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2
渔业资源增养殖期末考试复习题

渔业资源增养殖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1、渔业资源增养殖:是以人工的措施和手段,以渔业资源学、环境生态学和水产养殖学的理论基础,通过繁殖和阶段性保护,从而使天然水域的渔业资源增加或保持资源的永远延续利用,并达到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2、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特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将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并经各级人民政府批准而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3、休渔:为保护某些重要的经济鱼类、虾蟹类或其他水生经济动物资源,在特定水域全面禁止一切捕捞生产或禁止部分作业方式进行捕捞的制度。
4、移植:是将国内或同一地理分布区内的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从一个水域移入另一个水域,并在新的水域中存活和生长。
5、驯化:是指被移植(引种)的种类,在新的水域环境中经过一定时期的生存适应,发展了某些适应性状,并在新的水域中繁殖后代,形成相当规模的种群。
6、生物入侵:外来物种经有意或无意引入导致本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改变、丧失甚至物种灭绝的现象。
7、增殖放流:鱼、虾、蟹、贝类等人工繁殖、养殖的苗种或捕捞天然苗种在人工条件下培育后,释放到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再进行合理捕捞的渔业方式。
8、人工鱼礁: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主要用于改善、优化海洋环境,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索饵、避敌、生长、发育、繁殖的场所,最终达到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的目的。
9、网箱养鱼:又称“笼养”,是一种大水域集约化养殖方式,属于自动流水高密度养鱼新工艺。
11、追星:锥形的表皮角质化突起,是鱼类的副性征(第二性征)。
12、效应时间:亲鱼注谢催情剂之后到开始发情产卵所需的时间。
13、半干法授精:将精液挤出或用吸管吸出,用0.3—0.5%的生理盐水稀释,然后倒在卵上,按干法授精方法进行。
14、稚鱼期:鳍褶完全消失,体侧开始出现鳞片至全身被鳞,全长1.7—7.0cm,乌仔、夏花属于稚鱼期。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鱼类养殖部分)复习参考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复习参考(鱼类养殖部分)一.名词解释1.水产动物栖息于水中生长、发育、繁殖的动物。
2.水产经济动物在鱼、虾、蟹、贝等种类中,可被人们开发利用的水产动物。
3.水产动物增养殖学整合了鱼类、虾蟹类、贝类和其他种类增养殖的理论和技术,是研究增养殖对象生物学原理与增养殖技术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4.繁殖保护就是通过休渔、定额捕捞等措施对渔业资源的保护。
5.放流就是把鱼类等种苗培养到一定大小,使它可以进行独立生活,具有抵抗敌害的能力,然后放到自然水域中任其索饵、生长、发育。
6.移植指把某一地区特有的生物种类引到其它地区,使其在新地区的环境条件中能继续生活、生长和繁洐后代(目的在于改善和充分利用某一特定天然水域的生产潜力,形成新的渔业对象)。
7.驯化被移植的种类在新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期的生存适应,发展了某些适应性状,使它们适应于新的环境中生活和繁洐后代,形成相当规模的种群。
8.鱼类增养殖学是研究海、淡水经济鱼类生物学特点及其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关系的科学(由池塘养鱼学、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学和海水鱼类增养殖学三课合成)9.水产业及其分类水产业又称渔业,是从海水和淡水水域中取得各种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鱼、虾、蟹、贝、藻等)以供人类利用的事业。
按生产水域,水产业可分为淡水渔业、海洋渔业。
按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则可分为捕捞业、养殖业、增殖业、加工业、休闲渔业。
10.养殖在较小的水体内将鱼等品种养到商品规格以供上市的生产过程。
11.养殖的分类按基础设施,可分为池塘、河道、湖泊、水库、稻田、工业化、海水网箱、港湾养鱼等;按养殖对象,可分为鱼类养殖、虾蟹养殖、贝类养殖、藻类栽培及龟鄨蛙类养殖等;按水域盐度,可分为海/咸水(16‰以上)、咸淡水(0.5 -16‰)、淡水(0.5‰以下)养殖;按养殖适温,可分为冷水(20℃以下)养殖和温水(20℃以上)养殖;按措施强度,可分为精养、半精/粗养和粗养;按生产方式,可分为单养、混养和套养。
鱼类增养殖学试卷

D 性腺
10、下列鱼类各发育阶段按规格由小至大的顺序为( )( )( )( )。
A. 夏花
B. 秋片
C. 水花
D. 乌仔
11、提高草鱼 1 龄鱼种成活率的主要措施有( )。
A. 彻底清塘
B. 主养鱼提前放养
C. 增加食台数量
D. 多喂适口天然饵料
12、“八字养鱼经”中( )是高产稳产的物质条件。
A.饵
A.面积 10~15 亩
B.水深 2~2.5 米
C.注排水方便
D.东西方向长方形
17、池塘养殖食用鱼,高产稳产的措施包括( )。
A.放养大规格鱼种
B.提早放养鱼种
C.轮捕轮放
D.混养和合理密养
2
18、可用无水湿法运输的鱼类有( )。
A.鲶鱼
B.鳗鲡
C.草鱼
D.鲫鱼
19、关于施肥,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
。
4、鲤、鲫鱼产卵时间比四大家鱼早
天,连云港地区鲤、鲫鱼一般
在每年的
开始产卵。
5、漂白粉有效氯含量
%,干法清塘用量
千克/亩,湿
法清塘 1m 水深用量
千克/亩,药性
天消失。
6 、 下 列 催 产 剂 的 中 文 名 称 : LRH-A
、
PG
、HCG
。
7、采用配合饲料养鱼,一般要求成鱼饲料系数不超过 ,鱼种饲料系数不超
淮海工学院
- 学年 第 学期 鱼类增养殖学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核分人 分值 10 20 10 10 10 30 10
得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水产增养殖学重点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仅供参考)1.鱼类养殖包括池塘养鱼、河道养鱼、湖泊水库养鱼、稻田养鱼、工业化养鱼、港养等;鱼类增殖包括天然水域(江河、湖泊、水库、海湾与海域等)鱼种人工放流增殖、水域养殖环境保护和自然增殖等。
2、早在公元前460年左右的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养鱼史上有名的始组范蠡就著有《养鱼经》,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养鱼著作;在公元618—907年唐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民不满足于单一鱼类的养殖,扩大养殖种类,开发其它鱼类的饲养已成为必然趋势。
另一方面,法律禁止人民捕食鲤鱼。
在这两种因素的促进下,发展饲养草鱼、青鱼、鲢、鳙鱼。
3、水温对养殖鱼类的影响: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
鲢、鳙、草、青、鲤等生长的适温范围在20~32℃左右,4、水温状况的改良:(1)春季水温鱼池灌较浅水,至夏季加至最高水位。
(2)池边不宜种植高大树木,包括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 (3)如引用水温较低的溪水或泉水饲养温水性鱼类,须提高水温后入池。
(4)在风力较大的地区,注意保持一定的水温。
(5) 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地下温热泉水或工厂温排水以提高池塘水温,可促使家鱼提早成熟和产卵、进行罗非鱼越冬、提高单位水体的鱼产量。
5、透明度是表示光线透入水中的程度。
肥水的透明度在20~40cm之间。
6、水的热阻力:温度较低、比重较大的下层水被温度较高、比重较小的上层水所替换的阻力7、(1)池塘溶氧的变化规律①昼夜变化(主要是因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白天含氧量高,下午2-4时水中溶氧量常常达到过饱和,至黎明前降到最低值。
昼夜差异:一般来说,浮游植物密度高时昼夜差异大,浮游植物密度低时差异小;晴天差异大,阴天差异小。
②垂直变化(在夏季的晴天表现较明显):上层产生的氧量要比下层高得多,一般日出后上下水层的氧差即逐渐增大,至下午氧差最大,日落后逐渐减小,清晨的氧差最小。
③水平变化(主要是受风力的影响):白天下风处的溶氧都比上风处高,上下层均是如此。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渔业(水产业):人们开发和利用水生经济植物的生产事业;狭义指的是养殖业和捕捞业;广义的是指捕捞、养殖、加工、渔需、渔业环保、渔业管理等。
2、养殖方式:淡水、池塘、稻田、水库、湖泊、江河。
3、无公害水产品:是指源于良好的养殖生态环境,按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从苗种的生产放养,到饲料、肥料、药品等一切投入品的使用,再到产品的捕捞、包装、贮运、上市等各个环节,将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控制在质量安全允许范围内的水产品。
4、绿色水产品:是指经专门机构认可,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水产品。
5、有机水产品:是指来自于有机水生产体系,按照有机水产品标准和要求生产和加工并经专门机构认证,允许使用有机认证的产品。
6、池塘:是指面积不大,水浅的坑。
7、稻田养鱼:是指利用水稻田进行的鱼类养殖,是淡水养鱼的重要组成部分。
稻田养鱼的类型:稻鱼兼做、稻鱼轮作、冬闲田养鱼(囤水田、冬水田)、休稻养鱼、稻鱼连作。
8、池塘养鱼学:是指运用鱼类学等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研究池塘养殖的综合理论和技术的一门自然科学。
9、亲鱼:用于人工繁殖的鱼种。
10、性腺:鱼类的繁殖器官,精巢和卵巢。
11、排卵:成熟的卵细胞从滤泡膜中脱离出来,在卵囊处形成游离的成熟卵的过程。
12、产卵:成熟的卵子在适宜的生理条件下,从卵巢腔内经生殖孔排出体外的过程。
13、成熟系数:是指性腺/胴体体重╳100%14、成熟度:性腺成熟的程度。
15、性周期:鱼类性腺发育过程中,性成熟过程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周期变化;未成熟前没有性周期。
16、催产率:是指产卵雌鱼尾数/催产雌鱼尾数╳100%17、受精率:受精卵数/总卵数╳100%18、出苗率:下塘鱼苗数/受精卵数╳100%19、鱼巢:人工设置的鱼卵附着物。
20、鱼苗:是指孵化后的仔鱼至寸片。
21、鱼种:寸片至增养殖放养前的幼鱼,即食用养殖生产的幼鱼。
22、催产剂:是指用于鱼类催产,促使其完成产卵的过程的药物。
淡水养殖复习题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鱼类中属中下层鱼类的是(B),属中上层鱼类的是(A)。
A鲢鱼B青鱼C鲤鱼D石斑鱼2、按照鱼类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下列鱼属热带鱼类的是(C),属冷温鱼类的是(B)。
A鳗鲡B大菱鲆C石斑鱼D虹鳟3、某些鱼类在性成熟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性逆转现象,下列鱼类中属雌性先熟型的是(A),属雄性先熟型的是(D)。
A黄鳝B真鲷C罗非鱼D黑鲷4、鱼类人工繁殖时,各种催产剂均需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溶解或制成悬浮液后,方能注入鱼体。
注射药液量依鱼体大小而定,一般每尾鱼注射剂量为(D)ml。
A10~12B0.5~1C7~8D2~45、根据鱼类的食性特点可将其食性分为滤食性鱼类和捕食性鱼类,我国主要养殖鱼类鲤鱼属(C),海水鲷类属(D)。
A滤食性鱼类B植食性鱼类C杂食性鱼类 D 肉食性鱼类6、干法清塘生石灰的用量一般为每667m2用(D)kg,如淤泥较多可酌量增加10%左右。
A125~150 B25~50 C100~125 D60~757、静水养鱼池中的溶解氧主要来源于(D)。
A空气溶入B人工增氧C药物增氧D浮游植物光合作用8、海水鱼一般喜欢在(B)的水中生活。
A酸性B中性偏弱碱性C中性D碱性9、在轮捕养鱼池中每年轮捕(B)次为宜。
A1~3B3~5C5~7D7~910、鳖卵孵化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积温值,通常鳖卵孵化积温为36000度・小时左右。
根据孵化积温可推算出壳时间,如在平均孵化温度为33C 时,孵化所需天数为()天。
A33B45.5 C33..5 D6011、海水鱼类的集约化养殖方式主要是(C)。
A池塘养殖与工厂化养殖B池塘养殖与网箱养殖C网箱养殖与工厂化养殖D港湾围拦养殖二、填空1、我国最早的养蓍作是公元前460年,越国范蠡所蓍的≪养鱼经≫,介绍了鲤鱼养殖和繁殖方法,指出“治生之有五,水畜第一”。
2、写出三部我国具有带表性的鱼类养殖著作:1965,钟麟,家鱼的生物学和人工繁殖1973,长江所,家鱼人工繁殖技术1981,雷慧僧,池塘养鱼学1992,张扬宗,中国池塘养鱼学1992(第三版),刘健康,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1992,刘筠,中国鱼类繁殖生理学3、鲢、鳙鱼为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其摄食器官由鳃弧骨、腭褶、鳃耙和鳃耙管等四部分组成。
927鱼类增养殖学真题

927鱼类增养殖学真题一、名词解释1.养殖和增殖养殖:指将鱼放入水体中并加以适当管理,使其生长、繁殖,长大上市。
增殖:指在渔业水域,直接或间接地对水生生物及其辆息环境进行管理,恢复、维持和增加渔业资源数量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2.鱼苗和鱼种鱼苗:系指孵化脱膜后的仔鱼和稚鱼的统称;鱼种:指供池塘、水库、河沟等水体放养,以养成食用鱼的幼鱼。
3.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鱼苗培育:指将鱼苗经15~20d 的饲养,培育成全长3cm左右的稚鱼。
鱼种培育:指将夏花分塘继续饲养2~~5个月,使其长成全长10~~20cm 的幼鱼。
4.轮养和套养轮养:又称轮捕轮放,是将多种且多规格的鱼类混养在同一池塘中,分次捕捞达到食用规格的个体并补放适量鱼种的养殖方式。
套养:指同一种或不同种鱼类不同规格的鱼种同池混养。
5.单养和混养单养:单一品种鱼苗的培养或单一品种相同规格的鱼种的养成。
混养:指不同种类或同种不同规格的养殖对象同塘饲养的养殖方式。
6.浮头和泛池浮头:鱼类囚水中缺氧而浮到水面的现象。
泛池:大批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的现象。
7.整塘与清塘整塘:是将池水排干,挖出过量的淤泥,整平池底,修好池堤和进、排水口,填好漏洞裂缝,加固堤垣,疏通注排水渠道,清除杂草和砖石等。
清塘:是在池塘内施用药物杀灭影响鱼苗生存、生长的各种生物,以保障鱼苗不受敌害、病害的侵袭。
8.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个体绝对繁殖力指一尾雌鱼在繁殖季节前卵巢中所怀的成熟卵粒数。
个体相对繁殖力指一尾雌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单位体重或单位体长所具有的平均怀卵量。
9.繁殖次数和产卵次数繁殖次数:指一生中进行繁殖的次数。
产卵次数:指一个繁殖期内产卵的次数。
10.排卵和产卵排卵:指成熟卵母细胞从滤泡中脱离出来到卵巢腔成为游离的成熟卵子的过程。
产卵:指卵从卵巢腔向体外产出的过程。
11.一级卵膜和二级卵膜一级卵膜:指卵细胞中由卵本身原生质产生的质膜和放射膜;二级卵膜:指粘性卵和某些沉性卵细胞,由卵母细胞发育后期包围卵母细胞的滤泡上皮细胞分泌形成的包卵膜。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思考题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和思考题(2012年4月)继续教育学院水产养殖学专业2011级2011-2012(2)1、渔业和水产养殖业、鱼类增养殖;集约化养殖、健康养殖。
2、何谓增殖?鱼类增殖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我国鱼类增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4、评价一种鱼类作为养殖对象渔业品质高低的标准是什么?5、鱼类的种、亚种、种群;变种、品种、品系。
6、简述养殖鱼类摄食器官形态结构和摄食方式。
7、鲢鳙是怎样摄食浮游生物的?8、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养殖鱼类生长的一般规律。
9、相对生长、瞬时生长率、性成熟年龄、性周期、相对怀卵量、成熟系数。
10、简述养殖鱼类性成熟年龄和性周期过程。
11、简述养殖鱼类产卵繁殖要求条件、生殖行为和产出卵的性质。
12、简述养殖鱼类的栖息习性。
13、简述养殖鱼类对水温的适应性(生存范围、最适生长和繁殖适温)14、浮游植物在养殖池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15、精养鱼池浮游植物发生发展的顶级群落是什么?16、怎样理解“肥、活、嫩、爽”?17、怎样评价蓝绿藻和鞭毛藻类在养殖池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8、浮游动物在养殖池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19、简述池中常见的底栖动物及其作用。
20、简述维管束植物在湖泊水库渔业生态中的作用。
21、简述腐屑在养殖池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2、简述深水湖泊水温分层现象(温跃层)。
23、何谓氧债?养殖池存在氧债的危险是什么?24、简述养殖池发生密度流的条件及对水质的影响。
25、简述养殖池溶解氧的主要来源与消耗及其变化规律。
26、改善养殖池溶氧状况的措施和办法有哪些?27、养殖池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和水质调控的措施和办法。
28、集水区、流域面积、径流量和径流系数、岸线发展系数、温跃层。
29、生物量、现存量、生产量、生产力、初级生产力、鱼产力。
30、影响天然水域鱼产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1、简述养殖鱼类卵巢类型及其结构。
32、简述养殖鱼类卵子和精子发育成熟;卵巢和精巢的发育过程(分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
一解释题
鱼类增养殖学池塘生态系统能流渠道池塘物质循环肥水下塘
相对怀卵量绝对怀卵量卵细胞的大生长期卵细胞的生理成熟与生长成熟人工授精鱼类性周期鱼类发情亲鱼游塘排卵产卵鱼类孵化出苗率受精率孵化率四定投饵效应时间下塘水花绝对生长分期注水
捕大补小轮捕轮放流水养鱼稻田养鱼氧债氧盈网箱养鱼成熟系数二问题
1、池塘生态的概念及研究单元?怎样理解池塘生态中物质循环具有双重使命?
2、提高池塘养殖水体中溶氧量的措施?“肥、活、嫩、爽”的生物学意义?
3、池塘淤泥的特性和功能?池塘如何消毒?生石灰在渔业生产中的作用?
4、影响家鱼性腺发育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亲鱼培育?
5、鱼类催产剂的使用剂量是由什么决定的?
6、外源性激素对鱼类催产的作用机理?影响家鱼产卵、孵化的因素有哪些?
7中枢神经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鲤垂体(PG)、LRH-A以及HCG催产的基本原理?
8、怎样理解“人工控制内塘中四大家鱼不能最终成熟”?比较鲤鱼和草鱼人工繁殖生物学技术的异同点?
9、鱼苗下塘前的准备工作?下塘水花的标准?鱼苗下塘时的注意事项?
10、鱼苗出塘时拉网锻炼的目的以及注意事项?
11、提高鱼苗入池时的成活率技术措施?提高鱼苗、鱼种成活率和生长率的技术措施?
12、增氧机如何使用?理解“晴天中午开增氧机”、“阴雨连绵半夜开增氧机”、“傍晚不开”。
13、鱼类浮头的原因以及预防和解除鱼类浮头的方法?
14、网箱养鱼是如何影响水域环境的?流水和网箱养鱼中怎样进行投饵驯化?
15、流水池塘产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6、“四大家鱼”与鲤鱼、鲫鱼之间混养的生物学基础?现代养殖条件下以鲫鱼为主的池塘中不能混养鲤鱼和草鱼的原因?
17、池塘水质管理的措施与管理要点?
18、稻田养鱼的生物学特性?稻田水质特点?
19、影响运输成活率的因素?运输途中的管理措施?
20、比较静水池塘与流水池塘的养殖特点和差别,以及管理重点?
21、养鱼高产的基本原理以及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