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远镜参数
天文望远镜一般多少倍

天文望远镜倍数观测倍数=物镜焦距(单位mm)÷目镜焦距(单位mm)最佳倍数=物镜口径数值(单位mm) X 2;事实上,天文望远镜的最大倍数就是“观测倍数”和“最佳倍数”这两个参数的较小值(或与较小值相接近的数值)。
1、根据天文望远镜的口径来确定天文望远镜的口径是指物镜的直径,口径越大,进光量就越多,观测性能就越好,因此,想要让天文望远镜拥有更大的观测倍数,首先要有大口径的支持;若想要保证画面足够清晰、明亮,观测倍数应保持在口径毫米数值的两倍左右为宜(例如:口径为70mm的望远镜,倍数最好在140倍左右),极端情况下,倍数达到口径毫米数值的3倍也能将就。
但若倍数大到口径毫米数值的4倍甚至5倍,观测效果将无法得到保证。
2、根据实际用途确定即便是入门级的天文望远镜,倍数基本也能达到100倍以上,用来观测距离地球最近的月球没什么问题,还可以配合太阳滤光片来观测太阳(必须要安装专业的太阳滤光片,否则会灼伤眼球)。
另外,有个别美丽的星云也不需要太大的观测倍数,搭配星云滤镜即可呈现出较好的观测效果;若想要观测距离较远,体积较大的木星和土星,观测倍数就要达到150-200倍,在观测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观测到木星的大红斑和土星的光环;高端天文望远镜的观测倍数可达200-300倍(口径也会更大),甚至300倍以上,这种望远镜用来观测体积相对较小、距离地球较近的火星及金星时将会有更好的效果。
3、倍数的计算天文望远镜一般会附带2-3个不同焦距的目镜,另外还会有增倍镜,增倍镜可以与目镜搭配使用以增加观测倍数(例如,搭配某个目镜使用时的观测倍数为100倍,如果再叠加一个2倍增倍镜,倍数就会增加2倍,变为200倍);另外,每部天文望远镜都有一个“最大倍数”的概念。
所谓最大倍数,只是一个约定俗成,并不表示超过这个倍数就无法使用。
天文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TP2-80jds“响尾狼”2号:1450.00光路:消色差全表面多层宽带膜高锐度折射镜式口径:80mm 焦距:600mm (f/7.5)目镜:PL25mm(隐藏式数码相机连接螺纹) PL6mm倍率:24X 100X尺寸:主镜长度510mm、主镜直径90mm台架:微动经纬仪、专业级相机通用三脚架680-1260mm伸缩可调净重:5KG(约)包装:专业防震背包(可选用专用防震铝箱)主要功能:作为望远镜直接观星、观鸟、远程监控作为长焦镜头连接各类相机摄星、摄鸟、远程取证通过CCD连接计算机直接观星摄星、观鸟摄鸟、远程取证通过导星目镜或者导星CCD导星拍摄深空天体天之星天文论坛天狼TD-80DZS“新起点2号”折射天文望远镜经典规格型号,经十余项升级改进物镜、目镜全部宽带绿膜,全金属结构(包括寻星镜),限位伸缩遮光罩,45度正像金属结构大棱镜...观天、观景、拍摄...主镜:口径80mm,焦距600mm寻星镜:6X30天顶镜:45度正像镜目镜:PL25、PL6增倍镜:2X(金属结构,两片胶合)摄影口:M28(适合便携数码相机,口型不一致可另转接环)M42X1(适合数码单反相机,需另配相应卡口)太阳镜:物镜端,安全型支架:铝合金高强度相机角架英田光学为了满足广大同好的需要和迎接2009年日全食观测摄影,特推出英田光学观星者60APO望远镜,如下图所示。
目前又增加了红色款和黑色款,以满足广大同好个性化的需求。
目前可供选择的有:白黑配、红黑配、纯黑配。
60 APO望远镜A套装(焦比F6,三片胶合设计。
含OTA,10:1双速精密无齿调焦,精美抱箍套装,一体化便携软包)售价:3280元60 APO望远镜B套装(焦比F6,三片胶合设计。
含OTA,10:1双速精密无齿调焦,精美抱箍套装,2"介质高反天顶镜,一体化便携软包)售价3680元。
天文望远镜的基本性能参数

天文望远镜的基本性能参数1、物镜的口径(D)望远镜的物镜口径一般是指有效口径,也就是通光直径,即望远镜的入射光瞳直径,是望远镜聚光本领的主要标志,而不是指镜头的玻璃的直径大小。
2、焦距(f)望远镜光学系统往往有二个有限焦距的系统组成,其中第一个系统(物镜)的像方焦点与第二个系统(目镜)的物方焦点相重合。
物镜焦距常用f表示,而目镜焦距用f’表示。
物镜焦距f是天体摄影时底片比例尺的主要标志。
对于同一天体,焦距越长,天体在焦平面上的影像尺寸就越大。
3、相对口径(A)与焦比(1/A)望远镜有效口径D与焦距f之比,称为相对口径或相对孔径A,即A=D/f。
这是望远镜光力的标志,故有时也称A为光力。
彗星、星云或星系等有视面天体的成像照度与相对口径的平方(A2)成正比;流星或人造卫星等所谓线性天体成像照度与相对口径A和有效口径D之积(D2/f)成正比。
因此,作天体摄影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A或焦比1/A(即f/D。
照相机上称为光圈号数或系数)。
4、分辨角(它的倒数称分辨本领)刚刚能被望远镜分辨开的天球上两发光点之间的角距,称为分辨角,以δ表示。
理论上根据光的衍射原理可得δ=1.22λ/D式中λ为入射光波长。
在取人眼敏感波长(λ=5.55×10-4mm)时,δ用弧度表示,有δ″=140″/D (D以mm为单位)对于照相望远镜,δ取下式:δ″=(3100A+113)/D (D以mm为单位)此为理论的分辨角,实际上因光学镜头的加工质量及观测条件的影响,很难达到此理想的数值。
而对于照相观测,对于同一天体,物镜焦距越长在焦平面上天体影像就越大,此为比例尺,以每毫米对应天体上的张角α″来表示:α″=206265/f例如对于KP200R的主镜筒,f=2400mm,则比例尺α″=206265/2400=86″/mm5、放大率(G)对目视望远镜而言,物镜焦距为f,目镜焦距为f′,则放大率为G=f/f′由式可知,只要变换目镜,对同一物镜就可以改变望远镜的放大倍数。
天文望远镜选购的窍门

天文望远镜选购的窍门具体如下:天文望远镜选购之基础参数型号选择的标准就多啦,有口径、焦距、焦比、倍率、镀膜、寻星镜、赤道仪等参数。
各种参数看的让人眼花,对于初级入门者来说,不要怕,我们抓住主要矛盾即可:一是焦距,二是口径。
而天文望远镜的型号正是以这2个参数命名的,一般:焦距/口径:如750/150、1500/127;口径/焦距:150/750、127/1500等。
即焦距和口径越大越好越贵,换句话来说,就是那个筒越粗越长越好越贵。
天文望远镜选购之关于赤道仪另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EQ,EQ表示赤道仪。
因为天体是不断运动的,所以配上赤道仪可以使望远镜能跟随星体一起移动,方便观察。
同种型号,带赤道仪和不带赤道仪的价格相差也很大,各位可根据自身的心理价位和实际需求选购。
天文望远镜选购之放大倍数天文望远镜的放大倍数主要看2个焦距,即物镜焦距和目镜焦距。
一款天望,物镜焦距是不变的,但目镜焦距可以灵活组合的。
计算公式是:物镜焦距/目镜焦距=倍数。
其中:物镜焦距/目镜焦距*几倍巴罗夫倍数=最大倍数。
小贴士分类:天文望远镜一般分为三种:折射镜、反射镜和折反射镜。
第一,折射镜。
初学者的首选,也是大家心目中的望远镜。
折射镜一般分为普消色差和复消色差,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不学习天文摄影,买普消色差的就很好。
因为复消色差的镜子太贵,对于初学者来说没必要。
我们推荐SK1201。
1000元一下的望远镜都是垃圾镜,效果都差不多。
第二,反射镜业余级的选择都是牛反,2000元以下的牛反,大部分是球面镜,有球差。
所以推荐2000元以上的镜子。
我们推荐信达小黑,实惠性价比高。
如果需要轻巧携带和装卸等方面来说,我们推荐道普森DOB,总体是非常不错的。
第三,折返镜。
它分为马卡和施卡俩种。
比较适合初学者,我们推荐性价比也不错的一款艾卡特MAK102。
相对携带也比较方便。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天文望远镜的光学指标

天文望远镜的基本光学性能指标评价一架望远镜的好坏,首先要看它的光学性能,其次看它的机械性能(指向精度与跟踪精度).光学望远镜的光学性能一般用下列指标来衡量:1.物镜口径(D)望远镜的物镜口径一般指有效口径,也就是通光口径(不是简单指镜头的直径大小),是望远镜聚光本领的主要标志,也决定了望远镜的分辨率(通俗地说,就是看得清看不清)。
它是望远镜所有性能参数中的第一要素。
望远镜的口径愈大,聚光本领就愈强,愈能观测到更暗弱的天体,看亮天体也更清楚,它反映了望远镜观测天体的能力,因此,爱好者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口径较大的望远镜。
2。
焦距(f)望远镜的焦距主要是指物镜的焦距。
望远镜光学系统往往由两个有限焦距的系统组成,其中第一个系统(物镜)的像方焦点与第二个系统(目镜)的物方焦点相重合.物镜焦距常用f表示,而目镜焦距常用f'表示。
比如F700´60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焦距(f)为700mm。
目镜PL9的焦距(f’)为9mm。
物镜焦距f是天体摄影时底片比例尺的主要标志.对于同一天体而言,焦距越长,天体在底片上成的像就越大。
3.相对口径(A)与焦比(1/A)相对口径A又称光力,它是望远镜的有效口径D与焦距f之比,即A=D/f。
它的倒数(1/A)叫焦比(即f/D,照相机上称为光圈数)。
例如70060天文望远镜的相对口径A(=60/700)≈1/12,焦比f/D (=700/60)≈11.67。
相对口径越大对观测行星、彗星、星系、星云等延伸天体越有利,因为它们的成像照度与望远镜的相对口径的平方(A2)成正比;而流星或人造卫星等所谓线形天体的成像照度与相对口径A和有效口径D的积(D2/f)成正比.因此,作天体摄影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A或焦比。
一般说来,折射望远镜的相对口径都比较小,通常在1/15~1/20,而反射望远镜的相对口径都比较大,常在1/3.5~1/5。
观测有一定视面的天体时,其视面的线大小和f成正比,其面积与f2成正比。
天文望远镜标准

天文望远镜标准天文望远镜的标准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考虑,包括光学性能、设计特点和科学研究需求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天文望远镜标准:光学分辨率:天文望远镜的光学分辨率决定了它能够分辨的最小角度或最小细节。
较高的光学分辨率意味着望远镜能够观测到更细小的天体细节,对于研究天体结构、行星表面特征等非常重要。
灵敏度:天文望远镜的灵敏度决定了它能够探测到的最微弱的光信号。
较高的灵敏度使得望远镜能够观测到较暗的天体或较远的宇宙物体,对于研究遥远星系、暗淡天体等非常关键。
视场:视场是指望远镜能够观测到的视野范围。
较大的视场能够覆盖更广阔的天区,对于进行巡天观测和天体普查非常重要。
光谱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决定了望远镜能够分辨出不同波长的光线。
高分辨率的光谱观测可以提供详细的光谱信息,对于研究天体的组成、温度、运动等具有重要意义。
多波段观测能力:天文望远镜的多波段观测能力意味着它能够在不同的波长范围进行观测,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
这样的能力能够提供更全面的天体信息,对于多波段研究和跨波段观测非常有益。
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现代天文望远镜往往产生大量的观测数据,因此具备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非常重要。
这包括数据存储、传输、处理和分析等方面,以便科学家能够充分利用观测数据进行研究。
轨道稳定性:对于空间望远镜而言,良好的轨道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稳定的轨道可以确保望远镜的观测不受振动和扰动的影响,从而获得高质量的观测数据。
抗干扰性能:在地面望远镜中,抗干扰性能是关键因素之一。
望远镜应该能够抵御来自大气、地面震动、光污染等方面的干扰,以获得清晰、准确的观测结果。
可观测时间和观测效率:望远镜应该具备较长的可观测时间和高效的观测过程,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观测资源,提高观测效率。
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望远镜应该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长期稳定运行和及时维护。
这包括可靠的机械结构、电子系统和仪器设备,以及便于维修和保养的设计。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天文望远镜可能具备不同的标准和指标,因为它们的设计和用途各不相同。
天文望远镜参数范文

天文望远镜参数范文
口径:望远镜的口径是指望远镜镜片或镜面的直径。
口径越大,望远镜的光收集能力越好,能够看到更暗淡的天体。
一般来说,望远镜的口径越大,价格也越高。
焦距:焦距是指在无限远的目标上,平行光线通过透镜或反射镜后的汇聚点到镜片或镜面的距离。
焦距决定了望远镜的放大倍数和视场角。
焦距较短的望远镜适合观测大范围的天空,焦距较长的望远镜则适合观测较小的天体。
放大倍数:望远镜的放大倍数表示观察者所看到的图像与肉眼看到的图像大小之间的比例。
放大倍数由望远镜的焦距和目镜的焦距确定。
较大的放大倍数可能会使图像变得模糊或失真,因此要根据实际观测需求进行选择。
视场角:视场角是指在焦距50mm的目镜下,可见的宽度范围。
视场角越大,视野范围越宽广,可以看到更多的天体。
对于观测天体群或大范围的天空,较大的视场角是非常重要的。
分辨率:分辨率是指望远镜能够清晰分辨出两个相隔较近的天体之间的最小角度。
分辨率一般由望远镜的口径决定,大口径的望远镜拥有更高的分辨率,能够看到更详细的细节。
视野亮度:视野亮度是指望远镜观测目标的亮度,取决于望远镜的光学系统和镜片镜面的质量。
较好的镜片和镜面能够传递更多的光线,提高视野亮度,使得观测到的天体更加明亮。
稳定性:望远镜的稳定性是指望远镜所使用的支架或架构是否能够保持望远镜的稳定,避免晃动或抖动。
稳定的望远镜对于高倍率观测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天文望远镜参数。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望远镜,以便更好地观测天体,享受天文观测的乐趣。
天文望远镜参数范文

天文望远镜参数范文天文望远镜是现代天文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仪器之一、它通过放大天体的形象,使天文学家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和研究宇宙中的各种天体现象。
天文望远镜的参数是评价其性能和能力的重要指标,包括口径、焦距、放大倍数、分辨率等。
首先,望远镜的口径是指其物镜的直径。
口径越大,望远镜的光收集能力越强,能够观测到更暗、更遥远的天体。
例如,Hubble太空望远镜的口径为2.4米,而地面的大型望远镜如凯克望远镜的口径达到10米,因此它们能观测到的天体更多、更细节丰富。
其次,焦距是指望远镜物镜的焦点到像高的距离。
焦距越长,望远镜的放大倍数越高。
高放大倍数能够使天文学家更仔细地观察天体细节,但也容易引起图像模糊。
因此,望远镜设计时需要在口径和焦距之间做出权衡,以达到最佳观测效果。
望远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时,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之比。
放大倍数越高,在一定限度内能够放大和放大目标上的细节。
但放大倍数过高,会导致图像模糊和光线损失。
因此,望远镜的设计经验是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以兼顾图像清晰度和亮度。
望远镜的分辨率是指望远镜能够辨别两个接近的天体的最小角距离。
分辨率取决于望远镜的物理特性以及大气的干扰。
较大的口径和较短的波长可以提高望远镜的分辨率。
例如,由于地面的大气湍流,地面望远镜的分辨率往往受到限制,但太空望远镜由于没有大气干扰,可以获得更高的分辨率。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参数也会影响望远镜的性能和能力,如镜面的质量、光学透镜的材料和涂层等。
高质量的镜面可以降低像差,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优质的光学材料和涂层可以改善镜面的透光性和抗反射性能,提高望远镜的亮度和对比度。
总之,天文望远镜的参数是评价其性能和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选择合适的口径、焦距和放大倍数,以及优质的镜面和光学透镜材料,可以使望远镜具备更高的光收集能力、放大倍数和分辨率,从而使天文学家能够更深入地观察和研究宇宙中的各种天体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性能参数
1.口径:物镜的有效口径,在理论上决定望远镜的性能。
口径越大,聚光本领越强,分辨率越高,可用放大倍数越大
2.集光力:聚光本领,望远镜接收光量与肉眼接收光量的比值。
人的瞳孔在完全开放时,直径约7mm。
70mm口径的望远镜,集光力是70/7=100倍。
3.分辨率:望远镜分辨影像细节的能力。
分辨率主要和口径有关
4.放大倍数: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的比值,如开拓者60/700天文望远镜,使用H10mm目镜,放大倍数=物镜焦距700mm/目镜焦距10mm=70倍;放大倍数变大,看到的影像也越大。
放大倍数不是越大越好,最大可用放大倍数一般不大于口径毫米数的1.5倍,超过最大有效放大倍数后,影像变大清晰度却不会再增加。
5.焦比:物镜焦距长度与口径的比值,相当于相机镜头上的光圈。
如果口径不变,物镜焦距越长,焦比越大,容易得到越高的倍率;物镜焦距越短,焦比越小,不容易得到较高的倍率,但影像更亮,视野更大。
*短焦距镜(小焦比,焦比>=6):适合观测星云、寻找彗星;*长焦距镜(大焦比,焦比<15):适合观测月亮和行星*中焦距镜(中焦比,6>焦比>=15):适合观测双星、聚星、变星和星团,更可以两头兼顾,很适合初学者。
6.视场:望远镜成像的天空区域在观测者眼中所张的角度,也称视场角。
放大倍数越大,视场越小。
7.极限星等:是望远镜所能观测到最暗的星等,主要和口径、焦比有关。
正常视力的人,在黑暗、空气透明的场合最暗可看到6等星,而70mm口径望远镜的集光力是肉眼的100倍,能看到比6等星再暗五个星等的11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