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及向量加减法

向量及向量加减法
向量及向量加减法

学习目的:

1.理解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向量的模的意义;

2.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会用字母表示向量;

3.了解平行向量、共线向量和相等向量的意义,并会判断向量间平行(共线)、相等的关系;

4.通过对向量的学习,使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向量和数量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思想和分析辨别能力.

5.掌握向量的加法的定义,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向量;

6.掌握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它们进行向量计算;

7.明确相反向量的意义,掌握向量的减法,会作两个向量的差向量;

8.在正确掌握向量加法减法运算法则的基础上能结合图形进行向量的计算,将数和形有机结合,并能利用向量运算完成简单的几何证明;

9.通过阐述向量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向量加法运算及多个向量的加法运算可以转化成两个向量的加法运算,可以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使学生理解事物之间相互转化,相互联系的辨证思想,同时由于向量的运算能反映出一些物理规律,从而加强了数学学科与物理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习内容:

向量这部分知识是新内容,但我们已经接触过了.同学们在物理的课程学习过矢量的概念,它与我们要学的向量是一致的(知识是相通的),即使在数学中,前一段我们学习三角函数线时讲过有向线段,实际上向量就是用有向线段表示的.

学习难点:

向量的加法运算

一、向量的概念

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通常用有向线段表示,其中A为起点,B为终点,显然

表示不同的向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用| |表示,显然,既有向线段的起、终点决定向量的方向,有向线段的长度决定向量的大小.

注意:向量的长度| |又称为向量的模;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长度为1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平行向量可通过平移到同一条直线上,因此平行向量也叫共线向量.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可经过平移的过程重合在一起,既可用一个有向线段表示,而与起点无关.

二、向量的加法

1.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平行四边形ABCD中,向量的和为.记作: .

2.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根据向量相等的定义有: ,既在ΔADC中,,首尾相连的两个向量的和是以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第二个向量的终点.

规定:零向量与向量的和等于.

三、向量的减法

向量与向量叫做相反向量.记作: .则,既用加法法则来解决减法问题.

例题选讲

第一阶梯

[例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①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的非负轴都是向量;

②两个向量平行是两个向量相等的必要条件;

③向量与是共线向量,则、、、必在同一直线上;

④向量与向量平行,则与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⑤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是.

分析:

判断上述五个命题的真假性,需细心辨别才能识其真面目.

解:

①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的非负半轴,虽有方向之别,但无大小之分,故命题是错误的.

②由于两个向量相等,必知这两个向量的方向与长度均一致,故这两个向量一定平行,所以,此命题正确;

③不正确.∵与共线,可以有与平行;

④不正确.如果其中有一个是零向量,则其方向就不确定;

⑤正确.此命题相当于平面几何中的命题: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是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例2]下列各量中是向量的有_______________.

A、动能

B、重量

C、质量

D、长度

E、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F、温度

分析:

用向量的两个基本要素作为判断的依据注意对物理量实际意义的认识.

解:

A,C,D,F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而B和F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故为向量.

[例3]命题“若,,则.”()

A.总成立B.当时成立C.当时成立D.当时成立

分析:

这里要作出正确选择,就是要探求题中命题成立的条件.∵零向量与其他任何非零向量都平

行,∴当两非零向量、不平行而时,有,,但这时命题不成立,故不能选择A,也不能选择B与D,故只能选择C.

答案:C

第二阶梯

[例1]如图1所示,已知向量,试求作和向量.

分析:

求作三个向量的和的问题,首先求作其中任两个向量的和,因为这两个向量的和仍为一个向

量,然后再求这个向量与另一个向量的和.即先作,再作.

解:

如图2所示,首先在平面内任取一点,作向量,再作向量,则得向量

,然后作向量,则向量即为所求.

[例2]化简下列各式

(1); (2).

分析:

化简含有向量的关系式一般有两种方法①是利用几何方法通过作图实现化简;②是利用代数方法通过向量加法的交换律,使各向量“首尾相连”,通过向量加法的结合律调整向量相加的顺序,有时也需将一个向量拆分成两个或多个向量.

解:

(1)原式=

(2)原式=.

[例3]用向量方法证明: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

要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只要证明某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由相等向量的意义可知,只需证明其一组对边对应的向量是相等向量.(需首先将命题改造为数学符号语言)已知:如图3,ABCD是四边形,对角线AC与BD交于O,且AO=OC,DO=OB.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由已知得,

,且A,D,B,C不在同一直线上,故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第三阶梯

例1.下列命题:

(1)单位向量都相等;

(2)若,则;

(3)若ABCD为平行四边形,则;

(4)若,则.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0

B、1

C、2

D、3

解:(1)不正确.单位向量的长度相等,但方向不一定相同;(2)不正确. 可能

在同一条直线上;(3)不正确.平行四边形ABCD中,;(4)正确.满足等量的传递性.选B.

例2.若O为正三角形ABC的中心,则向量是().

A、有相同起点的向量

B、平行向量

C、模相等的向量

D、相等的向量

解:的起点不同,不平行也不相等.由正三角形的性质: .选C.

例3.某人向东走3km,又向北走3km,求此人所走路程和位移.

解:此人所走路程:|AB|+|BC|=6km.此人的位移:

例4.求证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平面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已知: ,求证:ABCD为平行四边形.

证明:由加法法则: ,

∵,∴,即线段AB与DC平行且相等,

∴ ABCD为平行四边形.

例5.非零向量中,试比较的大小.

解:(1)共线时,

①时,

②时,.

(2)不共线时,,

即,

综上:∴

课外练习:

1.若两个向量不相等,则这两个向量().

A、不共线

B、长度不相等

C、不可能均为单位向量

D、不可能均为零向量

2.四边形RSPQ为菱形,则下列可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的两个向量是().

A、B、

C、D、

3.“两个向量共线”是“这两个向量相等”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O是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若,则四边形ABCD是().

A、等腰梯形

B、平行四边形

C、菱形

D、矩形

5.若O是ΔABC内一点,,则O是ΔABC的().

A、内心

B、外心

C、垂心

D、重心

6.ΔABC中,=().

A、B、C、D、

7.平行四边形ABCD中,E、F为AB,CD中点,图中7个向量中,与相等的向量是________;

与相等的向量是______;与平行的向量是_______;与平行的向量是_____.

8.已知:首尾相接的四个向量.

求证: .S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D

6.B

7.

8. 证明:∵,

∴.

测试

选择题

1.已知向量 a=(3,m)的长度是5,则m的值为().

A、4

B、-4

C、±4

D、16

2.下面有四个命题:(1)向量的长度与向量的长度相等.(2)任何一个非零向量都可以平行移动.(3)所有的单位向量都相等.(4)两个有共同起点的相等向量,其终点必相同.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4

B、3

C、2

D、1

3.在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 |>| |,则>

B、| |=| |,则=

C、若= ,则与共线

D、若≠,则一定不与共线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零向量是没有方向的

B、零向量的长度为0

C、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D、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5.如图,设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则和相等的向量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与解析

答案:1、C 2、B 3、C 4、A 5、B 解析:

1.答案:C. 因为|a| 所以

2.答案:B. (1)对.因为

是指同一条线段,因此长度相等.

(2)对.这是由相等向量推导出的结论.(3)错.因为单位向量只要求模长等于1,方向不作要求,因此不一定相等.(4)对.因为相等向量可以经过平移至完全重合.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关基础知识.

3.答案:C. A 错.因为向量有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无法比较大小.B 错.相等向量不仅要模长相等,方向也要相同.C 对.相等向量方向一定相同,因此共线.D 错.因为向量不相等,

可能仅由于模长不等,方向仍可能是相同的,所以 与 有共线的可能.

4.答案:A. 零向量是规定了模长为0的向量.零向量的方向没有规定,是任意的,可以看作和任一向量共线.零向量绝不是没有方向. 5.答案:B. 根据向量相等的条件.

向量

重点难点

了解向量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平移的特点是今后运用向量方法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之一,也因此,平行向量也叫共线向量.要根据向量的有关概念从图形中找出相等的向量和共线的向量.因此,要加强训练观察一些常见图形.

以下三个问题上常出现错误:一是用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和终点的字母表示向量时,一定注意

搞清字母顺序,起点在前,终点在后,例如 与 是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二是零向量

的方向是任意的,而不是没有方向,因此有关零向量的方向问题一般要注意规定,例如命题:与

共线,与共线,与共线,是错误的,因为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故与的方向没有任何关系,因此也无法判断是否共线,三是注意区别平行向量与平面几何中直线平行的概念,前者相当于两直线位置关系中的平行和重合两种情况,例如错误地认为平行向量不可能是共线向量,其实这两个概念是同一个概念.

典型题目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量与向量共线,向量与向量共线,则向量与向量共线

B、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的始点与终点是一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

C、向量与不共线,则与所在直线的夹角为锐角

D、始点相同的两个非零向量不平行

答案:A

点评:向量共线即方向相同或相反,故非零向量间的共线关系是可以传递的.共线向量等同于平行向量,既可平行也可在同一直线上.而相等向量是共线的,故B中四点可能在同一直线上,向量不共线,仅指其所在直线不平行或不重合,夹角可能是直角,而选项D中向量是否共线与始点位置无关.

例2 “两个向量共线”是“这两个向量方向相反”的( )条件

A.充分不必要B.必要不充分C.充要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答案:B

点评:向量共线即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故后者推出前者,而反之不成立.

例3下面有四个命题:(1)向量的模是一个正实数.(2)两个向量平行是两个向量相等的必要条件.(3)若两个单位向量互相平行,则这两个单位向量相等.(4)温度含有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所以温度是向量,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答案:B

点评:只有(2)是正确的,因为两个向量平行只是指这两个向量在方向上是相同或相反的.方向相反则不可能是相等向量.即使方向相同,对于大小也没有要求,依然无法判定两个向量是否相等.而两个相等向量的方向一定相同,必是平行向量.(1)错在向量的模是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长度,零向量的模为零.因此向量的模是一个非负实数.(3)错在两个单位向量互相平行,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因此这两个向量不一定相等.(4)错在温度的零上零下也只是表示数量.向量既要有大小又要有方向.常见的向量有力、速度、位移、加速度等.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住向量的两个要素,并从这两个要素人手区分其它有关概念.

例4 一辆汽车从A点出发向西行驶了100公里到达B点,然后又改变方向向西偏北50°走

了200公里到达C点,最后又改变方向,向东行驶了100公里到达D点.(1)作出向量、

(2) 求| |.

答案:(1)见图.(2)由题意,易知方向相反,故与共线,又,

∴在四边形ABCD中,AB CD,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200公里.

点评:准确画出向量的方法是先确定向量的起点,再确定向量的方向,最后根据向量的大小确定向量的终点.

例5 一个人从A点出发沿东北方向走了100米到达B点.后改变方向沿南偏东15°又走了100米到达C点,求此人从C点走回A点的位移.

解:如图,根据题意知ΔABC为等边三角形,故∠a=15°,| |=100,∴此人从C点走

回A点的位移,大小为100米,方向为西偏北15°.

检测题

1.在下列各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有()

(1)物理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共线向量

(2)温度有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因此温度也是向量

(3)方向为南偏西60°的向量与方向为北偏东60°的向量是共线向量

(4)坐标平面上的x轴和y轴都是向量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已知a、b、c是三个非零向量,则|a+b+c|=|a|+|b|+|c|的充要条件是()

A.a、b同方向 B.b、c同方向 C.a、c同方向 D.a、b、c同方向

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B.

C. D.

4.下列各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①向量的长度与向量的长度相等.

②向量与向量平行,则与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③两个有共同起点而且相等的向量,其终点必相同.

④两个有共同终点的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

⑤向量与向量是共线向量,则点、、、必在同一条直线上.

⑥有向线段就是向量,向量就是有向线段

A.2 B.3 C.4 D.5

5.在下列各结论中,正确的结论为()

①两向量共线且模相等是这两个向量相等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②两向量平行且模相等是这两个向量相等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③两向量方向相同且模相等是这两个向量相等的充分条件;

④两向量方向相反且模不相等是这两个向量不相等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6.判断下列命题真假

(1)平行向量一定方向相同.

(2)共线向量一定相等.

(3)起点不同,但方向相同且模相等的几个向量是相等的向量.

(4)不相等的向量,则一定不平行.

(5)非零向量的单位向量是.

7.若三个向量a、b、c恰能首尾相接构成一个三角形,则=。

8.设ABCDEF为一正六边形,,则

9.化简:

10.如图所示,用两根绳子把重10kg的物体W吊在水平杆子AB上,

,则A和B处所受力的大小(绳子的重量忽略不计)分别是。

答案:

1、B

2、D

3、

4、

5、

6、(1)假命题(2)假命题(3)真命题(4)假命题(5)真命题

7、0 8、 9、0 10、kg,5kg

向量及其向量加减法

学习目的: 1.理解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向量的模的意义; 2.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会用字母表示向量; 3.了解平行向量、共线向量和相等向量的意义,并会判断向量间平行(共线)、相等的关系; 4.通过对向量的学习,使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向量和数量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思想和分析辨别能力. 5.掌握向量的加法的定义,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向量; 6.掌握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它们进行向量计算; 7.明确相反向量的意义,掌握向量的减法,会作两个向量的差向量; 8.在正确掌握向量加法减法运算法则的基础上能结合图形进行向量的计算,将数和形有机结合,并能利用向量运算完成简单的几何证明; 9.通过阐述向量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向量加法运算及多个向量的加法运算可以转化成两个向量的加法运算,可以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使学生理解事物之间相互转化,相互联系的辨证思想,同时由于向量的运算能反映出一些物理规律,从而加强了数学学科与物理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习内容: 向量这部分知识是新内容,但我们已经接触过了.同学们在物理的课程学习过矢量的概念,它与我们要学的向量是一致的(知识是相通的),即使在数学中,前一段我们学习三角函数线时讲过有向线段,实际上向量就是用有向线段表示的.

学习难点: 向量的加法运算 一、向量的概念 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通常用有向线段表示,其中A为起点,B为终点,显然表示不同的向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用| |表示,显然,既有向线段的起、终点决定向量的方向,有向线段的长度决定向量的大小. 注意:向量的长度| |又称为向量的模;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长度为1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平行向量可通过平移到同一条直线上,因此平行向量也叫共线向量.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可经过平移的过程重合在一起,既可用一个有向线段表示,而与起点无关. 二、向量的加法 1.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平行四边形ABCD中,向量的和为.记作: . 2.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根据向量相等的定义有: ,既在ΔADC中,,首尾相连的两个向量的和是以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第二个向量的终点. 规定:零向量与向量的和等于.

平面向量及其加减运算课后训练

数学《平面向量》复习卷 一、填空题 1、向量的两个要素是: 和 。 2、A 、B 、C 是⊙O 上的三点,则向量OA 、OB 、OC 的关系是 . 3、下列命题:①若两个向量相等则起点相同,终点相同; ②若AB =DC ,则ABCD 是平行四边形;③若ABCD 是平行四边形,则 AB =DC ; ④a =b ,b =c 则a =c ;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 4、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与ABDE 都是平行四边形,则 ①与向量AB 平行的向量有 ; ②若|AB |=1.5,则|CE |= . 5、 如图,四边形ABCD 与ABDE 都是平行四边形 ①与向量AB 相等的向量有 ; ②若|AB |=3,则向量EC 的模等于 。 6、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AB =a ,AC =c , BC =b ,则|a +b +c |为 7、在四边形ABCD 中,AC =AB +AD ,则ABCD 是 形。 8、化简(AB -CD )+(BE -DE )的结果是 。 9、化简:OM -ON +MN . 10、一架飞机向西飞行100km,然后改变方向向南飞行100km,飞机两次位移的和为 。 二、选择题 1、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且|AB |=|BC |,那么四边形ABCD 为( ) A .平行四边形 B .菱形 C .长方形 D .正方形 2、等腰梯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P ,点E 、F 分别在两腰 AD 、BC 上,EF 过点P 且EF ∥AB ,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 A.AD =BC B.AC =BD C.PE =PF D.EP =PF E C A B

空间向量加减法练习题

3.1.1空间向量加减法习题 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正确的有()(1)若|a|=|b|,则a=b; →→(2)若A,B,C,D是不共线的四点,则AB=DC是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 (3)若a=b,b=c,则a=c; ,b|a|=||??相等的充要条件是,b(4)向量a?;∥ba??(5)|a|=|b|是向量a=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6)AB=CD的充要条件是A与C重合,B与D 重合.A.1个B.2个 个.4C.3个 D C答案[][解析](1)不正确.两个向量长度相等,但它的方向不一定相同.→→AB=DC正确.(2)∵→→→→∴|AB|=|DC|且AB∥CD.又∵A,B,C,D不共线,∴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反之,在?ABCD中,AB=DC. ,a=b(3)正确.∵∴a,b的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b=c,∴b,c的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故a=c. (4)不正确.由a∥b,知a与b方向相同或相反. b./ |?a=||||=b?a|=b|,a|=ba(5)正确.→→→→→→同向.CD与AB,|CD|=|AB|,CD=AB.不正确(6) 故选C. 2.设A,B,C是空间任意三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0CA=AB+BC+BCA.AB+=AC B.→→→→→=-BA D.ABC.AB-AC =CB ][答案B[解析]注意向量的和应该是零向量,而不是数0. →→→→3.已知空间向量AB,BC,CD,A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BC+CD →→→→B.AB-DC+BC=AD→→→→C.AD=AB +BC+DC →→→D.BC=BD-DC B答案][[解析]根据向量加减法运算可得B正确. →→4.在平行六面体ABCD—A′B′C′D′中,与向量AA′相等的向量(不含AA ′)的个数是() A.1个B.2个 4个D..C3个 答案[]C[解析]利用向量相等的定义求解. 5.两个非零向量的模相等是这两个向量相等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必要不充分条件B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 [解析]两个非零向量的模相等,这两个向量不一定相等,但两向量相等模必相等,故选B. →→6.在平行六面体ABCD-ABCD中,M为AC与BD的交点,若AB=a,AD=b,11111111→→AA=c,则下列向量中与B )(相等的向量是M11. 11A.-a+b+c2211 cb+B.a+2211C.a-b+c 2211D.-a-b+c22[答案]A →→→[解析]B M=BB+BM11 1→→=AA+BD 121→→→=AA+(BA+BC )11111211=-a +b+c.∴应选A.227.在正方体ABCD-ABCD中,下列各式中1111→→→CC)+(1)(AB+BC1→→→(2)(AA+AD) +DC11111→→→(3)(AB+BB)+BC 111→→→(4)(AA+A B)+BC.11111→运算的结果为向量AC 的共有 ()1A.1个B.2个 个4个D..C3 D答案[] 8.给出下列命题:①将空间中所有的单位向量移到同一个点为

向量的加法与减法运算练习

练习一 选择题: 1.如图,等腰梯形两腰上的向量、是( ) (A)相等的向量(B)模相等的向量(C)方向相反的向量(D)方向相同的向量2.如图,在菱形中,可以用同一条有向线段表示的向量是( ). 第2题 (A)和(B)和(C)和(D)和 3.如图,,-+等于( ). (A) (B) (C) (D) 4.如图,在中,-+等于( ) (A) (B) (C) (D) 填空题: 5.如图,正六边形,为中心,图中所示向量中: (1)与相等的向量有__________; (2)与相等的向量有__________; 6.=_________;

7.化简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解答题: 8.已知向量、,求作+,-. 9.河水自西向东流,流速为3 m/s,轮船垂直水流方向以18.7 km/h的速度向北航行,求轮船的实际航速. 答案、提示和解答: 1.B.2.B.3.C.4.B. 5.(1),;(2). 6.0. 7.(1)0;(2);(3);(4)0.8.略. 9.设=“向东方向,3 m/s”,=“向东方向,18.7 km/h”≈“向北方向,5.19 m/s”,如图,适当选取比例尺,作

==“向东3 m/s” ==“向北,5.19 m/s”, =+=+. ||= 与夹角的余弦值为,则与夹角为60°. 所以轮船的实际航速为东偏北60°,6 m/s. 练习二 选择题: 1.如图,梯形,其中||=||,相等的向量是( ). (A)与(B)与(C)与(D)与 2.已知如图,、分别是与的中点,、、、、、中,相等的向量共有( ). (A)1组(B)2组(C)3组(D)4组

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第1课时完美版

§3.1.1空间向量及加减其运算 【学情分析】: 向量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不仅在解决几何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物理学、工程科学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人教A版必修四中,读者已经认知了平面向量,现在,学习空间向量时要注意与平面向量的类比,体会空间向量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中的作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向量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高一学习的平面向量的知识,引申推广,理解和掌握向量的加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比学习,注重类比、推广等思想方法的学习,运用向量的概念和运算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空间向量的概念和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空间向量的应用

四.练习巩 固 1.课本P86练习1-3 2.如图,在三棱柱1 11C B A ABC -中,M 是1BB 的中点, 化简下列各式,并在图中标出化简得到的向量: (1)1BA CB +; (2)1AA CB AC ++; (3)CB AC AA --1 解:(1)11CA BA CB =+ (2)11AB AA CB AC =++ (3)11BA CB AC AA =-- 巩固知识,注意区别加 减法的不同处. 五.小结 1.空间向量的概念: 2.空间向量的加减运算 反思归纳 六.作业 课本P97习题3.1,A 组 第1题(1)、(2) 练习与测试: (基础题) 1.举出一些实例,表示三个不在同一平面的向量。 2.说明数字0与空间向量0的区别与联系。 答:空间向量0有方向,而数字0没有方向;空间向量0的长度为0。 3.三个向量a,b,c 互相平行,标出a+b+c. ‘解:分同向与反向讨论(略)。 4.如图,在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M 是1BB 的中点, 化简下列各式,并在图中标出化简得到的向量: (1)1BA CB +;

最新1向量及向量的加减法汇总

1向量及向量的加减 法

5.1 向量及向量的加减法 要点透视: 1.由于?Skip Record If...?的方向是任意的,且规定?Skip Record If...?平行于任何向量,故在有关向量平行(共线)的问题中务必看清楚是否有“非零向量”这个条件. 2.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向量的模可以比较大小. 3.数学中研究的向量是自由向量,只有大小、方向两个要素,起点可以任意选取,现在必须区分清楚共线向量中的“共线”与几何中的“共线”、的含义,要理解好平行向量中的“平行”与几何中的“平行”是不一样的. 4.向量的几何加法有两种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当两个向量的起点公共时,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当两向量是首尾连接时,用三角形法则.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可推广至多个向量相加:?Skip Record If...?,但这 时必须“首尾相连”. 活题解析: 例1.给出下列命题:①若|?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则?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②若A,B,C,D是不共线的四点,则?Skip Record If...?是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③若?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则?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④?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的充要条件是|?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且?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 ⑤若?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则?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要点精析:①不正确.两个向量的长度相等,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②正确.∵ ?Skip Record If...?,∴ ?Skip Record If...?且?Skip Record If...?, 又A,B,C,D是不共线的四点,∴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反之,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则,?Skip Record If...?且?Skip Record If...?,因此,?Skip Record If...?. ③正确.∵ ?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 ?Skip Record If...?, ?Skip Record If...?的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又?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 ?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的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 ?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的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故?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 ④不正确.当?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且方向相反时,即使|?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也不能得到?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故|?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且?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不是?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的充要条件,而是必要不充分条件. ⑤不正确.考虑?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这种特殊情况. 综上所述,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②③. 思维延伸:本例主要复习向量的基本概念.向量的基本概念较多,因而容易

最新平面向量及其加减运算(练习)

练习内容:22.7平面向量 22.8平面向量的加法 22.9平面向量的减法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8分) 1.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且||||AB BC =,那么四边形ABCD 为 ( ) A 、平行四边形 B 、菱形 C 、长方形 D 、正方形 2.四边形ABCD 中,若向量AB 与CD 是平行向量,则四边形ABCD ( ) A 、是平行四边形 B 、是梯形 C 、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 D 、不是平行四边形,也不是梯形 3.设b 是a 的相反向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a 与b 的长度必相等 B 、a ∥b C 、a 与b 一定不相等 D 、a 是b 的相反向量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零向量是没有方向的向量 B 、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C 、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D 、零向量只能与零向量相等 5.下列四式不能化简为AD 的是 ( ) A 、()A B CD B C ++ B 、()()A D MB BC CM +++ C 、A D AD BM +- D 、OC AO CD ++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① 若a b =±,则a ∥b ② 若a ∥b ,则a b =± ③ 若a b =±,则||||a b = ④ 若||||a b =,则a 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 (每小题4分,共40分) 7.规定了方向的线段叫做 8.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 的量,可以用 线段表示 9.AB BA + = ;a a - = 第10题到15题的图 10.平行四边形ABCD 中,与AB 相等的向量有 11.平行四边形ABCD 中,与AB 相反的向量有 12.平行四边形ABCD 中,与AB 平行的向量有 13.平行四边形ABCD 中,与AO 相等的向量有 14.平行四边形ABCD 中,与AO 相反的向量有 15.平行四边形ABCD 中,与AO 平行的向量有 16.设a 表示“向东走1km ”,b ”,则a b +表示 三、简答题 (每小题6分,共24分) 17.判断下列命题是否为真命题 (1)★ AB BC DC AD +-= ( ) (2)★ 向量b 的长度记作||b ( ) (3)★ 用两个字母表示有向线段,起点字母与终点字母随便哪个写在前面无所谓 ( ) 18.判断命题“若a b =,则a 与b 是平行向量”是否是真命题。若是真命题,请说明理由;若是假命题,请举反例;并写出此命题的逆命题 D

空间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练习题集

课时作业(十四) [学业水平层次] 一、选择题 1.对于空间中任意三个向量a ,b,2a -b ,它们一定是( ) A .共面向量 B .共线向量 C .不共面向量 D .既不共线也不共面向量 【解析】 由共面向量定理易得答案A. 【答案】 A 2.已知向量a 、b ,且AB →=a +2b ,BC →=-5a +6b ,CD → =7a -2b ,则一定共线的三点是( ) A .A 、 B 、D B .A 、B 、 C C .B 、C 、D D .A 、C 、D 【解析】 BD →=BC →+CD →=-5a +6b +7a -2b =2a +4b ,BA → =-AB →=-a -2b ,∴BD →=-2BA →, ∴BD →与BA → 共线, 又它们经过同一点B , ∴A 、B 、D 三点共线. 【答案】 A 3.A 、B 、C 不共线,对空间任意一点O ,若OP →=34OA →+18OB →+18OC → ,则P 、A 、B 、C 四点( ) A .不共面 B .共面

C .不一定共面 D .无法判断 【解析】 ∵34+18+1 8=1, ∴点P 、A 、B 、C 四点共面. 【答案】 B 4. (2014·莱州高二期末)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用向量AB →,AD →,AA 1→表示向量BD 1→ 的结果为( ) 图3-1-9 =AB →-AD →+AA 1→ =AD →+AA 1→-AB → =AB →+AD →-AA 1→ =AB →+AD →+AA 1→ 【解析】 BD 1→=BA →+AA 1→+A 1D 1→=-AB →+AA 1→+AD → .故选B. 【答案】 B 二、填空题 5.如图3-1-10,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 →=a -2c ,CD → =5a +6b -8c ,对角线AC ,BD 的中点分别为E 、F ,则EF → =________(用向量a ,b ,c 表示).

向量的加减法实数与向量的乘积专题练习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一数学同步测试(9)—向量的加减法、实数与向量的乘积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请将所选答案填在括号内) 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梯形,AB ∥CD ,E 、F 、G 、H 分别是AD 、BC 、AB 与CD 的中点,则等于 ( ) A .+ B .+ C .DH + D .GH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是平行向量 B .零向量的长度为0 C .长度相等的向量叫相等向量 D .共线向量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向量 3.在△ABC 中,D 、E 、F 分别BC 、CA 、AB 的中点,点M 是△ABC 的重心,则 -+等于 ( ) A . B .4 C .4 D .4 4.已知向量与反向,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 ) A .||||||-=- B .||||-=+ C .||||||-=+ D .||||||+=+ 5.在 ABCD 中,设d BD c AC b AD a AB ====,,,,则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d a b =- D .b a c =-

6.下列各量中是向量的是 ( ) A .质量 B .距离 C .速度 D .电流强度 7.在矩形ABCD 中,O 是对角线的交点,若OC e DC e BC 则213,5=== ( ) A . )35(2 1 21e e + B . )35(2121e e - C .)53(2 1 12e e - D .)35(2 1 12e e - 8.若),,(,,,R ∈=+μλμλ不共线则 ( ) A .==, B .o ==μ, C .o ==,λ D .o o ==μλ, 9.化简)]24()82(2 1 [31b a b a --+的结果是 ( ) A .-2 B .-2 C .- D .- 10.下列三种说法: ①一个平面内只有一对不共线向量可作为表示该平面所有向量的基底 ②一个平面内有无数对不共线向量可作为该平面的所有向量的基底 ③零向量不可作为基底中的向量。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11.若2121,,PP P P b OP a OP λ===,则 等于 ( ) A .λ+ B .+λ C .)1(λλ-+ D .λ λ λ+++111 12.已知ABCD 为菱形,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个数为 ( ) ①= ②||||BC AB = ③||||+=- ④||4||||22=+2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答案填在横线上) 13.21,e e 不共线,当k= 时,2121,e k e e e k +=+=共线. 14.非零向量||||||,b a b a b a +==满足,则b a ,的夹角为 . 15.在四边形ABCD 中,若||||,,b a b a b AD a AB -=+==且,则四边形ABCD 的形状是 . 16.已知c b a ,,的模分别为1、2、3,则||c b a ++的最大值为 .

向量的加减法

3、向量的加法 求两个向量的和向量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 法则:①三角形法则;②平行四边形法则. 运算律:交换律+=+, 结合律(+)+=+(+). 4、向量的减法 向量的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已知两个向量的和及其中一个向量,求另一个向量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 差向量:向量加上的相反向量,叫做与的差(向量) 求差向量的方法: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即减向量的终点指向被减向量的终点. 二、重难点知识剖析 1、的字母是有顺序的,起点在前终点在后,所以我们说有向线段有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我们叫做向量,有二个要素:大小、方向.向量不能比较大小;实数与向量不能相加减,但实数与向量可以相乘. 向量与有向线段的区别:向量是自由向量,只有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与起点无关:只要大小和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向量就是相同的向量;有向线段有起点、大小和方向三个要素,起点不同,尽管大小和方向相同,也是不同的有向线段 2、已知向量、在平面内任取一点,作,,则向量叫做与的和,记作,即

3、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两个向量相减,则表示两个向量起点的字母必须相同(否则无法相减),这样两个向量的差向量是以减向量的终点的字母为起点,以被减向量的终点的字母为终点. 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则向量. 4、多边形法则:一般地,几个向量相加,可把这几个向量顺次首尾相接,那么它们的和向量是以第一个向量的起点为起点、最后一个向量的终点为终点的向量. 只要你理解法则内容,那么解起向量加减法的题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了,尤其遇到向量的式子运算题时,一般不用画图就可迅速求解,如下面例题: (1)化简-+-=(+)-(+)=-=(2)化简+++=. 特殊情况:两向量平行

数学选修2-1 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教案

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1.1 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请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⒈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其表示方法; ⒉会用图形说明空间向量加法、减法、数乘向量及它们的运算律; ⒊能用空间向量的运算意义及运算律解决简单的立体几何中的问题. 师:在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中,我们学习了平面向量的一些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不要翻书) (在黑板或背投上呈现或边说边写) 1、在平面中,我们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量叫做平面向量; 2、平面向量的表示方法:

① 几何表示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字母表示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向量手写体一定要带箭头) 3、平面向量的模表示_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__ 4、一些特殊的平面向量: ① 零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零向量的方向具有任意性) ② 单位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调:都只限制了大小,不确定方向) ③ 相等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相反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平面向量的加法: 6、平面向量的减法: 7、平面向量的数乘: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 ,其长度和方向规定如下: (1)|λa |=|λ||a | (2)当λ>0时,λa 与a 同向; 当λ<0时,λa 与a 反向; 当λ=0时,λa =0. 8、向量加法和数乘向量满足以下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 +b =b +a 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 数乘分配律:λ(a +b )=λa +λb 数乘结合律:λ(a μ)=a )(λμ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平面向量,那空间向量会是怎样,与平面向量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请同学们阅读书P84-P86.(5分钟) [师]:对比平面向量,我们得到空间向量的相关概念。(在刚复习的黑板或幻灯片上,只需将平面改成空间) [师]: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有什么联系? [生]:向量在空间中是可以平移的.空间任意两个向量都可以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有向线段表示.因此我们说空间任意两个向量是共面的.所以凡涉及 空间两个向量的问题,平面向量中有关结论仍适用于它们。

向量的加法与减法(一)

课题:向量的加法与减法(一) 教案目标: ⑴掌握向量加法的定义 ⑵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向量 ⑶掌握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它们进行向量计算。 教案重点: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向量. 教案难点:向量的加法和减法的定义的理解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案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向量的概念: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 2.向量的表示方法:①用有向线段表示;②用字母a、b等表示; ③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字母:; ④向量的大小――长度称为向量的模,记作||. 3.零向量、单位向量概念: ①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的方向是任意的。 ②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单位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的定义都是只限制大小,不确定方向. 4.平行向量定义: ①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 ②我们规定0与任一向量平行.向量a、b、c平行,记作a∥b∥c. 5.相等向量定义: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 (1)向量a与b相等,记作a=b; (2)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 (3)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都可用同一条有向线段 来表示,并且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 6.共线向量与平行向量关系: 平行向量就是共线向量,这是因为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移到同一直线上. (1)平行向量可以在同一直线上,要区别于两平行线的位置关系; (2)共线向量可以相互平行,要区别于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的位置关系. 7.对向量概念的理解

的字母是有顺序的,起点在前终点在后,所以我们说有向线段有三个 要素:起点、方向、长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我们叫做向量,有二个要素:大小、方向.向量不能比较大小;实数与向量不能相加减,但实数与向量可以相乘. 向量与有向线段的区别:向量是自由向量,只有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与起点无关:只要大小和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向量就是相同的向量;有向线段有起点、大小和方向三个要素,起点不同,尽管大小和方向相同,也是不同的有向线段。 二、讲解新课: 1. 向量的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 几何中向量加法是用几何作图来定义的,一般有两种方法,即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首尾连”)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对于两个向量共线不适应)。课本中采用了三角形法则来定义,这种定义,对两向量共线时同样适用,当向量不共线时,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是一致的。 如图,已知向量 、 。在平面内任取一点 ,作 , , 则向量 叫做与的和,记作 ,即 特殊情况: (1) B B A 对于零向量与任一向量,有

向量的加减乘除运算

向量的加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向量的加法OB+OA=OC. a+b=(x+x',y+y'). a+0=0+a=a. 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2、向量的减法 如果a、b是互为相反的向量,那么a=-b,b=-a,a+b=0.0的反向量为0 向量的减法 AB-AC=CB.即“共同起点,指向被 向量的减法减” a=(x,y)b=(x',y') 则a-b=(x-x',y-y'). 3、数乘向量 实数λ和向量a的乘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且∣λa∣=∣λ∣·∣a∣. 当λ>0时,λa与a同方向; 向量的数乘 当λ<0时,λa与a反方向; 向量的数乘当λ=0时,λa=0,方向任意. 当a=0时,对于任意实数λ,都有λa=0. 注:按定义知,如果λa=0,那么λ=0或a=0. 实数λ叫做向量a的系数,乘数向量λa的几何意义就是将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伸长或压缩. 当∣λ∣>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λ>0)或反方向(λ<0)上伸长为原来的∣λ∣倍; 当∣λ∣<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λ>0)或××反方向(λ<0)上缩短为原来的∣λ∣倍. 数与向量的乘法满足下面的运算律 结合律:(λa)·b=λ(a·b)=(a·λb). 向量对于数的分配律(第一分配律):(λ+μ)a=λa+μa. 数对于向量的分配律(第二分配律):λ(a+b)=λa+λ b. 数乘向量的消去律:①如果实数λ≠0且λa=λb,那么a=b.②如果a≠0且λa=μa,那么λ=μ. 4、向量的数量积 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作OA=a,OB=b,则角AOB称作向量a和向量b的夹角,记作〈a,b〉并规定0≤〈a,b〉≤π 定义: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内积、点积)是一个数量,记作a·b.若a、b不共线,则a·b=|a|·|b|·cos 〈a,b〉;若a、b共线,则a·b=+-∣a∣∣b∣. 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a·b=x·x'+y·y'.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a·b=b·a(交换律); (λa)·b=λ(a·b)(关于数乘法的结合律); (a+b)·c=a·c+b·c(分配律); 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 a·a=|a|的平方.

数学——向量的加法与减法(2)

课题:向量的加法与减法(2) 教学目的: ⑴了解相反向量的概念; ⑵掌握向量的减法,会作两个向量的减向量 教学重点:向量减法的概念和向量减法的作图. 教学难点:对向量减法定义的理解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向量的概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有二个要素:大小、方向. 2.向量的表示方法:①用有向线段表示;②用字母a、b等表示; ③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字母:; ④向量的大小――长度称为向量的模,记作||. 3.零向量、单位向量概念: ①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0的方向是任意的 ②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单位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的定义都是只限制大小,不确定方向. 4.平行向量定义: ①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 ②我们规定0与任一向量平行.向量a、b、c平行,记作a∥b∥c. 5.相等向量定义: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 6.共线向量与平行向量关系:平行向量就是共线向量. 7.向量的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 几何中向量加法是用几何作图来定义的,一般有两种方法,即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首尾连”)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对于两个向量共线不适应) 8.向量加法的交换律:a+b=b+a 9.向量加法的结合律:(+) +=+ (+) 二、讲解新课:向量的减法 1.用“相反向量”定义向量的减法: 1?“相反向量”的定义:与a长度相同、方向相反的向量记作-a 2?规定: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a) = a 任一向量与它的相反向量的和是零向量a + (-a) = 0

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专题训练

A . a + b — c B . — a — b +c C . — a + b + c D . — a + b — c 解析:选 C.由于CD = CB +BA + AD = CB — AB +AD = b — a + c , 所以 C D = — a + b + c . 3.在正方体ABCD-A i B i C i D i 中,下列选项中化简后为零向量的 A. AB + A I D I + C i A i B .AB —A C+ BE B I C. AB + AD + AA i D .A C +CB 1 解析:选 A.在 A 选项中,AB +A ;D i + CA i = (AB +AD) + CA = AC + CA = 0. 4.设有四边形ABCD,O 为空间任意一点,且AO + O B = D O + OC, 全国名校高考数学复习优质专题训练汇编(附详解) 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专题训练 [A 基础达标] 1.在空间四边形OABC 中,OA +A B — CB 等于( ) A .OA B .A B C.OC D .A C 解析:选 C.OA + A B — CB= OB — CB = BC — BO = OC. 2.已知空间四边形 ABCD 中,AB = a , CB = b , AD = c ,则CD 等

则四边形ABCD是()

全国名校高考数学复习优质专题训练汇编(附详解) A .平行四边形B.空间四边形 C.等腰梯形 解析:选A.由于AO+ A B, D O+O C=D C, 所以AB=DC,从而|AB|=|D C|,且AB与CD不共线, 所以AB DC, 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5 .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B'CD 贝y下列四式中错误的是 ① AB—CB = AC:② A厅 =AB + B B ~C C + CC :③ AT C = CC ;@AB+ BB^ +BC+ C C C = A F . A.① c.③ 解析:选D.AB—CB=AB+BC=AC,①正确; A B+B"C+C C = A B+ B C+ C C=A C ,②正确; ③显然正确;AB+ B B+B C+CC=AB + BC+CC=AC,④错. 6 .式子(AB—CB)+CC I运算的结果是______ . 解析:(AB—CB)+ CC I =(AB+BC) + CC I=AC+CC I = AC I. 答案:A C I 7.给出下列几个命题: ①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是相反向量; ②若|a|= |b|,则a, b的长度相等,方向相同或相反;

(完整版)平面向量加减法练习题

向量概念加减法·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若是任一非零向量,是单位向量,下列各式①||>||;②∥;③||>0;④||=±1 ,其中正确的有() 2.四边形ABCD中,若向量AB与CD是共线向量,则四边形ABCD() A.是平行四边形B.是梯形 C.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D.不是平行四边形,也不是梯形 3.把平面上所有单位向量归结到共同的始点,那么这些向量的终点所构成的图形是()A.一条线段B.一个圆面C.圆上的一群弧立点D.一个圆 4.若,是两个不平行的非零向量,并且∥, ∥,则向量等于() A.B.C.D.不存在 5.向量(AB+MB)+(BO+BC)+OM化简后等于() A. B. C. D.AM 6.、为非零向量,且|+|=||+||则() A.∥且、方向相同B.=C.=-D.以上都不对 7.化简(-)+(-)的结果是() A.CA B.0 C.AC D.AE 8.在四边形ABCD中,=+,则() A.ABCD是矩形B.ABCD是菱形C.ABCD是正方形D.ABCD是平行四边形 9.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 =,=, =,则|++|为() A.0 B.3 C.2D.22 10.下列四式不能化简为的是() A.(+)+ B.(+)+(+CM) C.MB+AD-BM D.OC-OA+CD 11.设是的相反向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A . 与的长度必相等 B . ∥ C .与一定不相等 D . 是的相反向量 12.如果两非零向量、满足:||>||,那么与反向,则( ) A .|+|=||-|| B .|-|=||-|| C .|-|=||-|| D .|+|=||+|| 二、判断题 1.向量与是两平行向量.( ) 2.若是单位向量,也是单位向量,则=.( ) 3.长度为1且方向向东的向量是单位向量,长度为1而方向为北偏东30°的向量就不是单位向量.( ) 4.与任一向量都平行的向量为向量.( ) 5.若AB =DC ,则A 、B 、C 、D 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 ) 7.设O 是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则向量AB 的长度是OA 长度的3倍.( ) 9.在坐标平面上,以坐标原点O 为起点的单位向量的终点P 的轨迹是单位圆.( ) 10.凡模相等且平行的两向量均相等.( ) 三、填空题 1.已知四边形ABCD 中,=2 1,且||=||,则四边形ABCD 的形状是 . 2.已知=,=, =,=,=,则+++= . 3.已知向量、的模分别为3,4,则|-|的取值范围为 . 4.已知||=4,||=8,∠AOB=60°,则||= . 5. =“向东走4km ”,=“向南走3km ”,则|+|= . 四、解答题 1.作图。已知 求作(1)b a (利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 四边形法则) (2)b a

《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完美版

《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向量的加法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 2、 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向量,培养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将向量运算与熟悉的数的运算进行类比,使学生掌握向量加法运算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它们进行向量计算,渗透类比的数学方法; 教学重点: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向量. 教学难点:理解向量加法的定义. 学 法: 数能进行运算,向量是否也能进行运算呢?数的加法启发我们,从运算的角度看,位移的合成、力的合成可看作向量的加法.借助于物理中位移的合成、力的合成来理解向量的加法,让学生顺理成章接受向量的加法定义.结合图形掌握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联系数的运算律理解和掌握向量加法运算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 具:多媒体或实物投影仪,尺规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思路: 一、设置情景: 1、 复习:向量的定义以及有关概念 强调: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长度相等、方向相同的向量相等.因此,我们研究的向量是与起点无关的自由向量,即任何向量可以在不改变它的方向和大小的前提下,移到任何位置 2、 情景设置: (1)某人从A 到B ,再从B 按原方向到C , 则两次的位移和:=+ (2)若上题改为从A 到B ,再从B 按反方向到C , 则两次的位移和:=+ (3)某车从A 到B ,再从B 改变方向到C , 则两次的位移和:=+ (4)船速为,水速为,则两速度和: AC =+ 二、探索研究: 1、向量的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 A B C A B C A B C

2021年高中数学3.1.1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学案含解析人教A版选修2_1

3.1.1 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 [目标] 1.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几何表示和字母表示.2.掌握空间向量的加减运算及其运算律,理解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 [重点] 空间向量加减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难点] 向量加减运算由平面向空间的推广. 知识点一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 [填一填] 1.定义:在空间,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空间向量. 2.长度: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长度或模. 4.几类特殊向量 [答一答] 1.向量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那么有向线段是向量吗? 提示:不是.虽然有向线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但它不是一个量. 2.如何理解零向量的方向? 提示:由于零向量的长度为零,可以理解为表示零向量的有向线段长度为零,因此可以

理解为零向量不是没有方向,而是方向是任意的. 3.你能说出平面向量与空间向量的区别与联系吗? 提示:(1)区别:平面向量研究的是二维平面的向量,空间向量研究的是三维空间的向量. (2)联系:空间向量的定义、表示方法及零向量、单位向量、相反向量和相等向量的概念都与平面向量相同. 知识点二空间向量的加减运算 [填一填] [答一答] 4.空间两向量的加减法与平面内两向量的加减法完全一样吗? 提示:因为空间中任意两个向量均可平移到同一个平面内,所以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加减法均可以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法则,是一样的. 5.共起点的两个不共线向量的和向量所对应的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三个不共面的向量的和向量与这三个向量有什么关系? 提示:如图,将三个不共面的向量平移至同一起点,以这三个向量所对应的线段为棱作平行六面体,则这三个向量的和向量所对应的线段即为从该起点出发的平行六面体的体对角线. 1.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同平面向量中的规定一样,0与任何空间向量平行. 2.单位向量的模都相等且为1,而模相等的向量未必是相等向量. 3.空间任意两个向量都可以平移到同一个平面内,成为同一个平面内的两个向量,因而空间任意两个向量都是共面的,它们的加、减法运算类似于平面向量的加、减法运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