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学复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不同国家结构形式下的“地方政府”■■

(1)在单一制国家,地方政府包括中央政府之外的各级政府;

(2)在联邦制国家,地方政府包括联邦政府的直辖政府和联邦成员的下级政府,但不包括联邦成员政府。

(3)地方政府是区域性(地域性)政府;区域性政府不一定是地方政府。

2、地位(角色)的双重性■

执行性与领导性职能——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指令;对所管辖地

区内的政务进行领导与管理。

双重利益(中央利益与地方利益)的代表者,存在着角色重合与

角色冲突。

3、特殊型地方政府■

依据设置目的分为两类:

●出于政治原因而设立

●出于公共管理的需要或者经济建设的考虑而设立

4、地方政府的角色和功能■■

经济层面、政治层面、社会层面

(1)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的组织者、调控者和服务者,承担着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

(2)地方政府是地方民主政治的促进者。

(3)地方政府是地方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5、近代西方地方政府概况

●英国■

近代地方自治制度起源于英国,其注重以法律规定行政区划和

地方政府自治权。

英国的地方自治制度对世界产生了影响。

6、自治体地方政府权力的形成

(1)依法定程序选举形成

(2)选举成为居民授予地方政府权力的中介■

7、在议决权和执行权配置上,由一个权力中心行使,但存在两种情况:

绝对议行合一体制;相对议行合一体制■■区别

(1)绝对议行合一体制:议决权和执行权由一个机关统一行使;只存在一个由选民选举产生的机关(议会或委员会),直接拥有议决权和执行权,所辖地域和居民规模较小。

(2)相对议行合一体制:选民选举产生一个议决机关,统一行使议决权与执行权两种权力;还存在一个负责统一领导地方行政事务的机关,行使行政权。

例:美国的市县议会经理制■

选民选举产生议会,议会聘请一名管理专家担任经理,作为首席行政官。市经理只对聘用他的议会负责,不直接对选民负责。

8、双轨体制下的地方政府

对于这些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安排:■

●行政并列制——由相应的中央行政机关在地方设置机构进行

管理,这些机构不属于地方政府系列。

●国家代表制——由中央在地方设置机构管理,由中央政府在

地方的代表统一领导。

●双重领导制——依法规定地方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国

家行政机关,是上级行政机关的下级机关。

例:瑞典的行政并立制地方政府■

省议会和市政区议会是集自治体地方政府议决权和执行权于一身的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中央政府在省设置省行政机构,由省长和省行政委员会组成。

省行政委员会直接从属于中央政府,代表中央政府负责国家在该省的行政。

9、地方政府中的党政结构

中国地方党政关系是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的核心内容。■

10、地方政府中的条块结构

条块矛盾的表现■

各级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常存在某些利益冲突;

管理权责归属不清,存在着众多贯穿的指挥线,造成“条”、“块”冲突。

(1)权力集中与分散的矛盾

(2)政策及其执行之间的矛盾

(3)财政上分权与分钱的矛盾

11、“市管县”体制的弊端:■■

●行政层级增加,阻碍行政信息的沟通与流动。

●提高了行政成本,降低了行政效率,不利于政府职能的适时转

变和行政创新能力的提高。

●汲取和消耗了过多的农村资源,束缚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造成

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市政府职权的扩大,形成对省政府的挑战,也削夺县乡政府的

自主权。

●使得市场经济的横向扩展受到行政区域人为强制的统一,削弱

了企业的竞争力,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12、“大部制”释意M

“大部制”即大部门体制,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相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

13、大部制改革的必要性■■

●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大部制按照政府职能的有机统一原则,将以前分散的行政职能进

行整合,有效地回应了市场经济对政府管理的要求。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需要

大部制的建立,可减少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和权限冲突,简化公

务手续;同时根据职能配备相应的权责,有利于责任追究,减少

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大部制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契合点,表现出

很强的“利民”和“便民”特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是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4、大部制改革的难点与挑战■

●如何打破部门本位利益藩篱

(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集团化)

●如何科学设计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

(部门越大,决策权和执行权越大,监督越困难)

●如何协调政府各类机构关系以及跨党政关系

(涉及党、政府、政协等与政府职能相关部门的机构及人员的调整与重组)

●如何处理好机构合并后编制调整与人员分流

(“官本位”和“铁饭碗”思想,人员分流困难)

●第三部门功能缺位问题

(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组织性社会力量不成熟、力量薄弱,难以

承担大部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转移给社会的部分管理职能和公

共物品提供职能)

15、政治统治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

随着政府层级下降,政治性下降而社会性上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占据主导地位(提供公共服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护环境等)

M 地方政府职能——地方政府基于其职责,在国家或地方公共事务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或具有的功能和作用,它是地方政府职责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体现。

16、近代西方国家的政府经历了“守夜人”、“积极干预”、“有限政府”三个阶段;地方政府职能也经历了“自由放任”—“全面干预”—“适度干预”的演变。■

17、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职能发展趋势■

●政府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与发挥公民社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功能逐渐结合

●职能实现模式将从管理型走向服务型,发挥引导型职能

●职能目标发展为追求综合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

益的综合平衡。

●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

政企分开;宏观经济调控、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市场监管;

基础设施建设、地方规划、环境保护;

加强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从统治型、管理型政

府向服务型政府、治理型政府转变。

18、中西方地方职能演变状况的概要比较■

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成熟度、公民社会发育程度、地方自治和法治程度、民主化程度较高,在政府职能的履行方式上,多采取政府与企业、第三部门合作的方式,公民参与广泛。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相对较低,中国地方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程度和控制程度较高,处在向服务型政府的艰难转型过程中。

19、当代地方政府实现职能转变的一般性途径

一.职能市场化■■

多元市场主体参与提供原属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二.职能社会化

政府改变传统的大包大揽的做法,将原来由政府包揽管辖的许多事务,通过社会转移或委托代理等方式,改由企业、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社会中介组织来办理,以弥补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能力的不足、节约财政开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精简政府机构、同时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