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吃多了尿糖会高吗
尿糖正常值

尿糖正常值简介尿糖正常值是指健康人群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糖的含量范围。
尿糖的正常值可以通过尿糖检测来确定,该检测常用于筛查糖尿病和其他糖代谢异常的患者。
尿糖检测尿糖检测是通过测量尿液中的糖含量来确定尿糖正常值的方法之一。
常见的尿糖检测方法有葡萄糖氧化酶法、葡萄糖酸还原酶法和尿糖试纸法等。
尿糖的正常值在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尿液中通常不应含有糖。
但是,由于摄入过多的糖分或其他糖代谢异常的情况下,尿液中可能会出现糖的存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尿液中糖的正常值应该小于0.8毫摩/升(mmol/L)。
超过这个数值的尿液被认为是尿糖阳性,可能表明身体存在糖尿病或其他糖代谢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尿糖检测方法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因此,如果尿液中的糖含量接近正常值的上限,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测以确认结果。
高尿糖的原因高尿糖可能是以下情况的表现:1.糖尿病: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引起高尿糖的原因之一。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引起的。
当血液中的糖分浓度超过肾小球的阈值时,糖分会从尿液中排除出去,导致高尿糖。
2.高血糖:除了糖尿病,一些其他疾病或情况,如应激、感染、手术、肥胖等,也可能导致暂时性的高血糖和高尿糖。
3.妊娠糖尿病:孕妇可能会在妊娠期间出现一种临时性的糖代谢异常,被称为妊娠糖尿病。
这种情况下,妇女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以满足孕期对糖分的需求,导致高血糖和高尿糖。
如何维持尿糖正常值为了保持尿糖正常值,你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调整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和高GI食物,尽量选择低GI食物,如全谷类食物、蔬菜和水果等。
2.进行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糖代谢,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糖和尿糖水平。
3.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糖和尿糖的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控制体重:如果你是超重或肥胖的话,减轻体重可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从而维持正常的尿糖水平。
尿糖

尿糖概述正常人尿糖甚少,一般方法测不出来,所以正常人尿糖应该阴性,或者说尿中应该没有糖。
在正常人,只有当血糖超过160~180mg/dl时,糖才能较多地从尿中排出,形成尿糖。
所以说,血糖的高低决定着尿糖的有无:血糖在180~200mg/dl,尿糖应为±;血糖在200~250mg/dl,尿糖应为+;血糖在250~300mg/dl,尿糖应为++;血糖在300~350mg/dl,尿糖应为+++;血糖高于350mg/dl,尿糖应为++++。
发现John rollo在1797年发现了尿糖。
John rollo通过对Meredith船长的观察,发现当Meredith吃面包,谷物,水果等植物食品的时候,尿糖增多;而吃肉类食品的时候尿糖相对减少。
于是,John rollo得出结论:糖尿病应定位在肾脏(尿糖问题),是吃含碳水化合物高的植物食品造成的。
因此饮食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和蛋白质是该疾病的饮食方案。
这种饮食方案影响了十几代糖尿病患者,造成了患者难以康复的局面。
事实上,尽管John rollo是通过实际观察得出的结论,但却包含了大量的错误。
我们已经知道:(1)糖尿病的定位应是血糖而非尿糖;(2)在胰岛而不在肾;(3)是摄入碳水化合物不足发病的而不是过多。
John rollo把尿糖改变当成首要评判指标。
实际上,有的时候尿糖增多正表明身体血糖升高的缓解,而不是加重。
谷物保护曲线的发现使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现在高碳水化合物已经成为糖尿病人新的饮食指导标准。
关系尿糖与血糖尿糖与血糖关系密切:(1)血糖迅速升高的时候,往往尿糖阴性。
也就是检测不出尿糖。
这是因为人体升高血糖的应激,使人体处于节约血糖的状态。
(2)血糖保持在很高的状态,不再继续升高,尿糖可能呈现严重阳性。
这是因为人体回收血糖的冲动缓解。
(3)血糖升高开始逐渐缓解,尿糖呈阳性,这个时候是人体在释放血糖。
尿糖与糖尿病糖尿病这个病名就是因为尿糖的发现。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病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糖尿病尿多很烦恼,看看这篇文章,相信会有收获的!

糖尿病尿多很烦恼,看看这篇文章,相信会有收获的!展开全文糖友老杨最近来咨询,自己得糖尿病后每天晚上几乎尿5、6次,白天也总喜欢跑厕所,怀疑是自己平时喝水多有关系的,感到烦恼极了。
在此,非药物控糖君分析,多尿属于糖尿病症状其中的一种,很多糖友都陷入这样一个“怪圈”——喝得多、尿得频、渴得快,然后又得多喝。
然而,糖尿病多尿仅仅是这种“吃得多尿得多”的问题吗?其实,导致糖友多尿的原因还有很多,只要根据不同的原因,做针对性的治理,是可以有效缓解多尿的症状的。
导致糖友多尿的原因有哪些?1.血糖过高长期高血糖对人体损害很大,一方面人体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糖分、导致尿量明显增多。
另一方面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也会形成渗透性利尿。
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
就好比果脯是水果用糖腌制而成,即糖把水果中水分吸出来之后就成果脯了。
这个可以理解为医学上所说的渗透压,糖分越多,渗透压就越高。
同样的道理,当血管中的葡萄糖很高的时候,血浆渗透压增高,排出的水分也就增加。
2.口渴多饮因为糖友血糖升高,会吸收血管及周围组织中的水分,因此糖友常常有口干的症状。
在正常情况下,糖友一天的饮水量是正常人的1.5倍,如果糖友大量的饮水而不加以克制,尿液也是会增多的,排尿过多,又会将体内的水分毫无保留的全部排出,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糖友出现尿崩的现象。
3.炎症刺激糖友如果患有炎症,也会导致多尿现象,常见的有结核性膀胱炎,急性膀胱炎,外阴炎等,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对症下药,待炎症痊愈之后,多尿的现象自然会得到缓解。
4.尿道结石如果糖友的尿道出现结石、或者异物等,非炎症疾病刺激下所造成的多尿现象,可以通过手术或者药物的治疗办法,将体内的结石和异物排到体外,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多尿的症状就会慢慢的消失当突然出现尿得多、喝得多的时候,或者检测到尿液当中含糖量过高时,一定要引起注意,可通过药物、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血糖监测,控制了血糖,这种多尿的现象就会减轻或消失的。
血糖和尿糖的关系

血糖和尿糖的关系文章目录*一、血糖和尿糖的关系*二、血糖高可以吃什么*三、尿糖高的注意事项血糖和尿糖的关系1、血糖和尿糖的关系正常人的尿中是没有葡萄糖的,可是因为糖尿病人的血糖过高,肾脏就把过多的葡萄糖从尿中排出,于是尿中出现了葡萄糖,尿中的葡萄糖就是人们所说的尿糖。
只有当血糖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从尿中漏出糖,肾脏能够从尿中排出葡萄糖的最低浓度,称为“肾糖阈”。
空腹血糖在7.0-8.9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但尿糖是阴性,如果肾糖阈升高,即使血糖超过10.0mmol/L.如果是肾糖阈降低,血糖正常也可出现尿糖,则不是糖尿病,而被称为肾性糖尿。
2、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吗就算是自己在体检的时候查出来血糖高也不一定要是糖尿病的,只不过当高血糖如果是不及时得到治疗的话也是会引发糖尿病的,所以当我们去检查的时候显示尿糖过高的话才是糖尿病的,但是血糖和尿糖的区别相信大多数人都是不知道的,很多人可能都觉得血糖高就是会引发糖尿病的,而且这是一种综合性的疾病,主要是自己身体当中胰岛素缺乏引起的。
3、血糖正常尿糖高的原因神经性尿糖:是指患脑血管意外、肿瘤、颅骨骨折、脑炎、癫痫等疾病,会改变神经及内分泌的调节,使肝脏内贮存的糖元分解,血糖便增高,引发糖尿病。
内分泌性尿糖:内分泌性糖尿是指患有内分泌疾病或者代谢疾病的患者,尿糖常容易升高而致使尿糖反应呈阳性。
妊娠期糖尿:妊娠期糖尿是指妇女在妊娠期内细胞外液容量增加抑止了肾小管重吸收糖的功能,肾糖阈下降而出现的尿糖。
需要一提的是妊娠期尿糖反应呈阳性要与怀孕后期和哺乳期的乳糖尿区分。
血糖高可以吃什么1、主食一般以米面为主,少吃稀饭,因为稀饭易消化难定量,餐后血糖很容易升高。
粗杂粮如燕麦,麦片,玉米面、荞麦、薏仁、马铃薯等。
因为这些食物中有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减低血糖作用,对控制血糖有利。
主食玉米调节胰岛素分泌小米适合糖尿病患者经常食用薏米显着降低高血糖黑米可降低葡萄糖的吸收速度燕麦平缓餐后血糖上升。
糖吃多了会得糖尿病吗

糖吃多了会得糖尿病吗吃糖容易得糖尿病吗很多人在听到糖尿病的名字之后,就会联想到糖,继而认为糖尿病是由吃糖引起的。
其实,这种认识并没有科学道理,是望文生义所造成的误区。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者都与遗传因素及感染、肥胖等多种环境因素有关,但最主要的致病机制就是胰岛受损,胰岛素活性不足。
正常人的血糖之所以保持在正常范围,是因为有充足的胰岛素进行调节。
如果胰岛素分泌失调,活性不足或相对不足,就会引起血液中血糖水平升高,从而影响了对血糖的调节。
当每100毫升血液中的血糖升至160?180毫克时,即超过肾小管吸收糖分的能力时,尿液中的糖分增加,就出现了尿糖增高现象,出现糖尿病。
可见,糖尿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但与是否吃糖却没有直接关系。
然而,吃糖可以导致肥胖,而肥胖又可能诱发糖尿病,这种间接关系还是有的,因此,吃糖不要过量。
糖吃多了会得糖尿病吗很多人认为糖尿病是因为多吃糖引起,是这样的吗?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关键要从糖入手。
要看这个糖是多糖还是单糖或者是双糖。
如果是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多吃一些,是不会引起糖尿病的,但如果是红糖,白糖冰糖等单糖或者双糖或葡糖糖等单糖,多吃确实会引起糖尿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选择适合糖尿病人的一些甜味剂。
1、木糖醇甜而吸收率低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吃木糖醇后血糖上升的速度远低于使用葡糖糖后上升的速度。
2、甜叶菊糖是一种甜叶菊中提取出来的甜味剂,甜度比蔗糖高300倍,使用后不会增加热量的摄入,也,不会引起血糖的波动。
3、氨基糖是一种教新的甜味剂对血糖和热量影响不大。
因此不要一吃到甜东西就认为是含糖量较高不适合糖尿病的人吃,要分清楚是单糖还是多糖。
同时要观察自己的血糖情况。
糖尿病的症状1.多尿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吃糖会导致糖尿病吗

吃糖会导致糖尿病吗作者:贾树才来源:《家庭医学》2011年第11期糖尿病患者常会被告知:“严格忌嘴,不要吃糖。
”许多患者看到儿女吃糖或甜点时,也常会唠叨:“少吃点,我都有这个病了,你也要小心。
”糖和糖尿病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吃糖是诱发糖尿病的导火线吗?倚糖原体内存碳水化合物俗称糖类,在动、植物体内以糖原形式储存。
糖原是由若干个葡萄糖组成的。
植物中的糖原叫淀粉,而动物中的糖原就叫糖原,亦称动物淀粉。
也就是说,糖原和淀粉都是碳水化合物,都是糖。
老百姓所说的吃糖,指吃精制糖,如白糖、红糖、冰糖、水果糖、巧克力,也泛指一切含糖的食品,如蜂蜜、冰糕、冰棍、冰淇淋、甜饮料、甜饼干、甜面包、甜糕点。
人之初性喜甜喜欢甜味是人类的本能,与生俱来,婴儿就喜欢吃甜。
正常人每天允许进食25克白糖,一次吃完也无碍,也有人认为每天吃40~50克糖(约占总热量的10%)未尝不可。
吃糖并不是导致糖尿病的原因。
正常人一次吃大量的糖,立即造成血糖高峰,如超过了肾脏重吸收葡萄糖的阈值,可以导致一过性尿糖,但不会造成糖尿病。
糖尿病不食糖虽然吃糖并不是导致糖尿病的原因,但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精制糖和含糖的食品。
因为进食高血糖指数的食物,可很快造成血糖高峰。
过高的血糖和过高的血脂,对胰岛细胞都是有毒性的,称为糖、脂毒性。
也许有人要问,糖尿病患者每天都吃粮食,粮食含大量的糖,不是每天每顿都吃糖吗?的确如此,但精制糖同粮食中的淀粉是不同的。
精制糖如白糖,只有两个葡萄糖分子,吃后很快吸收,立即造成血糖高峰,甚至出现尿糖,对糖尿病是大大不利的。
而粮食中的淀粉是成千上万个葡萄糖分子,它的消化吸收是缓慢的,血糖上升也是缓慢的,从而可以避免血糖高峰的出现。
可遗传重饮食成年人糖尿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其异常基因是易感基因。
有这种易感基因,虽易患糖尿病,但未必一定患糖尿病。
当有这种易感基因,又受其他因素(主要是饮食不合理)影响才发病。
血糖不高尿糖高什么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血糖不高尿糖高什么原因
导语:近年来,很多人都在担心三高,也有一部分人是困扰着单方面的高,但是你知道吗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也很重要的,平时人们没有多注意这方面的
近年来,很多人都在担心三高,也有一部分人是困扰着单方面的高,但是你知道吗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也很重要的,平时人们没有多注意这方面的医学知识,所以很多人这种方面的都不太了解,前不久我那朋友就检查出来了血糖不高尿糖高,他平时都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情况,没往心上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血糖不高尿糖高是怎么回事,让人们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吧!
专家介绍说,有些患者体检时发现尿糖高就会担心患上了糖尿病,其实引起尿糖的原因有多种,具体是什么原因下面为您作出详细的分析。
血糖不高尿糖高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肾糖阈下降:正常情况下,当血糖超过9~10mmol/L时才会出现尿糖,出现尿糖时的血糖水平称为肾糖阈。
年轻人肾糖阈较老年人低,有时会出现尿糖阳性;妊娠妇女肾糖阈下降明显,也易出现尿糖阳性。
肾糖阈降低时用尿糖估计血糖水平是不可靠的,这时会出现尿糖阳性而血糖正常的情况。
当然,肾糖阈下降的情况也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病,但一般会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蛋白尿、血尿素升高、浮肿等。
2、内分泌影响:甲状腺功能亢进、各种应激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过多时,尿糖也可呈阳性,但多次检测血糖,还是会发现血糖偏高的。
3、一过性尿糖:有的人(如胃大切术后)进食后糖在肠内吸收加快,使餐后血糖迅速升高,这时会引起一过性的餐后尿糖阳性。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糖吃多了就会得糖尿病?很多人都存在误解

糖吃多了就会得糖尿病?很多人都存在误解⊙岳阳市中医医院 吴德先门诊中,常有患者问:“我平时也不喜欢吃糖,为什么也得了糖尿病?”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吃糖与发生糖尿病没有必然的联系,平时少吃糖也不一定就能避免患上糖尿病。
此“糖”非彼“糖”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这里的“糖”指的是尿中的葡萄糖,和血糖中糖是同一种成分;而我们说的吃“糖”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葡萄糖、果糖)、双糖(蔗糖、乳糖等)和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等),它们虽然最终都将以单糖的形式被人体吸收进而影响到血糖,但并不是引发糖尿病的“真凶”。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下降,或者身体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者两者兼备,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有效被利用和储存。
也就是说,对于胰岛素分泌正常、作用正常的人来说,即使摄入了糖,它也会被顺利分解,并不会导致血糖升高,更不会引发糖尿病;而对于胰岛功能受到破坏的人来说,即使不吃糖,血糖也有可能升高。
糖尿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际上,糖尿病发病主要是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
1型糖尿病大多是由于遗传因素所致;如果直系亲属患有2型糖尿病,那得糖尿病的风险将升高。
2型糖尿病的发生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环境因素的作用更大:饮食结构不合理、过量饮食、营养过剩,会加重胰岛素代谢的负担,而其导致的超重(体重指数BMI≥24)又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进而容易引发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高血压患者及饮酒量过多者,也容易发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与以往出现巨大婴儿生育史、妊娠期血糖升高及多次流产者,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糖尿病患者完全“弃糖”不可取虽然“多吃糖”不是导致糖尿病的“真凶”,但我们日常饮食中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最终会被代谢成单糖的形式而后吸收入血,其较蛋白质和脂肪更容易引起血糖变化,所以对于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医生会嘱咐控制“糖摄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吃多了尿糖会高吗
文章目录*一、糖吃多了尿糖会高吗1. 什么是尿糖高2. 吃糖会引起尿糖高吗3. 尿糖高的原因有哪些*二、尿糖高要怎么解决*三、检测尿糖的方法有哪些
糖吃多了尿糖会高吗
1、什么是尿糖高人们对于糖尿病存在许多错误认识,比较典型的一种就是认为尿里有糖就是得了糖尿病。
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尿糖分生理性糖尿和病理性糖尿两种。
1.1、生理性糖尿为一过性糖尿,是暂时性的,主要由三种原
因所致:①饮食性糖尿。
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糖类,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
②应急性糖尿。
在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和周期性四肢麻痹等情况下,延脑糖中枢受到刺激,使内
分泌出现异常,从而导致暂时性糖尿。
③妊娠中后期多可见糖尿。
1.2、而病理性糖尿可分为:①真性糖尿。
②肾性糖尿。
③其他糖尿。
另外,肥胖病、高血压也可出现糖尿。
2、吃糖会引起尿糖高吗 2.1、当身体的免疫系统破坏了制造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时,就患有1型糖尿病了。
可引起免疫系统
进行这一工作的诸多因素是各种自生抗体、基因和氧自由基。
1
型糖尿病可能是由有促成疾病基因的人体中的上述环境之一所
引发的。
2.2、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不同。
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
者能生成胰岛素,但不能很好地加以利用。
如年龄、肥胖和生活方式的作用一样,遗传学对2型糖尿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吃高热量膳食且不从事体育活动的肥胖人很可能患有2型糖尿病。
2.3、在上述情况下,食用过多的糖可提供过多的热量,食用过多的脂肪也会这样,最后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干扰胰岛素的
作用,并可导致2型糖尿病。
3、尿糖高的原因有哪些 3.1、药物性尿糖: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脑垂体后叶激素、咖啡因及苯丙胺类药物,会使血糖增高而造成糖尿。
另外,有些药物如吗啡、水杨酸类、水合氯醛、氨基比林、对氨苯甲酸及大量枸橼酸等,可使尿糖的化验呈假阳性。
3.2、肾性尿糖:肾性糖尿是因为肾小管重新吸收机能低下所致,多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家庭性糖尿及新生儿糖尿等。
3.3、妊娠性尿糖:妊娠中期及后期均应做尿糖化验,但出现尿糖并不能诊断为糖尿病。
妊娠后期由于乳腺功能开始活跃可发生乳尿糖。
还应考虑妊娠期肾小管对糖再吸收能力下降及排出的葡萄糖增多而引起肾性尿糖。
3.4、神经性尿糖:是指患脑血管意外、肿瘤颅骨骨折、脑炎、癫痫等疾病会改变神经及内分泌的调节肝脏内贮存的糖元分解,血糖便增高,从而成为尿糖高的原因。
3.5、饮食性尿糖:在甲状腺机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时,食物中的糖在胃肠道吸收过快,进餐之后出现暂时性的血糖增高而使尿糖增多。
尿糖高要怎么解决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每日三餐要正规,不能不吃早餐或随意改变进餐时间,不吃
早餐可以引发胆结石,又会因过分饥饿后,对中晚餐产生过度吸收,造成肥胖。
食物结构要合理,尽量少吃甜食,少吃或不吃煎炸食品,多吃新鲜果蔬,适当多吃玉米、小米、燕麦片、全麦粉等粗粮;两餐之间来杯酸奶或吃点水果。
经常、有规律的运动可以让身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从而改善血糖和体内脂含量,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2、重视饮食的原则
不吃饱(约七、八分饱便可);合理选择食物,饮食中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的比例,要合理安排和调整。
既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又要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
检测尿糖的方法有哪些1、斑(Benedict)氏尿糖定性检查法用滴管吸取蓝色斑氏药液2.5ml,放置于玻璃试管内,在置于酒精灯上煮沸,若不变色(表示本底无糖或其他还原物质);再用另一
滴管吸取病人尿标志,向试管内加入4滴,轻摇混合后继续在火
焰上直接煮沸2分钟,随煮随摇动试管,防止外溅。
煮完冷却后观察试管内液体的颜色。
但临床上常采取简易法,即用滴管吸收斑
氏液20滴,再加入尿液2滴,其他操作程序与上法完全相同。
2、试纸附有标准比色板
先将试纸条带试剂的一端浸入被检的尿标本中,5秒后取
出,1分钟准时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与标准色版比较,以判定结果。
3、还有斑氏尿糖定量法
即留取24小时全部尿液,测定尿糖总量,此法很少用。
尿糖
控制标准:轻型糖尿病,24小时尿糖减到微量或测不出含量。
中、重型糖尿病控制满意者,24小时尿糖定量在5克以下;一般控制
不理想的,24小时尿糖量也应控制在10-20克,不超过25克,这
样虽然疗效不理想,但不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或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