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检测技术与实例共66页文档
入侵检测——漏洞扫描攻击(PDF精品)

漏洞扫描攻击目录漏洞扫描攻击 (1)一、漏洞扫描的基本原理 (1)漏洞扫描的基本原理 (1)二、漏洞扫描工具的使用(XSCAN) (2)1)参数设置 (2)2)开始扫描 (9)3)扫描结果 (9)三、漏洞扫描工具的编写 (12)1.工具简述 (12)2.工具展示 (13)3.具体实现及代码[1] (13)四、如何防范漏洞扫描攻击 (13)1.概述 (13)2.漏洞补救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14)i.自身补救 (14)ii.借助补救 (14)3.一个完整的企业网络漏洞解决方案应该具备以下要素 (15)1)企业健全的漏洞管理机制 (15)2)减少权限,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 (16)3)全面提升系统安全漏洞安全审计和管理工作 (17)4)满足合规性需求 (17)五、附录 (17)一、漏洞扫描的基本原理漏洞扫描的基本原理漏洞扫描是指基于漏洞数据库,通过扫描等手段对指定的远程或者本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脆弱性进行检测,发现可利用的漏洞的一种安全检测(渗透攻击)行为。
漏洞扫描技术是一类重要的网络安全技术。
它和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互相配合,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通过对网络的扫描,网络管理员能了解网络的安全设置和运行的应用服务,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客观评估网络风险等级。
网络管理员能根据扫描的结果更正网络安全漏洞和系统中的错误设置,在黑客攻击前进行防范。
如果说防火墙和网络监视系统是被动的防御手段,那么安全扫描就是一种主动的防范措施,能有效避免黑客攻击行为,做到防患于未然。
漏洞扫描可以划分为ping扫描、端口扫描、OS探测、脆弱点探测、防火墙扫描五种主要技术,每种技术实现的目标和运用的原理各不相同。
按照TCP/IP协议簇的结构,ping扫描工作在互联网络层:端口扫描、防火墙探测工作在传输层;0S探测、脆弱点探测工作在互联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ping扫描确定目标主机的IP地址,端口扫描探测目标主机所开放的端口,然后基于端口扫描的结果,进行OS探测和脆弱点扫描。
入侵检测实验报告

入侵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环境搭建1安装winpcap按向导提示完成即可(有时会提示重启计算机。
)使网卡处于混杂模式,能够抓取数据包。
2安装snort采用默认安装完成即可安装完成使用下列命令行验证是否成功C:\Snort\bin>snort.exe -W (也可以看到所有网卡的Interface 列表)看到那个狂奔的小猪了吗?看到了,就表示snort 安装成功。
3安装和设置mysql设置数据库实例流程:建立snort 运行必须的snort 库和snort_archive 库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0\bin>mysql -u root -pEnter password: (你安装时设定的密码,这里使用mysql 这个密码)mysql>create database snort;mysql>create database snort_archive;使用C:\Snort\schemas 目录下的create_mysql 脚本建立Snort 运行必须的数据表snort\schemas\create_mysqlc:\mysql\bin\mysql -D snort_archive -u root -psnort\schemas\create_mysql附:使用mysql -D snort -u root -p命令进入snort数据库后,使用show tables命令可以查看已创建的表。
建立acid和snort用户,在root用户下建立mysql> grant usage on *.* to "acid"@"localhost" identified by "acidtest"; mysql> grant usage on *.* to "snort"@"localhost" identified by "snorttest"; 为acid用户和snort用户分配相关权限mysql>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alter on snort .* to"snort"@"localhost";mysql>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alter on snort .* to"acid"@"localhost";mysql>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alter on snort_archive "acid"@"localhost";mysql>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alter on snort_archive "snort"@"localhost";4测试snort启动snor tc:\snort\bin>snort -c "c:\snort\etc\snort.conf" -l "c:\snort\logs" -i 2 -d5安装虚拟机安装成功如下Ping 通表示虚拟机和主机能够正常通信。
入侵检测技术ppt课件

监控 特征提取 匹配 判定
4. 指标 错报低 漏报高
误用检测模型
如果入侵特征与正常的用户行能匹配,则系统 会发生误报;如果没有特征能与某种新的攻击 行为匹配,则系统会发生漏报
特点:采用特征匹配,滥用模式能明显降低错 报率,但漏报率随之增加。攻击特征的细微变 化,会使得滥用检测无能为力
System Audit
Metrics
Pattern Matcher
Normal Activity No Signature Match
Signature Match Intrusion
误用检测模型
误用检测
1. 前提:所有的入侵行为都有可被检测到的特征 2. 攻击特征库: 当监测的用户或系统行为与库中的记录
黑客经常在系统日志文件中留下他们的踪迹, 因此,充分利用系统和网络日志文件信息是检 测入侵的必要条件
日志文件中记录了各种行为类型,每种类型又 包含不同的信息,例如记录“用户活动”类型 的日志,就包含登录、用户ID改变、用户对文 件的访问、授权和认证信息等内容
显然,对用户活动来讲,不正常的或不期望的 行为就是重复登录失败、登录到不期望的位置 以及非授权的企图访问重要文件等等
30 20 10 0
CPU
Process Size
probable intrusion
normal profile abnormal
Relatively high false positive rate anomalies can just be new normal activities.
误用检测
简单地说,入侵检测系统包括三个功能 部件:
(1)信息收集 (2)信息分析 (3)结果处理
网络入侵检测实例

现在假设出于某种原因我决定要侵入你的网络。
我将从哪里开始呢?首先,我要尽可能地收集你的网络信息,这可以通过一系列程序完成,如whois、dig、nslookup、tracert,还可以使用一些在Internet上公开的信息。
假设通过这些操作,我发现你的网络中有一小部分没有被防火墙所保护。
然后,通过执行端口扫描,我注意到有许多机器的135、139、389和445端口都是开放的。
445端口是Win2K的一个致命后门。
在Win2K中,SMB(Server Message Block,用于文件和打印共享服务)除了基于NBT(NetBIOS over TCP/IP,使用端口137, UDP端口138 和TCP端口139来实现基于TCP/IP的NETBIOS网际互联)的实现,还有直接通过445端口实现。
如果win2000服务器允许NBT, 那么UDP端口137, 138, TCP 端口139, 445将开放。
如果NBT 被禁止, 那么只有445端口开放。
445端口的使用方式有以下2种:#当Win2K在允许NBT情况下作为客户端连接SMB服务器时,它会同时尝试连接139和445端口,如果445端口有响应,那么就发送TCP RST包给139端口断开连接,以455端口通讯来继续;当445端口无响应时,才使用139端口。
#当Win2K在禁止NBT情况下作为客户端来连接SMB服务器时,那么它只会尝试连接445端口,如果无响应,那么连接失败。
现在继续我的发现假设。
我还注意到许多机器的端口80和443也是开放的,这可能是一个IIS 5 Web服务器。
Ok,我做了以上的窥视工作,你能检测到我的活动吗?下面来分析一下。
首先,发生了端口扫描,在扫描的过程中,你应该注意到网络的通信量有一个突然的增加。
端口扫描通常表现为持续数分钟的稳定的通信量增加,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扫描端口的多少。
如何发现网络通信量的突然增加呢?有许多程序都可以完成这个功能,以下介绍3种Win2K内置方法:方法一在Win2K中,可以启动“性能”程序,创建一个预设定流量限制的性能警报信息。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PPT课件

入侵检测产品的起源
➢审计技术:产生、记录并检查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系统事件
记录的过程
➢审计的目标:
–确定和保持系统活动中每个人的责任 –重建事件
–评估损失 –监测系统的问题区 –提供有效的灾难恢复
–阻止系统的不正当使用
为什么需要安装入侵检测系统
网络中已经安装了防火墙系统,为什么还 需要安装入侵检测系统?
传统的操作系统加固技术和防火墙隔离技 术等都是静态安全防御技术,它们主要是 基于各种形式的静态禁止策略,对网络环 境下日新月异的攻击手段缺乏主动的反应。
入侵检测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动态的监 控、预防或抵御系统入侵行为的安全机制, 主要通过实时监控网络和系统的状态、行 为以及系统的使用情况,来检测系统用户 的越权使用以及系统外部的入侵者利用系 统的安全缺陷对系统进行入侵的企图。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NIDS) 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关 键点被动地监听网络上传输的原始流量,对获取的网络 数据包进行分析处理,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以识别、 判定攻击事件。
HIDS: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HIDS) 一般主要使用操作系 统的审计日志作为主要数据源输入,试图从日志判断滥 用和入侵事件的线索。
什么导致黑客入侵
服务(service)导致黑客入侵
– 没有开启任何服务的主机绝对是安全的主机
信息安全的隐患存在于信息的共享和传递 过程中
小结
网络入侵概念的广泛性 服务导致黑客的入侵 网络安全的核心就是信息的安全
第二节:攻击的一般步骤
恶意用户为什么总是能成功入侵系统?前提 条件就是系统的安全问题有漏洞,没有百 分百的安全。任何系统都会有这样那样的 弱点,即时使用了最新的技术,但由于系 统的用户的错误操作也会使系统产生漏洞。
入侵检测技术与实例

返回本章首页
5.1.3 系统分类
由于功能和体系结构的复杂性,入侵检测按 照不同的标准有多种分类方法。可分别从数据源、 检测理论、检测时效三个方面来描述入侵检测系 统的类型。 1.基于数据源的分类 通常可以把入侵检测系统分为五类,即基于 主机、基于网络、混合入侵检测、基于网关的入 侵检测系统以及文件完整性检查系统。
返回本章首页
5.2.2 误用检测(Misuse Detection)
误用检测是按照预定模式搜寻事件数据的, 最适用于对已知模式的可靠检测。执行误用检测, 主要依赖于可靠的用户活动记录和分析事件的方 法。 1.条件概率预测法 条件概率预测法是基于统计理论来量化全部 外部网络事件序列中存在入侵事件的可能程度。
学学学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学学 学 学 学 学 N
学学学学学学学 学 学 学 学
学学
学学学学
学学学 Y 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
学 5-5学 a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b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返回本章首页
3.状态转换方法 状态转换方法使用系统状态和状态转换表达 式来描述和检测入侵,采用最优模式匹配技巧来 结构化误用检测,增强了检测的速度和灵活性。 目前,主要有三种实现方法:状态转换分析、有 色Petri-Net和语言/应用编程接口(API)。
返回本章首页
4.用于批模式分析的信息检索技术 当前大多数入侵检测都是通过对事件数据的 实时收集和分析来发现入侵的,然而在攻击被证 实之后,要从大量的审计数据中寻找证据信息, 就 必 须 借 助 于 信 息 检 索 ( IR,Information Retrieval)技术,IR技术当前广泛应用于WWW 的搜索引擎上。
《入侵检测技术讲解》课件

基于签名
使用事先定义的攻击特征来识 别入侵活动。
常见的入侵检测技术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IDS) 主机入侵检测系统(HIDS) 行为入侵检测系统(BIDS) 异常入侵检测系统(AIDS) 混合入侵检测系统(HIDS/NIDS)
应用场景
1
企业安全
保护企业网络和敏感数据,预防潜在的
政府机构
2
入侵行为。
维护国家安全,预警和阻止恶意入侵。
3
云计算
检测和防范云环境中的入侵行为。
挑战和未来发展
复杂性增加
随着网络的复杂性和攻击手段的 进化,入侵检测变得更加困难。
机器学习与AI
新威胁的出现
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有 望提高入侵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新的威胁和攻击手段的不断出现, 需要不断更新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系统通过分析网 络流量,识别出潜在的入 侵行为和攻击特征。
2 行为分析
该方法通过对用户行为进 行建模和分析,检测可能 存在的异常行为。
3 特征匹配
入侵检测系络入侵检测
监控网络中的入侵行为和攻击。
主机入侵检测
监视和检测主机上的入侵行为。
总结和展望
入侵检测技术在保护网络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们可以期待更高效、智能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出现。
《入侵检测技术讲解》 PPT课件
欢迎来到《入侵检测技术讲解》,本课程将深入讲解入侵检测技术的定义、 原理、分类、应用场景以及挑战和未来发展。让我们开始探索这个引人入胜 的领域吧!
定义和背景
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它的作用是监视和检测网络中的异常活动和安全漏洞。
基本原理
1 流量分析
《入侵检测技术》PPT课件 (2)

入侵行为一般不会通过一条规则就被发现,一条规则判断
完成,其结果可以作为新的事实加入到已有事实的集合中,
和其它事实和信息一道可能又会引起新的规则的执行;
如此往复,直到没有新的规则被执行,对入侵行为的检测
才结束,得出是否存在入侵行为的结论。
2021/7/9
的软硬件系统。
基本方法:收集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信息,并对
这些信息加以分析,对保护的系统进行安全审计、
监控、攻击识别并作出实时的反应。
2021/7/9
入侵检测主要目的
(1)识别攻击行为和捕获入侵者。
(2)应急响应:及时阻止攻击活动。
(3)检测安全防范的效果。
(4)发现新的攻击。
(5)威慑攻击者。
2021/7/9
根据已知的入侵模式来检测入侵。将已知的
攻击行为编成某种特征模式,如果入侵者攻击
方式恰好匹配上检测系统中的模式库,则攻击
行为就被检测到。
2021/7/9
模式匹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模式匹配:
将已知的攻击行为编成某种特征模式(signature),
形成特征库;
信息收集模块根据特征库中的特征收集被保护系
统的特征信息;
某种模型进行处理的结果,能够稳定、准确的区
分开正常和异常行为。
2021/7/9
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通过对大量神经元和神经元所组成
的网络的模拟,实现了对人脑收集、加工、存储
以至运用信息能力的模拟。
外界信号是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人脑对信号的
反应对应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出,神经元是大量的
简单的处理单元,神经元对外界信号的传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