基本原则
4
1.型钢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及应用历史
型钢混凝土定义
在型钢周围配置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后,使型 钢部分与钢筋混凝土部分成为一体,这种组合构 件称之为型钢混凝土构件,又称SRC构件。采用 型钢混凝土构件的结构成为钢骨混凝土结构。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精.选)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一、日本钢结构建筑的比例分析日本森林覆盖率高,日本民族自古就有喜爱木建筑的传统。
日本总务省每5年对全国的住宅情况进行统计,根据最新统计结果显示,从建筑构造方面来统计,2013年木造结构为3011万户,占整体住宅57.8%;独户住宅达到2860万户,占整体住宅的54.9%。
2014年住宅木结构统计中,可以计算出平均每栋住宅的面积为121平方米左右,基本属于独户住宅的范畴。
日本人之所以喜欢木结构独户式住宅,除传统习惯外,木结构房屋使用寿命长、建设周期短、节能、生态、环保、抗震等特点也是其受青睐的重要原因。
但为什么会认为日本是钢建筑先进国家呢?在日本大中城市中,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是另一道风景线,这些建筑以钢结构为主。
钢结构建筑是一个复杂的技术、设备、部品、材料有机结合体的集成产品,是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和必然产物。
由于日本特殊的地质条件,日本建筑钢结构及相关钢材的研发与生产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2013年日本非木造为2199万户,占比为42.2%,其中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为1766万户,占比为33.9%。
现代日本住宅,从结构上讲,木结构的占多数,但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等住宅占到非木结构的80.3%。
图一不同建筑结构施工面积为了分析包括住宅在内所有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所占比例,引用日本国土交通省的统计数字, 2013年日本新施工房屋总面积为14845.6万平方米,其中,钢结构(S)为5234.3万平方米,约占35.3%,钢筋混凝土结构(RC)为2967.5万平方米,约占20%:钢管混凝土结构(SRC)为346.5万平方米,约占2.3%:从图一可以分析得出1970后钢结构始终高于钢筋混凝土面积比例的结论。
表1 日本2014年施工的不同用途及结构建筑物统计数量(面积)如表1所示,2014年的统计中,2014年钢结构建筑为12.8万栋,占总数的21.7%,面积4922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36.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规范 (2)1章总则 (2)1条目的和适用范围 (2)2条计量 (2)2章材料以及容许应力 (2)3条砼的种类、品质材料由以下确定: (2)4条钢筋的质量、形状、尺寸 (3)5条材料系数 (3)6条容许应力 (3)3章荷载及应力变形的计算 (4)7条荷载以及外来组合 (4)8条结构计算的基本要求 (5)9条骨架的分析 (6)10条板的分析 (7)11条平板结构 (9)4章构件计算 (10)12条关于弯曲构件截面计算的基本假定: (10)13条梁的弯曲所对应的截面计算 (11)14条针对柱的轴向力和弯曲的截面计算 (12)15条梁、柱以及梁柱结合部的剪切计算 (13)16条粘结及焊接 (18)17条固定 (22)18条楼板的计算 (25)19条墙构件的计算 (26)20条基础 (35)21条钢筋保护层厚度 (36)22条特殊的应力所对应的结构构件的加固 (36)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规范解说 (37)第一章总则 (37)1条目的与适用范围 (37)第二章材料及容许应力 (40)6条容许应力 (40)第三章荷载及应力和变形计算 (45)7条荷载和外力及其组合 (45)8条结构分析基本事项 (47)第四章材料的计算 (48)12条弯曲构件断面计算的基本假设 (48)13条梁弯曲的断面计算 (48)14条柱的轴向力和弯曲的断面计算 (49)日本建筑学会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规范1章总则1条目的和适用范围1、针对混凝土建筑物的损伤控制性能,确定其实用性能而使用的,其中一部分条款可以确认结构的安全性。
2、本规范适用第3条件规定的混凝土结构,以及第3条砼及第4条规定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结构计算。
根据特别的调查研究,能够确认与本规范具有效力的构造性能的情况下,可以把本规范的一部分要求降低。
2条计量2章材料以及容许应力3条砼的种类、品质材料由以下确定:1、砼的种类和品质(1)按照本学会《建筑工程标准形式书同解说JASS5钢筋混凝土工程》(按JASS5)本学会根据JASS5而定(2)砼的配合比制造、运输、浇筑、支模以及质量管理根据JASS5而定4条 钢筋的质量、形状、尺寸除特殊情况外,根据JISG3112《钢筋砼用钢的规格》决定,圆钢直径d<19mm.异形钢<d41,另外根据JISG3551《焊接钢丝网及异形钢筋网格》规定,钢丝网、钢丝直径d>6mm 可以使用。
5条 材料系数钢筋和砼一般按表5.1采用注:r :空气中干燥情况下混凝土的单位体积重量(KN/3mm ),特别是没有进行调查的情况下,按表7.1中数值减去1.0计算。
6条 容许应力砼及钢筋的容许应力按表6.1、6.2、6.3确定表6.1混凝土强度容许值(N/2mm )注:c F 指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标准值表6.2 钢筋容许应力(N/ 2mm )**仅限于板的受拉钢筋 表6.3钢筋混凝土对应的容许应力值(N/2mm )上的混凝土时所对应的钢筋。
2)c F 指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标准值3)异形钢筋到异形钢筋的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小于1.5倍直径以下,容许粘结应力值在此表中的数值上乘以{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1.5倍)}3章 荷载及应力变形的计算7条 荷载以及外来组合1、结构计算的荷载与外力以及组合根据《建筑基准法》以及建设部公告,国土交通部公告或者本学会的《建筑荷载指南同解说》、《建筑物基础结构设计指南》当中规定的实施。
2、钢筋的重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若无特别的要求,研究按表7.1确定8条 结构计算的基本要求1、构的整体及部分的应力和变形根据下述假定计算: (1)应力和应变计算一般情况下,在弹性刚性基础计算下,一般根据弹性刚性假设计算,但是考虑分析目的和各个构件的水平应力相对应的砼开裂影响,使刚度降低。
材料的弹性模量按表5.1采用,但是考虑长期荷载作用产生的徐变的影响,不按此规定考虑。
2、柱和梁的刚度规定(1)弯曲变形、剪切变形及轴向变形所对应的强度时,截面面积及截面惯性矩按全截面计算,这些计算如果无法忽略钢筋,则适当考虑钢筋的影响。
(2)(梁上的板,板上的梁)与墙连接的柱等的T 型截面的构件其弯曲变形所对应的板的有效宽度。
腹板的宽度应叠加上两侧或单侧板部上共同工作部分的宽度。
板部共同工作部分的宽度按8.1式或8.2式确定。
a 0.5,(0.50.6)a ab a l l<=- a 0.50.1a b l l≥=时, (8.1) 00a 0.5,(0.50.3)a ab al l <=- 00a 10.2ab l l ≥=时, (8.2) 两端刚接或连续梁按8.1式,简支梁按8.2式图8.1 T 型截面构件的有效宽度(3)构件的变形原则上是根据弯矩和剪力产生的变形,必要条件下考虑轴向力的变形,这种情况下,为了简化应力计算,长细比很大的构件剪力应变可以忽略。
(4)构件由于局部开裂造成刚度下降的影响无法忽略,应设定适当的恢复力模型进行非线性分析,计算各部分应力和变形。
3、墙的刚度确定,虑抗震墙或墙形状的构件其弯曲变形、剪切变形和轴向变形的同时,根据分析的目的及水平应力不同,这些变形的所对应的弹性刚度适当降低。
9条骨架的分析1、板传递到梁上的垂直荷载,应根据板上荷载的分布及板周边条件确定,长方形板的分布荷载,应从梁的两端以及与梁平行的直线所对应的T型或 型所对应的荷载。
2、结构中骨墙体的重量,可视为直接由柱传递,但是基础梁和基础板(桩基的情况下为柱帽及桩),根据视墙体的开口情况以及是否有结构缝,另外梁要适当考虑梁的支撑情况。
3、所受荷载除了计算满荷载外,应根据需要考虑实际荷载的影响。
4、刚接于主梁上的次梁,其弯矩应根据需求考虑主梁的扭转抵抗所产生的束缚,并按连续梁计算。
5、结构建模应根据下述进行(1)梁柱建模梁柱根据8.2所示的刚度进行换算,但是要适当考虑一下内容:1)刚性域对于梁柱结合和牛腿部位、开口下部和开口两边的墙壁,对应其它相连接构件部分的应力所产生的影响,要适当考虑构件的适宜的刚性域和线性变截面材料所组成的构件,但是此影响小的情况下,将此影响忽视的情况下,计算的应力适当增加的方法也认可。
2)结合部的考虑梁柱结合部建模时,将此部分作为刚性域假设部分或仅考虑剪切变形,此两种方法均可。
3)对于特殊结构骨架,要考虑所产生的应力变形,建立适当的变形。
(2)抗震墙的建模抗震墙根据8.(3)中所示的刚性刚度进行模型变换并进行结构分析,这种情况下根据要求,基础的扭转影响适当考虑到模型中去。
6、承受地震力的结构分析由承受地震作用的梁柱以及抗震墙所组成的结构,其应力应变分析可根据下述进行:(1)水平地震作用,一般情况下,根据结构两方向互相交叉的直交方向互相作用而计算,但建筑物的平面是特殊形状的情况下,根据要求考虑地震作用特别不利的方向计算。
(2)水平地震作用按集中作用于楼板上考虑,层间作用力影响大的情况下,应另外计算其影响。
(3)一般情况下,楼板在水平面内按刚性假定,特别是不能按刚性假定的情况下,考虑楼板的变形进行计算或者考虑其影响进行适当修正(4)各层的水平了作用中心和对应层的刚度中心(刚心)原则上要一致,但是两者不一致时,由此产生的扭转影响不能忽略的情况下,要适当考虑其影响(5)对应直交梁抗震墙轴向变形约束的情况下,扭转影响不能忽略的情况下,要适当考虑其影响(6)建筑结构凸出的部分如悬臂板等,要适当考虑地震的竖向力的影响(7)轴向或水平变形大的情况下,要适当考虑p-∆效应的影响7、适当考虑混凝土的开裂所引起的刚度劣化影响的结构分析对于超过构件开裂强度的应力的构件,在进行结构分析时,建议使用适当考虑裂缝开裂所产生的刚度劣化情况下的构件的力和变形关系,并据此进行逐步分析。
10条板的分析1、长方形板的玩具和剪力应根据周围的固定情况按弹性理论求解2、能视为周边固定的长方形板,当其承受分布荷载时,根据公式10.1、10.2按两个方向弯矩计算(参考图10.1)图10.1短边x 方向的弯矩(取单位宽度计算)两端最大负弯矩 21112x x x M l ω=- (10.1) 跨中最大正弯矩22118x x x M l ω=长边y 方向弯矩如式10.2 两端最大负弯矩21124y x M l ω=-( 10.2) 跨中最大正弯矩22136y x M l ω=x l :短边有效宽度y l :长边有效宽度 ω:单位面积上的全部荷载444y x x y l l l ωω=+但是有效跨度是指所支撑构件之间的净跨,从周边宽度/4x l 的部分(图10.1B 部分)在10.1、10.2中,按照与周边平行方向的x y M M 、值的一般考虑。
11条 平板结构1、 本条例适用于无梁板和和柱直接一体化的结构,其中第5条(3)项中所示的柱顶或者是设置了柱顶和支撑板的情况,称之为B 结构(图11.2设置了柱顶无承托,为A 结构;图11.3柱顶有承托,为B 结构),在有详细计算或特别试验进行的结构安全性能能够确认的情况下,本条例的一部分内容可以不按本条例内容执行。
2、垂直荷载的计算按以下假定:(1)A 、B 结构按相互交叉的两个梁换算,与其各个方向上的柱子共同构成的骨架,可以按两个方向换算的梁柱骨架考虑。
(2)换算的梁柱骨架其各个方向的全部荷载,计算时按各个方向承担的荷载考虑,换算梁柱骨架中的梁,其跨长为x y l l 、,其截面的宽度为y l 、x l 以及高度t ,关于恒载计算除了根据墙荷载情况下计算外,根据要求考虑部分荷载的影响。
(3)换算梁柱挂架的弯矩在板内的分配,按照板面上L/2(L :计算的柱跨度长),板面宽度的柱之间的部分(图11.1当中的ABDC 部分)以及和L/4宽度部分(图11.1中ABFE 和CDHG ),其所有数字按图11.1采用,跟支持不平行的外侧柱,其单位宽度的弯矩按一般柱的1/2考虑,相邻部分柱间距离的单位宽度上的弯矩,按一般柱间宽度的3/4取值,另外,柱顶周围的剪力分布可按相同考虑,见图11.1图11.13、水平力的计算可按以下假设计算:(1) 与前项相同,按换算成两方向的梁柱骨架进行。
(2) 换算的梁柱骨架,荷载按各自方向分布负担进行计算,此换算骨架的梁,其跨长按x y l l 、,其截面宽度(3/4)y l ,(3/4)x l 以及(t )考虑。
(3) 换算梁柱骨架柱列带(y l /2及x l /2),柱列带0.7,柱间带(y l /2宽度及x l /2)按0.3的比例进行。
4、B 构造、A 构造按柱顶周围不产生剪切破坏(冲击破坏)而进行设计。
5、除前述各项以外,B 结构、A 结构按下面的(1)~(3)进行(1) 板厚t 150mm,对应屋面板可以不受此约束,但是按18条第5项的构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