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正确使用讲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成语运用练习及答案

成语运用练习及答案

成语运用练习及答案【篇一:初中语文成语的正确使用练习题含答案】、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上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理解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语素意义,则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辨析:“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

“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而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却是: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这个成语的词义与所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

例2:今年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粟。

辨析:“火中取粟”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把“降价的烽火”理解为“火中取粟”的“火”显然是望文生义。

而且“火中取粟”也带有贬义,用在本句不合适。

2、误用褒贬因为平时使用不够规范或没有搞清楚成语的来龙去脉,往往容易把褒义词语当作贬义词语,把贬义词语当成褒义词语,造成判断或使用错误。

例1: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辨析:命题者从感情色彩上设误来进行考查。

“处心积虑”,意即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

本句对“新上任的厂领导”有所褒扬,故“处心积虑”的运用,犯了贬词的褒用的错误。

例2: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辨析:“殚精竭虑”指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它不是贬义词,所以在这个句子中使用正确。

例3: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辨析:“雨后春笋”是褒义词,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

而本句是指垃圾食品厂大量出现,所以成语属于褒词贬用的错误类型。

3、对象不当有些成语的使用必须适合特定的对象,有的专指人,有的专指物,有的专指景等等。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词语”讲与练(附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词语”讲与练(附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词语”讲与练(附答案及解析)解构真题引领规范类型一熟语(成语)[2017·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思路梳理1.明确考点 辨别要求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今年延用了去年六选三的考查形式,要求选出全都不正确的一项。

2.研读试题 细致分析①重整旗鼓:比喻失败或受挫后,重新整顿组织力量,准备再干。

例句中比赛没有失败,所以不合语境。

②意味深长: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正确。

③层出不穷:意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正确。

④守正不阿:形容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使用时仅从字面上牵强附会,来表达赵老师的坚守,所以此处错解词义,属于望文生义。

⑤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而语境是说“对未来”,所以对象误用。

⑥万无一失: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使用正确。

3.细致辨别 做出答案B失分剖析设问方式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题思路1.首先要明确成语的含义。

成语的正确使用练习题含答案

成语的正确使用练习题含答案

成语的正确使用练习题[当堂训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病入膏肓....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B.老师诲人不倦....的嘱托,一直鞭策着我不停地前进。

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D.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2、对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有些人宁愿循规蹈矩....,落个疲惫不堪,也不肯运用心智去研究和思考,以改进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循规蹈矩:在这里是遵守规矩的意思。

B.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杞人忧天:此处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C.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不言而喻:此处指众多海洋生物的潜力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D.为了给失学的孩子筹建“希望小学”,他呕心沥血....;新学校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呕心沥血:此处形容费尽心思。

3、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C、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D、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4、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2003年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于6月20日在福州圆满结束。

B.记者在北京小汤山医院亲眼目睹了医务人员在抗击非典战斗中感人的工作场面。

C.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将暴雨警报广而告之,做到家喻户晓。

初中语文成语的正确使用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成语的正确使用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成语的正确使用练习题含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成语的正确使用1、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上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理解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语素意义,则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辨析:“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

“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而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却是: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这个成语的词义与所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

例2:今年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粟。

辨析:“火中取粟”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把“降价的烽火”理解为“火中取粟”的“火”显然是望文生义。

而且“火中取粟”也带有贬义,用在本句不合适。

2、误用褒贬因为平时使用不够规范或没有搞清楚成语的来龙去脉,往往容易把褒义词语当作贬义词语,把贬义词语当成褒义词语,造成判断或使用错误。

例1: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辨析:命题者从感情色彩上设误来进行考查。

“处心积虑”,意即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

本句对“新上任的厂领导”有所褒扬,故“处心积虑”的运用,犯了贬词的褒用的错误。

例2: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辨析:“殚精竭虑”指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它不是贬义词,所以在这个句子中使用正确。

例3: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辨析:“雨后春笋”是褒义词,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

而本句是指垃圾食品厂大量出现,所以成语属于褒词贬用的错误类型。

成语运用训练50题与答案详解课件

成语运用训练50题与答案详解课件

03
成语运用训练50题答案解析
题1解析:解释成语含义及用法
总结词:一语道破
详细描述:一语道破原比喻绘画中用点缀来衬托主题,使其更加生动。现在多用来比喻文章或讲话在 关键之处用精辟的词句点明主题,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题2解析:解释成语含义及用法
总结词:抛砖引玉
详细描述:抛砖引玉原指抛出砖去引来玉来,比喻用自己不 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现多用来 比喻用较为浅陋的技艺引出高深的技艺。
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增加文化背景介绍
在原有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成 语背后的文化背景介绍,让学生
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增加难度等级
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增加难度学
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教学,让 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01
描述
在比赛中,某个选手已经确保晋级,但为了保险起见,他又额外完成了一些无用的动作, 这被视为“画蛇添足”。而另一些选手在已经稳操胜券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训练,这被视 为“多此一举”。
题2答案:金玉满堂-财富充盈
01
金玉满堂
形容财富极多。
02
财富充盈
指拥有大量的财富。
03
描述
一些人通过努力工作和投资获得了“金玉满堂”的财富,而另一些人则
通过继承或中奖等方式获得了大量的财富,这些都可以用“财富充盈”
来形容。
题3答案:中途而废-中道而废
中途而废
指事情做到一半就停止了,没有完成。
中道而废
指在途中放弃,没有坚持到底。
描述
在减肥计划中,如果某人在计划进行一半时放弃了,这可以被称为“中途而废”。而如果某人在跑步比 赛中,距离终点只有一步之遥时放弃了,这可以被称为“中道而废”。

2022届新高考语文复习讲义:22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成语(含答案)

2022届新高考语文复习讲义:22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成语(含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成语讲义一、突破方法方法1:体会语境,巧用排除法方法2:掌握设误类型,逐一击破(一)辨析关键字义,避免望文生义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仅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造成不正确的理解,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真题回顾】例1.李小刚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读他的文章,真叫人头痛。

例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例3.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方法点拨】1、扣准关键字词对成语中的关键字眼要细加关注。

如“不足为训”中的“训”不是“教训”,而是“准则”,“不刊之论”的“刊”不是“刊登”,而是指“削除错了的字”;2、探寻词义源头成语多约定俗成,源于典故,故要参透本义。

如“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诗经》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七月指农历的七月,“流”指向下运行,“火”是一种星宿名,每年农历五月的黄昏时刻,出现于中天,位置最高,六月以后变逐渐偏西向下沉落,所以叫“流火”,这时酷暑减退。

3、关注意义的整体性成语意义不是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如“江河日下”,日:一天天;下:低处。

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还要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字义轻重适度的成语,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如“日理万机”通常形容政务繁忙,多指高级领导人,词义较重,不能用在普通人(诸如老师)的身上。

另外,做题时对那些可以照字面意思理解的成语要格外留心。

请识记下列成语中关键字词的意思:闻过则喜(缺点)不足为训(准则)不刊之论(更改)久假不归(借)危言危行(正直)七月流火(火星)屡试不爽(差错)一文不名(占有)不孚众望(令人信服)犯而不校(计较)一傅众咻(教导)差强人意(稍微)安土重迁(不轻率)细大不捐(抛弃)春意阑珊(衰落,将尽)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删去)不速之客(邀请)大方之家(专家,内行)莫衷一是(正确)噤若寒蝉(闭口不作声)叹为观止(赞赏)吊民伐罪(慰问)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

公开课《正确使用成语》

公开课《正确使用成语》

辨析成语的方法:
1、看对象
2、找关键
3、明褒贬 4、识两可
成语是“精致文化的现钞,日常生活随时可用”。 —— 台湾诗人余光中 1.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倪萍曾在自传《日子》 里写道,“七月流火,北京夏季最炎热的日 子。” 2.节后刮起降价风,三星首当其冲降200。 3.中央电视台在直播世界女排精英赛中国对古 巴的比赛,中国队的一位队员在关键时刻发失 了一个球时,解说员评论说:“这位队员今天 的表现确实差强人意。” 4.两条新闻标题: 《市民城河护沿上睡大觉,面对身边危险不以 为然》(西安新闻网); 《被蝎子蜇伤手不以为意,中毒严重险丧命》
处心积虑
挖空心思 官样文章 得陇望蜀
贬义
贬义 贬义 贬义
一丘之貉 神机妙算
贬义 褒义
颐指气使
吹毛求疵 半斤八两
贬义
贬义 贬义
拾人牙慧
叹为观止
贬义
褒义
补充:识别两可,防止片面理解
1.秀色可餐
A、她扑哧笑了,笑得那样甜美,就好像镶 了红樱桃的奶油小点心,真是到了秀色可餐 的程度。 B、云南丽江的风景十分美丽,秀色可餐。 ①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 ②也形容景物非常优美。
练习: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是: A.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对人体又没有任何 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B.我班班长李玲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 且乐于助人,她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C.应用文,比如“合同”、“调查报告”、 A项“屡试不爽”指屡次试验都不错。符合句意。 “总结”等官样文章,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B项“擢发难数”比喻罪行极多,无法计算 。 D. 中日两国人民通过民间交往,逐渐增进了了 C项“官样文章”指徒具形式,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 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保持 贬义 睦邻友好关系。

成语的正确使用和辨析答案

成语的正确使用和辨析答案

成语的正确使用和辨析答案1、 C(不落言筌:筌,捕鱼的竹器。

后称在言词上留下的迹象为"言筌"。

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通俗的说就是没有刻意地用华丽词藻和修辞手法修饰文章,却给人很好、出彩舒服清新的感觉。

褒义词。

A述而不作:阐述前人的学说,自己并不创新。

B.拍案而起:形容非常激愤。

D.荡气回肠: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

形容音乐、诗文等婉转动人)2、C不足挂齿:不足,不值得;挂齿,说起,提到,挂在口上放在嘴上讲。

数不上,不值得一提。

含有极端轻视的意思。

(此处应该用“不以为然”)呼之欲出:呼,叫,喊。

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此处应该用“油然而生”)不遗余力:遗,留下;余力,没有使完的力量。

指把所有的力量全部使出来,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

形容做事卖力。

水乳交融:交融,融合在一起。

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

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比喻意气相投,感情融洽。

(此处应该用“融为一体(融:融合,调和。

融合为整体。

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

)”)3、DA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

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B甄选:甄别选择。

在审查的基础上进行选择。

主要是表明在进行选择之时是有根据的,是通过了各种条件的审核之后才得出的结论而不是随意的选择。

C新宠:新承宠爱者,多谓人新纳之妾,后指新爱到喜爱的人或物。

D“不约而同”错,可改为“契合”(相契合)4、C A项中的“轻车熟路”,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

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

说的人,说人熟悉情况富有经验,题项中说的“普通话”。

B项中的“无独有偶”,独:一个;偶:一双。

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

C一咏三叹: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

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

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D项中的“满纸烟霞”,就是说在写这篇文章时烟霞洒满了宣纸,这是一种艺术想象和"造境",而绝非说自己的文字是烟霞,正因为看到了烟霞,所以作者才感觉到"心旷神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的正确使用学习目标:1、了解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类型。

2、正确理解并运用常用成语。

[知识网络]成语是俗语的一种,是指语言现象中常用而又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它结构凝练而富于表现力。

成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从古代寓言故事凝缩成的。

这类成语和寓言一样,常用假托的故事或者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常带有劝解或者讽刺的意味。

如:滥竽充数、狐假虎威、螳臂当车、鹬蚌相争、与虎谋皮、杞人忧天等。

2、从历史事件或历史故事凝缩而成。

这类成语经常用来说明某种道理、某种认识或者某种境遇。

如:卧薪尝胆、毛遂自荐、风声鹤唳、三顾茅庐、完璧归赵、请君入瓮等。

3、古代作品中的语句习用为成语。

这类成语,有的是作品中的原话,有的则是经过加工,经过简缩而成的。

如:一鼓作气、舍生取义、知己知彼、庞然大物、扑朔迷离、诲人不倦等4、来自群众的口头语。

语言本来就是约定俗成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类成语仍会不断出现,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如:三长两短、十拿九稳、人山人海、有气无力、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等。

恰当地引用成语,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使文章言简意赅,并增加表达的广度和深度。

反之,则容易产生误解,甚至闹出笑话。

但由于成语的结构固定而类型又多种多样;表达一个整体的意义而意义又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大量成语源于我们初中生不大了解的古代典籍,所以,正确使用成语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积累,不断丰富词汇。

积累的方法很多,譬如有的教师让学生化整为零,每天积累一两个成语;有的在每天的语文课前让学生讲一两个成语故事;既激发兴趣,又记住了成语。

但关键还在于自己平时的积累,如:遇到不理解的成语随时借助工具书——成语词典,弄清这个成语的来龙去脉,这样就可以从音、形、意三个方面三位一体地去积累成语。

另外写作中使用成语时,也要多加斟酌和辨析,学会结合语境,结合说话的场合、对象、语体、情景、题旨、词语之间的呼应情况选用成语。

只有这样,在应试时我们才能驾轻就熟,准确辩识,不误用和乱用成语。

[真题回放]:辨别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是否正确。

1、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上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理解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语素意义,则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辨析:“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

“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而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却是: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这个成语的词义与所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

例2:今年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粟。

辨析:“火中取粟”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把“降价的烽火”理解为“火中取粟”的“火”显然是望文生义。

而且“火中取粟”也带有贬义,用在本句不合适。

2、误用褒贬因为平时使用不够规范或没有搞清楚成语的来龙去脉,往往容易把褒义词语当作贬义词语,把贬义词语当成褒义词语,造成判断或使用错误。

例1: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辨析:命题者从感情色彩上设误来进行考查。

“处心积虑”,意即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

本句对“新上任的厂领导”有所褒扬,故“处心积虑”的运用,犯了贬词的褒用的错误。

例2: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辨析:“殚精竭虑”指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它不是贬义词,所以在这个句子中使用正确。

例3: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辨析:“雨后春笋”是褒义词,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

而本句是指垃圾食品厂大量出现,所以成语属于褒词贬用的错误类型。

3、对象不当有些成语的使用必须适合特定的对象,有的专指人,有的专指物,有的专指景等等。

在复习时要善于记住典故,辨清对象。

例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辨析:句中的“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

“轮”:高大。

“奂”:众多。

这个成语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

例2: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辨析:“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它与前面的主语“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无从搭配,属于用错对象。

例3: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最高水平攀登。

辨析:“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

它所述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本句用来指刊物不恰当,属于用错对象。

4、不合情境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言情境,比如气氛有严肃紧张、庄严肃穆或轻松愉快等不同,比如地方有局促狭小或宽敞明亮等区别……成语的使用如果没有顾及到这些,就容易犯不合语境的错误。

例1: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辨析:句中的“安步当车”,是慢慢行走、就当作坐车的意思,而本句中描述的抢险形势很紧急,抢险队员不可能有“安步当车”的闲情逸致。

因而,成语与语境出现矛盾,“安步当车”使用不当。

例2: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

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辨析:“车水马龙”是说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而句中所叙述的摊前不过几米或十几米,无法形成车如水、马如龙的壮观景象,所以不合语句中的情境。

5、用错谦敬例: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辨析:“蓬荜生辉”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自述,不能用于他人,否则于人不敬,因此本句犯了用错谦词的错误。

另外“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一句中,“居室”和“蓬荜”意义相同,因为“蓬荜”是“蓬门荜户”的省略,就此而论,又犯了语义重复的错误。

删去“蓬荜”才正确。

6、重复用语例: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辨析:“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

[当堂训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C)A.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病入膏肓....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B.老师诲人不倦....的嘱托,一直鞭策着我不停地前进。

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D.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2、对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有些人宁愿循规蹈矩....,落个疲惫不堪,也不肯运用心智去研究和思考,以改进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循规蹈矩:在这里是遵守规矩的意思。

B.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杞人忧天:此处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C.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不言而喻:此处指众多海洋生物的潜力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D.为了给失学的孩子筹建“希望小学”,他呕心沥血....;新学校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呕心沥血:此处形容费尽心思。

3、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A.、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C、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D、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4、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B )A.2003年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于6月20日在福州圆满结束。

B.记者在北京小汤山医院亲眼目睹了医务人员在抗击非典战斗中感人的工作场面。

C.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将暴雨警报广而告之,做到家喻户晓。

D.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相机行事....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B.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C.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像你这样的人才一旦到了那里,一定是大有作为....的。

D.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

6、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A.乒坛小将邱贻可在47届世乒赛上一鸣惊人,以4:2淘汰了男子单打头号种子选手波尔。

B.初三(2)班全体同学刻苦钻研,合作探究,同学间相互不耻下问,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C.阿尔及利亚发生了强烈地震,顷刻间天翻地覆,不少高大建筑纷纷倒塌,人员伤亡严重。

D.桌凳坏了,有人悄悄修好;地上有纸屑,有人随手捡起……同学们对身边小事无所不为。

7、对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B )A、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严重亏损的企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脱胎换骨:此处的意思是彻底改变了原来的面貌)B.留连湖边,细细品味,这才发现白马湖的夏天竟有一股超凡脱俗的气息。

(超凡脱俗:此处指超越凡人,不落俗套)C.修建工程浩繁复杂、修建方式难以想像的小三峡古栈道,谜语般的在大宁河上留候了千年。

(谜语:此处指至今尚未破译的古栈道的修建之迷)D.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8、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足球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B.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情,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评头论足。

C.宋老师针对班上学生学习成绩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因材施教,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D.“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及时地向全党敲响了警钟。

8、D(A“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这里不合适B.“评头论足”应改为“越沮代危”C.“良奏不齐”改为“参差不齐”)9、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