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采风报告

合集下载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导言:本次报告旨在总结和分享我在设计采风实习中的经历和所获得的经验。

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我深入了解了设计行业的运作方式,并提高了自己的设计技能。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实践经历和学到的教训。

一、实习背景和目的在开始实习之前,我对设计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并对其深入研究和实践之路很感兴趣。

因此,我申请了这个设计采风实习项目,希望通过实际工作中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和专业素养。

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 探索设计行业:通过参观和观察设计工作室、公司以及与设计师的交流,深入了解设计行业的运作方式和流程。

2. 收集灵感和素材:参观不同类型的设计项目并观察设计师的过程,以便收集灵感和设计素材。

3. 学习设计技巧:与实习导师和其他资深设计师的合作中,学习和应用设计技巧和方法,并不断改善自己的设计能力。

二、实习经历和收获在这次设计采风实习中,我有幸参观了多个知名设计工作室和公司,与一些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参与了一些实际的设计项目。

1. 参观设计工作室和公司我参观了三家设计工作室和一家设计公司,感受到了不同的设计理念和创作氛围。

工作室注重个人创新和自由度,而公司更注重团队合作和专业性。

通过观察和交流,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设计行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观察设计过程在实习期间,我有机会参与了几个设计项目的观察和记录。

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设计思维和创意流程的知识,包括需求分析、头脑风暴、概念开发和最终设计等。

我观察了设计师如何将客户需求转化为设计方案,并通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来满足客户的期望。

3. 实际设计项目在实习期间,我也有幸参与了一个实际的设计项目。

在与导师和团队成员的合作中,我学到了如何协调团队工作、处理客户反馈以及改进设计方案。

通过这个项目,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设计技能,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三、实习心得和教训通过这次设计采风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设计行业的专业性和挑战。

以下是我在实习中获得的一些心得和教训:1. 学习永无止境设计行业不断变化和创新,作为一名设计师,要持续学习和保持敏锐的观察力,才能跟上行业的发展和趋势。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设计采风是每个设计师都需要进行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用心去观察和感受,寻找灵感和创意。

本文将分享我在设计采风实习期间的一些经验和所获得的收获。

一、实习目的设计采风实习的目的是为了拓宽设计视野,增强对设计相关领域的了解,并从中获得灵感。

通过与行业专业人士的交流,深入了解设计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水平。

二、实习地点我选择了在一个创意设计公司实习,他们专注于品牌设计和平面设计。

这个公司有着丰富的项目经验,设计团队庞大且素质较高,我相信在这里能够获得很好的成长机会。

三、实习内容1. 实地考察在实习期间,我们团队组织了多次实地考察活动。

我们参观了一些知名景点、文化遗址和古建筑等,观察和体验了各种不同风格的设计元素和艺术品。

这些实地考察不仅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让我感受到了设计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 行业交流为了进一步了解设计行业的实践经验和发展动态,我们也与一些行业专业人士进行了交流。

他们对设计的理解和思考启发了我对设计的认识。

他们还分享了他们在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这对于我未来的设计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助。

3. 设计作品创作在实习期间,我还有机会参与一些实际的设计项目。

通过与其他设计师合作,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并且锻炼了自己的设计能力。

我从设计的思维方式、构图技巧到色彩搭配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四、心得体会通过这次设计采风实习,我深刻感受到设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设计不仅仅是美的表达,更是对人们需求的满足。

设计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关注用户的体验和情感需求。

在实习期间,我还意识到设计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每个设计师都应该不断地追求创新和突破,不断地寻找新的灵感和创意。

只有不断学习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在设计领域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五、总结通过这次设计采风实习,我收获颇丰。

我扩大了自己的设计视野,了解了更多的设计元素和创作方法。

艺术设计采风调研报告

艺术设计采风调研报告

艺术设计采风调研报告1. 引言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于创造性地呈现各种艺术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艺术设计的趋势和优秀的创作思路,我们进行了一次艺术设计采风调研。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们的调研成果,并对未来的艺术设计发展提出建议。

2.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参观展览、访谈艺术家、分析艺术作品等。

我们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展览和艺术家,以获取全面的调研信息。

3. 艺术设计趋势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以下几个艺术设计的趋势:3.1 创意融入设计艺术设计已经越来越注重创意的表达,设计师们选择独特的方式来打破常规。

他们透过设计向观众传达丰富的思想和情感,使得作品更富有表现力。

3.2 多元化的媒介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设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和雕塑等媒介,数字艺术和多媒体艺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艺术家们正在尝试将不同媒介结合,创造出更加独特和前卫的作品。

3.3 强调个性化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注重表达个人的内心情感,他们的作品更加个性化和独特。

通过艺术创作,艺术家们呈现出真实的自我,展示他们的独到观点和风格。

4. 优秀的创作思路通过参观展览和访谈艺术家,我们总结出以下几个优秀的创作思路:4.1 触动内心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触动观众的内心,引发共鸣和思考。

艺术家们不仅仅是通过技巧和表现形式来吸引观众,更多的是通过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来打动人心。

4.2 结合现实与想象艺术设计不局限于模仿现实,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将现实与想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艺术家们通过创造力和想象力,打破常规,创作出独特而引人注目的作品。

4.3 体现自我风格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他们通过作品向观众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和观点。

优秀的创作思路包括发掘和尊重自己的独特性,打造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

5. 建议基于我们的调研成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5.1 鼓励创新艺术设计领域需要更多的创新和突破,鼓励艺术家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媒介。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一、背景介绍在大学期间,我作为一名设计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一次设计采风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旨在提升我们对设计的理解和技能,拓宽我们的设计思路,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以下是我对这次设计采风实习的全面总结和报告。

二、实习过程1. 实习地点和时间本次设计采风实习地点位于城市的创意园区,时间为连续三个星期的夏季。

2. 实习内容和任务实习期间,我们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参观、研究以及与当地设计公司的交流,了解各种类型的设计项目,包括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和产品设计等。

我们还有机会学习并应用一些常见的设计软件和工具,提升自己的设计技能。

3. 实习收获和经验在实习期间,我深刻理解到设计不仅仅是美的追求,更是对用户需求的满足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通过参观一些成功案例和与一线设计师的交流,我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学习到了各种不同的设计思路和创新的方法。

三、设计公司参观与交流1. 公司一首先,我们参观了一家专注于室内设计的设计公司。

他们的设计风格独特,注重空间的整体设计和细节的把控。

通过与设计师的交流,我了解到了他们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与客户的沟通和需求分析,这让我认识到设计工作并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需要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团队工作。

2. 公司二其次,我们参观了一家知名的平面设计公司。

他们的设计作品在市场上有着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

在看到他们的作品展示后,我对平面设计的价值、影响力以及与宣传营销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还有机会亲自体验了一些常用的设计软件,学习到了一些实用的设计技巧。

四、总结和展望通过这次设计采风实习,我不仅对各种类型的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学习到了一些实用的设计技能和方法。

我认识到设计工作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与时俱进,追求创新。

同时,我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为此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此次实习让我感受到了设计行业的激情与挑战,同时也让我提前感受到了职业生涯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作为一名设计专业的学生,我很幸运能够参与设计采风实习项目。

通过此次实习,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了设计行业的现状、趋势以及各种创新设计的灵感来源。

在实习过程中,我参观了多个设计机构、参加了一些相关活动,并与一些优秀的设计师进行了交流。

接下来,我将分享我在实习期间的体验和收获。

一、参观设计机构在实习期间,我参观了多个知名设计机构,包括国内外的设计公司、工作室以及设计展览。

每个机构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让我对设计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特别是参观国外的设计机构,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在创新设计方面的思路和理念,受益匪浅。

二、参加设计活动除了参观设计机构,我还参加了一些设计相关的活动,如设计讲座、研讨会等。

这些活动不仅使我与设计师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还让我了解了他们对设计的理解和创作过程。

通过听取他们的经验和见解,我对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三、与设计师交流在实习期间,我还有幸与一些优秀的设计师进行了交流。

通过与他们的对话,我了解到设计师的工作方式、创作灵感的来源以及应对挑战的方法。

他们给了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指导,并与我分享了他们的设计经验。

这些交流让我受益匪浅,也激发了我对设计的热情和追求。

四、总结与收获通过这次设计采风实习,我对设计行业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我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也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通过参观设计机构、参加活动以及与设计师的交流,我发现了一些设计的趋势和创新点,这将对我未来的设计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实习还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与同事们一起工作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如何分工合作,以及如何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下保持高效率。

总体而言,这次设计采风实习是我设计学习生涯中的一次宝贵经历。

通过实习,我对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和明确的思路。

我将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以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

通过这次实习,我明白了设计无处不在,设计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采风创作总结报告范文(3篇)

采风创作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为了更好地挖掘我国丰富的民俗文化,提升自身的创作水平,我于近日参加了为期一周的采风创作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我国各地民俗文化的内涵,通过实地考察、采访当地居民等方式,收集素材,为今后的创作提供丰富的灵感。

以下是本次采风创作的总结报告。

二、采风地点及时间本次采风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前往了我国南方、北方和西部地区,历时一周。

具体行程如下:1. 第一阶段:南方地区(3天)地点:浙江省杭州市、江西省婺源县2. 第二阶段:北方地区(2天)地点:河北省承德市、北京市3. 第三阶段:西部地区(2天)地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三、采风成果1. 文字素材:在采风过程中,我详细记录了各地民俗文化的特点、传说故事、民间艺术等,整理成文字素材共计5万字。

2. 图片素材:通过拍摄各地民俗活动、风景、人物等,收集图片素材共计1000余张。

3. 视频素材:录制了各地民俗活动的视频,共计100分钟。

4. 采访素材:对当地居民、民俗传承人进行了采访,了解他们的生活、信仰和传承故事,共计10余万字。

四、采风感悟1. 民俗文化的多样性:通过此次采风,我深刻认识到我国民俗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各地民俗文化在历史、地理、民族等方面均有独特之处,为我国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

2.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采风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民俗文化正面临着传承困境。

许多传统技艺后继无人,民俗活动逐渐消失。

因此,加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刻不容缓。

3. 创作灵感:在采风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魅力,为今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我将结合所学知识,将这些素材融入作品,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秀作品。

五、创作计划1. 撰写民俗文化主题的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以弘扬我国民俗文化。

2. 创作以民俗文化为背景的绘画、摄影作品,展现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3. 参与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公益活动,为传承我国民俗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设计采风实习是我大学期间的一次重要经历。

在这个实习过程中,我获得了宝贵的设计灵感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我受益匪浅。

下面将详细介绍我的实习过程和所取得的成果。

一、实习背景和目的我所选择的设计采风实习是在一家知名设计公司进行的。

该公司以其创新性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因此我希望通过这次实习能够深入了解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工作方式,并借此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工作安排1. 了解公司背景和业务范围在实习开始之前,我首先对公司进行了全面了解。

我浏览了他们的官方网站,阅读了他们的案例作品,并查阅了相关的行业报告。

这些信息使我对该公司的业务范围和市场定位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2. 参与团队项目在实习过程中,我有幸参与了几个团队项目。

我的主要任务是支持项目团队的设计工作,包括进行设计研究、制作设计方案和图纸,以及根据客户反馈进行设计改进。

通过这些实际项目的参与,我深刻理解了设计工作的流程和方法。

3. 摄影与素材采集为了寻找灵感和收集设计素材,我花了很多时间外出进行采风和摄影。

我经常去一些有特色的场所,如艺术展览、建筑景点和自然风光等。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元素和构图方式,为我的设计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4. 学习与交流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加了公司内部举办的设计讲座和研讨会。

通过与公司的设计师和其他实习生的交流,我学习到了许多新的设计理念和技巧。

这些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不仅分享了他们的成功案例,还回答了我们的问题并给予了宝贵的建议。

三、实习成果和心得体会1. 设计灵感的积累通过实习期间的采风和项目参与,我积累了大量的设计灵感。

我发现,在实际环境中观察和感受,能够更好地激发灵感,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让我受益匪浅,并成为我今后设计工作的重要参考。

2. 设计技能的提升在实习期间,我通过与项目团队的合作和导师的指导,提升了自己的设计技能。

我学会了运用设计软件进行效果图绘制和图纸制作,并熟悉了一些新的设计工具和技术。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

设计采风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设计行业逐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我选择了在设计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采风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交流学习,提升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实践能力。

二、实习单位简介本次实习单位为我国一家知名的设计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业务。

公司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设计解决方案。

在业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实习内容1. 实地考察实习期间,我跟随公司设计师团队前往了多个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通过实地观察,我了解了不同类型设计项目的现场情况,包括施工进度、材料选择、设计理念等。

2. 设计交流在与设计师的交流中,我学习了他们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设计师们分享了他们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使我受益匪浅。

以下是一些主要交流内容:(1)设计理念:设计师们强调设计要以人为本,关注用户需求,注重空间功能与审美相结合。

(2)设计流程:设计师们介绍了从项目策划、方案设计、效果图制作到施工图的完整设计流程。

(3)设计技巧:设计师们分享了如何运用色彩、材质、灯光等手法营造空间氛围,提升空间品质。

3. 项目参与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两个项目的设计工作。

分别是:(1)室内设计项目:该项目为一栋别墅的室内设计,包括客厅、餐厅、卧室、书房等空间。

在设计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方案设计、效果图制作等工作。

(2)建筑设计项目:该项目为一座商业综合体,包括商场、办公楼、酒店等。

我主要负责协助设计师进行方案设计、平面布局等工作。

四、实习收获1. 提升了设计理念:通过实习,我认识到设计不仅仅是美观,更要关注空间功能、用户体验等因素。

2. 丰富了设计经验: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项目的设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

3. 提高了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设计软件进行方案制作,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采风报告
从出发之前的无限期待到胜利归来的难忘留恋,为期半月的南方采风实习就这样结束了。

其实很早就听说大三要到南方采风一直很期待,终于等到10月9号。

带着行李上车的时候不仅是感慨而且有一点小激动,期待着…迎着黎明,我们出发了…
在为期半月的南方采风中我们品尝到了辛苦,领悟了生
活;看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领略了不一样的地域风情。

苏州的优雅,令人惊奇的古典园林;上海的现代,让人兴
奋的世博之旅;杭州的别样,西湖畔浪漫的单车旅行;以
及宏村西递,徽州古城,黄山,漂流,说到这,真的,不
知不觉自己内心就开始澎湃,每一个地方,每一处景点带
给我不同的感受与激动。

不仅可以感受到上海及世博的现代与科技,让我们充满着力量与激情,而且透过苏州园林,宏村西递等等,让我们感受先人们伟大的思想,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所呈现给我们的无限魅力。

半月的南方之行真的很精彩,而其中让我最兴奋难忘的当属世博与宏村西递之行。

世博真的很精彩,但由于行程的原因只参观了
一天,所以很多大馆像德国馆,日本馆,沙特馆等
都没有去,有点遗憾。

但逛了这么多的馆,感觉美
国馆是一个亮点,美国虽然没有很悠久的文化历
史,但是美国馆通过它自己的形式来引导人们关注
生态关注未来,其实也蛮不错。

它是通过四个不同的展示空间,每个体验区都展示了中美两国共同的精神-乐观,创新,合作。

在每个展示空间,都有时长约为8分钟的影片展示和4分钟的休息时间,以及一些有趣的实践体验来感受美国的科技理念的超前。

其次丹麦馆也挺有特色,整座建筑是一个巨大
的管状钢结构,就像一艘钢铁巨轮的船身。

著名的
铜像雕塑小美人鱼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来展示她的
美姿,另一个很惊艳的特色便是可以骑单车来游览
丹麦馆,利用中国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来游览,确
实向人们提倡环保与运动。

去的另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就是枫叶之国加拿大,环保再利用,对于可持续的发展观尤为重视,在建筑上处处体现可回收利用技术。

展馆外部墙体上覆盖着一种特殊的温室绿叶植物,雨水将使用排水系统进行回收并重新利用,展馆内没有大的物件陈设以确保展示区域内的空气流通,同时还在旨营造一个无障碍与无烟的环境。

参观世博一直是非常迫切的,由于采风真
的可以亲身去体验,所以格外珍惜。

一天的世
博之旅感觉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感受到不仅
是不同地域文化间的细微联系,更重要的是感
受人与人的友好相处,各种科技艺术的光芒,
华丽的展馆装饰以及对人类伟大智慧的敬畏。

采风的前几站都是都市旅行,而当到了安徽,
进驻宏村,另一股浓郁的气息不同于都市的喧嚣,
它不仅安静,而且典雅,当漫步在宏村里面,看到了典型的徽派建筑仿佛感觉到了几百年前徽商们的家里,像是他们的客人,亲身体会着他们的文化,他们在建筑上表现出的思想……东瓶西镜,中间一个钟,当钟声响起,寓意平平静静,平平安安;还有唯美的美人靠;以及门当户对里面的大学问……
宏村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800余年
的历史,村中人主要的姓氏为汪姓。

在宏
村随处可见百年古树。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
就是村口的那两棵古树,它们的年龄均有
400余年。

宏村的人们在村落的设计上非常有意思。

据村
史记载村落初期,只有山前那一条溪水。

明朝年间,认定
宏村的地理风水形势上一卧牛形,并按照牛形着手开始进
行村落的总体规划。

他们按照民间“花开则落,月满则亏”
的传统说法,将水塘开掘成半月形,取“花未开、月未圆”
的境界,称为“月沼”,作为村子的“牛胃”。

现在,汪氏家族
的宗祠就在月沼前面,里面供奉着汪氏家族的牌位。

关于村中水渠的来历是村民从山前的那条溪水上游,引出向西流的活水,南转东出,在各家各户门前经过,再经过月沼,最后流回溪水下游。

这就形成了弯弯曲曲流过每家门口的水渠,作为“牛肠”。

村民们利用天然的地势落差,使水渠中水流始终保持活性,同时在上游设置水闸,控制水的流量。

这样,水渠之水就能长年不枯。

村边还有4座桥,作为“牛脚”。

这样就形成了“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的牛形村落。

后来由于村落的不断壮大,人们又将村南的田地挖掘成南湖,作为另一个“牛胃”。

经历了180年,整个牛形村的设计和建成总算完成。

只能感叹宏村人的智慧,他们的才能。

在这整个牛形村的布局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它的水
渠设计。

它不仅为宏村解决了用水的问题,同时还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便利。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水渠的点缀就像一幅画,让人舒适。

我们学室内设计的学生做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让人感到舒适温馨。

参观了宏村又有幸参观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另一个古村落西递。

由于在这里的
时间只有半天,所以我也格外的珍惜在这里的每一分
钟,仔细的听导游的讲解。

在西递,首先就是西递的牌楼。

历史上曾在西递
村头留下过13座牌楼,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文化大
革命之后,西递的13座牌楼中只剩下一座。

就是立于
西递“走马楼”旁的胡文光刺史牌楼。

其建于明朝,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牌楼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结构,通体用的是质地坚硬的黟县黑色大理石。

牌楼底座有4只石狮,石狮呈俯冲
姿势,造型生动,这种狮头朝下,重心下移
的倒立狮,是两根正柱的支撑,对于高耸的
牌楼起到了一种稳定的作用。

西递是胡氏宗
族聚居之地,敬爱堂作为其宗祠,大门气势
恢弘,门前飞檐翘角。

中们之内为祭祀大厅,大厅分上下庭,开有数十平方米的大天井,进入里门,为楼式建筑的享堂,供奉胡氏列祖列宗的神位。

里门上方悬挂着一个一米见方的大孝字,百行孝为先,据说这个“孝”字是南宋大哲学家朱熹造访西递时所书。

登上西递村边的观景亭俯瞰整个西递古村落,恢宏壮观,美丽之极…不免让人发出由衷的感叹。

尽管疲惫整天与我们为伴,但每当清晨出发之时想到精彩的世界将等待着
我们去探索之时,青春与激情就战胜了一切。

即使路途再颠簸,距离再遥远,也浇灭不了我们的热情,我们这一颗年轻激情的心!
采风记忆中留下的许许多多,让
我回味,令我沉思。

不仅感叹祖国的
河山如此壮丽,中华文化如此的博大
精深,更重要的是作为艺术设计专业
学生的我们出去真的开阔了眼界,增
长了见识,看到了那么多新奇的创意,
世博里华丽的展馆装饰,对于我们今后的专业学习帮助很大,也让我们看到了差距,对今后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更加的充满动力!
在外采风的半个月,领略到了,学习到了,多了份成熟,多了份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