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典型城镇区地表径流污染特征

合集下载

我国典型城市地表水水质综合评价与分析

我国典型城市地表水水质综合评价与分析

我国典型城市地表水水质综合评价与分析郑利杰;高红杰;宋永会;韩璐;吕纯剑【摘要】应用内梅罗指数法对我国27个典型城市地表水水质进行评价,分析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现状,揭示水质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H3-N浓度、TP浓度、CODCr、BOD5和CODMn为地表水主要超标因子,NH3-N浓度为首要污染因子,水质主要受氮、磷营养盐及有机物影响.华北地区参与评估城市的水质级别均为较差;西北、东北、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参与评估城市的水质级别较好比例在50%以上.城市建成区水质优于非建成区;国控断面水质级别为较好.2012-2014年期间,典型城市地表水水质有明显的好转趋势,水质级别较差城市比例下降11%.西北和东北地区,因为人口密度小,经济发展相对不快,水质保持相对稳定,多数城市水质季节性特征不明显;华东地区地域辽阔,整体来看季度水质波动没有明显规律;华中和华北地区,受气候和降水量影响,城市水质季节性特征比较明显.【期刊名称】《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年(卷),期】2016(006)003【总页数】7页(P252-258)【关键词】典型城市;地表水;内梅罗指数法;水质评价【作者】郑利杰;高红杰;宋永会;韩璐;吕纯剑【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 11014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北京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4城市水体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导致城市地表水环境严重恶化[1],城市地表水质状况备受关注。

因此,及时客观地对城市地表水质量做出评价,掌握水体污染状况,揭示水体质量发展规律,对城市水污染治理、水环境规划及水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主城区土壤及受污染状况

重庆主城区土壤及受污染状况

重庆市作为西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又作为山地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矛盾比较突出。

一方面,耕地储量相对较少,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重庆土地呈耕地、林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趋势,土地使用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达,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工业“三废”、农药、化肥的施用,不合理的耕作措施等,使土壤污染严重。

为更加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就要求我们要以高精度的生态地球化学数据作为依据。

虽然环境部门、农业部门、地矿部门前期已经开展过大量的环境基础工作,但这些工作分析元素少,缺乏区域性研究,针对性较局限。

这些基础数据已不能满足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不能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近年来,随着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环境中的有害重金属(如Hg、Cd、Pb、Cr 和As 等)不断增加,对农产品造成日益严重的污染和危害,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使人们更加关注果品的卫生质量问题。

当重金属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对果园土壤造成污染,进而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品品质,再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血橙属于晚熟品种,果实挂树越冬,一般会喷洒2, 4-D类除草剂,这类农药为含Hg等元素的有机化合物,除直接与果树作物粘结外,大部分均散落在土壤表面,并在土壤中残留积累。

另外,重庆市属于酸雨重污染区,随着土壤酸度的增加,重金属离子的溶解度逐渐增大,高浓度的有毒重金属元素便会沉降和积累在表土层,致酸离子会与土壤胶体吸附的重金属离子(盐基离子)发生交换,造成土壤中被固定的重金属发生淋溶,使得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

现有研究发现,土壤中过量的重金属主要来自于污水灌溉、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城市垃圾与污泥农用堆肥等。

从金果园周围的环境条件看,果园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主要是农药、化肥。

重金属元素是肥料中报道最多的污染物质[20],磷肥中含有较多的Cd、Pb 等重金属。

此外,重庆市属于酸雨重污染区,随着土壤酸度的增加,重金属离子的溶解度逐渐增大,造成土壤中被固定的重金属发生淋溶,使得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

重庆市黔江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及防治对策

重庆市黔江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及防治对策

综合污染指数在 0 . 1 7— 0 . 3 2 ;黔江河下 坝断面综 合 污染 指 数 范 围为 0 . 4 8—1 . 0 6 ,水 质 轻 度 污 染 到 重污染 。从整体上 看 , 2 0 1 3年境 内阿蓬江流域 的 水 质变 化趋 势较 稳定 ,8月 的水 质 最 好 ;黔 江河 下
明 ,阿蓬 江湾 塘 、两河 和鱼滩 断 面水质 较好 ,未 出 现超 标项 目,水质 均满 足地 表水 Ⅲ类水 标 准 ;但 黔 江河 下 坝断 面水质 很差 ,总磷 、化学需 氧量 、氨 氮
均 超过 Ⅲ类水 标 准 。



3 4 5 6 源自7 8 9
1 0 l 1 1 2
龚 立 ,王炳 祥。 。冯艳 红 ( 1 .重庆市 环境 监测 中心 ,重 庆 4 0 1 1 4 7;2 .重 庆市 黔江 区环 境监 测 中心站 ,重 庆 4 0 9 0 0 0 )
摘 要: 通过分析黔江区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水质变化趋势,确定水体污染程度,分析 了影响地表水质 的污染物来源,提 出了地表水污染具体防治措施 ,为黔江区地表水综合整治和 污染防治提供可靠借鉴和科 学依 据 。
关键 词 :地表 水 ;环境 质量 ;防治 ;对策 ;黔 江 区 ;重庆 中图分类 号 :X 5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1 6 7 3— 9 6 5 5( 2 0 1 5 )0 2— 0 0 4 8—0 3 坝 断面水 质 6 —8月 无 明 显 变化 ,其 余 各 月 变 化 趋 势较 明显 ,1 2月 下 坝 断 面 的水 质 最 差 ,主 要 原 因
日期
图1 2 0 1 3 年 阿蓬 江 、黔 江 河 水 质 综 合 污染指数 月变化趋 势

山地城市径流污染特征分析

山地城市径流污染特征分析

表明: T 除 P外主要 污染物质 的平均 浓度 均超 过 地表 水 环境 V类标 准 , 雨径 流 s 降 S的 平均 浓度 可
高 达 17 ×1 。 / C . 3 0 mg I, OD 和 NH。N 平 均 浓 度 可 高 达 7 . 5mg L和 3 6 / ; 在 显 著 地 初 一 6 2 / . 7mg I 存
Cho gq n n i g, t r e h e ki ds s o mwa e r no f n of t r t r u f qu lt we e o t r d, wh r i dia or i l e pH 。 a iy r m nio e e e n c t s ncud d s s e de ld ( u p n d So i s TSS),c mi a y n d ma d( he c lox ge e n COD),a mmon a nir e ( H3 N ),t t lp s o u i— tog n N 一 o a ho ph r S ( TP) n O o ,a d S n.Th e u t h e r s ls s ow h tt v r g on e r to f s o mwa e u f o l t n s e e d t a hea e a e c c nta i n o t r t r r no fp lu a t xc e t it e e ft e e io m e a u lt t n a ds f he ffh l v lo h nv r n nt lq a iy s a d r orChi a e c p n x e t TP,S on e r’i n o u f a S c e nta o f r no fc n t

2 De rm e nie st . pa t ntofU v r iy Con t u to Zhon s r c in, gNa nve st on m is a d La , W uh n 4 07 P R . i a n U i r iy ofEc o c m w a 30 3, Ch n )

浅析重庆市水土保持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浅析重庆市水土保持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浅析重庆市水土保持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摘要: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水土流失极其严重,保护水土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重庆是我国严重水土流失的地区之一,本文从地貌、气候、植被、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工程与城市建设等方面探讨了重庆市水土流失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水土流失和加强水土保持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水土流失;影响因素;水土保持;对策重庆的土地总面积有8.24万km²,是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其资源丰富,经济辐射范围辽阔,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担负着带动和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任。

然而,相对落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其在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相适应。

重庆市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投资,但水土流失仍呈恶化趋势,水土流失已成为严重制约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

1 重庆市水土流失状况根据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制定的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土壤侵蚀分级标准(SL19096),按照土壤侵蚀模数和坡度、植被覆盖率等其它相关指标,将水土流失程度划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和剧烈侵蚀 6 个级别,通常把轻度以上土壤侵蚀面积看作该区域水土流失总面积。

重庆市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强度大,据调查结果显示,全市总水土流失面积为52 039.53 km²,占土地总面积的63.15%,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 3 548.18 t / a•km²,每年的土壤侵蚀总量达1.85 亿t。

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39 021.97 km²,占全市总面积的47.36%,占水土流失面积的75%;强度、极强度和剧烈侵蚀的面积之和为13 777.88 km²,占总面积的16.7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6.48%。

也就是说,全市近1 / 2 面积上存在中度以上土壤侵蚀,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超过总流失面积的1 / 4,可见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

重庆市永川区废水排放及主要水污染因子分析

重庆市永川区废水排放及主要水污染因子分析

重庆市永川区废水排放及主要水污染因子分析重庆市永川区位于重庆市中心偏西的位置,是重庆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永川区的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的需求不断增加。

但随之而来的是废水排放和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化。

本文将针对永川区废水排放及主要水污染因子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一、废水排放情况永川区的废水排放主要来源于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

在工业方面,永川区有多家大型工业企业,以化工、冶炼、纺织印染等行业为主,这些企业的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

农业方面,农药、化肥等农业活动也会导致农田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农药、化肥残留物。

而城市生活用水也包括家庭、学校、医院等机构的生活污水和餐厨废水。

根据永川区环保局的数据统计,永川区工业废水占比最高,其次是农业、城市生活用水,其中化工、冶炼、纺织印染等行业的废水排放占比较大。

二、主要水污染因子分析1. 化学氧需求量(COD)化学氧需求量是反映水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表征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

化工、冶炼、纺织印染等行业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因此导致COD浓度较高。

农田排放的废水中也会含有农药、化肥等有机物质,使得水体的COD浓度升高。

2. 氨氮(NH3-N)氨氮是水体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主要来源是养殖业和化工企业的废水排放。

永川区是重庆市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畜牧业和养殖业发达,饲养污水中的氨氮也是导致水质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3. 高锰酸钾指数(CODMn)高锰酸钾指数是水体中有机物氧化能力的指标,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多少和易氧化性。

永川区工业排放中的有机物质和农业活动中的农药残留造成水体的CODMn较高。

三、建议对策1. 加强监管和管理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废水排放的监测和管理,建立健全废水排放许可制度,对违规排放的企业进行惩罚和整治。

2. 加强技术改造工业企业应加强技术装备升级和技术改造,减少和控制废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浓度,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达标率。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土壤质量特征分析及评价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土壤质量特征分析及评价

t i c s . T h e 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t h e p H v a l u e i n t h e c o l l e c t e d s o i l s a mp l e s r a n g e s f r o m 4 . 5 t o 8 . 8. i n wh i c h a c i d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 o b v i o u s b a s i i f e d t r e n d s : t h e b u l k d e n s i t y v a i r e d f r o m 0 . 9 6 g / c m t o 1 . 7 4 g / c m , a n d t h e a v e r a g e
可能 出现供磷不足 ;钾素处 于中等水平 , 基 本不缺乏。根据重庆 市《 栽植 土壤 质量标 准》 ( D B J / T 5 0 - 0 4 4 - 2 0 0 5 ) 对重庆 市主 城
区城 市绿地 土壤进行质 量评 价 , 结果显 示, 供试土壤肥 力普遍较低 , 按得分分级可得优 良( 一级 ) 土壤 占 8 . 7%, 土壤质 量尚可 ( 二级 ) 占4 4 . 4%, 土壤质量较 差( 三级 ) 占4 6 . 9%, 其 中专类公 园绿地的表现 出质量 最差, 三级土壤 占 6 1 . 9%。
a n d n e u t r a l s o i l a c c o u n t e d f o r 2 0. 2% . wh i c h i s c o mpa r e d t o t h e pH o f na t u r l a s o i l . t h e c o l l e c t e d s o i l s a mp l e s a r e

太湖流域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物浓度及污染特征分析

太湖流域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物浓度及污染特征分析

太湖流域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物浓度及污染特征分析赵玉坤;梅生成【摘要】通过监测4场典型降雨8个采样点事件,系统分析太湖流域典型城市常州和城镇沙家浜主干道路径流污染特征.研究表明,同一场降雨在不同区域地表径流污染物浓度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季节上来看,秋、冬降雨径流污染物浓度普遍低于春、夏的污染物浓度.TN的组成结构上来看,秋、冬季主要是NH4+-N和NO3--N 构成;而春、夏季由NH4+-N,NO3--N和有机氮构成.根据EMC的计算结果,TN和溶解性TN总体污染程度较严重,污染物TP、溶解性TP和正磷酸盐的总体污染程度偏低,COD的污染程度较轻.因此,加强对不同源区、不同季节典型降雨事件污染物浓度变化过程、事件平均浓度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模型参数污染物浓度取值参考范围,为降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期刊名称】《环境科技》【年(卷),期】2019(032)004【总页数】8页(P52-59)【关键词】太湖流域;地表径流;主干道路;污染浓度;污染特征【作者】赵玉坤;梅生成【作者单位】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434;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4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0 引言城市地表径流污染是一个涉及多时空尺度、多污染源和多介质的复杂系统过程[1-2],径流区所处的的气候环境、降雨特征、大气污染状况、土地利用与覆被类型、卫生管理水平和排水制度等共同影响地表径流污染的形成与发展[3]。

目前,国内外对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问题:①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径流污染特征,如居住区、交通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等[4];②城市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地表径流污染特征,如屋顶、道路、停车场和草坪等[5-6];③降雨特征对地表径流污染的影响,如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峰现时间和前期干燥日数等[7]。

而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季节地表径流污染特征之间的对比差异以及综合影响因素研究较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第8期2015年8月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Vol.36,No.8Aug.,2015重庆市典型城镇区地表径流污染特征王龙涛1,2,段丙政1,2,赵建伟1,2*,华玉妹1,2,朱端卫1,2(1.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与环境工程研究室,武汉430070;2.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摘要:以重庆大渡口区建胜镇为典型区域,选取水泥瓦屋顶、石棉瓦屋顶、水泥平屋顶、居民区水泥路面、餐饮沥青路面、油库沥青路面等不透水下垫面和附近一条合流制溢流渠为采样点,研究了城镇地表径流中营养性污染物和重金属排放特征.结果表明,路面径流中TSS 、COD 、TN 、TP 平均质量浓度为(1681.2ʃ677.2)、(1154.7ʃ415.5)、(12.07ʃ2.72)、(3.32ʃ1.15)mg ·L -1,普遍高于屋面径流污染物平均质量浓度:(13.3ʃ6.5)、(100.4ʃ24.8)、(3.58ʃ0.70)、(0.10ʃ0.02)mg ·L -1.不透水地表径流中,TDN 、TDP 分别占TN 、TP 的62.60%ʃ34.38%、42.22%ʃ33.94%.与中心城区相比,本城镇地表径流污染物质量浓度一般较高.合流制溢流中,TSS 、COD 、TDN 、TN 、TDP 、TP 为(281.57ʃ308.38)、(231.21ʃ42.95)、(8.16ʃ2.78)、(10.60ʃ3.94)、(0.38ʃ0.23)、(1.51ʃ0.75)mg ·L -1,重金属质量浓度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合流制溢流中大部分污染物存在初期冲刷效应,而TSS 的初期冲刷效应较弱.合流制溢流中,COD 、TP 与TSS 都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NH +4-N 和TP 、TDP 、TN 、TDP 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NO -3-N 和其它指标都呈负相关关系.关键词:城镇地表径流;营养性污染物;重金属;合流制溢流;初期冲刷中图分类号:X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0-3301(2015)08-2809-08DOI :10.13227/j.hjkx.2015.08.011收稿日期:2015-01-26;修订日期:2015-03-2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452,40901264);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307-002)作者简介:王龙涛(1989 ),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面源污染与控制,E-mail :wanglongtaoxyz@qq.com *通讯联系人,E-mail :jwzhao2@163.com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Runoff of Typical Town in Chongqing CityWANG Long-tao 1,2,DUAN Bing-zheng 1,2,ZHAO Jian-wei 1,2*,HUA Yu-mei 1,2,ZHU Duan-wei 1,2(1.Laboratory of Ec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Arable Land Conservation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Six kinds of impermeable underlying surface ,cement tile roof ,asbestos roof ,cement flat roof ,residential concretepavement ,asphalt pavement of restaurants ,asphalt pavement of oil depot ,and a combined sewer overflow canal in the Jiansheng town of Dadukou district in Chongqing city were chosen as sample plots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utritional pollutants and heavy metals in town runoff.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mass concentrations of TSS ,COD ,TN ,TP in road runoff were (1681.2ʃ677.2),(1154.7ʃ415.5),(12.07ʃ2.72),(3.32ʃ1.15)mg ·L -1,respectively.These polluta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roof runoff which were (13.3ʃ6.5),(100.4ʃ24.8),(3.58ʃ0.70),(0.10ʃ0.02)mg ·L -1,respectively.TDN accounted for 62.60%ʃ34.38%of TN ,and TDP accounted for 42.22%ʃ33.94%of TP in the runoff of impermeable underlying surface.Compared with the central urban runoff ,town runoff in our study had higher mass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pollutants.The mass concentrations of TSS ,COD ,TDN ,TN ,TDP and TP in the combined sewer overflow were (281.57ʃ308.38),(231.21ʃ42.95),(8.16ʃ2.78),(10.60ʃ3.94),(0.38ʃ0.23)and (1.51ʃ0.75)mg ·L -1,respectively.The average levels of heavy metals in this kind of runoff did not exceed the class Ⅵlevel of the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Most pollutants in the combined sewer overflow had first flush.However ,this phenomenon was very rare for TS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SS and COD ,TP in thecombined sewer overflow.And this correlation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NH +4-N and TP ,TDP ,TN ,TDP.However ,a negative correlation existed between NO -3-N and all other indicators.Key words :town runoff ;nutritional pollution ;heavy metal ;combined sewer overflow ;first flush随着城市化日益加快,不透水下垫面的面积迅速增长,直接增加了城市面源污染的输出负荷.城市化与洪峰形成时间具有线性关系[1],增大了洪峰风险.城市地表径流含有大量的TSS 和大肠杆菌[2]、可溶盐[3]、营养物[4]、重金属[5]等污染物,大量研究表明这些物质降雨时被冲刷进入水体,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6,7].但这些研究成果大多在中心城区展开,城镇地表径流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国内外一些学者已开展了一些城镇街尘污染研究,街尘中重金属的累积分布[8]、粒径效应[9]、重金属污染特性[10]等研究都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为城镇地表径流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目前我国中心城区是3.6万km 2,县城的建成镇达1.65万km 2[11],城环境科学36卷镇面积还在不断扩大.然而当前城镇建设普遍缺乏规划和管理,城镇地表径流及其造成的污染还未引起足够重视[12],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径流中污染物浓度呈现出前期高后期低的现象,通常称为初期冲刷效应,这对地表径流的污染截流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学者对初期冲刷给出了不同的定量化标准.Deletic [13]建议使用20%径流量携带20%的污染负荷来界定.Fawcett [14]和Bertrand-Krajewskia 等[15]分别提出更为严格的20/80、30/80标准,即初期20%(30%)的径流所携带的污染负荷超过80%时才被认为有初期冲刷的现象存在.Kim 等[16]也在之后提出了30/50标准.但到目前为止,初期冲刷的定量标准尚未取得广泛的共识.本文选取重庆市大渡口区建胜镇为研究区域,开展城镇地表径流水质及初期冲刷效果分析,以期为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评价和处理提供基础资料.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区概况重庆冬季降雨量少,4、5月开始大量降雨,6、7、8月达到最高,9月降雨开始减少.大渡口地处长江上游,降雨多发生在5 9月,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左右.研究区为大渡口建胜镇伏牛溪正街,该区域为典型丘陵峡谷地带,伏牛溪为南北走向,将该区分为东岸、西岸,东岸沿河道路为支干路,西岸为一重工厂厂区,两岸地形多为丘陵.采样点分别为水泥瓦屋顶(SNW ),石棉瓦屋顶(SMW ),水泥平屋顶(SPW ),居民区水泥路面(JSL ),餐饮沥青路面(CLL )、油库沥青路面(YLL ),同时选取了一个合流制溢流渠(HSQ ).采样点特征见表1,采样点位置见图1.图1建胜镇地表径流采样点位置示意Fig.1Location of rainfall runoff monitoring sites in the Jiansheng town表1建胜镇地表径流采样点特征Table 1Characteristics of sampling sites of urban runoff in the Jiansheng town类型采样点代号周围土地利用功能环境特征水泥瓦屋顶SNW 居民区伏牛溪旁,周围有公路,为职工宿舍屋顶屋顶石棉瓦屋顶SMW 居民区周围居民区,靠近公路,为居民区屋顶水泥平屋顶SPW 居民区周围绿化带,为居民区屋顶居民区水泥路面JSL 居民区居民区水泥路面,车流量较小,人流量较大路面餐饮沥青路面CLL 小型商业区/交通沥青路面,附近为餐馆,车流量较小,人流量较大油库沥青路面YLL 工业区/交通沥青路面,附近为油库,车流量大雨水口合流制溢流渠HSQ林地和居民区汇水面积45hm 2,其中,上游主要为旱地和林地,28.3hm 2,下游排放口附近为居民区,16.7hm 201828期王龙涛等:重庆市典型城镇区地表径流污染特征1.2样品采集对各下垫面采样点进行适当修葺,并放置带有刻度的采样桶,降雨期间收集径流及记录流量,待降雨结束,混匀采样桶内收集的径流,用500mL采样瓶迅速带回实验室分析.合流制溢流渠为全过程采样,径流产生后30min内每5min 采一次,30 60min每10min采一次,以后每隔30min采一次,直至径流结束.在采集径流样的同时,测定合流制溢流渠的流速和水位,以计算流量.降雨数据由采样点附近的自动式雨量计测得.2013年5 9月共收集五场典型降雨,基本特征见表2.表2采样期间降雨特征Table2Characteristics of rainfall events时间降雨历时/min降雨量/mm平均雨强/mm·min-1最大雨强/mm·5min-1降雨间隔/d 2013-05-2416021.90.140.98 2013-06-05450160.040.911 2013-07-0531541.20.13 6.23 2013-07-1825510.60.040.613 2013-09-0259058.70.10 1.1101.3样品处理及数据分析径流分析项目有悬浮物(TSS)、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硝氮(NO-3-N)、可溶性总氮(TDN)、总氮(TN)、可溶性总磷(TDP)、总磷(TP)重金属(Cd、Cr、Cu、Ni、Pb、Zn)等.所有指标测定都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局标准[17].采用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EMC)来说明一次径流中污染物的平均浓度,EMC为一场降雨径流全过程的瞬时污染物浓度加权平均值[18].每次降雨初期30%的径流量所含污染负荷占总污染负荷的比例,记为F(30),本研究根据城镇汇水区排水体制及径流特点,采用30/50标准来评价不同场次降雨污染物的初期冲刷效应[16],即F(30)≥50%为高初始冲刷.2结果与讨论2.1不透水地表径流营养性污染物由图2可知,各下垫面径流中TSS污染程度依次为:油库沥青路面>餐饮沥青路面>小区水泥路面>水泥平顶屋顶>石棉瓦屋顶>水泥瓦屋顶.油库沥青路面径流污染最为严重,达到(2462.4ʃ915.3)mg·L-1,主要是油库沥青路面很少清扫,地表累积物较多.另两个路面为人工清扫,且较为频繁,TSS含量大幅下降.水泥平屋顶TSS含量比其他两个屋面高,但整体污染并不严重,平均为(19.8ʃ27.2)mg·L-1.刘守城等[19]在南京市区的研究表明,水泥屋面径流TSS质量浓度为49.0mg·L-1,本城镇屋面径流与此相比,TSS污染明显较轻.COD污染程度为:餐饮沥青路面>油库沥青路面>小区水泥路面>石棉瓦屋顶>水泥平屋顶>水泥瓦屋顶.虽然餐饮沥青路面清扫频率较高,但路面依然残留有许多油污,造成径流中COD污染严重,达到(1579.6ʃ733.9)mg·L-1.各屋面中,水泥瓦屋顶COD最低,为(80.4ʃ63.6)mg·L-1,原因可能是另两个屋面老化相对严重,导致这两个屋面COD稍高,但本城镇所研究的水泥瓦屋顶COD质量浓度仍比李贺等[20]在上海城区研究的综合屋面要高将近一倍.3个路面径流中氮素主要以溶解态存在,由于餐饮沥青路面散落较多的油污,因而餐饮路面氮的质量浓度最高.袁玲等[21]在重庆近郊区、远郊区和林区所研究的大气湿沉降的TN平均浓度分别为4.56、4.32和3.94mg·L-1,本城镇屋面径流中,水泥瓦屋顶TN为(4.36ʃ2.66)mg·L-1,石棉瓦屋顶(3.36ʃ2.74)mg·L-1,水泥平屋顶(3.01ʃ1.54)mg·L-1,均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Ⅴ类指标,这表明重庆地区大气湿沉降对地表径流中TN 的贡献比较大,结果与谢继锋等[22]在合肥城区的研究较为相近.各下垫面氮的形态主要以溶解状态存在,磷主要以颗粒态存在,这与龙剑波等[23]、王彪等[24]在中心城区径流中研究的氮磷形态分布较相似.油库沥青路面径流磷的质量浓度最高,同时油库沥青路面TSS质量浓度也最高,车流量高明显导致了这两类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增加.各下垫面TN,COD浓度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Ⅴ类指标.任玉芬等[25]在北京中心城区的径流研究表明,屋面径流的COD,TN分别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Ⅴ类指标3.64和4.8倍,路面径流超过3.73和1.07倍.本研究中屋面径流COD、TN超过Ⅴ类指标2.51和1.79倍,路面径流则超过28.87和6.04倍.这表明城镇径流可能比中心城区径流污染严重.1182环境科学36卷图2各下垫面污染物EMC 值对比Fig.2EMC of pollutants in the each monitoring points2.2不透水地表径流重金属污染由表3可知,所有路面的重金属Ni 、Pb 都超过了城镇污水处理厂重金属出水标准,Cu 则没有超标.重金属Cd 、Cr 和Zn 均只有油库沥青路面超标.路面径流的重金属质量浓度均大于屋面径流,各屋面重金属污染水平,除石棉瓦屋顶Cd 相对较高外,其余重金属,水泥平屋顶污染水平最高.综合而言,路面重金属污染要比屋面严重得多.小区水泥路面和餐饮沥青路面的交通流量较为接近,而油库沥青路面交通流量远高于这两类路面.小区水泥路面和餐饮沥青路面径流中的6种重金属浓度,都相对较小,污染值也较为接近.但油库沥青路面重金属浓度却普遍比前两类路面高.这说明交通流量增加明显提高了路面径流中重金属含量,主要是交通流量增大使车辆轮胎摩擦、制动器摩擦和尾气排放次数变多,从而引起径流中重金属污染加重[26,27].本城镇屋面径流Cd 、Cr 、Cu 、Ni 、Pb 、Zn 质量浓度平均为:(3.68ʃ0.68)、(18.78ʃ0.94)、(23.78ʃ1.20)、(6.37ʃ5.19)、(12.97ʃ3.51)、(47.01ʃ21.40)μg ·L -1,总体比Gromaire-Mertz 等[28]在巴黎市区,张科峰等[29]在南京市区屋面所研究的质量浓度要低.本城镇路面径流Cd 、Cr 、Cu 、Ni 、Pb 、Zn 平均(6.83ʃ2.97)、(91.63ʃ58.28)、(185.21ʃ110.45)、(94.85ʃ51.49)、(174.74ʃ111.32)、(986.55ʃ566.65)μg ·L -1,则比黄金良等[30]在澳门市区路面所研究的污染水平要高.表3不透水地表径流重金属污染物质量浓度/μg ·L -1Table 3Average mass concentration of heavy metal pollutants in runoff of impermeable underlying surface /μg ·L -1项目Cd CrCu Ni Pb Zn 水泥瓦屋顶 2.90ʃ2.6417.90ʃ9.6723.33ʃ5.840.91ʃ1.4012.49ʃ24.8526.09ʃ31.03石棉瓦屋顶 4.14ʃ2.3418.68ʃ10.8822.87ʃ4.68 6.95ʃ3.949.72ʃ9.1946.09ʃ61.15水泥平屋顶 3.99ʃ1.8519.77ʃ9.8025.14ʃ2.6611.25ʃ3.7716.70ʃ13.3568.86ʃ47.65小区水泥路面 5.16ʃ2.1954.34ʃ36.69126.92ʃ75.5762.71ʃ54.02106.52ʃ75.85649.80ʃ404.23餐饮沥青路面 5.06ʃ2.2461.75ʃ40.23116.11ʃ66.9367.59ʃ42.07114.49ʃ71.34669.08ʃ376.26油库沥青路面10.26ʃ5.28158.79ʃ147.52312.59ʃ319.63154.24ʃ141.38303.20ʃ278.661640.76ʃ1435.002.3合流制溢流污染过程2.3.1合流制溢流污染物由表4可知五场降雨中,合流制溢流水质差异较大.降雨强度和晴天累积数导致TSS 差别较大,平均值达到281.57mg·L -1,最大值达到828.94mg ·L -1,COD 的平均值达到了231.21mg ·L -1,总磷平均值达到1.51mg·L -1.氮素污染物中主要以溶解性氮为主,NH +4-N 占49.91%.磷素污染物主要以颗粒态为主,占74.83%.与李立青等[31]在汉阳主城区,李海燕等[32]在北京城区合流制溢流所做研究相比,本城镇合流制溢流中TSS 总体污染水平与其相当,但波动性更大.2.3.2合流制溢流过程污染物变化特征从图3可知,五场降雨中营养性污染物质量浓度峰值出现的时间分别为:45、35、55、5和30min 左右,营养性污染物变化幅度也较大,主要是每场降雨之间的晴天积累数和降雨强度差异造成的,在达到峰值后,都开始急剧下降,但后期营养性污染物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汇水区上游旱地和林地中的营养物质开始持续出现在排放口,导致径流营养性污染物浓度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五场降雨整个过程中COD 、TSS 波动性较大,主要原因是径流21828期王龙涛等:重庆市典型城镇区地表径流污染特征表4合流制溢流中污染物EMC值Table4EMC of pollutants in the combined sewer overflow日期TSS/mg·L-1COD/mg·L-1NO-3-N/mg·L-1NH+4-N/mg·L-1TDN/mg·L-1TN/mg·L-1TDP/mg·L-12013-05-24195.21250.63 2.597.228.911.380.71 2013-06-05167.55256.98 3.52 5.069.0411.250.38 2013-07-05828.94247.7 3.55 1.82 4.56 5.960.1 2013-07-18100.11246 2.78 5.7911.916.350.46 2013-09-02116.03154.750.74 6.54 6.428.070.23平均值281.57ʃ308.38231.21ʃ42.95 2.63ʃ1.14 5.29ʃ2.108.16ʃ2.8010.60ʃ3.940.38ʃ0.23日期TP/mg·L-1Cd/μg·L-1Cr/μg·L-1Cu/μg·L-1Ni/μg·L-1Pb/μg·L-1Zn/μg·L-12013-05-24 2.31 1.719.7515.1 2.298.4439.88 2013-06-05 1.18 5.1415.1729.94 3.1111.5571.72 2013-07-05 2.32 6.1543.5451.6425.8632.15177.45 2013-07-180.92 4.1516.8634.728.8312.4689.84 2013-09-020.82 3.4210.6933.64 6.4512.843.68平均值 1.51ʃ0.75 4.11ʃ1.7019.20ʃ13.9333.01ʃ13.049.31ʃ9.6215.48ʃ9.4884.51ʃ55.88开始时管道中附着的污染物及淤积的泥沙冲刷不彻底,随着径流量的加大,附着物及泥沙陆续被冲刷,从而形成不同浓度高峰.五场降雨中,溶解态氮占77.5%ʃ3.0%,大部分氮素以溶解态形式存在.溶解态磷占29.0%ʃ16.3%,颗粒态磷占主导地位.李立青等[33]研究表明,重庆中心城区地表径流溶解态氮素达到88%ʃ5%,溶解态磷仅占到5%ʃ2%,本城镇的研究表明合流制溢流中溶解态氮、颗粒态磷比重庆中心城市偏低,但这两者的含量仍然占主导地位.由表5可知,前10min溢流量占总溢流量的百分比为1.57%ʃ0.83%,前10min污染负荷占总污染负荷的比值,超过溢流百分比两倍的污染物有:NH+4-N、TDN、TN、TDP、Ni;三倍的有:NH+4-N、TDP、Ni.前20min,超过溢流百分比两倍的污染指标为:NH+4-N、TDP;前30min,超过溢流百分比两倍的污染指标为:NH+4-N、TDP;前40min,超过溢流百分比两倍的指标为:NH+4-N、TDP.这说明NH+4-N、TDP在初期溢流中的比例始终较高,为初期溢流的重点控制对象.拦截前期20min内的溢流,虽然只处理了约5%的溢流量,但能削减NH+4-N、TDP总量达20%以上.表5合流制溢流中前10、20、30和40min的污染负荷占总污染负荷的比例/% Table5Ratios of pollutant load at10min,20min,30min and40min of the whole combined sewer overflow/%项目10min20min30min40min TSS0.50ʃ0.58 1.32ʃ1.13 3.58ʃ2.11 6.28ʃ4.29 COD 1.96ʃ1.68 3.46ʃ3.477.33ʃ7.4712.18ʃ11.23 NO-3-N 1.40ʃ0.15 5.08ʃ1.247.03ʃ3.0512.18ʃ5.76 NH+4-N 4.72ʃ2.6311.15ʃ6.4814.49ʃ9.8519.31ʃ12.62 TDN 3.28ʃ0.627.25ʃ3.0010.93ʃ5.4515.50ʃ8.32 TN 3.22ʃ1.32 5.71ʃ3.4010.43ʃ6.2714.09ʃ8.16 TDP 6.09ʃ3.8312.84ʃ7.8318.07ʃ11.5423.17ʃ11.33 TP 1.87ʃ0.74 3.86ʃ1.70 6.97ʃ3.0810.39ʃ5.49 Cd 2.45ʃ1.04 5.06ʃ2.007.84ʃ2.7011.68ʃ5.14 Pb 1.98ʃ1.94 3.64ʃ3.62 6.24ʃ5.147.86ʃ6.31 Ni 4.84ʃ5.207.82ʃ7.279.70ʃ10.0013.94ʃ11.12 Cu 1.63ʃ0.70 3.66ʃ1.94 5.55ʃ3.068.87ʃ4.71 Cr 2.00ʃ0.61 4.43ʃ1.587.18ʃ3.4011.29ʃ5.96 Zn 1.55ʃ1.52 3.09ʃ2.66 6.18ʃ4.5012.56ʃ11.16溢流量 1.57ʃ0.83 4.73ʃ2.01 6.74ʃ2.769.25ʃ5.162.3.3合流制溢流初期冲刷效应分析五场降雨初期冲刷效应的显著程度见表6.从中可知,合流制溢流中大部分污染物都具有初期冲刷效应.但TSS有4场无初期冲刷,这与城镇集水区的特征密切相关.该排洪渠上游为林地和旱地,降雨冲刷带来大量泥沙颗粒物,这部分径流到达排放口3182环境科学36卷图3五场降雨合流制溢流渠中污染物质量浓度和流量随时间变化Fig.3Change of pollutants mass concentration and flow of the combined sewer overflow canal in the five rainfall的时间较长,后期才会出现.集水区排放口附近密集分布居民区,而上游则分布农田、林地,是城镇地区常见的土地利用格局,因而TSS的弱初期冲刷现象,也有可能是城镇径流的一个普遍现象.TDP的F(30)均值达到54.1%,其中三场为高初始冲刷,说明TDP具有明显的初始冲刷现象,NO-3-N、NH+4-N、TDN、TN、TP、Zn、Cr、Ni的F(30)均值分别达到33.2%、44.6%、38.8%、35.8%、36.5%、39.9%、36.3%、35.2%,都具有一定的初期冲刷.5月24日、7月5日、9月2日,合流制溢流污染物F(30)都比较大,具有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主要是这三场降雨的强度和雨量都比其它两场降雨大.马英等[34]和Taebi等[35]的研究结果也表明,降雨强度、降雨量大,初始冲刷效应最明显.前言中提到初期冲刷效应,通常还有更为严格的20/80和30/80定量判断标准,如用这样的比值进行判断,本研究区域的溢流事件都未能发生初期冲刷.通常在汇水面积较小、不透水地表比例较大、初期降雨强度大等多重条件下,汇水区中的大部分地表累积污染物才能够被径流快速冲刷至排水口,从而达到20/80或30/80的标准.然而,城镇汇水区内通常透水地表较多,汇水面积也较大,因此研究者认为30/50的标准更能准确反映城镇径流冲刷特点,本研究的结果也表明该比值可能更易判断城镇径流的初期冲刷现象.基于上述结果,拦截前期60min左右的溢流,可以处理30%的溢流量,能削减NH+4-N、TDP分别达到49.98%ʃ7.79%、58.03%ʃ11.05%,因此在治理重庆城镇合流制溢流时,建议对初期30%溢流所携带的污染负荷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2.3.4合流制溢流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径流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对径流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5场合流制溢流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见表7和表8.从表7可知,TSS和溢流量,COD,TP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这两种物质主要以颗粒物为载体,控制TSS能有效地控制TP和COD.罗专溪等[36]在川中丘陵区村镇研究中也发现TSS和溢流量、COD、TP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NO-3-N和其他指标呈负相关关系,这说明NO-3-N的污染行为不只是地表径流的冲刷,可能有其它类似淋溶过程的存在.NH+4-N和TP、TDP、TN、TD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TSS与6种重金属都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表8),说明重金属主要以颗粒物为载体.各重金属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Ni和Zn、Cu和Zn、Cu和Ni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45、0.750、0.821,说明这3种重金属之间具有同源性.甘华阳等[37]的研究也表明,路面径流中的重金属彼此相关性强且都与径流中的TSS明显相关.3结论(1)城镇下垫面径流中,路面的营养性污染物含量普遍高于屋面,餐饮路面污染物含量最高.氮在各下垫面主要以溶解态形式存在,磷主要以颗粒态存在.屋面径流的重金属污染一般较轻,而路面径流的重金属污染较重,油库路面最为严重.(2)合流制溢流中,TSS、COD平均值分别为41828期王龙涛等:重庆市典型城镇区地表径流污染特征表6合流制溢流中各污染物的F(30)值1)/%Table6F(30)values of pollutants in the combined sewer overflow/%日期TSS COD NO-3-N NH+4-N TDN TN TDP 2013-05-2418.625.136.432.434.331.836.8 2013-06-0513.219.229.646.740.637.752.8 2013-07-0528.119.820.351.138.539.160.2 2013-07-1827.43333.744.935.627.542.6 2013-09-0243.249.14648.145.243.178.1均值26.1ʃ10.229.2ʃ11.133.2ʃ8.444.6ʃ6.438.8ʃ3.935.8ʃ5.554.1ʃ14.5高初始冲刷/次0001003中初始冲刷/次1234542无初始冲刷/次4320010日期TP Cd Cr Cu Ni Pb Zn 2013-05-2431.437.919.729.868.843.552.6 2013-06-0531.825.137.424.119.917.928.6 2013-07-0548.23841.330.814.834.950.4 2013-07-1816.126.818.921.217.121.214.8 2013-09-0254.829.864.134.155.341.252.9均值36.5ʃ13.731.5ʃ5.536.3ʃ16.628ʃ4.735.2ʃ22.431.7ʃ10.439.9ʃ15.5高初始冲刷/次1010203中初始冲刷/次3221030无初始冲刷/次13243221)高初始冲刷:F(30)≥50%,中初始冲刷:30<F(30)<50,无初始冲刷:F(30)≤30表7合流制溢流渠营养性污染物Pearson相关性1)Table7Pearson correlation among the nutritional pollutants in the combined sewer overflow canal溢流量TSS COD NO-3-N NH+4-N TDN TN TDP TP 溢流量 1.000TSS0.329** 1.000COD-0.0620.412** 1.000NO3-N0.0100.117-0.108 1.000NH3-N-0.537**-0.286**0.279*-0.544** 1.000TDN-0.644-0.463**0.077-0.2110.790** 1.000TN-0.537-0.327**0.219-0.291*0.723**0.919** 1.000TDP-0.589**-0.363**0.112-0.305*0.882**0.847**0.753** 1.000TP-0.1760.492**0.630**-0.2050.459**0.2010.307*0.440** 1.000 1)*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下同表8合流制溢流重金属污染物Pearson相关性Table8Pearson correlation among the heavy metal pollutants in the combined sewer overflow溢流量TSS Cd Pb Ni Cu Cr Zn 溢流量 1.000TSS0.329** 1.000Cd-0.1020.366** 1.000Pb-0.0240.278*0.391** 1.000Ni-0.0400.528**0.507**0.523** 1.000Cu-0.0090.465**0.586**0.597**0.821** 1.000Cr-0.0830.451**0.566**0.410**0.562**0.636** 1.000Zn-0.1350.389**0.384**0.501**0.645**0.750**0.521** 1.000281.57mg·L-1、231.21mg·L-1,重金属EMC值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溶解态氮、颗粒态磷占主导地位,但其占总氮和总磷的比值低于中心城区径流的比值.(3)通过初期30%径流所携带营养性污染物负荷的分析,表明大部分合流制溢流事件携带量高于50%,具有初期冲刷效应,而TSS的初期冲刷效应较弱.(4)合流制溢流污染物相关性分析表明,COD、TP与TSS都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NH+4-N和TP、TDP、TN、TD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NO-3-N和其他指标都呈负相关关系.5182环境科学36卷参考文献:[1]Kumar D S,Arya D S,Vojinovic Z.Modeling of urban growth dynamics and its impact on surface runoff characteristics[J].Computer,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2013,41:124-135.[2]Zhang Y,Sun T T,Lia F Y,et al.Effect of decing salts on ion concentrations in urban stormwater runoff[J].Procedia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3,18:567-571.[3]McCarthy D T,Hathaway J M,Hunt W F,et al.Intra-event variability of Escherichia coli and total suspended solids in urbanstormwater runoff[J].WaterResearch,2012,46(20):6661-6670.[4]李立青,吕书丛,朱仁肖,等.北京市新建城区不透水地表径流N、P输出形态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2012,33(11):3760-3767.[5]李倩倩,李铁龙,赵倩倩,等.天津市路面雨水径流重金属污染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1,20(1):143-148.[6]Brezonik P L,Stadelmann T H.Analysis and predictive models of stormwater run of volumes,loads,and pollution concentrationfrom watersheds in the Twins Cities metropolitan area,Minnesota,USA[J].WaterResearch,2002,36:1743-1757.[7]范俊楠.赵建伟,朱端卫.湖泊氮素氧化及脱氮过程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2,32(15):4924-4931.[8]Hofman J,Wuyts K,van Wittenberghe S,et al.Reprint of On the link between biomagnetic monitoring and leaf-deposited dustload of urban trees:Relationships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ofdifferent particle size fractions[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14,192:285-294.[9]Mejía Z,Alfonso C,Pinzon L,et al.Influence of traffic in the heavy metals accumulation on urban roads:Torrelavega(Spain)-Soacha(Colombia)[J].Revista Facultad de Ingenieria-Universidad de Antioquia,2013,67:146-160.[10]何小艳,顾培,李叙勇,等.北京市城乡环境梯度下街尘中重金属污染特征[J].环境科学,2013,34(1):357-363.[11]王亚男,冯奎,郑明媚.中国城镇化未来发展趋势———2012年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会议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6):1-3.[12]姜文超,管继玲,吕念南,等.雨水径流污染与城镇排水系统规划[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8(3):39-41.[13]Deletic A.The first flush load of urban surface runoff[J].Water Research,1998,32(8):2462-2470.[14]Fawcett H.Stormwater: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detention for water quality,drainage,and CSO management:by BenUrbonas and Peter Stahre,PTRPrentice Hall,Englewood Cliffs,NJ07632,1993,ISBN0-13-847492-3,449pp.,MYM52.00(plus postage)[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1994,36(1):113-114.[15]Bertrand-Krajewski J L,Chebbo G,Saget A.Distribution of Pollutant mass vs volume in stormwater discharges and the firstflush phenomenon[J].WaterResearch,1998,32(8):2341-2356.[16]Kim L H,Kayhanian M,Zoh K D,et al.Modeling of highwaystormwater runoff[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5,348(1-3):1-18.[1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00-415.[18]Sansalone J J,Buchberger S G.Partitioning and first flush of metals in urban roadway stormwater[J].Journal of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1997,123(2):134-143.[19]刘守城,何兆芳,张烨,等.屋面雨水径流水质特性研究[J].环境科技,2012,25(6):28-31.[20]李贺,张秋菊,李田.屋面径流污染物的出流类型与水质特征[J].中国给水排水,2009,25(9):90-93.[21]袁玲,周鑫斌,辜夕容,等.重庆典型地区大气湿沉降氮的时空变化[J].生态学报,2009,29(11):6095-6101.[22]谢继锋,胡志新,徐挺,等.合肥市不同下垫面降雨径流水质特征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2,32(6):1018-1025.[23]龙剑波,李兴扬,王书敏,等.城市区域不同屋顶降雨径流水质特征[J].环境工程学报,2014,8(7):2895-2900.[24]王彪,李田,孟莹莹,等.屋面径流中营养物质的分布形态研究[J].环境科学,2008,29(11):3035-3042.[25]任玉芬,王效科,欧阳志云,等.北京城市典型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初始冲刷效应分析[J].环境科学,2013,34(1):373-378.[26]张千千,王效科,郝丽岭,等.重庆市路面降雨径流特征及污染源解析[J].环境科学,2012,33(1):76-82.[27]李春林,刘淼,胡远满,等.沈阳市降雨径流污染物排放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4,33(5):1327-1336.[28]Gromaire-Mertz M C,Garnaud S,Gonzalez A,et al.Characterisation of urban runoff pollution in Paris[J].Water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9,39(2):1-8.[29]张科峰,李贺,傅大放,等.三种不同屋面雨水径流重金属污染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11,31(4):724-730.[30]黄金良,杜鹏飞,欧志丹,等.澳门城市路面地表径流特征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6,26(4):469-473.[31]李立青,尹澄清,何庆慈,等.武汉汉阳地区城市集水区尺度降雨径流污染过程与排放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06,26(7):1057-1061.[32]李海燕,徐尚玲,黄延,等.合流制排水管道雨季出流污染负荷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3,33(9):2522-2530.[33]李立青,单保庆,赵建伟,等.山地城市地表径流源区水质特征监测研究[J].环境科学,2012,33(10):3397-3403.[34]马英,马邕文,万金泉,等.东莞不同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输移规律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1,31(12):1983-1990.[35]Taebi A,DrosteRL.First flush pollution load of urban stormwater runoff[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Science,2004,3(4):301-309.[36]罗专溪,朱波,王振华,等.川中丘陵区村镇降雨特征与径流污染物的相关关系[J].中国环境科学,2008,28(11):1032-1036.[37]甘华阳,卓慕宁,李定强,等.公路路面径流重金属污染特征[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7,20(3):34-37.61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