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描写的事物说明一个道理

合集下载

用说明方法描写事物

用说明方法描写事物

用说明方法写一个事物400字作文(范文5篇)范文一(仙人掌)仙人掌是一种生命力十分顽强的奇特的热带植物。

盆栽的仙人掌,它百折不挠的性格十分让人吃惊,有水、无水、天热、天冷它都不在乎。

它翠绿的身体长着一块块长满硬刺的掌状茎,它不断向上生长,像叠罗汉似的。

一片“绿色的手掌”里又长出一片“绿色的小手手掌”,使人产生不少遐思。

它生长在什么地方都以这个姿势矫健地挺立着。

在炎热久旱的夏天里,其它盆栽都已经垂下了头,而仙人掌像勇士一样抬着头,眺望那蓝蓝的天空;在寒风刺骨的冬天里,别的盆栽早已被主人捧回室内,可是仙人掌坏顶着风霜,不惧周围的环境。

它从来不讲究,它一扎下根,就好像在说:“这地方真好,就在这里生长吧!”仙人长浑身是硬刺,什么野兽见到它都马上止步。

害虫想啮食它,身子总被扎得千疮百孔。

一快绿色的仙人掌折断到地面,大家都以为它枯死了,不,如果你这样任为就错了,它用身体的养份生出根,又培养出一棵青春焕发的小仙人掌,这是真正的“落地生根”。

它的顽强生命力谁可比得上呢?这看起来很平凡的植物,谁料得到,它会长出美丽的小花,就像武士头盔上的彩缨。

仙人掌是热带植物,它形状像手掌,故名仙人掌。

它不畏酷暑,就是气温高达摄氏40度,它几天不喝水也能坚强地活下去。

范文二(文具盒)我有一个漂亮的布袋文具盒,那是在我9岁生日时,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虽然文具盒有些磨损但我还是一如既往地爱护它。

我的文具盒呈黑色,上面有一些碎花和一只可爱的米老鼠,她身穿一件粉色的连衣裙,头上扎了一只漂亮的蝴蝶结,显得精神抖擞。

她张着嘴仿佛在对我说:“小主人,看我多神气,让我做你的好朋友吧!”文具盒不光外表美观,而且内涵丰富,为我的学习立下了汗马功劳,我的文具盒有四层,第一层是一个小袋子,里面可以装课程表或一些零零散散的东西。

第二层是一个中等笔袋,里面有两只漂亮的水彩笔,是方便我美术课用的,只要一到美术课,水彩笔姐妹便开始登台展示自己的才华了;第三层是一只大袋,里面有三只不同颜色的水笔:黑水笔,蓝水笔和红水笔。

借物喻理

借物喻理

借物喻理,就是通过一个事物说明一个道理,状物是为了说明某种道理。

这篇课文正是通过对雪松如何与积雪抗争的描写,揭示出哲理----“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提醒人们该如何抵抗并战胜外界的压力。

借物喻理,重在说明,说理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说理是在状物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是要求详细地写出物的本质特征。

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大至山川湖海,小至花草树木,只要能给人启迪,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素材。

我们在选择描写对象时,要选择熟悉的事物,抓住事物的某些特点与要说的道理之间的共同点或相似之处,才能由物及理,由此及彼。

用一种说明方法描写事物

用一种说明方法描写事物

用一种说明方法描写事物
一种说明方法是通过描述事物的外观、特征、功能、性质等来进行描写。

以下是一个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例子:
一盆花朵盛开于阳光明媚的花园中。

它的外观充满活力,色彩斑斓,花瓣如丝绸般柔软。

从远处看,花朵呈现出橙红色的主调,但近距离观察时,却可以发现花瓣上混合了几分粉红和紫色的斑点,令它们更加美丽动人。

这盆花的大小适中,高约一英尺。

它的枝叶茂密且绿意盎然,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在阳光下,叶子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就像镶嵌了无数个微小的宝石一样。

这些叶子柔软而细腻,触感非常舒适。

这盆花还散发着一种芳香,充斥着整个花园。

这股香气清新而持久,散发出一种迷人的甘甜味道,仿佛让人置身于花海之中。

香气随着微风而飘散,让整个空间弥漫着一种愉悦的氛围。

这盆花的功能是吸引昆虫,尤其是蜜蜂和蝴蝶。

它们被花的色彩和香气所吸引,纷纷飞向花朵,为了蜜糖而辛勤劳动。

花朵的花蜜充足且美味,给予这些小昆虫充足的能量。

同时,它们在与花朵接触时,也帮助花朵进行传粉,促进植物的繁衍生息。

总之,这盆花无论是外观、特征、功能还是性质,都展现出了它的美丽和重要性。

它是大自然的精品之一,为生态环境增添了生机和色彩。

描写事物的说明文200字左右

描写事物的说明文200字左右

描写事物的说明文概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用文字来描述和说明事物。

描写事物的说明文是一种常见的写作形式,通过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事物的外观、特征、功能等,帮助读者对事物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以几个具体的例子,来介绍如何写一篇生动而有趣的描写事物的说明文。

描写猫咪的说明文猫咪的外观猫咪是一种小巧可爱的动物,通常有柔软的毛发和独特的眼睛。

它们的体型相对较小,行动敏捷轻盈。

猫咪的毛发可以分为不同的颜色和花纹,有些猫咪还有着漂亮的长尾巴。

它们的眼睛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如明亮的蓝色、深邃的绿色和温柔的金色。

猫咪的特征猫咪除了可爱的外貌,还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它们有着锋利的爪子和尖尖的牙齿,可以用来捕捉猎物和自卫。

猫咪的耳朵非常灵敏,可以听到很远的声音。

它们的嗅觉也非常敏锐,可以闻到其他动物的气味。

此外,猫咪还有着柔软的舌头,用来自洁和舔拭毛发。

猫咪的习性猫咪是独立而清洁的动物。

它们喜欢悠闲地打盹,爱舒适的环境。

猫咪通常喜欢独自行动,但也会与主人亲近。

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声音来与人沟通,如咕噜咕噜的声音表示满意,尖锐的叫声表示不满。

猫咪还喜欢追逐游戏和攀爬,它们的灵活性使得它们成为顶级猎手。

描写夏天的说明文夏天的气候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天空湛蓝,阳光明媚。

烈日炎炎,空气中弥漫着热浪,使人感到燥热。

夏天的气温通常较高,人们需要注意防暑降温,补充水分。

夏天的天气多变,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阴云密布,带来雷雨和清凉的风。

夏天的生活夏天是人们放松和享受生活的季节。

在夏天,人们可以享受户外活动,如游泳、野餐和露营。

海滩和游泳池成为了炎炎夏日里最受欢迎的地方。

夏天还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新鲜的水果如西瓜、葡萄和草莓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味蕾享受。

夏天的景色夏天的自然景色美不胜收。

郁郁葱葱的绿树和花朵盛开,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夏天的晚上,满天繁星闪烁,伴随着蝉鸣和蛙鸣,营造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氛围。

夏天的夜晚也是观赏烟花的时刻,五彩斑斓的烟花绽放在夜空中,给人带来惊喜和美好的回忆。

借物喻人,借物喻理的习作训练

借物喻人,借物喻理的习作训练

借物喻人,借物喻理的习作训练一、方法点拨作者在一篇文章中着力描写一种事物,并通过这种事物来赞颂一种精神,或者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这种写法,我们说它是借物喻人、借物喻理。

正确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芦花的赞美》一文就是通过对芦花的赞美,赞扬了那些平凡、朴实、对人要求甚少而给予甚多的人。

运用这种写法时关键是要找到事物的相似之处,要抓住所描写的物体与所象征的人和理之间相似或相通的地方来抒发情感,如例文中芦花和被赞扬的那批人都平凡、朴实、要求少、给予多,找到二者的相似处,再由赞美芦花到赞美人就顺理成章、自然而然了。

所以要时时刻刻做个有心人,使自己的思维变得敏锐,让自己的习作迈入意境丰富、含蓄深刻的境界。

二、积心成多浩瀚清幽点缀淡雅渺小屏障寄托抵御挚爱葬葬苍苍层层叠叠声势浩大写照见证热爱浩如烟海朴实无华婀娜多姿欣欣向荣众志成城沉思遐想范例: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这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条,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冬天,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期。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它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

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妖烧。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三、快乐练笔练笔提示:请你依照示例,写出下列事物所具有的特征和它所代表的一类人。

梅花一一(坚强不屈、傲雪斗霜)——(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越挫越勇的人)荷花一一( )——()仙人掌一一( )——()蜡烛一一( )——()黑板擦一一( )——()小石子一一( )——()然后请你从中选择一种,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写一篇小短文。

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写一段60字以内的介绍性文字

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写一段60字以内的介绍性文字

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写一段60字以内的介绍性文字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写一段60字以内的介绍性文字「篇一」举例子:就拿长江来说吧,它的水中含大量泥沙,所以是黄色的.列数字:科学家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居住的星球.作比较:地球是很大很大的,但与太阳比较起来,显得太小了.打比方:比方说,一只小猫,是从她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当然你也是.举例子:科学家提出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列数字: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做比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打比方:塞特凯达斯瀑布在群山之间无奈的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写一段60字以内的介绍性文字「篇二」资料:关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打比方: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宝石。

作比较:春天的雨细腻柔媚,夏天的雨粗犷热烈。

举例子:晕能预示天气。

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晕就代表将要下雨。

(根据大的范围列举相应的例子)画图表:(略)列数字:这座塔占地300平方米,高100米。

(列举数字进行说明)下定义:大气层中的对流层就是指温度上低下高的紧贴地面因而能形成对流的一层。

(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分类别:通常情况下,我们将云分为预示晴朗的云和预示阴雨的云。

(把一个大的范围分为一个个小的范围)作诠释: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对事物进行解释)引资料: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引用别人的话或资料)摹状貌: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写一段60字以内的介绍性文字「篇三」我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就在你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地球上某些地方的我的同类在被破坏,同时也在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

通过描写的事物说明一个道理

通过描写的事物说明一个道理

通过描写的事物说明一个道理师生共同学作文:一. 难题求助一说到松柏、雄鹰,你就会联想到傲雪挺立,搏击长空吧。

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呢?这是因为人们在描写它们时赋予了某种含义。

如果要求你写篇作文,通过介绍某个事物说明一个道理,该如何写呢?二. 写作指导1. 弄清题意不迷路让我们先来看看题目:通过描写的事物说明一个道理。

“事物”包括动物、植物、物品、建筑物等一切有形的、能观察到的东西。

“事物”怎么会说明道理呢?让我们回想课文《落花生》。

落花生“虽然不好看,却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因为它的这一特点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极相似。

所以很自然由落花生联想到人,从落花生的特点领悟到“做人”的道理。

其实落花生和作者想通过它说明的道理,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只是作者根据事物的某一个特点而受到了启发,联想到一个道理。

然后凭借事物的这个特点,把道理点明。

这种方法,人们称为“借物喻理”或“托物言志”。

因此审题得知:第一,这篇文章能选择写的事物范围很广。

第二,我们要借所写事物的特点说明一个与之相似的道理。

2. “物”“理”一致选择材料文题要求我们通过描写事物说明一个道理。

怎样选择合适的事物呢?首先,我们寻找事物的范围要宽一些。

大到太阳、月亮,小到蚂蚁、青草,近到身边的文具,远到海上的灯塔。

然后把事物的特点一个个比较,看看哪种事物的特点与生活中做人的道理最相近、最贴切。

举例来说:菊花在群芳调落的深秋时,傲霜怒放。

可以借菊花说明人要不怕艰难险阻,奋发有为。

路灯不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为行人照路。

由此想到,想到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忠于职守。

蜘蛛辛勤结网,即使被大风吹断,也不气馁。

这种坚韧而勤劳的品德会使我们想起具有这种美德的劳动者。

但是,有位同学从咏青松,抒发了这样的感情:“我们少年要像一棵棵小青松,不怕风吹雨打,努力天天向上。

我们要像一棵棵小青松,尊师守纪,争当讲文明的好孩子。

写作文结尾写道理

写作文结尾写道理

写作文结尾写道理从一件事得到的启示失败乃成功之母是啊,做每件事都要经历过失败,才能成功.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件学骑车的事情,让我从这件事得到了一个启示.在我四岁时,就在骑自行车,那时候的自行车是有四个轮子的,骑上去不会摔跤.十岁那年有一天,爸爸突然地对我说:''孩子,你不能总是骑四轮车,应该练练单车吧!''我想了想说:''好吧!''正好该我过生日了,所以我的生日礼物爸爸给我买了一台凤凰的折叠自行车。

刚开始学的时候,别提多难了!一跨上车,车子就像喝醉了酒,摇摇晃晃的,有时候车头怎么也扭不过来,让我连人带车的重重地摔在地上,摔得我四脚朝天,搞得别人哈哈大笑. 有时候我连车都骑不上来,有时候爸爸推我走但是爸爸一松手我就摔倒了,但我看见院里的其他小朋友和我一样老摔跤却一点也不服输,继续努力地练习.于是我也和他们一样继续努力地练习。

过了几天后又经过几次摔跤后,我渐渐地发现,车子像被我驯服的一匹骏马,终于能让我潇洒自如地驾驶了.那一天晚上,我正在回味着白天学自行车的事,并从中我悟出了一个启示:做什么事,不可能一下子就会成功,一定要经历过失败,然后再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才会取得成功,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成功之母才会再进一步。

总结:写事的作文,一定要写出叙事作文的四大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是缺一不可的。

写事情,一定要写出起因(怎么发生的这件事),经过,结尾。

结尾一定要和开头相呼应,点题。

每篇叙事作文,一定要有一定的含义,表达出什么意思都要写。

不能整篇文章没有中心。

我帮你找了一个叙事口诀,照着上面写就差不多了叙事作文口诀叙事作文是基础,三段写法要牢记。

叙述方式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

顺叙记事容易学,起因经过和结果;开头交代四要素,时间地点和人物;事件起因点明白,经过具体写出来;结尾交代事结束,首尾内容要略写。

倒叙方法变化多,结果提前是妙着;开头回忆多变化,结尾照应好处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描写的事物说明一个道理
师生共同学作文:
一. 难题求助
一说到松柏、雄鹰,你就会联想到傲雪挺立,搏击长空吧。

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呢?这是因为人们在描写它们时赋予了某种含义。

如果要求你写篇作文,通过介绍某个事物说明一个道理,该如何写呢?
二. 写作指导
1. 弄清题意不迷路
让我们先来看看题目:通过描写的事物说明一个道理。

“事物”包括动物、植物、物品、建筑物等一切有形的、能观察到的东西。

“事物”怎么会说明道理呢?让我们回想课文《落花生》。

落花生“虽然不好看,却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因为它的这一特点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极相似。

所以很自然由落花生联想到人,从落花生的特点领悟到“做人”的道理。

其实落花生和作者想通过它说明的道理,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只是作者根据事物的某一个特点而受到了启发,联想到一个道理。

然后凭借事物的这个特点,把道理点明。

这种方法,人们称为“借物喻理”或“托物言志”。

因此审题得知:第一,这篇文章能选择写的事物范围很广。

第二,我们要借所写事物的特点说明一个与之相似的道理。

2. “物”“理”一致选择材料
文题要求我们通过描写事物说明一个道理。

怎样选择合适的事物呢?首先,我们寻找事物的范围要宽一些。

大到太阳、月亮,小到蚂蚁、青草,近到身边的文具,远到海上的灯塔。

然后把事物的特点一个个比较,看看哪种事物的特点与生活中做人的道理最相近、最贴切。

举例来说:
菊花在群芳调落的深秋时,傲霜怒放。

可以借菊花说明人要不怕艰难险阻,奋发有为。

路灯不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为行人照路。

由此想到,想到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忠于职守。

蜘蛛辛勤结网,即使被大风吹断,也不气馁。

这种坚韧而勤劳的品德会使我们想起具有这种美德的劳动者。

但是,有位同学从咏青松,抒发了这样的感情:“我们少年要像一棵棵小青松,不怕风吹雨打,努力天天向上。

我们要像一棵棵小青松,尊师守纪,争当讲文明的好孩子。

”由青松的挺拔想到少年要天天向上,这是贴切的。

至于说像小青松“尊师守纪”、“讲文明”,就显得十分生硬,牵强附会了。

要避免这种毛病,必须认真思考描写的事物有哪一方面与你想表达的道理一致。

总之,无论是写一片树林,一丛菊花,一棵向日葵,还是写一株小草;无论是写雄鹰、彩蝶,还是黄牛,无论是写高山、宝塔、大桥,还是写一块礁石,只要我们赋予它们人生的含义,又用得贴切合理,就会写成一篇借物寓理的文章来。

3. 潜心体会突出特点
借“物”明理,首先要在描写“物”的时候突出它与“理”相关的特点。

这时的描写事物与状物的文章是有差别的。

一般的状物文章要求突出它的各方面的特点,尽量通过自己的介绍,让读者全面了解它。

而借物寓理的文章的目的是说明自己想表达的道理,只需要将其中的一个特点写突出。

以写《菊花》为例:
[例一]我最喜欢那株黄色的菊花。

远看,一朵朵花儿像一个个黄色的大绣球,在微风中轻轻地摆动;近看,健壮的枝上,有的是鼓鼓胀胀的花骨朵;有的正在怒放,从层层叠叠的、微微卷曲的花瓣中,露出了橙黄色的花芯,不时散发出一阵阵幽香,招引着蜜蜂,蝴蝶飞来。

[例二]秋天到了,寒风瑟瑟。

树上的叶子黄了,随风飘落,高大的树木光秃秃的。

路边的花凋谢了,小草枯黄了,大地失去了生机。

只有菊花迎着寒风竞相开放。

它们没有抱怨秋天的冷落,没有畏惧秋霜的无情,而是用自己的全部力量顽强地与严寒抗争,为大地增添生机。

菊花,你用行动告诉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只有迎着困难才能奋勇前进。

显然,两个例子描写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前者重在描摹菊花的样子;后者重在借秋天开放的特点说明“不向困难低头”的道理。

4. 借物明理要有新意
同学们,如果把明理比作唱歌,你愿意当唱自己歌儿的画眉,还是愿做那学舌的鹦鹉?你们肯定会不约而同地回答:当画眉!
是呀,我们要像画眉那样,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

可是有些文章又是怎样的呢?赞青松,总是高大挺拔,坚强不屈;咏菊花,总是不伯秋霜,凌寒而开;赞蜜蜂,离不开勤勤恳恳,不辞辛劳;赞翠竹,无非是朝气蓬勃,郁郁葱葱……这种老一套的写法丝毫没有新鲜感,更谈不上感人。

如何有不同于别人的正确见解呢?其实,你只要换一个角度来理解事物就会发现许多独特的感受。

举例来说吧,一般人厌恶蜘蛛,不少文章中都把它当作批评的对象。

如果你从蜘蛛勤奋结网,搜捕害虫的角度去抒情,就比较新鲜。

芦苇常常被人作为随风倒的没骨气的象征,如果你从芦苇甘居水中,为人类奉献出芦叶、芦花、芦根的角度去立意,就有了新意。

鹅卵石能铺路,这似乎已经写滥了。

可是如果你想到鹅卵石原来也有棱角,但是在风浪中被磨得圆滑了。

从这一点谈出自己的感受,不也有点新鲜感吗?
三. 写作顺序
怎么安排文章的写作思路呢?当你准备由一个事物的特点联想到一个道理时,首先,“这个事物有什么特点?”应当成为作文的重点。

因此,文章的结构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先讲事物的特点,要讲得准,讲得透。

然后再点出人们由此受到什么启发,领悟到什么道理。

[例文评析]
我爱南京大萝卜
小时候,我看见有人做了笨事,或者说了笨话,别人就会笑他是“南京大萝卜”。

这样一来,我从心里开始厌恶这东西了。

五年级时我搬了家,天天上学都穿过农贸市场。

一天,在妈妈指点下,我终于仔细看了看南京大萝卜。

它的皮是红色的,有暗红,有紫红。

不鲜艳,不诱人。

但是显得水灵灵、脆生生的。

它的个头挺大。

每一个都有两、三斤多重。

我用尺一量,嘿,足有一尺长。

它没有黄瓜的碧绿青翠,也没有西红柿的滚圆精致,看上去憨厚笨拙。

妈妈用一个萝卜剁馅子,就让我们三口之家吃上一顿饺子,味道美极了。

从此,我觉得“南京大萝卜”并不令人讨厌了。

去年冬天,我感冒,嘴唇旁起了水泡。

妈妈说这是“火气”,要多吃蔬菜。

那时青菜很贵,又难买。

而萝卜很便宜。

妈妈买了萝卜来煨汤,喝了两天,我的“火气”就没了。

原来大萝卜有这样的效用,价廉而物美!
我不由得对它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

有一次,我有机会去郊区,看见了长在地里的南京大萝卜。

它矮矮地长在地上,却把“果实”埋在地下。

并不像石榴、桃子、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炫耀。

于是我想起学过的课文——许地山爷爷写的《落花生》。

许地山爷爷对花生的赞美,不是也能用在南京大萝卜身上吗?它虽然显得笨头笨脑,但那种不管别人怎么说三道四,仍然默默奉献的精神,不是也在启示我们怎样做人吗?这是多么宝贵的品格啊!
啊!我爱你,南京大萝卜。

【评析】
作者分步叙述萝卜的特点时,先写了它样子的普通,又讲了物美价廉,最后讲了长在地下。

最后把默默奉献的精神与萝卜的生长特点紧密结合。

更可贵的是小作者在介绍萝卜的特点中,注意到了自己经历的感情变化过程,从“厌恶”到“不讨厌”;再到“开始喜欢”最后发出“我爱你”的心声,由此悟出做人的道理,显得很自然。

【建议】
“借物寓理”的表达训练是十分有趣的。

当你掌握了这种方法后,对事物的观察会更深刻,说明道理时会更有说服力。

同时,将此方法融合进状物的文章,会使文章的中心更突出。

建议同学们多读此类文章,并在阅读时思考下列问题:
1. 本文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
2. 这个道理是通过写______________来表达的?
3. 文章描写了事物的_________________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