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墙及入侵检测技术

合集下载

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的区别和联系

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的区别和联系

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的区别和联系一、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的区别1. 概念1) 防火墙:防火墙是设置在被保护网络(本地网络)和外部网络(主要是Internet)之间的一道防御系统,以防止发生不可预测的、潜在的破坏性的侵入。

它可以通过检测、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尽可能的对外部屏蔽内部的信息、结构和运行状态,以此来保护内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等不受外部网络中非法用户的侵犯。

2) 入侵检测系统:IDS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通过从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的关键点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3) 总结:从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出防火墙是针对黑客攻击的一种被动的防御,IDS则是主动出击寻找潜在的攻击者;防火墙相当于一个机构的门卫,收到各种限制和区域的影响,即凡是防火墙允许的行为都是合法的,而IDS则相当于巡逻兵,不受范围和限制的约束,这也造成了ISO存在误报和漏报的情况出现。

2. 功能防火墙的主要功能:1) 过滤不安全的服务和非法用户:所有进出内部网络的信息都是必须通过防火墙,防火墙成为一个检查点,禁止未授权的用户访问受保护的网络。

2) 控制对特殊站点的访问:防火墙可以允许受保护网络中的一部分主机被外部网访问,而另一部分则被保护起来。

3) 作为网络安全的集中监视点:防火墙可以记录所有通过它的访问,并提供统计数据,提供预警和审计功能。

入侵检测系统的主要任务:1) 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2) 对异常行为模式进行统计分析,发行入侵行为规律3) 检查系统配置的正确性和安全漏洞,并提示管理员修补漏洞4) 能够实时对检测到的入侵行为进行响应5) 评估系统关键资源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6) 操作系统的审计跟踪管理,并识别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总结:防火墙只是防御为主,通过防火墙的数据便不再进行任何操作,IDS则进行实时的检测,发现入侵行为即可做出反应,是对防火墙弱点的修补;防火墙可以允许内部的一些主机被外部访问,IDS则没有这些功能,只是监视和分析用户和系统活动。

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配置和入侵检测

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配置和入侵检测

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配置和入侵检测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针对网络中的攻击行为和恶意威胁,防火墙配置和入侵检测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重点探讨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配置和入侵检测技术,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防火墙配置防火墙是保障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有效过滤并阻止来自外部网络的恶意流量。

防火墙的配置需要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和需求进行调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火墙配置技术:1.访问控制列表(ACL)ACL是一种最基础的防火墙配置技术。

它通过设置规则,限制流量进出防火墙的接口。

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允许或禁止特定协议、端口或IP地址的访问。

合理的ACL配置可以有效地控制网络流量,减少潜在的攻击。

2.网络地址转换(NAT)NAT是一种在防火墙内外之间转换IP地址的技术。

通过NAT,防火墙可以隐藏内部网络的真实IP地址,使攻击者难以直接定位目标。

此外,NAT还可以实现端口映射,提供更灵活的网络服务。

3.虚拟专用网(VPN)VPN通过建立加密隧道,实现远程用户与内部网络之间的安全通信。

防火墙可以配置VPN技术,为外部用户提供安全的远程访问权限。

通过VPN的使用,可以避免黑客对公共网络的嗅探和监听,保障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二、入侵检测除了防火墙外,入侵检测系统(IDS)是网络安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IDS可以及时发现和报告网络中的异常活动,帮助管理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潜在的攻击。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入侵检测技术:1.基于签名的检测基于签名的检测是一种常见的入侵检测技术。

它通过预先定义的攻击特征库进行比对,来检测已知的攻击类型。

当流量中的特征与库中的签名匹配时,IDS将触发报警,提示管理员可能发生了攻击。

由于签名库需要及时更新,因此保持其最新是非常关键的。

2.基于行为的检测基于行为的检测是一种更高级的入侵检测技术。

它通过分析网络中的异常行为模式来检测攻击。

相比于基于签名的检测,基于行为的检测系统能够发现新型的和未知的攻击类型。

防火墙配置与入侵检测系统部署

防火墙配置与入侵检测系统部署

防火墙配置与入侵检测系统部署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了保护网络安全,防火墙配置和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防火墙配置和入侵检测系统部署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最佳实践和注意事项。

一、防火墙配置的重要性1.1防火墙的作用防火墙是用来保护网络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的安全设备。

它可以监控网络流量,过滤有害数据包,并阻止未授权的访问。

防火墙配置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网络的安全性。

1.2防火墙配置的原则防火墙配置需要遵循一些重要的原则,包括最小权限原则、默认拒绝原则和审计跟踪原则。

在最小权限原则下,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必要的资源。

在默认拒绝原则下,所有流量都被拒绝,只有经过授权的流量能够通过。

审计跟踪原则要求防火墙记录所有的流量,并对流量进行审计和跟踪。

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有效地增加网络的安全性。

1.3防火墙配置的最佳实践在进行防火墙配置时,需要遵循一些最佳实践,包括定期审查配置、升级防火墙软件和固件、实施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虚拟专用网(VPN)等。

定期审查配置可以确保防火墙仍然符合组织的安全政策和要求。

升级防火墙软件和固件可以解决已知的漏洞和安全问题。

实施ACL和配置VPN可以增加网络的安全性。

二、入侵检测系统部署的重要性2.1入侵检测系统的作用入侵检测系统是用来监控网络流量,检测潜在的攻击和入侵行为的安全设备。

它可以及时地发现并响应网络上的安全威胁,保护网络不受攻击。

2.2入侵检测系统部署的原则入侵检测系统部署需要遵循一些重要的原则,包括网络覆盖原则、行为分析原则和威胁情报原则。

网络覆盖原则要求入侵检测系统覆盖整个网络,确保能够监控所有的流量。

行为分析原则要求入侵检测系统对流量进行行为分析,识别潜在的攻击行为。

威胁情报原则要求入侵检测系统能够接收和应用最新的威胁情报,及时发现并响应新的安全威胁。

2.3入侵检测系统部署的最佳实践在进行入侵检测系统部署时,需要遵循一些最佳实践,包括定期评估系统性能、实施行为分析和使用威胁情报等。

入侵检测技术名词解释

入侵检测技术名词解释

入侵检测技术名词解释入侵检测技术是指一种用于检测网络安全漏洞、攻击、恶意软件和其他安全威胁的技术。

它可以检测网络中的异常活动,例如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

入侵检测技术通常由一系列算法和工具组成,用于分析网络数据包、检测恶意软件的行为和识别潜在的安全漏洞。

以下是入侵检测技术的一些主要名词解释:1. 入侵检测系统(IDS):是一种能够检测网络安全威胁的计算机系统,通常使用算法和规则来检测异常活动,例如IP地址欺骗、SYN洪水、恶意软件等。

2. 入侵防御系统(IDS):是一种能够防止网络安全威胁的计算机系统,通常使用算法和规则来检测和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和其他安全威胁。

3. 入侵者分析器(IA):是一种用于分析网络数据包的计算机系统,可以检测和识别潜在的安全漏洞和恶意软件。

4. 漏洞扫描器:是一种用于扫描网络和系统漏洞的计算机系统,可以检测和识别系统中的漏洞,以便及时修复。

5. 行为分析器:是一种用于分析网络和系统行为的工具,可以检测和识别恶意软件和其他安全威胁。

6. 漏洞报告器:是一种用于向管理员报告漏洞的计算机系统,以便及时修复。

7. 防火墙:是一种用于保护网络和系统的设备,可以过滤网络流量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8. 入侵检测和响应计划: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响应网络安全威胁的系统和计划,通常包括一个IDS和一个IPS(入侵防御系统)的组合,以保护网络和系统免受入侵者的攻击。

随着网络安全威胁的不断增多,入侵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IDS和IPS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并且可以通过结合其他技术和工具来提高其检测和响应能力。

入侵检测技术不仅可以用于个人网络,还可以用于企业、政府机构和其他组织的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网络安全是当前信息时代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在保护网络免受非法访问、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等威胁方面,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是两个关键工具。

本文将介绍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的作用和原理,并探讨其在现代网络环境中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一、防火墙的作用和原理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控制网络流量,阻止未授权的访问和防御网络攻击。

防火墙通过规则集、访问控制列表(ACL)和安全策略等手段,对网络中的数据包进行过滤和审查,从而保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威胁。

防火墙的主要功能包括:包过滤、网络地址转换(NAT)、虚拟专用网(VPN)支持和应用层代理等。

其中,包过滤是防火墙最基本的功能,通过检查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和端口号等信息,根据预设的安全策略决定是否允许通过。

防火墙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三种模式:包过滤模式、状态检测模式和应用层网关(ALG)模式。

包过滤模式是最早的防火墙工作模式,通过检查数据包的源、目的地址和端口号等信息进行过滤。

状态检测模式在包过滤的基础上,对连接进行状态跟踪,根据连接的状态控制数据包的传输。

ALG模式更加智能,可以检测并解析协议的应用层数据,以增强对特定协议的安全控制能力。

二、入侵检测系统的作用和原理入侵检测系统(IDS)是一种监视网络流量和系统活动的安全设备,用于检测和响应网络攻击和入侵行为。

IDS可以监视网络的入口和出口流量,通过分析数据包、事件和日志等信息,发现异常和恶意行为,并及时发出警报。

IDS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NIDS)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HIDS)。

NIDS部署在网络中,通过监听网络流量来检测入侵行为;HIDS部署在主机上,对主机的行为和事件进行监控。

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特征检测和行为分析两种方式。

特征检测通过事先定义的特征规则或模式对网络流量进行匹配,判断是否存在已知的攻击方式。

行为分析则通过建立基线模型和用户行为分析等方法,检测异常的行为模式,并识别潜在的攻击行为。

网络防火墙的入侵检测与阻断技术解析(二)

网络防火墙的入侵检测与阻断技术解析(二)

网络防火墙的入侵检测与阻断技术解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各个组织和个人面临的重要挑战。

良好的网络防火墙已经成为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数据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对网络防火墙的入侵检测与阻断技术进行解析。

一、网络防火墙简介网络防火墙是指部署在网络节点上的一种用于防止非法入侵的安全设备。

它通过检测和阻断网络上的恶意行为,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

网络防火墙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包括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过滤规则和访问控制列表等。

二、入侵检测技术解析入侵检测技术是网络防火墙中的关键环节,它通过监控网络流量和识别异常行为来检测潜在的入侵行为。

入侵检测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和行为分析入侵检测。

1.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事先确定的入侵特征进行匹配和检测。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准确性高,但对于新型入侵行为的检测能力有限。

常见的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技术包括基于签名的检测和基于模式匹配的检测。

基于签名的入侵检测技术通过事先确定的入侵特征库来进行检测。

每个入侵行为都有一个独立的特征,当网络流量中出现这些特征时,就可以判定为入侵行为。

然而,由于特征库的有限性,该技术无法对未知的入侵行为进行检测。

基于模式匹配的入侵检测技术引入了正则表达式和通配符等模式匹配算法,能够更灵活地识别入侵行为。

这种技术可以根据网络流量的规律,通过匹配预定义的模式来判断是否发生入侵。

然而,这种技术也存在一定的误报率和漏报率。

2.行为分析入侵检测行为分析入侵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网络流量进行深度分析和学习,识别用户的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数据和用户行为模式,来判断当前行为是否属于正常情况。

行为分析入侵检测技术的优点是能够较好地对未知入侵行为进行检测。

三、入侵阻断技术解析入侵阻断技术是网络防火墙中用于抵御入侵行为的关键技术。

它通过识别入侵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限制或阻止入侵者的进一步攻击。

网络安全技术中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的使用指南

网络安全技术中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的使用指南

网络安全技术中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的使用指南随着全球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企业和个人用户都面临着来自网络的各种威胁。

为了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DS)成为了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使用指南,帮助用户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

一、防火墙的使用指南防火墙作为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能够监控网络流量并控制数据的流动。

以下是防火墙的使用指南:1. 配置规则:防火墙的配置规则决定了允许或拒绝哪些网络流量通过。

根据用户的需求,应当合理配置规则,避免阻拦正常的网络流量。

2. 更新软件:定期更新防火墙软件和固件,以获取最新的防御策略和安全补丁。

同时,关闭不需要的服务和端口,以减少潜在的攻击面。

3. 监控日志:定期检查防火墙的日志,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活动和潜在的攻击。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4. 网络分段:根据网络的安全需求,可以将网络分段,使用不同的防火墙策略来保护不同的网络区域。

这样可以减少潜在攻击者的攻击范围。

5. 配置VPN:对于需要远程访问企业网络的用户,可以使用虚拟私有网络(VPN)来加密数据传输,增加网络的安全性。

二、入侵检测系统的使用指南入侵检测系统(IDS)是一种通过监测网络流量和系统日志,检测可能的攻击行为的技术。

以下是入侵检测系统的使用指南:1. 配置规则: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来检测各种威胁。

用户应当根据自身需求,配置相应的规则并定期更新,以确保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新型威胁。

2. 监控网络流量:入侵检测系统应当能够监控网络流量,包括入侵尝试、恶意软件传播等。

通过分析网络流量,可以发现潜在的攻击和异常行为。

3. 监控系统日志:除了网络流量外,入侵检测系统还应当监控系统日志,以发现异常行为和系统漏洞。

定期审查系统日志,有助于发现潜在的攻击活动。

4. 及时响应:当入侵检测系统发现异常行为时,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响应,例如封锁攻击源IP地址、断开网络连接等,以保护网络和系统安全。

网络防火墙与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对比与选择(二)

网络防火墙与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对比与选择(二)

网络防火墙与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对比与选择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网络安全的领域中,网络防火墙和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是两个重要的保护手段。

本文将对网络防火墙和网络入侵检测技术进行对比与选择。

1.网络防火墙的功能与特点网络防火墙是可以对网络进行监控和过滤的设备或软件。

其主要功能是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并根据安全策略控制网络流量的流向。

网络防火墙通常采用基于规则的访问控制列表来进行数据包过滤,并可以检测和拦截恶意代码、网络攻击和入侵。

网络防火墙的主要特点包括:- 实施安全策略:网络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合适的安全策略,限制网络流量和访问权限。

- 提供访问控制:网络防火墙可以根据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端口等特征对数据包进行过滤。

- 检测异常行为:网络防火墙可以通过检测网络流量中的异常行为,如端口扫描、DDoS攻击等,来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

- 数据包过滤:网络防火墙可以对数据包进行深度检查和过滤,防止恶意代码和攻击流量进入系统。

2.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功能与特点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是用于监测和识别网络中的入侵行为的一种技术手段。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HIDS)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NIDS)两类。

其主要功能包括:- 实施入侵检测: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可以通过监控网络流量和主机行为,发现和识别网络中的入侵行为。

- 提供实时报警: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和主机行为,并在发现可疑活动时发送警报,帮助网络管理员及时应对威胁。

- 分析入侵行为: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可以记录和分析入侵行为,帮助网络管理员了解入侵者的攻击方式和目标,以及网络的安全隐患。

- 建立入侵特征库: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将已知的入侵行为特征存储在数据库中,并与监测到的网络流量进行比对,识别潜在的入侵行为。

3.网络防火墙与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对比与选择网络防火墙和网络入侵检测技术都是用来保护网络安全的重要工具,但它们的功能和特点有所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尸程序控制
训班
• 14907个网站被篡改
概述-主要安全技术
加密和数字签名技 • 数据传输加密

• 数据存储加密
•数据完整性的鉴别 •密钥管理技术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 • 基于密码的认证
制技术
• 基于地址的认证
•基于密码认证协议的认证 •动态身份认证 •生物特征认证
防火墙技术
• 数据包过滤技术 • 代理技术
应用服务 转换器
Internet 网卡 网卡
双闸式防火墙
2020/11/30
客戶端
服务器
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员培
27
训班
內部网络
防火墙 5.3 –屏障单机式架构
• 属于结合包过滤器及代理服务器功能的一种架构 • 硬件设备除了主机还需要路由器
• 路由器:必须有包过滤功能 • 主机:负责过滤及处理网络服务要求的数据包
远端 端口
外部IP地址
外部 端口
80 网络20通2.信13安2.全2130管2.1理30员培2355 80 202.13训2.班10.10 2355
训班
完成30
防火墙 6.1 –防火墙产品选购策

• 防火墙的安全性
• 防火墙的高效性
• 防火墙的适用性
• 防火墙的可管理性
• 完善及时的售后服务体系
2020/11/30
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员培
31
训班
防火墙 6.2 –防火墙设计策略
• 防火墙的系统环境 • 设置防火墙的要素 • 服务访问策略 • 防火墙设计策略
• 设置防火墙的目的是保护内部网络资源不被外部 非授权用户使用,防止内部受到外部非法用户的 攻击。
2020/11/30
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员培
7
训班
防火墙 2 –功能
网络流量过滤
资料内容过滤
安全策略
网络地址翻译
2020/11/30
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员培
8
训班
防火墙 3 –局限性
防外不防内
不能防范绕过 配置复杂,易 防火墙的攻击 出现安全漏洞
防火墙主机
Internet
路由器
2020/11/30
屏障子网网络域通信安全管理员培
28
训班
内部网络
防火墙 5.4 –屏障子网域式架构
• 结合许多主机及两个路由器 • 对外公开的应用服务器均需假设在屏障子网域内 • 用外部路由器隔离外部网络与屏障子网域 • 内部路由器隔离内部网络与屏障子网域 • 将内部网络的架构、各主机IP及名称完全隐藏起来 • 多次过滤检查
概述-网络安全现状(续)
我国网络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仅2010年上半年:
• 59.2%的网民遭遇病毒
或木马攻击
• 30.9%的网民账号或密
码被盗过
• 4780次网络安全事件报告(CNC •
2.5亿人遇到网络不安
ERT)
全事件
• 124万个IP地址对应的主机被木
马程序控制
• 23.3万个IP地202址0/1对1/3应0 主机被僵 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员培
Internet 网卡 网卡
外部网络 堡垒主机式防火墙
2020/11/30
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员培
26
训班
内部网络
防火墙 5.2 –双闸式防火墙
• 属于代理服务器型防火墙的一种 • 有两块网卡 • 需安装应用服务器转换器 • 所有网络应用服务数据包都需经过该应用服务转换器的检查 • 应用服务转换器将过滤掉不被系统允许的服务
填充域
Option
padding
2020/11/30 Payload(有0效或负多载个字网节络)通信安训全班管理员培
20 bytes 12
防火墙 4 –包过滤技术原理
封装
ICMP header
ICMP data
IP header
I P data
ICMP报文的一般格式:
0
8
16
类型
代码
Type
Code
• 规则表
规则过滤号 方向 动作 源主机地址 源端口号 目的主机地址 目的端口号 协议
描述
1
进入 阻塞 TESTHOST
*
*
阻塞来自
*
* TESTHOST的
所有数据包
2
输出 阻塞
*
*
TESTHOST
阻塞所有到
*
* TESTHOST的
数据包
3
进入 允许
*
>1023
192.1.6.2
允许外部用户
25
TCP
2020/11/30
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员培
32
训班
防火墙 6.3 –防火墙设定实例(
1)
• 路由(Routing)
Internet
192.168.0.0 255.255.255.0
202.132.10.160
220022..113322|..1100..116901225052..215352|..21505..127450
Internet External IP = 202.132.10.10
IP = 192.168.0.3
IP = 192.168.0.4
Web Server IP = 131.107.50.1
远端IP地址
2020/11/13301.107.50.1
IP = 192.168.0.5
168.95.1.1
发送到外部 网络的包
包过滤防火墙 进入内部 网络的包
Internet
外部网络
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员培
19
训班
防火墙 4.1 –包过滤防火墙
➢ 原理
包过滤防火墙
目的IP地址 源IP地址
目的端口号 源端口号
数据
2020/11/30
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员培
20
TCP训/班UDP封包
IP封包
防火墙 4.1 –包过滤防火墙
紧急指针 Urgent Pointer (16bit)
选项 Options (0
或多个 32 bit 字 )
2020/11/30
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员培
14
训班
数据 Data ( 可选 )
防火墙 4 –包过滤技术原理
16bit UDP源端口 UDP长度
16bit UDP宿端口 UDP校验和
最小值为8
全“0”:不选; 全“1”:校验和为0。
2020/11/30
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员培
22
训班
防火墙 4.2 –应用代理
2020/11/30
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员培
23
训班
防火墙 4.3 –技术对比
2020/11/30
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员培
24
训班
防火墙 5 –防火墙的系统结构
• 堡垒主机式架构(Bastion Host Firewall)
• 双闸式架构( Dual-Homed Firewall )
序列号 Sequence Number
(32bit)
确认号 Acknowledgment Number
(32bit)
Data Offset (4bit)
Reserved (6bit)
UAP RS F R CS S YI G KH T NN
窗口大小 Window size (16bit)
校验和 Checksum (16bit)
防火墙及入侵检测技术简介
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员培训班
讲座提纲
网络安全概述
防火墙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
系统安全审计与评估
2020/11/30
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员培
2
训班
概述-网络安全现状
特洛伊木马
黑客攻击
后门、隐蔽通 道
计算机病毒
网络
拒绝服务攻 击
逻辑20炸20/弹11/30
蠕虫
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员培内部、外部泄 3 训班 密
2020/11/30
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员培
15
训班
防火墙 4 –包过滤的依据
• IP 源地址 • IP目的地址 • 封装协议(TCP、UDP、或IP Tunnel) • TCP/UDP源端口 • TCP/UDP目的端口 • ICMP包类型 • TCP报头的ACK位 • 包输入接口和包输出接口
2020/11/30
(16bit)
(3bit)
(13bit)
生存时间
传输层协议
头部校验和
Time to Live
Protocol
Header Checksum
(8bit)
(8bit)
(16bit)
源 IP 地址
Source Address(32bit)
宿 IP 地址
Destination Address(32bit)
可选项
2020/11/30
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员培
17
训班
防火墙 4 –独立于服务的过滤
• 源IP地址欺骗攻击 • 源路由攻击 • 残片攻击
2020/11/30
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员培
18
训班
防火墙 4.1 –包过滤防火墙
• 结构
内部网络
防火墙
E-mail服务器 (192.1.6.2)
工作站
2020/11/30
•状态检测技术 •地址翻译技术 •虚拟专用网
入侵检测技术 2020/11/30
• 误用检测
•混合检测
• 异常检测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员培
5
训班
讲座提纲
网络安全概述
防火墙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