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合集下载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发生于胆囊与肝脏之间的胆囊管。

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主要手术方式,然而术后并发症不可避免。

本文将就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进行诊断与治疗的介绍。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术后感染、肝功能异常、胆漏、出血和淤血等。

术后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感染可发生在手术切口、肺部以及胆道等部位。

临床上,对于可能出现感染的患者应当及早进行抗生素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防止感染的扩散和恶化。

肝功能异常也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由于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后,肝脏功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升高、肝酶异常等症状。

术后应当定期检测肝功能指标,并及时进行相关的治疗以保护肝脏功能。

胆漏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胆漏是指胆汁从胆管系统中泄漏出来,通常发生在手术切口处。

临床上,对于出现胆漏的患者应当及时行胆管引流术,以避免胆汁蓄积引发感染或胆囊炎等并发症。

如果情况允许,还可以考虑进行内镜下胆道支架植入术,以有效阻止胆汁的泄漏。

术后出血和淤血也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出血和淤血可能发生在手术切口处或者肝血管系统中,临床上,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情况,一旦发现出血和淤血的迹象,应当及时行介入治疗,以防止出血和淤血引发严重的后果。

对于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首先需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当对术后患者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任何可能的并发症,应当及时进行相关的检查和处理,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护患者的生命。

术后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相关的复查,以监测并发症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治疗。

对于术后的患者来说,术后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应当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

肝门部胆管癌

肝门部胆管癌

肝门部胆管癌张继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肝胆外科(广州,510070)肝门部胆管癌又称高位胆管癌、Klastin瘤,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肝外胆管癌(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

由于其病变解剖部位特殊,进展快,容易侵犯肝动脉和门静脉,临床治疗困难,远期疗效不佳,是早年肝胆外科医生的拦路虎。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和手术技术的进步与完善,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临床检出率明显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术后生存率均有显著改善。

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是我科的技术强项之一,现简单介绍如下。

一、临床表现肝门部胆管癌早期无特殊临床表现,常见临床表现以无痛性梗阻性黄疸为主要表现,呈进行性加重,可伴有上腹隐痛、纳差、乏力等症状,同时可出现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相应症状如皮肤瘙痒、尿黄、大便呈白色或颜色变浅,晚期出现消瘦、衰竭等恶液质变现。

二、临床分型目前肝胆外科学界广泛采用是分型是Bismuth 分型:Ⅰ型肿瘤位于肝总管分叉处,左右肝管之间相通;Ⅱ型肿瘤占据左右肝管汇合部,两者之间无通道;Ⅲ型肿瘤侵犯一侧肝管,累及右肝管者为Ⅲa型,累及左肝管者为Ⅲb型;Ⅳ型肿瘤双侧肝管均受累。

三、转移途径肝门部胆管癌的转移途径有局部浸润、血管侵犯、淋巴转移、神经侵犯、腹膜腔种植5种形式。

其中神经侵犯和向周围纤维组织侵犯可以认为是胆管癌转移的重要特点,也是难以根治和高复发率的首要原因。

大多数病例肝门胆管癌早期临床表现隐匿,肿瘤多呈浸润性、跳跃性生长,常会累及神经束膜、侵犯血管及肝脏组织、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甚不理想。

四、分期系统1、美国癌症联合会肝外胆管癌分期系统Tis原位癌T1:组织学上肿瘤局限在胆管;T2:肿瘤肿瘤侵犯超过胆管壁;T3:肿瘤侵犯肝脏、胆囊、胰腺或单侧门静脉分支或单侧肝动脉分支;T4:肿瘤侵犯下列任何部位:门静脉主干、肝总动脉或其它临近组织(结肠、胃、十二指肠、腹壁)。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护理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护理
· 526 ·
护 士 进 修 杂 志 2010年 3月 第 25卷 第 6期 · 专 科 护 理 ·
肝 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 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护理
郑 芹 方 肝 胆 外科 医 院肝 外 二 科 ,上 海 200438)
摘 要 目的 探 讨肝 门部 胆 管 癌 根 治 性 切 除 术 后严 重 并 发 症 的预 防 与 护理 ,促 进 术 后康 复 ,减 少术 后 病 死 率 方 法 对 我科 1999年 以来 72例 肝 门部 胆 管 癌 根 治性 切 除 术 后 患 者 严 重 并 发 症 的 预 防 与 护 理 进 行 回顾 性 研 究 。 结 果 发 生 25例 严 重 并 发症 。结 论 加 强 对 肝 门部 胆管 癌 根 治 性 切 除 术 后 患 者 的监 测 ,正 确 对 症 治 疗 ,采 取 有 效 的 护 理 措 施 是 预 防 和减 少 术 后 并 发 症 的 关 键 。
护 士 进 修 杂 志 2010年 3月 第 25卷 第 6期
· 527 ·
出 血 者 应 行 手 术 治 疗 。 2.2 肝功 能衰竭 本组 发 生 4例 。肝 功 能衰 竭 也 是 导致 肝 门部胆 管癌 术后 死亡 的 主要原 因 。原 因分 析 :肝 门部胆 管癌 本身 均有 不 同程度 的梗 阻性 黄疸 , 并 进一 步损 害肝 功能 ,常合 并低 蛋 白血症 ,前 白蛋 白 低 下 ,加之 伴 随 肝脏 切 除 的 创 伤 、出血 、应激 、麻 醉 、 肝 门阻 断等 因素 ,术 后 可 出现 急 性 或 慢 性 肝 功能 衰 竭 。护理 措施 :(I)术后 密切 观察 病人 的神 经精 神变 化 ,如病人 出现烦 躁 不 安 、谵 妄 、昏睡 等 肝性 脑 病 先 兆 ,或 出现 黄疸 且逐 渐加 深 、肝 功 能各项 指标 不见 好 转 ,应考 虑肝 功能衰 竭 ;(2)术 后持 续 吸氧 2~3 d,流 量 为 3~5 L/rain,以提 高 血 氧浓 度 ,增 加肝 细 胞 的 供 氧 量 ,以利于 肝细 胞 的再 生 和修 复 ;(3)继 续 加 强 保肝 治疗 。每 日输入 静滴 极化 液 、谷 胱 甘肽 、甘利 欣 和维 生素 ,同 时 给 予 足 量 维 生 素 K、维 生 素 B和 维 生素 C等 。病 情较 重 时 给 予 白蛋 白、血 浆 支持 。慎 用 镇静 剂 、安眠药 及 对 肝脏 有 损 害 的药 物 ;(4)准 确 记 录 24 h尿 量 ,有 肝 性 脑病 先 兆 表 现者 ,应 注 意 血 氨 的测定 ,及 时采 取抢 救措 施 ;(5)保 持 大便通 畅 ,避 免 便秘 。对 术后 3 d仍 未 排 便 者 ,应 给予 乳 果 糖 15 ml口服 或开塞 露 40 ml纳 肛 ,必 要 时 给米 醋 稀 释 液 灌 肠通便 j。 2.3 肾功 能衰竭 本 组 发 生 I例 。术 后 肾功 能 衰 竭 病死 率很 高 。原 因分析 :虽然 对其 机制 仍不 清楚 , 但 肾脏低 灌 注是 肾功 能损 害的基 础 已得 到公认 。其 诱 因很 多 ,包 括术 前 血 容 量 不 足 、术 中出血 、术 中 血 压 大 幅度波 动等 。此 外 ,内毒 素血症 、氧 自由基 及 细 胞 因子 、内皮 素和 一 氧 化 氮等 直 接 的毒 性 作用 以及 再 灌注损 伤也 是 造成 肾功 能 衰 竭 的 一 些 主要 原 因 。 护 理措施 :(1)严 密 观察 神 志 及 生 命 体 征 ,随 时 观察 尿 量及尿 色 的变 化 ,经 常 巡 视病 房 ,倾 听患 者 主 诉 , 发 现异 常及 时报告 医生 ,并 积 极 配 合 抢救 治疗 ;(2) 术 后短期 内迅速 纠 正水 电解 质 及 体 液 的平 衡 紊 乱 , 纠 正酸碱 失衡 ,改 善 患者 的营 养 状 况 ;(3)术 中 确保 血 压平稳 ,可 使用 小剂 量多 巴胺 或凯 时 、速 尿提 高 肾 脏 的血 流灌 注 ;(4)术 后 动 态 监 测 肾 功 能变 化 ,严 重 者 行血透 治疗 。 2.4 胆漏 本组 发 生 2例 。术 后 胆 漏 主 要 发 生 于 肝 创面 和胆肠 吻合 口处 。表 现为 发热 、腹 痛 、腹 腔 引 流 管流 出胆 汁样 液 或 腹 部 切 口处 有 胆 汁 样 液 体 渗 出 。原 因分析 :与手 术 切面胆 管 条件 、胆肠 吻合 具体 操作 细节 、术后 营养 状 况 及 组 织 愈 合情 况 有 关 。护 理措 施 :(1)术 后应 密 切 观 察 腹 部 生命 体 征 的变 化 , 注 意有无 腹膜 刺 激症 。一 旦 发 生 胆 汁性 腹 膜 炎 ,及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移。
2 诊 断
2 . 2 . 2 C A5 0 : 是一 种广谱 的肿 瘤标 志物 , 单 独测定 C A5 0
对 HC的 诊 断 意 义 较 小 , 临 床 上 一 般 作 为 观 察 HC 转 移 及 复 发 的参 考 指 标 。 2 . 2 . 3 C A1 9 — 9 : 当血 清 C A 1 9 — 9 >1 0 0 U/ I 时 ,其 诊 断 HC
犯。
态, 直接 显示并 明确肿瘤 的部位 , 肿瘤 累及肝管 的范 围, 肿 瘤 与肝 管 汇合 部 的关 系 。但 作 为 一 种 有 创 性 检 查 ,加 之 梗
阻 患 者胆 管 内 压 高 、 自身 凝 血 机 制 不 良 、 免疫 力低下 等 , 可 引起 胆瘘 、 出血 、 胆 道感 染 等 并 发 症 , 目前 应 用 日渐 减 少 。
的敏 感 性 和特 异 性 分 别 为 7 5 . 0 和 8 0 . 0 / " o l 8 ] ,此 外 不 可 切
2 . 1 影 像 学 检 查
2 . 1 . 1 B超 : 以无 创伤 、 可 重复 、 简单、 经 济 而 成 为 首 选 检 查 方 法 。肝 门部 胆 管 癌 的 B超 典 型 表 现 是 : ① 肝 内胆 管 扩 张, 肝 门 处 扩 张 以远 的 左 右 肝 管 截 断 ,并 可 发 现 中 等 或 低 团块 回声 的 团状 影 , 胆囊空虚 ; ② 胆 总管 不 扩 张 ,胰 头 无 肿 大 ;③ 可 明 确 肿 瘤 与 其 临 近 血 管 ( 门静 脉 和 肝动 脉 ) 的 关 系 ,以 及 有 无 癌 栓 , 对 术 前 判 断 肝 门部 胆 管 癌 根 治 性 切 除 有 较 大帮 助 。不 足 之 处 在 于 常规 检 查 易 受 肥 胖 、 肠道 气体 、

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2024PPT

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2024PPT

患者恢复情况的观察
术后恢复情况分析
通过长期跟踪研究,腹腔镜肝门部 胆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 。
术后并发症处理
对于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患 者,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是关键,早 期发现和处理可有效避免病情恶化 。
术后生活质量评估
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不仅提 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也显著改善了 患者的生活质量。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可能 会出现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医生应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止 血、抗感染等,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
处理合并症问题
1
淋巴结清扫的指征
对于有淋巴结转移可能的患者,应进行淋巴结清扫。
2
淋巴结清扫的步骤
清扫淋巴结时,需将胆管旁及肝十二指肠韧带上的淋巴结一并清除。
血管切除重建的风险与挑战
腹腔镜下血管切除重建手术风险较高 ,可能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 率,需要经验丰富的手术团队进行操 作。
肝尾状叶的处理方式
肝尾状叶的解剖关系
肝尾状叶与肝门部胆管癌的解剖结 构关系紧密,因此需在手术中仔细 处理。
肝尾状叶的处理难点
由于肝尾状叶的位置较深,血供丰 富,其切除是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 根治术中的技术难点之一。
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01 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会影响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
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作用
02 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关心,能有效地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03 通过积极的心理疏导,可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手术效果及未来展望
短期效果的评估
腹腔镜手术的短期效果
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是一种比较罕见但危险的肿瘤,常常发生在肝门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目前,根治性切除术是肝门部胆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然而手术后的并发症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从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两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1. 术后出血:术后出血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患者术后突然出现腹部疼痛、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等症状,应该高度怀疑为术后出血。

此时应该及时进行复查CT或者超声检查,确定出血的位置和程度,然后积极采取手术或者介入治疗。

2. 肝功能衰竭:由于肝门部胆管癌紧邻肝脏,并且手术过程中需要切除部分肝脏组织,因此术后肝功能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临床上如患者出现恶心、食欲下降、黄疸等症状,应该考虑到肝功能衰竭的可能性。

此时可以通过血清生化指标、胆汁排泄功能检测等方法进行确诊,然后积极进行肝功能支持治疗。

3. 胆漏和胆瘘:术后胆管狭窄和胆管残端漏、胆瘘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患者出现持续性腹痛、腹部压痛、发热、黄疸等症状时应该高度怀疑胆漏和胆瘘的可能性。

诊断时可以通过CT、MRCP等影像学检查、ERCP或PTCD等介入治疗方式进行确诊和治疗。

4. 肝门部淋巴结转移: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门部淋巴结转移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并发症。

患者特别是术后一段时间内出现腹部肿块、体重减轻、贫血等症状时应该及时行CT、PET-CT等检查,以明确有无淋巴结转移,然后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 术后出血的治疗:对于术后出血,首先应该迅速进行止血治疗,包括输注凝血因子、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等,保持患者血容量的稳定。

对于较大出血而不能自行止血的患者,还可以考虑行介入治疗或者再次手术。

2. 肝功能衰竭的治疗:肝功能衰竭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肝功能的支持治疗。

对症治疗包括利尿、抗感染、营养支持等,而肝功能的支持治疗则可以通过血浆置换、生物反应调节药物等方式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肝门胆管癌病人手术后发烧怎么回事

肝门胆管癌病人手术后发烧怎么回事

肝门胆管癌属于胆管癌,不属于肝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肝门胆管癌起病隐匿,早期不易发现,很多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

目前,对肝门胆管癌的治疗多以手术为主,其能直接切除病灶,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由于对机体创伤性较大,患者在术后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发烧,一些患者甚至一直发烧,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是死亡的威胁,那么,肝门胆管癌病人手术后发烧怎么回事呢?发烧,即医学上所说的发热,其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发烧的经历,相信大家都能知道发烧带来的痛苦。

普通疾病所致的发烧,通过对症治疗很快就能有所缓解,并不会带来太大危害。

但若一直发烧,不仅会致使机体水分大量丢失,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脱水,而且还会对脏器功能造成损害,从而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因此,一旦肝门胆管癌患者在术后出现一直发烧的情况,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治疗,以防影响患者预后。

因能直接切除病灶,手术在肝门胆管癌的治疗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但这是一种有创治疗,因而术后往往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发烧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导致术后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如血液坏死组织被吸收所致的吸收热;输血、输液、麻醉药物导致致热源反应被抑制所致的反应热;术前禁食、术后补液不足等引起的脱水热。

但这些原因所致的发烧维持时间短,体温也不会太高,多不需要治疗即可自愈,并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大影响。

一旦出现一直发烧的情况,则往往是由于术后感染所致的感染热。

此时,一定要及时采取抗生素药物治疗,以防持续性发烧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威胁。

由于手术只能切除局部可见病灶,术后还可能会因为复发、转移,再次面临病痛的折磨、死亡的威胁,因而术后必要的防复发工作也要引起重视。

由于无论是在防治术后并发症上,还是在预防术后复发上,中医中药治疗都能发挥积极作用,因而目前已成为肝门胆管癌术后不可或缺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

除了能辅助其他治疗外,还能以中医中药为主进行保守,如那些年老、体弱、广泛转移,无法或不愿意西医治疗的患者,对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有着积极作用。

肝门部胆管癌行计划性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肝门部胆管癌行计划性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理有机结合起来,不但能发挥各自的作用,还可防止各自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利于改善脑缺血缺氧性损害。

而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流监护和术前Hunt-Hess分级标记,可早期发现症脑血管痉挛和评估脑血管痉挛的严重程度,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参 考 文 献[1] Kassell NF,Helm G,Simmons N,et a1.Treatment of cerebralvasospasm with intramterial papaverine[J].J Neurosurg.1992,77:848-852.[2] Rosenom J,Eskesen V,Schmidt K,et a1.The risk of rebleed-ing from 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J].J Neurosurg,1987,67(3):329-332.[3] Mocco J,Mack wJ,Kim GH,et a1.Rise in serum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levels with vasospasm followinganeurysmal subaraehnoid hemorrhage[J].Neurosurgery,2002,97(3):537-541.[4] 盛卫娟.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治疗转归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5):616-617.[5] 惠品晶,陈谋森,刘春风,等.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时脑部症状与Willis侧支循环建立的关系[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19(5):278-280.[6] Doerkscn K,Naimark Ij,Tate R.(2)mparimn of a standardneurological tcxo1with a stroke scale for detecting symptomat-ic cerebralva spasm[J].Neurosci Nurs,2002,34(6):320.[7] 沈健康.脑血管痉挛的机制和防治研究现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24(9):713-715.[8] 惠品晶,刘曼,王中,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1,5(6):454-463.[9] Eberhar d UHL,Jens L,Hans-J akob S,et a1.Intraoperativedetection of early microvasospasm in patents withs ubaraehnoidhemorrhage by Using orthogonal polarization spectrali magi ng[J].Neurosurger y,2003,52:1307-1317.[10] 林百喜,武衡,阳纲要.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原因分析和治疗[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5):764-767(收稿日期:2012-09-24)肝门部胆管癌行计划性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张蜀豫1 邵鸳丽2 徐玉兵1 丁卫萍1 马兴涛1(1.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一科,上海200438;2.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上海200135) 摘 要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行计划性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Abdalla
EK,Hicks ME,Vauthey
JN,et a1.Portal vein embolization:
rationale,technique and future 165一175.
pmspects【J】.Br J Su玛,2001,88(2):
[4]Kokudo
N,Tada K,Seki M,et a1.Pmliferative activity of intrahep—
32E
腹腔出血
腹腔出血是所有外科手术术后的
永恒关注点。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手术难度 大、切除范围广。术后腹腔不同部位的出血是最主 要也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本组60例患者术 后共有2例腹腔出血而行剖腹探查止血术,其中1 例剖腹探查止血后再次出血而行第三次手术止血。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腹腔出血部 位主要有:1)消化道出血,包括肠肠吻合口出血、胆 肠吻合口出血、应激性溃疡等;2)肝门部血管出血, 如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的小分支及肝短静脉;3) 淋巴结出血;4)手术创面渗血等。上述2例患者出 血部位均不相同,1例为残留淋巴结组织渗血;另1 例为肠肠吻合口出血,止血后胰腺表面小血管再次 出血。这说明术中对血管的牢靠结扎、手术野的严 密止血及各吻合口的仔细缝扎止血是必要的。对肝 门部血管及肝短静脉的缝扎尽可能使用Pr01ene缝 线。行肠肠吻合时宜在肠系膜的对侧缘肠壁进行. 吻合后需行吻合口全层加固缝合,以避免术后肠肠 吻合口的出血。术中淋巴结的清除应彻底.残留淋 巴结组织创面易出血。术后胆漏、胰漏、腹腔感染的 发生应及时处理。否则腹腔内血管会被腐蚀而破裂
【1]Manuel—Rimbau




E.Lozano P,Gomez A,et a1.IatH)genic vascular
lesions after cardiac
catheterization【J】.Rev
Esp Cardiol,1998,5l
(9):750.
[2]Spies JB,Berlin
atic colorectal metastases after preoperative hemih8pati。portal vein
embolization【J】Hepatology,200l,34(2):267—272. 【5]黄志强.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一效果有待提高【J】.临床外科杂
志,2006,14(2):65—66.




[1]罗祥基,张柏和.肝门部胆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J】.实用肿
瘤杂志,2007,22(2):175—177.
【2]Na百no
M,Kamiga
J,Katsuhiko u,et a1.Complication of hepatecto—
my forhilar 1283.
cholangiocarcinomaⅢ.world J Su喝2001’25(1):1227—
60例患者中共发生胆漏6例。术后胆漏多发生于胆
图1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后胆漏治疗过程的表现
A:治疗前;B:治疗前;C:治疗后7 tl;D治疗后50(1
万方数据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叭5年4月
第18卷第4期
物,持续胃肠减压可引出胃液约1
000
m【/d。腹部
关。应重视术前控制胆道感染、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营养状况差的患者用腹带包扎,观察切口有无红、 肿、热、痛及脓性分泌物,敷料渗湿后及时更换;补 充蛋白和新鲜血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加强营养, 增强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综上所述.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高,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尤其重要。正确的术前评 估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严密的术后观察 可尽早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如何在临床工作中 平衡肝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与术后 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探讨舯]。
E—majl:huwejyucn@1 26.com
万方数据
胡骁,等.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国内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1 J。就肝门部胆管癌根治 性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作简要探讨。
3.1
肠吻合口及肝脏创面。胆肠吻合口漏的发生多与胆 管断端情况、吻合技术、术后营养状况有关。吻合口 无张力、针距合适以保证吻合密实与吻合口血运良 好是防止术后胆漏发生的关键。进行肝门胆管成型 时应仔细检查各支胆管断端以免遗漏。肝脏创面的 胆漏多是肝内胆管漏.术中结扎的肝胆管会因术后 胆管内压的升高而出现结扎线脱落,2]。术中可靠的 结扎与超声乳化吸引刀的应用可减少胆漏的发生。 术中于肝创面置洁白纱布观察可及时发现胆漏的 存在。若患者术后发生胆漏,漏出的胆汁可自引流 管引出。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若胆汁积聚于腹 腔,患者可出现腹痛、腹胀、体温升高等临床表现, 此时有效的外科引流是治疗的关键,B超、CT引导 下或介入科穿刺置管引流,若治疗无效则行再次手 术探查。有效的外科引流、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是治 疗术后胆漏的基本原则列。以l例行“肝左叶切除 术+V段及Ⅷ段部分切除术+右肝管空肠Roux—en— Y吻合术”患者为例,术后发生胆漏,经过上述原则 治疗后痊愈出院。图1为患者术后胆漏治疗过程的 影像学资料。 3.3腹腔积液合并感染 腹腔积液合并感染的发
1.1
I型20例,Ⅱ型19例,Ⅲa型11例,Ⅲb型8例,Ⅳ 型2例。 1.3手术方法全组60例均行手术切除,且为Rn 切除,经术中及术后病理证实。基本术式:胆管癌病 灶及胆囊切除,做到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同 时肝门胆管成型后行胆肠Roux—en—Y吻合,其中联 合肝脏切除10例(左半肝切除7例,右半肝切除1 例,肝中叶部分切除2例),加行尾状叶切除4例。
2结果
一般资料本组60例,其中男46例,女14
20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腹腔出血2 例、胆漏6例、腹腔积液合并感染4例、肺部感染4 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例、切口感染2例,经积极 治疗后好转出院。 3讨论 从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可以看出,肝门部胆管 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30%,这与
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64.4岁。患者均有梗阻 性黄疸表现.所有患者术前经消化系统彩超与上腹 部强化CT或MR检查证实肝内胆管扩张合并肝门 胆管占位性病变。
早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并发症
【中圈分类号l
R657.3 doi:1
【文献标识码】B
O.396跏.Issn_1 009—9905.201 5.04.02卜
【文章编号】1009—9905(2015)04—0328—03
肝门部胆管癌受其解剖位置与生物学特性影 响,早期诊断率低,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故根 治性切除率低。为提高手术根治性切除率,联合广 泛性肝切除的根治性手术成为趋势,但根治性手术 创伤大、风险高,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成为临床工作 的重点。笔者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1月一 2013年8月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60例患 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经验论坛・Experience
Forum・
V01.18 No.4
中国现代
普通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进展
Chin J Curr Adv Gen Surg
2015年4月
第18卷第4期Apr.2015
328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胡骁胡维昱孙传东孙琳张顺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山东
青岛266003)
[6】胡少辉,黄正斌.肝门部胆管癌53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
科进展,2014,8(2):636. (收稿日期:2014—09一04)
(本文编辑:周立波;技术编辑:孔晖)
(上接第321页)
直接进入股静脉腔,形成动静脉瘘。正常情况下,股 动脉和股静脉是左右并列的,至分叉部以下静脉转 向股浅静脉之后.所以标准的股动脉穿刺很少形成 动静脉瘘[6]。分析动静脉瘘产生的原因有两点.一是 穿刺位置太低,二是血管存在变异。动静脉瘘的临 床表现为患肢肿胀,静脉曲张,皮温升高,可闻及血 管杂音。处理方法有加压包扎、腹膜支架腔内隔绝、 外科修补,本组2例患者行间断性加压包扎后瘘口 闭合。 总之,股动脉穿刺是介入治疗的门户.并发症 发生率较低,但是一旦发生则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 响,通过分析,总结出股动脉穿刺术后并发症的原 因及处理方法,力求将其发生率降到最低。
查体可出现上腹膨隆,轻度压痛,闻及振水音。使用 76%泛影葡胺行上消化道造影,可见造影剂滞留于
,30
胃内.胃蠕动减弱甚至消失,考虑有功能性胃排空 障碍发生。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原因主要有精 神、神经因素,手术创伤,贫血,营养不良,低蛋白血 症,腹腔严重感染,吻合口重建时间较长等。治疗措 施:1)禁饮食,保持胃肠减压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 性状及引流量;2)补充足够热量,注意维持水、电解 质及酸碱平衡,早期可给予静脉营养支持,胃肠功 能较长时间未能恢复者,可考虑置入鼻肠管给予肠 内营养.在使用肠内营养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 变化,严密监测胃肠道功能,并观察患者有无恶心、 呕吐、腹胀及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3)给予促胃 肠动力药物,鼓励患者活动,促进其功能早日恢复; 4)必要时配合针灸、中药治疗;5)病情好转拔除胃 管后,给予患者正确的饮食指导,以少食多餐、逐渐 增加食物浓度为原则,防止无节制饮食加重病情。 3.5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多与患者术前吸 烟史有关,术后患者切口疼痛等原因使患者咳痰困 难,不利于呼吸道的通畅,容易并发肺不张及肺炎。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持续性高热、咳嗽、咳痰,观察患 者的血气分析情况,听诊肺部有无湿性哕音、X线 胸片检查等。重视术前戒烟:练习深呼吸及有效咳 嗽;半卧位,协助患者翻身、叩背、咳痰,对咳痰无效 者,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病情允许时协助患 者及早下床活动;合理使用抗生素、祛痰药物治疗。 3.6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的发生多与术中胆汁污 染切口、缝合技术及术后并发胆汁漏或腹膜炎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