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基础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免疫学绪论

掌握免疫的定义及其三大功能;

掌握免疫系统的概述;

掌握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概述。

免疫的传统定义:指机体有抗再感染的能力。

免疫的现代定义:机体有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n o n s e l f)的功能,正常情况下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异常情况下发生免疫性疾病。

识别Self和Nonself的标准:Self是属机体胚系基因编码的产物;也是机体免疫系统发育过程中遭遇过的物质。

免疫的三大基本功能:免疫防御功能、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稳定功能。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中枢免疫器官由骨髓和胸腺组成;外周免疫器官包括脾脏、淋巴结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生理屏障(皮肤黏膜屏障、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固有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DC、NK细胞等)和补体等体液分子。

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先天性、可遗传、无特异性、无记忆性、应答快,作用范围广。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记忆性、MHC限制性。

问题:

1、试述机体免疫力如何实现? or试述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和消极表现?

参考要点:免疫的概念及免疫功能的双面性。(详见课件)

名词解释:免疫

2、抗原

掌握抗原、表位的概念;

掌握影响抗原作用的因素,尤其是“抗原的剂量和进入途径”;

熟悉抗原的分类;

了解超抗原和佐剂的概念(*考博)。

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产物(A b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的两种基本性能: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是:大分子性、特异性、异物性。

影响抗原作用的因素是:抗原的性质、宿主的年龄、性别及健康状态等、抗原进入机体的途

径。

抗原经不同途径进入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强度依次为:皮内> 皮下> 肌肉> 腹腔> 静脉,口服易引起免疫耐受。

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抗原表位的类型

特点线性表位构象表位

氨基酸连续性连续、线性排列不连续、空间构象

位置任意位置分子表面

特点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

受体(R) TCR BCR

来源蛋白质为主蛋白质、多糖、脂类等

位置任意位置分子表面

性质8-17AA线性表位5-17AA、5-7单糖/核苷酸APC处理是否

表位类型线性表位构象、线性

MHC限制性有无

特点TD-Ag TI-Ag

化学性质蛋白质为主多糖为主

结构特点复杂,兼具两种表位免疫应答类型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抗体类型各类

活化的B细胞B2

免疫记忆有简单,具重复B细胞表位

体液免疫

IgM

B1

Forssman抗原:存在于不同物种之间的共同抗原,又称异嗜性抗原。

特点内源性抗原APC 侵入/胞内合成加工位置内质网

来源病毒蛋白/肿瘤抗原提呈分子MHC-I类分子

外源性抗原

从外摄取

溶酶体

病原/吞入物MHC-II类分子

问题:

1、试述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2、试述影响抗原的因素。

名词解释:抗原、表位、异嗜性抗原。

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3、抗体

必须掌握调理作用与ADCC作用的名词概念;

掌握单克隆抗体的定义;

能运用五类抗体的临床检测意义;

抗原类型:按抗原诱生抗体时对T细胞的依赖性分类

免疫分子按照存在位置分为分泌型(Ab、C、CK等)和膜型(LDA、HLA等)两类。

抗体是抗原刺激B细胞所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其基本结构是2条重链和2条轻链由二硫键联接而成。V区/可变区/高变区/C D R是与抗原结合的部位,C区中C H1和C L是I g遗传标志所在,I g G的C H2和I g M的C H3含补体结合位点,I g G的C H2还与穿过胎盘有关,I g G的C H3与I g E的C H4具亲细胞性,故C区的主要功能是激活补体、结合F c-R、穿过胎盘和黏膜等。

方式调理作用ADCC作用

不同点吞噬细胞、颗粒性抗原、吞噬作用杀伤细胞、靶细胞、细胞毒作用

共同点IgG的Fab结合抗原,Fc结合免疫细胞的Fc-R

按重链C区表位可将抗体分为IgG、IgM、IgA、IgE、IgD。

IgG:①分子量最小,含量最高,占75%~85%,是机体中主要抗感染的抗体②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对新生儿抵抗感染起重要作用③是抗体中半衰期最长的④个体出生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人水平IgM:①五聚体,分子量最大②高效抗感染抗体③是最早出现的抗体,胚胎晚期开始合成,天然血型抗体属IgM④膜表面IgM(mIgM)是B细胞抗原受体(BCR)的主要成分,只表达mIgM是未成熟B细胞的标志

IgA:①有血清型(IgA)和分泌型(SIgA)两种存在形式②局部抗感染抗体:SIgA主要存在于唾液、泪液、初乳、胃肠液和支气管分泌液中③出生后4-6个月合成

IgE:①含量最少②与遗传有关③亲细胞抗体——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介导Ⅰ型超敏反应④与抗寄生虫感染有关

IgD:①m I g D是成熟B细胞的标志②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间产生③生物学功能不明

免疫球蛋白按轻链C区表位不同分为(按轻链C区N端氨基酸排列不同来分亚型):lambda型和kappa型,且lambda/kappa=1.9

McAb:由骨髓瘤细胞与B细胞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针对单一表位的抗体。

名词解释:抗体、ADCC、调理作用、McAb

ADCC:即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当IgG与具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结合后,其Fc段可与效应细胞(如NK细胞)的IgGFc受体结合,促使NK细胞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等细胞毒物质,导致靶细胞死亡。→细胞毒作用

调理作用:IgG的Fab段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结合,其Fc段可与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通过Ig的Fab段与Fc段的桥联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吞噬功能。→促吞噬作用

4、免疫分子

掌握补体和细胞因子的定义;

熟悉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及异同;

掌握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掌握细胞因子分泌方式和共性。

补体是存在于人体血清和体液中的一组具酶活性的蛋白质,具有溶细胞作用。

机体抗感染时激活补体的途径依次为:旁路途径、MBL途径和经典激活途径。

途径经典激活途径MBL途径旁路途径

激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病原微生物LPS、酵母多糖等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有:溶菌溶细胞作用、炎症介质作用、调理作用、清除免疫复合物等。

细胞因子是由细胞产生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小分子多肽。其分泌方式有自分泌、旁分泌和

内分泌三种,且具短时自限的特点。其共性是:多效性、重叠性、协同性和拮抗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