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鱼类常用药物中毒后的解救措施

合集下载

鱼类中毒抢救流程

鱼类中毒抢救流程

鱼类中毒抢救流程背景介绍鱼类中毒是指人类摄入生熟不当的鱼类导致中毒反应。

鱼类中毒可由不同的毒素引起,包括细菌、寄生虫、有毒物质等。

中毒症状包括呕吐、腹泻、腹痛、头晕、全身发冷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和心脏骤停等危险状况。

因此,了解鱼类中毒的抢救流程对于保护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抢救流程1.切断摄入源发现有人出现中毒症状后,首先要立即切断摄入源。

如果中毒是由于饮食引起的,停止摄入进一步的食物。

如为鱼类中毒,则切断进食的鱼类并确保不再进食。

同时,可以向患者询问饭前是否有进食鱼类,以及进食的鱼类种类和数量,有助于医生快速了解中毒的原因。

2.保护患者将患者移至安全地方,远离可能对其造成危险的环境。

如患者出现呕吐症状,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导致窒息。

同时,可以给患者提供水和软质食物,以缓解其不适。

3.紧急就医中毒症状可能会加重或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紧急就医是必要的。

在前往医院的过程中,保持患者安静,并尽量减少剧烈运动。

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脏骤停或其他紧急情况,可以进行心肺复苏术等急救措施。

4.医生评估和治疗一旦达到医院,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

根据中毒的症状和可能的病因,医生会开展相应的检查和实验室测试。

根据检测结果,医生将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包括给予药物治疗、洗胃、补充营养等。

如有需要,可能会进行血液透析或肠道排毒治疗。

5.饮食与预防在患者康复后,需要注意改善饮食习惯以预防鱼类中毒。

在选择和处理鱼类时需谨慎,尽量选择新鲜、干净的鱼类。

在烹饪过程中,要确保鱼类彻底煮熟,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和寄生虫。

同时,避免长时间存放已煮熟的鱼类,以免细菌繁殖。

总结鱼类中毒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形式,了解抢救流程对中毒患者的及时救治至关重要。

切断摄入源、保护患者、紧急就医以及接受医生的评估和治疗是抢救流程的关键步骤。

此外,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预防措施也能有效减少鱼类中毒的发生。

鱼类氨氮中毒与解毒方法

鱼类氨氮中毒与解毒方法

2019.10精博专栏广州精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协办咨询热线:020-********81610575鱼类氨氮中毒与解毒方法王家沛1陆伟2王玉群2(1.合肥市肥西县畜牧水产局,安徽合肥231200;2.广州精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385)一、鱼类氨氮中毒症状1.鱼类慢性氨氮中毒症状鱼摄食率降低,生长减慢;组织损伤;损害鳃的离子交换功能,镜检鳃丝有血窦,鳃丝不整齐;鱼出现应激,更易发病;生殖能力降低等。

2.鱼类急性氨中毒症状鱼亢奋,活动不安、狂游、乱窜、横冲直撞、鳍条摆动加快,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加快、张口扩鳃,呈现明显呼吸困难、缺氧症状;丧失平衡,游动姿势不正常;抽搐,体色变浅侧卧水底,痉挛,背鳍颤动、呼吸微弱,偶尔急冲一下,随即沉入水底;昏迷或悬垂在水面;出现死亡等。

3.水体中鱼类氨氮急性中毒症状鱼常表现为水面浮游,以致严重的昏迷;池塘中的螺类爬出水线,很多螺类爬到水线上5厘米左右。

(1)鱼氨氮中毒轻度昏迷时:悬垂在水面,呼吸缓慢,触碰后大约5秒缓慢下潜,但很快上浮。

大量鱼浮在水面,可轻易用手抓住。

池塘水体浑浊、透明度低、水色过浓、水老化严重、下风向水有腥味。

水面有白色絮状物,白色泡沫多且易成团,水面似有油膜覆盖。

鱼体色暗、黏液多。

(2)鱼氨氮中毒昏迷时:鱼远离增氧机,浮在水面,被增氧机打起的波浪推动聚集。

在浮起的鱼旁泼洒增氧剂或泼水,鱼仍毫无反应。

二、鱼体内和水体中氨氮的产生氨氮是指以离子氨(NH 4+)和非离子氨(NH 3)形式存在的氮,其中对水产动物毒性比较大的是非离子氨(NH 3)。

1.鱼体内氨氮大部分氨在肝脏中产生,由血液运送到鳃排出体外。

2.水体中氨氮①投入池塘中未完全消化利用的饲料,施入池塘的含氮有机肥料,池塘中死亡的动植物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氨氮;②鱼类的排泄物:鳃排泄的氨和由肾脏排泄的尿素、尿酸等尿液成分;③部分投入品使用后氨氮会大幅上升。

三、氨氮对鱼类的毒性1.对鱼类体表的毒性高浓度或长时间的氨氮接触对皮肤及体表器官有很大的刺激,对鳃表皮细胞造成损害,出现鳃小片弯曲、粘连或融合,影响鳃的气体交换功能,减少从水中摄入氧气;刺激体表黏膜系统;鱼类皮肤充血,爱摩擦物体,造成体表损伤。

鱼类氨氮中毒、药害及泛塘的差别及解救方法

鱼类氨氮中毒、药害及泛塘的差别及解救方法

鱼类氨氮中毒、药害及泛塘的差别及解救方法一、鱼类氨氮中毒1.1 概述氨氮中毒是指水体中游泳生物(如鱼、虾、蟹等)体内以及周围环境中的高浓度氨氮对其造成的毒害作用。

氨氮是饲料、排泄物等在水体中降解后的产物,其污染源主要来自养殖池塘、养殖闸坝、城市污水处理厂等。

氨氮中毒的主要表现是鱼类表皮光泽度降低、鱼体变黑、鳃丝血红或浅白、悬浮浑浊等。

1.2 中毒原因(1)养殖密度过高养殖密度过高时,鱼类的代谢物释放速率过快,而水体中氨氮的转化速度跟不上,从而导致氨氮浓度升高。

(2)饵料不当饵料不当会影响鱼类的消化吸收能力,而不易消化的饵料会降低鱼体免疫力,从而导致鱼类易受氨氮中毒。

1.3 防治方法(1)合理养殖密度养殖密度应该与鱼类的生长发育相适应,合理分配养殖面积,保证水体中氨氮的转化速率跟上鱼类代谢物释放速率。

(2)适宜饵料选择适宜的饵料,根据不同鱼种的需求,选用高质量的饵料,以减少鱼类体内氨氮的生成。

二、药害2.1 概述药害是指使用药物处理鱼病时,药物过量使用或者药物选择不当造成的对鱼类和水环境的毒害作用。

药害主要是因为药物的毒性、药物使用不当、药物因素与环境要素的作用等因素造成。

2.2 中毒原因(1)药物使用过量药物使用过量会直接影响药物的毒性,同时也会造成药物残留。

(2)药物选择不当药物选择不当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不当使用会直接影响鱼类的健康状况。

2.3 防治方法(1)合理使用药物药物的选择应考虑鱼种、水体环境等因素,并根据药物的毒性和使用要求合理使用。

(2)定期检测定期检测药物使用后的水体和鱼类的生长情况,对药物的使用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泛塘3.1 概述泛塘是指由于降雨量大等因素导致池塘或河流洪水涨水,泛滥到附近的田地或村庄的现象。

在鱼塘养殖中,泛塘会导致池塘中高浓度的淤泥、污水、毒素等与淡水混合,造成环境的恶化,从而对养殖鱼类造成巨大的危害。

3.2 危害原因(1)淤泥泛塘会使溃堤的淤泥混淆在水中,致使水体混浊,令鱼儿感觉不适,感染疾病的机会更大。

鱼类中毒解救方1(1)

鱼类中毒解救方1(1)

鱼类中毒解救方法
最好的方法是换水;把中毒轻微的转移到清新水中。

大豆蛋白具较强解毒功能,每亩1.5kg打浆遍泼。

也可用下例方法论;
一、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
食盐5~10kg/亩,兑水全池泼洒。

二、有机磷类(敌百虫、甲胺磷、辛硫磷)
阿托品2000片/50kg饲料
生石灰10~15kg/亩或绿豆1kg打浆全池泼
三、菊脂类:生石灰10~15kg/亩,全池泼。

四、毒杀酚、五氯酚钠:人尿50~150kg/亩全池泼。

五、强氧化剂:高锰酸钾、二氧化氯:VC500片溶解全池泼。

六、硫酸铜:黄豆1kg/亩,打浆全池泼。

七、氯制剂:绿豆1kg/亩,打浆全池泼。

八、阿维菌素:食盐8~10kg/亩,溶解全池泼。

九、孔雀石绿:漂白粉2ppm或明矾1kg/亩。

十、pH大于8.6
鲜醋糟25~30kg/亩或稀磷酸(含量85%)5ppm。

注:对于解救后的鱼停食一天,开始投食时应在饲料中添加鱼用多维。

鳗鱼养殖常见病鱼药中毒的防治技术

鳗鱼养殖常见病鱼药中毒的防治技术

Word
鳗鱼养殖常见病鱼药中毒的防治技术
鱼药中毒主要有重金属类药物,如硫酸铜、高锰酸钾、重铬酸钾、有机磷、溴氰菊酯类驱虫剂,如敌百虫、马速展、克虫王等;其它,含氯制剂、染料类药物亚甲基蓝及一些抗菌抑菌药物。

我要还有无数其他类别的养殖技术学问,欢迎大家常来学习了解。

养殖中常见的有甲苯咪唑中毒,这主要是因为在使用时没有综合考虑甲苯咪唑毒性与水温的关系、鱼体规格对甲苯咪唑耐受力等因素所导致。

因而在鳗鱼养殖中,应充分考虑药品的使用浓度与鱼体体质、规格、品种及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药品作用效果,对鳗鱼毒性等因素的相关作用。

大多数药品均有相应的解毒药品,如重金属可用络合剂EDTA、海中宝,含氯剂可用硫代硫酸钠等,但有的药品无相应解毒剂,仅能从去除中毒源,调节环境条件,提升鱼体体能角度,协助鱼体自行恢复。

- 1 -。

一例养殖鳗鱼使用杀虫药物中毒的救护

一例养殖鳗鱼使用杀虫药物中毒的救护
经 死 亡 ,就要 打捞 处 理掉 , 险些造 成 重大 损 失 。 冈此 ,我们 建 议 当养 殖生 产者发 现鱼 类发 生寄生 虫 疾病 时 首先应 该 正确 诊断 病 因,… 定要通 过显 微镜确 诊 是 哪一种 的寄生 虫引 发 的痫 症 ,其 次根据 不 同的 寄生虫
苏氨酸等)  ̄/ ,来解救中毒鱼类,但是效果甚微。 5 米。 二、确诊及急救 当4 日下午我们到达现场时,养殖场主正在将其 月1 错认为已经 中毒死亡的鳗龟从养殖池打捞处理 ,我们立 刻对该池的鳗鱼进行现场检查,同时对其生产情况及生
病效 果很好 ,常被作 为杀 虫剂用 于治疗水 生 生物体表 的
剂,一种用完一两天后,义换另外一种 ,之后再换。既 没有正确地对症下药 ,认为3 种杀虫剂都用 了一定能杀 灭所有各种 寄生虫;同时在第一种药物使用后并没有认
真检 查该 药物是 否对 寄 生虫有 效 ,也没 有让 鳗鱼在 第一
中毒 。

基本情况
20年4 日,位于福清市渔溪镇的一家养鳗场发 09 月1 生一起使用伊 维菌素治疗鳗鱼寄生虫 引起鳗鱼 中毒事
件 。当天 下午我 们 到达现 场 ,在现场 调查 了该养殖 场 的 基本 情况 、事 故 的经 过和 生产 记录 。该场 采用 抽取 地 下 水 、使 用 水 泥池 养 鳗 鱼 ,共有 1 口池 ,每 口池 面积 约 6 2 0 ,池 水 深 15 ,当 时养 殖 鳗 鱼规 格 从 3 ~5 / 0 米。 .米 O 尾 千 克 不等 ,根 据 鳗鱼 的规格 每 口池 的养殖 密度 从 l ~ 万 l6 _ 万尾 不 等 。该场 于 3 4 月2 曰开始 至 3 0 月3 日期 间 ,分 别对 1号 、1号 、l号 、 l号养殖池 连 续使用 不 同的 杀 2 5 6 7 虫 剂对养 殖 的4 口鳗鱼 进行 杀虫 防病 害处理 ,其 中3 4 月2

简述鱼类氨中毒的症状及预防解救措施

简述鱼类氨中毒的症状及预防解救措施

简述鱼类氨中毒的症状及预防解救措施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鱼类氨中毒:症状、预防与解救措施1. 引言在鱼类养殖中,氨中毒是一种常见但又十分严重的问题。

鱼类中毒的土法解救

鱼类中毒的土法解救

鱼类中毒的土法解救
一、鱼藤中毒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小河小溪有鱼藤毒鱼的现象,稍不小心,往往威胁到饲养的塘鱼。

此时,最好的办法是先堵住有毒的水进入塘内;同时,用人尿对水全池泼洒。

用量为一亩水面平均一米深(即667立方米)25千克左右的人尿,对水至50千克后,全池均匀泼洒,对解救刚中毒或未中毒的鱼类效果明显。

二、茶麸中毒茶麸平时用于毒塘或者少量用于防治鱼病,但有时工作粗糙,用量把握不准,造成不应该的损失。

解救方法:首先,用溶氧高、无污染的清洁(河)水注入塘里(千万不能下池搅拌);然后每亩水面平均一米水深用0.5千克桐油对25千克水全池泼洒,这样能有效解救刚中毒的鱼类。

三、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鱼类反应往往是:鱼离群乱窜、狂奔,捕获的鱼打开鳃盖看见鳃丝出血,身上无其它痕迹。

此时,最好的解救办法:首先把无污染且溶氧高的河水注入塘里,然后用25~30千克黄泥加30~40千克人尿(每亩水面平均1米深)搅拌均匀后全池泼洒;再用“阿托品”按每立方水用1克的比例全池泼洒(如亲鱼可注射)这样对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鱼类有一定的疗效。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鱼类常用药物中毒后的解救措施
目前高温,鱼病高发,用药频繁,在鱼病防治过程中用药稍有不慎,就会因药物过量而引起鱼类中毒。

轻则造成鱼类厌食,影响生长,重则会引起大量死亡,给养殖生产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生产上用药后一旦发现鱼类活动异常,除了立即向池塘大量换注新水外,还要针对不同药物,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1、菊酯类鱼用杀虫剂:常见的有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此类药物在水体PH值较高时,毒性较低,因此鱼类中毒后,可泼洒适量生石灰或者草木灰液,降解其药物毒性。

2、有机磷杀虫剂:常用的有晶体敌百虫、辛硫磷等,此类药物在水体PH值较高时,毒性增强,应禁用生石灰,可采用爽水解毒剂或硫代硫酸钠解毒。

3、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类杀虫剂:虽没有特效的解毒药品,但泼洒碳酸氢钠或维生素c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硫酸铜、硫酸锌等重金属杀虫剂:过量使用时,可采用净水解毒剂(腐殖酸钠)或应激解毒灵(复合有机酸)解毒。

5、氯制剂类消毒剂:包括漂白粉、强氯精、溴氯海因等,过量使用时,可参照有机磷杀虫剂解毒方法。

6、苯扎溴铵等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剂:可通过泼洒肥皂水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产生沉淀方式解除毒性。

在水体通过解毒,养殖鱼类恢复平静后,仍需拌饵料内服肝胆康和维生素c等,排解毒素,调节身体机能,增强鱼体免疫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