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几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合集下载

国外数据共享空间的科学数据管理模式解析及其启示

国外数据共享空间的科学数据管理模式解析及其启示

Analysis and Enlightenment of Scientific Data Management Model of Foreign Data Commons 作者: 吴雅威[1];张向先[1];张莉曼[1];陶兴[1]
作者机构: [1]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出版物刊名: 情报理论与实践
页码: 186-193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7期
主题词: 数据共享空间;科学数据管理;用户服务;国外经验
摘要:[目的/意义]解析国外数据共享空间的科学数据管理模式,为相关机构更好地管理数据、服务用户和辅助科学研究提供一种新途径,同时为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空间及平台的建设、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给予启示。

[方法/过程]利用文献与网络调研法、内容分析法及对比分析法,解析国外数据共享空间科学数据管理模式的关键要素,再通过国外具体案例论证其科学数据管理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并与我国典型科研机构的科学数据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建议。

[结果/结论]对于完善我国科学数据管理模式,有如下启示:选择建设机构与实践领域;制定针对性目标与规划;完善和强化数据管理内容;设置、开放和拓展空间功能;挖掘用户需求及深化服务内容;保障相关条件与确定规则。

国外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与运行管理

国外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与运行管理

文章编 号 :1 0 0 3 — 6 9 3 8 ( 2 0 1 2 ) 0 6 — 0 1 1 8 — 0 6
S t u d y o n t h e Mo d e l s a n d Op e r a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o f Hi g h e r Ed u c a t i o n I n f o r ma t i o n
的 高等 教育信 息资 源共 享活动 有所启 示 。
1 国外 高等教 育信 息资源 共享 的模式
综 观 国外 高 等教 育信 息资 源共 享 的实 践活 动 ,按 照 不 同 的标 准进 行划 分 ,可 以归纳 m各种 各样 的信息 资 源 共 享模 式 : 同时 , 信 息资源 共 享实践 中还 在 不断 发展 出新 的模式 本 文仅选 取几个 有代 表性 的划分 标准 , 提 炼 出了
Ke ywor ds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a b r o a d;i n f o r ma t i o n r e s o u r c e s ;s h a r i n g mo d e l ;o p e r a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统 。其 中 , 综合 书 目数 据库 系统N AC S I S — C A T是揭 示 日本
各 大 学 馆 藏 文 献 的综 合 联 机 编 目和 服 务 系 统 . 已成 为 日 本最 大 的综 合 书 目数 据 库 … 。“ 希 腊 学 术 图 书 馆链 接 ” ( H e l —
l e n i e Ac a d e mi c L i b r a r i e s L i n k , H e a l — L i n k )是 1 9 9 8年 由希

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

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

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变得更加便捷,同时也呈现出更多的共享和开放特征。

信息资源共享的意义信息资源共享是指不同组织或个体在遵守相应规则的前提下,相互分享信息资源,实现资源的互通有无。

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可以消除信息孤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浪费,同时也能够促进各方的合作与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资源的共享具有极大的意义。

首先,信息资源共享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共享信息资源,可以避免重复劳动,节约时间和成本,实现工作的高效进行。

其次,信息资源共享可以促进创新。

不同领域、不同组织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有助于激发创新思维,促进科技、经济等领域的发展。

此外,信息资源共享还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让更多人分享信息资源带来的好处。

信息资源开放的重要性信息资源开放是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之一。

信息资源开放是指以开放的心态和方式,向公众或特定对象开放信息资源,使更多的人可以获取和利用这些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开放的重要性不言而喁。

首先,信息资源开放有利于促进信息价值的最大化。

通过开放信息资源,可以让更多人获得信息,加快信息传播和利用的速度,发挥信息资源的最大价值。

其次,信息资源开放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信息资源开放可以促进创新和协作,在不同领域推动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另外,信息资源开放也有助于增强社会公平,让更多人平等获取信息资源,推动社会公平和共享。

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的挑战与对策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虽然有诸多优势和意义,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可能带来信息安全风险。

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放可能导致信息泄露、隐私保护等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机制。

其次,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的标准和规范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和规范文件,确保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的规范性和可控性。

美、日等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日等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5.人力资源激励上,以精神激励为主,日本企业在重视使用外部激励同时,更多地使用内部激励。采取终身雇用制度,不轻易解雇工人。领导与员工之间,雇主与雇员之间,以及职工之间,除了工作上互相配合、通力协作外,还注重不断增强互相间的亲密感和信任感,努力创造一个友好、和谐和愉快的气氛。使员工有充分的安定感、满足感、归属感,在工作中体味人生的乐趣和意义。这种措施的好处在于利用精神激励调动普通职工的积极性和献身精神。缺点是淘汰率低,容易影响员工的进取心,集体决策影响的果断性和实效性。
4.人力资源管理上,采用制度化管理模式。在美国,企业对员工的个人素质、技术要求、工作职责、个人分工、权利以及发生问题的处理等都有具体的规章制度。在美国,人才服务是必须严格按照联邦和各州的法律运作。凡从事职业介绍及人才流动,都必须依法进行。所以在美国的资源管理上,公平、公开,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这种严格的制度化管理模式,企业的各项工作能够得到高效而有序的进行。但是这种管理模式也有一定的缺陷,它缺乏一种人性化的关怀
二、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析
1.在人力资源聘用上,企业与求职者都是双向选择,并采用快速流通的用工制度。美国是一个劳动力市场发展完善的国家,它有足够的劳动力来供企业选择。员工和企业通过相互选择来为自己选择最佳的雇主和雇员。它的优点是:第一,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加优异的人才加力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第二,通过双向选择可以促使求职者对企业的认同感和满意度;第三,使用快速流通的用工制度可以减少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减少企业的用工成本。
2.在人力资源薪酬制度上,采取年功序列制,年功序列制的管理方式对于人才的长期培养有很大的好处:第一,老员工的丰富经验为企业在职培训提供了巨大的知识财富;第二,这种体系有益于企业文化的传播;第三,以论资排辈的原则评估员工的工作成就可以去掉许多评估中的不客观因素。但是这种方式也有缺点:第一,因为企业按照工龄升职发薪,容易使员工安于现状;第二,使年轻有为人士没有破格晋升的机会,从而打消工作的积极性。

对两种类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比较研究

对两种类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比较研究

资源项 目 —c ne in , — o nx0 s 因其开放共享理念在众 多的开放教
育 资源项 目中独树一帜 。该项 目有 两个核心理念:一是认为 各种学科 、课程 的知识都是互相 关联的,在知识的共建共享 中要表达 出这种关联 ;二是 改变 以往集 中封闭的创作、发布 和学 习过程 ,将人们互相联系起来 ,人人参与资源建设 ,最 终形成一个 知识共建共享 的全球学 习共 同体 。C n e in o nxo s项 目的开放性理念与 We . b 20的核心理念— —大众参 与和个性 化不谋而合 ,获得 了较好 发展 。 目前 ,C n ein o nxo s项 目网站 已经 吸引了世界各地越来越 多教育者的关注 ,每月有来 自全 球 1 6个国家的 10 9 6 0多万 次点击 ,接待 6 0万访问者,对开 放教育 资源运动 的发展产生 了巨大影响【。 1 】 为 了支 持共 建共 享理念 的实现 ,C n ein o nxo s开发了一个 以模块 ( d l)为基础 的资源库和一系列知识共建共 享工 Moue
资源 开发、发布和共 享在平 台上完成 ,是一种新型 的数 字化
出版方 式。 国家基础 教育资源 网是 一个 发布型平 台,美 国赖 斯大学 C n e i s o n xo 是一个共建型平台 。 n
源 共 建共 享 的理念 。笔者在 2 1 0 1年 3 月 6 日访 问时 , C ne in 项 目有 16 0个可重用模块和 17 o nxo s 79 0 4资源集 , 0 2 1 1 年 5月 4日笔者再次访 问, 可重用模块增加到 1 1 7 8 4 ,资源集 增加到 19 0 9门。资源覆盖世界范围内 13种语言 ,内容主要 6 包括艺术 、经济管理 、人文社会 、数 学和统计、科学和技术 以及社会科学 6大类 10多个 专业 。 0

信息资源共享是什么意思

信息资源共享是什么意思

信息资源共享是什么意思
信息资源共享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让信息资源更加广泛地为社会各界所共
享利用的一种行为。

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信息,如数据、文献、知识、技术信息等。

信息资源共享是一种资源共享的重要形式,它通过促进信息的流通和共享,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和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信息资源共享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1.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共享可以避免资源的重复开发和浪费,
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推动创新发展:信息资源共享有助于不同领域的信息交叉和融合,
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和发展。

3.提高决策效能:信息资源共享为决策者提供了更全面、及时、准确
的信息支持,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和政策。

4.促进经济发展:信息资源共享有利于形成更加开放和竞争的市场环
境,为企业提供更多商机和合作机会。

5.促进社会公平:信息资源共享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促进信息的
民主化和公平共享,提高信息获取的普及程度。

信息资源共享既有利于推动信息技术与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
发展。

需要加强信息资源共享意识的普及,建立健全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机制,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共享共赢的目标。

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的创新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的创新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的创新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美国的数字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服务方面具有多项创新特点,如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开放式数据共享、多元化的数字资源等。

这些特点不仅提高了用户体验和参与度,也为我国图书馆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我国图书馆在数字化服务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加强用户体验和参与度,以提高服务质量。

我国图书馆可以借鉴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的经验,加强数字化服务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用户满意度。

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的创新特点对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促使我国图书馆在数字化服务方面不断改进,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关键词】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创新特点、数字化服务、智能化技术、开放式数据共享、多元化的数字资源、用户体验、参与度、我国图书馆、不足、启示、观点、结论。

1. 引言1.1 介绍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是在传统公共图书馆基础上,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产物。

它们不仅保留了传统图书馆的文化底蕴和知识传承功能,同时融合了现代科技和服务理念,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多样化的阅读体验。

数字公共图书馆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端技术,打破了时空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访问到图书馆的资源,实现了“24小时不打烊”的服务。

数字公共图书馆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数字资源,如电子书、在线数据库、数字展览等,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阅读需求。

通过数字化技术,图书馆还能实现对用户行为的智能化分析,精准推荐符合用户兴趣的阅读资源,提升用户体验。

数字公共图书馆的创新特点使其成为现代阅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和提升国民阅读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说明文章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的创新特点,分析其在数字化服务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并探讨这些特点对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启示。

通过深入研究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的经验和做法,我们希望能够借鉴其成功之处,对我国图书馆在数字化服务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合理分析和提出改进建议。

国外网络舆情治理:特色模式典型经验与现实启示

国外网络舆情治理:特色模式典型经验与现实启示

国外网络舆情治理:特色模式典型经验与现实启示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治理成为了各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

在国外,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探索和实践网络舆情治理的特色模式,总结出了一些典型经验,并在实践中获得了一些启示。

这些特色模式和经验对于我国加强网络舆情治理,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空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结合国外的一些典型案例,从多个维度探讨国外的网络舆情治理特色模式和典型经验,以及对我国的现实启示。

一、美国:自律与公共参与相结合美国作为互联网的诞生地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网络舆情治理的典范。

在美国,网络舆情治理既重视网民自律,又注重公共参与。

美国政府通过立法和法规保障网络空间的公共秩序和安全,对一些网络不良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包括网络谣言、诋毁、人肉搜索等行为。

美国社会和网络企业也非常重视网络舆情治理,积极倡导网民自律,倡导网络行为规范,引导网民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创建。

美国也注重公共参与,政府和社会组织会组织各种形式的网络公民参与活动,促进网民参与网络舆情治理,提高网络交流的质量和水平。

美国的网络舆情治理特色模式充分发挥了网民的主体作用,既保障了网络空间的公共秩序和安全,又促进了网络空间的公共参与和共建共享,具有一定的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

我国可以通过立法和法规保障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鼓励网络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网络舆情治理,倡导网民自律,促进网络空间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二、德国:多元化的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网络舆情治理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色。

德国的网络舆情治理注重多元化,建立了一个丰富多样的网络舆情治理体系。

德国政府通过立法和法规规范了网络空间的行为准则,维护网络空间的公共秩序。

德国还设立了专门的网络舆情治理机构,积极开展舆情监测和引导工作。

德国社会组织和网络企业也积极参与网络舆情治理工作,建立了一支庞大的网络舆情治理队伍。

德国还鼓励网民自律,提高网络空间的素质和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 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1)国外几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摘 要: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更促使其快速发展。

本文介绍了国外行之有效的几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总结了国外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经验,同时回顾了我国在这方面的成就,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息资源;开发研究/共建共享Abstract:Join t cons truction and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develop ment of knowl edge based economy society,and is accelerated by the techniques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several foreign models of joint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sum marizes the experiences of foreign coun tries,reviews the achievements China has made in this field,and finally gives some suggestionsKeywords:information resources;development research/joint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现代社会,管理知识及其有效利用与创造知识同等重要,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这不仅体现在图书情报和信息服务领域,也体现在各行各业之中。

本文旨在介绍国外行之有效的几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并提出对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一些建议。

笔者搜索了中国期刊网、重庆维普数据库、UMI数据库、UBSECO 数据库中有关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文献,特别注意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介绍了4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1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1 1 馆藏地域协作模式地域协作模式主要指一个地区或全国范围内的不同地域的图书情报和信息机构之间的合作。

共享的资源集中采购和存储在一个地点,这一个中心点的运作由各个成员馆、政府和私人机构共同资助。

这一模式的实质在于创造一个新机构实施共享工作。

这一模式的并不十分恰当的例子是大英图书馆。

大英图书馆是非外借图书馆,当其他图书馆的资料无法满足读者需要时,读者可申请办证。

凭借该图书馆在印刷、手稿、录音资料等举世无双的地位,大英图书馆一年接待读者100万人次以上,在阅览室使用书刊420万册次。

但是向它借阅图书的图书馆则只是用户角色,并不是合作者。

1 2 馆藏主题协作模式主题协作模式目标在于发展基于共享的专题馆藏。

第一种模式可能会限制主题集中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主题协作模式能将同一主题的资源集中在一起,方便用户从专题角度查找文献。

同第一种模式相类似的是,馆藏也需要集中采购,并存储在相关地点。

这一模式典型的例子是瑞典的联盟模式(Consorti um Model)。

联盟模式包括瑞典6个主要科技图书馆,这一系统通过协调活动建设国内的科技文献资源。

印度在主题协作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在德里的全印科学文献中心(Indian National Scientific Documentation Center, INSDOC)建立的国家科技图书馆在科技信息服务领域主要进行以下工作:1)收藏不同科技领域的信息资源。

2)为科技社团提供信息服务。

3)为印度和国外的信息系统和服务提供适当链接,并提供数据库检索入口。

4)发挥科技信息国家知识库的作用。

5)为信息科学和服务培训人力资源。

6)采用适当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信息网络和服务的质量与数量。

1 3 馆藏组织协作模式组织协作模式旨在发展同一组织内部各机构的资源共享。

印度科学和产业研究中心(Centre for Scientific and In dustrial Research,CSIR)及肯尼亚的医学信息共享均遵照这一模式。

肯尼亚医学研究机构(Kenya Medical Research Insti tute,KE MRI)正在编制肯尼亚医学机构研究和使用的数据和目录。

肯尼亚的医学专业协会也正在编制一本专业机构目录,以便彼此联系,共享资源。

非洲医学研究基金会(African Medical and Research Foundation,AMREF)是一个私人100第27卷2004年第1期 在国外 ITA的非政府组织,也在帮助建立医学信息共享。

另外,肯尼亚还建立了健康网Healthnet,这是一个远程通信网络,专门提供医学信息。

1 4 协作采购制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成员图书馆共同协调采购工作,避免信息资源重复建设。

成员馆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对资源共享的支持程度和水平。

印度在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经验。

印度理工大学(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IIT)各图书馆在1998年前多次召开信息资源共享讨论会议,1998年之后,所有分校图书馆达成信息资源共享协议,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发展信息资源共享的图书馆组成一个联盟(Consor ti um)。

该联盟成员将有效馆际互借作为信息资源共享的措施之一。

包括印刷型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

2)每一个成员馆都作为一个供应者,提供一系列或某一个主题的期刊,并保持订阅这些期刊,没有协会统一协调和批准,不能擅自退订或自行处理。

3)每一个成员馆将提供自己馆藏的统一目录,并保证其他馆也能利用。

4)所有成员馆开辟一个E mail帐户,以发送在线电子文件。

德里图书馆网络(Delhi Library Network,DELNE T)是一个很好的例子,DELNE T的初衷在于通过建立图书馆间网络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它所做的工作除了为用户提供计算机化服务,协调馆藏发展,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复本订购外,还收藏、存储和发送有关信息。

目前,DELNET已经建立了图书联合目录、现刊联合目录、光盘数据库、印度专家数据库、期刊论文数据联合目录、视频记录联合目录、乌尔都语数据库。

DELNE T是印度第一个图书馆协作网络,现已有160多家图书馆作为成员馆加入,共享数据库也有很大发展。

另一个例子是印度的信息图书馆网络(Information Li brary Networking,INFLIBNE T)。

该网络参与学术和研发机构的信息资源共享,协调6个主要成员馆之间的文献传递服务。

同时,该馆还建立了图书、论文、连续出版物、专家、科研项目的联合数据库。

这些数据库都提供网络检索途径。

2 对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启示以上几种国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各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各个模式也不是互相排斥、非此即彼的。

我国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历来给予高度重视,尤其是网络环境下,借助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CALIS系统于1998年启动以来,建立了文理、工程、农学、医学4个全国文献信息中心、7个地区中心和1个国防信息中心,以及一系列国内外文献数据库。

联合目录数据库中包含了124个成员馆的115万条书目记录、260万条馆藏记录和5500种刊物的137万条中文现刊目次记录。

开展了公共目录查询、信息检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网络导航等网络化、数字化文献信息服务。

该系统通过CERNet把各高校图书馆连接成一个整体,改变了过去一校一馆孤立发展的模式,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化建设。

此外,经科技部、中科院等5部委(院)的共同努力和积极筹备,虚拟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2000年6月12日在京成立,这标志着国家科技文献资源基础建设的启动,标志着科技系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改革试点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2002年4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式启动,截至同年底,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20家省级分中心资源建设总量就达到200GB。

在某一程度上说,虚拟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属于专题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领域。

但是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在整体规划、团结协作、政策保障、技术支持等方面仍存在着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国外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有自己的国情,在借鉴外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经验的同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2 1 以地域协作模式为主我国地域辽阔,图书情报和信息机构星罗棋布,分属不同层次和不同系统。

因此建议我国采用地域协作模式为主的方式,建立国家中心、省级中心和市(地)中心,由三级中心组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

国家中心起领导作用,统一协调全国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省级中心接受国家中心的领导,协调国家与地方的信息供需,同时参与省级信息资源的规划、建设和实施;市(地)中心在省级中图1 信息资源组织结构图心的指导和协调下开展工作。

世界各地的信息可以在3个层次顺利通行。

其组织结构见图1。

2 2 注意各个独立单位的特色(专题)资源101情报理论与实践ITA 在国外在三级网络协调工作的基础上,做好上文所提到的主题模式共享层面工作。

各机构根据自身馆藏和地域优势,建设好特色或专题文献资源和数据库,包括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

在共建共享的活动中,各图书情报信息机构既是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又是终端用户。

只有突出特色,才能发挥参与者和建设者的作用,吸引广大用户。

在以地域协作模式为主的同时,在特色和专题共建共享资源达到一定规模时,应打破地域界限,建立特色或专题的共享网络。

2 3 在制度层面上推广图书馆联盟国外的实践证明,图书馆联盟(Library Consortia)是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组织形式,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之间为降低成本,共享资源而共同发起的联合体,有由政府主办的,也有自发组织的,有集中型的,也有分布式的。

在网络环境下,联盟的重心在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通过集体采购或租赁方式,降低电子信息资源的价格,同时实行资源共享。

联盟从事的工作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建标准化的计划和服务项目。

2)改进获取文献资源的操作过程。

3)扩大有用的电子资源。

4)进行整体的设备规划及维护工作。

5)提供培训和咨询。

6)开展数字参考服务等。

1997年,国际图书馆联盟协会(International Coalition of Library Consortia,ICOLC)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