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报告写法

合集下载

文献阅读报告模板

文献阅读报告模板

文献阅读报告模板一、文献信息。

1.1 文献标题,《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Education》。

1.2 作者,John Smith。

1.3 发表时间,2019年。

1.4 发表刊物,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二、文献内容概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作者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并就技术对学习方式、教学方法以及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三、文献阅读报告。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阅读和思考:3.1 技术对学习方式的影响。

技术的发展对学习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被数字化、在线化的学习方式所取代。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不再局限于课本和教室。

同时,各种教育App的出现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因此,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样化、便捷化的学习途径。

3.2 技术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技术的应用也对教学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而现在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通过技术工具,教师可以设计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技术还可以提供更加直观、形象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3 技术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技术的发展也对教育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学校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更加高效地管理学生信息、教学资源等。

同时,技术也为学校提供了更多元化、创新化的教育方式,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四、结论。

综上所述,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而全面的。

它改变了学习方式,丰富了教学方法,提升了教育管理水平。

然而,我们也应意识到技术并非万能之物,它需要与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因此,未来的教育发展需要更加注重技术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以上就是本次文献阅读报告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文献阅读情况报告-范文模板 (7页)

【最新】文献阅读情况报告-范文模板 (7页)
在文章后面的“参考文献”部分,按照拼音顺序排列参考文献,不要再加编号。具体格式见以下样式。
注意:
参考文献电子版必须和综述一起打包作为附件上传到本通知下。 期刊论文:
Huxman, T.E., Huxman, K.A. & Stamer, M.R. 1997. Dispers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ucca weevil (Scyphophorus yuccae) in a flowering field of Yucca whipplei. Great Basin Naturalist 57: 38-43.
长度
除去参考文献后不得低于201X字。
提交时间
考试结束的一周内,即12月15日24时,否则影响成绩等级,所以过期不予受理。
篇二:专业文献阅读报告的写法(研究生必读)
专业文献阅读报告的写法(研究生必读)
专业文献阅读报告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阅读报告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专著:
Hickman, J.C. 1993. The Jepson Manual. Higher Plants of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ress, Berkeley, CA.
编著中的章节:
Smith, S.D. & Nowak, R.S. 1990. Ecophysiology of plants in the Intermountain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文献阅读报告模板

文献阅读报告模板

文献阅读报告模板是我们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工具。

这种模板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将读过的文献记录下来,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分析和综合研究文献的内容。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下的具体内容和使用方法。

一、文献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需要对所阅读的文献进行简要概述,包括作者、出版时间、主要研究内容等。

可以适当引用一些重要内容,让读者对文献的基本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文献摘录在文献摘录部分,我们需要将阅读到的重要内容进行记录。

这包括论点、分析方法、结论等等。

可以适当对文献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和提炼,将重要信息打包呈现出来。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文字简单粗略,不易理解的情况。

三、自我思考在自我思考部分,我们需要根据所阅读到的文献内容,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兴趣,对文献内容进行进一步思考和分析。

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发掘出文献中未涉及到的思想和观点。

四、研究启示在研究启示部分,我们需要将文献内容与自己的相关研究进行联想和比较,寻找出文献内容对自己当前研究的启示和帮助。

这一部分可重点关注文献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寻找文献内容与现有研究之间的关联和差异。

五、意义展望在意义展望部分,我们需要对文献内容进行总体思考,展望这篇文献的应用场景和潜在意义。

这一部分要注重科学严谨、论证充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以上就是的基本内容,具体使用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需求和研究对象进行修改和调整。

总的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学术研究工具,在大量阅读和分析文献时会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和理解文献内容。

文献阅读综述报告怎么写

文献阅读综述报告怎么写

文献阅读综述报告怎么写一、什么是文献阅读综述报告文献阅读综述报告呢,就是你读了一堆文献之后,把这些文献里的重要东西总结出来的一个报告。

就像是你吃了好多道菜,然后跟别人说哪道菜好吃,哪道菜有啥特别的料一样。

它可以让别人知道这个领域都有哪些研究成果,大家都在关注啥问题,还有这些研究之间有啥联系或者不同。

二、写文献阅读综述报告的前期准备1. 找文献你得去找好多和你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

这就像去寻宝一样,你要在知识的海洋里捞到那些闪闪发光的宝藏文献。

你可以去学校图书馆的数据库里找,像知网啥的,那里有好多学者们写的文章。

还可以去谷歌学术搜搜看,不过这个可能要翻个墙啥的。

找到的文献要有新有旧,新的能让你知道这个领域现在流行啥,旧的能让你了解这个领域的发展历程。

2. 读文献找到文献之后就得读啦。

这个读可不是走马观花的读,你得认真看,看看作者的研究目的是啥,他用了啥方法来做研究,得到了啥结果,还有他的结论是啥。

这时候你可以拿个小本本或者在电脑上做个笔记,把这些重要的点都记下来。

要是遇到不懂的词或者概念,可不能就这么放过,要去查查清楚。

三、文献阅读综述报告的结构1. 标题标题要能清楚地表明你的综述是关于啥的。

比如说“关于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文献阅读综述报告”,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你要讲啥了。

2. 引言在引言部分呢,你要告诉大家为啥你要写这个综述。

比如说“在现代社会,人工智能发展得特别快,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医疗领域也不例外。

所以我想看看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都做了些啥,就写了这个综述。

”然后简单说下这个主题现在的研究现状,就像“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在研究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识别、疾病诊断等方面的应用了。

”3. 正文正文就是你总结文献的地方啦。

你可以按照不同的主题或者方法来分类这些文献。

比如说,如果你研究的是教育方法,你可以把关于传统教育方法的文献放一起,把那些新型教育方法的文献放另一堆。

然后对于每一堆文献,你要说说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文献阅读总结报告模板

文献阅读总结报告模板

文献阅读总结报告模板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近期阅读的文献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通过深入理解文献的核心观点、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结论,以期为我接下来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本次文献阅读主要围绕[主题],重点关注了[具体领域或议题]的相关研究。

二、文献综述在本次文献阅读中,我们发现关于[主题]的研究呈现出以下趋势和特点:1. 研究主题的多样性:涉及了[具体领域或议题],其中探讨了[具体问题或现象]的重要性和影响。

2. 研究方法的创新性:许多文献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了[学科名称]、[学科名称]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使得研究更具全面性和深度。

3. 数据分析的严谨性:文献中大量运用了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模型、进行实验或深入访谈等方式,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结论的实践指导意义:文献不仅对理论进行了探讨,还针对现实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对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重点文献解析在本次阅读中,有三篇文献对我们理解[主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分别是:[请插入文献1、2、3的标题]。

1. [文献1]:[文献1的作者、年份]。

该文献从[研究视角或方法]出发,对[研究对象或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其研究发现[具体发现或观点],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文献2]:[文献2的作者、年份]。

该文献采用了[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或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其研究结果显示[具体结果或结论],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3. [文献3]:[文献3的作者、年份]。

该文献重点关注了[具体领域或议题],通过[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究。

研究得出的结论对于解决[具体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研究发现与启示通过本次文献阅读,我们获得了以下发现和启示:1. [发现1]:关于[主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 [发现2]:[主题]与现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深入研究这一主题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阅读报告范文

文献阅读报告范文

文献阅读报告范文
《文献阅读报告》
在现代社会中,文献阅读对于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术素养和深入了解某一特定领域的研究进展,我在过去一个学期中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并撰写了本报告。

在本次文献阅读中,我主要关注了一系列关于环境科学和气候变化的研究论文。

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了大量有关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了解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通过阅读这些文献,我对于环境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对于未来的研究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这些文献中,我注意到了一些共同的研究趋势和问题。

比如,很多研究都指出了气候变化对于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特别是在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和生态系统的崩溃方面。

同时,也有很多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来应对这些挑战。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提供了很多思路和启发,也让我对于环境科学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这次文献阅读,我不仅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还提高了对于文献阅读和学术写作的技能。

我会继续积极参与文献阅读,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未来的研究和学术工作中去。

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能够为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和气候挑战做出一些贡献。

文献阅读报告怎么写

文献阅读报告怎么写

文献阅读报告怎么写
文献阅读报告是一种系统性的学术写作,旨在总结和分析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下面将从文献阅读报告的写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写作技巧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文献阅读报告的写作步骤包括文献选择、文献阅读、文献总结和文献分析。

在文献选择阶段,需要根据研究主题和目的,选择与之相关的文献进行阅读。

在文献阅读阶段,需要仔细阅读文献内容,理解作者的研究问题、方法和结论。

在文献总结阶段,需要对文献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提炼出关键观点和结论。

最后,在文献分析阶段,需要对文献进行深入分析,比较不同文献之间的异同,评价其学术质量和对自己研究的启发。

其次,文献阅读报告的注意事项包括准确引用文献、客观评价文献和避免片面性。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准确引用文献,标注作者、年代和出处,避免抄袭和侵权行为。

同时,需要客观评价文献,理性分析其优缺点,避免主观偏见和片面性。

此外,需要避免对某一篇文献过分依赖,应该多角度、多文献比较,形成全面的研究视角。

最后,文献阅读报告的写作技巧包括精炼语言、逻辑清晰和结构严谨。

在写作
过程中,需要使用精炼的语言表达,避免啰嗦和冗长。

同时,需要保持文章逻辑清晰,结构严谨,避免跑题和内容紊乱。

此外,需要注意文献阅读报告的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确保内容有条理,层次分明。

综上所述,文献阅读报告的写作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注意一些事项,掌握一
些技巧。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献阅读报告,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文献阅读情况汇报

文献阅读情况汇报

文献阅读情况汇报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性的阅读和研究,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前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为自己的研究工作提供更为丰富和深入的理论支持。

在这次文献阅读中,我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我对该领域的经典文献进行了深入的阅读和分析,包括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和著作。

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研究,我对该领域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有了更加清晰和系统的认识,也对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其次,我重点关注了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动态和前沿进展,包括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通过阅读这些文献,我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把握,也对当前研究中的一些争议和难点问题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认识。

此外,我还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进行了梳理和筛选,以获取更为广泛和全面的研究信息。

通过对这些文献的阅读和整理,我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更为全面和系统的了解,也为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思路提供了更为丰富和深入的参考。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文献阅读,我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有了更为清晰和全面的认识,也为自己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更为丰富和深入的理论支持。

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持对相关文献的关注和阅读,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努力为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1)以下资料来自不同网站,恕未一一指明其出处。

(2)以下资料仅供学习使用。

专业文献阅读报告的写法专业文献阅读报告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阅读报告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阅读报告,至少有以下好处: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

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

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

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

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

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

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

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

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文献阅读报告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

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

因此,应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三、注意事项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

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

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

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阅读报告,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文献阅读经验和论文撰写技巧1、(中)外文文献阅读的目的1)掌握相关专业的背景知识,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2)找到某个研究领域的未知问题和不明机理,通过阅读大量文献“移花接木”来提出假设;3)学习他人的科研思路:通过什么方法巧妙地解决了什么重大难题;4)学习其中的新方法,不断创建新技术平台;5)学习其中受试物的给药剂量、方式、时间等等;6)学习英文优美句子、短语和单词及其表达等等,为今后撰写SCI论文奠定基础。

2、如何获取自己必需的免费全文?1)到丁香园论坛、小木虫等论坛中求助。

前提一定要按照预定格式来填写论文信息。

2)直接与文章中的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用e-mail联系,向他们索取全文。

3)找重点大学的同学或好朋友帮忙,一般他们的图书馆都购买了许多全文数据库。

4)通过google、百度等和pubmed搜索引擎查找链接,有的网站挂出相关的有价值文献的免费全文,直接下载即可。

5)通过熟人索取重点高校的部分全文数据库的账号和密码,或者google、百度或论坛等查找部分全文数据库的账号和密码,一旦找到,可以用很长时间,甚至一年。

6)到校图书馆中外文期刊查找纸质版,然后复印。

7)也可通过本校图书馆文献检索中心,通过付费的方式来索取文献,我想文献很多,可能就不愿意花费了。

8)中文检索数据库:万方、中国学术期刊网、维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文章质量最好;维普数据库文章数量最大,但含有低水平论文;而万方论文质量介于前两者之间。

三者之间有较多重复。

9)外文数据库:pubmed索引数据库(也有部分链接全文)、highwire官方全文数据库、elsevier、wily、springlink等全文数据库,一般教育网可以在本校图书馆上链接进入,但普通高校数据库买的少,只能通过前7种方法索取文献了。

3、阅读技巧汇总1)带着目的阅读。

如为了查找某试剂、撰写综述或论文、浏览相关背景知识等。

2)阅读原则:摘要精读、引言要通读(也就是立题背景)、方法要选择性地阅读(有可能建立的方法要详细阅读,甚至追索阅读)、结果要直接从图表看懂结果(开始可与文中表述比对自己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学会自己设置图表的方法)、讨论要选读(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在discussion中可能会提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但也要注意作者的误导)。

3)先易后难:对于一个新领域,可以先看相关中文,再看外文,也可逐步深入。

4)也可以先对已经查找到的文献通过快速阅读摘要来进行归类,然后分类别地去阅读文献。

5)做好笔记。

好记心不如烂笔头,对重要内容、重点短语或句子等做好标记或总结一下。

6)文献需要连续不间断地阅读。

一篇文献或一类文献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读完,否则看了前面忘了后面,尤其在课题设计前的文献阅读。

7)阅读文献养成的好习惯:每看完一篇文章后可以划个技术路线图,了解他人的科研思路。

这对于那些用简单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文章尤其重要。

我的文献阅读经验总结1,最好不要看中文的文献。

中文的文献只能在你刚刚进入某个课题时候起个快速引入的作用,后面的参考文献倒是值得我们好好总结,毕竟别人也不是瞎copy的:-)但我个人觉得中文的文献有很多漏洞甚至错误的地方,大多是语焉不详。

博士都要发sci,主要看e文2,看英文的文献不要怕难,要坚持下去。

读研的时候是能不看就不看,结果是论文只摸到了些皮毛,感觉是模糊的。

现在是硬着头皮看,也看过来了。

上个月花了3个礼拜才彻底弄懂一篇pami 的文章,坚信的“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感觉颇丰,现在在读相关课题的文献,感觉快多了。

我觉得《劝学》里面的一句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若须臾之所学也”是的正确了。

3,看文献要多多益善。

我现在搜了很多文章,按照日期编文件夹,先把文章按照日期+文章名字改名字,然后每天都看几篇,当然是浏览,看摘要,边看边记,日后整理,再从中挑可能有用的细看。

这样成了惯例,文献的积累就多了,别人做的脉络就摸清了。

4,要批判的看文献。

随着时间的增长,文献看得越来越多,我们会发现很多文献彼此是矛盾的。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办?这个就要要求我们要批判的看文献--用审稿人的眼光看他。

他有那些可取之处,哪些不好。

我们也不能极其推崇一个观点,要思考一下为什么有人支持另外的观点。

忘记谁说的,比较牛的科研人员是能够同时容纳两种相左观点的人。

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以上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总结谈了些,希望大家能互相启发,找到有效的学习科研方法。

有关文献阅读方法和技巧之一1。

由点到面。

选工作实践中的疑点,热点,由一个小枝节,检索较全的文献,一般近期的20 篇左右已经相当多了。

之所以不必在意3年以前的,是因为知识更新非常快,且网上能查到的多为近几年的全文。

学习别人是怎么发现解决问题的。

知道目前对这个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分歧。

然后,扩展开,根据兴趣和研究的目的,知道,在研究的领域:谁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谁的文章最多最新最有启发性。

去图书馆找他的文章看全文。

逐步扩展自己的视野,构建个人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看法。

2。

由杂到精。

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后,对于繁杂的文献,要有个人的判断。

追踪某个专题、某个专家的研究进展,比较对于同一专题的论点的发展,掌握其新的方爱猫扑.爱生活,或注意作者观点的改变,探究其原因。

培养个人的学术修养。

对于高质量高水平的期刊,定期浏览,从面上了解学术进展和热点,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工作进展,逐篇仔细阅读新作.3。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无论是工作中的点滴发现,思想火花,都应该写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