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试卷B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镇人口规模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为()。
A.规划期末镇域总人口和规划期末镇区人口B.规划前期镇域总人口和规划前期镇区人口C.规划期末镇域总人口和规划前期镇区人口D.规划前期镇域总人口和规划期末镇区人口【答案】 A2、下列不属于城市规划常用分析方法中定量分析内容的是( )。
A.模糊评价法B.层次分析法C.集中量数分析D.因果分析法【答案】 D3、星座型城镇特点是( )。
A.城镇总平面是由一个相当大规模主体团块和三个以上较次一级基本团块组成复合式形态B.建成区主体平面形状长短轴之比大于4:1,并明显呈单向或双向发展C.建成区由两个以上相对独立主体团块和若干个基本团块组成D.建成区主体轮廓长短轴之比小于4:1,是长期集中紧凑全方位发展状态【答案】 A4、关于对研究与咨询机构规划师表述,错误是( )。
A.研究与咨询机构城市规划师不可能成为不同社会利益代言人B.研究与咨询机构城市规划师所代言往往是受人委托,而并不完全是自身机构C.研究与咨询机构城市规划师通过对社会利益代言而参与到社会利益协调过程中,并发挥相应作用D.研究与咨询机构规划师是以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身份为主,工作重点在于提出合理建议和进行技术储备【答案】 A5、下列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中供热工程规划内容是( )。
A.城市供热负荷B.选择城市热源和供热方式C.规划布局燃气输配管网D.供热区域范围、热电厂位置和规模【答案】 C6、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不属于海洋功能区划必须循的原则的是()。
A.保障海上交通安全B.保障各有关行业用海C.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D.保障海域可持续利用【答案】 B7、下列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表述,正确是()。
(2017年真题)A.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修建性详细规划提供了准确规划依据B.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特点是“地域性”和“数据化管理”C.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控制性城市设计和建筑环境空间设计法定要求D.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量化指标对所有建设行为严格控制【答案】 A8、在居住用地占城市总用地比重方面,大城市和小城市表现出不同点是( )。
[中学]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题(精简版).docx
![[中学]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题(精简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9b42ebda312b3169a551a41f.png)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2、中央商务区:简称CBD,具冇如下特征:(1) CBD所捉供的功能和服务具有最高水准;(2)CBD是城市地区屮人口最多的区域,24小时人口的变化值也最高;(3)CBD貝有城由地区最发达的内部交通和外部交通联系;(4)CBD貝有最高的服务集屮性,能捉供包括经济、管理、娱乐、文化乃至行政等多方而的服务, 具有城市地区最集屮、档次最高的零售业;(5) CBD具有城市屮最高的土地价格和租金。
3、城市人口结构: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按照性别、年龄、家庭、职业、文化、民族等因素的构成状况。
4、居住用地:在城市屮包括住宅及相当于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等设施的建设用地o5、工业用地:城市小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描其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的建设用地。
6、城市对外交通:城市与城市范围以外地区Z间采用齐种运输方式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活动。
7、城市道路网密度:P2879、卫星城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帀区既有一定距离乂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帀。
10、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确定城市总体规划和重大原则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城M总体规划的依据。
11、城镇体系:一定区威内的各种类型、不同等级、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密切的城镇群体组织。
12、城市性质:P17314、城市公共空间:狭义的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H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
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
r 义的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由屮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
15、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二、分析题1、简述《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
(1)1933年,在雅典召开建筑师大会,商讨城市规划问题,会议主要内容形成《雅典宪章》;(2)宪章中提岀城市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3)提出城市规划应与周围地区整体考虑;(4)提出城山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历史建筑;(5)提出城市规划应以区域规划为基础。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城市总体规划复习题(课程代码 252369)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把城市经济分为()。
D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类B. 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类C.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部类D. 基本经济和从属经济两大部类2. 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美元时,标志着工业化已进入成熟阶段,开始向后工业化时期过渡。
BA.1000B.4000C.10000D.200003. 下列哪一项不是先进制造业的主要特征()。
CA.数B.极C.快D.智4.关于有机疏散理论的目标,下列论述不妥的是()。
CA.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合适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B.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C.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分散D.把大城市目前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5. 下面关于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表述正确的是( )。
AA.新陈代谢的观念 B.新颖的观念C.先进性的观念D.复杂性的观念6. 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图画出的各类用地( )。
BA.以大类为主 B.以大类为主,中类为辅C.以大、中类为主,小类为辅D.以大类为主,中、小类为辅7.一般禁止建设区的山体坡度大于()%。
DA.10B.15C.20D.258. 控制范围为“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的是()。
CA.黑线B.红线C.黄线D.绿线9.对于一般()来说,城市商务活动规模不大,可以与商业中心结合。
DA.特大城市B.大城市C.小城市D.中小城市10. 城市生态系统是()的生态环境。
AA.人工环境B.动态平衡C.脆弱D.特殊11.世界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
CA.0.01B.0.01C.0.03D.0.0412.城市总体规划的上层次规划是()。
AA.城镇体系规划B.控制性详细规划C.修建性详细规划D.城市设计13.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城市建设用地共分为()大类、()中类、()小类。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试卷B,城市规划原理问答题(绝对超值)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试卷B一、名词解释(5分*5个= 25)1、“七通一平”:指供水、排水、供电、电信、供热、供燃气、道路通,土地平整。
2、卫星城: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3、热岛效应: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
4、带状绿地:指城市沿河岸,街道,景观,通道等绿色地带以及防护林地带。
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二、单项选择题(4*8=32)1.城市产生于( D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奴隶向封建过渡时期D、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2.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含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城市化既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又是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产业转化为非农产业,以及社区结构和空间形态转化的过程B.城市化是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在农村的扩散过程C.城市化还包括原有市区的结构重组、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更新、环境的改善等D.城市化是乡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简单过程3.《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贡献是( B )。
A 强调物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B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C 突出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作用D 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思想4.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是( A )A .20 年B .10 年C .5 年D .2 年5.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分为几类用地( C )A.一B.二C.三D.四6.居住区的用地组成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 )。
A.居住建筑用地B.道路用地C.公用设施用地D.绿地7.下列属于交通性道路特点的为( A )。
A.车速大,车辆多,车行道宽B车速小,车辆少,车行道窄C车速小,车辆多,车行道宽D.车速大,车辆少,车行道窄8.城市规划的母规划是( B )A.城镇体系总体规划B.土地利用总体规划C.控制性详细规划D.修建性详细规划三、简答题(8、10、10)1.简述城市用地评定的分类?答:(1)一类用地:适于城市建设,不须或只须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2)二类用地:需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3)三类用地:不适于修建的用地或只有采取重大工程措施才能修建,因而在经济上不合理2.城市规划宏观调控作用有哪些主要表现?答:①保障必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②规范土地和房地产市场;③在符合社会总体利益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进行合理配置、开发与使用;④以政府干预的方式保证土地使用符合社区公众的利益3.简述城市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题.docx

1防护绿地:城市屮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化用地。
2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圉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3服务半径:4城市性质: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
5道路宽度:在城市规划中是指: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只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主要由交通量来决定。
6日照间距:7居住绿地8 CBD:屮央商务区,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9城市流动人口10路幅宽度:在建筑设计及其城市规划中是指:路幅宽度是指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1简述下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2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道路可分几级?其道路的宽度分别为多少米?3旧居住区道路沿线改建要考虑哪些方面?4据设计对象的用地范围和功能特征,城市设计可分为几类?据设计对象的用地范闱和功能特征,城市设计可以分为下列类型: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开发区设计;城市中心设计;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干道和商业街设计;城市居住区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城市旧区保护与更新设计;大学校园及科技研究园设计;博览中心设计;建设项目的细部空间设计。
5从工程建设方面着手,改善旧城道路系统可采取哪些措施?6简述下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7从城市用地布局考虑,改善旧城道路系统可采取哪些措施?8简述城市用地选择的原则?1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法律中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定2新城选址或各种开发区选址既要满足建设空间与环境的需要,同时要为将来进一步%考试大%发展预留余地与方向;旧城扩建用地选择,要结合旧区的布局结构考虑城市扩展重构城市功能布局的合理性;要充分利用旧城的设施基础,节省建设投资。
3用地选择应对用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科学的评估,要结合城市不同功能地域对用地的不同空间与坏境质量要求,尽可能减少用地的工程准备费用。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题.docx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题.docx1防护绿地:城市屮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化用地。
2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圉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3服务半径:4城市性质: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
5道路宽度:在城市规划中是指: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只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主要由交通量来决定。
6日照间距:7居住绿地8 CBD:屮央商务区,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9城市流动人口10路幅宽度:在建筑设计及其城市规划中是指:路幅宽度是指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1简述下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2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道路可分几级?其道路的宽度分别为多少米?3旧居住区道路沿线改建要考虑哪些方面?4据设计对象的用地范围和功能特征,城市设计可分为几类?据设计对象的用地范闱和功能特征,城市设计可以分为下列类型: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开发区设计;城市中心设计;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干道和商业街设计;城市居住区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城市旧区保护与更新设计;大学校园及科技研究园设计;博览中心设计;建设项目的细部空间设计。
5从工程建设方面着手,改善旧城道路系统可采取哪些措施?6简述下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7从城市用地布局考虑,改善旧城道路系统可采取哪些措施?8简述城市用地选择的原则?1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法律中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定2新城选址或各种开发区选址既要满足建设空间与环境的需要,同时要为将来进一步%考试大%发展预留余地与方向;旧城扩建用地选择,要结合旧区的布局结构考虑城市扩展重构城市功能布局的合理性;要充分利用旧城的设施基础,节省建设投资。
《城市规划原理》样题

《城市规划原理》样题(A)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道路红线2.雅典宪章3.城市4.商务中心5.绿地率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组织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2.城市建设用地分为大类。
住宅组团绿地属于用地(大类)。
3.烈度在度以上城市,建筑密度宜低于20%,100万人以上大城市,应有不经过市区的过境公路。
4.在我国,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属于第产业。
5.城市消防站一般的责任区面积应为km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城市市区土地属所有。
7.大于50万小于150万人口的重要城市防洪标准按年一遇的洪水位来确定。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
A. 城市发展方面、发展规模、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B. 城市发展规模、城市性质、城市型体建设空间C. 城市职能、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D. 城市性质、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产结构2.城市化的实质性含义是()A. 城市化是乡村变成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B. 城市化是城市生活方式的扩大,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C. 城市化是人口集中满足城市对劳动力的需要的过程D.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3.()是对扩展阶段中的城市做出全面的轮廓性、结构性的布置,它是一个空间结构的安排。
A. 远景规划B. 结构规划C. 竖向规划D. 总体规划4.一类用地指适于修建的用地,地形坡度一般应在()以下。
A. 8%B. 10%C. 12%D. 15% 5.历史街区的范围划定的原则不包括()。
A. 历史真实性B. 生活真实性C. 风貌完整性D. 建筑真实性6.《周礼考工记》体现()思想,《管子度地篇》体现()思想。
A. 皇权至上;自然至上B. 自然至上;皇权至上C. 皇权至上;皇权至上D. 自然至上;自然至上7.1898年英国人()写了一本书(),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附答案)

考试题目如下:第一部分:单选题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把城市经济分成(D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类B.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类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部类 D.基本经济和从属经济两大部类2.建筑物经济寿命的终结表明(C )。
A.该建筑物已破旧得没有使用价值了B.该建筑已破旧得卖不出去了C.建筑物价值小于地块价值D.由于房产价格下跌,该建筑已无经济价值3.城市各项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效果总量在(A )递增,而在( )逐渐减弱。
A.城市地域向中心;城市外围,B.城市外围;城市域向中心C.城市地域中由接近中心向中心;城市地域中由接近中心向外围D.城市地域中离心;城市外围向心4.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社会趋势。
按照联合国有关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 B)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 )的人口型态就属于“老年型人口”。
A.9%;6% B.10%;7% C.12%;8%D.15%;10%5.工业革命前,欧洲出现的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B )。
A.雅典 B.罗马 C.伦敦 D.巴黎6.第一个成为城市化人口超过50%总人口的国家是(A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7.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不包括(B )。
A.唐长安 B.西汉长安 C.南朝建康 D.明清北京8.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是(A )。
A.以教堂为城市中,b B.以广场、铜像和纪功柱为城市核心C.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 D.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城市核心9.关于有机疏散理论的目标,下列论述不妥的是(C )。
A.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B.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C.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分散D.把大城市目前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10.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它对城市发展的指导和控制,其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 B)来实现。
A.对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合理布局B.对城市空间尤其是土地使用的分配和安排C.合理确定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D.确定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11.下面关于综合规划的论述正确的有(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试卷B
一、名词解释(5分*5个= 25)
1、“七通一平”:指供水、排水、供电、电信、供热、供燃气、道路通,土地平整。
2、卫星城:指在大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和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3、热岛效应: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
4、带状绿地:指城市沿河岸,街道,景观,通道等绿色地带以及防护林地带。
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二、单项选择题(4*8=32)
1.城市产生于( D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奴隶向封建过渡时期
D、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2.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含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城市化既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又是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产业转化为非农产业,以及社区结构和空间形态转化的过程
B.城市化是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在农村的扩散过程
C.城市化还包括原有市区的结构重组、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更新、环境的改善等
D.城市化是乡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简单过程
3.《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贡献是( B )。
A 强调物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B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C 突出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作用
D 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思想
4.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是( A )
A .20 年
B .10 年
C .5 年
D .2 年
5.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分为几类用地( C )
A.一
B.二
C.三
D.四
6.居住区的用地组成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 )。
A.居住建筑用地
B.道路用地
C.公用设施用地
D.绿地
7.下列属于交通性道路特点的为( A )。
A.车速大,车辆多,车行道宽B车速小,车辆少,车行道窄
C车速小,车辆多,车行道宽D.车速大,车辆少,车行道窄
8.城市规划的母规划是( B )
A.城镇体系总体规划
B.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C.控制性详细规划
D.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简答题(8、10、10)
1.简述城市用地评定的分类?
答:(1)一类用地:适于城市建设,不须或只须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
(2)二类用地:需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
(3)三类用地:不适于修建的用地或只有采取重大工程措施才能修建,因而在经济上不合理
2.城市规划宏观调控作用有哪些主要表现?
答:①保障必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②规范土地和房地产市场;
③在符合社会总体利益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进行合理配置、开发与使用;
④以政府干预的方式保证土地使用符合社区公众的利益
3.简述城市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答:(1)提高城市自然生态质量;
(2)有利于环境保护;
(3)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调适环境心理;
(4)增加城市地景的美学效果;
(5)增加城市经济效益;
(6)有利于城市防灾。
四、论述题(15)
你认为我们当前许多大城市的更新和改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答:(1)大拆大建,城市资源浪费。
不少城市的领导为了追求任期业绩,既不尊
重投入产出规律,也不考虑经济效果和创新,更不考虑投入资金的回收问题。
对老城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倒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的破坏,使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严重受损,甚至完全消失。
(2)城市的文脉被切断。
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目前,城市中普遍存在着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使城市的文脉受到人为的破坏和割裂。
(3)各类保护建筑遭到破坏。
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将保护建筑视为获得眼前利益的捷径,千方百计的恣意蚕食、侵占、破坏和拆毁,情况相当严重,且屡禁不止,层出不穷。
(4)城市正在走向雷同,特有风貌消失。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文化、科技各领域交流的扩大,城市更新改造中大量地应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大大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
但是由于各地“追风”现象十分严重,效仿和追大潮成为时尚,使城市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城市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地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化的特色,建筑正在失去个性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