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采风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环境设计外出采风报告范文

环境设计外出采风报告范文

环境设计外出采风报告范文一、前言环境设计是一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通过设计室内外环境来营造舒适、易于使用和美观的空间。

为了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我近日前往某市进行环境设计的采风,通过参观多个相关场所,与业界专家深入交流,我对环境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实践。

二、参观场所一:博物馆首先,我参观了当地的博物馆。

博物馆作为一个集展览、教育、研究于一体的地方,环境设计尤为重要。

在博物馆的设计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1. 空间布局合理:博物馆内部的物品陈列合理,不同主题的展览区域相对独立,通过走廊和门厅将这些区域连接起来。

同时,巧妙的空间设计使得参观者可以有序地游览每个展览区;2. 照明设计精巧:博物馆内的照明设计很有创意。

通过巧妙地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源,设计师使得物品的展示更加突出,同时不会对物品造成损害。

此外,灯光的亮度和色温也被精心调整,使得整个展览空间更加舒适;3. 色彩搭配合理:为了让参观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展示的内容,博物馆内部多采用浅色系的装修。

这样的颜色搭配既可以传达出知识、活力,又不会给人带来疲劳感。

通过参观博物馆,我意识到环境设计的核心是如何将展示内容有效地传达给观众,而不仅仅是追求美观。

三、参观场所二:创意园区创意园区是我在采风过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场所之一。

创意园区是集艺术、设计、文化创意等为一体的城市精神象征,为了吸引创意人才和激发创造力,创意园区的环境设计必须足够独特和引人注目。

在我参观的创意园区,我注意到以下几点:1. 空间开放性:创意园区内的建筑形式多样,建筑之间的间距适中,使得整个园区流线畅通。

此外,一些公共空间如广场和花园被合理设计,为创意人才提供了交流和休憩的场所;2. 建筑外观独特:创意园区内的建筑外观多彩多样,充满了艺术气息。

一些建筑物的外墙涂鸦着色艳丽,让整个园区呈现出活力和创新;3. 设施齐全:创意园区内的办公室、会议室、咖啡厅等设施一应俱全。

设计师们通过精心的布局和装饰,将设施融入到整个环境中,使得使用者感到舒适和愉悦。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导言:本次报告旨在总结和分享我在设计采风实习中的经历和所获得的经验。

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我深入了解了设计行业的运作方式,并提高了自己的设计技能。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实践经历和学到的教训。

一、实习背景和目的在开始实习之前,我对设计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并对其深入研究和实践之路很感兴趣。

因此,我申请了这个设计采风实习项目,希望通过实际工作中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和专业素养。

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 探索设计行业:通过参观和观察设计工作室、公司以及与设计师的交流,深入了解设计行业的运作方式和流程。

2. 收集灵感和素材:参观不同类型的设计项目并观察设计师的过程,以便收集灵感和设计素材。

3. 学习设计技巧:与实习导师和其他资深设计师的合作中,学习和应用设计技巧和方法,并不断改善自己的设计能力。

二、实习经历和收获在这次设计采风实习中,我有幸参观了多个知名设计工作室和公司,与一些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参与了一些实际的设计项目。

1. 参观设计工作室和公司我参观了三家设计工作室和一家设计公司,感受到了不同的设计理念和创作氛围。

工作室注重个人创新和自由度,而公司更注重团队合作和专业性。

通过观察和交流,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设计行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观察设计过程在实习期间,我有机会参与了几个设计项目的观察和记录。

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设计思维和创意流程的知识,包括需求分析、头脑风暴、概念开发和最终设计等。

我观察了设计师如何将客户需求转化为设计方案,并通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来满足客户的期望。

3. 实际设计项目在实习期间,我也有幸参与了一个实际的设计项目。

在与导师和团队成员的合作中,我学到了如何协调团队工作、处理客户反馈以及改进设计方案。

通过这个项目,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设计技能,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三、实习心得和教训通过这次设计采风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设计行业的专业性和挑战。

以下是我在实习中获得的一些心得和教训:1. 学习永无止境设计行业不断变化和创新,作为一名设计师,要持续学习和保持敏锐的观察力,才能跟上行业的发展和趋势。

采风教学总结报告范文(3篇)

采风教学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我校于近期组织了一次主题为“感受自然之美,传承文化精髓”的采风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感受家乡文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下是本次采风教学活动的总结报告。

二、活动背景与目的1. 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课业负担日益加重,课外活动时间相对减少。

为了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放松身心,拓展视野,我校决定组织一次采风教学活动。

2. 目的(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参观历史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4)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活动准备1. 人员安排本次活动由学校德育部门负责组织,各年级班主任协助落实。

成立采风教学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 地点选择根据活动目的,选择了以下几个地点:XX风景名胜区、XX历史文化遗址、XX民俗文化村。

3. 活动安排(1)前期准备:学生分组,明确各组任务;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参观地点的历史文化。

(2)活动过程:参观、学习、交流、实践。

(3)后期总结:撰写心得体会,举办成果展示。

四、活动过程1. 参观风景名胜区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XX风景名胜区。

在游览过程中,同学们被大自然的神奇美景所吸引,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下美丽的瞬间。

此外,还进行了户外拓展活动,如徒步、攀岩等,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2. 参观历史文化遗址学生们来到了XX历史文化遗址,了解了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遗址内的各个景点,感受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3. 参观民俗文化村在XX民俗文化村,学生们参观了传统民居、手工艺品制作等,了解了我国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还参加了当地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感受到了浓厚的民俗氛围。

五、活动成果1. 学生收获(1)同学们在活动中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室内设计采风实训报告总结

室内设计采风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室内设计作为美化居住空间、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室内设计的前沿动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审美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室内设计采风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交流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手法、材料运用以及行业发展趋势。

二、实训过程1. 实地考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多个设计案例现场,包括住宅、商业空间、办公空间等。

通过对现场空间的观察,我们学习了设计师如何根据空间功能、用户需求、审美趋势等因素进行空间布局和设计。

- 住宅空间设计:我们参观了一栋具有现代简约风格的住宅,设计师通过合理的空间划分、材质运用和色彩搭配,营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同时,我们还关注到了智能家居系统在住宅设计中的应用,如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等。

- 商业空间设计:在一家时尚购物中心,我们看到了设计师如何利用空间层次、动线设计、灯光效果等手段,打造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购物环境。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了商业空间设计中如何兼顾美观与实用性,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提升品牌形象。

- 办公空间设计:在一栋现代办公大楼,我们参观了设计师如何通过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家具选择等手段,营造出一个高效、舒适的办公环境。

同时,我们还关注到了办公空间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如休息区、休闲区等。

2. 案例分析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我们对每个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设计理念、设计手法、材料运用、色彩搭配等方面。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总结出以下设计要点:- 设计理念:室内设计应以人为本,关注用户需求,注重空间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 设计手法:运用空间布局、色彩搭配、材质运用、灯光效果等手法,营造出一个具有美感和舒适感的空间。

- 材料运用:选择环保、健康、耐用的材料,注重材料与空间的搭配。

- 色彩搭配:根据空间功能、用户需求、审美趋势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服装设计采风实训总结报告

服装设计采风实训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服装产业的飞速发展,服装设计专业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设计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我们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于近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采风实训。

本次实训以“探索民族服饰文化,提升设计创新能力”为主题,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创作实践,激发我们的设计灵感,丰富我们的设计理念。

二、实训目的与意义1. 目的(1)了解我国民族服饰文化,汲取设计灵感;(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3)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沟通协作能力;(4)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

2. 意义(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今后的设计工作奠定基础;(2)有利于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设计人才,推动我国服装产业繁荣发展;(3)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地点选择本次采风实训地点选择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地区,如云南、贵州、广西等,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服饰资源,为我们的实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 实训内容(1)实地考察:通过参观博物馆、民族村寨、服饰展览等,了解不同民族服饰的特点、制作工艺和传承情况;(2)拍摄记录:运用摄影、绘画等方式,记录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图案、色彩、款式等;(3)设计创作:根据实地考察和拍摄记录,结合自身设计理念,进行服装设计创作;(4)交流研讨:分享实训心得,交流设计理念,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实训成果(1)作品展示:通过服装设计作品,展示了学生对民族服饰文化的理解和创新能力;(2)论文撰写:对实训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进行总结,撰写论文;(3)团队协作:通过实训,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实训心得体会1. 民族服饰文化的魅力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我国民族服饰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风格,这些服饰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内涵。

采风报告(10篇)完美版

采风报告(10篇)完美版

《采风报告》采风报告(一):实习名称:采风院系:艺术与旅游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习时间:设计的灵感很多时候来自生活,但生活中很多完美的事物经常被我们忽视,从此刻的一些艺术设计经典案例中,我们很容易会发现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为了更好的开拓我院学生的视野,我们09环艺(一)班进行了为期5天的艺术采风活动,分别对苏州乌镇杭州等民居传统建筑进行了实地考察。

苏杭的自然风景因为有园林景观的衬托,整个自然风景有了山水画的味道,清新自然。

说到这,不得不说这苏州的园林代表拙政园。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

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

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总的格局仍持续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总的格局仍持续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

西部原为补园,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

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构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

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

设计专业采风报告范文

设计专业采风报告范文

设计专业采风报告范文一、引言设计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和科学,为了更好地了解设计行业的最新趋势和创意灵感,我进行了一次设计专业的采风活动。

在这次采风中,我参观了设计工作室、艺术展览并与设计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本报告将就我所见所闻进行总结,并分析其中的设计理念和风格。

二、设计工作室参观在设计工作室的参观中,我发现设计师们的工作环境都非常舒适和有序。

桌子上摆放着各种设计工具和素材,书架上堆满了设计书籍和杂志。

设计师们将自己的创作灵感融入到工作环境中,让整个工作室充满了浓厚的创意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师们使用各种专业的设计软件进行创作,比如Adobe Illustrator、Photoshop等。

他们对这些软件的运用非常熟练,能够将自己的创意直观地表达出来。

在观摩设计师们的设计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们对细节的追求和对美的追求。

三、艺术展览参观在艺术展览中,我见识到了各种不同风格的设计作品。

有的作品注重形式美,以简洁明了的线条和几何图形表达出主题;有的作品则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色彩的运用和绘画技巧展示出丰富的情感层次。

在与一位展览中的设计师交流时,我得知他的作品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哲学思考。

他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这让我深受启发,设计不仅仅是美的表达,还能够通过创意的方式传递出更多有意义的信息。

四、设计理念和风格分析在这次采风中,我发现设计师们注重的不仅仅是美的表达,更加关注作品的审美内涵和情感表达。

他们注重通过设计传递出更多有意义的信息,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另外,设计师们也注重细节和创新。

他们在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等方面都注重运用新的材料和技术,使作品更加符合时代的潮流和需求。

同时,在尺寸、颜色搭配、空间布局等方面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使作品更加完美。

五、结论通过这次设计专业的采风活动,我对设计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设计师们不仅仅是创意的发源地,更是社会问题的思考者和倡导者。

他们通过设计作品传递信息、引发思考,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了贡献。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作为一名设计专业的学生,我很幸运能够参与设计采风实习项目。

通过此次实习,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了设计行业的现状、趋势以及各种创新设计的灵感来源。

在实习过程中,我参观了多个设计机构、参加了一些相关活动,并与一些优秀的设计师进行了交流。

接下来,我将分享我在实习期间的体验和收获。

一、参观设计机构在实习期间,我参观了多个知名设计机构,包括国内外的设计公司、工作室以及设计展览。

每个机构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让我对设计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特别是参观国外的设计机构,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在创新设计方面的思路和理念,受益匪浅。

二、参加设计活动除了参观设计机构,我还参加了一些设计相关的活动,如设计讲座、研讨会等。

这些活动不仅使我与设计师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还让我了解了他们对设计的理解和创作过程。

通过听取他们的经验和见解,我对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三、与设计师交流在实习期间,我还有幸与一些优秀的设计师进行了交流。

通过与他们的对话,我了解到设计师的工作方式、创作灵感的来源以及应对挑战的方法。

他们给了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指导,并与我分享了他们的设计经验。

这些交流让我受益匪浅,也激发了我对设计的热情和追求。

四、总结与收获通过这次设计采风实习,我对设计行业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我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也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通过参观设计机构、参加活动以及与设计师的交流,我发现了一些设计的趋势和创新点,这将对我未来的设计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实习还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与同事们一起工作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如何分工合作,以及如何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下保持高效率。

总体而言,这次设计采风实习是我设计学习生涯中的一次宝贵经历。

通过实习,我对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和明确的思路。

我将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以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

通过这次实习,我明白了设计无处不在,设计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采风总结报告
一、采风目的
根据专业课上了解的知识,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所行南方不同地区的建筑特色,园林风景,民风文化。

第一站:杭州
杭州是个十分美丽的城市,尤其是虎跑路的园林景观,城市建筑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春日的杭州更是风光旖旎。

中国美术学院就坐落于这里。

象山
校区位于杭州转塘镇,象山山耸水环,风
景充满诗性迷蒙,设计者从中国传统造园
思想出发,对山水进行整理,而“天人合一”
的人文思想,也在其中体现。

设计者建立
起一个以“回”字为基点的场所模式,“回”
即合院,从此出发,遵循一种减法原则,
所有校园建筑都是“回”的莫种削减结果,
如汉字的偏旁部首,而聚合的形态,直
接来自对象山原有自发性山地建筑聚落
形态的直觉把握。

建筑的内部空间可以说毫无后期装修,朴素的砖墙、石墙、夯土墙、水泥抹灰本色墙,简单的砌筑方式,随自然而变,生趣盎然,间杂以简易木作,裸露钢构,体现出人们在长期与山水的共存中,发展出一种面对自然的本能的基本智慧。

第二站:福州
大巴驶入福建省境内意料之外的是这里到处都是崇山峻岭。

福州市内就有许多山景公园,还有许多民居楼房依山而建,很有特色。

道路两侧茂密的热带植被,
参天的古榕大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是南
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
的概称。

这里的民居,门窗漏花皆采用
镂空精雕,有丰富的图案雕饰,精巧的
台阶、
门框、
花座、
柱杆随
处可
见。

区域内,基本都是窄窄的小巷,白墙瓦屋、
黄色木制的房屋。

坊巷纵横,石板铺地,有的
街巷弯曲,有的笔直,大同小异,每个坊巷口
都有一个石刻的牌楼。

不愧是“中国城市里坊制
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
第三站:漳州
首先我们去了云水谣。

云水谣古镇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

南靖县长
教风景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贵楼、怀远
楼、省内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千年古榕树
群、一条百年老街、千年古道。

溪岸边,
由13棵百年、千年老榕组成的榕树群蔚
为壮观,其中一棵老榕树树冠覆盖面积
19
33


米,
树丫长达30多米,树干底端要10多个大
人才能合抱,是一棵目前我省已发现的最
大的榕树。

榕树下一条被踩磨得非常光滑
的鹅卵石古道伸向远方,据考证是长汀府
(龙岩市)通往漳州府(漳州市)的必经之路。

我们到达云水谣时,正赶上蒙蒙的细雨,别有一番‘空山新雨后’的意境。

接下来是在塔下村三天难忘的行程。

塔下村是一个中国典型客家村落。

这里两座自南而北的蜿蜒大山,山中古木参天,林阴深处,青气浮浮;淡淡霭雾,云
山雾绕犹如仙境。

这个村的历史悠久,建于
1426年,现有300多户人家,土楼沿河而建,
并非常均匀地分布在两岸,土楼形态丰富,有
常见的方形、圆形土楼,还有围裙形、曲尺形
土楼,最独特的是还有浙杭水乡模式单院式土
木、砖木结构的吊角楼,形成大楼带小楼、高
低错落布局的奇妙景观。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村
中那条奔流不息的溪流,小桥流水、土楼人家,把塔下村装点得分外妖娆。

在塔下的三天一直阴雨蒙蒙,给整个回忆都蒙上了一层柔和的湿气。

第四站:厦门
来到厦门有一种别样的情愫,大约是因为
喜爱的人恰巧也在这所城市,所以让这座城市
也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首先我们去了厦门大
学,不同于参观国美的尴尬,厦大俨然成为了
一个景点,到处都是游客。

相同的是,和国美
一样都是‘别人的大学’。

阳光沙滩,山体隧
道,车水马龙。

当这些风格不一的风景都融合到厦门这样一个浪漫的城市里,让
人不禁深深爱上了这里。

然后我们去到了鼓浪屿。

乘坐轮渡到达岛上以后就明白了为什么鼓浪屿是一个令很多人都向往的地方,这里的万国建筑,游弋在琴声悠
扬的海滩都令人心旷神怡。

在鼓浪屿
岛上,密密麻麻遍布着各类建筑。


中间有70%左右是本世纪初至二三
十年代建造的。

除外国人及华侨建筑
外,本地居民也纷纷造屋盖房。

在厦
门成为通商口岸之后,外国殖民主义
者纷纷来鼓浪屿定居或暂居。

鼓浪屿
有优越的地理、气候和风景条件,非
常适宜居住,因而,直至目前为止,鼓浪屿建筑的90%都是居住建筑。

在鼓浪屿岛上,这些规模宏大的离宫别馆许多已由政府改作公共性建筑使用。

第五站:上海
上海是我最喜欢的一座城市,优美的绿化,各异的现代建筑,文明的市民,积极快速的城市节奏,尤其是明晰的道路指示标志,让我每次来都有新体会。

在上海我们主要是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参观上海国际酒店用品博览会,展会期
间,我们主要参观了酒店软装,家具,
及建筑等环境设计类展厅,看到了许多
优秀的商家及设计产品。

从销售人员口
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
我对新时代的工装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
识。

2016年4月2号
周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