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体组织细胞染色体加倍技术在牧草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园艺植物育种学(9.1)--植物离体培养育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离体培养育种
第八章 植物离体培养育 种
第一节 植物离体培养的概念及应用 第二节 组织与器官培养 第三节 花药和花粉培养与单倍体育种 第四节 植物细胞培养及其突变体筛选 第五节 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
园艺植物育种学—离体培养育种
第一节 植物离体培养的概念及其应用
三、植物离体培养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3 、获得体细胞杂种
通过原生质体融合途径可以部分克服有性 杂交种间的障碍,获得体细胞杂种。
不同种间、属间甚至科间通过该技术可以广 泛杂交,这对于无性繁殖的园艺植物具有更特殊的 意义。
对称融合、非对称融合。
园艺植物育种学—离体培养育种
第一节 植物离体培养的概念及其应用
一、植物离体培养的概念
植物离体培养( Plant in vitro culture ):即广义的植 物组织培养( Plant tissue culture ),是指通过无菌 操作,将植物的组织、器官、细胞以及原生质体等 接种于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 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 经济价值的其他生物产品的一种技术。是现代生物 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园艺植物育种学—离体培养育种
第二节 组织与器官培养
一、实验室 1 、无菌操作室 2 、培养室 3 、化学实验室、洗涤消毒室和细胞学实验室
园艺植物育种学—离体培养育种
第二节 组织与器官培养
二、培养条件 1 、培养基 2 、无菌操作 3 、培养的环境条件
园艺植物育种学—离体培养育种
第二节 组织与器官培养
二、培养条件 1 、培养基 种类: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营养成分:无机成分、有机成分、天然复合物、
植物离体培养育种案例

细胞分裂素
0.5或1mol/L的HCl+微热
CTK母液可以在冰箱中保存几个月,在长时间的实验中,也可能被分解。 KT和ZT在120C处理1小时仍能稳定存在,BA100C时20分钟。
赤霉素 溶于水,pH5.7但不稳定,用95%的酒 在碱性条件下精,GA变成无活性的异构体,在强酸性环境和高温下,GA也
变成无活性的形式。GA热不稳定,114C处理20分钟降低其活性达90%, 母液需制备新鲜的,并且采用过滤灭菌。
同部位的不同要求而提供不同的培养条件,因此生长较快。 总体来说成本低廉,且能及时提供规格一致的优质种苗或脱 病毒种苗。
➢ 管理方便,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 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一定的场所和环境下,人为提供一定的温 度、光照、湿度、营养、激素等条件,既利于高度集约化和 高密度工厂化生产,也利于自动化控制生产。
培养基的基本成分
包括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无机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和微 量元素。有机成分主要包括糖类、维生素、氨基酸和酰胺 类、含氮碱基、生长调节剂、自然复合物(如水解蛋白、 酵母提取物、果肉和果汁等)以及其他成分如琼脂等。
培养基成分的性质
植物对无机盐类的需求具有广泛的一致性,偶然加 以变动。一般多采用蔗糖。维生素中最关键的是B1, 一般用量为0.1-0.4毫克/升。氨基酸和酰胺只用于某些 组织培养,而在器官增殖阶段加入腺嘌呤也可能是需 要的。关键的有机成分主要是激素和细胞分裂素。
微量元素
Fe、Mn、B、Zn、Cu、Mo 用量少,过多容易导致中毒
激素
❖细胞分裂素
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不定芽 6-BA、KT、ZA、2iP
❖赤霉素
抑制愈伤组织形成,促进芽的形成GA3
❖生长素
诱导细胞的分裂和根的分化 IBA、IAA、NAA、2,4-D
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植物的多倍性与生境
多倍体与异常环境:异常环境是多倍体产生的原因之 一。多倍体植物大都出现于干旱或潮湿的生境。 多倍体与海拔。海拔高度对多倍体的产生频率也有 影响。多倍体比它们的二倍体祖先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它 们能占据二倍体尚未占有或不能占有的空间。
多倍体与植物生长习性
生长习性是影响多倍体频率的内在因素之一。196种多 倍体植物中草本最多,占总数的58.67%,藤本次之,其中多 年生草本比一年生的多倍体数量多76.92%, 。 多年生草本有效的无性繁殖(克隆生长和克隆繁殖)和多 倍性的高百分比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同时,根状茎多年生植物多倍体现象少于块茎二年生植物。
生理活性物质的变化
多倍体生理特性的变化必然引起新陈代谢及其产物的 变化。多倍体的总糖、非还原糖、还原糖及淀粉的含量高 于二倍体,但细胞的结构成分,如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粗纤 维含量较低。烟碱、粗脂肪、蛋白质与维生素C的浓度高 于二倍体。四倍体可溶性灰分的含量在所有情况下都高于 二倍体。药用植物加倍后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所增加,这样的 变化对药用植物品质育种有着重要意义。
药用植物有成分在不同倍性的植物体中不同,但并不呈 正比关系,例如毛曼陀罗的三倍体生物碱含量较二倍体、四 倍均高。 另外药用植物经加倍后可能产生新的性状和的化学成 分。例如福禄考同源四倍体中能够产生亲本所不含有的黄 酮类成分; 菘蓝同源四倍体中游离氨基酸成分组成与二倍体亲相 比也不尽一致,从中可筛选出具有药理活性的前化合物。
自然界中的多倍体
多倍体植物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并被认为是推动植物 进化的重要因素,是物种形成的途径之一。自然界中大约一 半的被子植物,三分之二的禾本科植物,80%的草类,18% 的豆类是多倍体。(在高等植物中,苔藓植物53%是多倍 体,蕨类植物97%是多倍体,高等植物约5%是多倍体,被 子植物大约70%是多倍体。)蓼科、景天科、蔷薇科、锦 葵科、禾本科和鸢尾科中多倍体最多,许多农作物及果树、 蔬菜是多倍体,如小麦、燕麦、棉花、马铃薯、花生、烟草、 甘薯、苜蓿、山药、韭菜、荠菜、苦苣菜和香蕉等均为天 然的多倍体。多倍体在动物中较为罕见。 自然界中同源多倍体很少,绝大多数是异源多倍体。
植物染色体的人工加倍技术

多 倍 体 的 诱 导
Ⅱ、蚕豆多倍体的诱导:
1 将萌动的蚕豆种子浸在0.05%秋水仙素溶液中,置于25℃条件下处 理24h。 2 用清水将秋水仙素处理后的种子冲洗1-3h,再将种子放到装有少 许水并垫有两层吸水纸的培养皿内,上面盖两层的吸水纸,置25℃条 件下培养。 3 待0根尖0.5-1.0cm时,剪下根尖,固定于卡诺液中。 4 将处理后的种子均播于试验地,观察记录。
母本
父本
母本
去雄 西瓜
花粉刺激
(提供生长素)
种下去
三倍体植株
普通西瓜植株
无籽西瓜
前 期 准 备
备用材料:萌动的玉米,黑麦,蚕豆种子
备用药品:秋水仙碱溶液(0.1%、0.05%),乙醇(95%,80%,70%)
用具:镊子,解剖剪,培养皿,吸水纸,指形管,烧杯,卡诺固 定液,显微镜,显微测微尺,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烧杯,恒 温水浴锅,吸水纸,1mol/L HCl ,1% I2-KI溶液,醋酸大丽紫, 席夫试剂
一、技术优势 二、技术原理 三、前期准备
四、多倍体的诱导 五、观察与鉴定
技 术 优势
(1)克服杂种分离,缩短杂交育种年限 (2)排除显、隐性基因干扰,提高选择效率 (3)单倍体是诱变育种的良好材料 (4)能克服远缘杂交的不孕性,创造生物新类型 (5)利用单倍体对栽培品种进行纯化
技 术 原 理
植物染色体的人工加倍技术是一种新型育种方法, 一般采用秋水仙素作为诱导剂,在植物细胞分裂的后 期利用秋水仙素阻止纺锤体的形成,使已经纵裂的染 色体在后期不能分开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完成染色体 加倍的加倍计划。
观 察 与 鉴 定
直接鉴定法:取被处理并固定的根尖,用植物根尖压片法制片,然 后找中期图像,检查染色体数。如果要进行快速检查,可采用醋酸 大丽紫染色法,如准备制成固定片,可采用席夫试剂染色法。
作物育种期末考试总复习----农业大学农学专业

1、作物育种学是研究___选育____和___繁殖_____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2、从进化角度来看,作物育种实际上就是_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有性繁殖可分为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棉花)三种常见的方法。
此外,还包括自交不亲和性____和___雄性不育性__两种特殊方式。
4、育种实践中,作物的高产育种主要涉及_矮杆育种、理想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三个方面。
5、种质资源保存方式可分为___种植保存__、_贮藏保存_、__离体保存_和基因文库技术四大类。
6、作物品种自然变异的原因类型主要有__自然异交引起的基因重组__、__自然变异_和新育成的品种群体的变异。
7、杂交育种通过基因重组、基因累加和基因互作三种遗传机制方式来选育新品种。
8、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中,S(rr)代表是不育系,N(rr)代表保持系。
今有水稻雄性不育系甲,用乙品种授粉后,发现乙对甲无恢复力。
现要用甲转育成新不育系乙”,应以甲为母本,乙为父本进行杂交,在F1代用乙为父本给F代授粉回交,回交若干代以后,就可以得到性状与乙相近的不育系,多次回交亲本就是它的保持系。
9、与品种间杂交相比,其远缘杂种分离特点有分离规律不强、分离类型丰富且有向两亲分化的倾向和分离世代长,稳定慢。
10、测定作物的自交系配合力有两种,即顶交法、双列式轮交、侧配结合法。
测试种选用自交系、单交种11、作物辐射育种实践中,通常用致死剂量、半致死剂量或_临界剂量_来表示辐射敏感性。
12、作物杂种优势要在生产上加以利用,必须满足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异交结实率高和繁殖与制种技术简单易行3个基本条件。
13、多倍体诱导的化学方法中,以化学试剂秋水仙碱诱变效果最好。
15、作物群体改良中,选择和重组是群体进化主要助力14、分子标记SSR指一类由1~6个碱基组成的基序串联重复而成的DNA序列、SNP指单个核苷酸的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1、农作物的品种,一般都有3个基本特性,即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举例说明多倍体育种的具体应用目的意义方法

举例说明多倍体育种的具体应用目的意义方法举例说明多倍体育种的具体应用目的意义方法目前,多倍体育种技术在植物育种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成多倍体,即使是在同一个物种内,也可以增加基因组的数量。
这项技术的应用目的是改善植物的性状,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植物对环境适应性的能力,并提供对病害和胁迫的抵抗力。
本文将以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多倍体育种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改善作物产量和品质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通过增加植物的染色体数量,使作物在某些性状上发生改变,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小麦育种中,应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增加小麦中淀粉含量,使其更适合面粉和面包的生产。
多倍体育种还可以调整作物的奇偶性,使其具备较好的自交保持能力,提高自交系和杂交优势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作物产量。
二、增强植物对环境胁迫的适应能力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使植物增加基因组的数量,从而增强其对环境胁迫的适应能力。
举个例子,种植在盐碱土地上的水稻常常受到高盐胁迫的影响,导致产量严重下降。
然而,通过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增加水稻的染色体数量,提高其耐盐能力,使其在盐碱地上生长良好。
这样的改良品种不仅能够增加盐碱地的利用率,还可以提供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和抗虫性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增加植物基因组的数量,进而增强其抗病和抗虫能力。
在番茄育种中,通过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增加番茄中抗病基因的拷贝数,提高番茄对蔓剧病和其他病害的抵抗力。
多倍体育种还可以改变植物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使其对昆虫的攻击具有更好的抵抗力,提高抗虫性。
这些抗病性和抗虫性的改良品种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体细胞胚胎切割法、花器官培养法、染色体重组法等实现。
其中,体细胞胚胎切割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切割植物的体细胞胚胎,使其形成多倍体植株。
基因工程技术也可以与多倍体育种相结合,通过转基因技术将特定基因导入多倍体植株,进一步改良其性状。
植物离体培养育种

药用植物育种
药用成分改良
通过离体培养技术改良药 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含量, 提高药效和品质。
抗性药用植物培育
培育具有抗病、抗虫、抗 逆等特性的药用植物品种, 提高药用植物的产量和品 质。
濒危药用植物保护
利用离体培养技术保存和 繁殖濒危药用植物种质资 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中 药材资源。
THANKS
谢谢
通过植物克隆技术,可以快速繁殖珍稀濒危植物 和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资源。
03
CHAPTER
植物离体培养育种的应用
农业育种
抗逆性育种
通过离体培养技术筛选具有抗旱、耐盐、抗寒等特性的种质资源,培育适应不同环境条 件的农作物品种。
品质改良
利用离体培养技术改良农作物的品质特性,如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纤维长度等,提 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加工性能。
珍稀濒危树种种质资源保护
利用离体培养技术保存和繁殖珍稀濒危树种种质资源,保护生物多 样性。
园艺育种
01
02
03
新品种培育
通过离体培养技术快速繁 殖和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 观赏植物和果树品种,丰 富园艺植物的多样性。
品质改良
提高园艺植物的品质特性, 如花色、果形、口感等, 满足市场需求和观赏价值。
抗性改良
环保法规
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需符合环保法规,确保生态 安全。
未来发展前景
技术创新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离体培养育种技术有望取得突破性 进展。
应用领域拓展
植物离体培养育种在园艺、农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 培育出更多抗逆、优质、高产的植物新品种。
新麦草愈伤组织多倍体诱导与倍性鉴定

cin) hc e 诱导 愈伤组织 染色 体加倍 的可行 性 , i 进而 对加倍 材 料进 行染 色 体 鉴定 , 选加 倍 的新 麦 草后 代 。并对 染 筛
色体 加倍 的同源 四倍 体幼 苗与二倍 体幼 苗从形态 、 气孔 等方 面进行 比较 , 为进 一 步筛选 和培育抗 性强 、 适应性好 、
伤 组 织 染 色 体加 倍 , 对 处理 后 的愈 伤 组 织 再 生 幼苗 进 行 根 尖 染 色 体 倍 性 鉴 定 。 在 2 ℃ 下 用 1 0mg I秋 水 仙 素 并 5 0 /
和 1 5 DMS 处 理 7 . 0 2 h的愈 伤 组 织 再 生 植 株 , 均 加 倍 细 胞 比例 最 大 , 5 . 8 。 比 较 分 蘖 期 加倍 幼 苗 与二 平 为 3 5
染色体 组 ( e o )。, 麦草也 是新麦 草属 中唯一具有 饲用 价值 的草种 。 由于 传统 方法 采用 化学 试 剂处理 N gn me ]新 ] 新麦 草植株 生长点或 萌动种 子诱导 多倍体 效率较低 , 往难 以获 得有 育种 价值 的 同源 多倍 体后 代 , 往 因而 , 麦草 新
被认 为是遗传 很稳定 难 以进 行基 因改造 的物种之 一 ] 。但 由于新 麦草 具较 低 的染 色体倍 性 水平 (n 4 , 2 一1 ) 适合 于开展 倍性育 种 , 因而选用新 兴 的育 种技术 开展研 究 , 有重要 的潜在 价值 。 具 目前 , 植物遗 传育 种 中, 织培养 已成 为细胞工 程 、 色体 工程 和基 因工 程研 究 与应 用 的重 要 环节 之一 。不 组 染 仅 可直接 应用 于植 物 离体快 繁 , 而且 也越来 越多地 与其他 育种 技术 相结 合 , 富了 草类植 物 育种 手段 , 快 了育 丰 加 种进程 。赵洁等E 通过组 织培养 研究 了疏叶骆 驼刺 ( h g p rioi ) 6 3 Ala i a s l 茎段 离体 快繁 技术 ; 红等 通过 紫外 s f a 李 j 线 辐射 和 Na 化学诱 变愈伤组 织提 高 了苜 蓿 ( d c g aia) N。 Me i o t a s v 的抗碱 性 ; 王婷 婷 等 利 用 细胞 工 程技 术对 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体组织细胞染色体加倍育种是获得植物新品种 的一 条重要 途径 ,在 牧草 育种 中具有 重 大意义 :一是
利 用 同源 多倍体 器官 巨大 型 的特点 ,产生 植株 高大 的 牧草 ,可 以提 高产草 量或 改善 牧草 的品质 ;二 是通过
诱 导是 提高 现有 品种 草产量 和牧 草 品质 的有 效 方 法 。一 般多倍体牧 草 比二倍体 牧草的结实率 降低 、
现象较严重 。
后的细胞分裂进程。当秋水仙素被洗掉,细胞恢复正 常分裂 功能后 ,这 个受影 响 的细胞 的染色体 就加 了一 倍 ,产生染色体数加倍的核 。因此 ,秋水仙素是一 种诱 发 多倍体 的药剂 。各 种植物 和不 同组织 中的微管 蛋 白与秋水仙素结合能力不同 口 ] ,因此处理植物细胞 时,秋水仙素不同浓度 、不同时间、不同处理及恢复 期的温度等等都会对植物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况,并展 望 了离体组织染色体加倍技术在牧草育种 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关键词 :离体组织 ;秋水仙素 ;染色体加倍 ;牧草育种
中图分类号:S 40 5 5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 4 32 1 )9 0 2 — 4 6 3 8 0 (0 0 — 0 1 0 1
3 中试 与 示 范” (0 1 B 36 0 7 号 2 1 )G 2 2 0 1
作者简介 :吉仁花 (9 6 ,女 ( 1 8 一) 蒙古族 ) 内蒙古鄂 尔多斯 , 人 ,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林木生物技术。 通讯作者
பைடு நூலகம்
牧 草科 学
CO E U U U A Y M YX
2 1第 期 总 1 期 草业 与畜牧 - 0 年 9 第9 1 0
应用 进 行简 要综 述 。 l 牧 草离体组 织细胞染 色体加倍 育种 中的诱 导剂及 其诱导 形成 多倍体的细胞 学机理
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报道较多 Ⅲ, 通过植物离体组织人 工诱导多倍体 已经成为获得多倍体植株 的有效途径 , 但 是在牧 草化学诱 变方面研 究 尚较欠 缺 ] 。 多倍 体牧 草 比二倍 体 牧 草植 株高 大 、茎 叶繁 茂 ,对 于 以生 产 茎 叶 为 主 的 牧 草 品种 来 说 ,多 倍 体
_
草业 与畜牧 2 1 第 期 总 1 期 0 年 9 第9 1 0
吉仁花 ,慈忠玲 ,于林清 ,刘曙娜。 ,陈世茹
(. 1内蒙古 农 业 大 学林 学 院 , 内蒙古 呼和 浩 特 0 0 1 ;2中 国农 业科 学 院 草原 研 究 所 109 . 内蒙古 呼 和 浩特 00 1; 10 0
21
基金项 目:国家科技支撑项 目 “ 干旱、半干旱地 区抗旱牧草新
品 种 选 育及 产 业 化 示 范” 2 0 B D 3 O ; 中 央级 公 益 性 科 研 O8A BB6
院所基本科研业务 费专项资金 ( 中国农 业科 学院草原研 究所 ) ; 科技 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项 目 “ 耐旱 紫花 苜蓿新品种 中草
3内蒙古大学生态学院 ,内蒙古 .
呼和浩特
0 0 1 ;4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 10 0 .
呼和浩特
00 1 10 9)
摘要 :通过对牧草 离体组织细胞 染色体加倍 育种 中的诱 导剂的介绍 ,进一步概述 了诱 变剂的浓度和处理 时间、染 色 体加倍 时的选材等 因素对染 色体加倍 的影响及 倍性鉴定技 术 ,初 步探 讨 了牧草 离体组织细胞染 色体加倍技 术的研 究概
亲本或杂种 的染 色体加倍 ,可 以克服远缘 杂交 的困 难 ;三是诱导 出的多倍体可 以起基 因转移 载体 的作
用 。随着生 物技 术 的迅速发 展 ,离体 状态 下秋 水仙素
籽粒产量较低 、营养生 长旺盛 ,这恰好可以提高鲜 草产量 。因此 ,为更好 地发挥牧 草多倍体 的优 势 , 现就离体组织细胞染色体加倍技术在牧草育种 中的
胞 中与微 管相 关 的功能受 到阻碍 和丧失 ,不 能形成 纺
缍丝。没有纺缍丝牵引 ,染色体不能排在赤道板上 ,
也 不能使 已经 复制 的染色 体分 向两极 ,阻碍 了中期 以
株 ,这样也 比较容易获得纯合的四倍体植株。如吴 清 “ 在金养麦(a @yu m s ) F g rmc o m 的离体陕繁结合秋 y u 水仙碱诱导同源四倍体的试验中,分别选用无菌芽和 愈伤组织作为诱导材料 ,结果发现在相同的处理条件 下,愈伤组织的诱导率 、 存活率都明显高于前者。 种 子 :秋水仙 碱处理 种子后 ,种 子的部 分体细胞 已加倍 ,该种子的胚轴、子叶诱导成的愈伤组织也有 部分体细胞是加倍 ,由此可分化成多倍体再生植株 。 如张秀丽等 用 02 .%的秋水仙素分不 同处理 时间对二 倍 体 新麦 草 萌动 种子 进 行 了染 色体 加倍 ,结果 表 明 , 在室温用0 % . 秋水仙素溶液处理3 5 ,诱导加倍的成 2 ~h 功率最高, 加倍植株均为二倍体和四倍体的混倍体。 茎段 : 采用茎段作为诱导材料诱导率较低 ,嵌合
收 稿 日期 :2 1- 5 2 0 10—7
13 年 Bae 和 A ey 97 l s rn 从原 产 于地 中海一 带 的秋 k 水仙植 物 中提纯 出一种 生 物碱 ,并发 现秋水 仙碱 可诱
导植物染色体数 目 加倍 b 。从此 ,这一诱变剂已被广 泛地应用于植物育种研究。 秋 水仙 素 (oci m)是一 种生物碱 ,因最初 从 C lhc u 百合科植物秋水仙 (o h u tm a )的种子和 Cl i ma u nl cc u e 球 茎 中提取 出来 ,故名 。分子式 为 C : 。它是 白 : N H0 色 或淡 黄色 的粉 末 或针状 结 晶 ,熔 点 17 ,易溶 于 5℃ 水 、乙醇和氯仿 ,味苦,有剧毒 阻 。 秋水仙素是一种微管解聚剂,是最重要的微管工 具药物。当秋水仙素与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接触 时 ,秋水仙素就与微管蛋 白异二聚体结合 ,从而阻断 微管蛋白组装成微管 ,并引起原有微管解聚 E,使细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