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制度》练习题

《社会保障制度》练习题
《社会保障制度》练习题

《社会保障制度》练习题

《社会保障制度》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庇古被称为()之父

A. 微观经济学

B. 计量经济学

C. 福利经济学

D. 宏观经济学

2.下列不属于社会福利的作用的是()

A. 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

B. 有利于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

C. 有利于国民再分配

D. 有利于调控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促进经济发展

3.以下不属于社会福利的实施范围的分类是()

A.社会津贴

B.职工福利

C.社会服务

D.社会保险

4.1996年8月,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

A.《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B.《军人权益保障法》

C.《妇女权益保障法》

D.《残疾人权益保障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哪天颁布的()

A.1951年2月26日

B.1951年2月27日

C.1951年2月25日

D.1951年2月28日

6.2009年2月,民政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制定孤儿最低养育标准的通知》(民办发[2009]4号),明确全国统一的社会散居孤儿最低养育标准为每人每月()元。

A.1000元

B.800元

C.600元

D.400元

7.生育保险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强制性原则

B. 社会性原则

C. 互济性原则

D.普遍性原则

8.不属于失业保险基金筹集方式的是()

A. “三方”负担的模式

B. 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分担模式

C. 企业独自承担的模式

D.个人承担的模式

9.整个21世纪,我国始终是世界上( )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A.80岁以上

B.70岁以上

C.60岁以上

D.90岁以上

10.不属于社会福利管理的原则的是()

A.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

B. 专款专用原则

C. 资金收支分别管理原则

D.法规管理原则

11.下列属于残疾人就业方式的是()

A.机构安置

B.个人安置

C.集中安置

D.强制安置

12.()在我国老年福利服务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我国应当长期坚持的养老模式

A.社区养老

B.机构养老

C.居家养老

D.政府养老

13.()年,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了残疾人就业权利、义务和政策措施。

A.2001年

B.1991年

C.1998年

D.2010年

14.2001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对推动无障碍建设进行了强制性规范。

A.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B. 《关于做好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通知》

C. 《关于贯彻实施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的若干补充规定的通知》

D.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试行)》

15.职工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是:()

A.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B.醉酒导致伤亡的

C.自残或者自杀的

D.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急性中毒事故

16.下列属于失业保险制度的类型的是()

A. 强制性失业保险

B. 国家失业救济

C. 自愿失业保险

D.普遍救

17.四级伤残应支付本人( )个月的工资。

A. 14

B. 15

C. 16

D.18

18.绝对意义上的贫困是()欧美国家的官方文件中普遍采用的概念。

A. 19世纪末20世纪

B. 18世纪末19纪初

C. 17世纪末18世纪初

D.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19.不属于社会救助的对象的是()

A. 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人

B. 城市贫困者

C. 失业的人

D.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人

20.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社会救助也有其自身的特征。以下不属于的是()

A. 权利义务的非直接对应性

B. 救助对象的限制性

C.救助水平的低层次性

D. 救助程序的多样性

21.以下不属于社会救助的功能是( )

A.社会救助的文化功能

B.社会救助的经济功能

C.社会救助的政治功能

D. 社会救助的社会功能

22.依照恩格尔系数划分贫富的标准,下列属于富裕的是()

A. 0.50

B. 0.40

C. 0.20

D. E≤0.20

23.《济贫法》奠定了英国乃至欧美各国现代()立法的基础,开创了用国家立法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先例。

A. 社会救助

B. 社会保险

C. 社会福利

D. 养老保险

24.社会保障体系第二阶段是面向贫困人口与一般劳动者实施()

A. 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

B.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C.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

D. 社会救助和工商保险

25.社会保障体系第一阶段是面向贫困人口与工业劳动者实施()

A. 社会保险

B. 社会福利

C. 社会救助

D. 工伤保险

二、名词解释题

1.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2.养老保险

3.国家卫生服务模式

4.医疗保险

5.生育保险制度

6.失业

7.企业年金

8.帕累托最优

9.社会保障基金

10.储蓄医疗保险

11.相对贫困

三、简答题

1. 简述社会保险基金的特征。

2.简述工伤保险应遵循的原则

3.简述社会救助的特点

4.简述社会保险基金的功能

5.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

6.简述失业的类型

7.简述生育保险的作用

8.简述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内容

9. 简述失业保险制度的特征

10.简述社会保障的机构设置

四、综合论述题

1.论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内容

2.论述社会救助与通常所说的社会救济的区别以及社会救助的自身特征

3.论述我国促进就业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措施

《社会保障制度》练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美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中,按照法律规定,失业保险的享受期一般为( )

A.20周

B.26周

C.30周

D.36周

2.属于养老保险自身主要特征的是()

A. 公平与效率兼顾

B. 享受待遇的长期性

C. 权利与义务相对应

D. 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3.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类型不包括()

A. 传统型

B. 福利型

C. 国家保障型

D.个人保障型

4.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规定,享受养老保险的年龄条件一般不超过()岁

A.55岁

B.60岁

C.65岁

D.67岁

5.()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最基本的来源

A. 企业缴费

B. 个人缴费

C. 国家的财政补贴

D. 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

6.以下不属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权利的是()

A. 权利救济权

B. 财产私有权

C. 批评和建议权

D.知情权

7.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体系中,慈善被称作“第几次分配”()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8.下列不属于社会保障机构的是()

A. 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机构

B.社会保障业务经办机构

C.社会保障基金经营机构

D.社会保障的立法机构

9.下列人群可以纳人农村低保范围的()

A.有劳动能力、无正当理由撂荒承包的土地、山林、水塘,或拒绝参加劳动者。

B.不按规定如实申报家庭收入或不按规定参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格审核的。

C.因违反《婚姻法》、《收养法》等行为而造成家庭生活困难且尚未改正的。

D.法定赡养人无赡养能力不能履行赡养义务的

10.下列不属于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是()

A .科学化管理原则 B. 法制化管理原则

C.统一与分散相结合的管理原则

D. 社会化管理原则

11.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规定个人缴费至少满()年

A.10年

B.15年

C.20年

D.25年

12.根据法律规范的程度企业年金可以分为()两类

A. 自愿型和强制型

B. 自愿型和混合型

C. 缴费确定型和待遇确定型

D.强制型和混合型

13.企业年金的经办机构可供选择的组织形式不包括()

A. 行业主管部门的经办机构

B. 人寿保险公司

C. 劳动保障部门

D.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14.下列不属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特征:()

A. 基金管理的强制性

B.基金的储存性

C.基金使用的多项性

D.基金来源的广泛性

1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统筹、属地管理。

A.省、市两级

B.省、县两级

C.市、县两级

D.省、市、县三级

16.按社会保障项目的专门用途及其功能分类,可分为四类是()

A. 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助基金、社会福利基金、军人保障基金

B.社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社会福利基金、军人保障基金

C.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助基金、社会福利基金、养老保险基金

D.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军人保障基金

17.以下不属于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的原则的是()

A.流动性原则

B.收益性原则

C.安全性原则

D.统一性原则

18.社会保险基金是为实施社会保险项目而筹集的基金,其中不包括()

A.养老保险基金

B.医疗保险基金

C.工伤保险基金

D.社会救助基金

19.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的原则是()

A. 统一性原则、公平原则、法制化原则

B.效率原则、公平原则、法制化原则

C.效率原则、统一性原则、法制化原则

D.效率原则、公平原则、统一性原则

20.医疗保险金的筹集( ) 是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A. 雇主和雇员的共同缴款

B. 被保险人个人(雇员)出资

C. 用人单位(雇主)出资

D. 国家补贴

21.基本医疗保险与原有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下列各项

中不包括()

A. 保险模式不同

B. 筹资机制不同

C.资金来源不同

D. 保障水平不同

22.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工资总额()以内的部分列入成本

A. 4%

B.5%

C.6%

D.7%

23.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要定期向()汇报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

A.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

B.审计部门

C.政府部门

D.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

24.现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指导思想不包括()

A. 基本水平

B. 收支平衡

C. 广泛覆盖

D.统账结合

二、名词解释题

1.社会保障基金支付

2.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3.社会救助

4.显性失业

5.商业医疗保险

6.公费医疗制度

7.恩格尔系数

8.社会福利

9.工伤保险

10.社会保障基金监管

11.部分性失业

三、简答题

1.简述医疗保险的特点

2.简述养老保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简述医疗保险的模式

4. 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来源

5. 简述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基本原则

6. 简述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7.简述养老保险的基本类型

8.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原则

9.简述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目标构想的“五个统一”和“两个分离”

10. 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原则

四、综合论述题

1.论述全面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应作的工作和应该完善的配套措施。

2.论述社会福利的特征和作用。

地球化学复习题(推荐文档)

地球化学复习题 绪论 1、地球化学的定义。 答: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包括部分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 2、地球化学的任务。 答:1)地球及其子系统中元素及其同位素的组成,即元素的分布和分配问题;2)元素的共生组合和赋存形式;3)元素的迁移和循环;4)地球的历史和演化。5)基础理论和应用的发展。 3、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 答:研究思路:以化学、物理化学等基本原理为基础,以研究原子(包括元素和同位素)的行为为手段,来认识地球的组成、历史和地球化学作用。工作方法:野外:地质考察+样品采集(代表性、系统性、统计性、严格性)。 室内: --岩矿鉴定 --分析测试:早期容量法、离子色谱法和比色法,现今X射线荧光光谱XRF、ICPAES、--ICPMS、固体质谱、AAS等。 --元素结合形式和赋存状态的研究:化学分析、晶体光学、X射线衍射、拉曼谱、微区分析(电子探针、离子探针)等。 --作用过程的物理化学条件的测定:温度(包裹体、矿物、同位素)、压力、pH、Eh、盐度等。 --自然作用的时间参数:同位素测年。 --模拟实验。 --多元统计计算和数学模型。 4、地球化学学科的特点。 答:1、基础科学成果的应用.2、地质科学的发展.3、更广泛的数字模拟。 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元素丰度 1、对比元素在地壳、地球和太阳系中分布规律的异同点,并解释其原因。 答:相同点:元素的丰度均随原子系数增大而减小。均符合奇偶定律。 不同点:与太阳系或宇宙相比,地壳和地球都明显地贫H, He, Ne, N等气体元素;而地壳与整个地球相比,则明显贫Fe和Mg,同时富集Al, K和N a。 原因: 2、研究克拉克值有何地球化学意义。 答:可作为元素集中、分散的标尺。控制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A)影响元素参加地壳中地球化学过程的浓度。B)限定自然界的矿物种类及种属。C) 限制了自然体系的状态。 3、地球各圈层化学组成的基本特征。 答:地壳:①地壳中元素的相对平均含量是极不均一的。②元素的克拉克值大体上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地幔:元素分布不均,铁镁含量增高。地核:铁镍含量占绝大部分,其它元素仅占极少部分。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在地球总质量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对地球总体成分的影响不大。 4、陨石研究的意义 答:①它是认识宇宙天体、行星的成分、性质及其演化的最易获取、数量最大的地外物质;

各国社会保障制度

一、各国社会保障制度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保险制度。指由国家依法建立的,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伤残、生育和失业时,能够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其中社会保险政策主要分为: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2)社会福利制度。广义上与社会保障同义,狭义上指由国家或社会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向全体公民普遍地提供资金帮助和优化服务的社会性制度。(3)社会救济制度。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4)社会优抚制度。指国家依法定的形式和政府行为,对有特殊贡献的军人及其眷属实行的具有褒扬和有待赈恤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 2.外国社会保障体制 2.1 美国体制 社会保障体制的核心是社会保险,美国的社会保险分为养老、遗属和残疾人保险, 它是美国最重要的收入保证项目.保险金来源雇主、雇员和自由劳动者所交纳的社会保险费(税)。据最新联邦保险税特别税法规定,雇主和雇员各交纳的社会保险税应占工资总额的6 . 2% ,个体劳动者则交纳保险税为12. 4%. 社会保险基金的应用给给有保险身份的退休、致残职工及死亡职工的遗属按月支付保险金;与遗属一次性结算死亡职工保险金;为伤残人提供职业再培训的服务费用;管理费支出。在美国, 社会保险参加者们领取的一般都是基本保险金. 社会保障包括补充保障收入,这是一项完全由联邦政府管理的项目, 即联邦政府每月给6 5岁以上的老人、残疾人一定的补助。 医疗照顾和医疗补助是美国最主要的医疗保障项目, 医疗照顾的对象是符合参加社会保险的老人和残疾人, 医疗补助的对象是那些低收入和缺少生活来源的人们。失业保险,为那些非自愿失业同时又有能力和愿望接受再就业机会的劳动者提供的一种保障措施。 失业保险是按照规定, 失业保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雇主交纳的失业保险费。这些保险费由各州上缴财政部, 存入失业信托基金;工人补偿美国另一个重要的社会保险项目是工人补偿。伤残保险暂时伤残保险是一项由美国部分州实行的保障项目, 它主要是向那些因非公事故伤残而导致工资损失的职工提供的补助金, 由于享受这种补助的时间有其一定的限制, 因而称为暂时伤残保险。工人补偿的内容是向那些因公负伤的工人和因公死亡的职工家庭提供货币补助和医疗照顾。在被补偿的人员范畴中,大部分州都不包括农业工人、家庭服务人员和临时工。 退伍军人补贴:联邦政府为现役军人和退伍军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补贴, 其中包括残疾补贴、教育资助、住院和医疗补助、职业再培训、家庭和子女生活资助, 特殊贷款计划和优先进入某些职业等等。 2.2 日本体制 日本实行的社会保障项目范围包括收入保障、社会福利和公共扶助共四个方面。第一方面, 日本对因失业、伤病、衰老、死亡、工伤等丧失收入及收入减少者给予物质帮助, 主要是通过社会保险(按项目包括雇佣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 进行实施。妇女因生育、育婴而开支增加者则由医疗保险提供分娩费; 对养育未满三岁的儿童发放津贴, 津贴金额由享受者的收入而定, 资金源于国家和雇主。第二方面, 日本的医疗补助费用主要来自医疗保险。第三是对需要照顾的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生活方面能力弱者提供福利。资金由国家、地方、自治团体和被照顾者分担。服务操作由地方自治团体承担. 第四是对生活低于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最低标准的贫困家庭进行扶助保护。资金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税收

消费者权益保护试题

015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C)正式施行。 A.20RR年3月15日 B.20RR年1月1日 C.20RR年3月15日 2?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是(B) A.12348 B.12315 C.11315 3.商品“三包”规定的内容是(A)。 A.包修、包退、包换 B.包修、包赔、包换 C.包赔、包退、包换 4?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商品召回的说法,正确的是(A)。(《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 A.经营者应当承担消费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 B.消费者应当承担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 C.经营者在商品召回期间,可以继续销售该商品 5?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 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B)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 三条) A.3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6?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C)日内退货。(《消费者权益 保护法》第二十四条)

A.五 B.六 C.七 7?消费者在甲商场购买乙公司生产的商品,发现商品质量有瑕疵,要求甲商场退货并赔偿损失。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第四十条) A.甲商场必须退货并赔偿消费者损失 B.甲商场可以向乙公司追偿 C.甲商场无过错 8?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按规定无理由退货的,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C)内返还消费者支付 的商品价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R五条) A.三日 B.五日 C.七日 9?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下列关于网络购物的说法,错误的是(C)。(《消 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R五条) A.除特定商品外,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 B.无理由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 C.无理由退回商品的运费由经营者承担 10.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格式条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0。(《消 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 A.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的方式做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B.经营者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C.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但无需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 11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下列店堂告示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C)。(《消 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

《地球化学》练习题2剖析

恩《地球化学》练习题 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元素丰度(答案) 1.概说太阳成份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简述太阳系元素丰度的基本特征。 3.说说陨石的分类及相成分的研究意义. 4.月球的结构和化学成分与地球相比有何异同? 5.讨论陨石的研究意义。 6.地球的结构对于研究和了解地球的总体成分有什么作用? 7.阐述地球化学组成的研究方法论。 8.地球的化学组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9.讨论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 10.简介地壳元素丰度特征。 11.地壳元素丰度特征与太阳系、地球对比说明什么问题? 12.地壳元素丰度值(克拉克值)有何研究意义? 13.概述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意义。 14.简要说明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 15.岩浆岩中各岩类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如何? 16.简述沉积岩中不同岩类中元素含量变化规律。 第二章元素结合规律与赋存形式(答案) 1.亲氧元素和亲硫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2.简述类质同像的基本规律。 3.阐述类质同像的地球化学意义。 4.简述地壳中元素的赋存形式及其研究方法。 5.举例说明元素存在形式研究对环境、找矿或农业问题的意义。 6.英国某村由于受开采ZnCO3矿的影响,造成土壤、房尘及饮食摄入Cd明显高于其国标,但与未受污染的邻村相比,在人体健康方面两村没有明显差异,为什么? 第三章自然界体系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答案) 1.举例说明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定义。 2.举例说明影响元素地球化学迁移过程的因素。 3.列举自然界元素迁移的标志。 4.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研究方法。 5.水溶液中元素的迁移形式有那些?其中成矿元素的主要迁移形式又是什么? 6.解释络离子的稳定性及其在地球化学迁移中的意义。 7.简述元素迁移形式的研究方法。 8.什么是共同离子效应?什么是盐效应? 9.天然水的pH值范围是多少?对于研究元素在水介质中的迁移、沉淀有何意义? 10.举例说明Eh、pH值对元素迁移的影响。 11.非标准电极电位E及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Eh,在研究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方面有什么作用? 12.试述影响元素溶解与迁移的内部因素。 13.自然界中地球化学热力学体系基本特点是什么? 14.自然体系中哪些特征可作为体系达到平衡态的证据与标志? 15.讨论相律及其应用。

多元统计思考题及答案

《多元统计分析思考题》 第一章 回归分析 1、回归分析是怎样的一种统计方法,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答:回归分析作为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基于观测数据建立变量之间的某种依赖关系,用来分析数据的内在规律,解决预报、控制方面的问题。 2、线性回归模型中线性关系指的是什么变量之间的关系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一定是线性关系形式才能做线性回归吗为什么 答:线性关系是用来描述自变量x 与因变量y 的关系;但是反过来如果自变量与因变量不一定要满足线性关系才能做回归,原因是回归方程只是一种拟合方法,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存在近似线性关系也可以做线性回归分析。 3、实际应用中,如何设定回归方程的形式 答:通常分为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随机变量y 受到p 个非随机因素x1、x2、x3……xp 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形式为: 01p βββ???是p+1个未知参数,ε是随机误差,这就是回归方程的设定形 式。 4、多元线性回归理论模型中,每个系数(偏回归系数)的含义是什么 答:偏回归系数01p βββ???是p+1个未知参数,反映的是各个自变量对随机变 量的影响程度。 5、经验回归模型中,参数是如何确定的有哪些评判参数估计的统计标准最小二乘估计法有哪些统计性质要想获得理想的参数估计值,需要注意一些什

么问题 答:经验回归方程中参数是由最小二乘法来来估计的; 评判标准有:普通最小二乘法、岭回归、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等; 最小二乘法估计的统计性质:其选择参数满足正规方程组, (1)选择参数01 ??ββ分别是模型参数01ββ的无偏估计,期望等于模型参数; (2)选择参数是随机变量y 的线性函数 要想获得理想的参数估计,必须注意由于方差的大小表示随机变量取值 的波动性大小,因此自变量的波动性能够影响回归系数的波动性,要想使参数估计稳定性好,必须尽量分散地取自变量并使样本个数尽可能大。 6、理论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的实际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在回归模型中加入随机误差项建立回归模型时,对随机误差项作了哪些假定这些假定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答:随机误差项?的引入使得变量之间的关系描述为一个随机方程,由于因变 量y 很难用有限个因素进行准确描述说明,故其代表了人们的认识局限而没有考虑到的偶然因素。 7、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回归模型,是否意味着他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为什么 答:不是,因果关系是由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的,回归模型的建立只是 一种定量分析手段,无法判断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不能判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8、回归分析中,为什么要作假设检验检验依据的统计原理是什么检验的过程

社会保障制度

期末作业考核 《社会保障制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答: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是指国家管理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称,它涉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各方面,如社会保障立法,社会保障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方法、机构设置及其职能权限,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监督,社会保障业务的经办等。狭义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社会保障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权限的划分。 2.生育保险制度 答:是国家通过社会保险立法,在生育事件发生期间对生育责任承担者给予收入补偿、医疗服务和生育休假的社会保障制度。 3.养老保险 答: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手段是在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 4.国家卫生服务模式 答:是指政府直接举办医疗保险事业,通过税收形式筹措医疗保险基金,采取预算拨款给国立医疗机构的形式,向本国居民直接提供免费(或低收费)医疗服务。 5.失业 答: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其实质是劳动者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社会财富的创造,是一种经济资源的浪费。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工伤保险应遵循的原则。 答:(1)无责任补偿原则。 (2)个人不缴费原则。 (3)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 (4)严格区分因工与非因工的原则。 (5)统筹基金、共担风险原则。 (6)保障与赔偿相结合的原则。 (7)一次性补偿与长期补偿相结合原则。 (8)确定伤残和职业病等级原则。

勘查地球化学习题集答案

地球化学找矿习题集 一、填空题 1.地球化学找矿具有对象的微观化,分析测试技术是基础,擅于寻找隐伏矿体和准确率高、速度快、成本低。的特点。 2.地球化学找矿的研究物质主要是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水、气体和生物。 3.地球化学找矿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化学指标(或物质组成)。 4.应用地球化学解决地球表层系统物质与人类生存关系。 5.应用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现场采样调查评价研究与实验研究。 6.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均匀性主要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 7.克拉克值在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其单位通常是ppm(或10-6)。 8.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影响地壳各部分基本物理、化学性质,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富集而形成矿床。 9.戈尔德施密特根据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将元素分为亲铁元素、亲硫(亲铜)元素、亲氧(亲石)元素、亲气元素和亲生物元素。 10.元素迁移的方式主要有化学-物理化学迁移、机械迁移和生物-生物化学迁移。 11.热液矿床成矿过程中,成晕元素主要呈液相迁移,迁移方式主要有渗透迁移和扩散迁移两种。 12.影响元素沉淀的原因主要有PH变化、Eh变化、胶体吸附、温度变化和压力变化。 13.地壳中天然矿物按阴离子分类,常见有含氧化合物、硫化物、卤化物和自然元素。 14.地球化学异常包括异常现象、异常范围、异常值三层含义。 15.地球化学省实质是以全球地壳为背景的规模巨大的一级地球化学异常。 16.地壳元素的丰度是指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又称为克拉克值。 17.地壳中元素的非矿物赋存形式包括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类质同象结构混入物、胶体或离子吸附和与有机质结合。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多元统计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解决多指标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2、回归参数显著性检验是检验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否著. 3、聚类分析就是分析如何对样品(或变量)进行量化分类的问题。通常聚类分析分为 Q型聚类和 R型聚类。 4、相应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寻求列联表行因素A 和列因素B 的基本分析特征和它们的最优联立表示。 5、因子分析把每个原始变量分解为两部分因素:一部分为公共因子,另一部分为特殊因子。 6、若 () (,), P x N αμα ∑=1,2,3….n且相互独立,则样本均值向量x服从的分布 为_x~N(μ,Σ/n)_。 二、简答 1、简述典型变量与典型相关系数的概念,并说明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 在每组变量中找出变量的线性组合,使得两组的线性组合之间具有最大的相关系数。选取和最初挑选的这对线性组合不相关的线性组合,使其配对,并选取相关系数最大的一对,如此下去直到两组之间的相关性被提取完毕为止。被选出的线性组合配对称为典型变量,它们的相关系数称为典型相关系数。 2、简述相应分析的基本思想。 相应分析,是指对两个定性变量的多种水平进行分析。设有两组因素A和B,其中因素A包含r个水平,因素B包含c个水平。对这两组因素作随机抽样调查,得到一个rc的二维列联表,记为。要寻求列联表列因素A和行因素B的基本分析特征和最优列联表示。相应分析即是通过列联表的转换,使得因素A

和因素B 具有对等性,从而用相同的因子轴同时描述两个因素各个水平的情况。把两个因素的各个水平的状况同时反映到具有相同坐标轴的因子平面上,从而得到因素A 、B 的联系。 3、简述费希尔判别法的基本思想。 从k 个总体中抽取具有p 个指标的样品观测数据,借助方差分析的思想构造一个线性判别函数 系数: 确定的原则是使得总体之间区别最大,而使每个总体内部的离差最小。将新样品的p 个指标值代入线性判别函数式中求出 值,然后根据判别一定的规则,就可以判别新的样品属于哪个总体。 5、简述多元统计分析中协差阵检验的步骤 第一,提出待检验的假设 和H1; 第二,给出检验的统计量及其服从的分布; 第三,给定检验水平,查统计量的分布表,确定相应的临界值,从而得到否定域; 第四,根据样本观测值计算出统计量的值,看是否落入否定域中,以便对待判假设做出决策(拒绝或接受)。 协差阵的检验 检验0=ΣΣ 0p H =ΣI : /2 /21exp 2np n e tr n λ???? =-?? ? ???? S S 00p H =≠ΣΣI : /2 /2**1exp 2np n e tr n λ???? =-?? ? ???? S S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的对象是下列哪项? A.消费者为生产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所发生的法律关系 B.各商家为经营需要而发生的购销关系 C.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而发生的法律关系 D.消费者为营利而进行的购销活动 答案:C 解析:消费者,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个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罚决定之日起多少天内向上一级机关作出复议? A.10日内 B.15日内 C.30日内 D.3个月内 答案:B 解析: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1条。该条规定:"经营者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罚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多少倍?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答案:A 解析: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该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乾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1倍。" 4.甲厂生产一种易拉罐装碳酸饮料。消费者丙从乙商场购买这种饮料后,在开启时被罐内强烈气流炸伤眼部,下列答案中最正确的是哪项? A.丙只能向乙索赔 B.丙只能向甲索赔 C.丙只能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请其确定向谁索赔 D.丙可向甲、乙中的一个索赔 答案:D 解析: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第2款。该条规定:"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5.消费者王某在购买商品后,发现商品存在瑕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王某只能向该商品生产者主张赔偿 B.王某可以向该商品的销售者主张赔偿 C.王某既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地球化学复习题汇总

地球化学赵伦山张本仁 韩吟文马振东等 P 1:地球化学基本问题) P 5:克拉克值,地球化学发展简史(几个发展阶段) P31:元素丰度,表示单位元素在地壳平均化学丰度―――确定方法,克拉克值, P37:元素克拉克值的地球化学意义 P68:类质同象和固溶作用 P81:元素的赋存状态――1,5种 P88: 元素迁移 P 123: 相律 P169: 衰变定律 P181: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痕量元素=微量元素) 复习内容及答案汇总 一、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学科特点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地位(P1-)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相关宇宙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在地球化学发展历史中曾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资料积累过程,随后基于克拉克、戈尔施密特、维尔纳茨基、费尔斯曼等科学家的出色工作,地球化学由分散的资料描述逐渐发展为有系统理论和独立研究方法的学科。目前地球化学已发展成为地球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与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相邻学科相互渗透与补充,极大地丰富了地球科学研究内容,在地质作用过程定量化研究中已不可或缺。 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和学科特点是:(1)通过分析常量、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元素相互组合和赋存状态变化等追索地球演化历史;(2)利用热力学等现代科学理论解释自然体系化学变化的原因和条件,探讨自然作用的机制;(3)将地球化学问题置于地球和其子系统(岩石圈、地壳、地幔、地核等)中进行分析,以个系统的组成和状态约束作用过程的特征和元素的行为。 围绕原子在自然环境中的变化及其意义,地球化学研究主要涉及四个基本问题:(1)研究地球和动质体中元素和同位素的组成;(2)研究元素的共生组合和赋存形式;(3)研究元素的迁移和循环;(4)研究元素和同位素迁移历史和地球的组成、演化历史、地球化学作用过程。 二、简述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理论使许多地质难题迎刃而解,其可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湖北省特级教师李洪祥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保障的一种制度。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为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保障方式。首先,它是由社会向个人和家庭提供的经济保障,超出了家庭和社区的界限;其次,社会保障一般由政府主导,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加以实施,不同于私人的慈善行为或个人的自我保险行为;第三,现代社会保障除了提供实物援助以外还提供现金援助,并建立起发放这些援助的全国性社会行政体系。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1.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为工薪劳动者在年老、疾病、生育、失业以及遭受职业伤害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从社会保险的项目内容看,它是以经济保障为前提的。一切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不论其是否完善,都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和福利性等特点。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社会保险项目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全体劳动者,资金主要来源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的缴费,政府给予资助。依法享受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逐渐完善。199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1998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1999年1月,国务院颁布《失业保险条例》,1996年8月,国家劳动部发布《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1994年12月,国家劳动部发布《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这些行政法规和规章的颁布,对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了促进作用。 2.社会救济。社会救济也称社会救助,是政府对生活在社会基本生活水平以下的贫困地区或贫困居民给予的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救济是基础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其目的是保障公民享有最低生活水平,给付标准低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和城乡困难户救济等。国家和社会以多种形式对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残疾等原因而无力维持基本生活的灾民、贫民提供救助。包括提供必要的生活资助、福利设施,急需的生产资料、劳务、技术、信息服务等。维持最低水平的基本生活是社会救济制度的基本特征。社会救济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捐赠。1999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200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为城镇和农村生活困难的群众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试题三篇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试题三篇 篇一: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50题): 1.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C)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A.2个月内 B.3个月内 C.6个月内 D.12个月内 2.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B)内退货。 A.5日 B.7日 C.10日 D.15日 3.经营者采用网络方式销售商品的,消费者在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无理由退货且经营者和消费者无约定的,退回商品的运费由(B)。 A.经营者承担

B.消费者承担 C.消费者和经营者共同承担 D.网络交易平台承担 4.以下关于格式条款的说法错误的是(D) A.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的方式做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B.经营者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C.格式条款含有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规定的,其内容无效 D.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外,无需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 5.下列关于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C) A.国家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应当听取消费者和消费者协会等组织的意见 B.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有关行政部门做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工作,落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 C.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对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进行抽查检验,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检验结果 D.有关行政部门发现并认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责令经营者采取停止销售等措施 6.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

水文地球化学习题讲解学习

水文地球化学习题 第一章 第二章水溶液的物理化学基础 1.常规水质分析给出的某个水样的分析结果如下(浓度单位:mg/L): Ca2+=93.9;Mg2+=22.9;Na+=19.1;HCO3-=334;SO42-=85.0;Cl-=9.0;pH=7.2。求: (1)各离子的体积摩尔浓度(M)、质量摩尔浓度(m)和毫克当量浓度(meq/L)。 (2)该水样的离子强度是多少? (3)利用扩展的Debye-Huckel方程计算Ca2+和HCO3-的活度系数。 2.假定CO32-的活度为a CO32- =0.34?10-5,碳酸钙离解的平衡常数为4.27?10-9,第1题中的水样25℃时CaCO3饱和指数是多少?CaCO3在该水样中的饱和状态如何? 3.假定某个水样的离子活度等于浓度,其NO3-,HS-,SO42-和NH4+都等于10-4M。反应式如下: H+ + NO3- + HS- = SO42- + NH4+ 问:25℃和pH为8时,该水样中硝酸盐能否氧化硫化物? 4.A、B两个水样实测值如下(mg/L): 组分Ca2+Mg2+Cl-SO42-HCO3-NO3- A水样706 51 881 310 204 4 5.请判断下列分析结果(mg/L)的可靠性,并说明原因。 组分Na+K+Ca2+Mg2+Cl-SO42-HCO3-CO32-pH A水样50 6 60 18 71 96 183 6 6.5 B水样10 20 70 13 36 48 214 4 8.8 6.某水样分析结果如下: 离子Na+Ca2+Mg2+SO42-Cl-CO32-HCO3-含量(mg/l) 8748 156 228 928 6720 336 1.320 试计算Ca2+的活度(25℃)。 4344 含量(mg/l)117 7 109 24 171 238 183 48 试问: (1)离子强度是多少? (2)根据扩展的Debye-Huckel方程计算,Ca2+和SO42-的活度系数? (3)石膏的饱和指数与饱和率是多少? (4)使该水样淡化或浓集多少倍才能使之与石膏处于平衡状态? 8.已知温度为298.15K(25℃),压力为105Pa(1atm)时,∑S=10-1mol/l。试作硫体系的Eh-pH图(或pE-pH图)。 9.简述水分子的结构。 10.试用水分子结构理论解释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11.温、压条件对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12.分别简述气、固、液体的溶解特点。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练习题标准答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练习题答案

————————————————————————————————作者:————————————————————————————————日期: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的对象是下列哪项? A.消费者为生产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所发生的法律关系 B.各商家为经营需要而发生的购销关系 C.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而发生的法律关系 D.消费者为营利而进行的购销活动 2.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多少倍?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3.甲厂生产一种易拉罐装碳酸饮料。消费者丙从乙商场购买这种饮料后,在开启时被罐内强烈气流炸伤眼部,下列答案中最正确的是哪项? A.丙只能向乙索赔 B.丙只能向甲索赔 C.丙只能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请其确定向谁索赔 D.丙可向甲、乙中的一个索赔 4.消费者王某在购买商品后,发现商品存在瑕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王某只能向该商品生产者主张赔偿 B.王某可以向该商品的销售者主张赔偿 C.王某既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D.若销售者有证据表明该瑕疵是在销售过程中其他销售者所致,有权拒绝赔偿 5.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民的消费活动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B.农民的生活消费活动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但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时不适用该法 C.人类的所有消费活动均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执行 6.消费者对商品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的权利属于()。 A.自主选择权 B.公平交易权 C.知悉权 D.求偿权 答案: 1.C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习题及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练习题绪论 1. 概述地球化学学科的特点。2. 简要说明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3. 简述地球化学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4. 地球化学与化学、地球科学其它学科在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异同。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元素丰度 1.概说太阳成份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简述太阳系元素丰度的基本特征.3.说说陨石的分类及相成分的研究意义.4.月球的结构和化学成分与地球相比有何异同?5.讨论陨石的研究意义.6. 地球的结构对于研究和了解地球的总体成分有什么作用?7. 阐述地球化学组成的研究方法论.8. 地球的化学组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9. 讨论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10.简介地壳元素丰度特征.11. 地壳元素丰度特征与太阳系、地球对比说明什么问题? 12.地壳元素丰度值(克拉克值)有何研究意义?13.概述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意义.14.简要说明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15.岩浆岩中各岩类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如何?16.简述沉积岩中不同岩类中元素含量变化规律. 第二章元素结合规律与赋存形式1.亲氧元素和亲硫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2.简述类质同像的基本规律. 3.阐述类质同像的地球化学意义. 4.简述地壳中元素的赋存形式及其研究方法. 5.举例说明元素存在形式研究对环境、找矿或农业问题的意义. 6.英国某村由于受开采ZnCO3矿的影响,造成住宅土壤、房尘及饮食摄入Cd明显高于其国标,但与未受污染的邻村相比,在人体健康方面两村没有明显差异。为什么? 第三章水-岩化学作用和水介质中元素的迁移 1.举例说明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定义. 2.举例说明影响元素地球化学迁移过程的因素。 3.列举自然界元素迁移的标志. 4.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研究方法. 5.水溶液中元素的迁移形式有那些?其中成矿元素的主要迁移形式又是什么? 6.解释络离子的稳定性及其在地球化学迁移中的意义. 7.简述元素迁移形式的研究方法. 8.什么是共同离子效应?什么是盐效应?9.天然水的pH值范围是多少?对于研究元素在水介质中的迁移、沉淀有何意义?10.举例说明Eh、pH值对元素迁移的影响. 11.非标准电极电位E及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Eh,在研究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方面有什么作用?12.试述影响元素溶解与迁移的内部因素。 第四章地球化学热力学和地球化学动力学 1.自然界中地球化学热力学体系基本特点是什么? 2.自然体系中哪些特征可作为体系达到平衡态的证据与标志? 3.讨论相律及其应用。 4.编制相图的原理和方法。 6.简述化学反应制动原理的宏观解释7.简述热力学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8.简述地球化学热力学与地球化学动力学的异同。9. 简述水溶液中元素的迁移方式。第五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1.什么是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其研究意义是什么? 2.了解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3.什么叫微量元素、什么是主量(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有哪些? 4.阐述能斯特分配定律、能斯特分配系数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5.稀土元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其在地球化学体系中行为差异主要表现有哪些方面?。 6.讨论稀土元素的研究意义。7.你认为岩浆作用过程中决定元素浓集成矿的主要机制和决定因素是什么?8 根据微量元素的特点,说明那些元素适合于研究沉积岩物源区特征,为什么? 第六章同位素地球化学 1. 同位素地球化学在解决地学领域问题中有何独到之处? 2. 何谓稳定同位素、何谓轻稳定同位素和重稳定同位素。 3. 选择同位素标准样品的条件。 5. 造成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6. 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测定公式,各符号的含义。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期末作业考核 《社会保障制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导致暂时或永久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帕累托最优:也称为(Pareto efficiency),是指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 3.企业年金:又称企业或雇主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自愿建立的,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 4.储蓄医疗保险:是指强制性地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医疗储蓄基金,并逐步积累,用以支付日后患病所需的医疗费用。 5.部分性失业:在经济学范畴中,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即认为是失业。失业率是劳动人口里符合“失业条件”者所占的比例。实际上,确定确实在找工作的失业人员数量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在找到工作前失业救济金已经过期的那些人的数量。失业的历史就是工业化的历史。在农村这并不被看作是一个问题,尽管农村劳动力的隐性失业人员几乎没什么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 答:1.现收现付制;2.基金积累制;3.部分积累制 2.简述失业的类型。 答:1.;2.;3.;4.;5.;6. 3.简述社会保险基金的功能。 答:(1)稳定社会的“减振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考试及答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考试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009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的年主题是什么?(C) A、健康与消费 B、消费与维权 C、消费与发展 D、消费与责任 2、国际消费者联盟从哪一年开始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A) A、1983年 B、1987年 C、1991年 D、1981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哪一年开始施行?(C) A、1983年1月1日 B、1994年3月15日 C、1994年1月1日 D、1987年3月15日 4、《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是哪一年开始施行?(D) A、1984年 B、1994 年 C、1987年 D、1996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指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谁的责任?( A) A、全社会 B、各级政府 C、各级消费者协会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6、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拨打全国统一消费者申(投)诉举报电话。请问电话号码是多少?(C) A、12333 B、12358 C、12315 D、12365 7、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为多长时间?(A) A、二年 B、一年 C、6个月 D、3个月 8、商品“三包”规定中“三包”是(A) A、包修、包换、包退 B、包修、保换、保退 C、保修、包换、包退 D、保修、保换、保退9根据商品“三包”规定,商品在售出之日起(C)日内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选择退货。 A、10 B、5 C、7 D、15 10、消费者在商场看中一款衣服,营业人员明知道这件衣服是残次品,却未告知消费者,这侵犯了消费者的何种权利?(A) A、知情 B、受尊重 C、公平交易 D、选择 11、小陈在某展销会购买名牌衣服一件,不久发现该衣服系假冒产品,此时展销会已经结束,小陈应当向(D)要求赔偿。 A、该衣服的生产商 B、该衣服的经销商 C、展销会场地出租者 D、既可以是该衣服的经销商,也可以是展销会的举办者 12.消费者购买的手机在手机销售三包有效期内,移动电话主机出现使用说明书所列性能故障,经(B)次修理,消费者还不能正常使用该手机,销售者负责为该消费者免费更换同型号、同规格的主机。 A、一 B、二 C、三 D、四 14、绿色消费,是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环境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绿色消费观比传统消费观多了哪个观念?(C) A、关心个人健康和安全 B、关心经济利益 C、关心对环境的影响 D、关心社会和谐发展 15、绿色食品的分级标准是什么?(A) A、A级和AA级 B、1级和2级 C、特级和一级 D、ISO9000 16、完全不含人工化学合成物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素、催熟剂、家畜禽饲料添加剂的食品是下面哪种食品?(A)

多元统计试题及答案

解答:首先将6个样品的各自看成一类,即: G i =(i ),i=1,2,3,4,5,6 将相关系数矩阵记为R 0,则: {}{}{}{}{}{}{} {} {}{}{} 012345620.92130.840.68 1 40.790.770.811 50.690.760.710.82 1 60.65 0.780.860.740.89 1 D = 从这个矩阵可以看出,G 1,G 2的相关性最大,因此将G 1,G 2在水平0.92上合成一个新类G 7={1,2},计算G 7与G 3, G 4, G 5, G 6之间的最长距离,得到: {}{}{}{}731323741424751525761626max ,0.84max ,0.79max ,0.76max ,0.78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在第一个相关矩阵中将划去{1},{2}所对应的行和列,并加上新类G 7={1,2}到其他类的距离作为新的一行一列,得到: {} {}{}{}{} 11,23456 30.84140.790.81 1 50.760.710.821 60.78 0.860.740.891 D = 从这个矩阵可以看出,G 5,G 6的相关性最大,因此将G 5,G 6在水平0.89上合成一个新类G 8={5,6},计算G 8与G 7, G 3, G 4,之间的最长距离,得到:

{}{}{}8751526162835363845464max ,,,0.78max ,0.86max ,0.82 D d d d d D d d D d d ====== 在第二个相关矩阵中将划去{5},{6}所对应的行和列,并加上新类G 8={5,6}到其他类的距离作为新的一行一列,得到: {}{} {}{} {}{}{} 21,2345,630.84140.790.811 5,60.78 0.860.82 1 D = 从这个矩阵可以看出,G 3,G 8的相关性最大,因此将G 3,G 8在水平0.86上合成一个新类G 9={3,5,6},计算G 9与G 7, G 4,之间的最长距离,得到: {}{}9773757694345464max ,,0.84max ,,0.82 D d d d D d d d ==== 在第三个相关矩阵中将划去{3},{8}所对应的行和列,并加上新类G 9={3,5,6}到其他类的距离作为新的一行一列,得到: {}{}{} {} {} 33,5,61,241,20.84140.82 0.79 1 D = 从这个矩阵可以看出,G 9,G 7的相关性最大,因此将G 9,G 7在水平0.84上合成一个新类G 10={1,2,3,5,6},计算G 10与G 4之间的最长距离,得到: {}1049474max ,0.82D d d == 从而得到{}{}{} 41,2,3,5,6440.82 1 D = 最后在0.82的水平上,将G 10,G 4合为一个包含所有样品的大类. 最长距离的聚类谱系图为: 1 2 3 5 6 4 1 0.9 2 0.89 0.86 0.84 0.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