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火灾基本常识

合集下载

火灾常识ppt

火灾常识ppt

燃点
5.较低级脂肪酸、酮:较高 6.较低级醇类:较低

可燃固体自燃点规律

1.粉碎的越细、粒度越小。越低 2.受热时,产生的气体量越大。 越低


3.受热时间越长。越低

固体:
1.简单物质:先融化,后蒸发为蒸 汽燃烧,没分解过程 2.复合物质:先分解为组成部分, 后生成气态和液态,最后气态和液 态蒸汽燃烧
燃烧过程
燃烧时的温度变化
三. 燃烧类别、类型、特征参数

易燃物质燃烧类别:
1. A类燃烧 2. B类燃烧



3. C类燃烧
4. D类燃烧

1. A类燃烧
燃烧类型及其特征参数

1.闪燃和闪点 2.点燃和着火点 3.自燃和自燃点


1.闪燃和闪点

闪燃:液体表面的蒸汽,与空气
形成的混合物,和火源接近时发生 瞬间燃烧,出现瞬间的火苗或闪光 的现象

闪点:闪燃的最低温度
注意:闪点主要适用于可燃液体

2.点燃和着火点

点燃:可燃物在空气充足的条件
下,达到一定温度与火源接触后马 上着火,移去火源后仍能持续燃烧 5min以上的现象
心处于绝热状态,热量易于积累而引 发自燃。保持空气流通有利于散热, 就不易引发自燃
自燃点温度量值

压力、组成、催化剂性能对量值都 有很大影响 压力越高,自燃点越低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自燃点降低



活性催化剂降低自燃点
钝性催化剂提高自燃点
有机化合物自燃点规律
1.同系物: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降低 2.直链结构:低于其异构物的自燃点 3.饱和链烃:比相应不饱和链烃自燃点高 4.芳香族低碳烃:高于同碳数脂肪烃的自

安全防火基本知识有哪些_火灾逃生自救方法

安全防火基本知识有哪些_火灾逃生自救方法

安全防火基本知识有哪些_火灾逃生自救方法火灾是各种灾害中发生最频繁且极具毁灭性的灾害之一,那么你对防火安全知识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安全防火基本知识有哪些_火灾逃生自救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防火安全的知识一、基本知识1、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可燃物、有助燃物、有着火源。

2、常见的火源有:明火、高温物体、火星、电火花、强光等。

3、生活中的因素引起的火灾主要包括:用火不慎、用电不慎、用油、用气不慎、吸烟不慎、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

4、家庭易燃物品有:木制家具、被褥窗帘、衣物、沙发、书籍、煤气罐等。

二、学校及公共场所防火1、禁止携带烟花爆竹和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进校。

2、实验用的易燃易爆物品要有专门库房存放,随用随领,不要在现场存放。

3、注意经常检查电器设备的安装使用情况,用完后要切断电源。

4、不带火种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洒精等)去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山林防火1、教师和家长带孩子外出野游、打猎、放牧、采药时不要带火种进山,更不准在山林地区吸烟。

2、学校组织学生到山林地区旅游时,严禁组织野炊、篝火晚会等活动。

四、家庭防火1、安全使用炉火(1)烟囱要远离电线、顶棚、木墙壁和木门、木窗等,至少相隔0、2米以上。

(2)炉体周围应有防护或离开可燃物0、5米以上。

(3)清除炉灰、炉渣时不要乱倒,不可接触可燃物,最好要有固定的安全地方。

(4)生火时千万不要用汽油、柴油和洒精等引火。

2、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1)液化石油气灶具不能放在卧室、办公室、阳台或仓库、礼堂等公共场所内,以防漏气失火。

(2)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用毕切记关阀门、开关,阀门坏了要及时更换。

(3)使用液化气时,要有人看管,不可远离,随时注意调节火头的大小,防止汤水外溢浇灭焰,引起跑气。

(4)液化气罐要直立摆放,不能倒放,更不能用火烤。

(5)如发现有气漏出,应立即采取措施:打开门窗,用扇子煽,以便通风换气,然后查找漏气部位。

消防基础知识与常识

消防基础知识与常识

消防基础知识与常识一、消防基础知识1.消防的定义消防是指防范和扑救火灾的各种措施和方法,包括预防火灾、控制火灾、救援和应急处理等技术和组织措施。

2.火灾的危害火灾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

因此,预防和控制火灾至关重要。

3.消防设施消防设施是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的基本设备,包括消防水系统、灭火器材、报警系统、疏散通道和防烟设施等。

4.消防法律法规国家对消防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安全条例》等,规定了各级单位和个人在防范火灾和扑救火灾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二、消防常识1.火灾的分类火灾根据燃烧物质的不同可以分为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B 类火灾(液体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和D类火灾(金属火灾)等,不同类型的火灾需要使用不同的灭火方法和灭火设备。

2.火灾的预防预防火灾是消防工作的首要任务。

预防火灾的措施包括加强火灾风险识别和评估、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和整改、加强消防宣传教育等。

3.灭火器材的使用灭火器材是扑救初期火灾的主要工具,根据火灾的类型和规模选择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

4.疏散逃生火灾发生时,疏散逃生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关键。

各单位应制定完善的疏散逃生预案,进行疏散逃生演练,提高人员的疏散逃生能力。

5.报警处理火灾发生时,及时报警对扑救火灾至关重要,各单位应建立健全的火灾报警系统,保证火灾能够及时得到处理。

6.消防员的作用消防员是扑救火灾和救援被困人员的重要力量,他们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掌握各种灭火技术和救援技术。

7.灭火原则灭火原则是扑救火灾的基本指导原则,包括迅速发现、迅速报警、迅速扑救和迅速疏散逃生等。

8.火灾逃生常识当火灾发生时,人员应保持镇定,迅速按照逃生预案进行疏散,不要乱跑乱闯,避免造成更严重的事故。

9.检查消防设施各单位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施,确保其功能正常,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10.社会责任消防工作是全社会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增强消防意识,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积极参与消防工作。

消防知识基本十个常识问题

消防知识基本十个常识问题

消防知识基本十个常识问题
1.什么是火灾?火灾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灾害,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
火焰处于燃烧状态的现象,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火灾有哪些主要危害?火灾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等主要危害。

3.发生火灾时应该怎样迅速逃生?在火灾发生时,应立即留意火源,
迅速沿着消防通道逃生,避免使用电梯和封闭的通道,并佩戴湿毛巾以防吸入有毒烟雾。

4.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正确使用灭火器应掌握“拔销—瞄准—压把—
扑救”的基本原则,向着火灾的根源、燃烧的物品喷射灭火器进行灭火。

5.家中何处易发生火灾?家中易发生火灾的地方包括厨房、卧室和客
厅等,应注意使用电器和明火的安全。

6.遇到煤气泄漏应该怎样处理?遇到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掉煤气阀
门,打开门窗通风,离开事发地点,并禁止使用明火和电器。

7.防火安全演习对人们有何帮助?防火安全演习可以提高人们的火灾
逃生技能,增强应急意识,有效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8.安全出口的标志有哪些?安全出口的标志一般为白色人形图案,上
方有绿色的安全逃生标志,并配有绿色指示箭头指向出口方向。

9.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是为了避免其受到外部热源引发火灾,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10.装修时应该注意哪些防火措施?装修时应选择不燃材料,规范安装
电气设施,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等措施,确保装修后的房屋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

以上便是消防知识基本的十个常识问题,希望广大人民群众能够重视火灾防范,提升自身火灾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

消防安全常识

消防安全常识

消防安全常识一、燃烧的基础知识消防法其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于1998年4月29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8年9月1日起正式实行。

燃烧,俗称着火。

是指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作用下发生的释放热量的化学反映,通常拌有火焰和发烟的现象。

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叫火灾。

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末然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生必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并且三者要相互作用。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可燃物。

2、助燃物:凡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既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

3、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称作着火源。

二、燃烧的类型与火灾形成的条件1、燃烧的类型可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爆炸等几种。

2、火灾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着火源、可燃物、助燃物缺一不可。

三、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预防火灾,就是要消除产生燃烧的条件,1、控制可燃物2、隔绝助燃物3、消除着火源等措施破坏燃烧的必备条件。

除了从物质上、客观环境上做好防火工作外,强化人们的防火防灾的主观意识更为重要。

只有让人们懂得了怎样防火并重视防火,才能自觉遵守各项防火规章制度,杜绝火源,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消除产生火灾的条件。

四、火灾有哪几种类型,各类火灾怎样选用灭火器具凡失去控制,对财产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叫火灾。

按燃烧物的性质划分,火灾有五种类型,各类火灾所适用的灭火器如下:A类,指含碳固体火灾。

可选用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磷酸铵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

B类,指可燃液体火灾。

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只适用于油类火灾,而不适用于极性溶剂火灾。

C 类,指可燃气体火灾。

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易发生上述三类火灾部位一般配备ABC干粉灭火器,配备数量可根据部位面积而定。

燃烧及火灾常识-可燃物

燃烧及火灾常识-可燃物
1、水的灭火作用 (1)冷却作用。 (2)对氧的稀释作用(即窒息作用)。 (3)对水溶性液体的稀释作用。 (4)乳化作用。 (5)水力冲击作用。
三、灭火方法与灭火剂
(三)各类灭火剂的作用及局限 水的灭火局限: (1)不能扑救遇水燃烧物质的火灾。 (2)不能用直流水扑救可燃粉尘聚集处的火灾。 (3)不能用直流水扑救高压电气设备、线路的火灾。 (4)不宜用直流水扑救某些高温生产装置和设备火灾。 (5)不能用直流水扑救贮存大量浓硫酸、硝酸、盐酸
三、灭火方法与灭火剂
(三)各类灭火剂的作用及局限 泡沫的灭火局限: (1)不宜扑救带电设备火灾 (2)不宜扑救金属火灾 (3)不宜扑救气体火灾 (4)不宜扑救浓酸场所火灾
三、灭火方法与灭火剂
(三)各类灭火剂的作用及局限
3、干粉的灭火作用 (1)对燃烧的抑制作用 (2)其他灭火作用
干粉适用范围: (1)ABC干粉灭火剂可以扑救A、B、C类火灾 (2)BC类干粉灭火剂可以扑救B、C类火灾,主要
一、燃烧与火灾
(一)燃烧的条件
必要条件:
助燃物
可燃物
燃烧
链锁反应
着火源
一、燃烧与火灾
(一)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 化学反应的物质称可燃物
助燃物: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 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
着火源: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 的能量来源。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
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 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 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消防知识

消防知识

消防知识目录一、火灾与燃烧的基本知识二、火灾的分类三、灭火的常识及注意事项四、几种常用灭火剂和灭火器五、发生火灾后的逃生知识一、火灾与燃烧的基本知识(一)、火灾的危害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二)、燃烧与火灾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三)、燃烧的必要条件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

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能发生燃烧现象,无论缺少哪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

但是,并不是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一定会发生燃烧现象,还必须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

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燃烧,还有许多物质如肼、臭氧等在高温下可以通过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热。

2、氧化剂: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游离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的氧化剂。

3、温度(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能量来源。

常见的是热能,其它还有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等转变的热能。

(四)、燃烧的充分条件: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气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链式反应:有焰燃烧都存在链式反应。

当某种可燃物受热,它不仅会汽化,而且该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热烈解作用从而产生自由基。

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形态,能与其他的自由基和分子反应,而使燃烧持续进行下去,这就是燃烧的链式反应。

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汽油的最小点火能量为0.2mJ,乙醚为0.19mJ,甲醇为0.215mJ。

对于无焰燃烧,前三个条件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燃烧即会发生。

消防安全基本知识 常识

消防安全基本知识 常识

消防安全基本知识常识消防安全基本知识常识第一章:火灾与燃烧的基本概念1. 火灾的定义与特点火灾是指能够造成破坏、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可燃物燃烧所引起的现象。

火灾具有瞬发性、危险性和破坏性的特点。

2. 燃烧的要素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放出热能和产生光亮的化学反应。

燃烧有三个要素,即可燃物、氧气和点火源。

3. 燃烧的过程燃烧的过程包括点火、燃烧和熄灭三个阶段。

点火是指可燃物与点火源接触后着火;燃烧是指点火后可燃物与氧气反应产生火焰和热能;熄灭是指燃料和氧气供应不足或被消防措施控制后火焰逐渐熄灭。

第二章:消防设备与器材的基本知识1. 灭火器灭火器是一种用于扑灭初起火灾的装置。

根据灭火介质的不同,灭火器可分为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2. 消防栓消防栓是一种用于供水灭火的设备。

消防栓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室内消火栓设备和室外消火栓设备。

3. 自动灭火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是一种能够自动检测、报警和灭火的系统。

常见的自动灭火系统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和泡沫灭火系统等。

第三章:火灾预防与应急措施1. 火灾预防措施火灾预防的主要措施包括安全用电、安全用火、禁止乱扔烟蒂和鞭炮等易燃物品、加强管理和监督、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备等。

2. 火灾应急措施火灾发生时,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保持冷静,迅速逃生;尽量用湿毛巾阻挡呼吸道;不乘坐电梯,尽量使用安全通道逃生;打电话报警,向消防人员求助。

第四章:常见火灾事故案例及分析1. 居民楼火灾居民楼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火灾事故,主要原因包括家庭用电问题、燃气泄漏、吸烟不慎等。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居民楼的消防设施,提高住户的消防意识。

2. 工厂火灾工厂火灾具有瞬发性、爆炸性和烟雾密度大的特点,常见原因包括设备故障、操作不当、物料堆积和电气设备问题等。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设备维护、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完善灭火设备和应急疏散通道等。

3. 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是由于气象条件、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学校。大厦共有业主64户,管理人员49人,经营人员325人。
建筑外围使用铝塑板、玻璃幕墙和实体墙封闭。起火部位初步确
定为大厦一层东北部服装销售区。火灾过火面积15830平方米,
财产损失和火灾原因目前正在调查中。
上海胶州路728号一栋28层大楼2010年11月15日发生大火,这起火灾至少导致53 人罹难,至于起火原因,初步调查是无证电焊工违法操作所引起的,目前已经刑
搜寻到3名和2名遇难者遗体,至此火灾共造成19人死亡,26人轻
伤,成功营救出被困人员91人。据了解,该商场共5层,建筑面
积约42000平方米,1987年经消防审核合格后开工建设,1990年投
入使用。主要经营家电、服装鞋帽、家具等。其中,一、二、三
层经营服装、电器、鞋帽;四层经营家具;五层为健身中心、模
• 因此,火灾的危害极大,要保障人类生产、生活和
人身的安全,就必须加强对火的控制,有效地同火灾作
斗争。人类用火的历史,就是一部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
用火、防火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
施生存和保护的卓越表现,这种智慧的积累和发展,构 成了总体文化中的一个分支------------消防文化 。
火灾与燃烧常识
随州 市公安消防支队职业资格培训
主讲:胡升鹏
概述
火,是人类的朋友;火,给人类带来了 光明和温暖;火,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和文明, 但失去控制,酿成火灾,就会给国家和人民 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甚至是毁灭性的灾 难。有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天发生火灾1万 多起,造成数百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数以 亿计。仅去年,我们湖北全省就发生火灾 9385起,死25人,伤9人,直接财产损失3800 万元。因此学习掌握必要的消防基本常识, 做好火灾预防工作,无论是对社会、对单位、 对家庭、还是对自己都是必不可少的。
受困群众91人,火灾已致19人死亡,28人受伤。
2010年11月5日上午9时30分,位于吉林市繁华 路段的商业大厦起火

11月5日9时许,吉林市船营区商业大厦发生火灾。9时17分,
吉林市公安消防支队接警后,立即调派70辆消防车、360余名官
兵赶赴现场扑救。11时,吉林省公安消防总队向部消防局指挥中
2、一些物料在高温下分解释放有毒气体,导致中毒。 3、燃烧能耗尽氧气,造成缺氧,引起窒息。 4、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导致不完全的燃烧,产生浓
烟和一氧化碳,使人有窒息及中毒死亡的危险。 5、在高温的情况下,建筑物结构可能受到影响,造
成建筑物倒塌。
发展期
7
2020/4/27
熄灭期
35 50
60 分钟
19
消防基本常识
三、火灾发展的阶段和蔓延因素
1、火灾发展的阶段 ①初起阶段②发展阶段③猛烈阶段 ④下降阶段⑤熄灭阶段 2、火灾蔓延的因素 ①热传导②热对流③热辐射 3、火灾发生的基本原因 ①失火②自然③放火
2005年3月8日3时40分 ,孝感城站路时光倒流
孝感城站路时光倒流火灾 茶楼因电线短路突发大火, 过火面积达1200多平 米,共造成4人死亡,8人受伤。

消防是预然、社会和思维(比如在火灾
情况下,由于受高温火烧,被烟侵袭等因素的影响,人
们在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往往具有紧张、恐惧、惊
慌、逃生心切的心理状态,在行为表现上往往不能自控、
具有从众、群聚、甚至盲目跳楼的情况。)诸门科学知
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同火灾作斗 争,专门研究如何控制火的危害。
消防基本常识
一、燃烧及其条件
1、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 2、燃烧的必要条件 ①要有可燃物质 ②要有助燃物质 ③要有着火源 3、燃烧的充分条件 ①具备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②要有足够数量的氧或氧化剂 ③着火源必须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 ④燃烧条件的相互结合和作用
消防基本常识
二、火灾及其等级
3.较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10人以上50人 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 损失)
4.一般火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
2010年11月5日9时15分许,吉林市船营区珲春街商业大厦发生火灾.截至21时 53分许,在燃烧近13个小时后,大火被扑灭。截至23时15分,火灾现场已经救出
拘8名相关人员。
2020/4/27
15
火灾分布图
火灾高发的人为原因
1.单位消防领导责任人,不明确,消防工作 无法开展;
2.员工岗前没有消防培训,不会使用消防 器材,不懂自救不会逃生;
3.单位主管只重绩效轻视安全;消防日常 巡查巡检不到位,消防安全无法保障.
火 灾 的 危 害:
1、高温及火焰烧伤皮肤或更深层的细胞组织,引起 死亡。
消防基本常识
四、防火原理与基本技术措施 防火原理: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 止燃烧条件的产生,不让燃烧三个条件相 互结合并发生作用,以及采取限制、削弱 燃烧条件发展的办法,阻止火势蔓延。 防火基本措施:
1、控制可燃物 2、隔绝助燃物 3、消除着火源 4、阻止火势蔓延
消防基本常识
五、灭火原理与基本方法
心报告火灾情况;11时30分,火势得到有效控制,并从现场救出
65人;15时15分,火灾造成17人受伤(其中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18时55分,现场搜寻到10名遇难者遗体;21时19分,1名重伤员经
抢救无效死亡;21时30分,火灾被全部扑灭;21时45分,特警队
员搜寻到1名遇难者遗体;6日2时和7时40分,在火灾现场又分别
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并造成一定危害的燃 烧现象,称火灾。 火灾按照一次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 直接财产损失分为4个等级:
1.特别重大火灾 (死亡30人以上,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
2.重大火灾 (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50人以上 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 产损失)
灭火原理: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 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中止燃烧的连锁反 应,使火熄灭,或者把火控制在一定范围 内,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 灭火基本方法:
1、隔离法 2、窒息法 3、冷却法 4、抑制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